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中俄關系處於什麼歷史時期

中俄關系處於什麼歷史時期

發布時間:2021-03-03 20:29:30

1. 中俄關系經歷了哪三個歷史時間階段

一、中國古代史:
①宋元:元朝時,俄羅期是欽察汗國(金帳汗國)所屬的莫斯科大公國。
②明清:明末清初,俄國趁清軍入關,中國東北邊界空虛,乘機強占雅克薩和尼布楚等地,並對是中國提出的撤軍要求置若罔聞,並繼續增兵,擴大侵略。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軍兩次重創俄軍。俄國政府同意談判解決中俄東段邊界問題。雙方簽訂了《尼布楚條約》,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地區都是中國領土。乾隆帝時土爾扈特部萬里回歸與沙俄的壓迫有關(直接原因)。

二、中國近現代史:
①半殖半封開始時期: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俄國和美國公使充當「調停」角色(實際上是幫凶)。1858年參與簽訂了《天津條約》(記憶:公開行賄)。沙俄侵佔中國北方領土:1858年《璦琿條約》規定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六十多萬平方公里領土歸俄國。1860年《北京條約》規定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約四十萬平方公里領土歸俄國。(記憶:愛妃北京,外黑里酷)。1860年《北京條約》和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規定,中國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四十四萬多平方公里領土歸俄國。通過19世紀80、年代中俄《改訂條約》(即《伊犁條約》)及以後五個勘界議定書,中國西北部七萬多平方公里領土被俄國侵佔。

②半殖半封形成時期: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俄國支持中亞浩罕國的阿古柏侵略我國新疆地區,俄國派兵侵佔伊犁地區。左宗棠率軍收復收復新疆後,曾紀澤與俄國交涉,中國收回伊犁。甲午戰前,俄國雖對中國東北和朝鮮有極大野心,但未准備就緒,對日本侵華採取不幹涉政策。甲午戰後,俄德法三國向日本提出照會,並以武力強迫日本放棄侵佔遼東半島(軟硬兼施、干涉還遼)。1895年,俄法銀行團最先取得中國債主地位。俄國強租旅順和大連地區,劃長城以北和新疆為勢力范圍。1900年,俄國參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戰後參與簽訂《辛丑條約》。

③向新民主主義革命過渡時期:在十月革命影響下,新文化運動後期,李大釗在中國第一次舉起社會主義大旗。五四運動的國際背景與十月革命的指引有關。列寧領導的共產國際對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給了很大幫助。蘇聯和共產國際在實現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④國共對峙及抗戰時期:1933年至1934年,博古、李德等人照搬蘇俄以城市為中心革命的經驗,在黨內和軍內實行「左」傾錯誤領導,使第五次反「圍剿」斗爭失敗。1935年,中共駐國產國際代表團發表「八一宣言」,號召停止內戰,一致抗日。1945年8月,蘇聯出兵中國東北,摧毀日本的精銳部隊關東軍。

⑤過渡時期:1949年10月2日,蘇聯第一個宣布承認新中國,並與中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1949年底,毛澤東率團訪蘇,1950年初,雙方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這對促進中國經濟的恢復和發展,鞏固中蘇兩國人民的團結有重要意義。蘇聯積極援助中國進行經濟建設(如「一五」期間重工業項目)。中國奠定國家工業化初步基礎也是走的蘇聯優先發展重工業的道路。

⑥探索時期:中共注意總結蘇聯的經驗教訓,探索適合本國實際的社會主義道路,如1956年毛澤東的《論十大關系》報告。蘇聯政府背信棄義地撕毀兩國經濟技術合作協議,成為中國1959—1961年嚴重經濟困難的外部原因。

三、世界近現代史方面:
①壟斷資本主義形成時期:1904—1905年日俄戰爭,沙俄戰敗,在美國斡旋下簽訂《朴茨茅斯和約》,將旅順與大連租借權、長春至旅順鐵路和庫頁島南部轉讓給日本。

