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核舟記有多少年歷史了
399年
果核雕刻指在果核上雕刻各種人物、動物和船隻等,通常也指用果核雕刻成的雕塑工藝品 現代藝術家進行果核雕刻
。按材料分有桃核雕刻、橄欖核雕刻、杏核雕刻、楊梅核雕刻、核桃雕刻等,其中以桃核雕刻為主。 沿革果核雕刻的起源尚待考證。據史籍記載和文物考證,果核雕刻在明代已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平,明宣德年間,夏白眼在橄欖核上雕刻16個小孩,每個小孩僅有半粒米大小,眉目清晰。明代最有名的果核雕刻家是天啟年間江蘇虞山(今常熟)的王毅(字叔遠,號初平山人)。他在天啟二年(1622)創作的「赤壁之舟」是果核雕刻史上的珍品。舟長約3厘米,高約0.5厘米,中間為艙,上以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4扇,且能開合。窗旁雕欄上,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船首刻蘇東坡及其好友黃魯直、佛印和尚3人,其中蘇東坡、黃魯直兩人共執一書閱讀,而佛印和尚如同彌勒,袒胸露乳,左臂掛念珠,念珠歷歷可數。船尾橫豎一楫,楫的左右各雕刻船夫一人。船背題款:「天啟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刻」。字跡細如蚊足,又刻篆章「初平山人」。這件核舟成為後世果核雕刻名匠仿效的典範。宜興雕刻家丘山精於胡桃核雕刻,題材大多為蘇東坡游赤壁、漁家樂、百花籃、山水等。清代,果核雕刻的藝術水平進一步提高,以江蘇為傳統產區。康熙年間,蘇州金老(名不詳)、嘉定封錫祿以及乾隆年間的蘇州杜士元、沈君玉等都是果核雕刻名手。封錫祿的橄欖核雕刻「草橋驚夢」,屋宇、人物等在構圖上安排得當,並配合疏柳藏鴉,柴門卧犬,充分表現了鄉村夜景。沈君玉的橄欖核雕刻「駝背老人」,頭戴棕帽,蓄鬍須,衣服肩部有補綴,手持一扇,扇上刻有詩文;他用楊梅核雕刻的「獼猴」,眉目畢具,據《金玉瑣碎》記載,有的藝人以桃核雕刻串連成108枚念珠,每枚念珠刻有3~6名羅漢,姿態各異,面目無一雷同。此外,嘉慶、道光年間,福建霞浦的果核雕刻名匠方建劭創作的「東坡游赤壁」,「篷窗撐辟,江柳掩映」,舟中人物、舷櫓刻畫細致。 近代,果核雕刻主要產於山東、江蘇、廣東、上海等地。山東濰坊桃核雕刻名匠有丁念廷、高家俊、都渭南、張大眼、陳子和等。其中丁念廷、高家俊的作品曾在1915年美國舊金山巴拿馬博覽會上獲銀牌獎。橄欖核雕刻以廣州、蘇州為主。廣州名匠區桂來及其弟子江澤流以人物、花舫見長。20世紀初,上海果核雕刻名匠有麥春華、殷根福等人。麥春華擅長雕刻樓閣、池沼、人物、器具、花鳥等。殷根福的橄欖核雕刻題材有十八羅漢、八仙、觀音、彌陀佛以及花木蘭、穆桂英等人物,後來傳其子女殷榮生、殷雪芸等。殷雪芸和弟子董蘭生在繼承傳統雕刻的基礎上,創作核桃雕刻「寒山寺」、橄欖核雕刻「鑒真東渡船」等,其中「鑒真東渡船」刻有唐代名僧鑒真及弟子、船工等35人,並配以玉石、紅木雕琢成海波紋的底座,更顯精巧。 工藝和特色果核雕刻的主要工具為銼、鑿、鑽。銼有毛銼、光銼、圓銼。鑿刀有方鑿、圓鑿兩種。果核雕刻的工序是: ①用毛銼、光銼將果核進行初步加工。 ②設計構思,並在果核上畫樣。 ③用圓銼按畫樣進行粗加工,做出粗糙的造型。 ④用鑿刀雕刻細部,並以小方鑿刻畫人物的眉毛、眼睛,以小圓鑿刻畫嘴部等。 ⑤磨光,上蠟。最後打眼,串連成念珠,或配以底座,作為欣賞品。 果核雕刻的藝術特色是雕刻精細入微,形態小巧玲瓏。單件陳設品配以底座,加蓋玻璃罩,以供欣賞;有的綴以流蘇,作為佩件或扇墜;有的將若干枚果核雕刻串連成念珠。
