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淮安歷史上出現了多少位狀元

淮安歷史上出現了多少位狀元

發布時間:2021-03-03 22:09:47

⑴ 淮安史上有那幾位名人

1、韓信

韓信(-前196年),漢族,淮陰(原江蘇省淮陰縣,今淮安市淮陰區)人。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兵家四聖之一,漢初三傑之一 ,中國軍事思想「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

被後人奉為「兵仙」、「神帥」。秦末參加反秦斗爭投奔項梁、項羽,卻得不到任用。不得已轉投劉邦,經夏侯嬰推薦拜治粟都尉,後經蕭何保舉拜為大將,而韓信也為劉邦制定了漢中對策。

劉邦彭城兵敗後,韓信先破楚軍於京、索之間,後又平定了魏國。之後請命北伐拿下代國,在劉邦派人收取其精兵後背水一戰擊敗趙國,同時派人降服了燕國。

之後派兵支援劉邦以及清除項羽派往趙國的楚騎兵,平定剩下的趙國城邑。劉邦成皋兵敗後奪去韓信兵馬命其拿下齊國, 之後韓信攻下臨淄,並在濰水全殲龍且率領援齊的二十萬楚軍。

韓信開始進攻楚國,項羽被迫與劉邦簽訂鴻溝協議。 劉邦聽從張良、陳平的計策撕毀鴻溝協議追擊項羽反被項羽擊敗。漢五年,韓信會師垓下,圍殲楚軍,項羽自刎。

項羽死後解除兵權,徙為楚王,之後被人誣告貶為淮陰侯。 後呂後與蕭何合謀,將其騙入長樂宮中,斬於鍾室,夷其三族。

2、吳承恩

吳承恩(1506年—約1583年),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漢族,淮安府山陽縣人(現淮安市淮安區人)。祖籍安徽,以祖先聚居樅陽高甸,故稱高甸吳氏。

吳承恩自幼敏慧,博覽群書,尤喜愛神話故事。在科舉中屢遭挫折,嘉靖中補貢生。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浙江長興縣丞。殊途由於宦途困頓,晚年絕意仕進,閉門著書。

2004年,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政府決定在山上茶庵處建立了吳承恩紀念館和在山下山門處建樹其石雕座像,用來紀念他。

3、關天培

關天培(1781年1月8日-1841年2月26日),字仲因,號滋圃,江蘇淮安府山陽縣(今江蘇淮安市淮安區)人,清朝著名愛國名將,民族英雄。

歷任把總、千總、守備、參將、副將、提督等要職。在任廣東大清水師提督其間,全力支持民族英雄林則徐虎門銷煙。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二月初六。

英軍對虎門要塞發動總攻,關天培親自指揮,盡管守軍人數低於對方數倍,面對英軍猛攻,仍死守陣地,頑強抵抗。最終因援軍未至,被槍彈擊中,壯烈殉國。朝廷追謚為忠節,加封振威將軍。

4、陳騫

陳騫(qiān)(201年-281年12月22日,一作211年—291年),字休淵。臨淮東陽(今安徽天長) 人。曹魏司徒陳矯之子,西晉開國功臣。

自幼為人朴實穩重,頗有智謀。初為尚書郎,歷任中山太守、安平太守,任內均以良好治績聞名。後被征為相國司馬、長史,再遷御史中丞、再遷尚書,獲封安國亭侯。

又以尚書行征蜀將軍,擊破蜀漢軍。諸葛誕叛亂時,再以尚書為安東將軍,率軍將其討平。事後,拜持節、都督淮北諸軍事,再遷安東將軍,進爵廣陵侯,再轉都督豫州諸軍事、豫州刺史。

先後轉都督江南諸軍事及荊州諸軍事、征南大將軍,封郯侯。西晉建立後,遷車騎將軍,封高平郡公。後遷侍中、大將軍,出為都督揚州諸軍事、假黃鉞。

累升為太尉、大司馬,晚年屢請遜位,於咸寧三年(278年)入朝。太康二年(281年),陳騫去世,年八十一,追贈太傅,謚號「武」。

5、羅振玉

羅振玉(1866年8月8日-1940年5月14日),字式如、叔蘊、叔言,號雪堂,永豐鄉人,晚號貞松老人、松翁。祖籍浙江省上虞縣永豐鄉,出生於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

