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朝鮮是什麼時候,因為什麼歷史原因分裂南北朝的
1945年9月2日,根據盟國協議,盟軍最高司令官麥克阿瑟在第一號指令中,以北緯版38度線為界作為美蘇權兩國軍隊分別受理駐朝日軍的投降事宜和對日開展軍事活動的臨時分界線,以北為駐朝蘇軍受降區,以南為美軍受降區。日本投降後,美、蘇軍隊分別進駐三八線南北地區。1948年8月和9月,朝鮮半島南北地區先後成立大韓民國(南朝鮮)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北朝鮮)。
10月,蘇聯把三八線以北的行政權移交北朝鮮人民,到12月蘇軍全部撤離。半年以後,美軍也宣布從南部撤軍,但留下了文官和「軍事顧問團」,朝鮮半島國土和民族的分裂,造成三八線兩側的交通、電訊和人員物資的交流被切斷。1950年6月25日,北朝鮮得到蘇聯默許,不宣而戰跨過三八線實施軍事行動。歷時3年的朝鮮戰爭爆發。1953年10月1日,美國和南朝鮮共同簽署了《韓美共同防禦條約》,根據這一條約,美國長期在朝鮮半島南部駐軍至今。
B. 朝鮮半島歷史 發展歷程
朝鮮在公元前世紀,中國商朝的遺臣箕子帶領部分商朝遺民在檀君朝鮮的北方建立了箕子朝鮮。
衛滿朝鮮
在公元前195年,中國西漢的燕王盧綰北走匈奴後,其部將衛滿帶領舊部滅掉箕子朝鮮並建立了衛滿朝鮮。衛滿朝鮮的國力相當強大,故漢武帝於公元前109年派軍遠征衛滿朝鮮。於公元前108年衛滿朝鮮被滅,漢武帝把其土地分為四個郡,史稱漢四郡。
辰國
辰國是公元前2,3世紀位於朝鮮半島南部的政權, 定都於漢江以南. 辰國被認為是三韓(辰韓,馬韓,弁韓)的前身。
漢四郡與前三國時代
漢四郡與前三國時代是公元前2世紀後朝鮮三國時代之前的朝鮮歷史時期。這一時期的主要特點是鐵器的廣泛生產和運用。由於鐵的應用,使得更加堅硬和銳利的武器與農業工具成為現實。 這加快了政治上的統一和權力與財富的集中。
公元前108年,西漢在朝鮮半島北部設立漢四郡,公元前82年合並為樂浪郡,歷經中原西漢、東漢、魏國、西晉的統治管轄。高句麗於公元前37年建立於西漢玄菟郡,開始逐步擴展,在西晉末年(313年)吞並了樂浪郡。
在朝鮮半島南部,辰國已發展成了由馬韓,辰韓和弁韓組成的鬆散的三韓聯盟。根據《三國史記》,公元前18年,百濟在馬韓領地中建立,並逐步將馬韓取替。辰韓中的6個部落發展成新羅。弁韓被伽倻所吸收。 伽倻後來又與新羅融合。
三國時代
進入4世紀以後樂浪郡被高句麗佔領。同時南部的百濟、新羅積極發展自己的勢力。百濟完全消滅了馬韓54國。辰韓也由12國合並為新羅、慕韓、辰韓等數國。朝鮮形成高句麗、新羅、百濟三國鼎立時期。史稱「朝鮮三國時代」。位於朝鮮半島北部的高句麗是這一時期半島的霸主。據好太王碑的記載,高句麗好太王迫使百濟和新羅成服於高句麗,並且擊退了入侵新羅的日本軍隊。百濟(前18年-660年)是朝鮮半島古代西南部的國家由馬韓部落發展起來的,並且在3世紀末完全統一了馬韓54國。 公元660年,百濟被新羅和唐朝的聯軍滅亡。百濟依靠向中國南朝各代朝廷遣使朝貢的方式,從中國吸收文化並向日本傳播。新羅是辰韓中一個小部落形成的。
統一新羅時代
新羅則以向唐朝稱臣的條件與新興的唐朝結盟,高宗在位時,唐朝大軍於公元660年聯合新羅攻滅百濟,次年進攻高句麗,久圍平壤不下而返。668年高宗再次出兵,最終於當年9月攻克平壤,並由大將薛仁貴在高句麗與百濟舊地建立安東都護府。至此之後高句麗政權就退出了歷史舞台。670-676年唐朝新羅戰爭後,新羅佔領百濟故地和原高句麗部分領土。新羅最終統一朝鮮半島大同江以南地區,定都慶州,效仿唐朝的國家制度進行統治。 9世紀,各地農民起義,900年部隊將領甄萱稱王,建後百濟國,定都光州;903 年起義僧侶金弓裔稱王,於新羅北及西北建泰封國(先號摩震國),定都鐵原,918年王建建立高麗王朝,此後定國號「高麗」;和原新羅並稱為「朝鮮後三國時期」。新羅935年亡於高麗,新羅時代結束。
後三國時期
朝鮮後三國時期(西元892年-936年)是朝鮮歷史上的時代劃分之一。始於892年農民出身的甄萱起兵,同一時期新羅王族後裔弓裔亦建立後高句麗導致已衰弱的新羅分裂,終於936年高麗再度統一朝鮮半島。
高麗王朝(918-1392年)
918年,後高句麗的的弓裔王部將王建被部將擁立為王,遷都至自己的家鄉開城(松岳),改國號為「高麗」。935年,滅新羅;936年,滅後百濟,建立高麗王朝。993年,被遼國擊敗,被迫斷絕和宋朝關系,向遼國稱臣;1127年,被迫臣服金國。在抵禦契丹和女真期間,軍人勢力大增,1170年和1173年,以武將鄭仲夫為首,發生兩次政變,政變軍人廢立國王,大殺貴族文官,最終建立了武將崔忠獻挾持國王的「都房」政權。1231年,蒙古軍進攻高麗;1258年,崔氏政權垮台,國王投降蒙古。不服投降蒙古的三別沙發動抗蒙古戰爭;1273年,蒙古佔領濟州島,結束抗蒙古戰爭。1280年,元朝為了進攻日本在朝鮮半島設置征東行省,在高麗首都派遣「達魯花赤」控制高麗國政,高麗國王只能住在江華島上。1281年,隨著進攻日本失敗曾一度解散征東行省;1287年,復設征東行省,並以高麗王兼任征東行省達魯花赤,成為元朝的藩屬國,直到1356年恭愍王回復時高麗朝廷才重新掌握統治權。
朝鮮王朝(1392-1896年)
[朝鮮太祖像]
朝鮮太祖像
1388年高麗國王派都統使李成桂進攻遼東,但他卻從鴨綠江邊回兵佔領首都開城發動政變;1392年,廢黜國王自立,明太祖朱元璋賜國號為朝鮮,取「朝日鮮明」之意,定都漢陽。此時代被日本稱為「李氏朝鮮」,這個名稱在多數的歷史界一直沿用至今。對此朝鮮和韓國的學者認為應該稱朝鮮時代,但此名稱很易混淆,少被人接受。李氏朝鮮實行推崇儒學、排斥佛教的政策。對中國採取事大政策。1591年日本關白豐臣秀吉派兵20萬侵入朝鮮,一度佔領平壤。中國派軍援朝;1598年日軍被中朝聯軍擊潰,朝鮮將領李舜臣和中國將領鄧子龍互相支援,最後都壯烈犧牲。此段歷史史稱「壬辰倭亂」,現代中國稱為「萬曆援朝戰爭」。 1618年明朝和後金作戰,朝鮮派軍援助明朝;1636年,清軍攻佔朝鮮,國王投降,改向清朝朝貢,成為清朝的冊封國。1863年國王哲宗死後無嗣,由王族李昰應之子即位,史稱高宗,李昰應為「大院君」攝政,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強中央集權,抑制地方封建勢力,對外閉關鎖國,放火燒毀進入朝鮮搶劫的美國軍艦,並多次擊退美國軍艦的進攻,擊毀三艘美國軍艦。1873年,高宗成年親政,大院君停止攝政,閔妃外戚集團掌權,日本軍艦進入漢江口,迫使朝鮮簽定不平等江華條約。1882年由於閔妃外戚閔謙鎬剋扣軍餉,韓國改革派在日本政黨協助下,策動了壬午兵變。兵變中起義士兵殺死日本公使館官員,攻入王宮。閔妃化裝宮女逃走,大院君重新掌政。在閔妃請求下,中國派吳長慶率三千兵入朝鮮鎮壓兵變,囚禁大院君,閔妃外戚集團重新掌權。從此日本和清朝均在朝鮮駐軍。朝鮮貴族分化成要求改革的「開化派」和以閔妃為首的「守舊派」;1884年12月4日,開化派和日本公使一起策劃,依靠日本軍隊發動政變,殺死守舊派官員,宣布和清政府斷絕關系,是為「甲申政變」;袁世凱統率的清軍應守舊派要求,於6日開進王宮,擊敗日軍,殺死開化派首領,部分開化派首領逃往日本,守舊派重新掌權。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朝廷無力鎮壓,於是要求中國軍隊入境鎮壓。6月6日中國軍隊在牙山登陸,日本軍隊也以次為借口趁機於 7月6日在仁川登陸,佔領漢陽。並且組織親日派政府鎮壓了農民起義。1894年日本軍隊襲擊駐朝鮮的中國軍隊,挑起了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以後朝鮮停止與中國的宗藩關系。
大韓帝國(1896-1910年)
1895年4月,清朝戰敗,簽定《中日馬關條約》,承認朝鮮是自主之國,於是日本控制下的朝鮮朝廷宣布終止與清朝的冊封關系。同年,日本暗殺了有反日傾向的明成皇後。 1896年,高宗在俄國支持下稱帝登極,成立大韓帝國,從此朝鮮改為韓國。1904年,日俄戰爭後,俄國戰敗,大韓帝國政權徹底被日本控制。1905年,乙巳保護條約。韓國成為日本的「保護國」。1906年,日本在韓國設立日本派出的「統監」政權。1907 年,日本強迫高宗退位由皇太子繼位。1909年,日本第一任統監伊藤博文在哈爾濱被朝鮮愛國志士安重根刺死。