拓展:新核舟記
明代名篇《核舟記》把中國古代民間藝術的高深、精巧描述得真切而生動,讀起來感人至深。王叔遠的核舟更是吸引了一代又一代民間藝人為之神牽夢繞,不斷復制和再創造。核舟這一巧技在現代又得到發揚光大,新核舟記不但在技藝上有所創新,而且在內容上更貼近了時代。欣賞新核舟記,對於深刻理解名篇《核舟記》很有幫助,同時通過欣賞實物、圖片、影像等可以使讀者在整體上全面讀懂《核舟記》。 以往人們所了解的《核舟記》表現的多是古代人物,核舟「南湖紅船」把寫真肖像人物引入核舟創作中,寫實刻畫了黨 楊洪武核舟《南湖紅船》
的一大代表,展現了「日出東方、開天闢地」的偉大創舉,當為別開生面,既是古為今用,也是推陳出新,使古老的核舟藝術賦予了新的內涵。 2006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85周年,也是黨的一大代表毛澤東逝世30周年、董必武誕辰120周年、何叔衡誕辰130周年、陳潭秋誕辰110周年、鄧恩銘誕辰105周年和李達逝世40周年,因此,2006年具有特殊的紀念意義。 為了更好地紀念這一特殊時刻,河北省秦皇島市的省級工藝美術大師楊洪武,用5個多月的時間精心刻制了一枚題為「南湖紅船」的核舟作品。該核舟選用上好橄欖核為原料,以嘉興南湖畫舫為原型,細致入微的刻畫了參加黨的一大代表們,在畫舫上創建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瞬間。嘉興南湖畫舫長16米、寬3米,分前、中、後三艙,中共一大就是在畫舫的中艙內舉行的。核舟雖僅長3.9厘米、寬1.4厘米、高1.3厘米,也按畫舫的行止,刻制了前中後三艙,寬敞的艙室、艙頂瓦楞線、艙窗以及桅桿等都一一展現出來。為增強藝術效果,前艙頂還精刻了黨旗、後艙頂刻制了和平鴿。船艙兩旁分別刻制小窗5扇,共10扇,每扇小窗都能開啟。小核舟的艙頂、艙壁、小窗等都刻制了精美的花紋,把核舟裝扮得富麗堂皇。船頭坐4人,毛澤東坐在船頭右側,他目光睿智、慈祥堅定,風吹動著他頭發,身上穿的長衫衣紋清晰可辨,手中的文件紙卷頁翻,頁頁可數;何叔衡側身靠近毛澤東討論著;董必武還坐在船頭左側,手捧書籍思考著問題;李達在閱讀,他還習慣地用手推了推眼睛,猶如身臨其境。打開前艙兩旁的小窗,臨窗而坐的是陳潭秋、王盡美;坐在中艙兩旁小窗前的是鄧恩銘、劉仁靜和李漢俊、包惠僧。船尾右側是一位船工,正在用力 楊洪武核舟《南湖紅船》
搖櫓;左側是李達的夫人王會悟,她一面照料會務、燒水沏茶;一面警惕地觀察著四周,為會議做好保衛工作。王會悟左手提壺、右手端杯,神態自然。壺上的花草紋理似隱似現。核舟的每一個人物,都是按照當時參加黨一大的人物肖像寫真刻制的,人物雖不足2毫米,但都生動傳神,栩栩如生。核舟船底刻一大黨綱98字,題款7字,共105字。字是按豎式書寫陰刻的,填成黑色,筆畫細如毫絲,一行一行的小字好似船行時盪漾起的漣漪。此外,為真實再現南湖畫舫的全面,在核舟「紅船」後面也拖一小舟。小舟長2.3厘米,高1.1厘米,寬1.0厘米。舟頂分為兩層,箬篷頂周邊雕刻著精美的文飾,兩側透雕的篷壁玲瓏剔透、精巧可人。小舟底部刻的是一大閉幕時代表們呼的口號:「共產黨萬歲!第三國際萬歲!共產主義——人類的解放者萬歲!」共23個字。大舟與小舟之間用一條鏈環聯接,也是用核材精刻而成的。 整個「南湖紅船」共刻核舟2、人物12人、小窗10扇、艙室4、壺2、杯皿2、書籍文件5、櫓、爐、小桌各1、鏈環1條、文字128字,此外12人中有5人還佩帶了眼鏡,均都一一俱足。
B. 檀香在我國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東漢,隨著佛教傳入,檀香開始進入中國。
