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元朝是如何實現南糧北運
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汗位,1271年定國號為大元,改中都(北京)為大都定為國都。此內時的大都和華北一帶經長容期戰亂,經濟蕭條,無法養活大都百萬人口和京畿大量駐軍,一切都需南方運來。史載「元都於燕,去江南極遠,百司庶府之繁,衛士編民之眾,無不仰給江南」。這樣,無論從政治或軍事角度來看,重新開通南北運河已勢在必行。
忽必烈即汗位的第三年,尚未正式立國就任命漢族水利專家----31歲的郭守敬「提舉諸路河渠」。元大將伯顏在南征南宋期間,已深感水路對軍事和經濟的重要性,從而「遍訪自江都達大都河道」。滅南宋之後,在伯顏等重臣支持下,忽必烈命郭守敬「查勘宋金以來汶、泗相通河段」,以備重開運河。
元運河初開,運量不是很大,管理工作也較零散。元朝對運河和全國水利的管理從屬於工部的都水監,三品官。到會通河竣工後,始設都水分監於景德鎮(張秋),以後又設行都水監於濟寧和水監於濟寧和鄆城,管理徐州至臨清運河航道和河南、山東境內黃河。除閘上有閘夫之外,也動用部分軍隊管理運河,維護秩序。
② 南方成為全國的重要產糧區後,南糧北運主要採取哪些方式這些方式中哪種最好為什麼
主要採取漕運
③ 簡要分析北糧南運的主要原因
其一,北方生產供給增強。這得益於北方農業綜合開發、商品糧基地建設以及專水利設施的改善等因素。屬
其二,南方市場需求增加。南方畜牧業、飼料工業發展,拉動了北方糧食南下。
其三,消費結構升級。南方經濟增長拉動消費水平提高,對東北優質大米(粳稻)需求增加。
其四,糧食種植區域變化。南方水稻面積減少,北方水稻地位越來越高。其五,人口向南方流動。東南沿海一帶匯集了大量農民工,其糧食消費增加了「北糧南運」量。
④ 北糧南運的主要原因
您好 這個資源的跨區域調配是一個意思,我國北方人口較少,但糧食產量十分巨大,自銷有餘,南方人口眾多,且適合耕種的土地十分有限;由此資源互補,將北方糧食運往南方補充不足,同時為北方帶來經濟利潤
⑤ 為什麼歷史上中國南方很難進攻北方
感謝大家於百忙之中,還來看小編的文章,你在,或者不在,小編都在辛勤勞作,只為等您到來!小編會一如既往的給大家分享各類穿衣搭配,觀看辛苦了,謝謝,祝您閱讀愉快,天天有個好心情,健康生活每一天,喜歡小編的動動你發財的小手關注小編吧
這個問題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北方戰馬多於南方,在古代,不能說步兵沒用,但是騎兵在戰場上絕對起到決定性優勢。
第二,北方比南方冷,所以普遍北方人動的比南方人要多,也就肌肉的發達要高於南方人,個子也普遍比南方人高,這樣的條件下,南方人不佔優勢。而且南方熱,人都是這樣一熱了就懶不想動。
第三,中華文明起源於北方,那麼練兵經驗,兵法,等都比南方人近水樓台先得月。在古代,不是你想學就有人教你,基本上有能力的人都服務當地政府,那麼你想學兵法,ok那麼你的來北方,學成了,還要在北方當地政府效力,衛鞅就是個例子。所以,北方佔了這么大的優勢只要不是政府太無能,基本上從南伐北都是失敗的。
歷史上南伐北成功的只有明朝成功過。還記得劉伯溫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說法么?打仗兩國拼的是國力,所以你有錢有糧,你就有兵,元末那個時期也比較特殊,群眾並起,大部分人都給自己封王了,那麼朝廷肯定先打這些人,消耗了很多,等朱元璋起兵時他們都基本打敗蒙元,但是國力也消耗一空。所以他才成功了。
對抗與發展是人類發展的主軸。
