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衛生革命的主要目標是什麼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衛生革命的主要目標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1-03-03 13:31:40

⑴ 第一次公共衛生革命的主要任務是預防

是的,預防是第一任務!

⑵ 三次衛生革命的標志性成就

1、歷史上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經歷了三次不同目標和任務演變的衛生革命,不同國家、不同時期面臨的任務、重點和目標有所不同。
第一次衛生革命以防治傳染病、寄生蟲病和地方病為主要目標,採取抗生素、免疫接種、消毒、殺蟲,滅鼠等社會衛生措施,使傳染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第二次衛生革命以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為主攻目標,通過發展早期診斷技術、提高治療效果、加強疾病和健康危險因素監測、改變不良的行為生活方式、合理營養和體育鍛煉等措施,努力降低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第三次衛生革命以提高生命質量,促進全人類健康長壽和實現人人健康為奮斗目標,通過進一步樹立健康新觀念和大衛生觀念、加強健康促進和健康教育、堅持可持續發展策略、保護環境、發展自我保健、家庭保健及社區保健等綜合性措施,有可能實現上述目標。
2、具體概況:
(1)第一次衛生革命
第一次衛生革命是針對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傳染性疾病和寄生蟲病展開的,是19世紀後半葉從歐洲開始的,通過控制傳染源、預防接種、改善環境等措施,以控制傳染病的流行。
(2)第二次衛生革命
所謂第二次衛生革命就是衛生工作的主攻方向是向生活方式引起的疾病宣戰。美國保健福利部推薦6項有益於健康的生活方式:(1)不吸煙;(2)少飲酒;(3)合理膳食;(4)適量運動;(5)定期健康檢查;(6)遵守交通規則。
在我國,第一次衛生革命的任務還未完成,又面臨第二次衛生革命的任務。在兩次衛生革命交錯開展的形勢下,健康教育工作的任務是很艱巨的。參照車輛保健福利部提出的6項生活習慣,聯系我國的實際,擬定了《促進健康的生活習慣》供參考。
這些生活習慣主要分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三大類,共12條:生物因素方面要做到不吸煙、少飲酒、合理膳食、規律生活、鍛煉身體、應激控制、自尊自重;社會因素方面要學會善於利用保健設施和注意安全。如果我們大家都能做到這12條,我國人民的健康將得到極大的改善,也將大大延長期望壽命。

(3)第三次衛生革命
醫院有高技術優勢,是開展健康教育最有影響最有權威的人員,他們不但掌握系統的醫葯知識,還直接為病人服務,了解他們的要求和心理變化,病人及家屬對他們的教育深信不疑,加上教育的科學性、針對性強,容易取得明顯的教育效果。通過醫院健康教育,以醫院為中心,開展社區范圍的宣傳教育,將醫院的工作擴大到社會,讓更多的人獲得健康知識,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也可以促進醫院和老百姓互知互諒,為醫院工作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當前,衛生改革進入攻堅階段,不僅是人員與機構的重組,更重要的是堅持為人民健康服務的方向,為適應社會發展的新形式,衛生服務機構的功能和衛生服務的模式都要發生轉變。全國各地正在改革城市衛生服務體系,積極發展社區衛生服務。
這就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社區衛生。有人將這一變革稱為第三次衛生革命。

⑶ 人類保健史上三次衛生革命的對象包括哪些內容

歷史上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經歷了三次不同目標和任務演變的衛生革命,不同國家、專不同時期面臨的任務屬、重點和目標有所不同.
1、第一次衛生革命
第一次衛生革命以防治傳染病、寄生蟲病和地方病為主要目標,採取抗生素、免疫接種、消毒、殺蟲,滅鼠等社會衛生措施,使傳染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2、第二次衛生革命
第二次衛生革命以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為主攻目標,通過發展早期診斷技術、提高治療效果、加強疾病和健康危險因素監測、改變不良的行為生活方式、合理營養和體育鍛煉等措施,努力降低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3、第三次衛生革命
第三次衛生革命以提高生命質量,促進全人類健康長壽和實現人人健康為奮斗目標,通過進一步樹立健康新觀念和大衛生觀念、加強健康促進和健康教育、堅持可持續發展策略、保護環境、發展自我保健、家庭保健及社區保健等綜合性措施,有可能實現上述目標.