我國進口檀香木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隨著佛教傳入,首先檀香木作為敬佛的香料從西藏、雲南及東南沿海傳入內地。虔誠的香客不惜高價購買這種點燃起來異常芳香的小塊檀香木,作敬香之用,後來逐步用於中醫,成了中葯中的一種葯物,至於作為雕刻工藝品和作高級化妝品原料,那是近百年的事了。北京雍和宮有一座用檀香木雕刻的巨佛像,高26米,直徑3米。這座檀香佛像,是
佛祖釋迦牟尼之檀香瑞像的由來是這樣的:佛祖曾在忉利天說法,優填王十分仰慕,於是懇請大目犍連運用神力,從遙遠他方攝取了檀香木,然後將雕刻師送上天庭,要求他牢牢記住佛祖的絕妙相貌,以便歸來後用檀香木雕刻佛像。
佛圖澄答稱:「可以預卜,不過需要舉行隆重的儀式。」於是,佛圖澄選擇了一位男童,要求他連續齋戒七日。最後,佛圖澄在自己的手掌中塗上麻油,合掌徐徐研磨,同時點燃檀香,口誦咒語。良久之後,他把晶瑩發亮的手掌朝向童子,問道:「把你看到的景象說出來。」童子答道:「我只看見一個穿著軍裝的人,身材高大,皮膚白皙,但是他的雙手卻被紅繩捆綁著。」佛圖澄當即笑著對石勒解釋道:「你很清楚,童子所見的那入就是劉曜了!」果然,劉曜在當年被石勒擊敗而遭擒獲,前趙政權也因此滅亡。
C. 我國有多少年歷史了
1,中國復是上下五千年歷史制,起源是從軒轅皇帝建立華夏統一民族部落開始的。
2,國際上,承認的中國歷史是4000多年。
理由:因為:史記(司馬遷著)--中,第一篇講述王朝的並非華夏部落,也不是夏朝,而是商朝。第一篇就是「殷本紀」。而史記的影響和真實性是國內國際公認的(司馬遷因史記得罪漢武帝受刑),因此國外認定中國歷史是從殷商開始,就是4000多年
D. 刺綉在我國有多少年的歷史
刺綉是我國來民間傳統手工藝之一源。
針線在織物上綉制的各種裝飾圖案的總稱,即用針將絲線或其他纖維、紗線以一定圖案和色彩在綉料上穿刺,以縫跡構成花紋的裝飾織物。刺綉在我國至少有兩三千年的歷史,形成了蘇綉、湘綉、蜀綉和粵綉四大刺綉。
E. 瑪雅文明有多少年的歷史
瑪雅文明約形成於公元前2500年。距離現在約4500年。
瑪雅文明是中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傑出代表,以印第安瑪雅人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南部、瓜地馬拉、貝里斯以及宏都拉斯和薩爾瓦多西部地區。約形成於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400年左右建立早期奴隸制國家,公元3~9世紀為繁盛期,15世紀衰落。
18世紀末開始引起學術界注意,19世紀末發掘一批重要遺址,開始了瑪雅文明的現代考古學研究。20世紀50年代後,研究進展較快,形成專門的瑪雅學,是世界考古學及歷史學研究的重要領域。瑪雅文明的發展階段,學者間說法不一。據美國考古學家N.哈蒙德的劃分,可分為前古典期、古典期、後古典期3個階段。
前古典期即瑪雅文化形成期,年代約當公元前2500~公元250年。在尤卡坦半島中央佩滕盆地及其周圍山谷已出現定居的農業生活,玉米和豆類是主要的作物;由土台、祭壇等組成的早期祭祀中心也已建立,此後出現國家萌芽,並出現象形文字。
古典期(約公元250~900)瑪雅文化進入盛期,各地較大規模的城市和居民點數以百計,都是據地自立的城邦小國,尚未形成統一國家。各邦使用共同的象形文字和歷法,城市規劃、建築風格、生產水平也大體一致。主要遺址大多分布在中部熱帶雨林區,蒂卡爾、瓦哈克通、彼德拉斯內格拉斯、帕倫克、科潘、基里瓜等祭祀中心已形成規模宏大的建築群。蒂卡爾遺址由數以百計的大小金字塔式台廟組成,氣象宏偉,城區面積達50平方公里,估計居民有4萬左右。此時出現大量刻紀年碑銘的石柱,一般每隔5年、10年或20年建立一座,成為獨特的記時柱。800~900年左右,這些祭祀中心突然廢棄,瑪雅文明急劇衰落。11世紀以後,瑪雅文明中心開始逐漸移向北部的石灰岩低地平原。