從地緣上說,在中國500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有4個階段。
第一階段,河南/河北兩元核心。夏商周三代,是黃河中原地帶的河南河北首先發展起來,形成河南河北兩元政治,這段時間是河南河北之間的對抗與融合,形成了華夏族的前身。
第二階段,關東/關中兩元中心。春秋戰國秦漢隋唐時期,這個時候是關中和關東的對抗與融合,國家統一的概念已經擴大到整個黃河流域了。這個時候基本是東西方向的作戰比較多。
第三階段,黃河/長江兩元政治中心的對抗與融合。唐末兩宋時期,長江流域的開發,使得南朝有足夠的經濟能力與北朝對抗,國家分裂,民族矛盾突出。這個時候南北的征戰比較多,一般都是北方勝率較高。
第四階段,亞洲內部與東亞的對抗與融合,中間明朝中斷了一些時間。元清時期,中國本部已經形成了統一的戰略地緣,對抗主要集中在亞洲內部與東亞中國本部。東北,西北,青藏地區都在這個時候參與了對抗與融合,最終形成了現在的國家容貌。這個時期的對抗,集中在各個獨立的板塊與中國本部的銜接處。東北,西北的戰略位置突出,誰得到他們都會對中國本部達到高屋建瓴的優勢戰略地位。這個時候,基本是誰占據了東北,誰就有戰略優勢。國民革命軍北伐是個特例,那是用現代火器和高度開發的經濟堆出來的勝利,而且也沒有完全成功,因為東北的戰略位置,各方利益沖突,南方沒有足夠的實力去一統。
這些地緣政治的不斷發展,也對應中國領土的不斷擴大,中國文化不斷同化征服的過程。這個過程不快也不慢,基本是從北到南。所以北方的先發優勢很明顯,所以統一戰爭基本都是從北到南。
從經濟上說,長江流域開發了到一定程度時,因為長江及南方地區,物產豐富,人們生活富足,相對生活的出路有很多選擇,對於政治的參與熱情不高。而黃河以北地區,因為多年的過度開發,經濟產出少,而人口又多,競爭激烈,侵略性比較強,遇到天災,就容易發動戰爭,簡而言之,生活所迫,導致北方比較好鬥。從地形上說,北方地勢比較高,從北往南運糧比較方便,起碼勢能損失不大。而從南方到北方運糧,從地勢比較低的地方運到比較高的地方,勢能損失高,消耗大,如果不能以戰養戰,光是後勤消耗都能拖垮一個國家,如隋朝征討高句麗,從杭州往北京送糧,100石糧食出發,到北京只能剩下20石。後來,大運河的出現,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從軍事上說,北方平原多,騎兵縱橫,快馬彎刀。南方水網多,沒有養馬地。在冷兵器時代,騎兵對步兵的優勢地位,在馬鐙出現後,就基本不存在疑問了。
從文化上說,北方多年戰爭,各種謀略策略玩的要比南方要厲害,戰爭能力要強,所以,戰爭打起來,勝多敗少。所以就容易比南方完成統一。
直到近代火器的出現,戰爭理論和實踐都發生了質的變化,北方和南方站在同一起跑線,甚至南方靠近海洋,接受世界先進理念更早更多,經濟上,軍事能力上都開始反超北方,這才發生了國民政府北伐。
但是這些是術的變化,地緣政治的變化是道的原因,是起主導作用的。內亞和東亞的對抗與融合,在地緣上,就在北京附近的分割線上。
所以,從統一的國家角度看,北京作為融合地緣政治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這是中國作為世界級地緣板塊,世界級大國所決定的,已經超出了北方,南方的概念,因為不管南方,北方,已經是統一的綜合體了。在朱元璋時代,即使當政者有這樣的覺悟,但民間還沒有這樣的認同,像明初的進士南北榜就是這種情況的反映。
現在的地緣政治斗爭已經上升了全球文明的階段,對抗與融合的是兩元核心是大陸文明和海洋文明,最終將形成世界聯邦,人類社會走向大同。
人類社會就跟中國一樣,從一個很小的一點,慢慢擴大成一個國家,再慢慢擴大到世界。所以,南方北方爭論就沒有意義了,因為咱們中華家的目標是星辰大海。
