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阿房宮歷史上是什麼時候建好的

阿房宮歷史上是什麼時候建好的

發布時間:2021-03-04 07:50:38

1. 阿房宮是在秦朝什麼時期建造的

名字由來:
阿房原來只是朝宮前殿的名字,秦始皇本打算在整座朝宮建成之後「更擇名命名之」。由於宮殿規模實在太大,雖然每天都有十幾萬苦役參加營建工作,但一直到秦朝滅亡時。此宮仍然沒有竣工。後來,秦末起義軍項羽率部進入咸陽,項羽的部下「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朝宮化為一片焦土。這樣,人們就它稱為阿房宮了。那麼,這座宮殿為何取名叫「阿房」?「阿房」這一古怪的名字又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對此,歷代記載分歧,說法不一,我們查考史書,發現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阿房一名是由於宮址靠近咸陽而得名的。「阿,近也,以其去咸陽近,且號阿房。」

第二種觀點認為阿房一名是根據此宮「四阿旁廣」的形狀來命名的,阿,在古意中亦可解釋為曲處、曲隅、庭之曲等。阿房宮「盤結旋繞、廊腰縵回、屈曲簇擁」的建築結構就體現了這種「四阿房廣」的風格和特點。正是由於阿房宮建築的這種風格,在《史記·秦始皇本紀》索引中解釋此宮為何稱阿房宮時說:「此以其形命宮也,言其宮四阿旁廣也。」

第三種觀點則認為此宮所以被稱為阿房宮,是因為上宮宮殿高峻,若於阿上為房。這一觀點出自《漢書·賈山傳》,傳中的注釋曰:「阿者,大陵也,取名阿房,是言其高若干阿上為房。」這就是說,阿房宮是由於宮殿建築在大陵上而取名。從考古發掘來看,這種說法也是言之有理的。西安市郊約15公里的阿房村一帶是古阿房宮的遺址所在地,從發掘的遺址可以看出,當年的阿房宮坐落在地勢高峻的丘陵上,這里至今還殘存著宮殿的高大地基。在阿房村村南附近,有一個宮殿遺留的大土台基,周長約31米,高約20米;在村西南還有一個據考證是P可房宮前殿遺址的高大夯土台基,東西長約1200米,南北長 500至600米,最高處約有8米。阿房宮就建在這些高峻的台基之上,恰如《漢書》所言「高若干阿上為房」。

由此可見,以上幾種觀點都是論有所據,言之成理,並又都能自圓其說。因此在沒有發現更新的確實有說服力的材料以前,很難斷定孰是孰非。所以,對於這座千古留名的著名宮殿當時究竟為何取名阿房,阿房的真正含義又是什麼,至今只能說仍是個沒有定論的歷史之謎。

阿房是中國的文化,而歷史上,項羽火燒阿房,則另人百思不得其解.