後古典期(約1000~1520)的文化有濃厚的墨西哥風格。從墨西哥南下的托爾特克人征服尤卡坦,並以奇琴伊察為都城。建築中出現石廊柱群及以活人為祭品的「聖井」、球場,還有觀察天象的天文台和目前保存最完整的高大的金字塔式台廟,崇拜羽蛇神魁扎爾科亞特爾。此後北部的瑪雅潘取代奇琴伊察成為後古典期文化的中心。這一時期的陶器和雕刻藝術都較粗糙,世俗文化興起,並帶來好戰之風。瑪雅潘的統治者與其他城邦結成聯盟,用武力建立起自己的統治。1450年,大概由於內部叛亂,瑪雅潘被焚毀,此後百年中文化趨於衰落。1523~1524年,西班牙殖民者乘虛而入,從墨西哥南下,佔領尤卡坦半島,瑪雅文明被徹底破壞。
瑪雅文明基本上屬新石器時代和銅石並用時代,工具、武器全為石制和木製,黃金和銅在古典期之末才開始使用,一直不知用鐵。農業技術簡單,耕作粗放,不施肥,亦無家畜,後期有水利灌溉。手工製品有各種陶器、棉紡織品等。不同村落和地區間有貿易交換關系。瑪雅人的建築工程達到古代世界高度水平,能對堅硬的石料進行雕鏤加工。建築以布局嚴謹、結構宏偉著稱,其金字塔式台廟內以廢棄物和土堆成,外鋪石板或土坯,設有石砌梯道通往塔頂。其雕刻、彩陶、壁畫等皆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著名的博南帕克壁畫表現貴族儀仗、戰爭與凱旋等,人物形象千姿百態,栩栩如生,是世界壁畫藝術的寶藏之一。
瑪雅文明的天文、數學達到很高成就。通過長期觀測天象,已掌握日食周期和日、月、金星等運行規律,約在前古典期之末已創制出聖年歷和太陽歷兩種歷法,前者一年13個月,每月20天,全年260天;後者一年18個月,每月20天,另加5天忌日,全年365天,每4年加閏1天。每天都記兩歷日月名稱,每52年重復一周,其精確度超過同代希臘、羅馬所用歷法(後被阿茲特克人採用為他們的歷法)。數學方面,瑪雅人使用「0」的概念比中國人早800餘年,比歐洲人早1000餘年,計數使用二十進位制。瑪雅文明的另一獨特創造是象形文字體系,其文字以復雜的圖形組成,一般刻在石建築物如祭台、梯道、石柱等之上,刻、寫需經長期訓練。現已知字元約800餘,但除年代符號及少數人名、器物名外,多未釋讀成功。當時還用樹皮紙和鹿皮寫書,內容主要是歷史、科學和儀典,至今尚無法釋讀。
瑪雅文明的早期階段圍繞祭祀中心形成居民點,古典期形成城邦式國家,各城邦均有自己的王朝。社會的統治階級是祭司和貴族,國王世襲,掌管宗教禮儀,規定農事日期。公社的下層成員為普通的農業勞動者和各業工匠。社會最下層是奴隸,一般來自戰俘、罪犯和負債者,可以自由買賣。瑪雅諸邦在社會發展上與古代世界的初級奴隸制國家相近,但具體情況尚無詳細資料說明。
瑪雅人篤信宗教,文化生活均富於宗教色彩。他們崇拜太陽神、雨神、五穀神、死神、戰神、風神、玉米神等神,其中太陽神居於諸神之上。另外,行祖先崇拜,相信靈魂不滅。瑪雅國家兼管宗教事務。首都即為宗教中心。並且在節日時通常有活人供奉。
公元1502年,哥倫布最後一次遠航美洲,距離他第一次發現「新大陸」恰好10年。船在宏都拉斯灣靠岸,哥倫布和他的船員們興奮地踏上久違的蔥蘢陸地。在當地的市場上,一種製作精美的陶盆吸引住他的目光,賣主告訴他,這漂亮的陶盆來自「瑪雅」。這個神奇的名字,第一次傳入了歐洲人的耳朵。1519年,西班牙探險家科爾特斯(Hernan Cortez)率領西班牙軍隊橫掃墨西哥,征服正處於文明鼎盛時期的阿茲特克帝國,「鏟除一個文化,如同路人隨手摺下路邊一朵向日葵」。此時,瑪雅文明已近尾聲,但在尤卡坦半島上,還殘存著一些瑪雅小邦。1526年,一支西班牙探險隊前往尤卡坦,試圖用暴力建立西班牙殖民地,並強制推行基督教信仰。不肯屈服的瑪雅人展開了長達百餘年的游擊戰,直到1697年,最後一個瑪雅城邦在西班牙人的炮火中灰飛煙滅。