⑷ 人類保健史上三次衛生革命的對象包括哪些內容

歷史上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經歷了三次不同目標和任務演變的衛生革命,不內同國家、不同時期面容臨的任務、重點和目標有所不同。

1、第一次衛生革命

第一次衛生革命以防治傳染病、寄生蟲病和地方病為主要目標,採取抗生素、免疫接種、消毒、殺蟲,滅鼠等社會衛生措施,使傳染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2、第二次衛生革命

第二次衛生革命以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為主攻目標,通過發展早期診斷技術、提高治療效果、加強疾病和健康危險因素監測、改變不良的行為生活方式、合理營養和體育鍛煉等措施,努力降低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3、第三次衛生革命

第三次衛生革命以提高生命質量,促進全人類健康長壽和實現人人健康為奮斗目標,通過進一步樹立健康新觀念和大衛生觀念、加強健康促進和健康教育、堅持可持續發展策略、保護環境、發展自我保健、家庭保健及社區保健等綜合性措施,有可能實現上述目標。

⑸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衛生體系六大基石是什麼

國民健康是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和民族興旺的重要保障,中國《憲法》明文規定:維護全體公民的健康,提高各族人民的健康水平,是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 一、健康的必要條件 世界衛生組織在1948年對「健康」的概念,在其組織法中指出,「健康是整個身體、精神和社會生活的完滿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體弱」,「政府對人民健康負責任,只有通過適當的衛生保健和社會措施才能履行其責任。」這些在1948年聽起來似乎是空想,然而當我們將邁向二十一世紀之際,我們覺得它更具有針對性。 健康的先決條件是和平、住房、教育、社會安全、社會關系、實物、收入、婦女的權利、穩定生態體系、持續的資源利用、社會公正、尊重人權和平等,上述所有方面,都構成對健康的最大威脅。 人類在復雜的環境下生活,環境對人類健康具有長期的和潛在影響力。個人、家庭、社區和民族的參與對健康的決定作用日益增強,這是社會的發展結果,健康的決定因素在本世紀成為我們面臨的新挑戰。現代化建設提高了生產和生活的自動化水平,增強了普遍的營養水平,但同時,社會競爭的壓力加大,心理負擔增加,體力支出下降,營養過剩等健康的負效應問題開始表現出來。 傳統的舊傳染病如結核病等;被新的傳染病和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所取代,如艾滋病或高血壓、惡性腫瘤等。面對新型的疾病譜和死亡譜,醫生們發現,用生物醫學模式已經無法對其發病機理和防治方式進行解釋;因為單靠葯物對這些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均無明顯作用。由此發起了第二次衛生革命。 二、三次衛生革命的形式與內容 歷史上第一次衛生革命是以傳染病、寄生蟲病和地方病為主要防治對象,社會衛生策略主要是通過制定國家衛生措施和環境衛生工程措施,研究有效疫苗和生物製品制備,推行廣泛的免疫接種計劃,推行消毒、殺蟲及滅鼠計劃,通過綜合性的衛生措施使得急、慢性傳染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平均期望壽命顯著提高。 第二次衛生革命是以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為主攻目標,主要是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意外傷害、糖尿病和精神病等。通過綜合衛生措施,發展早期診斷技術,提高治療效果,加強疾病監測特別是控制與疾病發生發展密切相關的危險因素,改善生態和生活環境,提倡建立健康的行為生活方式,控制吸煙、酗酒、吸毒,提倡合理營養和體育鍛煉,通過各種健康促進及健康教育措施,降低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 第三次衛生革命以提高生活質量,促進全人類健康長壽和實現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為目標。總結第一、二次衛生革命的經驗與教訓,發展社會醫學,使衛生事業適應醫學模式轉變的客觀需要,必須轉變健康舊觀念,樹立健康新觀念,樹立大衛生觀,加強社會衛生措施,大力防治「文明病」、「社會病」,推行自我保健,家庭保健和發展社區衛生服務,才有可能在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將生活質量與健康水平提高到一個新階段。 三、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 醫學模式最初是一個數理邏輯概念,以後成為總結各種學科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核心。醫學模式(Medical model)是在醫學實踐中產生的,是人類在與疾病抗爭和認識自身生命過程的無數實踐中得出的對醫學的總體認識,是指導醫學實踐的基本觀點。 醫學模式的核心是醫學觀,我們用它來指導我們研究醫學的屬性、職能、結構和發展規律。1973年,美國的Lafrsmboise的健康層次理論(Health Field Concept)應運而生。他認為影響健康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環境、生活方式及衛生服務系統。貫徹預防工作必須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同時,也對健康概念的內涵作了全新的詮釋,成為指導現代醫學實踐的理論基礎。 (1)生物因素:影響個體健康的生物因素包括自然成熟和老化、遺傳因素,及身體器官內部復雜的運動結果,站在預防醫學的立場來看,生物因素是最難以人為的方式加以控制或改變的部分,這也就是中國人常說的「體質。人們可以作的只能是加強身體鍛煉,注意身體狀況的變化,接受周期性的健康檢查,以及早期診斷和治療疾病。 (2)環境因素是指以人為主體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A.自然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環境污染必然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其危害的機制比較復雜,一般具有濃度低、效應慢、周期長、范圍大、後果嚴重,恢復困難的特點。如與家庭和工作場所的衛生情況相關的設施,各種各樣的污染、噪音與安全等。這些環境因素對健康都有不同層次的影響。目前最受重視的是工業污染、食品安全,兒童安全和勞動衛生等。 B.社會環境: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諸多因素,這些因素影響到家庭的功能、人際關系、工作的壓力、社交的情況等。疾病的發生和轉歸直接或間接的受社會環境的影響和制約。 C.心理環境:是指個體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生活,每天面臨著不同的情景對個人的價值觀念和人格氣質的考驗;心理是否健全,能否承受壓力,有無心理疾患等。事實上,大家熟悉的身心疾病(Psychoso matic disorder)就是心理因素造成的健康障礙,這類疾病在當代人中間有顯著的增加。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全球的抑鬱症患病率為3%~5%。約13%~20%的人一生中有過抑鬱體驗。其中2/3的人正處於工作年齡,會因此影響他們的工作能力和效率。抑鬱是可危及生命的疾病,嚴重的抑鬱症患者中15%的人用自殺結束生命。 (3)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又稱為健康行為(health behaviors)是指由於人們自身的不良行為和生活方式給個人、家庭乃至社會健康帶來直接或間接的危害,它對人的機體具有廣泛影響性、累計性和恆常性,對健康的影響是十分廣泛的。如不合理飲食、吸煙、酗酒、久坐而不鍛煉、性亂、吸毒等。根據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的統計,發現改變這些有害健康的偏離行為,就可有效地減少罹患疾病的機會,從而大大延長預期壽命。美國經過30年努力,使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50%,其中2/3是通過改善行為和生活方式而取得的。1992年國際心臟保健會議提出的維多利亞保健宣言指出: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全部是針對行為和生活方式需要自我保健的建議。 (4)衛生服務系統:包括預防、治療和康復三個系統,衛生服務的功能和布局對地區居民的健康構成直接影響,衛生服務的質量和效果也對居民的健康構成影響。通常經濟發達的地區醫療衛生服務系統較完善,而欠發達地區三級醫療保健網功能不全,居民的健康水平和期望壽命也較低。 這四類十二項因素模式,是當今社會醫學較為推崇的健康模式,為世界衛生組織成立時制定的健康觀作了正確的理論注釋,它啟示社會和醫務界要特別關注社會環境與生活方式對健康的重要影響,成為世界范圍內進行第二次衛生革命的有利武器。 1991年(WHO)全球1歲以上人口主要死因歸類調查 主要歸因 歸因比例(%) 生物因素 15 環境因素 17 衛生服務因素 8 行為生活方式因素 60 合計 100 四、健康觀和疾病觀 健康觀和疾病觀是建立在一定醫學模式基礎上,隨著醫學模式的更新而改變的,研究健康與疾病的聯系,是對健康和疾病的本質性認識。 過去人們患了傳染病,便失去了健康,而當傳染病治癒,人們又重新獲得了健康。這種以傳染病的發生、變化和轉歸為依據的疾病觀是單因單果的表現形式。「沒有病就是健康」被稱為消極的健康觀,即生物醫學模式的健康觀。慢性病、非傳染性疾病以及某些退行性疾病發病原因非常復雜。往往這些疾病形式被稱作多因單果或多因多果。要減少這類疾病,獲得健康不能單純依賴治療,而要更多地依靠社會預防,降低和排除健康危險因素,以達到個體的身心平衡,並與環境協調一致,才能獲得健康。所以,健康只能是「身體、精神和社會生活的完滿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體弱」。 健康與疾病相對的概念:所有生物體都會有病,都要經歷生長、老化、死亡的過程。因此,可以把健康與疾病看做是一個連續的統一體的分度尺。良好的健康在一端,死亡在另一端,每個人都在疾病-健康連續統一體的兩端之間的某一地方佔有一個位置,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在變化著。不同地區的調查均反映,在人群中自己認為健康的人不超過人口的19%。而大多數人卻是在亞健康或亞臨床狀態內生活。他們是我們需要關注的對象,也是健康教育和臨床預防工作的重點人群。 亞健康狀態:指人的機體雖然無明顯的疾病,但呈現出活力降低,適應力呈不同程度減退的一種生理狀態,是由機體各系統的生理功能和代謝過程低下所導致,是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一種生理功能降低的狀態,亦稱「第三狀態」或「灰色狀態」。 亞臨床疾病:又稱「無症狀疾病」。認為疾病是改變了條件的生命現象過程。疾病過程中不僅有機體受損害,發生紊亂的病理表現,而且還有防禦、適應、代償生理性反應,這類病理性反應和生理性反應在疾病過程中是不可避免地結合在一起,是很難人為進行分割的進程和結局。 對於「疾病」恩格爾醫生認為:「疾病可看做是整個生物體或其他系統在生長、發育、功能及調整中的失敗或失調。」而醫學是科學,必須承認許多疾病還處於研究過程中,存在不治之症;同時承認醫學不能超越肉體,而只能是盡可能地幫助人們在有限的時間內過健康的生活。1999年11月在美國亞特蘭大第72屆美國心臟學會年會強調:病人得病後再找醫生,醫生能給病人的幫助已經很有限了。即使病治好了,病人也不能恢復到和病前一樣了。因此,好的醫生是讓人不得病的醫生。提出了「超越二級預防」的概念,不是坐等病人發病後進行治療和二級預防,而是主動找出具有危險因素的高危病人,進行認真的一級預防,比如及早篩查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糖尿病,預防心腦腎並發症或更早的預防上述危險因素,使預防的觀念更積極、更有力,成為真正的「上醫治末病」,造福人類。