只是現在國際斗爭風起雲涌,我們為了確保自身的板塊安全,把首都放在第四階段最脆弱的地方,這個也是從地緣考慮的結果,而不僅僅簡單的南方北方之爭。
中國歷史上有過很多次南方進攻北方的案例,但大多以失敗而告終,最早的北伐始於蜀漢對曹魏的進攻,但最終以失敗而告終。其後的東晉北伐,劉宋時期的北伐,南宋時期的北伐,南明時期的北伐都以失敗而告終,包括太平天國北伐都是以失敗結束,像朱明北伐和國民革命軍北伐只是少數情況。那麼為什麼中國歷史上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錢穆先生在《國史大綱》中曾經總結過中國古代史上但凡東西對峙時一般都是西強東弱,南北對峙時都是北強南弱。北強南弱的更深原因有哪些
首先,中國的地勢的基本情況是北高南低,南部以平原居多,易攻難守,因此在南北出現對峙時,南方基本上守勢居多,並且把前線一直推到江淮沿線,這也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守江必守淮」的由來。而一旦南方政局出現變動,北方的鐵騎就會踏馬而來。但是南方想要進攻北方相對就比較難。
其次,北方在軍事上有著比南方更多的天然優勢,北方人由於飲食習慣,生活作風,一般相較於南方人都比較壯實,因此論單兵素質,北方肯定優於南方。在古代,騎兵是一個快速作戰的機動部隊,戰鬥力遠遠高於步兵和水兵,而南方的氣候和地理環境不適宜養馬,因此南方很難培育騎兵部隊,而北方則相對容易。北方與游牧民族接近,游牧民族的彪悍的軍事作風很容易北北方政權吸收,歷史上著名的「胡服騎射」就是一個典型例證,趙國在學習樓煩等北方少數民族的軍事訓練體制後,實力大增,一躍成為東方各國之首。
因此,在中國歷史上,南方很難進攻北方,北伐一般比較難成功。
一個字就可以回答了,那就是「馬」,北方有優良的馬場,而南方沒有。為什麼歷史上的中國南方很難進攻北方,換另一種說法大家就很容易理解了,那就是在「冷兵器時代,為什麼南方打不過北方」,不管是南方的起義,還是南方發起的統一,甚至如南宋和遼、金、元之間的斗爭,大多數以南方失敗告終,這是因為在冷兵器時候,號稱兵種之王是「騎兵」,誰擁有最勇猛的騎兵誰就可以取得天下,而騎兵最關鍵就是強壯的軍馬了。
這里舉個最實在的例子,南宋經濟強盛吧,但是冷兵器時代的GDP可並不一定就和軍事實力掛鉤,我們一直說宋朝羸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失去了燕雲十六州,而燕雲十六州除了做中原王朝的地理屏障以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地方就是那裡有幾乎數代中原王朝賴以生存的「軍事基地」―馬場。所以兩宋心心念念就是北伐,王安石變法最重要一點也是改之前「官方壟斷養馬」為「民間自由養馬」,可惜變法失敗了,而單靠政府,又沒大量優良馬場的南宋就變成了一個可以任人掠奪的金庫。
當然了,這只是因素之一,比如說北方人的飲食結構也註定要比吃水稻的南方人更加高大和強壯,就算是同在漢族裡面,北方人的生活傳統裡面都比南方人更加好鬥和勇猛,更別說那些原本就生活在草原等相對惡劣環境中的游牧民族了。再加上其他等因素(比如糧食,煙草),北方人比南方人更迫切和更有需要去南方。
所以歷史上的中國就形成了經濟在南方,政治和軍事中心在北方的傳統,直到近代依舊如此。