中國近代農學家、教育家、考古學家、金石學家、敦煌學家、目錄學家、校勘學家、古文字學家,中國現代農學的開拓者,中國近代考古學的奠基人。

對中國科學、文化、學術頗有貢獻,參與開拓中國的現代農學、保存內閣大庫明清檔案、從事甲骨文字的研究與傳播、整理敦煌文卷、開展漢晉木簡的考究、倡導古明器研究。

⑵ 淮安歷史名人

淮安歷史名人有韓信、陳琳、鮑照、周恩來、華春瑩等。

1、韓信

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射陽淮陰(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人。西漢開國功臣、漢初三傑之一,軍事家、兵家四聖之一。

2、陳琳

陳琳(?-217年),字孔璋,廣陵射陽人 。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無確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較年長,約與孔融相當。

3、周恩來

周恩來(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原籍浙江紹興,1898年3月5日生於江蘇淮安。

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創建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

4、鮑照

鮑照(416年?—466年),唐人或避武後諱而作「鮑昭」,字明遠,祖籍東海(今山東郯城,有爭議),大概出生於京口(今江蘇鎮江市),南朝宋文學家,與北周庾信並稱「鮑庾」,與顏延之、謝靈運並稱「元嘉三大家」 。

5、華春瑩

華春瑩(1970.04-),江蘇淮安人,畢業於南京大學。2012年8月接替姜瑜出任中國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同年11月,擔任外交部發言人。

⑶ 江蘇淮安在歷史上出現過哪些名人


韓信——興漢三傑、漢代偉大的軍事家、戰略家、統帥、軍事理論家,典故「一飯千金」「胯下之辱」「韓信點兵」「十面埋伏」
枚乘——漢賦家、漢賦的開創者之一,著《七發》
枚皋——漢賦家、枚乘之子,典故「枚速馬遲」
臧旻——東漢享有盛譽的政治家、軍事家
臧洪——東漢政治家、軍事家,臧旻之子
三國兩晉南北朝
陳琳——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
步騭——政治家、三國吳國丞相
陳騫——政治家、三國魏大司馬
陳登——政治家,三國名人、廣陵太守
鮑照——南朝文學家,元嘉三大家之一,著《鮑參軍集》
鮑令暉——南朝女文學家,鮑照之妹

李珏——晚唐宰相,典故「轅門斬子」
趙嘏——唐代詩人,名篇《長安秋望》
劉采春——唐代女詩人,名篇《望夫曲》
吉中孚——著名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
劉仁贍——五代南唐名將,典故「轅門斬子」

李之儀——北宋著名詞人,名篇《卜運算元》
張耒——北宋詩人,蘇門四學士之一
廉布——北宋著名山水畫家
徐積——北宋文學家、詩人,有宋一代大孝子
衛朴——北宋天文歷法學家、數學家,著《奉元歷》
劉承規——北宋,制訂權衡法
楊介——宋代醫學家,著《四時傷寒總病論》
梁紅玉——南宋著名抗金女將,四大巾幗英雄
龔開——南宋畫家、詩人,作品《中山出遊圖》、《瘦馬圖》

湯垕——藝術鑒賞家,著《畫鑒》
潘思誠——元代名醫,人稱古逸先生

吳承恩——明代偉大的浪漫主義作家,中國古典四大名著《西遊記》的作者
王鳴鶴——明代著名軍事理論家,著《登壇必究》
沈坤——嘉靖狀元,抗倭名士,民間稱武狀元
瞿佑——小說家,著《剪燈新話》
蔡昂——政治家、禮部尚書
金濂——政治家、戶部尚書
丁士美——詩文家,襄校《永樂大典》
葉淇——政治家、戶部尚書
仲雲鸞——女詩人,著《保世樓集》