⑹ 預防醫學史中兩次衛生革命的主要內容和標志有哪些

第一次衛生革命是以傳染病、寄生蟲病和地方性傳染病為主要預防對象。
第二次是以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為主攻目標,主要是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意外傷害、糖尿病和精神病等。

⑺ 簡述三次衛生革命的主要任務

第一次衛生革命是針對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傳染性疾病和寄生蟲病展開的,是19世紀後半葉從歐洲開始的,通過控制傳染源、預防接種、改善環境等措施,以控制傳染病的流行。

所謂第二次衛生革命,就是衛生工作的主攻方向是向生活方式引起的疾病宣戰。

第三次衛生革命,是通過醫院健康教育,以醫院為中心,開展社區范圍的宣傳教育,將醫院的工作擴大到社會,讓更多的人獲得健康知識,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7)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衛生革命的主要目標是什麼擴展閱讀:

第二次衛生革命的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各國的經濟條件普遍改善,加之公共衛生事業迅速發展,以及第一次衛生革命的成功,使人口死亡率特別是嬰兒和孕產婦死亡率明顯下降,促進了人類長壽和人口數量的激增。

許多國家的人口統計「金字塔」都在逐漸變形,65歲以上人口所佔比例日趨增大,在發達國家和部分發展中國家超過了7%,從而進入「老年型社會」行列。

隨著現代社會高度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大量人口集中於現代化的大城市,原有的大批農業村鎮變成了工業化城市,使生活空間十分擁擠,住房、交通、衛生、教育、娛樂等公共設施和事業發展遠遠跟不上需求,導致了許多新的公共衛生與社會問題。

現代工業化、都市化帶來的人口集中,居住和交通擁擠,生活緊張、忙碌,社會關系復雜多變,導致人們的行為和生活方式發生變化。

這時,影響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由傳染病逐步轉變為非傳染性疾病。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1992年全球60%的死亡原因是由於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為造成的,其中發達國家佔70%-80%,發展中國家佔40%-50%。在發達國家,心臟病、腦血管病及惡性腫瘤的發病率與死亡率逐年上升。

1992年,國際心臟保健會議提出的維多利亞心臟保健宣言指出,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和限制飲酒、心理平衡是健康的四大基石,對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進行了高度概括。

美國經過30年的努力,使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下降50%,其中2/3是通過改善行為與生活方式而取得的。風起雲涌的第二次衛生革命,使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在發達國家和一些發展中國家得到了有效控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可喜成績。

⑻ 三次衛生革命的主要任務是什麼有人知道嗎

第一次衛生革命是針對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傳染性疾病和寄生蟲病展開的,是19世紀後半葉從歐洲開始的,通過控制傳染源、預防接種、改善環境等措施,以控制傳染病的流行。
所謂第二次衛生革命,就是衛生工作的主攻方向是向生活方式引起的疾病宣戰。美國保健福利部推薦6項有益於健康的生活方式:(1)不吸煙;(2)少飲酒;(3)合理膳食;(4)適量運動;(5)定期健康檢查;(6)遵守交通規則。
在我國,第一次衛生革命的任務還未完成,又面臨第二次衛生革命的任務。在兩次衛生革命交錯開展的形勢下,健康教育工作的任務是很艱巨的。參照車輛保健福利部提出的6項生活習慣,聯系我國的實際,擬定了《促進健康的生活習慣》供參考。