氣候,人口,糧食,經濟,文化,騎兵,地形,其中氣候是最容易克服的,人口,糧食,經濟,文化四項在隋唐之前北方占盡優勢,碾壓南方也合情合理,隋唐之後就沒有差距了,但南方還是打不過北方,因此我認為最關鍵的原因是後兩點,一是騎兵的天然優勢,二是地形的局限。首先,騎兵打步兵是什麼概念,我就不多說了,有人說南方水網密布,不適合騎兵突進,南方還有水軍的優勢呢,我想說,南方不適合騎兵作戰,但並不能完全限制,就算限制了五成,騎兵五成的功力還是可以吊打步兵,但水軍到了北方可以說毫無用武之地。所以南方註定只能採取守勢,無力進攻北方,喪失了主動權。縱然南方可以有赤壁之戰和淝水之戰的逆襲大勝,但並不能以此為基礎趁勢統一北方,只能延緩滅亡的時間而已,而南方如遭遇如此大損失,恐怕離滅亡也不遠了。第二個地形的問題,山脈的阻隔是最大的地利,意義遠大於河流,大家初中地理課應該就能學到,北方的山脈是山地,南方的"山脈"是以丘陵為主,什麼是丘陵?網路一下就知道了,丘陵指起伏不超過500米的山丘,如此一看就很明顯了,起伏不過500米,防守能力跟北方高大的山脈怎麼比?縱使南方也有眾多險要的關隘,但與北方的關隘不可同日而語,北方依據高大山脈的關隘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南方起伏不過500米的丘陵,稍微用力就攻破了。所以我們經常看到南方首都如南京,一旦攻破,後面就沒什麼戰事了,因為根本守不住啊。而北方首都被攻破能跑的地方太多了,據險而守總有機會反攻。所以在地形問題上北方又掌握了絕對的主動權。有這兩項主動權在手,南方天然只能採取守勢,被統一隻是時間問題。順便說一句,冷兵器時代唯一實現南方統一北方的朱元璋,實在是運氣好的驚人。當時劉福通率領紅巾軍基本統一北方之後,元朝冒出察罕帖木兒這一天才,從布衣做到副宰相,基本平定北方,然後突然死於非命,元朝陷入內亂,彼此攻伐,元順帝的命令沒人聽,只能研究木工。等朱元璋統一南方後驚奇的發現,北方幾乎一片真空,誓師僅用了十個月就統一北方(曹操表示想死),試想以古代的條件,啥事不幹在北方走一圈,需要幾個月?這里沒有黑老朱的意思,以他的雄才大略,沒有這種機遇也可能完成統一,但不管怎麼說,這種運氣是幾千年一遇。
應該說中國南方政權很難進攻北方政權,如果北方沒有政權是一盤散沙,南方政權輕而易舉的就可以取得北方地盤。真正的一盤散沙在中國的南方,這里有地理的原因和人文的原因。中國的北方能夠結成團,組成一個很大的集團來征服外邦。而中國的南方十里不同音,百里不通俗。十里以外互相不認可,視如敵人。這樣就很難結成一個大邦。南方人互不信任,一旦天下打下,一個新的分裂和屠殺就開始了。南方很難集結成一個大的集團,這就是南方很難進攻北方的原因。
從歷史上看,確實如你所言,多為北方攻打南方,極少有從南方攻打北方的。
但這不是「難不難」的問題,而首先是「需要不需要」的問題。
人類發動戰爭,首先是要有發動戰爭的需求,因為打戰要死人的,趨生避死是人的本性啊。
最早從夏商周時起,北方的游牧民族就會開始南下攻擊中原,北狄西戎之流。
之後兩漢匈奴、魏晉南北朝胡人,兩宋遼金、元明蒙古、滿清女真??
根本就沒有消停過。
北方游牧人為什麼要冒死南下進中原?
從全球氣候學的視角來觀察,反而比從歷史學的視角來觀察更為精準,更有說服力。
那就是:凡是北方游牧民族瘋狂南下攻打中原的時代,基本上是全球氣候乾旱期。
與中原農耕社會不同,游牧社會逐水草而居,他們的活動范圍受氣候影響非常大,一旦乾旱少雨,北方的草原就會從北向南退化,逐漸延伸到南方中原地帶。
他們就必須騎著馬、趕著牛南下,因為不這樣做,就會被餓死。
與其餓死,不如戰死。
這便是游牧民族南下入侵中原的最原始的沖動。
而作為自然條件與地理環境得天獨厚的中原民族來說,只要勤勞一點,基本上衣食無憂,尤其是兩晉之後南方開發後,更是如此。
所以身處農耕地帶的中原人,根本沒有北上攻打游牧民族的任何動機。
但歷史上北伐也曾有過好多次,但其根本動機全是政治性訴求,而非生存性訴求,也就是說,可打可不打。
譬如,東晉祖狄北伐、南北朝劉宋北伐、南宋岳飛北伐、太平天國北伐、民國北伐??