2. 阿房宮是哪個朝代的建築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國力日益強盛,國都咸陽人中增多.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開始營造朝宮,即阿房宮.由於工程浩大,始皇在位時只建成一座前殿.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巔以為闕,為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其規模之大,勞民傷財之巨,可以想見.秦始皇死後,秦二世胡亥繼續修建.唐代詩人杜牧的《阿房宮賦》寫道:「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可見阿房宮確為當時非常宏大的建築群.楚霸王項羽軍隊入關以後,移恨於物,將阿房宮及所有附屬建築縱火焚燒,化為灰燼.
阿房宮究竟有多大?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在他的《史記·始皇本紀》中說:阿房宮前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殿中可以坐一萬人,殿下可以樹起五丈高的大旗.四周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在南山的峰巔建宮閥,又修復道,自阿房宮渡過渭水直達咸陽.秦代一步合六尺,三百步為一里,秦尺約0.23米.如此算來,阿房宮的前殿東西寬690米,南北深115米,佔地面積8萬平方米,容納萬人自然綽綽有餘了.相傳阿房宮大小殿堂七百餘所,一天之中,各殿的氣候都不盡相同.宮中珍寶堆積如山,美女成千上萬,秦始皇一生巡迴各宮室,一天住一處,至死時也未把宮室住遍.《漢書·賈山傳》記載阿房宮整個的規模「東西五里,南北千步.」如今在陝西西安西郊三橋鎮以南,東起巨家莊,西至古城村,還保存著面積約六十萬平方米的阿房宮遺址.可經想見,阿房宮宮殿之多、建築面積之廣、規模之宏大,是世界建築史上無與倫比的宮殿建築.但這都是傳說,依據現有考古證據阿房宮實未建成.
阿房宮名字由來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秦始皇在消滅六王統一全國以後,自以為德過三皇,功高五帝.他為鞏固皇權、體現皇帝的尊嚴以及供自己享用,在首都咸陽大興土木,建宮築殿,其中所建宮殿中規模最大的就是阿房宮.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認為都城咸陽人太多,而先王的皇宮又小,下令在故周都城豐、鎬之間渭南的皇家園林上林苑中,仿集天下的建築之精英靈秀,營造一座新朝宮.這座朝宮便是後來被稱為阿房宮的著名古宮殿.
阿房宮集中了當時全國各地宮殿建築的優點,規模空前,氣勢宏偉,它「離宮別館,彌山跨台,輦道相屬」,景色蔚為壯觀.《史記》記載:「先作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顛以為悶,為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對於阿房宮的恢宏之勢,《漢斗·賈山傳》中也有如下記載:「起咸陽而西至雍,離宮三百,鍾鼓帷帳,不移而具.又為阿房之殿,殿高數十仞,東西五里,南北千步,從車羅騎,四馬騖馳,旌旗不撓,為宮室之麗至於此.」
阿房原來只是朝宮前殿的名字,秦始皇本打算在整座朝宮建成之後「更擇名命名之」.由於宮殿規模實在太大,雖然每天都有十幾萬苦役參加營建工作,但一直到秦朝滅亡時,此宮仍然沒有竣工.後來,秦末起義軍項羽率部進入咸陽,項羽的部下「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朝宮化為一片焦土.這樣,人們就它稱為阿房宮了.那麼,這座宮殿為何取名叫「阿房」?「阿房」這一古怪的名字又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對此,歷代記載分歧,說法不一,我們查考史書,發現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阿房一名是由於宮址靠近咸陽而得名的.「阿,近也,以其去咸陽近,且號阿房.」
第二種觀點認為阿房一名是根據此宮「四阿旁廣」的形狀來命名的,阿,在古意中亦可解釋為曲處、曲隅、庭之曲等.阿房宮「盤結旋繞、廊腰縵回、屈曲簇擁」的建築結構就體現了這種「四阿房廣」的風格和特點.正是由於阿房宮建築的這種風格,在《史記·秦始皇本紀》索引中解釋此宮為何稱阿房宮時說:「此以其形命宮也,言其宮四阿旁廣也.」
第三種觀點則認為此宮所以被稱為阿房宮,是因為上宮宮殿高峻,若於阿上為房.這一觀點出自《漢書·賈山傳》,傳中的注釋曰:「阿者,大陵也,取名阿房,是言其高若干阿上為房.」這就是說,阿房宮是由於宮殿建築在大陵上而取名.從考古發掘來看,這種說法也是言之有理的.西安市郊約15公里的阿房村一帶是古阿房宮的遺址所在地,從發掘的遺址可以看出,當年的阿房宮坐落在地勢高峻的丘陵上,這里至今還殘存著宮殿的高大地基.在阿房村村南附近,有一個宮殿遺留的大土台基,周長約31米,高約20米;在村西南還有一個據考證是阿房宮前殿遺址的高大夯土台基,東西長約1200米,南北長 500至600米,最高處約有8米.阿房宮就建在這些高峻的台基之上,恰如《漢書》所言「高若干阿上為房」.
由此可見,以上幾種觀點都是論有所據,言之成理,並又都能自圓其說.因此在沒有發現更新的確實有說服力的材料以前,很難斷定孰是孰非.所以,對於這座千古留名的著名宮殿當時究竟為何取名阿房,阿房的真正含義又是什麼,至今只能說仍是個沒有定論的歷史之謎.