瑪雅文字最早出現於西元前後,但出土的第一塊記載著日期的石碑卻是西元二九二年的產物,發現於提卡爾。從此以後,瑪雅文字只流傳於以貝登和提卡爾為中心的小范圍地區。五世紀中葉,瑪雅文字才普及到整個瑪雅地區,當時的商業交易路線已經確立,瑪雅文字就是循著這條路線傳播到各地。
瑪雅人所使用的八百個象形文字,已有四分之一左右為語文學家解譯出來。這些文字主要代表一周各天和月份的名稱、數目字、方位、顏色以及神祇的名稱。大多記載在石碑、木板、陶器和書籍上。書籍的紙張以植物纖維製造,先以石灰水浸泡,再置於陽光下曬干,因而紙上留下一層石灰。雖然現代還有二百萬人在說瑪雅語,而且其文字中一部分象形和諧音字很像古埃及文字和日本文字,可能可以比較探討出其中的異同來,但我們對整個瑪雅文字的解譯,依然力有未逮。
然而,一九六三年,蘇俄語言學者瑞.克洛魯夫,成功地將碑文分門別類,以統計學的方式來處理和分析,從這些不同的類別中,歸納出相同的象形文字。瑪雅文字不像英文那樣用二十六個羅馬字組成,而是文字每個字都有四個音節。克洛魯夫終於成功地看懂了幾個文字。按著,蘇俄數學研究所的斯爾.索伯夫和巴基.由斯基洛夫,使用電腦,利用龐大的資料文字(約十萬字)成功的解讀了一篇文章。德勒斯基的古文書有月食、星星的運行、結婚等記載;馬德里的古文書中有農耕、狩獵和雕刻等記錄;巴黎的古文書則記載歷史的真相。總之,基本的內容有宗教儀式、氣象現象和農作物等。
瑪雅人認為52年則為一個周期。
F. 風箏在我國已有幾年歷史
風箏起源於戰國時期。公輸般就是後人所說的七巧匠魯班或「魯班爺」。他製作的「鵲」或「鳶」,其原材料是極薄的木片或竹片。漢朝以後,由於紙的發明和應用,在製作風箏時,逐漸以紙代木。稱為「紙鳶」。五代時,又在紙鳶上系竹哨,風吹竹哨,聲如箏鳴 故以後稱「風箏。唐宋時期,現屬濰坊各地扎放風箏已很普遍。明清時期,濰坊的風箏達到極盛。每年清明節前後,風和日麗,家家戶戶扶老攜幼,踏青登場,竟相把自己的得意之作送上藍天。清朝詩人鄭板橋在<<懷濰縣>> 詩中說:「紙花如雪滿天飛,嬌女鞦韆打四圍。五色羅裙風擺動,好將蝴蝶斗春歸。」生動地描寫了清明佳節濰坊風箏的情景。這種春意盎然的民間活動,既是相互觀摩、評比的機會,又是呼吸早春空氣、享受大自然的恩賜、鍛煉身體的好時光。濰坊風箏扎工精美,畫工別致,造型新穎,構圖合理。它還吸收了木版年畫的某些特點,博採京津畫技之長,線條優美,色彩鮮明,善以誇張的手法,突出主題。風格獨特,栩栩如生。最有代表性的大型龍頭蜈蚣風箏 ,長達百餘尺。放飛時先將尾聞和身聞漸次放起,靠幾十節「腰子」所產生的提升力將首部往高空。腰子的連綴是按力學原理系結,系繩之間必須有嚴格的角度和距離。「龍頭蜈蚣」扶搖藍天,氣勢千里,蔚為壯觀。嬴得國內外的普遍贊譽。自1984年第一屆濰坊國際風箏會以後。每年的四月中旬都被要舉辦一年一屆的國際風箏盛會,1988年,第五屆國際風箏會將濰坊定為「世界風箏都。現在已經成功舉辦了十九屆風箏 會,每年都要吸引來自世界的幾十個國家和地區。也為濰坊的經濟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G. 我國象棋有多少年的歷史
