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什麼是黨的歷史的主題

什麼是黨的歷史的主題

發布時間:2021-03-03 20:18:48

❶ 什麼是黨的歷史急要..............................................

黨的歷史肯定就復是指中國制共產黨的建立、成長、抗戰、革命勝利,建設國家的歷史了,這個詳細說來幾百萬字估計都難說清楚,一般來說就是抓住幾次重大的事件,比如1921年建黨,1924年國共合作,1927年大革命失敗,1933年開始長征,長征過程中的遵義會議,1945年中共七大等等
給你個鏈接,具體情況自己看
中國共產黨大事記(1919年~2009年)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10/19/content_2108282.htm

另外給你推薦一本書胡繩在1991年寫的《中共共產黨七十年》,是很權威但有簡明的中共黨史

❷ 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是什麼

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是黨的歷史活動的主要軌跡和脈絡。牢牢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也就抓住了黨的歷史的「綱」,綱舉才能目張。90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圍繞近代以來中國社會面臨的求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共同富裕兩大歷史任務,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不懈奮斗,這是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的執政黨,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領導核心。牢牢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不僅關繫到正確認識和評價黨的歷史,而且對於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實現黨的執政使命,具有重大意義。

結合中國近現代史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臨的兩大歷史任務是中國共產黨要完成的重要歷史使命。完成兩大歷史任務,之所以成為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是由近代以來中國社會性質和主要矛盾決定的。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夢寐以求的社會理想。鴉片戰爭後,西方列強不斷對中國進行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的侵略和滲透,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民從此受到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雙重壓迫,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是社會的主要矛盾。這樣,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的民族復興,就必須完成求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共同富裕兩大歷史任務。這兩大任務緊密相連,前一任務為後一任務掃清障礙,創造必要前提條件。為完成這兩大歷史任務,以挽救中華民族危亡為出發點,中國社會各階級、各黨派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探索。但由於階級局限性,農民階級、地主階級、資產階級,都不能把中國從危難中拯救出來,都不能改變中國人民的境遇和命運。而中國共產黨作為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代表中國新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發展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實現兩大歷史任務的重任就落在了中國共產黨身上。

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自覺擔負起完成兩大歷史任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深刻研究中國革命的特點和規律,創造性地走出了一條中國革命的道路,從而為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開辟了通向勝利的道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經過28年的艱苦奮斗,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完成了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了前提條件。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進入了新民主主義社會。這個歷史階段是近代中國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走向社會主義社會的中介和橋梁,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在建國初期是廣大人民群眾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國民黨殘余勢力之間的矛盾;1952年年底,新民主主義革命任務特別是土地改革在全國完成後,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國內是工人階級同資產階級的矛盾,國外是中國同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這就決定了我國既要徹底完成民主革命遺留下來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又要迅速恢復國民經濟,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積極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共同富裕的歷史任務。

1956年,我國創造性地完成了對個體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雖然我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但我國是在生產力相對落後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社會,我國社會主義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社會階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決定了我國必須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努力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的歷史任務。

縱觀中國近現代史,由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完成近代中國兩大歷史任務,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90年的歷史,就是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圍繞近代中國兩大歷史任務,領導全國各族人民不斷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偉大勝利的歷史。

高度重視偏離黨的歷史發展主題和主線的問題

牢牢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就要以實事求是的態度研究黨的歷史,看待黨所走過的路。近年來,一些人打著「反思歷史」的幌子,詆毀和否定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否定中國共產黨領導地位形成的歷史必然性,否定中國共產黨所取得的偉大成就,等等。對於這些偏離黨的歷史發展主題和主線的問題,需要高度重視。