日本統治時期(1910-1945年)
日朝合並
日本於1910年8月迫使韓國政府同之簽定《日韓合並條約》,正式吞並朝鮮半島,設立朝鮮總督府,進行殖民統治。日本將朝鮮王室封為日本貴族,逼迫高宗退位,擁立純宗。(日本的吞並與當時首相伊藤博文被殺有關)。
臨時政府
1919年3月1日,朝鮮半島因日本禁止在學校內使用朝鮮民族語言,展開大規模反抗活動。柳寬順等青年學子在今日漢城鍾路區的塔洞公園發表「三一獨立宣言」,並把獨立宣言傳遍全國。這些獨立活動引起國民的反抗,並沖擊各地的日本警察機關,而引致日本警察的暴力鎮壓。史稱「三一運動」。同年,韓國獨立運動領導人先後在海參崴、上海、漢城成立臨時政府。最後,三處臨時政府並於上海「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臨時政府獲得中華民國孫中山領導的護法政府以及法國、波蘭等國的承認。1939年上海淪陷後,臨時政府幾次遷移,最終於1940年9月遷至當時中國的戰時陪都重慶。在中國政府幫助下,韓國獨立運動人士在中國成立「韓國光復軍」和「朝鮮義勇隊」。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臨時政府於12月9日向日本宣戰。1942年5 月15日,中國軍事委員會決定將兩支武裝合並為韓國光復軍,交由臨時政府直接統轄。1945年11月23日,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遷回國內,光復軍也於次年返國。
朝鮮共產黨武裝抗日
從1932年起,朝鮮共產黨人金日成領導的游擊隊在中國東北開展抗日游擊活動。金日成抗日部隊曾在1937年佔領朝鮮北部的普天堡鎮(普天堡戰斗),1941年被迫退出到蘇聯。
南北分裂時期(1948-至今)
朝鮮戰爭
1945年日本投降,以北緯38度線為界,分別由蘇聯和美國軍隊接收。在美蘇的各自支持下於1948年8月成立大韓民國,
[打開可看到1950—1953個年代的朝鮮戰爭趨勢]
打開可看到1950—1953個年代的朝鮮戰爭趨勢
1948 年9月成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朝鮮人民軍起初一路勝利,將南韓軍壓制到釜山一帶,於是美國決心介入,派兵在仁川登陸,朝鮮人民軍面臨被美韓軍隊攔腰斬斷之勢,被迫撤退。並被美軍一路壓制到鴨綠江一帶。戰火燒到鴨綠江邊,嚴重威脅東北邊疆的安寧,這使得成立才一年有餘的新中國也被迫介入。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開始抗美援朝。10月25日,志願軍首戰殲滅南韓六師。經過反復的拉鋸戰以後,雙方最終決定1953年7月27日以臨時分界線(三八線)為界,中朝聯軍同美國主導下的聯合國軍簽定停戰協定,並由聯合國指派永久中立國瑞士及瑞典駐軍於共同警備區域,以監察兩國在邊境的軍事行動。 1958年10月26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全部撤離朝鮮半島,而美國至今仍有軍隊駐扎在韓國。
C. 朝鮮是什麼時候建立的
國名由來
「朝鮮」一詞可能是檀君朝鮮首都阿斯達(Asadal/아사달)的古朝鮮語譯文。在阿爾泰語中「Asa」意為「晨曦」(日語目前仍用此詞綴表示晨曦之意); 「dal」意為「大地」或「大山」。「dal」也是高句麗常見的地名。檀君朝鮮因此有「晨曦之國」的說法。
1392年,李成桂推翻高麗王朝,自立為王,創建朝鮮王朝。為爭取明朝的支持,李成桂參考了高麗古名「朝鮮」和李父就仕之地「和寧」,遣使請明太祖朱元璋裁定國號。朱元璋認為「朝鮮」是古名,而且「朝日鮮明」出處文雅,因此裁定朝鮮為新國名。
1948年,朝鮮勞動黨領導人金日成在朝鮮半島北半部建國時,採用了「朝鮮」這一國號,定國名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歷史】
史前時期
考古研究發現,在數十萬年前朝鮮半島上已有原始人類居住。朝鮮半島的舊石器時代始於公元前50萬年,公元前10世紀開始進入青銅器時代。到了公元前4世紀進入鐵器時代。一般觀點認為朝鮮民族是亞洲北面大陸的阿爾泰民族,逐漸遷移到朝鮮半島而衍變而來。
檀君朝鮮
傳說公元前2333年,天神桓雄和「熊女」(本意是熊變成的女子,可能是以熊為圖騰的部落女子)所生的後代檀君王儉在現在的平壤建立王儉城,創立古朝鮮國——檀君朝鮮,意思就是「寧靜晨曦之國」。檀君統治朝鮮1500年之後退位成為山神。此神話傳說記載於《三國遺事》之中。
辰國
辰國被是三韓的前身,其都城可能在漢江之南。辰國被認為是像三韓一樣的聯邦制的國家。從辰國能與衛滿朝鮮抗衡並能派特使到漢朝的角度上看,辰國應存在穩定的中央集權。三韓中的辰韓沿用了辰國的名字。馬韓曾宣稱自己是辰國之王。
箕子朝鮮
西周滅商之後,商朝遺臣箕子到朝鮮半島與當地土著建立了「箕氏侯國」。公元前3世紀末,朝鮮歷史上第一次有所記載。在中國漢朝的歷史學家司馬遷的著作《史記》中記載,商代最後一個國王紂的兄弟箕子在周武王伐紂後,帶著商代的禮儀和制度到了朝鮮半島北部,被那裡的人民推舉為國君,並得到周朝的承認而成為諸侯。史稱「箕子朝鮮」。
根據朝鮮史書《三國遺事》所載,檀君的後人在箕子來到朝鮮之後,帶著人民南遷,以免和箕子帶來的人形成沖突。這些人後來成為了三韓的始祖。
箕子朝鮮在朝鮮半島統治了近一千年。根據朝鮮《太原鮮於氏世譜》,朝鮮的鮮於氏源自箕子朝鮮的後人。而他們從箕子開始,一共經歷了41代君主,直到公元前2世紀才被燕人衛滿取代。
王氏高麗和李氏朝鮮時期,由於儒學興盛的關系,箕子朝鮮受到極大的推崇與贊賞。朝鮮人時常以「箕聖」來稱呼箕子,而稱自己的國家叫「箕聖國」。
衛滿朝鮮
漢初,燕王盧綰叛漢後逃至匈奴,其部將燕國將軍衛滿率千餘人進入朝鮮,並成為箕子朝鮮的宮相。於公元前194年在平壤一帶建立衛氏政權,推翻了箕子朝鮮的政權。這是朝鮮歷史上第二個王朝,稱「衛氏朝鮮」。
前三國時期
這一時期鐵器被廣泛生產和運用,使得更加堅硬和銳利的武器與農業工具成為現實,加快了政治上的統一和權力與財富的集中。
公元前2世紀到公元前後,朝鮮半島北部主要分布著扶余、高句麗、沃沮、東濊等部落國家。西漢在這一地區建立了漢四郡,其中的真番、臨屯二郡很快被撤消,玄菟郡也被轉移到遼東。與此同時高句麗在鴨綠江流域興起後,開始逐步統一其周邊國家,後又吞並樂浪郡。
在朝鮮半島南部,辰國發展成了由馬韓,辰韓和弁韓組成的三韓聯盟。公元前18年,百濟在馬韓領地中建立,並逐步將馬韓取替。辰韓中的6個部落發展成新羅。
三國時期
公元4世紀,朝鮮半島形成高句麗、新羅、百濟三國鼎立的「朝鮮三國時期」。
高句麗是這一時期半島的霸主。5世紀好太王和長壽王統治期間,高句麗進入鼎盛時期,之後的1個世紀里,仍然保持了在朝鮮半島強勢的實力,控制了朝鮮半島大部分地區及中國東北的遼東半島。此後,中國隋唐年間,高句麗不斷與中國交戰,開始不斷陷落,668年為唐朝與新羅聯軍所滅。據高句麗「好太王碑」碑文的記載,高句麗好太王迫使百濟和新羅臣服於高句麗,並且擊退了入侵新羅的日本軍隊。
百濟由高句麗建立者朱蒙的兩個兒子在今首爾的位置建立。百濟吞並了馬韓部落,並在4世紀時達到鼎盛時期,統治了朝鮮半島西部的大部分地區。後受到高句麗擴張的進攻,都城被迫遷往熊津(今公州),後又再次遷往泗沘(今扶余郡)。
前57年,新羅統一了朝鮮半島東南部地區且吞並了辰韓部族立國。6世紀中葉前,新羅吞並了伽倻。668年,新羅在唐朝的幫助下征服了百濟後,滅高句麗統一朝鮮半島大部分地區。
統一新羅時期
新羅從百濟奪取到被高句麗霸佔的漢江流域後,疆域抵達黃海。新羅開始與唐朝結盟共同對付百濟和高句麗。公元660年唐聯合新羅滅百濟,次年進攻高句麗,久圍平壤不下而返。668年,唐高宗再次出兵,最終於當年9月攻克平壤,並由大將薛仁貴在高句麗與百濟舊地建立安東都護府。至此之後高句麗政權就退出了歷史舞台。
670-676年新羅與唐朝的戰爭後,新羅佔領百濟故地和原高句麗小部分領土,統一朝鮮半島大同江以南地區,定都慶州,效仿唐朝的國家制度進行統治。
9世紀,新羅各地農民起義。900年,部隊將領甄萱稱王,建立後百濟國,定都光州;903年[起義僧侶金弓裔稱王],於新羅北及西北建立[泰封國(先號摩震國),定都鐵原;918年,王]建建立政權,定國號「高麗」,史稱「王氏高麗」;和原新羅並稱為「朝鮮後三國時期」。新羅於935年被王氏高麗所滅,新羅時代結束。