3. 阿房宮有沒有建成

一般認為
以前一般認為楚霸王項羽率領軍隊入關以後,移恨於物,將阿房宮及所有附屬建築縱火焚燒,化為灰燼。但《史記·項羽本紀》中只是說「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未提及阿房宮。考古發現所謂"項羽火燒阿房宮"是歷史誤傳,當代對阿房宮遺址的考古挖掘中考古人員也未發現焚燒的痕跡。近年,考古人員花費一年多時間勘查阿房宮,勘查超過二十萬平方米,只發現數片燒過的土塊。如果依照史料所載,阿房宮應該是遍地大量的草木灰才對。考古人員推斷項羽焚燒的是秦咸陽宮,因為咸陽宮遺址發現大片燒過的遺跡。
相傳阿房宮規模空前,氣勢宏偉,「離宮別館,彌山跨台,輦道相屬」,景色蔚為壯觀,傳說阿房宮大小殿堂七百餘所,一天之中,各殿的氣候都不盡相同。秦始皇巡迴各宮室,一天住一處,至死時也未把宮室住遍。後世這種輝煌的想像基本來自《阿房宮賦》,唐朝詩人杜牧的《阿房宮賦》寫道:「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阿房宮變成當時非常宏大的建築群。可經想見,阿房宮宮殿之多、建築面積之廣、規模之宏大。但這都是傳說,都是後世臣子借秦之喻,諫當朝帝王。依據當代現有考古證據,阿房宮並未建成。
考古結論
2006年考古隊經過漫長的考察,以每平米五個探洞這樣密集的探查下,除了發現土夯之外,沒有其他。

因為怕疏忽,專門把土質送到一顯微鏡專家那裡,用顯微鏡檢測,但依舊沒有發現因焚燒而產生的碳化物。
而且在考察過程中,只有在咸陽宮舊址上發現了焚燒的痕跡,其他地方並無焚燒痕跡。相傳的當年項羽燒阿房宮,恐怕只是人們的想像,阿房宮從來就沒有被燒毀過的證據,而咸陽宮確實被項羽燒毀。
根據歷史資料中的鳳毛麟角,還有所記錄的時間上來看,得出最後可信度很大的結論:幾千年來人們所傳說的阿房宮並非是不存在,而是根本沒有建完。
秦始皇征七十萬苦力用了四年時間只建好了堅如磐石的土夯,最後秦始皇到死都沒有建成阿房宮,秦二世為了完成先皇遺願,又召集苦力打算建完阿房宮,而當時各地已經開始紛紛起義,最終還是沒有建成。
而杜牧所寫的《阿房宮賦》裡面的描述,只存在於人們的幻想之中,或者說,阿房宮根本沒有建完。