關天培——清朝虎門銷煙的愛國名將、民族英雄
王瑤卿——京劇一代宗師、教育家,藝名通天教主
劉鶚——晚清著名小說家、實業家、金石家,清末四大譴責小說《老殘游記》的作者
閻若璩——朴學大師、清代漢學研究的先導
吳玉搢——朴學家、金石學家
邊壽民——著名畫家,「揚州八怪」之一。
陸立民——著名畫家
周采名——著名畫家
吳鞠通——著名醫學家,《溫病條辨》為中國中醫四大經典之一,山陽醫派宗師
汪廷珍——清代協辦大學士、道光皇帝老師
李宗坊——清代大學士、汪廷珍學生,江浙學政
駱騰鳳——著名數學家、著《開方釋例》,被譽為「學開方者之金鎖鑰」
劉金方——晚清名醫
潘德輿——文學家
魯一同——著名文學家,桐城派古文大師、詩人、畫家
張養重——著名詩人、被譽為清初詩壇魁首
黃鈞宰——晚清文學家
丁晏——清經學家文學家
邱心如——女彈詞家,《筆生花》為清代「彈詞三大」之一
汪藕裳——女彈詞作家,著《子虛記》
程袖芙——女詩人,著《舊紅蠶館詩存》
陳雲貞——女詩人,著《寄外書》、《寄外詩》
梁魏今——圍棋四大家之首,山陽棋派開創人
楊士驤——晚清名臣、直隸總督、北洋大臣
丁寶銓——晚清名臣、山西巡撫
裴蔭森——晚清名臣、船政大臣
秦煥——晚清名臣、廣西按察使
近代
周恩來——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總理
羅振玉——近代著名學者、甲骨學的奠基者之一
李公朴——近代著名愛國民主人士和民主主義者,社會活動家、教育家、新聞出版家
周作民——近代銀行家,金城銀行創辦人
談荔孫——近代銀行家,大陸銀行創辦人、太平保險公司的創辦人之一
朱虞生——近代銀行家,鹽業銀行創辦人
周信芳——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家,藝名麒麟童
陳白塵——當代著名戲劇家
滑田友——雕塑藝術家,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
謝鐵驪——中國著名導演
吳 強——著名作家,《紅日》的作者
顧祝同——國民黨軍「五虎上將」
安守仁——黃埔軍校十五期
現代
程莘農——中國工程院院士,中醫、針灸專家
周泰沖——獸醫病毒學家
陳鑒遠——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化學工業界先驅
經福謙——中國科學院院士,凝聚態物理
溫濟澤——新聞學家、新聞教育家、科普作家
黃志千——(1914-1965),原名黃永塤,出生於江蘇省淮陰縣,中國著名飛機設計師
李源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組織部長
許嘉璐——副委員長
張賢亮——現代著名作家
邱健——奧運會男子50米步槍冠軍
郎靜山——攝影大師
謝冰岩——中國著名書法家
戚慶隆——中國著名書法家
陳士桂——中國著名畫家
宋長榮——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

⑷ 問:歷史上有幾位狀元是附馬的

鄭顥(?-860年),字奉正,滎陽(今河南滎陽)人。唐憲宗宰相鄭絪之孫內.父鄭抵德,官容至兵部尚書。以言行文雅聞名,會昌三年(842年)壬戌科狀元,任右拾遺,詔授銀青光祿大夫。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充翰林學士。
中國唯一的狀元駙馬是唐武宗會昌三年(842年)壬戌科狀元鄭顥。唐宣宗為萬壽公主招婿,宰相白敏中薦舉狀元鄭顥,使他成為歷史上唯一的狀元駙馬。雖然成為中國歷史中的唯一,鄭顥卻以此深恨白敏中,欲除之而後快。
唐宣宗為萬壽公主招婿,宰相白敏中薦舉鄭顥,時鄭已赴楚州(今江蘇淮安)迎娶盧氏。皇帝硬是將鄭顥召回娶公主,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狀元駙馬。婚後公主不守婦道,鄭顥大恨。
鄭顥以白敏中之薦深以為恨,常於宣宗前彈劾白敏中。皇帝自不以為意,一次敏中將赴鎮,向皇上說:「鄭顥不樂尚主,怨臣入骨髓。臣在政府,無如臣何;今臣出外,顥必中傷,臣死無日矣!」上曰:「朕知之久矣,卿何言之晚邪!」歷官刑部侍郎,吏部侍郎。大中十三年(859年)為檢校禮部尚書,又任河南尹。大中十四(860年)年卒。

⑸ 江蘇在歷史上出過多少狀元具體是誰

江蘇在歷史上歷朝歷代中狀元總共有六十人。

張損之,江蘇人,隋朝狀元。

歸仁澤,江蘇吳縣人,874年(唐懿宗咸通十五年)狀元。

陸 扆,江蘇蘇州人,886年(唐僖宗光啟二年)狀元。進士9人。拜相,封吳郡公。後被朱全忠貶為濮州。

歸 黯,江蘇吳縣人,892年(唐昭宗景福元年)狀元。

蘇 檢,江蘇武功人,894年(唐昭宗乾寧元年)狀元。進士韋庄等28人。拜工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後為崔允、朱全忠所害,遭流放環州,隨之被賜死。