高麗王朝時期
918年,後高句麗的弓裔王的部將王建被部將擁立為王,遷都至自己的家鄉開城(松岳),改國號為「高麗」。935年,滅新羅;936年,滅後百濟,建立高麗王朝。
993年,高麗契丹戰爭後高麗按協議與宋朝斷交,並獲得鴨綠江以東故地。並在以後兩次戰爭中擊退契丹的入侵。1170年和1173年,以武將鄭仲夫為首,發生兩次政變,政變軍人廢立國王,大殺貴族文官,最終建立了武將崔忠獻挾持國王的「都房」政權。
1231年,高麗蒙古戰爭,高麗國王逃至江華島;1258年,崔氏政權跨台,國王投降蒙古,蒙古則答應撤軍。元朝建立後,不肯降元的三別抄繼續發動抗元戰爭;1273年,元軍佔領濟州島,高麗蒙古戰爭結束。高麗成為元朝的藩屬國,直到1356年恭愍王回復時高麗朝廷才重新掌握統治權。
朝鮮王朝時期
1388年,高麗國王派都統使李成桂進攻遼東,李成桂則早已決心歸附明朝,他從鴨綠江邊回兵佔領首都開城並發動政變;1392年,廢黜高麗國王,自立為王改國號為朝鮮,定都漢陽。
朝鮮王朝實行推崇儒學、排斥佛教的政策。對中國採取事大政策。1591年日本的豐臣秀吉派兵20萬侵入朝鮮,一度佔領平壤。中國派軍援朝;1598年日軍被中朝聯軍擊潰,朝鮮將領李舜臣和中國將領鄧子龍互相支援,最後都壯烈犧牲。史稱「壬辰倭亂」,中國稱「萬曆援朝戰爭」。
1618年,明朝和後金作戰,朝鮮派軍援助明朝;1636年,清軍攻佔朝鮮,朝鮮國王投降,改向清朝朝貢,成為清朝的冊封國。
1863年,朝鮮哲宗死後無嗣,由王族李昰應之子即位,史稱朝鮮高宗,李昰應為「大院君」攝政,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強中央集權,抑制地方封建勢力,對外閉關鎖國,放火燒毀進入朝鮮搶劫的美國軍艦,並多次擊退美國軍艦的進攻,擊毀三艘美國軍艦。
1873年,高宗成年親政,大院君停止攝政,閔妃外戚集團掌權,日本軍艦進入漢江口,迫使朝鮮簽定不平等的《江華條約》。1882年,由於閔妃外戚閔謙鎬剋扣軍餉,朝鮮改革派在日本政黨協助下,策動了壬午兵變。兵變中起義士兵殺死日本公使館官員,攻入王宮。閔妃化裝成宮女逃走,大院君重新掌政。在閔妃請求下,中國派吳長慶率三千兵入朝鮮鎮壓兵變,囚禁大院君,閔妃外戚集團重新掌權。從此日本和清朝均在朝鮮駐軍。
朝鮮貴族分化成要求改革的「開化派」和以閔妃為首的「守舊派」。1884年12月4日,開化派和日本公使一起策劃,依靠日本軍隊發動政變,殺死守舊派官員,宣布和清政府斷絕關系,即為「甲申政變」;袁世凱統率的清軍應守舊派要求,於6日開進王宮,擊敗日軍,殺死開化派首領,部分開化派首領逃往日本,守舊派重新掌權。
1894年,朝鮮爆發內亂,朝鮮朝廷無力鎮壓,於是要求中國軍隊入境鎮壓。6月6日中國軍隊在牙山登陸,日本軍隊也以次為借口趁機於7月6日在仁川登陸,並發動壬午事變,佔領漢陽,強迫朝鮮簽定《濟物浦條約》(濟物浦即今天的仁川)。並且組織親日派政府平息內亂。1894年日本軍隊襲擊駐朝鮮的中國軍隊,挑起了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以後朝鮮停止與中國的宗藩關系。
1895年4月,清朝戰敗,簽訂《中日馬關條約》,承認朝鮮獨立,於是日本控制下的朝鮮政府宣布終止與清朝的冊封關系。1896年,朝鮮高宗在俄國支持下,成立大韓帝國,從此李氏朝鮮改國號為「韓」。
1904年,日俄戰爭後,俄國戰敗,朝鮮政權徹底被日本控制。1905年,簽訂《乙巳保護條約》,朝鮮成為日本的「保護國」。1906年,日本在朝鮮設立日本派出的「統監」政權。1907年,日本強迫高宗退位,由皇太子繼位。1909年,日本第一任統監伊藤博文在哈爾濱被朝鮮愛國志士安重根刺死。
D. 朝鮮是什麼時候,因為什麼歷史原因分裂南北朝的
公元1世紀後,朝鮮半島形成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個古國。公元7世紀中期新羅統一了朝鮮。公元918年,朝鮮國王王建定國號為「高麗」,建都於松岳。1392年,高麗三軍都制使李成桂廢除了高麗第三十四代王,自稱國王,並改國號為朝鮮。
2001年8月,高30米、佔地10萬平方米的朝鮮「祖國統一三大憲章紀念碑」在首都平壤落成
1910年8月,朝鮮淪為日本殖民地。1945年8月15日獲得解放,同時,蘇、美兩國軍隊以北緯38度線為界分別進駐北、南半部(1948年底蘇軍撤出,1949年6月美軍撤出),朝鮮從此處於分裂狀態。1946年2月8日,朝鮮北半部成立臨時人民委員會。1947年,朝鮮最高人民會議成立,1948年8月,朝鮮最高人民會議進行選舉,同年9月9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同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鮮參戰。1953年7月27日美國被迫與朝中方面在板門店簽訂停戰協定。1958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全部撤出朝鮮。1958年,朝鮮宣布完成了城市、農村生產關系的社會主義改造,建立了社會主義經濟制度。1970年宣布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1991年9月17日同韓國一道加入聯合國。
公正的說,朝鮮的分裂,是由於蘇聯和美國的共同介入,兩大世界陣營的對抗結果。中國的抗美援朝,應該是蘇聯和中國共同利益驅使下,為了維持朝鮮的分裂的一種做法。於是在南韓壓倒性優勢的狀況下,中國主動派兵增援北朝鮮,後來的和平協議,維持了38線的約定,中政府沒有堅持攻佔南韓,這個舉動也表示了中國也不希望北朝鮮勝利,朝鮮分裂對於中蘇來說,是一件好事。
值得糾正的是,韓國先建國,正式出兵卻是北朝鮮在先。另外,重要的一點,中國抗美援朝軍隊,對抗的不只是美軍,主要是韓國軍隊。
朝鮮的分裂和兩個朝鮮的出現
--------------------------------------------------------------------------------
朱明權
朝鮮的分裂及兩個朝鮮的出現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外來勢力無視朝鮮人民的正
當權益,實行粗暴干涉的後果,特別是美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是一個最重要的原因。
三八線的確定
美帝國主義垂涎朝鮮半島由來已久。早在1943年 3月27日,美國總統羅斯福就向
英國外交大臣艾登提出了戰後立即對朝鮮實行託管的建議。1943年12月,在德黑蘭會
議期間,羅斯福明確主張對朝鮮實行為期40年的託管。1945年2月8日,在雅爾塔會議
上,羅斯福又以「為那裡的人民作好自治的准備」為借口,建議在日本戰敗後由美蘇
中3國對朝鮮實行「也許要20年到 30年」的託管。雖然斯大林當時認為「託管期越短
越好」,並主張邀請英國參加,但還是同羅斯福就託管朝鮮的問題達成了諒解。同年
5月末,斯大林在接見美國總統杜魯門的特使霍普金斯時又表示,蘇聯對4國託管朝鮮
的政策的態度不會因美國總統易人而改變。在波茨坦會議上,蘇聯方面進而提出就此
事展開具體的討論。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8 月10日,日本「御前會議」決定接受「波茨坦
公告」。當時,大批蘇軍潮水般地涌進了朝鮮半島,而美國可調去的部隊尚在數百公
里之外的沖繩。在這種形勢下,為了盡可能地阻止蘇軍南下,美國軍方和國務院匆忙
擬定了以北緯38度線作為劃分美蘇在朝鮮分別接受日軍投降的區域分界線的方案。8
月14日,美國總統杜魯門正式批准了這一建議。次日,杜魯門向斯大林發出了一封密
信,並附去由美國制訂、指令由駐日大本營出面頒發的投降命令「總命令第一號」。
其中規定,在北緯38度以北的朝鮮境內的日軍應向蘇軍投降,在北緯38度以南的境內
日軍應向美軍投降。根據這一劃分辦法,那些按實力來說美軍尚不能到達的廣大地區
(其中包括舊都漢城以及兩個重要海港仁川和釜山),都被納入了它的受降范圍。因此,
當斯大林在 8月16日的復信中宣布了「基本上不反對命令的內容」、對於有關朝鮮的