4. 秦始皇什麼時候建的阿房宮

阿房宮是秦朝的宮殿,據史書記載,始建於公元前212年。遺址在今陝西省西安市西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考古現說法
2006年考古隊經過漫長的考察,以每平米五個探洞這樣密集的探查下,除了發現土夯之外,沒有其他。因為怕疏忽,專門把土質送到一顯微鏡專家那裡,用顯微鏡檢測,但依舊沒有發現因焚燒而產生的碳化物。而且在考察過程中,只有在咸陽宮舊址上發現了焚燒的痕跡,其他地方並無焚燒痕跡。相傳的當年項羽燒阿房宮,恐怕只是人們的想像,阿房宮從來就沒有被燒毀過的證據,而咸陽宮確實被項羽燒毀。
考古推測
根據歷史資料中的鳳毛麟角,還有所記錄的時間上來看,得出最後可信度很大的結論:幾千年來人們所傳說的阿房宮並非是不存在,而是根本沒有建完。 秦始皇征七十萬苦力用了四年時間只建好了堅如磐石的土夯,最後秦始皇到死都沒有建成阿房宮,秦二世為了完成先皇遺願,又召集苦力打算建完阿房宮,而當時各地已經開始紛紛起義,最終還是沒有建成。 而杜牧所寫的《阿房宮賦》裡面的描述,只存在於人們的幻想之中,或者說,阿房宮根本沒有建完。
其它認為
以前一般認為楚霸王項羽率領軍隊入關以後,移恨於物,將阿房宮及所有附屬建築縱火焚燒,化為灰燼。但《史記·項羽本紀》中只是說「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未提及阿房宮。考古發現所謂"項羽火燒阿房宮"是歷史誤傳,當代對阿房宮遺址的考古挖掘中考古人員也未發現焚燒的痕跡。近年,考古人員花費一年多時間勘查阿房宮,勘查超過二十萬平方米,只發現數片燒過的土塊。如果依照史料所載,阿房宮應該是遍地大量的草木灰才對。考古人員推斷項羽焚燒的是秦咸陽宮,因為咸陽宮遺址發現大片燒過的遺跡。 相傳阿房宮規模空前,氣勢宏偉,「離宮別館,彌山跨台,輦道相屬」,景色蔚為壯觀,傳說阿房宮大小殿堂七百餘所,一天之中,各殿的氣候都不盡相同。秦始皇巡迴各宮室,一天住一處,至死時也未把宮室住遍。後世這種輝煌的想像基本來自《阿房宮賦》,唐朝詩人杜牧的《阿房宮賦》寫道:「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阿房宮變成當時非常宏大的建築群。可經想見,阿房宮宮殿之多、建築面積之廣、規模之宏大。但這都是傳說,都是後世臣子借秦之喻,諫當朝帝王。依據當代現有考古證據,阿房宮並未建成。

5. 歷史上的阿房宮到底有沒有建成

您好!

我認為是沒有!

多少年來,關於火燒阿房宮的故事一直在民間流傳……

有人說被當地的村民挖掉了,有人說被項羽一把火燒盡了,也有人說是《史記》記載錯了,還有人說阿房宮根本就不存在——

世界上只有很少的幾個地方擁有超過3000年的繁華,西安就是其中之一。生長在這里的人也許並不知道,他們腳下的這片土地曾經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華美的宮殿。20世紀初,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聯合組建的阿房宮考古隊來到西安古城。這次,由權威考古專家組成的工作隊,就是為了要尋找被累累黃土塵封了兩千多年的阿房宮……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楚人一炬,可憐焦土」這是很多中國人都耳熟能詳的句子。所以,考古隊此次西行的意圖非常明確,就是要找到那一片被大火焚毀的宮殿遺跡。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和陝西省考古工作者的建議,考古隊順利地找到了傳說中阿房宮前殿的遺址,但接下來,挖掘的結果卻出乎人們的意料……

是不是項羽燒的阿房宮?

會不會因為2000多年過去了,無數次風霜雨雪的侵襲,已經把大火留下的痕跡抹去了呢?

為了更確切地了解被焚毀的遺址究竟是什麼樣子,阿房宮考古隊來到了漢代長樂宮的遺址,這里曾經是漢朝首都長安城中最為華美的宮殿之一,是漢武帝母親的居所,相傳2000多年前,長袖善舞的阿嬌就在這里遇到了年輕的漢武帝劉徹成就了「金屋藏嬌」這樣一段流傳千載的風流韻事。然而,東漢末年,長樂宮也和漢代其他宮殿一樣,逃不過被焚毀的命運,2000多年過去了,火燒過的痕跡仍然歷歷在目。

阿房宮考古隊的隊員張劍峰把兩處遺址做過仔細的比較之後,心中越來越忐忑不安,因為在他看來,阿房宮一點也不像是經歷過一場大火的樣子。

如果同樣是被燒毀,這兩座年代相差並不遙遠的建築為什麼看起來如此的不同呢?張慶峰在漢代宮殿中徘徊著,心中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想,卻不敢說出口來。

阿房宮被項羽燒毀,這個故事在中國已經流傳了2000年,被無數的文人墨客引用為典故,在考古界也似乎是一個約定俗成的事情,所以盡管當時幾乎每個阿房宮考古隊的成員心中都有相同的念頭———阿房宮沒燒!可是沒有一個敢說出口來。

是不是挖掘的面積太少,而錯過了被燒的那部分?