根據出古文物與文獻,恰圖蘭卡在波斯庫思老一世時發展成沙特蘭茲,經絲路傳入中國成北周象戲、在唐代成為寶應象棋,最後中國人在宋代改造成現在的中國象棋。有蘇聯學者發表文章,試圖批駁印度起源說。1972年南斯拉夫歷史學家比吉夫的專著《象棋-宇宙的象徵》斷定象棋首先出現在公元569年的中國(象戲),然後才逐漸傳播開來。但後來證實比吉夫此說錯誤,因為印度文獻記載與出土實物三世紀前就有最早的象棋游戲恰圖蘭卡。晏殊的《類要》記載象棋是在三國魏黃初年間傳入中國。象棋的形制不斷地變化。目前國際仍以印度起源說為主。 古人對弈中國象棋具有悠久的歷史。戰國時期,已經有關於象棋的名稱 ,但是指象牙作的六博棋子,如:《楚辭 · 招魂》中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曹並進,遒相迫些;成梟而牟,呼五白些。」《說苑》載:雍門子周以琴見孟嘗君,說:「足下千乘之君也, …… 燕則斗象棋而舞鄭女。」由此可見,遠在戰國時代,六博已在貴族階層中流行開來了。六博當在周代建朝(公元前11世紀)前後產生於中國南部的氏族地區。棋制由棋、箸、局等三種器具組成。兩方行棋,每方六子,有說法棋子種類有為:梟、盧、雉、犢、塞(二枚)。但古文物證實六博棋子非多兵種,這是因錯把樗蒲混為一談,梟、盧、雉、犢、塞是樗蒲擲具的排列組合,不是兵種。棋子用象牙雕刻而成。箸,相當於骰子,在棋之前先要投箸。局,是一種方形的棋盤。六博是「投六箸行六棋」,鬥巧鬥智,相互進攻逼迫,以獲得多博籌為勝,不同於吃王為勝的象棋,沒有演化關系。就如丘處機與吳承恩都寫有同名的《西遊記》,六博與中國象棋只是曾有同種稱呼。 後來又出現一種叫「塞」的棋戲,但與象棋也無關。秦漢時期,塞戲頗為盛行,當時又稱塞戲為「格五」。從湖北雲夢西漢墓出土的塞戲棋盤和甘肅武威磨嘴子漢墓出土的彩繪木俑塞戲 ,可以映證漢代邊韶《塞賦》中對塞戲形制的描寫。六博、塞戲、象棋這三者間無論是規則、棋子、棋盤都大相逕庭,並無演化關系。 網路宣稱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博士在其所著《中國科學文化史》中明確提出指稱象棋是中國依據占卜而發明的說法也是以訛傳訛,因他在書上《中國科學技術史》第6冊二十六章物理學(i)磁學和電學中(8)磁體、占卜與象棋原文講的是與《靈棋經》同樣用於占卜的星棋,而不是象棋。 象棋游戲最早稱為象戲,此一詞出現在北周,意思是象徵的游戲。至南北朝時期的北周朝代,武帝(公元 561 ~ 578 年在位)制《象經》,王褒寫《象戲 · 序 》,庚信寫《象戲經賦》,標志著象棋形制第二次大改革的完成。後周武帝依當時的象棋編制《象經》,有日月星辰之象,象戲名稱由此而來,稱為北周象戲。後來演變的唐代寶應象棋,形式為八乘八的黑白棋盤,棋子為立體造型。釋念常《佛祖通載》卷二二,載「始以車、馬、將、卒代日、月、星、辰者,豈異人乎,正牛僧孺耳。 北周武帝宇文邕發明的象棋隋唐時期,象棋活動穩步開展,史籍上屢見記載,其中最重要的是牛僧孺《玄怪錄》中關於寶應元年(公元 762 年)岑順夢見象棋的一段故事。結合現在能見到的北宋初期飾有「琴棋書畫」四樣圖案,而以八格乘八格的明暗相間的棋盤來表示棋的蘇州織錦,和河南開封出土的背面繪有圖形的銅質棋子,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唐代的象棋形制,和早期的國際象棋頗多相似之處。當時象棋的流行情況,從詩文傳奇中諸多記載中,都可略見一斑。而象棋譜《樗薄象戲格》三卷則可能是唐代的著作。 宣稱武則天夢見與大羅天女下象棋的說法,則為以訛傳訛,根據《唐國史補》、宋元話本小說《梁公九諫》中〈第六諫〉、《狄仁傑傳》、《天中記》、《淵鑒類函》,武則天是夢見下雙陸棋。"武後嘗問狄仁傑雲:「朕昨夜夢與人雙陸,頻不見勝,何也?」對曰:「雙陸輸者,蓋為宮中無子,是上天之意。假此以示陛下,安可久虛儲位哉?」" 現代的象棋型式,到宋代方才制定。宋代的理學家程顥有一首詠象棋的詩說:「大都博奕皆戲劇,象戲翻能學用兵。車馬尚存周戲法,偏神兼備漢官名。中軍八面將軍重,河外尖斜步卒輕,卻憑紋愁聊自笑,雄如劉項亦閑爭。」