歸 佾,江蘇蘇州人,901年(唐昭宗光化四年即天復元年)狀元。進士26人。

歸 系,江蘇蘇州人,905年(唐哀帝天佑二年)狀元。進士23人。

盧 郢,江蘇南京人,966年(十國南唐後主保大元年)狀元。充任後主近侍。 入宋後,任全州知州。

呂 溱,江蘇楊州人,1038年(宋仁宗寶元元年)狀元。進士310人。通判亳州。值集賢院,同修起居注。知池州,江寧府,復集賢院學士,加龍圖閣直學士,知開封府。改樞密直學士,提舉醴泉觀後,病逝於任。追贈禮部侍郎。

李 易,江蘇揚州人,1128年(宋高宗建炎二年)狀元。進士554人。授左宣義郎。

邵世矩,江蘇徐州人,偽齊劉豫(1130-1137)年間狀元。

施 盤,江蘇吳縣人,1439年(明英宗正統四年)狀元。授翰林院修撰。

吳 寬,江蘇蘇州人,1472年(明憲宗成化八年)狀元。累官至禮部尚書。

毛 澄,江蘇崑山人,1493年(明孝宗弘治六年)狀元。

朱希周,江蘇崑山人,1496年(明孝宗弘治九年)狀元。

顧鼎臣,江蘇崑山人,1505年(明孝宗弘治十八年)狀元。

李春芳,江蘇興化人,1547年(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狀元。

丁士美,江蘇淮陰人,1559年(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狀元。

申時行,江蘇蘇州人,1562年(明世宗嘉靖四十一年)狀元。

孫繼皋,江蘇無錫人,1574年(明神宗萬曆二年)狀元。

焦 竑,江蘇江寧人,1589年(明神宗萬曆十七年)狀元。

周延儒,江蘇宜興人,1613年(明神宗萬曆四十一年)狀元。

文震孟,江蘇蘇州人,1622年(明熹宗天啟二年)狀元。

陳於泰,江蘇宜興人,1631年(明思宗崇禎四年)狀元。

楊廷鑒,江蘇武進人,1643年(明思宗崇禎十六年)狀元。

呂 宮,江蘇武進人,1647年(清順治四年)狀元,授秘書院修撰。後為弘文院大學士,官至一品。加授太子太保。不久,歸家養病。

鄒忠倚,江蘇無錫人,1652年(清順治九年)漢榜狀元,授秘書院修撰。清朝第一個"補考狀元"。因該科效元朝制,分設漢滿兩榜,故為漢榜狀元。登第兩年後病重,不久去世。

孫承恩,江蘇常熟人,1658年(清順治十五年)狀元。 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國史。

徐元文,江蘇崑山人,1659年(清順治十六年)狀元。 授翰林院修撰。

馬世俊,江蘇溧陽人,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因去世早,僅仕至侍讀學士。

繆 彤,江蘇吳縣人,1667年(清康熙六年)狀元,授翰林院修撰。任侍講學士。後以家喪回歸故里,以教書為業,創辦"三畏書院"。

韓 菼,江蘇蘇州人,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充日講起居注官。官至禮部尚書、經筵講官。後卒於任上。

彭定求,江蘇蘇州人,1676年(清康熙十五年)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歷任國子監司業、纂修兩朝聖訓,晉升翰林院侍講。不久,便託病辭職,回歸故里,潛心學問。

歸允肅,江蘇常熟人,1679年(清康熙十八年)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充日講官。歷任中允、侍讀、侍講學士,官至少詹事。曾典試順天鄉試。

陸肯堂,江蘇蘇州人,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侍讀學士。

胡任與,江蘇南京人,1694年(清康熙三十三年)狀元。

李 蟠,江蘇徐州人,1697年(清康熙三十六年)狀元。

汪 繹,江蘇常熟人,1700年(清康熙三十九年)狀元。

王式丹,江蘇寶應人,1703年(清康熙四十二年)狀元。

王雲錦,江蘇無錫人,1706年(清康熙四十五年)狀元。

趙熊詔,江蘇武進人,1709年( 清康熙四十八年)狀元。

王世琛,江蘇蘇州人,1712年(清康熙五十一年)狀元。

徐陶璋,江蘇蘇州人,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狀元。

汪應銓,江蘇常熟人,1718年(清康熙五十七年)狀元。授職翰林院修撰,掌修國史。官至左春坊贊善。後謝職離京,返歸故鄉。

於 振,江蘇金壇人 ,1723年(清雍正元年)狀元。授職翰林院修撰,入值南書房。曾任河南鄉試主考官、湖廣學政。後因事遭貶,降為行人司司副。

彭啟豐,江蘇蘇州人,1727年(清雍正五年)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充南書房行走。累遷至右中允。