做法沒有異議時,美國政府高興得甚至感到有些出乎意料。白宮原以為,鑒於美蘇兩
國在該地區的軍事地位,蘇聯會堅持一條更南面的界線。在大國的意志影響下,在既
不為朝鮮人民知曉、也未經國際會議討論情況下,這條日後分割了南北朝鮮的「三八
」線就被確定了下來。9月初,美軍登陸南朝鮮前夕,蘇軍按照協議從已佔領的漢城、
仁川等地撤退到「三八」線以北。
美國的反託管陰謀和在南朝鮮建立傀儡政權
在取得抗日武裝斗爭的偉大勝利後,朝鮮人民迫切要求建立一個統一的民族獨立
國家。但是,朝鮮人民的這一美好心願一開始就受到了美帝國主義的踐踏。它竭力牢
固建立自己在南朝鮮的罪惡統治,並妄想進而將整個朝鮮置於美國的新殖民主義枷鎖
之下。為此,一方面,在美軍進駐南朝鮮以後,美國佔領當局糾集當地的地主和買辦
資產階級等反動勢力,瘋狂鎮壓愛國人民;另一方面,又玩弄起從建議託管到「反對
」託管的手法。
1945年 12月16—26日,美蘇英3國外長會議在莫斯科舉行,朝鮮問題是其中的議
題之一。會上,美國國務卿貝爾納斯提出,首先應由美蘇兩國的佔領軍司令組成統一
的軍事行政機構對整個朝鮮實行一定時期(無法估計其期限)的軍管,然後由美蘇英中
4 國進行為期5年的「託管」統治,必要時可再延長5年,而迴避了朝鮮人民建立自己
本國政府的問題。這一建議顯然是企圖在國際託管的幌子下建立起美國對朝鮮的長期
統治。蘇聯外長莫洛托夫表示拒絕貝爾納斯的方案,主張應立即由朝鮮的各民主政黨
和社會團體出面組建民主臨時政府,而託管只能以 5年為限。會議最後以蘇聯的提案
為基礎達成了協議。按照這項協議規定:為了重建朝鮮成一獨立國家,為了創造各種
依據民主原則發展朝鮮的條件及盡速清除日本在朝鮮長期統治的惡果,特設立臨時朝
鮮民主政府;為了協助組成臨時朝鮮民主政府,並為了初步籌劃適當辦法,由美蘇兩
國佔領軍司令部的代表組成聯合委員會;聯合委員會在諮商臨時朝鮮民主政府後,應
將有關建議送交美蘇英中4國政府聯合考慮,「以便4強能就在朝鮮實行以 5年為限的
託管制的問題達成協定」。
朝鮮人民所希望的,當然是蘇美兩國軍隊在解除日本侵略軍的武裝後立即同時撤
出朝鮮,在沒有外來干涉的情況下依靠自己的力量盡早建立自主獨立國家。但是,在
當時的情況下這一願望是不現實的。莫斯科外長會議的有關決議如果真正能夠得到執
行,對於阻止美帝國主義的侵略野心、加速獨立自主的國家的建設,無疑也是有益的。
因此,朝鮮的各個進步政黨、社會團體和愛國人民都對這一決議採取了歡迎和支持的
態度。
但是,莫斯科外長會議的協議卻在美國統治集團中引起了強烈不滿,特別是遭到
了駐在南朝鮮的美國軍政官員的反對。在他們看來,如果該決議真正得到執行,美國
在朝鮮建立殖民統治的計劃無異於南柯一夢。因此,他們主張放棄託管計劃,直接起
用南朝鮮的右派勢力組成傀儡政權,以確保美國對這一部分朝鮮領土的長期控制,並
藉此實現兼並北朝鮮的陰謀。杜魯門贊成這種觀點。1946年1月5日,他在白宮當面向
國務卿貝爾納斯宣讀了自己的一封信,指責後者在莫斯科外長會議上對蘇的所謂「妥
協」過甚,聲稱應在朝鮮建立「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即與蔣介石政權相類似的
傀儡政權。為了達到這一目的,美帝國主義除了通過自己在南朝鮮的官員對莫斯科外
長會議的有關決定進行公開的攻擊外,還唆使和支持南朝鮮那些右翼政黨和團體掀起
所謂的「反託管運動」。由他們拼湊了「反託管委員會」,組織反託管的示威遊行,
並在各種集會和報刊上散布種種謊言,掀起反共的狂熱。1946年 1月23日,斯大林在
接見美國駐蘇大使哈里曼時,對美國的這種出爾反爾和別有用心的做法提出了指責,
但美國政府毫無改弦易轍之意,仍以各種手段阻礙莫斯科外長會議決議的實施。
1946年 3月20日,按照莫斯科外長會議決議成立的美蘇聯合委員會在漢城召開第
一輪會議,討論同朝鮮各民主組織諮商建立臨時政府等問題。討論一開始,美國代表
就建議以反對莫斯科外長會議決議的所謂「民主議院」為基幹,組成「協議委員會」。
該議院是不久前由美國佔領軍當局在南朝鮮網羅大地主、大買辦和朝奸建立起來的,
李承晚即是其首領。美國代表還主張授予協議委員會以確定臨時政府的成員名單和制
定臨時憲法的大權。這一提案顯然違背了莫斯科外長會議的決議,因而遭到了蘇聯的
反對。經過長時間的激烈爭論後,4 月18日,聯合委員會通過了必須以擁護莫斯科外
長會議決議的民主政黨和社會組織作為諮商對象的原則。但是,在隨即討論南北朝鮮
參加諮商的組織名單時,美國代表堅持要求列入南朝鮮的那些反對託管的右翼組織或
小得可憐的宗教團體,卻將全國農民組合總聯盟和朝鮮勞動組合全國評議會等真正具
有廣泛群眾基礎的民主社團排斥在外,並故意在民主組織的概念上糾纏不清。由於美
國方面的有計劃的破壞活動,經過24次會議以後,5月8日,聯合委員會宣布無限期休
會。
自此之後,美帝國主義與南朝鮮的右翼政客相勾結,加緊了進行分裂朝鮮民族的
活動。5 月12日,反對莫斯科外長會議決議的反動分子在漢城舉行所謂「爭取獨立大
會」,公開叫囂建立南朝鮮的單獨政府。8 月,美國佔領軍當局設立了所謂朝鮮民事
行政機關,接著,為炮製反動的選舉法又在12月12日下令成立了所謂「朝鮮人的立法
機關」——「南朝鮮過渡立法議院」。1947年初,美國國務院明確指示應由李承晚著
手拼湊所謂「南朝鮮單獨政府」,並許諾向他提供6億美元的貸款。1947年2月,美軍
政府打出了「南朝鮮過渡政府」的招牌,從而完成了由立法到行政的過渡性的傀儡政
權體制。1947年 3月,美國宣布了杜魯門主義,以遏制蘇聯為主要目的的冷戰政策正
式出籠。在這種世界戰略設計中,對於妄圖稱霸全球的美帝國主義來說,朝鮮有了更
加重要的地位。因此,當美蘇聯合委員會在朝鮮人民和國際輿論的壓力下恢復工作後,
美國勢必要為它設置更加難以逾越的障礙。
1947年5月21日,美蘇聯合委員會開始了第二輪會談。到6月11日,雙方就同南北
朝鮮各民主政黨及社會組織進行諮商的程序和內容達成了協議。但是在審定作為諮商
對象的組織名單時,美國又重操故伎。北朝鮮方面僅僅只有38個組織提出了參加諮商
的申請,而南朝鮮方面申請參加諮商的組織竟達到 425個,其中除了那些參加「反托
管運動」的右翼組織外,還包括了一大批一夜之間捏造出來的「虛無黨派」和「幽靈
社團」。按照美方和右翼勢力的統計,僅這些政黨、社團的成員人數就已高達5,600
萬人,而當時整個朝鮮的人口不過 3千萬,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針對美方的這一荒唐
舉動,蘇聯方面建議,擁有 1萬人以上會員的實際存在的團體才有被認作諮商對象的
資格。美國代表雖然認可了這一原則,但又以若干所謂反對託管的組織未包括在內為
理由,拒絕接受蘇方提出的有諮商資格的社團名單(北朝鮮28個,南朝鮮 119個)。在
隨後的討論中,蘇聯代表又建議由南北朝鮮的相同名額的代表組成全朝鮮臨時人民會
議。由於按照這一動議不能保證南朝鮮反動勢力在其中的絕對優勢,同樣遭到美方的
反對。與此同時,美國佔領軍當局大肆迫害和威脅南朝鮮的真正的民主政黨和社團,
以使其不能參與諮商。為了徹底阻撓莫斯科外長會議的決議的執行,8 月26日,美國
代理國務卿洛維特致函莫洛托夫,要求拋開聯合委員會,將朝鮮問題提交美蘇英中 4
國外長會議討論。在蘇聯政府否決了這一建議之後,9 月17日,美國政府更徑直將問
題提交第二屆聯合國大會。這實際上宣布了莫斯科外長會議決議的無效。10月18日,
出席美蘇聯合委員會的美方代表正式提議終止委員會的工作。
美國政府堅持將朝鮮問題提交聯合國的做法,不僅是對莫斯科外長會議決議的公
開嘲弄,而且也是對聯合國憲章的粗暴踐踏。根據聯合國的有關規定,某一國的內政
問題及已有國際協定的戰後處理問題不屬於聯合國的職權范圍,必須由有關國家解決。
因此,從任何一個角度看,朝鮮問題都不能成為聯合國大會的議題。美帝國主義妄想
通過聯合國來實現自己對朝鮮的控制。這一陰謀遭到朝鮮人民和世界進步公眾的譴責。
在 9月26日的美蘇聯合委員會的會議上,蘇聯代表抨擊了美國政府蓄意破壞莫斯科外
長會議決議的卑劣行徑,同時建議蘇美兩國軍隊在1948年初同時撤離朝鮮,讓朝鮮人
民在沒有「盟國的協助和參與」的條件下自己組織政府。10月 9日,蘇聯外長莫洛托
夫致函美國國務卿馬歇爾,重申了這一立場。金日成同志在不久以後的一次演說中庄