他詩中還沒提到炮,炮這兵種,是最後加入的,當然是要在中國人發明了火葯火器之後,才反映在象棋上。宋代是象棋廣泛流行,形制大變革的時代。北宋時期,先後有司馬光的《七國象戲》,尹洙的《象戲格》、《棋勢》,晁補之的《廣象戲圖》等著術問世,民間還流行「大象戲」。 北宋當時的象棋有大象戲與小象戲,皆已有炮棋子。小象戲大至為為近代象棋的形式,有 32 枚棋子,盤大小定為縱十路橫九路,將帥待在九宮之正中,沒有士而有偏、俾兩棋子。之後象棋更平民化,不少文人雅士都喜愛下象棋,下象棋者更成為一種職業。 至南宋象棋一詞才開始指現在的中國象棋。南宋時,小象戲已成為現在象棋的形式,將帥待在九宮底,已有士這棋子。陳元靚《事林廣記》中,記載了最早的兩局完整的象棋棋譜和最古老的排局「二龍出海勢」。 經過近百年的實踐,象棋於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 32 枚棋子,黑、紅棋各有將(帥)1個,車、馬、炮、象(相)、士(仕)各2個,卒(兵)5個。南宋時期,象棋「家喻戶曉」, 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李清照、劉克庄等文學家,洪遵、文天祥等政治家,都嗜好下象棋。宮廷設的「棋待詔」中,象棋手佔一半以上。民間有稱為「棋師」的專業者和專制象棋子和象棋盤的手工業者。南宋還出現了洪邁的《棋經論》、葉茂卿的《象棋神機集》、 陳元靚的《事林廣記》等多種象棋著述。 元明清時期,象棋繼續在民間流行,技術水平不斷得以提高,出現了多部總結性的理論專著,其中最為重要的有《夢入神機》《 金鵬十八變》《桔中秘》《適情雅趣》《梅花譜》《竹香齋象棋譜》等。楊慎、唐寅、郎英、羅頎、袁枚等文人學者都愛好下棋 ,大批著名棋手的涌現,顯示了象棋受到社會各階層民眾喜愛的狀況。 橘中秘新中國建立之後,象棋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1956 年,象棋成為國家體育項目。以後,幾乎每年都舉行全國性的比賽。 1962 年成立了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的下屬組織-中國象棋協會,各地相應建立了下屬協會機構。 40 多年來,由於群眾性棋類活動和比賽的推動,象棋棋藝水平提高得很快,優秀棋手不斷涌現,其中以楊官璘、胡榮華、柳大華、趙國榮、李來群、呂欽、許銀川等最為著名。 世界上的4大棋類(圍棋、中國象棋、國際象棋、將棋)都與本國家的政治制度有關。象棋所反應的政治制度是中國的封建社會,而且幾乎是縮影——有中軍帳(九宮)、士位(士、仕)、文官(即中國象棋的象、相,不許過河)、武將(車、馬、炮)、士兵(兵、卒)。 為促進該項目在世界范圍內的普及和推廣,2009年2月23日 據國家體育總局正式批復棋牌運動管理中心,同意「中國象棋」更名為「象棋」英文譯名採用「Xiangqi」。(體競字[2006]123號),「象棋」是我國正式開展的78個體育運動項目之一。
H. 剪紙是我國民間藝術瑰寶,據考證已有多少年歷史
剪紙是我國民間藝術瑰寶,據考證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歷史,分為 陰刻,陽刻,內混合刻。