②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1945年雅爾塔會議秘密議定書規定,蘇聯在歐洲戰爭結束後三個月內派兵到中國東北對日作戰,但條件是維持外蒙古獨立現狀,保證蘇聯在中國東北的鐵路、港口等方面特權,這有明顯的大國強權政治色彩。

③兩極格局的世界:赫魯曉夫和勃列日涅夫時期,由於蘇聯推行大國沙文主義,中蘇關系逐漸惡化,蘇聯斷絕對中國的援助,甚至出現邊境武裝沖突(如珍寶島事件)和邊民大規模偷渡(如6萬伊犁人遷入蘇聯)。戈爾巴喬夫時期,由於經濟實力不夠強大,對外轉向全面收縮,主動改善中蘇關系。

④兩極格局解體後:前蘇聯解體後,中俄之間結成了戰略夥伴關系,都是上海合作組織的重要成員。近年,圍繞俄羅斯遠東石油出口管道線路問題,原訂的安大線已改為安納線,這對於韓國、日本的石油進口更有利。近年,中俄兩國的多次聯合反恐軍事演習取得成功,中俄雙方在亞太地區更能發揮維護和平作用。

2. 簡述中俄關系發展歷程

中俄兩國交往的歷史從明末清初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了。經歷了一段曲折、多變的過程,有對抗也有合作,有沖突也有和睦。以史為鑒,回顧總結中俄300多年的關系,我們能從中得到諸多啟示。

一、古代史:

中俄兩國關系源遠流長。有確切史料依據的中俄外交關系於最早可追溯到17世紀中葉。此時沙俄雖然不斷向東方擴張,但是遇到的是封建大帝國——清王朝,雙方基本處於平等態勢,1685年的雅克薩之戰和1686年第二次雅克薩之戰,沙俄並沒有佔到多大便宜,兩國關系在俄方主動中方被動的情況下建立起來了。1689年,中俄兩國在尼布楚進行談判,雙方簽訂了第一個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

1728年和1792年又簽訂了《恰克圖條約》和《恰克圖市約》。這三個條約的簽訂是早期中俄關系發展的三個重要里程碑,這三項條約都是在經歷了激烈的對抗甚至武裝沖突後,經過對等談判簽訂的。從根本上來說,以對話代替對抗反映了中俄兩國人民渴望友好相處、互通有無的願望。中俄兩國政府在具體交涉中均採取了比較克制的態度,這是雙邊關系得意穩定發展的關鍵。

此後至19世紀,中俄中葉中俄東段邊境地區相對穩定,兩國人民和平往來,貿易得到很大的發展,促成了早起中俄交往中禮尚往來的良好局面。

二、近代史:

自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一槍打響之後,無論是中國還是俄國都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個時期的中俄關系也經歷了眾多波瀾。

在中國淪落為半殖民地辦封建社會初期,俄國始終扮演著一個偽善幫凶的角色,然而卻從中國攫取到了最多的利益。自第二次鴉片戰爭始,俄國通過各種手段,割據了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是侵佔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災難深重的舊中國指明方向。新文化運動中李大釗開始宣傳馬克思主義,1918年李大釗在《新青年》上發表了《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來頌揚十月革命,1919年李大釗在《新青年》上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成為中國近代最早較為系統地宣傳馬克思主義的論著。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又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中國共產黨成立。北伐戰爭時期,1924年,蘇聯促成了國共兩黨的合作,與中國共產黨一起幫助孫中山建立黃埔軍校,掀起了國民革命運動。

20世紀30年代,扶植王明占據中央領導地位,對中國革命進行過度干預,造成中國革命的重大損失(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被迫進行長征)。