陳 倓,江蘇儀徵人,1733年(清雍正十一年)狀元。授職翰林院修撰。

於敏中,江蘇金壇人,1737年(清乾隆二年)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歷任兵部、刑部侍郎、戶部尚書,內閣學士,軍機大臣,官至協辦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封為太子太保。

生前把持朝政,交結內侍,廣收賄賂,貪污資財,死後敗露,撤祠祀、奪世職。

錢維城,江蘇常州人,1745年(清乾隆十年)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歷任右中允,入值南書房,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內閣學士,禮、工、刑部侍郎。

秦大士,江蘇江寧人,1752年(清乾隆十七年)狀元。授職翰林院修撰。

庄培因,江蘇武進人,1754年(清乾隆十九年)狀元。授職翰林院修撰,掌修國史。官至翰林院侍讀學士。病死於任上。

畢 沅,江蘇太倉人,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狀元。授翰林院修撰。累任陝西布政使、陝西巡撫、河南巡撫、湖廣總督、山東巡撫、湖廣總督。

張書勛,江蘇吳縣人,1766年(清乾隆三十一年)狀元。任順天鄉試考官、會試同考官、會試同考官。後官至右中允,入值上書房。

陳初哲,江蘇吳縣人,1769年(清乾隆三十四)狀元。授翰林院修撰。

錢 棨,江蘇蘇州人,1781年(清乾隆四十六年)狀元。

胡長齡,江蘇南通人,1789年(清乾隆五十四年)狀元。

石韞玉,江蘇吳縣人,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狀元。

潘世恩,江蘇吳縣人,1793年(清乾隆五十八年)狀元。

顧 皋,江蘇無錫人,1801年(清嘉慶六年)狀元。

吳廷琛,江蘇吳縣人,1802年(清嘉慶七年)狀元。

吳信中,祖籍安徽休寧人,寄籍江蘇吳縣, 1808年(清嘉慶十三年)狀元。

吳鍾駿,江蘇吳縣人,1832年(清道光十二年)恩科狀元。

李承霖,江蘇丹徒人,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狀元。

陸增祥,江蘇太倉人,1849年(清道光三十年)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國史。

翁同龢,江蘇常熟人,1856年(清咸豐六年)狀元。歷任陝甘學政、內閣學士、工部、刑部尚書、軍機大臣、協辦大學士。是同治、光緒兩朝皇帝的老師。 歷代狀元中,對中國政治局勢起過重大影響和作用。

翁曾源,江蘇常熟人,1863年(清同治二年)狀元。

洪 鈞,江蘇吳縣人,1868年(清同治七年)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曾任湖北學政。歷代狀元中,唯一出使過東歐國家的外交使臣。他於光緒十三年(1887 年) 奉命出使俄、德、荷、奧諸國,任外交使臣三年。

陸潤庠,江蘇吳縣人,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國史。

黃思永,江蘇江寧人,1880年(清光緒六年)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國史。曾任會試同考官,後累遷,官至侍讀學士。

張 謇,江蘇南通人,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狀元。授翰林院修撰。

歷代狀元中,最早開始從事實業活動並取得巨大成就。及第後次年(1895 年) 即從事實業活動,先後辦起數十個企業及大批社會事業,影響遍及全國,被譽為「中國之大教育家、大實業家」。

傅善祥,江蘇南京人,1853年(太平天國三年)女試狀元。亦為癸好(丑)東試狀元。任東王府東殿女簿書,仕至丞相。 歷史上唯一的女狀元。

(5)淮安歷史上出現了多少位狀元擴展閱讀

狀元制度的由來。

唐制,舉人赴京應禮部試者皆須投狀,因稱居首者為狀頭,故有狀元之稱。從隋朝開始實行科舉制以來,從中經歷唐、宋、元、明、清各代,直到清光緒31年(1905年)廢除,歷經近1300年。

在「學而優則仕」的年代,封建社會的文人都把考狀元作為躋身仕途的唯一途徑。「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這些千古名言不知激勵多少學子卧薪嘗膽、懸梁刺股、死鑽八股、勇跳龍門。中狀元者號為「大魁天下」,為科名中最高榮譽。

因其為殿試第一甲第一名,亦別稱殿元。又因居三鼎甲之首,亦別稱鼎元。但古時的狀元也不是全部是殿試第一名。唐鄭谷及第後,作《宿平康里》詩「好是五更殘酒醒,耳邊聞喚狀元聲。」但是鄭谷當年是第八名,而不是第一。