這些生活習慣主要分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三大類,共12條:生物因素方面要做到不吸煙、少飲酒、合理膳食、規律生活、鍛煉身體、應激控制、自尊自重;社會因素方面要學會善於利用保健設施和注意安全。如果我們大家都能做到這12條,我國人民的健康將得到極大的改善,也將大大延長期望壽命。
第三次衛生革命
醫院有高技術優勢,是開展健康教育最有影響最有權威的人員,他們不但掌握系統的醫葯知識,還直接為病人服務,了解他們的要求和心理變化,病人及家屬對他們的教育深信不疑,加上教育的科學性、針對性強,容易取得明顯的教育效果。通過醫院健康教育,以醫院為中心,開展社區范圍的宣傳教育,將醫院的工作擴大到社會,讓更多的人獲得健康知識,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也可以促進醫院和老百姓互知互諒,為醫院工作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當前,衛生改革進入攻堅階段,不僅是人員與機構的重組,更重要的是堅持為人民健康服務的方向,為適應社會發展的新形式,衛生服務機構的功能和衛生服務的模式都要發生轉變。全國各地正在改革城市衛生服務體系,積極發展社區衛生服務。

這就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社區衛生。有人將這一變革稱為第三次衛生革命。

⑼ 人類社會的兩次革命衛生的內容

第一次衛生革命是針對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傳染性疾病和寄生蟲病展開的,是19世紀後半葉從歐洲內開容始的,通過控制傳染源、預防接種、改善環境等措施,以控制傳染病的流行。
第二次衛生革命,就是衛生工作的主攻方向由控制傳染病延伸到向生活方式引起的疾病宣戰。美國保健福利部推薦6項有益於健康的生活方式:(1)不吸煙;(2)少飲酒;(3)合理膳食;(4)適量運動;(5)定期健康檢查;(6)遵守交通規則。
疾病譜的根本改變向衛生事業提出了新的挑戰。美國保健福利部1979年發布了關於促進健康和預防疾病的報告——《健康的人民》。劃時代地提出了進行第二次公共衛生革命的口號。
主攻方向以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意外傷害、糖尿病和精神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為主。

⑽ 論述歷史上三次衛生革命產生的背景採取的措施及取得

(1)第一次衛生革命
第一次衛生革命是針對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傳染性疾病和寄生蟲病展開的,是19世紀後半葉從歐洲開始的,通過控制傳染源、預防接種、改善環境等措施,以控制傳染病的流行。
(2)第二次衛生革命
所謂第二次衛生革命就是衛生工作的主攻方向是向生活方式引起的疾病宣戰。美國保健福利部推薦6項有益於健康的生活方式:(1)不吸煙;(2)少飲酒;(3)合理膳食;(4)適量運動;(5)定期健康檢查;(6)遵守交通規則。
在我國,第一次衛生革命的任務還未完成,又面臨第二次衛生革命的任務。在兩次衛生革命交錯開展的形勢下,健康教育工作的任務是很艱巨的。參照車輛保健福利部提出的6項生活習慣,聯系我國的實際,擬定了《促進健康的生活習慣》供參考。
這些生活習慣主要分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三大類,共12條:生物因素方面要做到不吸煙、少飲酒、合理膳食、規律生活、鍛煉身體、應激控制、自尊自重;社會因素方面要學會善於利用保健設施和注意安全。如果我們大家都能做到這12條,我國人民的健康將得到極大的改善,也將大大延長期望壽命。

(3)第三次衛生革命
醫院有高技術優勢,是開展健康教育最有影響最有權威的人員,他們不但掌握系統的醫葯知識,還直接為病人服務,了解他們的要求和心理變化,病人及家屬對他們的教育深信不疑,加上教育的科學性、針對性強,容易取得明顯的教育效果。通過醫院健康教育,以醫院為中心,開展社區范圍的宣傳教育,將醫院的工作擴大到社會,讓更多的人獲得健康知識,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也可以促進醫院和老百姓互知互諒,為醫院工作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當前,衛生改革進入攻堅階段,不僅是人員與機構的重組,更重要的是堅持為人民健康服務的方向,為適應社會發展的新形式,衛生服務機構的功能和衛生服務的模式都要發生轉變。全國各地正在改革城市衛生服務體系,積極發展社區衛生服務。
這就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社區衛生。有人將這一變革稱為第三次衛生革命。

閱讀全文

與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衛生革命的主要目標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