抗日戰爭期間,蘇聯給予中國大量的物質上和道義上的支持,1945年,蘇聯紅軍出兵東北,是中國能夠取得抗戰最終勝利的原因之一。

「二戰」後期,雅爾塔會議上,蘇、美、英三國背著中國達成協議:維持外蒙古現狀,保證蘇聯在中國東北的特權等,推行大國強權政治,這種做法損害了中國的主權。

三、現代史: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中蘇、中俄關系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從友好結盟到緊張對峙,最後實現睦鄰友好、逐步建立和發展戰略協作夥伴關系。六十多年的坎坷促使中俄關系由情緒化而走向務實和理性化。

1949年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迅速建立起來外交關系,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也相繼與中國建交。1950年,毛澤東出訪莫斯科,簽署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在結盟的基礎上,蘇聯給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建設提供了無私的幫助,中蘇關系以充滿激情的理想主義形態走向世界。在國際舞台上,中蘇友好同盟在一段時期內維護了兩極格局的穩定。

1960年以後,中國反對蘇聯霸權主義,中蘇交惡,反目成仇,勢不兩立。蘇聯單方面撤走了派駐中國的所有專家,並在中蘇邊境地區股東和協助大量邊民外逃。中蘇邊境摩擦事件不斷,最終導致1969年的珍寶島流血沖突。中蘇兩國劍拔弩張,同盟關系演變為武裝敵對。

自80年代末期以來,兩國放棄對抗,積極化解消極因素,推動兩國關系發展,實現了關系正常化,且使中蘇關系平穩過渡到中俄關系。1989年5月,戈爾巴喬夫訪華,與鄧小平進行了歷史性的會晤,中蘇聯合發表了《中蘇聯合公報》,對兩國關系正常化及其未來將要遵循的准則進行了概括性的說明。

1991年12月,蘇聯解體,俄羅斯宣布為其繼承國。中國與俄羅斯在1991年12月27日簽署《會談紀要》,完成了由中蘇關系向中俄關系的過渡。

此後,1992年,中俄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俄羅斯聯邦相互關系基礎的聯合聲明》,明確把兩國關系提高到一個全新的水平,從而把中俄關系推進到睦鄰合作的新階段。

3. 1923年到1937年中俄關系歷史可以分為哪三個時期

1923年到193,今年中俄關系可以分為三個世紀,23年的話那是對抗之際,到了37年的時候共同抗日日本。

4. 中俄關系的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早點的我不清楚,我感覺從清朝開始,康熙和沙俄簽訂了《中俄尼布楚條約》,那時候是平起平坐,清滅不了沙俄,沙俄也滅不了大清。客觀說,那時候是因為清沒有很強的國力跟沙俄打下去了,才會選擇簽條約。那時候關系應該是「平起平坐」。
到1840年鴉片戰爭,中國近代,沙俄由於彼得大帝的改革勉強邁進了資本主義國家的行列,那時候中俄關系是交惡,俄國那時一直想瓜分中國。清後期就是勉強不被殖民的苦苦支撐時期,俄就是殖民者。那時的關系,是一半敵人,一半主人,「半敵半主」。
到1920左右吧,從俄國「十月革命」開始,中國吸收了共產主義思想,中國共產黨先輩李大釗主動向俄國學習,列寧同志很樂意幫助我們,我國國情就決定了只有走共產主義道路才能救國。這時候應該是「母子關系」。
從南昌起義開始到新中國成立上世紀50、60年代,我們就把蘇聯當成盟友(共產主義盟友,二戰反法西斯盟友),但當時國際蘇維埃一直想遠程操作中國共產黨,但中國的國情決定了我們要堅持自己的革命方針。蘇聯當時既想幫助我們強大(將來好幫助他牽制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又想控制我們,怕我們太強大超過他們。這時候應該是「兄弟關系」。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中蘇關系破裂,蘇聯還想吞並我們。越南戰爭時期,中國一邊打越南,一邊防禦北方,防止蘇聯打來。這時候的關系應該是「敵對」關系。
到1989年5月15號,戈爾巴喬夫訪華才結束了敵對關系,這時候中蘇關系是「正常化」。但戈爾巴喬夫回國後就成了沒有實權的主席,之後蘇聯解體。
蘇聯解體後,蘇聯的主體俄國成為資本主義國家。在1991年中俄兩國在莫斯科簽署《會談紀要》,確認俄繼承蘇聯與中國的外交關系。一直到現在,我們都是友好國家。