紙的發明是在公元容前的西漢時代(公元前6世紀),在此之前是不可能有剪紙藝術的出現的,但當時人們運用薄片材料,通過鏤空雕刻的技法製成工藝品,卻早在未出現紙時就已流行,即以雕、鏤、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絹帛,甚至在樹葉上剪刻紋樣。《史記》中的剪桐封弟記述了西周初期周成王用梧桐葉剪成「圭」賜其弟,封姬虞到唐為侯。戰國時期就有用皮革鏤花,(湖北江凌望山一號楚墓出土文物之一),銀箔鏤空刻花(河南輝縣固圍村戰國遺址出土文物之一),都與剪紙同出一撤,他們的出現都為民間剪紙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南北朝時期《木蘭辭》中就有「對鏡貼花黃」的詩句。而中國最早的剪紙作品發現,是新疆吐魯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北朝時期(公元386一581年)五幅團花剪紙。這幾幅剪紙,採用重復折疊的方式和形象互不遮擋的處理手法。
I. 中國有多少千年的雕塑歷史
在原始社會末期,居住抄在黃河和長江流域的原始人,已經開始製作泥塑和陶塑了。1.1975年,在陝西華縣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的墓葬中發掘出一件陶制鷹鼎。2.在湖北屈家嶺文化、浙江河姆渡文化中,出土了一些手捏的只有數厘米大小的動物雕塑。3.秦兵馬俑,秦俑的設計者為了再現2000年前的秦軍「奮擊百萬」氣吞山河的磅礴氣勢,他們不僅僅在於追求單個陶俑的形體高大,而且是精心設計了一個由8000餘件形體高大的俑群構成一組規模龐大的軍陣體系。這些都是中國雕塑的歷史見證。
J. 我國民間剪紙藝術有多少年的風光歷史
紙藝術是中華文化發展演變歷史中的一種傳統藝術,在剪紙尚未產生的年代,自然界的事物向人們提供了大量的類似剪紙的形象,形狀各異的樹葉、草葉、色彩紛呈的花瓣、花朵,玲瓏剔透的雪花以及山川景物的剪影,都促進了對造型藝術的思考。一旦虛實相生、虛實互補的規律被認知,運用這一原理反映生活的藝術創造即成為必然。
我國的剪紙藝術起源於漢至南北朝時期已相當精熟然而真正繁盛卻是在清朝中期以後。由於在發明初期的「珍貴」,剪紙藝術最早開始流傳於宮廷及士大夫宅邸,成為仕女的「最愛」。傳至唐、宋之際,已大為盛行於民間的各種節慶場合;至元代,相繼流傳至中東及歐洲;以致明清,其藝術作品已與人們日常生活節慶相結合。當然在我國較早的記載見諸《呂氏春秋》:「成王與唐叔虞燕居,援梧葉以為圭,而授唐叔虞曰:『余以此封女。』叔虞喜,以告周公······於是遂封叔虞於晉。」《史記·晉世家》亦記此事。這件事廣傳後世,屢被徵引,最終竟以「剪桐」作為分封的代稱。成王即周成王,叔虞是武王之子。叔虞受封乃西周事。將樹葉仿圭成形的行為,已是近乎剪紙的造型藝術。至今,民間仍有手工「撕紙」一項作為剪紙的品種而存在。因此,若說西周時已經出現了剪紙的雛形,也不為無據。近世紀以來,古老的中國,內憂外患,歷經戰禍,剪紙藝術已瀕臨絕跡,一般人們在生活多變中,多已無暇從事剪紙藝術的研究。
古老的剪紙多在鄉間,以剪刀鉸出為主,趣味渾朴天然,都是出自農家婦女之手;剪紙進入城市後,不僅市民情趣和生活理想要參入剪紙藝術,而千家萬戶擁擠在一起,相郊成習,需要頗巨;剪紙藝人為了省工,一刀多張便改為刻刀雕刻為主,風格轉向精巧,藝人也就不止於婦女了。然而,時代更迭生活改變和審美轉化,傳統民間藝術漸漸不能適應現實需要,所以現代新興剪紙藝術孕育而生。
新興的剪紙,首先是切合新時代人的心裡與審美需要,投其所好,畫面飽滿不避繁瑣,反受歡迎。
剪紙藝術在中國之歷久不衰,主要是由於它的愛好者,把中華優美文化和民俗生態,利用「刀」與「剪」的技巧表現的多彩多姿,極盡詠趣,逗人喜愛,流傳彌久而愈覺其珍貴。
剪紙藝術對歐亞大陸的影響,可溯自公元七世紀以後,先後在日本,及經由當時的「絲路」,在中東與歐洲再度播種,並發展出不同的風格。至今,在他們的國家博物館里仍藏有不少古老中國剪紙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