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20世紀的三次歷史性巨變是什麼

20世紀的三次歷史性巨變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1-03-04 04:37:04

❶ 二十世紀中國三次歷史性巨變指什麼

三次歷史巨變是指1、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君主專制)2、1949年新中國成立(改變了社會性質)3、1956年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實現了人民當家做主)

❷ 經歷的三次歷史性巨大變化分別是指什麼

20世紀以來,中國經歷的三次歷史性的巨大變化
(1)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人民的悲慘境遇,但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使反動統治秩序再也無法穩定下來。

(2)第二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這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完成的。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完成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斗爭,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創造了前提。

(3)第三次是改革開放,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奮斗。在新中國成立以來革命和建設成就的基礎上,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成功地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國的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開辟了廣闊的前景。社會主義在中國顯示出蓬勃的生機和活力,並賦予中華民族復興以新的強大生機。
(4)這三次歷史性的巨大變化,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決定了中國歷史的發展方向。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證明,只有馬克思主義才是指引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和團結中國各族人民不斷取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勝利,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和人民鄭重地選擇了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共產黨領導和走社會主義道路。

❸ 中國二十世紀經歷了哪三次歷史性巨變

20世紀的中國經歷了三次歷史性的巨變:辛亥革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改革開放。

1、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農歷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至1912年元旦孫中山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前後這一段時間中國所發生的革命事件。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比較完全意義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

2、1949年10月1日下午2時,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在勤政殿舉行第一次會議。向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了獨立自主的國家。

3、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開始實行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從沿海向內地發展,形成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這樣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改革開放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使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3)20世紀的三次歷史性巨變是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推翻了壓在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並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中國的成立,,中國共產黨成為全國范圍的執政黨。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中國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❹ 20世紀中國經歷了三次歷史性巨變,哪三次

20世紀中國經歷的三次歷史性巨變是:

辛亥革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改革開放。

1、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大大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實業救國」、「民主共和」成為當時社會的思潮;這個時期作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黃金時代」已得到史學家的確認。

2、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新中國的誕生;三大改造的完成,實現了對生產資料所有制的變革和國家政權性質、架構和功能性的轉換。「一五」計劃建設的提前完成,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礎。

3、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並圍繞經濟建設為中心展開經濟、政治、教育等制度和觀念文化的變革,給一度徘徊的社會主義實踐注入了新的生機,被激活的生產力向國人、向世界展現了中國現代化的巨大發展潛力。

(4)20世紀的三次歷史性巨變是什麼擴展閱讀:

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是不可磨滅的。它帶來的直接後果至少有兩個:

第一,它使中國的反動統治秩序再也無法穩定下來。中國封建社會本來有個頭,那就是皇帝。他是大權獨攬的絕對權威,是反動統治秩序賴以保持穩定的重心。辛亥革命突然把這個頭砍掉了,整個反動統治就亂了套。

這以後,從北洋軍閥到南京政府,像走馬燈似的一個接著一個登場,但始終不能建立起一個統一的穩定的統治秩序。辛亥革命在這里所起的巨大作用是無法抹殺的,它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為中國人民革命的勝利開辟了道路。

第二,它使中國人民在思想上獲得一次大解放。皇帝在過去是至高無上、神聖不可侵犯的,如今都可以打倒,那麼,什麼陳腐的東西都打破。

思想閘門一經打開,這股洶涌澎湃的思想解放潮流就奔騰向前,不可阻擋了。盡管辛亥革命後,政治形勢還十分險惡,但人們已開始大膽地尋求新的救中國的出路,不久便迎來了五四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開始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袁世凱在清王朝崩潰之局已成的情況下,表示「矢忠」共和,並且當了「民國總統」,但他的目的卻是為了借革命之手取清朝皇帝而代之。一旦他自以為站穩了腳跟,便立刻宣布取消共和,恢復君主專制制度,自己做起皇帝來。

但歷史不會倒轉,袁世凱的稱帝很快在全國人民反對下失敗了。革命所帶來的已經發生了的變化,任誰也無法再把它全部抹殺掉。

當然,辛亥革命取得的成功畢竟有限。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在中國的統治實在根深蒂固,並不是一兩次沖擊就能推倒的。辛亥革命沒有能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孫中山期盼的「共和」受到挫折,人民的悲慘境遇依然如故。

1921年以後,中國共產黨繼承孫中山未竟的事業,又向前邁進,領導中國人民在新民主主義的旗幟下進行了長期的不屈不撓的革命斗爭,終於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響亮地宣告「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建立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才是真正的人民共和國。

❺ 20世紀中國經歷的三次歷史性巨變是什麼

如果是就世界范圍來說,三次歷史性巨變第一次是新航路開辟,新航路開辟打破了世界彼此隔絕的狀態,也開始了東方從屬於西方的進程;第二次應該是世界范圍內的資產階級革命,對於落後的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來說是一次極大的進步;第三次是俄國的十月革命,開始了社會主義革命的進程。但在中國來說,三次歷史性巨變應該是辛亥革命,五四運動,新中國成立

❻ 20世紀中國經歷了的三次歷史性的巨變分別是指什麼

你好,辛亥革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改革開放。

❼ 20世紀的中國經歷了三次歷史性巨變,

二十世紀就是1900-1999年,這期間的三次歷史性巨變,應該是:

1,抗日戰爭,中國人民贏得了近代史上回第一次對外作戰答的勝利。
2,新中國建立,中國人民從此站了起來,獲得了獨立自主的國家地位,擺脫了舊社會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落後狀態。
3,改革開放,經濟大發展,社會形態發生了重大轉變。

❽ 20世紀以來,中國經歷的三次歷史性的巨大變化是什麼這些變化說明了什麼

一.通過辛抄亥革命,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專制統治,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
二.1949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推翻了三座大山,贏得了國家的獨立,建立了新中國.
三.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進行改革開放,我國的面貌發生巨大變化,經濟發展迅速,綜合國力飛速提高.