五代時南漢《十國春秋》雲「劉龑(yǎn)定例,作狀元者,必先受宮刑。故羅履先《南漢宮詞》曰:「莫怪宮人誇對食,尚衣多半狀元郎。」

⑹ 淮安歷史上產生了哪些名人

大家回答有些雜,有名的有影響的就幾個吧。首推我們的偉大周總理,為我們的祖國付專出很屬多。其次是關天培,愛國將士,捐軀國難。這是主要的。文化名人其次:《西遊記》作者吳承恩 ,《老殘游記》作者劉鶚 ,漢賦大家枚乘、枚皋 ,等等。再其次是歷史名人,如漢朝大將軍韓信 ,宋朝女英雄梁紅玉 。因為後兩者帶給淮安的是商業利益:旅遊。而前者帶來的則是一種民族方面的發展動力。謝謝。

⑺ 中國歷史上總共有多少位狀元

共有649個,隋朝位,唐朝144,五代十國25,宋朝120,遼朝56,西夏1個,金朝39個。元朝36,明朝90個,清朝114個,大西國2個,太平天國15個。

一、隋朝狀元名單

張損之、孫伏伽、侯君、素楊纂、房玄齡、溫彥博、黃鳳麟。

二、唐朝狀元名單

(7)淮安歷史上出現了多少位狀元擴展閱讀:

歷史上著名狀元簡介:

1、鄭顥

鄭顥(817~860年),字奉正,鄭州滎陽(今河南滎陽縣)人。唐朝大臣,唐憲宗朝宰相鄭絪之孫。

出身滎陽鄭氏,幼而爽悟,博聞強識 。會昌二年(公元842年),考中狀元 ,累遷右拾遺。唐宣宗即位,迎娶萬壽公主,拜駙馬都尉, 授銀青光祿大夫,充任翰林學士、戶部侍郎、秘書監。大中十三年,拜兵部侍郎,出任河南尹。

咸通元年(860年),去世,時年四十四,追贈太師。

2、趙楷

趙楷(1101年-1130年),宋徽宗第三子,封鄆王,母懿肅貴妃王氏。跟他的父親宋徽宗一樣是個琴棋書畫皆有所成的人,自小聰明伶俐,深得徽宗寵愛。

生平主要成就:進士第一名,善畫花鳥。

3、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

王維出身河東王氏,於開元十九年(731年)狀元及第。歷官右拾遺、監察御史、河西節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寶年間,王維拜吏部郎中、給事中。

安祿山攻陷長安時,王維被迫受偽職。長安收復後,被責授太子中允。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

王維參禪悟理,學庄信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以詩名盛於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 。

4、傅善祥

傅善祥(1833年—1856年?),南京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女狀元。出生於書香世家,自幼聰慧過人,喜讀經史。

1853年(清咸豐三年)太平天國開創科舉女科才,傅善祥報名參加女科考試後,高中鼎甲第一名。

太平天國天京事變之後,傅善祥下落不明,一說傅善祥在亂軍被殺被拋屍大江,東流而去。

5、張謇

張謇[jiǎn](1853年7月1日~1926年8月24日),字季直,號嗇庵,漢族,祖籍江蘇常熟,生於江蘇省海門市長樂鎮(今海門市常樂鎮)。

清末狀元,中國近代實業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張「實業救國」。中國棉紡織領域早期的開拓者,上海海洋大學創始人。

張謇創辦中國第一所紡織專業學校,開中國紡織高等教育之先河;首次建立棉紡織原料供應基地,進行棉花改良和推廣種植工作。

以家鄉為基地,努力進行發展近代紡織工業的實踐,為中國民族紡織業的發展壯大作出了重要貢獻。他一生創辦了20多個企業,370多所學校,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寶貴貢獻,被稱為「狀元實業家」。

2015年4月18日,以我國近代著名狀元實業家、教育家、上海海洋大學創始人張謇命名的萬米級載人深淵器科考母船「張謇」號開工建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狀元