「告別革命論」。「告別革命論」認為革命只起到破壞作用,阻礙社會發展和現代化的實現,從而把革命和現代化完全對立起來,主張以「現代化史觀」取代「革命史觀」。這種觀點的實質,就是要否定中國近代以來的革命,尤其否定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不可否認,革命往往以暴力的形式,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打破原有的社會秩序,建立新的社會秩序,對社會生產力發展、人民生命財產以及社會文化的破壞程度、沖擊程度比較大。但革命的發生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近代以來,中國多次嘗試過改革途徑,但事實證明這種道路根本走不通。只有進行革命,掃除阻礙生產力發展的障礙,才能為實現現代化提供前提。中國近代以來的舊式農民戰爭、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民主革命,盡管都未能取得最後的勝利,但都在一定歷史條件下推動了中國社會的進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為實現中國現代化和偉大的民族復興掃除了制度障礙。因而,否定近代以來中國革命歷史的「告別革命論」,是根本站不住腳的。

片面誇大黨的歷史錯誤的傾向。有些人不顧黨的歷史的主流和本質,片面誇大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的錯誤,否定我們黨領導人民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完全否定新中國前29年的成就。他們的根本要害是通過否定黨的歷史來否定黨的領導。我們黨所領導的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在艱辛的探索歷程中難免發生這樣那樣的失誤,遇到這樣那樣的曲折,甚至付出慘痛的代價。但黨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主要的,是主流。不能因黨的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失誤和挫折,就否定和醜化黨的歷史,刻意渲染和誇大黨的歷史上的錯誤。更重要的是,中國共產黨敢於正視所經歷過的失誤和挫折,並善於從中總結和汲取教訓,不斷增長本領。「偉大的階級,正如偉大的民族一樣,無論從哪個方面學習都不如從自己所犯錯誤的後果中學習來得快。」中國共產黨正是從成功中吸取經驗,從失誤中吸取教訓,才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取得偉大勝利和輝煌成就,才得到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愛戴,才經受各種考驗而不斷發展壯大。事實證明,中國共產黨不愧是對人民、對民族負責任的黨,是勇於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黨,是一個偉大、光榮、正確的黨。

把權力斗爭作為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觀點。有些人把黨的歷史描繪成黨的領導人之間為爭奪權力而殘酷斗爭的歷史。中國共產黨有黨內民主制度,民主集中制是黨的根本組織原則,黨的領導幹部都是經過長期認真選拔的,權力斗爭不是也不應該是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

將經驗教訓轉化為不斷開拓的智慧和力量

我們黨的歷史不僅同黨的過去相聯系,還同黨的現在和將來相聯系。學習和研究黨的歷史,總結中國共產黨圍繞近代中國兩大歷史任務而奮斗的經驗教訓,就要將其轉化為不斷開拓的智慧和力量,把中華民族復興偉業不斷推向前進。

必須堅持和鞏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近代以來中國歷史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擔當起完成兩大歷史任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9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已經完成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的歷史任務也取得輝煌成就。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任務,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實現。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大國,要實現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核心以凝聚社會各方面力量,保持社會和諧穩定。中國共產黨以其先進性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決定了黨能夠凝聚全國各族人民的意志,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和共同富裕的目標,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不斷推向前進。因此,堅持和鞏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不僅是歷史的選擇,而且是現實的需要。

必須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經濟發展是社會全面進步的基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是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證。新中國成立60多年的歷史反復說明,什麼時候堅持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國家就會富強,人民就會富裕;什麼時候偏離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國家發展就會延緩,人民生活就會下降。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是歷史的選擇,人民之所以選擇中國共產黨成為中國的領導核心,從根本上說是因為她能夠領導中國人民實現民富國強、振興中華。當代中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口多、底子薄、發展不平衡的狀況還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也沒有變,發展仍然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必須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動搖,推動科學發展,更加自覺、更加堅定地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堅定不移地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