這些北伐基本上沒有成功的,因為政治是可以商量的事。
而游牧南下入侵卻往往是勢不可擋,因為生死是沒法商量的事,他們必須打贏。
⑥ 元朝是如何實現南糧北運(漕運,海運)
代的漕運與海運:(文字介紹及圖)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history2/06/11027560/20050518/12323824.html
http://oldbeijing.org/Article/Class34/Class96/Class62/11078.shtml
以上,希望能夠對你版有所幫權助。
⑦ 為什麼歷史上從南打到北統一中國
中國歷史除了明朝是從南打到北統一中國其他都是從北向南下統一。主要原因是地形和氣候決定的
⑧ 明代是怎樣解決南糧北運的問題
明代對疏通運河交抄通也非常重視。從朱元璋、朱棣開始,除開辟海運和利用陸路運輸外,還著力疏浚運河,以保持一條自南京到北京的漕運線,以解決南糧北運問題。經過明朝的修整,運河成為一條南北長約2000公里的漕運線,其與東西數千里的北部邊防線形成直角,交會於北京,「漕運線和邊防線的關系,如同人身的大動脈,如果沒有它,邊防線就失去了生命力」。有了它,專門擔任運輸的軍隊和船隻就可以將國防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往北方,這對鞏固邊防和出軍作戰,都起了重大作用。
⑨ 歷史上的朝代為什麼分東西或南北歷史上有
歷史上的朝代為什麼分東西或南北?
歷史上有很多朝代分東西或南北,像東、西回周,東、西漢,東、西晉,南答、北宋等等,這是為什麼?誰能詳細幫我描述一下。
解答:
在古代,是沒有西、東、南、北之分的,都是後世為了加以區分,所以才在它們的國號前面加的東南西北。 如西漢先建立,因為它的都城在後繼著東漢的西面,所以它就叫西漢,後者就叫東漢了。南北宋也是一樣的,不同的是,都城的位置從西東關系變成了南北而已。
還有一種命名方式,樓主沒有提到,就是前後。這里的前後,是在同一時期,先後出現了兩個同一個國號的國家。例如十六國時期的前秦、後秦,五代十國時期的前蜀、後蜀。後世史學家為了更好分辨,才在他們的國號前面加了前後,並不是原來國號里就有前後的。
⑩ 為什麼歷史上的朝代是先西後東先北後南
先有西周才有東周,先有西漢才有東漢,先有西晉才有東晉,先有北宋才有南宋。
不僅這樣,還有一個規律,就是西周強於東周,西漢強於東漢,西晉強於東晉,北宋強於南宋。而且,這幾組對比中,除了東漢外,東周、東晉、南宋無一例外是被少數民族趕走的。他們是原來政權的王室所建立的朝代,但是由於少數民族的原因,他們無法在原來地方立足,只好南下或者東進。
這不是歷史學家定的,而是中國的地形和歷史文化所決定的。
翻開地圖看一看中國的版圖、我們可以發現,我國西部和北部靠著內陸,東部和南部面臨大海。西部有群山縱橫,北部有蒙古高原。總的來說,中國東部和南部比較適合人類生存,西部和北部自然條件則比較惡劣。
在中國發展的歷程中,東部、南部比較適合人類生存的地區就成為了農耕區,發展出了漢文明的前身,即華夏文明;而西部和北部則發展出了游牧文明。但游牧的本質,卻決定了那些游牧民族不能在固定的地點發展出固定的文明。他們隨著季節遷徙,隨著年月變化。
但是,即使東部和南部的適合農耕的地區,也因為地域的不同而有了不同的發展方向。比如,實際上一直到漢朝,長江以南都保持了和北方文明的很大不同。比如,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就和北方幾個國家,比如齊國,晉國等,有很大不同。實際上,在黃帝時代,北方其實一直在和南方進行戰爭,比如傳說中的黃帝和蚩尤的戰爭。
相對來講,一直到宋朝,南方的開發水平一直不如北方。南北朝時期南方的文明一度超過北方,但那是以北方被少數民族佔領,發生了倒退為前提的。到了隋唐時期,北方又重新超過南方。這有一方面原因,就是一直在宋朝以前,北方農耕區一直是中國的中心,北方的農作物,比如小麥,一直在中國的糧食中占統治地位。直到宋朝,水稻種植的普及,水稻在中國的地位大大攀升,甚至超過小麥,所以南方才更加繁華。