⑻ 淮安的偉人有幾個

在秦末農民大起義中,淮安人民蜂起響應。著名軍事家韓信即於此時仗劍從戎,立下赫赫戰功。西漢年間,市境又增置淮浦(今漣水縣西)、射陽(今楚州區東南)、富陵(今洪澤湖中)等縣。秦漢時期,境內農業生產條件特別是灌溉條件得到顯著改善。東漢末年廣陵太守陳登築高家堰(今洪澤湖大堤)30里,遏淮河洪水,保護農田,並修破釜塘灌溉農田。鐵制農具和牛耕也得到推廣,故雖迭經戰亂農業生產仍有較大發展。同時交通運輸也有改善。秦始皇修築的馳道自境內穿過,陳登則築邗溝西道,使江淮交通更便捷。由此,承平之年,境內手工業和商業比較繁榮,文化也發展到較高水平,漢代興起家學和私學,並涌現出一批文學大家,如漢賦大家枚乘、枚皋父子,「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 宋元時期,境內文化在太平之年有所發展,府、州、縣學普遍建立,受教育者增多。文化名人也頗多,如著名詩人、「蘇門四學士」之一的張耒,主修《奉元歷》的著名盲人天文歷算家衛朴,開明清寫意畫先河的著名畫家龔開,《畫鑒》作者、著名書畫鑒賞家和理論家湯卮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盱眙第一山的宋元題刻,其中不乏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趙孟兆頁等大家的珍品。 明清兩朝僅山陽(今楚州)一縣就有進士200餘人,河下鎮還出了狀元、榜眼、探花,留下「河下三鼎甲」的佳話。這里還產生了《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著名經學大師閻若璩,「揚州八怪」之一的花鳥畫家邊壽民,中醫四大經典之一《溫病條辨》的作者吳鞠通等一批名人。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境內成為重要的根據地和解放區,中共中央華中局、新四軍軍部、中共中央華中分局、華中軍區、蘇皖邊區政府等都曾駐節境內,劉少奇、陳毅、黃克誠、彭雪楓、鄧子恢、羅炳輝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人民軍隊高級將領都曾在此戰斗過。 2001年市政府實施「三淮一體」戰略(即原地級淮陰市、原縣級淮安市、原淮陰縣「三淮一體」),充分利用原縣級淮安市的歷史人文等資源(註:原縣級淮安市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周恩來總理故鄉,並作為地區州、郡、府治所達千百年,長期為江淮平原中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及交通中心,人文歷史資源非常豐富),提升本地區整體知名度,原地級淮陰市更名為淮安市,原縣級淮安市更名為楚州區整體劃歸為新地級淮安市的市轄區,原淮陰縣劃歸為新地級淮安市的淮陰區。如此,「三淮」整合為新地級淮安市,轄清河、清浦、楚州、淮陰四區。 有著2200多年悠久歷史的淮安,曾是南船北馬交匯之地,清乾隆年間盛極一時,其轄區楚州(原縣級淮安市)與運河沿線的揚州、蘇州、杭州並稱為「四大都市」,並享有「壯麗東南第一州」之譽。 淮安歷史上英才輩出,尤以楚州區為甚: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總理周恩來就誕生在這里,此外還有漢代軍事家韓信,漢代辭賦家枚乘,南宋抗金女英雄梁紅玉,「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作者吳承恩,清朝的抗英民族英雄關天培等,《老殘游記》作者劉鶚也是在淮安長期定居期間創作了《老殘游記》這一名作,吳鞠通為中醫四大經典之一《溫病條辨》的作者。

⑼ 江蘇淮安的歷史

江蘇淮安的歷史;

秦統一六國後,推行郡縣制。市境始置縣邑有淮陰(今淮陰區碼頭鎮)、盱眙(今盱眙縣城北)、東陽(今盱眙縣馬壩)。在秦末農民大起義中,淮安人民蜂起響應。著名軍事家韓信即於此時仗劍從戎,立下赫赫戰功。西漢年間,市境又增置淮浦(今漣水縣西)、射陽(今楚州區東南)、富陵(今洪澤湖中)等縣。秦漢時期,境內農業生產條件特別是灌溉條件得到顯著改善。東漢末年廣陵太守陳登築高家堰(今洪澤湖大堤)30里,遏淮河洪水,保護農田,並修破釜塘灌溉農田。鐵制農具和牛耕也得到推廣,故雖迭經戰亂農業生產仍有較大發展。同時交通運輸也有改善。秦始皇修築的馳道自境內穿過,陳登則築邗溝西道,使江淮交通更便捷。由此,承平之年,境內手工業和商業比較繁榮,文化也發展到較高水平,漢代興起家學和私學,並涌現出一批文學大家,如漢賦大家枚乘、枚皋父子,「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

魏晉南北朝時期

市境長期處於戰爭和對峙的前沿。長年戰亂帶來的是「江淮之間,赤地千里」的凄慘景象,經濟和文化遭到嚴重破壞。值得一提的是,南齊永明七年(489年),割直瀆、破釜以東,淮陰鎮下流雜100戶置淮安縣,「淮安」之名始見。