是不是由於挖掘的地方太少了,而且剛好錯過了阿房宮被燒的那一部分?幾百個日子過去了,找不到焚燒過的痕跡,領隊李毓芳開始心焦,就像2000多年前的那場大火燒在她的心裡。

經過反復考慮之後,李毓芳決定改進方法,用大面積密探來證實這片土地究竟有沒有遭遇大火,因為這種方法可以很快的探查到地面以下數十公分的情況。為了尋找那場2000多年前的火災,阿房宮考古隊在遺址范圍內每一平方米內打了5個探測孔,然而結果還是令他們失望了。這個時候李毓芳堅定了自己的信心,她認為掀開謎底,說出真相的時候到了。

「阿房宮根本就沒有燒過」,2000年來人們相信的傳說其實是一種誤會,這一論點剛提出就引發了中國考古界的爭論,有人毫不客氣地指出:是不是你們把地點搞錯了,挖了半天根本就不是阿房宮?

會不會是《史記》記載錯了?

考古隊員孫宏福認為根據史書記載:為了修建阿房宮,秦始皇曾經請來無數的巫師,尋找了咸陽附近的風水寶地,最後他認為在周朝兩個都城之間的地方最為合適。根據前人所做的工作和阿房宮考古隊這一次的親身經歷,考古隊認為目前的發掘地是惟一的可能。

盡管考古隊自認為證據確鑿,但他們還是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原因很簡單,因為有些學者認為,如果承認阿房宮沒有被燒過,那麼就是《史記》錯了。千百年來《史記》一直被人們認為是研究古歷史的最佳典籍,甚至有些人認為推翻《史記》就等於動搖了中國的古代史。對此,孫宏福認為該動就得動。

孫宏福回憶,十幾年前人們破譯殷商歷史的時候,也碰到過相似的情況,據《史記》記載,殘暴的殷商擁有近千年的統治,這使他成為歷史上最長壽的王朝。然而根據人們的考古發現,商滅亡的時代比司馬遷所記述的早得多,這其中的謬誤足足有500多年,這一次在阿房宮的問題上,《史記》會不會也發生了錯誤呢?

與其他史書一樣,司馬遷也是希望達到借古諷今的效果,處於這個目的,他會不會虛構了2000年前的那場大火呢?

經過仔細分析史料,孫宏福為《史記》中「燒火秦宮,三月不滅」的句子找到了一個合理的解釋,為了驗證孫宏福的說法,張劍峰專程去了一趟咸陽,在咸陽清理出的堆積物中,他明明白白地看到了大火的痕跡。

看到司馬遷在《史記》中所說的那場大火真的發生在咸陽,那麼又是誰把這場火災移到了阿房宮?或者說2000多年曾經有過兩場大火?

明確地指出阿房宮被大火焚毀過,最著名的人要算是唐代的大詩人杜牧,直到今天還有些學者以他的《阿房宮賦》為依據,堅持說李毓芳的結論有誤。

但僅僅以杜牧是個文學家為理由,否定考古隊的觀點是不足以服眾的。

是不是燒過的阿房宮被村民挖掉了?

2003年底,阿房宮考古隊在阿房宮的北牆上發現了大量的碎瓦,這讓李毓芳頗為振奮。大量的漢代瓦片是從哪兒來的呢?為什麼會出現在秦代的建築上呢?

難道阿房宮一直沿用到漢代嗎?這個可能讓專家們興奮起來。

中國社會科學院和西安考古所的專家們都說阿房宮沒燒,信息傳開,十里八村的鄉親們對阿房宮又有了新的興趣,他們說這楚霸王項羽為什麼放過了阿房宮?這裡面一定有著什麼奇事兒?一時間,阿房宮一帶比2000多年前還要熱鬧。