必須大力擴大人民民主。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人民當家做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爭取民主作為奮斗目標。隨著新中國的成立,中國人民結束了長期以來受壓迫和欺凌的歷史,第一次成為新國家新社會的主人。但是,由於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建立在相對落後的經濟文化基礎上的,我國又缺乏民主法治傳統,加上社會主義民主建立的時間還不長,人民民主的具體制度和實現形式還不夠完善,人民群眾的民主權利還受到各種因素限制,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還要走很長的路。我們必須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切實保障人民能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

必須大力推進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會公平正義的必然要求,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規定,是中國共產黨的價值取向。共同富裕既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絕對平均主義,而是全體人民在社會發展的基礎上共享發展成果。黨在探索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曾經搞過絕對平均主義,結果導致共同貧窮。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居民收入總體上有了很大提高,但貧富差距問題也十分突出,已經逼近社會容忍的「紅線」,成為影響社會公平正義、和諧穩定的重要因素。這些經驗教訓啟示我們,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促進充分就業,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逐步實現人民共同富裕。

❸ 黨的十七大的主題是

黨的十七大的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

胡錦濤強調,全黨必須堅定不移地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帶領人民從新的歷史起點出發,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求真務實,銳意進取,繼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完成時代賦予的崇高使命。

(3)什麼是黨的歷史的主題擴展閱讀

胡錦濤在總結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後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這條道路和這個理論體系。

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大會同意報告關於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部署。

❹ 黨的十七大主題是什麼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復義偉大制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

胡錦濤代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了題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的報告。大會的突出貢獻,是對科學發展觀的時代背景、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進行了深刻闡述,對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出了明確要求。

(4)什麼是黨的歷史的主題擴展閱讀:

黨的十七大是在我國改革發展關鍵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大會號召,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萬眾一心,開拓奮進,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譜寫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奮斗。

大會批准胡錦濤同志代表十六屆中央委員會所作的報告。報告科學回答了黨在改革發展關鍵階段舉什麼旗、走什麼路、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朝著什麼樣的發展目標繼續前進等重大問題。報告描繪了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繼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藍圖。

❺ 黨的十九大的主題是什麼

黨的十九大的主題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黨的十九大的主題,鮮明地回答了我們黨在新時代舉什麼旗、走什麼路、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擔負什麼樣的歷史使命、實現什麼樣的奮斗目標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黨的十九大的主題表明了我們黨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強決心和信心,對我們黨帶領人民奮發圖強、開拓前進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5)什麼是黨的歷史的主題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歷經磨難,久經考驗,是一個敢於斗爭、敢於勝利的偉大政黨。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為建立新中國帶領人民進行28年浴血奮戰。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為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帶領人民進行29年探索和實踐。

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帶領人民進行近40年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

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也已經執政近70年了,即將成為一個百年大黨、百年老黨。現在,中國共產黨正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在90多年的奮斗歷程中,中國共產黨曾經遇到各種風險和考驗。而我們黨成功應對了風險,經受了考驗,一路走到今天。

❻ 黨的十八大的主題是什麼

黨的十八大報告一開頭就闡明了大會的主題,這就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

主題是大會的旗幟、靈魂,也是大會精神的根本標志。黨的十八大報告的各個部分,都是這個主題的重要內容和具體體現。可以說,深刻理解、深入領會、准確把握了這個主題,也就在整體上把握了十八大報告的精神實質。

這個主題,強調了關系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的4個核心問題。

一是旗幟問題。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就是要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旗幟,我們必須毫不動搖地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牢牢把握我國發展進步的正確方向。

二是精神狀態問題。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就是要強調,解放思想始終是推動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強大思想武器,改革開放始終是推動黨和人民事業的強大動力,我們必須毫不動搖地推進改革開放,永不僵化、永不停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信心百倍地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困難和風險。

三是道路問題。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就是要強調,在國際國內形勢發生深刻變化、我國改革發展穩定面臨新機遇新挑戰的條件下,我們必須毫不動搖地走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中開辟出來的正確道路,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