隋唐五代時期

境內長期處於安定的環境,經濟得以持續發展和重新繁榮。其間大運河的開鑿和淮北鹽場的建灘對市境的繁榮產生了巨大的作用。隋大業年間,自洛陽至揚州的漕運(供給皇糧的水上運輸)要道——大運河鑿成,境內則成為漕運重要孔道。自隋至清末,朝廷一直在淮安設置官署,委派大員掌管、督辦漕運。唐初,漣水成為全國四大鹽場之一。為運銷淮鹽,垂拱年間開運鹽河,淮安鹽運又興。楚州(治今楚州淮城)、泗州(治今盱眙縣城對岸)成為運河沿線的兩座名城,其中楚州被白居易譽為「淮水東南第一州」。

宋元時期

北宋年間,境內較為太平,漕運、鹽運得到進一步發展。政府鼓勵墾殖,修復和增建灌溉設施,引進推廣「占城稻」。「黃柑紫蟹見江海,紅稻白魚飽兒女」,正是這一時期的生動寫照。南宋和金、元對峙時期,市境再度成為前線,遭受兵火的長期荼毒。經歷長期戰亂,市境一片凄涼。而由黃河奪淮帶來的頻繁水災,又使市境雪上加霜,益加蕭條。宋元時期,境內文化在太平之年有所發展,府、州、縣學普遍建立,受教育者增多。文化名人也頗多,如著名詩人、「蘇門四學士」之一的張耒,主修《奉元歷》的著名盲人天文歷算家衛朴,開明清寫意畫先河的著名畫家龔開,《畫鑒》作者、著名書畫鑒賞家和理論家湯卮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盱眙第一山的宋元題刻,其中不乏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趙孟兆頁等大家的珍品。

明清時期

境內置淮安府。明永樂年間,淮安漕運又興,清江浦開始興起。明中葉以後,黃河全流奪淮,境內水患愈演愈烈,農業衰落,魚米之鄉的盛景不再。明清兩朝都委派大員駐淮治河。以清江浦河軸心的兩淮城市扼漕運、鹽運、河工、榷關、郵驛之機杼,進入鼎盛時期,與揚州、蘇州、杭州並稱運河線上的「四大都市」。兩淮城市的繁華,帶來了人文薈萃的局面。明清兩朝僅山陽(今楚州)一縣就有進士200餘人,河下鎮還出了狀元、榜眼、探花,留下「河下三鼎甲」的佳話。這里還產生了《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著名經學大師閻若璩,「揚州八怪」之一的花鳥畫家邊壽民,中醫四大經典之一《溫病條辨》的作者吳鞠通等一批名人。

民國時期

淮安府撤銷,市境大部始屬淮揚道,後屬淮陰行政督察區。境內漕、鹽、河、榷之利皆失,進一步衰微。而長年戰亂又給剛剛興起的近代交通運輸業和工礦業以沉重打擊。中國共產黨組織於1927年成立。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境內成為重要的根據地和解放區,中共中央華中局、新四軍軍部、中共中央華中分局、華中軍區、蘇皖邊區政府等都曾駐節境內,劉少奇、陳毅、黃克誠、彭雪楓、鄧子恢、羅炳輝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人民軍隊高級將領都曾在此戰斗過。淮安人民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建立了巨大功勛。1948年12月,市境全部解放。1949年5月,成立淮陰專區。

⑽ 安徽歷史上有多少狀元

歷代安徽籍41名狀元中。

中狀元時期分別為唐、五代4人,宋代專6人,元代1人,明屬代7人,清代23人;籍貫所在縣分別在15個縣,其中狀元人數遙遙領居首位的是休寧縣為17人,因而有「全國第一狀元縣」之稱;

其次是歙縣為6人;一個縣出過兩個狀元的有合肥、宣城、無為、太湖、和縣等5縣;一個縣出過一個狀元的有旌德、貴池、當塗、廬江、懷寧、安慶、壽縣、潁州等8縣。

(10)淮安歷史上出現了多少位狀元擴展閱讀

從隋朝開始實行科舉制以來,從中經歷唐、宋、元、明、清各代,直到清光緒31年(1905年)廢除,歷經近1300年。在「學而優則仕」的年代,封建社會的文人都把考狀元作為躋身仕途的唯一途徑。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這些千古名言不知激勵多少學子卧薪嘗膽、懸梁刺股、死鑽八股、勇跳龍門。中狀元者號為「大魁天下」,為科名中最高榮譽。因其為殿試第一甲第一名,亦別稱殿元。又因居三鼎甲之首,亦別稱鼎元。

參考資料來源:

鳳凰網-歷史上的合肥籍狀元

網路-狀元

閱讀全文

與淮安歷史上出現了多少位狀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