嚴宣布:「今天朝鮮問題只能由朝鮮人民自己來解決。除了朝鮮人民以外,任何人沒
有能力,也沒有權力解決這個問題。」但是,美國依靠在聯大中的多數地位,強行將
朝鮮問題列入了聯大議程,並且否決了蘇聯代表團先後提出的邀請北、南朝鮮代表參
加討論朝鮮問題的議案(10月28日),及美蘇政府分別從南、北朝鮮撤出本國軍隊的議
案(10月29日)。11月14日,同樣是在美國的一手把持下,第二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了美
國代表團提出的關於朝鮮問題的議案。根據這一非法決議,將由澳大利亞、加拿大、
中國〔國民黨政權〕、薩爾瓦多、法國、印度、菲律賓、敘利亞以及烏克蘭等 9國的
代表組成聯合國朝鮮臨時委員會;在這一委員會的監督下在朝鮮舉行議會選舉,然後
成立全國政府;如果可能,佔領軍在全國政府成立後90天內撤出。表決時,蘇聯、烏
克蘭、白俄羅斯、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的代表拒絕投票。烏克蘭還聲明拒
絕參加臨時委員會。
朝鮮人民強烈反對第二屆聯大關於朝鮮問題的非法決議。1948年1月8日以印度代
表梅農為首的臨時委員會一行到達漢城後,北朝鮮方面拒絕了他們的入境。1948年 2
月20日,北朝鮮的民主政黨、社會團體的聯合組織——北朝鮮民主主義民族統一戰線
中央委員會發表了告全體朝鮮人民書,號召朝鮮人民用自己的雙手建設完全的自主獨
立國家。該呼籲書強調,要在沒有外來勢力干涉的情況下,由朝鮮人民自己舉行全朝
鮮選舉,建立民主統一政府。在這種形勢下,臨時委員會感到難以完成聯大非法決議
所規定的任務,梅農被迫趕回紐約進行請示。在美國的授意下,聯合國秘書長賴伊召
開了所謂「小型聯大」。2 月26日,美國又一次開動表決機器,強迫「小型聯大」通
過了關於只在朝鮮舉行聯合國監督下的單獨選舉的非法決議。以此為標志,美帝國主
義在朝鮮進入了公開推行民族分裂政策的階段。美國的這一政策在臨時委員會內部造
成了嚴重分歧。3月9日,委員會於漢城就5月9日在南朝鮮選舉所謂「國民議會」的問
題進行表決時,盡管美國政府施加了壓力,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代表仍堅持反對立場
,法國和敘利亞的代表棄權。最後這一建議勉強獲得通過。美國允諾提供選舉所必需
的「自由氣氛」為條件。
朝鮮人民堅決反對這一勢必造成祖國長期分裂的嚴重步驟。1948年 4月19日,根
據北朝鮮民主主義民族統一戰線的倡議,在平壤召開了南北朝鮮各政黨、社會團體代
表聯席會議,南北朝鮮的56個政黨、社會團體的 695名代表出席參加,其中包括畢生
以反共為業的右翼民族主義者金九和中間派勢力的領袖金奎植等人。這次會議顯示了
朝鮮愛國民主力量的大團結。4 月23日,大會通過了關於朝鮮政治形勢的決議,給全
朝鮮同胞的檄文以及給蘇美兩國政府的要求書。決議和檄文指出,朝鮮必將得到統一,
堅決反對在南朝鮮進行亡國的單獨選舉和建立單獨政府。要求書呼籲蘇美兩國政府同
時從朝鮮撤出自己的軍隊,讓朝鮮人民在沒有外國干涉的情況下,根據自己的意志,
在全國自由地舉行民主選舉,建立統一的民主國家,使祖國獲得真正的民族獨立,成
為同全世界愛好自由國家平等的一員。4月30日,包括南北朝鮮的 43個政黨、社會團
體的領導人的協議會在平壤發表了一個聯合聲明。它宣布,在外國軍隊撤出之後,南
北朝鮮各政黨、社會團體將聯名召開全朝鮮政治會議,立即建立代表朝鮮各階層人民
的民主臨時政府;堅決反對南朝鮮的單獨「選舉」,也決不承認將要通過單獨「選舉
」成立的單獨政府。
但是,美帝國主義卻一意孤行。為了使所謂的「選舉」能夠按照它的意志進行,
在投票臨近之時,美國軍政府在南朝鮮大肆逮捕、迫害愛國人士,鎮壓人民愛國運動。
因5月9日正遇日蝕,美李集團恐不吉利,遂臨時將選舉改在次日舉行。5 月10日,他
們在南朝鮮全境出動了用坦克、大炮和機槍武裝起來的機動部隊,利用所有警察、暴
力團和「鄉保團」脅迫人民到「投票站」投票。盡管如此,參加投票者仍不及合法選
民總數的30%。在濟州島等地,人民甚至開展了武裝斗爭,破壞和燒毀「投票站」。
就在 5月10日南朝鮮進行非法選舉的當天,南朝鮮民主主義民族戰線發表嚴正聲
明,拒絕承認這次「選舉」和由此產生的「國民議會」。美軍司令部按照這次無效選
舉的所謂結果,在1948年5 月30日悍然拼湊了一個由地主、資本家和親日派官僚組成
的南朝鮮「國民議會」。這個傀儡議會經過了一個多月的吵鬧又炮製了一部「憲法」。
同年 8月15日,以李承晚為首的所謂「大韓民國政府」在漢城登台。屆時,美國政府
特派麥克阿瑟當天由日本飛到漢城。他在所謂的「賀詞」中叫囂要依靠「大韓民國政
府」拆除「人為的障礙」,實現朝鮮的統一。
在李承晚傀儡政權粉墨登場後,美國政府緊接著又主演了一場宣布結束軍事佔領、
撤銷軍政府和向「大韓民國」移交「政權」的丑劇。而實際上,根據1948年 8月到12
月間美李簽訂的一系列經濟協定和軍事協定,美國已控制了南朝鮮的所有的軍事、政
治、經濟等重要部門。同年12月12日,美國政府又挾持第三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了關於
承認「大韓民國政府」及設立「聯合國朝鮮委員會」的非法決議,該決議顛倒黑白,
將南朝鮮李承晚傀儡政府稱之為「合法的政府」。聲稱產生這個政府的選舉「乃是這
一部分朝鮮選民自由意志的真實表示並曾由臨時委員會觀察;而且該政府是朝鮮境內
唯一的這種政府」。這一非法決議還規定設立由澳大利亞、中國〔國民黨政權〕、薩
爾瓦多、法國、印度、菲律賓、敘利亞等 7國組成的朝鮮委員會,並賦予它以廣泛的
權力,包括「在朝鮮全境旅行、諮商與觀察之權」。該委員會代替了原來的臨時委員
會,成為美國繼續在朝鮮進行干涉和侵略的新工具。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在美國佔領軍進駐南朝鮮後,客觀形勢表明,在一定的時期內,朝鮮革命在南北
兩地不同的環境內會以不同的形式進行。為了「在北半部建立爭取祖國統一和獨立以
及全國性革命勝利的強有力的革命民主基地」,1945年10月 1日,在平壤就成立了北
朝鮮共產黨中央組織委員會;1946年2月8日,北朝鮮各民主政黨、社會組織以及各道
各郡人民委員會的代表又在平壤舉行會議,成立了北朝鮮中央政權機關——北朝鮮臨
時人民委員會,金日成當選為委員長。在蘇美聯合委員會舉行第一輪會議的整個過程
中,黨和人民政權領導北朝鮮人民迅速展開了涉及社會經濟各個方面的反帝反封建的
民主改革,建立了人民民主制度,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促進統一的臨時政府的成立。
為了發展民主改革的成果,繼續推進革命,也為了粉碎敵人企圖分裂和破壞民主力量
的陰謀,1946年 8月28日,北朝鮮的共產黨和新民主黨合並組成了勞動黨。當南部傀
儡政權即將出場時,為了鞏固和加強朝鮮北半部這一強大的革命民主基地,1947年 2
月17日在平壤召開了北朝鮮道、市、郡人民委員會代表大會。大會選出了北朝鮮的最
高權力機關——北朝鮮人民會議。2 月21日,北朝鮮人民會議第一次會議建立了以金
日成為首的北朝鮮最高執行機關——北朝鮮人民委員會。當美國強行將朝鮮問題提交
聯合國、並操縱聯大和「小型聯大」通過成立臨時委員會及在南朝鮮舉行單獨「選舉
」的非法決議時,北朝鮮的勞動黨及人民委員會在深刻揭露美國的帝國主義陰謀的同
時,採取了切實有效的反擊措施。1948年2月7日,在以抗日游擊戰士為骨乾的人民武
裝的基礎上,朝鮮人民軍正式建立。
在美帝國主義製造了南朝鮮的單獨「選舉」後,朝鮮人民面臨著空前嚴峻的考驗。
當時的局勢要求他們採取果斷的實際行動,任何猶豫和動搖都會給民族的前途帶來不
可估量的損失。1948年 6月29日,南北朝鮮各政黨和社會團體的領導人協議會再次在
平壤召開會議。金日成在報告中指出,要毫不遲延地建立代表朝鮮人民意志的全朝鮮
最高立法機關,實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憲法,由南北朝鮮各政黨、社會團體的
代表組成全朝鮮獨立國家的斗爭方針的決議,重申反對非法組成的南朝鮮「國會」和
將以此為基礎成立的南朝鮮傀儡政府,號召通過選舉建立朝鮮最高人民會議,由南北