5. 為什麼說目前中俄關系處於歷史最好時期

俄中評論》是一份年輕而充滿活力的刊物,該報及其網站以其獨特的視角和客觀的報道吸引著廣大讀者,為中國民眾了解俄羅斯、理解中俄關系打開了一扇新窗口.
作為友好鄰邦和全面戰略協作夥伴,兩國政府和人民全面推動中俄關系不斷向前發展.中俄關系當前處於歷史最好時期,未來發展前景廣闊,堪稱世界上國與國關系的典範.
高層互訪頻繁,交往密切.兩國元首每年保持會晤,政府、議會領導人的交流也密切有序地進行.去年6月胡錦濤主席訪俄期間,兩國元首對未來十年兩國關系發展的宏偉藍圖作出全面規劃.今年6月普京總統訪華並出席上合組織北京峰會時,兩國元首會晤達成系列重要共識,發表了關於進一步深化平等信任的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系的聯合聲明,簽署多項合作協議,為新時期中俄關系發展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政治互信不斷加強,戰略合作日益深入.中俄是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系民主化的重要力量.雙方在涉及彼此主權、安全和發展等核心利益問題上相互堅定支持;在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密切溝通和積極配合;在應對國際政治、安全、經濟問題過程中加強戰略協作,維護兩國的根本利益,促進地區和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
經貿合作不斷推進,前景廣闊.兩國雙邊貿易額2011年達到800億美元,今年上半年繼續保持良好增長勢頭,正向著2015年達到1000億美元、2020年達到2000億美元的目標堅實邁進.能源、高科技、金融等領域合作不斷向縱深發展,邊境和地方合作成為新的增長點.中俄雙方將繼續發揮各自優勢和潛力,不斷創新合作模式,朝優化貿易結構、規范貿易秩序、提高合作質量、增加相互投資等方向繼續努力,使兩國經濟利益紐帶更加緊密,人民得到更多實惠.
人文合作和民間交流蓬勃發展,亮點頻現.兩國人文合作機制化建設已進入第12個年頭,教育、科技、文化等各領域合作碩果累累,人民友誼日益加深.在成功互辦「國家年」、「語言年」等活動基礎上,中俄互辦「旅遊年」活動蓬勃開展.這將不斷推動雙方民間交流和地方往來,增進兩國人民的相互理解和信任,進一步鞏固兩國睦鄰友好和戰略協作夥伴關系的社會基礎.
媒體合作潛力巨大,影響深遠.長期以來,中俄媒體通過互設記者站、互派記者團、聯合攝制或采訪、信息共享、經驗交流等方式不斷加強合作聯系,積極報道兩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促進兩國關系發展、加深兩國人民的理解、鞏固傳統友誼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橋梁作用.今後兩國媒體仍將繼續發揮智慧和創意,開拓合作新模式,為促進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系譜寫新篇章,增添新動力.
普京總統曾指出:「俄羅斯需要一個繁榮的中國,中國也需要一個成功的俄羅斯.」作為世界和亞太地區重要的新興市場國家,中俄均視對方發展為重要機遇.
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第二十次非正式會議即將在俄羅斯舉辦,這為中俄兩國進一步加強合作又提供了新的機遇.
亞太經合組織是亞太地區最重要的經濟合作機制,為推進本地區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深化區域經濟一體化、加強經濟技術合作、實現共同發展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辦好APEC峰會可謂意義重大.
APEC峰會首次在俄羅斯舉辦,為俄羅斯向國際社會展示自身形象、擴大合作,進而促進遠東地區發展帶來了新機遇.俄方為舉辦一屆高水平的APEC峰會做出了巨大努力,投入6000多億盧布建設和改善大量基礎設施和會議配套設施,周密細致地開展各項籌備工作.相信此次峰會的成功舉辦,將成為俄深化與亞太地區國家雙邊和多邊合作的新起點,為促進亞太地區成為一個和平、發展、繁榮、和諧的地區發揮出巨大作用.
中方高度重視此次APEC峰會.我們認為,全面支持俄方辦好此次峰會,是促進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系進一步發展,深化兩國各領域務實合作,尤其是推動中國東北地區同俄遠東及東西伯利亞地區地方合作的重要舉措.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屆時將率團出席峰會,與普京總統及其他與會各經濟體領導人一道,共商亞太經合發展大計,共謀區域發展良策.中方願同俄方及亞太各國一道共同努力,為實現亞太和世界經濟平衡、包容、可持續、創新、安全增長做出新貢獻.