但是,即使南方繁華程度超過了北方,經濟、文化高度發達,由於歷史的慣性,相對於南方,北方還是一直被認為是中國的政治上的中心。而且,由於地理的原因,實際上還形成了「北尊南卑」的觀念,比如統治者坐北朝南,「南面而王」。不管怎麼說,人們口中的「中原」就是在北方。
因此,相對於南方,歷代統治者更喜歡在北方定都,因為在北方更顯得「正統」,實際上歷史也證明,在北方建都也更有利於統治。不到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他們一般是不去南方定都的。而到南方定都的王朝,往往又很短命。東晉也罷,南朝幾個朝代也罷,南宋也罷,它們都是被驅逐到南方的,而且無法把北方奪回來。政權也都很虛弱,而且短命。這,也就是「先北後南」的原因所在吧。
說完了「先北後南」,再說「先西後東」。
說起來,「先西後東」和「先北後南」聯系很大。造成中國歷史上這兩種現象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游牧民族的影響力。
歷史上第一個分出「東西」的朝代,是周朝。而周朝分出「東西」的直接原因,就是犬戎滅掉了西周,並破壞了西周都城,使得它即使在犬戎退出中原以後,它依然不適合作為都城。而另一方面,西部靠近游牧民族聚居地,國力大大衰弱的周王室不可能再把都城向西部遷,只能在東方挑選適合的城市。「西周」、「東周」都是歷史學家按照都城的位置為他們起的國號,目的是區分兩者。實際上,當時它們的國號是完全相同的。兩漢、兩晉、兩宋都是如此。
東周以後,第一個統一的王朝是秦朝,但秦朝很特別,它起源於黃土高原西北部,實際上是游牧民族的一部分,因為對東周有功,有了封地。而在中原的各個諸侯國的眼中,秦國實際上是被看不起的。但是,就是它,在數百年的爭霸戰中,一方面和西北游牧民族不斷交戰,一方面和東方諸國糾紛不斷,逐漸成為最強的國家,最後竟然統一了自東周以來的亂世。也因為秦國的強大,在數百年間,秦國所在的關中地區反倒成了當時中國遭受戰亂最少的地區。也因為秦朝,關中地區成為中國後來上千年的政治中心。
而西漢正繼承了這一點,當初楚懷王和諸將約定,先入關中者得天下,結果得到關中的劉邦真的得了天下。於是,關中地區繼續成為漢朝的立國之本。同時,這時關中地區農業比較發達,朝廷補給充足。秦朝雖然短命,但是西漢綿延二百多年,使關中地區作為中國政治中心的觀念深入人心。
王莽纂政導致西漢滅亡,經歷幾十年戰亂之後,東漢建立。由於關中地區被破壞得很嚴重,劉秀只好建都洛陽。但是,和周朝不同的是,都城被迫向東遷移的原因,沒有少數民族的因素,因為漢朝的最大敵人,匈奴已經被西漢強大的騎兵打敗,元氣大傷,遠不能與漢朝為敵。東漢定都洛陽,主要考慮的是經濟方面的原因。因為關中以西,確實基本上屬於蠻荒之地。
由於關中地區作為正統的觀念深入人心,後來晉朝統一以後,依然選擇在長安定都。
後來西晉被少數民族消滅,晉王室南渡,結果就在江南建立了偏安的朝廷,史稱東晉。不管怎麼說,東晉的首都建康確實在長安東面。後來的宋齊梁陳均建都於此,但它們也都和東晉一樣,雖然曾經嘗試過,但始終沒有恢復中原。
不過,東晉成為最後一個冠以「東」的朝代。此後,中國再也沒有出現以「東西」來分的朝代。後世的兩宋和兩晉的情況十分相似,僅僅由於北宋的都城已經靠東,所以沒有以「東西」來分,而以「南北」來分。實際上,客觀地說,兩晉應該稱為「北晉」、「南晉」更合適,因為它們都城的南北方向差別已經很大。
到了北周的時候,它的國力強過了它的鄰國——北齊,於是北齊被消滅。不久以後,隋文帝得到了帝位。統一北方之後,揮師南下,消滅了南陳。而隋文帝也是從黃土高原上的關中地區出發的,於是關中地區再次成為統一的王朝的心臟。
唐朝建都長安,使得關中地區又做了幾百年中國的心臟。但唐朝滅亡,北宋建立以後,長安再也沒有成為統一王朝的首都。南宋之後,北京就開始作為中國的心臟登上了歷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