這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完成的、堅持改革**,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共產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完成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社會主義在中國顯示出蓬勃的生機和活力,但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開辟了廣闊的前景,蝕動統治秩序再也無法穩定下來,成功地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❾ 20世紀的百年中國,經歷了三次巨變,產生了三位偉人。 三次巨變分別指什麼事件

1、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發生於中國農歷辛亥年(清宣統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

1911年夏天,湘、鄂、粵、川等省爆發保路運動,運動在四川省尤其激烈。

9月25日,榮縣獨立,成為全中國第一個脫離清王朝的政權。把保路運動推向高潮。

10月10日晚,新軍工程第八營的革命黨人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槍。漢陽、漢口的革命黨人分別於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佔漢陽和漢口。

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後,湖北軍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武昌起義勝利後短短兩個月內,湖南、廣東等十五個省紛紛宣布脫離清政府宣布獨立 。

1912年2月12日,清朝發布退位詔書。至此,2132年的帝制歷史告終結。

2、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推翻了壓在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並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了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

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3、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開始實行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

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兩個基本點之一。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方針、總政策,是強國之路,是黨和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

改革,即對內改革,就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自覺地調整和改革生產關系同生產力、上層建築同經濟基礎之間不相適應的方面和環節,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和各項事業的全面進步,更好地實現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開放,即對外開放,是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然選擇,符合當今時代的特徵和世界發展的大勢,是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


(9)20世紀的三次歷史性巨變是什麼擴展閱讀

1840年爆發的鴉片戰爭使中國由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在此後的近一百年間,以1919年五四運動為界標,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為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後期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但都屬於資產階級革命的范疇。

在整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中國的社會性質決定了中國社會主要矛盾、革命對象和任務性質。

在近代史上中國社會主要矛盾有兩個: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之間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之間的矛盾,而前者為最主要矛盾。

但兩大主要矛盾在歷史的進程中,呈現出錯綜復雜關系和起伏狀態。

兩大主要矛盾規定了近代中國的歷史主題就是要推翻外國資本—帝國主義,擺脫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和壓迫,爭取民族解放,國家富強,社會進步和人民幸福,或者說,近代中國的根本任務就是要徹底反帝反封建和實現國家近代化,改變中國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

❿ 20世紀中國經歷了的三次歷史性的巨變分別是指什麼

分別是指:辛亥革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改革開放。

1、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發生於中國農歷辛亥年(清宣統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

1911年夏天,湘、鄂、粵、川等省爆發保路運動,運動在四川省尤其激烈。

9月25日,榮縣獨立,成為全中國第一個脫離清王朝的政權。把保路運動推向高潮。

10月10日晚,新軍工程第八營的革命黨人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槍。漢陽、漢口的革命黨人分別於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佔漢陽和漢口。

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後,湖北軍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武昌起義勝利後短短兩個月內,湖南、廣東等十五個省紛紛宣布脫離清政府宣布獨立 。

1912年2月12日,清朝發布退位詔書。至此,2132年的帝制歷史告終結。

2、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推翻了壓在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並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了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

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3、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開始實行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

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兩個基本點之一。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方針、總政策,是強國之路,是黨和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

改革,即對內改革,就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自覺地調整和改革生產關系同生產力、上層建築同經濟基礎之間不相適應的方面和環節,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和各項事業的全面進步,更好地實現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開放,即對外開放,是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然選擇,符合當今時代的特徵和世界發展的大勢,是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

(10)20世紀的三次歷史性巨變是什麼擴展閱讀

改革開放新時期

1979年,在中共中央指導下,全國農村逐步開始實行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即「分田包產到戶,自負盈虧」。

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在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試辦經濟特區。

改革開放初期,引進外資基本上處於嘗試階段,主要來源是外國政府貸款。引進外資,提供免稅優惠期,合作辦廠,學習吸收國外企業資本管理營銷方法。

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加速了對外貿易發展,提高了經濟的國際競爭力。

1982年農村改革開始如火如荼地進行,承包生產責任制在農村得到普遍推廣,農業生產大幅提高,農民收入大幅增加,困擾中國多年的糧食問題得到大幅度解決。

1984年10月1日,首都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5周年閱兵儀式和群眾遊行,鄧小平檢閱受閱部隊並發表講話[37]。

12月19日,中英兩國政府在北京正式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確認中國政府於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

1985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長江、珠江三角洲和閩南廈漳泉三角地區座談會紀要》,決定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廈漳泉三角地區開辟沿海經濟開放區。

1985年,中國城市改革全面展開,重點是國有企業改革。

閱讀全文

與20世紀的三次歷史性巨變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