6. 中俄關系發展史

對於中蘇關系的發來展歷史,自我們可以大致作這樣一個小結:
——50年代,中蘇結盟時期。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這對新中國的確立和生存具有關鍵的意義。蘇聯誠心幫助了我們。結盟本身表明中國處於被保護的地位,中蘇關系是不平等的,1950年的中蘇條約也是不平等的;
——60年代,從分歧到分裂。分歧從何開始,一般認為是思想意識上的分歧,其實深層次的原因是國家利益的矛盾。從國際關系的角度看,中國首先跳出了兩極格局,這是一個創舉;
——70年代,反帝反修,到反修統一戰線。表面上的思想意識分歧,實際上是我國國家安全利益同蘇聯大國沙文主義之間的對撞;
——80年代,關系正常化的十年談判。中國堅持提出的「三大障礙」問題,是為國家建設創造外部環境的戰略考慮。

7. 為什麼說中俄關系處在歷史最好時期

原因:
中俄兩國都堅持選擇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都清晰確立了民內族復興的戰略目標容,兩國又互為最重要、最主要的優先合作夥伴,互相提供重要的發展機遇。中俄關系處於歷史最好時期,高層交往空前頻繁,務實合作不斷提升,國際合作日益密切,人文交流蓬勃發展。
中俄互為最大鄰國,都是主要新興市場國家,都是維護世界和平、安全、穩定的重要力量。中俄兩國都處在發展復興的關鍵階段,兩國人民對發展中俄關系、加強各領域合作都有更高期待。在深刻復雜變化的當今世界,中俄兩國對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承擔著更大責任。

8. 為什麼說目前中俄關系處在歷史最好時期

俄國內各派政治力量對積極發展中俄關系態度空前一致。中俄在民族文化背景回、自然地理和經濟答水平、社會制度與意識形態等許多方面均存在較大差異,但在新時期兩國本著相互尊重、求同存異、平等協作、互利共贏的原則,推動中俄關系不斷向更高水平、更廣領域、更深層次發展,取得了引世人注目的成就。

9. 中俄關系演變

50年代,中蘇結盟時期。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這對新中國的確立和生存具內有關鍵的意義。容蘇聯誠心幫助了我們。結盟本身表明中國處於被保護的地位,中蘇關系是不平等的,1950年的中蘇條約也是不平等的;
——60年代,從分歧到分裂。分歧從何開始,一般認為是思想意識上的分歧,其實深層次的原因是國家利益的矛盾。從國際關系的角度看,中國首先跳出了兩極格局,這是一個創舉;
——70年代,反帝反修,到反修統一戰線。表面上的思想意識分歧,實際上是我國國家安全利益同蘇聯大國沙文主義之間的對撞;
——80年代,關系正常化的十年談判。中國堅持提出的「三大障礙」問題,是為國家建設創造外部環境的戰略考慮。
----90年代,跟俄建立關系,出現「一邊倒」 ——新世界。穩定發展, 仍有提升空間。

閱讀全文

與中俄關系處於什麼歷史時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