朝鮮代表組成朝鮮中央政府,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和朝鮮中央政府應促使外國軍隊立即
撤出朝鮮。南朝鮮的傀儡政權「大韓民國政府」成立10天後,即1948年 8月25日,南
北朝鮮全境舉行了最高人民會議議員的選舉。在北半部,根據普遍、平等、直接的選
舉原則,在自由的氣氛中用秘密投票的方式進行選舉。99.97% 的選民參加了投票,
選出了 212名議員。在南半部,鑒於反動派的阻撓,採用了「雙層選舉」的方法,即
先由選民以簽名表示贊成或反對的非公開的方法選舉南朝鮮人民大會的代表,然後,
在人民大會的會議上再由代表選舉最高人民會議議員。盡管美李集團的暴力鎮壓和破
壞,仍有77.52%的選民參加了選舉,選出了1080名代表。當選代表從8月21日到26日
在朝鮮北部的海州舉行了大會,按照南朝鮮的人口比例,以秘密投票方式選出了 360
名議員。9月2日,在南北普選勝利結束的基礎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
會議第一次會議在平壤召開,參加會議的有在南北朝鮮選出的572名議員。9 月8日,
會議通過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憲法,產生了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推舉
金日成為內閣首相及國家元首。9月9日,金日成首相向全世界宣告了朝鮮民主主義人
民共和國的誕生。翌日,金日成首相在發表政綱時說,共和國政府要從實現國家的完
全統一和建設一個富強民主的自主獨立國家的目標出發,把全體朝鮮人民緊密地團結
在共和國政府的周圍,動員他們參加爭取祖國統一的斗爭;並將竭盡全力實現蘇美兩
國的同時撤軍,這是恢復國土完整和民族統一的先決條件。會議據此通過了致蘇美兩
國政府的信函,要求它們同時撤退駐朝鮮的軍隊。10月 7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
國政府致電聯合國秘書長和聯合國大會主席,要求給予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代
表以出席聯合國大會參與討論朝鮮問題的可能性,並且宣布,在沒有朝鮮民族合法代
表參加的情況下,聯合國大會不能對朝鮮問題進行討論和作出決定。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加速了北朝鮮的革命和建設。在它的努力下,蘇
聯政府於1948年底將自己的軍隊全部撤離了北朝鮮。但是,美國不僅繼續將自己的軍
隊駐扎在南朝鮮,並且與李承晚集團相互勾結,繼續推行分裂朝鮮的政策。從此,造
成了朝鮮長期分裂並出現了兩個朝鮮的局面。
E. 朝鮮在古代屬於中國的領土嗎,什麼時候獨立出去的
朝鮮在古代是屬於中國的。
我們的鄰國有朝鮮以及韓國,其實朝鮮跟我國有著很深的淵源,朝鮮在古代是屬於中國的,而且這也是當時社會上公認的。關於朝鮮的領土,要從周武王大封的時候說起,當他推翻了商紂王朝之後就開始大肆分封。商朝後裔箕子就被分到了一個地方,而這個地方就是如今的朝鮮,他們每年都需要向周朝送貢品。後來周王室慢慢衰敗了,無法再控制諸侯,朝鮮領土就出現了其他政權。
在2014年的時候,德國總理還曾經送給中國一張地圖,在這張地圖明確標出了朝鮮屬於中國,可見世界都認同朝鮮屬於中國。
F. 古代朝鮮是誰建立的,什麼時候滅亡的
朝鮮半島的舊石器時代始於公元前50萬年[20],公元前5千年進入新石器時代[21],公元前10世紀開始進入青銅器時代[22]。到了公元前4世紀進入鐵器時代[23]。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官方宣稱大同江流域的韓文化是世界古老的文明之一[24],最早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在公元前35年[25]。而中國史書《尚書大傳》是最早記載商周時代的移民箕子朝鮮方國的文獻,同時也是最早提及朝鮮的文獻,據推斷大約在公元前900年左右。
根據中國西漢史書記載,前三國時期,朝鮮半島北部及中國東北分布著夫余、沃沮、濊貊、東濊,朝鮮半島南部為三韓部落。進入4世紀以後,高句麗在鴨綠江流域興起,統一北部的各部落國家及漢四郡。在西南部,百濟消滅了馬韓54國。東南部的辰韓也由12國合並為新羅。朝鮮半島形成高句麗、新羅、百濟三國鼎立時期,史稱「朝鮮三國時代」。公元7世紀新羅在唐朝的幫助下統一朝鮮半島大同江以南,史稱「統一新羅時代」。大同江以北的高句麗故地被唐朝渤海國等繼承。904年,新羅僧人金弓裔建立「後高句麗」。918年,後高句麗大將王建建立高麗政權,亦稱「王氏高麗」,並深受中國儒家思想以及佛教的影響。
392年,高麗大將李成桂建立政權遷至漢陽,定國號為朝鮮,史稱「李氏朝鮮」。1896年,中日甲午戰爭後,《中日馬關條約》中協定了清朝承認朝鮮自主,當時日本控制下的朝鮮宣布終止與清朝的冊封關系,日本扶持建立了臨時性、過渡性的大韓帝國傀儡政權。1910年朝鮮被日本吞並,日本方面稱其為「日韓合並」,朝鮮全境成為日本的殖民地。
日本吞並朝鮮後,試圖消滅朝鮮的文化和傳統,並掌握工業、商業、貿易、礦業和農業等經濟命脈[26]。同時,日本政府禁止朝鮮人民使用朝鮮語、學校也不能教授朝鮮語和朝鮮歷史,又發動所謂創氏改名運動,強令朝鮮人使用日文名字,當地歷史文物亦受破壞或轉移至日本[26]。朝鮮民族為此曾試圖推翻日本的統治,先後在1907年至1911年間發動義兵運動,又在1919年發動「三一反日運動」以及各種的罷工,但都未能成功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二戰結束。日本也因而失去了對朝鮮半島的統治權。根據雅爾塔會議的安排,朝鮮半島由美蘇兩國共同託管,並在三八線劃地而治:北方的領土由蘇聯軍政府主管,南方則由美軍政廳管治。同年12月,美、英、蘇三國又在莫斯科舉行會議,試圖解決由誰來組成韓國臨時政府的問題。然而,美蘇兩國都不承認對方所支持的黨派和人士,會議最終未能達到共識[29]。有鑒於此,蘇聯積極在半島的北方建立政權:它們在1946年2月建立了以金日成為首的北朝鮮臨時人民委員會,又於翌年成立北朝鮮人民委員會。在1948年先後創立北朝鮮人民最高會議及通過《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憲法》。1949年9月9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隨之成立。
北朝鮮立國後,金日成試圖以武裝力量統一朝鮮半島,在得到蘇聯的支持下,朝鮮人民軍於1950年6月25日越過三八線,發動對韓國的進攻,朝鮮戰爭爆發。朝鮮人民軍於6月28日攻下漢城,並迅速攻到洛東江一帶。7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84號決議,派遣聯合國軍支援大韓民國國軍抵禦北朝鮮的進攻,聯合國軍司令由美國指派。9月15日,聯合國軍在仁川登陸後,漸漸扭轉了戰爭的局面﹕他們先於9月28日重占漢城,並在10月9日越過三八線進行反攻,打下平壤,使朝鮮中央政府一度北遷到江界。隨後,金日成要求中國出兵支援,北京派遣人民志願軍參戰,聯合國軍因而遭到擊退,漢城再度失守。不久,聯合國軍又重奪漢城,並將戰線重新回到三八線。此後,雖有聯合國軍的美軍在平壤進行無差別轟炸,也有朝鮮人民軍在喋血嶺的抗戰,但戰爭一直處於膠著狀態。
1951年7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北朝鮮方面與聯合國軍的美國代表開始進行停戰談判,在經歷了幾次的談判後,雙方最終於1953年7月27日在板門店簽署《朝鮮停戰協定》,朝鮮半島沿三八線非軍事區劃分為兩個國家,亦標志著歷時3年的朝鮮戰爭形式上的結束
G. 朝鮮歷史
請參考:http://..com/question/27454.html
[編輯]古朝鮮
朝鮮半島具有五千年歷史,最遠可以追遡至檀君建國。但其實早在數十萬年前,朝鮮半島之上已有人居住。朝鮮半島的舊石器時代始於公元前70萬年,公元前10世紀開始進入青銅器時代。到了公元前4世紀進入鐵器時代。朝鮮人原來是生活在亞洲北面大陸的阿爾泰語系各民族,逐漸遷移到朝鮮半島,從公元前4世紀,在中國遼寧省至半島南部形成幾個部落聯盟,有高句麗、沃沮、濊、馬韓、辰韓、弁韓。