四是奮斗目標問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就是要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進入決戰階段,我們必須毫不動搖地按照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的部署,抓緊工作,抓緊落實,在未來5年為到2020年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打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基礎。

確定這樣的主題,就是要向黨內外、國內外鮮明宣示,我們黨將舉什麼旗、走什麼路、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朝著什麼樣的目標繼續前進。這對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新的歷史征程上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❼ 黨在94年歷史上的主題是什麼

帶領中國人民走過94年奮斗歷歷程,從弱小到強大歷史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

❽ 怎樣科學認識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主流和直流

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是黨的歷史活動的主要軌跡和脈絡。牢牢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也就抓住了黨的歷史的「綱」,綱舉才能目張。90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圍繞近代以來中國社會面臨的求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共同富裕兩大歷史任務,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不懈奮斗,這是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的執政黨,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領導核心。牢牢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不僅關繫到正確認識和評價黨的歷史,而且對於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實現黨的執政使命,具有重大意義。 結合中國近現代史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臨的兩大歷史任務是中國共產黨要完成的重要歷史使命。完成兩大歷史任務,之所以成為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是由近代以來中國社會性質和主要矛盾決定的。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夢寐以求的社會理想。鴉片戰爭後,西方列強不斷對中國進行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的侵略和滲透,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民從此受到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雙重壓迫,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是社會的主要矛盾。這樣,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的民族復興,就必須完成求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共同富裕兩大歷史任務。這兩大任務緊密相連,前一任務為後一任務掃清障礙,創造必要前提條件。為完成這兩大歷史任務,以挽救中華民族危亡為出發點,中國社會各階級、各黨派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探索。但由於階級局限性,農民階級、地主階級、資產階級,都不能把中國從危難中拯救出來,都不能改變中國人民的境遇和命運。而中國共產黨作為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代表中國新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發展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實現兩大歷史任務的重任就落在了中國共產黨身上。 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自覺擔負起完成兩大歷史任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深刻研究中國革命的特點和規律,創造性地走出了一條中國革命的道路,從而為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開辟了通向勝利的道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經過28年的艱苦奮斗,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完成了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了前提條件。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進入了新民主主義社會。這個歷史階段是近代中國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走向社會主義社會的中介和橋梁,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在建國初期是廣大人民群眾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國民黨殘余勢力之間的矛盾;1952年年底,新民主主義革命任務特別是土地改革在全國完成後,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國內是工人階級同資產階級的矛盾,國外是中國同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這就決定了我國既要徹底完成民主革命遺留下來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又要迅速恢復國民經濟,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積極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共同富裕的歷史任務。 1956年,我國創造性地完成了對個體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雖然我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但我國是在生產力相對落後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社會,我國社會主義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社會階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決定了我國必須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努力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的歷史任務。 縱觀中國近現代史,由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完成近代中國兩大歷史任務,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90年的歷史,就是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圍繞近代中國兩大歷史任務,領導全國各族人民不斷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偉大勝利的歷史。 高度重視偏離黨的歷史發展主題和主線的問題 牢牢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就要以實事求是的態度研究黨的歷史,看待黨所走過的路。近年來,一些人打著「反思歷史」的幌子,詆毀和否定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否定中國共產黨領導地位形成的歷史必然性,否定中國共產黨所取得的偉大成就,等等。對於這些偏離黨的歷史發展主題和主線的問題,需要高度重視。 「告別革命論」。「告別革命論」認為革命只起到破壞作用,阻礙社會發展和現代化的實現,從而把革命和現代化完全對立起來,主張以「現代化史觀」取代「革命史觀」。