讓人費解的是項羽為什麼要放過阿房宮?就連考古隊的專家們也百思不得其解。既然他已經燒掉了咸陽宮,兵馬俑等秦代瑰寶,又為什麼在阿房宮這兒高抬貴手呢?正在李毓芳為2000多年前那位古人絞盡腦汁的時候,那些來看熱鬧的農民卻為她提供了一條線索,81歲的楊懷山老人回憶說,他記得70年代的時候,附近幾個村子曾經在這片遺址附近動過土,會不會是那時候他們無意中把燒過的那層阿房宮挖掉了。

楊懷山老人所說的事情在當地叫做「大會戰」,那時候幾個村子甚至幾個鄉的村民集合起來,挖土填莊子。如果這片阿房宮前殿遺址在當時被挖去了2米多深,那麼一切都沒有了。但從這裸露在外的阿房宮城牆,考古隊可以清楚地看出不同時代的地層,秦代在下,漢代在上,農民怎麼可能繞開上面的地層只挖去了下層的約20萬平方米的一大片黃土呢?

領隊李毓芳拋出爆炸性的觀點——阿房宮根本就沒有建到2004年初的時候,「阿房宮沒有燒過」終於成了考古界的一個結論,這時,幾乎每天都有成群的老鄉到現場來看,都有人問,挖出什麼寶貝沒有?因為歷史上很多文人都描繪過阿房宮藏寶。相傳秦滅六國,統一中原之後,把六國收藏的寶貝都搬到了阿房宮。一時間,阿房宮的寶貝何時出土成了當地人們最愛聊的話題。就在這個時候,考古隊的領隊李毓芳又拋出一個爆炸性的觀點———阿房宮根本沒有建。這讓等著看寶貝的老鄉們大失所望,也使整個考古界大為吃驚。

當我們對「項羽燒沒燒阿房宮」論戰不休時,其實一個最根本的問題被忽略———那如詩幻般的阿房宮,真的有過嗎?阿房宮傳說兩千年,憑什麼斷定它的存在?

阿房宮存在與否的鐵證只能是當時的文字記述或實物。然而,阿房宮考古隊的領隊李毓芳坦言,迄今沒發現任何這樣的史物實證。如果宮殿建成,無論怎樣焚毀,都應像秦咸陽宮遺址那樣,有一米多厚的瓦礫堆積遺存,而阿房宮遺址沒有。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所長劉慶柱:如果宮殿建成,金銀財寶會被洗劫,可怎麼連一個破碗片都不見呢?

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所長孫福喜:《史記》記載得很清楚:秦二世即位時,阿房宮「室堂未就」,因始皇「崩」,便停工,將70萬勞力全趕去修秦陵。等到這年四月「復作阿房宮」,七月陳勝吳廣就反了。前後就這么點時間,顯然建不成阿房宮。

在歷史之中,阿房宮沒有建成,更沒有被燒毀過,它只是秦始皇一個未盡的夢想,它那過分的美麗與奢華加劇了秦王朝的噩運,這使它成為一座罵名昭著的宮殿,秦之後,近兩千年中國歷代君王再也沒有興起相似念頭。(中央電視台《走近科學》)