[編輯]檀君朝鮮
相傳前2333年,檀君王儉於今日的平壤建立王儉城,創立古「朝鮮國」,意思就是「寧靜晨曦之國」。此傳說記載於《三國遺事》之內。
[編輯]箕子朝鮮
中國歷史上所記載的朝鮮最早是西周滅商之後,商朝遺臣箕子到朝鮮半島與當地土著建立了「箕氏侯國」。公元前3世紀末,朝鮮歷史上第一次有所記載。在中國漢代的歷史學家司馬遷的著作《史記》中記載,商代最後一個國王紂的兄弟箕子在周武王伐紂後,帶著商代的禮儀和制度到了朝鮮半島北部,被那裡的人民推舉為國君,並得到周朝的承認。史稱「箕子朝鮮」。
根據韓國人的歷史書《三國遺事》所載,檀君的後人在箕子來到朝鮮之後,帶著人民南遷,以免和箕子帶來的人做成沖突。這些人後來成為了三韓的始祖。
箕子朝鮮在朝鮮半島統治了近一千年。根據《太原鮮於氏世譜》,朝鮮的鮮於氏源自箕子朝鮮的後人。而他們從箕子開始,一共經歷了41代君主,直到公元前1世紀才被滅。
出於某些原因,目前有部分朝鮮韓國學者對此段歷史的存在有一定爭議,不承認箕子朝鮮的存在。
[編輯]衛氏朝鮮
燕國人衛滿率移民進入朝鮮,於公元前194年在平壤一帶建立衛氏政權,推翻了箕子朝鮮的政權。這是朝鮮歷史上第二個王朝,稱「衛氏朝鮮」。
[編輯]漢四郡與三韓時代
公元前108年漢武帝吞並衛氏朝鮮,在朝鮮半島中北部設立樂浪、玄菟、臨屯、真番四郡,史稱「漢四郡」。
南遷的古朝鮮人,包括了衛氏朝鮮的遺民及其他部族在朝鮮半島南部建立了以辰韓、馬韓和弁韓為中心的辰國,同時存在伽倻等小國。
[編輯]三國時代
請參見:三國時代
由於漢朝解體,無力北顧,公元4世紀,朝鮮形成高句麗、新羅、百濟三國鼎立時期。
在公元前後(《三國史記》記載在公元前一世紀中),朝鮮半島上出現了三大政權:新羅(前57年-935年)、高句麗(前37年-668年)、百濟(前18年-660年)。在半島南端還有伽倻等政權。各國互相攻伐,同時也出現了朝鮮歷史上的一個鼎盛時期。
百濟是由馬韓部落發展起來的,新羅是辰韓中一個小部落形成的。百濟依靠中國南朝各代,從中國吸收文化並向日本傳播。
[編輯]關於伽倻/任那日本府
在日本方面,有學者認為位於朝鮮半島南端弁韓(今慶尚南道)地區的伽倻等政權是當時日本大和朝廷在朝鮮半島的殖民地「任那日本府」。半島三國中的百濟為抵禦高句麗和新羅的侵攻而接近日本,想藉由日本牽制兩國。日本則企圖利用此一形勢在朝鮮半島建立自己的勢力。由此導致了四世紀時大和朝廷出兵新羅,佔領弁韓,設置日本府進行統治。
512年,百濟遣使要求大和朝廷割讓任那四縣以補償被高句麗佔領的北部領土。當時的大和朝廷因無力繼續統治朝鮮南部地區,不得不答應百濟的要求。562年,任那日本府被新羅所滅。
而在朝鮮和韓國方面,很多學者否認當時在朝鮮半島存在日本殖民地任那。相反的,他們認為在日本列島上存在著許多被百濟,伽倻和新羅統治的小國,在半島各國相互爭雄之時也曾競相利用其在日本列島各屬國的力量。
日朝韓三國學者關於這個問題的爭論還沒有一個可以為各方接受的結論,某一年的微軟網路全書即因為此一問題而招致部分韓國學者的抗議。同樣的三國關於高句麗「好太王碑」碑文的解讀也存在很多爭論,甚至有朝鮮學者指好太王碑碑文是舊日本陸軍參謀本部偽造的。
[編輯]統一新羅時代
請參見:統一新羅時代
新羅則和新興的唐朝結盟,高宗在位時,於公元660年和唐朝聯合滅百濟,於668年和唐朝聯合滅高句麗,於676年驅逐唐軍最終統一朝鮮,定都慶州,採取唐朝的國家制度。
9世紀,各地農民起義,900年部隊將領甄萱稱王,建後百濟國,定都光州;903年起義僧侶金弓裔稱王,於新羅北及西北建泰封國(先號摩震國),定都鐵原,918年王建建立高麗王朝,此後定國號「高麗」;和原新羅並稱為後三國時期。
新羅935年亡於高麗,新羅時代結束。此時代被某些朝鮮學者稱為南北國時代。
[編輯]高麗王朝
918年弓裔部將王建推翻弓裔,自己稱王,遷都至自己的家鄉開城(松岳),改國號為「高麗」。935年滅新羅,936年滅後百濟,建立高麗王朝。993年被遼國擊敗,被迫斷絕和宋朝關系,向遼國稱臣,1127年被迫臣服金國。在抵禦契丹和女真期間,軍人勢力大增,1170年和1173年,以武將鄭仲夫為首,發生兩次政變,政變軍人廢立國王,大殺貴族文官,最終建立了武將崔忠獻挾持國王的「都房」政權。1231年蒙古軍進攻高麗,1258年崔氏政權跨台,國王投降蒙古。成為元朝屬國,達魯花赤駐開城監督國政。
[編輯]李氏朝鮮
請參見:李氏朝鮮
1368年明朝推翻元朝,1387年朱元璋要收復原東北元朝屬地,高麗國王仍然依附蒙古殘餘勢力,拒絕歸還,派都統使李成桂進攻遼東,李成桂反對出兵,發動政變,1392年廢黜國王自立,改國號為朝鮮,取「朝日鮮明」之意,定都漢城。此時代被日本稱為「李氏朝鮮」,這個名稱在多數的歷史界一直沿用至今。對此朝鮮和韓國的學者認為應該稱朝鮮時代,但此名稱很易混淆,少被人接受。
1443年,世宗大王創立朝鮮語字母「訓民正音」。
朝鮮實行推崇儒學、排斥佛教的政策。
1591年日本幕府將軍豐臣秀吉率兵侵入朝鮮,一度佔領平壤。中國明朝派軍援朝,1598年日軍被中朝聯軍擊潰。此段歷史史稱「壬辰倭亂」。
1618年明朝和清兵作戰,朝鮮出兵援助,1637年清兵佔領朝鮮,國王投降,成為清朝的屬國。
1863年國王哲宗死後無嗣,由王族李昰應之子即位為高宗,李昰應為「大院君」攝政,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強中央集權,抑制地方封建勢力,對外閉關鎖國,放火燒毀進入朝鮮搶劫的美國軍艦,並多次擊退美國軍艦的進攻,擊毀三艘美國軍艦。
1873年 高宗成年親政,大院君停止攝政,閔妃外戚集團掌權,日本軍艦進入漢江口,迫使朝鮮簽定不平等江華條約,1882年由於閔妃外戚剋扣軍餉,因而發生壬午兵變。兵變中起義士兵殺死日本公使館官員,攻入王宮。閔妃化裝宮女逃走,大院君重新掌政。在閔妃請求下,清朝派吳長慶率三千兵入朝鮮鎮壓兵變,囚禁大院君,閔妃外戚集團重新掌權。從此日本和清朝均在朝鮮駐軍。
朝鮮貴族分化成要求改革的「開化派」和以閔妃為首的「守舊派」,1884年12月4日開化派和日本公使一起策劃,依靠日本軍隊發動政變,殺死守舊派官員,宣布和清政府斷絕關系。是為「甲申政變」,袁世凱統率的清軍應守舊派要求,於6日開進王宮,擊敗日軍,殺死開化派首領,部分開化派首領逃往日本,守舊派重新掌權。
1894年朝鮮爆發大規模農民起義,6月6日清軍在牙山登陸,日本軍隊立即於7月6日在仁川登陸,並發動壬午事變,佔領漢城,強迫朝鮮簽定不平等的《濟物浦條約》(濟物浦即今天的仁川)。並且組織親日派政府,鎮壓了農民起義。
1894年日本和駐朝鮮的清軍展開甲午戰爭。
1895年4月,清軍失敗,簽定《中日馬關條約》,結束中朝宗藩關系,承認朝鮮獨立。至此,朝鮮成為日本的「保護國」,在日本的統治之下。1895年日本暗殺有反日傾向的閔妃。
1897年在俄羅斯的支持下,高宗宣布獨立,成立大韓帝國,自稱皇帝,追封閔妃為明成皇後,從此朝鮮改為韓國。日俄戰爭後,俄國戰敗。日本在朝鮮設立日本派出的「統監」政權,強迫高宗退位由皇太子繼位,日本第一任統監伊藤博文在哈爾濱被朝鮮愛國志士安重根刺死。
[編輯]日本統治時期
[編輯]日韓合並
日本於1910年8月迫使韓國政府同之簽定《日韓合並條約》,正式吞並朝鮮半島,將皇室封為日本貴族,暗殺高宗,強迫朝鮮人改用日語,企圖消滅朝鮮民族文化。
[編輯]3·1獨立活動
1919年3月1日,朝鮮半島因日本禁止在學校內使用朝鮮民族語言,展開大規模反抗活動。柳順寬等青年學子在今日漢城鍾路區的塔洞公園發表「3·1獨立宣言」,但被日本警察暴力鎮壓,柳順寬等學子被殺。史稱「3·1獨立活動」。同年朝鮮獨立運動領導人在上海成立臨時政府,上海淪陷後遷往重慶,成立獨立戰斗隊對日宣戰。
[編輯]現代
[編輯]朝鮮戰爭
1945年日本投降,以北緯38度線為界,分別由蘇聯和美國軍隊接收。在美蘇支持下於1948年8月成立大韓民國,1948年9月成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1950年6月25日雙方爆發朝鮮戰爭,中國和美國分別介入,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進行抗美援朝。1953年7月27日以臨時分界線為界,中朝聯軍同聯合國軍簽定停戰協定,並由聯合國指派永久中立國瑞士及瑞典駐軍於共同警備區域,以監察兩國在邊境的軍事行動。1958年10月26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全部撤離朝鮮半島,目前美國仍有部分軍隊駐扎在韓國。