這種觀點的實質,就是要否定中國近代以來的革命,尤其否定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不可否認,革命往往以暴力的形式,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打破原有的社會秩序,建立新的社會秩序,對社會生產力發展、人民生命財產以及社會文化的破壞程度、沖擊程度比較大。但革命的發生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近代以來,中國多次嘗試過改革途徑,但事實證明這種道路根本走不通。只有進行革命,掃除阻礙生產力發展的障礙,才能為實現現代化提供前提。中國近代以來的舊式農民戰爭、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民主革命,盡管都未能取得最後的勝利,但都在一定歷史條件下推動了中國社會的進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為實現中國現代化和偉大的民族復興掃除了制度障礙。因而,否定近代以來中國革命歷史的「告別革命論」,是根本站不住腳的。 片面誇大黨的歷史錯誤的傾向。有些人不顧黨的歷史的主流和本質,片面誇大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的錯誤,否定我們黨領導人民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完全否定新中國前29年的成就。他們的根本要害是通過否定黨的歷史來否定黨的領導。我們黨所領導的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在艱辛的探索歷程中難免發生這樣那樣的失誤,遇到這樣那樣的曲折,甚至付出慘痛的代價。但黨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主要的,是主流。不能因黨的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失誤和挫折,就否定和醜化黨的歷史,刻意渲染和誇大黨的歷史上的錯誤。更重要的是,中國共產黨敢於正視所經歷過的失誤和挫折,並善於從中總結和汲取教訓,不斷增長本領。「偉大的階級,正如偉大的民族一樣,無論從哪個方面學習都不如從自己所犯錯誤的後果中學習來得快。」中國共產黨正是從成功中吸取經驗,從失誤中吸取教訓,才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取得偉大勝利和輝煌成就,才得到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愛戴,才經受各種考驗而不斷發展壯大。事實證明,中國共產黨不愧是對人民、對民族負責任的黨,是勇於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黨,是一個偉大、光榮、正確的黨。 把權力斗爭作為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觀點。有些人把黨的歷史描繪成黨的領導人之間為爭奪權力而殘酷斗爭的歷史。中國共產黨有黨內民主制度,民主集中制是黨的根本組織原則,黨的領導幹部都是經過長期認真選拔的,權力斗爭不是也不應該是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 將經驗教訓轉化為不斷開拓的智慧和力量 我們黨的歷史不僅同黨的過去相聯系,還同黨的現在和將來相聯系。學習和研究黨的歷史,總結中國共產黨圍繞近代中國兩大歷史任務而奮斗的經驗教訓,就要將其轉化為不斷開拓的智慧和力量,把中華民族復興偉業不斷推向前進。 必須堅持和鞏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近代以來中國歷史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擔當起完成兩大歷史任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9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已經完成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的歷史任務也取得輝煌成就。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任務,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實現。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大國,要實現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核心以凝聚社會各方面力量,保持社會和諧穩定。中國共產黨以其先進性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決定了黨能夠凝聚全國各族人民的意志,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和共同富裕的目標,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不斷推向前進。因此,堅持和鞏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不僅是歷史的選擇,而且是現實的需要。 必須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經濟發展是社會全面進步的基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是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證。新中國成立60多年的歷史反復說明,什麼時候堅持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國家就會富強,人民就會富裕;什麼時候偏離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國家發展就會延緩,人民生活就會下降。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是歷史的選擇,人民之所以選擇中國共產黨成為中國的領導核心,從根本上說是因為她能夠領導中國人民實現民富國強、振興中華。當代中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口多、底子薄、發展不平衡的狀況還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也沒有變,發展仍然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必須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動搖,推動科學發展,更加自覺、更加堅定地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堅定不移地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 必須大力擴大人民民主。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人民當家做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爭取民主作為奮斗目標。隨著新中國的成立,中國人民結束了長期以來受壓迫和欺凌的歷史,第一次成為新國家新社會的主人。但是,由於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建立在相對落後的經濟文化基礎上的,我國又缺乏民主法治傳統,加上社會主義民主建立的時間還不長,人民民主的具體制度和實現形式還不夠完善,人民群眾的民主權利還受到各種因素限制,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還要走很長的路。我們必須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切實保障人民能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 必須大力推進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會公平正義的必然要求,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規定,是中國共產黨的價值取向。共同富裕既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絕對平均主義,而是全體人民在社會發展的基礎上共享發展成果。黨在探索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曾經搞過絕對平均主義,結果導致共同貧窮。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居民收入總體上有了很大提高,但貧富差距問題也十分突出,已經逼近社會容忍的「紅線」,成為影響社會公平正義、和諧穩定的重要因素。這些經驗教訓啟示我們,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促進充分就業,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逐步實現人民共同富裕。