6. 阿房宮是什麼時候建成的

阿房宮為何取名「阿房」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秦始皇在消滅六王統一全國以後,自以為德過三皇,功高五帝。他為鞏固皇權、體現皇帝的尊嚴以及供自己享用,在首都咸陽大興土木,建宮築殿,其中所建宮殿中規模最大的就是阿房宮。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認為都城咸陽人太多,而先王的皇宮又小,下令在故周都城豐、鎬之間渭南的皇家園林上林苑中,仿集天下的建築之精英靈秀,營造一座新朝宮。這座朝宮便是後來被稱為阿房宮的著名古宮殿。
阿房宮集中了當時全國各地宮殿建築的優點,規模空前,氣勢宏偉,它「離宮別館,彌山跨台,輦道相屬」,景色蔚為壯觀。《史記》記載:「先作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 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顛以為悶,為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對於阿房宮的恢宏之勢,《漢斗·賈山傳》中也有如下記載:「起咸陽而西至雍,離宮三百,鍾鼓帷帳,不移而具。又為阿房之殿,殿高數十仞,東西五里,南北千步,從車羅騎,四馬騖馳,旌旗不撓,為宮室之麗至於此。」
阿房原來只是朝宮前殿的名字,秦始皇本打算在整座朝宮建成之後「更擇名命名之」。由於宮殿規模實在太大,雖然每天都有十幾萬苦役參加營建工作,但一直到秦朝滅亡時。此宮仍然沒有竣工。後來,秦末起義軍項羽率部進入咸陽,項羽的部下「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朝宮化為一片焦土。這樣,人們就它稱為阿房宮了。那麼,這座宮殿為何取名叫「阿房」?「阿房」這一古怪的名字又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對此,歷代記載分歧,說法不一,我們查考史書,發現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阿房一名是由於宮址靠近咸陽而得名的。「阿,近也,以其去咸陽近,且號阿房。」
第二種觀點認為阿房一名是根據此宮「四阿旁廣」的形狀來命名的,阿,在古意中亦可解釋為曲處、曲隅、庭之曲等。阿房宮「盤結旋繞、廊腰縵回、屈曲簇擁」的建築結構就體現了這種「四阿房廣」的風格和特點。正是由於阿房宮建築的這種風格,在《史記·秦始皇本紀》索引中解釋此宮為何稱阿房宮時說:「此以其形命宮也,言其宮四阿旁廣也。」
第三種觀點則認為此宮所以被稱為阿房宮,是因為上宮宮殿高峻,若於阿上為房。這一觀點出自《漢書·賈山傳》,傳中的注釋曰:「阿者,大陵也,取名阿房,是言其高若干阿上為房。」這就是說,阿房宮是由於宮殿建築在大陵上而取名。從考古發掘來看,這種說法也是言之有理的。西安市郊約15公里的阿房村一帶是古阿房宮的遺址所在地,從發掘的遺址可以看出,當年的阿房宮坐落在地勢高峻的丘陵上,這里至今還殘存著宮殿的高大地基。在阿房村村南附近,有一個宮殿遺留的大土台基,周長約31米,高約20米;在村西南還有一個據考證是P可房宮前殿遺址的高大夯土台基,東西長約1200米,南北長 500至600米,最高處約有8米。阿房宮就建在這些高峻的台基之上,恰如《漢書》所言「高若干阿上為房」。
由此可見,以上幾種觀點都是論有所據,言之成理,並又都能自圓其說。因此在沒有發現更新的確實有說服力的材料以前,很難斷定孰是孰非。所以,對於這座千古留名的著名宮殿當時究竟為何取名阿房,阿房的真正含義又是什麼,至今只能說仍是個沒有定論的歷史之謎。
阿房是中國的文化,而歷史上,項羽火燒阿房,則另人百思不得其解.

7. 歷史上到底有沒有建成阿房宮

2002年,中國考古工作者組建了阿房宮考古工作隊,他們試圖從這座被累累黃土版塵封了兩千多年的遺跡中,權找到那一片被大火焚毀的宮殿。然而,挖掘的結果卻出乎人們的意料——阿房宮並沒有被火燒的痕跡!
「阿房宮根本就沒有被燒過」,這一論點引發了中國考古界的爭論。有人指出:是不是考古隊把地點搞錯了。考古隊認為沒有錯。根據史書記載,為了修建阿房宮,秦始皇曾經請來眾多術士,尋找咸陽附近的風水寶地,最後他認為在周朝兩個都城之間的地方最為合適。考古隊發掘的位置正在此范圍內,而這個地點也是前人廣泛認可的。

8. 阿房宮是什麼時候建成的

以現有史料來看,或可考慮其從未建成,所謂火燒阿房宮也是史書對項羽這個失敗者的一種醜化。

9. 阿房宮在什麼朝代建立

秦朝的第1代皇帝:秦始皇下令建造的,為了建阿房宮,他把有些山上的樹都砍光專了,有1句童屬謠叫「阿房,阿房,亡始皇。」到了公元前207年之後,項羽進了咸陽用火把阿房宮燒光了。(ps:因為肩阿房宮秦朝耗了許多國力,阿房宮還沒建完就被燒了,好可惜啊!)

閱讀全文

與阿房宮歷史上是什麼時候建好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