H. 朝鮮民族有多少年的歷史
朝鮮族有大約八百年的歷史。公元十四世紀,李氏朝鮮建立,這個民族被稱為朝鮮族。
朝鮮民族的主源,或者說朝鮮半島最早的居民是韓和穢。他們的先人早在舊石器時代就一直居住在朝鮮半島。韓種族屬於南方蒙古人種,居住朝鮮半島的南部。穢種族屬於北方蒙古人種,居住在朝鮮半島的北部及我國東北地區。韓、穢兩種族早就人口眾多,並創造了燦爛文化。他們是朝鮮半島舊石器以至新石器時代諸文化的主人。
在我國商、周之時(公元前十一世紀),原來居住在我國遼東地區的東夷人,開始遷徙到遼東半島。商朝貴族箕子東走建朝鮮的記載,應當是這一遷徙在史籍上的反映。遼東式石棚及青銅短劍的分布於朝鮮半島北部,也應當是東夷族進入朝鮮半島的遺跡。據《後漢書·東夷傳》載:「昔武王封箕子於朝鮮,箕子教以禮義、田 ,又制八條之教。」《三國志·東夷傳》也有相同的記載。表明古朝鮮是由箕子所率領東走的商人(東夷人的一支)和朝鮮半島土著的穢人結合而成。
公元前三世紀左右,燕人佔取遼東,並攻佔了古朝鮮西部的土地,促使了居住在遼東的夷人和新牽來的燕人(華夏族的一支)融合成新的燕人,不久並入於秦,成為今漢族的一部分。而居住朝鮮半島的夷人,則和當地的穢人融合成了古朝鮮族。
公元前二世紀,我國秦漢之交,中原戰亂,「燕、齊、趙民避地朝鮮者數萬口」4。漢初,燕人衛滿東走出塞,「度貝水,居朝鮮之西界秦故空地上下障。滿誘亡黨(中國移民)眾稍多,乃攻准,准逃亡。」衛滿建立了衛氏朝鮮。衛氏朝鮮的建立,表明了燕人的進一步遷入朝鮮半島北部。
與此同時,箕氏的後代箕准南走馬韓為王。此外在秦代還有一部分漢人,為逃避秦的徭役,逃亡到朝鮮半島的東南部,與當地土著韓族結合形成了漢代的辰韓。北方民族進入了朝鮮半島的南部。
公元前一O八年,漢武帝滅衛氏朝鮮,於朝鮮半島北部建立了樂浪等郡縣,漢民更進一步遷居朝鮮半島。
漢魏之時,在朝鮮半島南部,居住著韓種的三支,馬韓、辰韓、弁韓。史載馬韓有五十四國總十餘萬戶。辰韓、弁韓各有二十國。共七十八國。共計為二十萬戶,約近百萬人。
公元一世紀開始,原居住在鴨綠江流域的高句麗人逐漸南下佔有朝鮮半島北部,公元四世紀攻佔了樂浪郡。部分漢人如張統等遷居遼西、退出了朝鮮半島。部分漢人留居朝鮮半島和古朝鮮人、穢人一起在高句麗人統治下,逐漸融合成新的民族。同時,高句麗人有部分南下與朝鮮半島南部的韓人相結合建立了百濟國。辰韓(由南遷的秦人和當地的土著的韓人結合而成)的苗裔建立了新羅國家。朝鮮半島初步形成了三個並列的小民族。
公元七世紀,新羅和唐聯合,攻滅了高句麗和百濟,不久唐兵被迫撤出朝鮮半島。新羅基本上統一了朝鮮半島,在朝鮮半島上第一次形成了一個統一的民族棗新羅民族。
但當時朝鮮的東北部還為渤海國所佔,渤海族是以粟末摸和及高麗遺民為主融合其他穢百人形成的一個民族。高句麗民族一部分遷居我國中原地區加入於漢族之中,一部分加入渤海族之中,一部分加入新羅民族之中。
公元十世紀,遼滅渤海,將渤海人西遷,部分渤海人南投新羅,加入新羅族中。而同時,原居牡丹江流域的女真人南下,佔有了朝鮮半島的東北部。
也在公元十世紀初,王建創立了高麗王朝,新羅人改稱高麗人。高麗人與新羅人不同是前者吸收了十餘萬渤海人,但主體是一樣的。高麗人和高句麗人卻根本不同。高句麗人是橫跨中朝兩國國土,但又不包括朝鮮半島南部的一個古民族。而高麗人則是純屬朝鮮半島上的一個民族。
公元十四世紀,李氏朝鮮建立,這個民族被稱為朝鮮族。此後一個時期居住在朝鮮半島東北部的女真人,部分北遷成為女真族棗滿族的一部分,部分南徙加入於朝鮮民族之中。朝鮮民族雖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吸收了許多民族,但它的主體是穢和韓。
I. 朝鮮的歷史
朝鮮是亞洲東部的文明古國之一。遠古時期,半島上即有人居住,近年已發現一些舊石器時代遺跡和新石器時代遺址。公元前第 1千紀上半葉進入青銅時代,公元前 4世紀開始使用鐵器。當時半島南部的居民為韓族,半島北部則居住著穢族,一般認為其語言近於通古斯語系。朝鮮很早就傳入漢字,而「朝鮮」一詞則始見於中國的《管子》、《史記》等古代文獻之中。約在中國戰國時期(公元前5~前3世紀),「朝鮮侯」稱王。是為朝鮮建國之始。當時已有「犯禁八條」和「禮義田蠶織作」,表明已有成文法,農業、手工業等也有相當發展。漢初,燕人衛滿自立為王,是為衛滿朝鮮。其統治中心在今大同江中游一帶。公元前 108年,漢武帝滅衛氏朝鮮,於其地設樂浪等四郡。此時半島南部居有3個部落聯盟集團,即馬韓、辰韓、弁韓,史稱三韓。公元3世紀左右,百濟統一馬韓地區,新羅統一辰韓地區,建立起國家。公元前後在中國東北興起的高句麗,於427年遷都平壤,於是半島上形成三雄爭霸的局面,史稱三國時期。三國之間戰爭連年不斷。 7世紀中葉,新羅與唐朝結成同盟,滅亡百濟 (660)和高句麗(668),735年新羅統一□水以南的領土。新羅統一朝鮮後,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迅速向封建制過渡。為適應新興貴族地主的要求和加強中央集權的統治,國王大力推行唐朝的典章制度,對具有戰功的人賜以土地,實行租庸調賦役制度。改革中央和地方的官僚機構,確立封建中央集權的統治。農業、手工業都有較大的發展,對外貿易興盛。9世紀末葉以後,國力衰弱,農民起義頻繁。900年,甄萱建後百濟, 901年弓裔建泰封國。國家一分為三,史稱後三國。
918年,王建殺弓裔自立,國號高麗,是為王氏高麗王朝。先後滅後百濟和新羅,統一半島南部。為加強中央集權的統治,高麗在中央設三省六部,軍隊實行府兵制。頒布「柴田科」法令,實行官員俸祿田和柴山制度,封建經濟進一步得到鞏固和發展,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繁榮,對外貿易頻繁。後期,官僚地主階級兼並土地,加強剝削,致使農民和奴婢不斷進行反抗斗爭,使統治階級受到沉重打擊。高麗建國後,乘渤海國衰落之機向北擴張,把疆界延伸到鴨綠江下游南岸。此後,連續與遼、金兩國發生戰爭。從1231年起,蒙古軍多次進攻高麗,半島遭受很大破壞。1258年,高麗國王降服,元朝在高麗設 「達魯花赤」,監督國政。蒙軍入侵和元朝的控制,遭到高麗人民的英勇反抗。元末農民大起義後,高麗始擺脫元朝的統治。
1392年,李成桂篡奪高麗王位自立,改國號為朝鮮,即李氏朝鮮。李朝是朝鮮封建社會由鼎盛到衰落的時期。統治階級為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重新調整了君主專制的國家機構,把軍隊的統率權集中於中央。李朝初期實行「科田法」制度,把全國土地按等級分授給文武兩班,並規定可以世襲,使「私田」進一步趨於私有。地主階級利用各種手段兼並土地,擴大私田,殘酷地進行高利貸盤剝,引起農民不斷反抗。另一方面統治階級內部黨爭激烈,矛盾日益尖銳,國力漸衰。16世紀末葉,壬辰衛國戰爭爆發。朝鮮人民組織義兵,到處打擊日寇(見反日義兵斗爭)。李舜臣等愛國將領則給敵水軍以沉重打擊。明朝應朝鮮之請,派遣軍隊援朝御倭,最後打敗了日本侵略者。17世紀以後,朝鮮的社會經濟又有恢復和發展,同中國和日本的經濟、文化交流十分活躍。19 世紀以後,開始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壬辰衛國戰爭—朝鮮軍民據守城池抵抗倭寇
J. 朝鮮歷史的三國時代是什麼時候
由於漢抄朝解體,無力北顧,前1世紀中葉,辰國開始解體。新羅、百濟日漸強盛,公元4世紀,朝鮮形成 高句麗、新羅、百濟三國鼎立時期。
在公元前後(《三國史記》記載在公元前一世紀中),朝鮮半島上出現了三大政權:新羅(前57年-935年)、高句麗(前37年-668年)、百濟(前18年-660年)。在半島南端還有伽倻等政權。各國互相攻伐,同時也出現了朝鮮歷史上的一個鼎盛時期。
百濟是由馬韓部落- -發展起來的,新羅是辰韓中一個小部落形成的。百濟依靠中國南朝各代,從中國吸收文化並向日本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