❾ 黨的十八大主題是什麼

黨的十八大報告一開頭就闡明了大會的主題,就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

一是旗幟問題。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就是要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旗幟,我們必須毫不動搖地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牢牢把握我國發展進步的正確方向。

二是精神狀態問題。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就是要強調,解放思想始終是推動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強大思想武器,改革開放始終是推動黨和人民事業的強大動力,我們必須毫不動搖地推進改革開放,永不僵化、永不停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信心百倍地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困難和風險。

三是道路問題。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就是要強調,在國際國內形勢發生深刻變化、我國改革發展穩定面臨新機遇新挑戰的條件下,我們必須毫不動搖地走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中開辟出來的正確道路,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

四是奮斗目標問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就是要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進入決戰階段,我們必須毫不動搖地按照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的部署,抓緊工作,抓緊落實,在未來5年為到2020年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打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基礎。

(9)什麼是黨的歷史的主題擴展閱讀:

黨的十八大報告一開篇就明確指出,這次代表大會是在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這個判斷,深刻揭示了黨的十八大的重大意義。

從召開的時機和背景看,這次代表大會是在邁入21世紀第二個10年之際召開的。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過半,已進入決戰階段。前10年,我們已經在這一歷史征程上邁出了堅實步伐,取得了重大成就。

但要確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必須付出更加艱苦的努力。而今後5年則是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基礎的關鍵時期,是關鍵中的關鍵。同時,這次大會是在國內外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的背景下召開的。

世界格局深度調整,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深遠,各國利益摩擦和矛盾沖突加劇,我們面臨的國際環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復雜。

我國處於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經濟轉軌不斷加快、利益調整難度加大、社會矛盾多發頻發,改革發展穩定的任務更為繁重,潛在挑戰和困難更加凸顯。我們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也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

在這樣的重要關頭和時代背景下召開黨的十八大,准確分析國內外發展大勢,科學謀劃我國今後5年和更長時期的發展,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❿ 黨的十八大主題是什麼

黨的十八大報告一開頭就闡明了大會的主題,這就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

主題是大會的旗幟、靈魂,也是大會精神的根本標志。黨的十八大報告的各個部分,都是這個主題的重要內容和具體體現。可以說,深刻理解、深入領會、准確把握了這個主題,也就在整體上把握了十八大報告的精神實質。

這個主題,強調了關系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的4個核心問題。

一是旗幟問題。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就是要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旗幟,我們必須毫不動搖地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牢牢把握我國發展進步的正確方向。

二是精神狀態問題。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就是要強調,解放思想始終是推動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強大思想武器,改革開放始終是推動黨和人民事業的強大動力,我們必須毫不動搖地推進改革開放,永不僵化、永不停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信心百倍地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困難和風險。

三是道路問題。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就是要強調,在國際國內形勢發生深刻變化、我國改革發展穩定面臨新機遇新挑戰的條件下,我們必須毫不動搖地走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中開辟出來的正確道路,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

四是奮斗目標問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就是要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進入決戰階段,我們必須毫不動搖地按照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的部署,抓緊工作,抓緊落實,在未來5年為到2020年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打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基礎。

確定這樣的主題,就是要向黨內外、國內外鮮明宣示,我們黨將舉什麼旗、走什麼路、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朝著什麼樣的目標繼續前進。這對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新的歷史征程上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復制粘貼下 蹭個財富值。。。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黨的歷史的主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