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中山公園有多少年歷史了

中山公園有多少年歷史了

發布時間:2021-03-03 06:57:12

㈠ 石龍鎮的中山公園有幾年歷史了

石龍中山公園坐落於石龍太平路,1924年建成,解放後改為人民公園,1983年恢復原名。公園水陸面積4 萬多平方米,是1925年10月石龍各界歡迎東征軍聯歡大會舊址.

㈡ 深圳中山公園的歷史沿革

中山公來園已有七十多年的歷史,一九源二五年,曾任寶安縣縣長的香港紳士胡鈺先生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籌建的,當時公園面積只有二十畝,園中建有各式木涼亭;養有猴子、鳥雀;種有成片的樟樹、秋楓、石栗、紅棉、鳳凰木和南洋杉供遊人觀賞。當時的南頭電燈公司鄭先生免費為公園供應照明用電。一九三零年十月,南山華僑陳鑒波先生捐款在園內興建了一座鋼混凝土結構的涼亭,當時的縣長胡鈺先生把此亭命名為「鑒波亭」並親自作了「邑中名宿陳鑒波先生熱心公益,見余辟治公園,慨然捐建此亭點綴其間,使其園生色不少」的題詞。同時,還在亭邊的花崗巨石上題刻「與民同樂」四個大字。「文革」期間,巨石被損壞。一九九五年二月為重建解放內伶仃島紀念碑,拆除了年久失修的「鑒波亭」,近年在公園老園區東北處按原貌重建了「鑒波亭」。七十多年前種的樹林,如今已遮天蓋日,兩棵參天的南洋杉粗壯挺拔,為省內所罕見,現在園內有近百年的古樹名木三十二棵。

㈢ 中山公園的發展歷史

中山公園原為遼、金時的興國寺,元代改名為萬壽興國寺。
1421年(永樂十九年)明成祖朱棣興建北京宮殿時,按照「左祖右社」的制度,改建為社稷壇。這里是明、清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穀神的地方。
1913年民國政府接管了社稷壇, 開始募集捐款。
1914年,在北洋政府內務總長朱啟鈐的主持下,將社稷壇辟為公園向社會開放,初稱中央公園,是當時北京城內第一座公共園林,也是北京最早成為公園的皇家園林之一。
1914年10月10日社稷壇對普通民眾開放,公園開放前,短時間內進行了大面積的整修,開辟了面對長安街的正門,鑿開了東壇門的圍牆,修成了月亮門的樣式。
1915年以後,又在園中添建了河塘、疊石和其他建築,社稷壇的戟門也被改為殿堂。1925年孫中山先生的靈柩曾停放在園內的拜殿。
1925年孫中山先生逝世,在園內拜殿(今中山堂)停放靈柩,舉行公祭。
1928年,孫中山先生死後曾在此停放遺體,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由馮玉祥部下時任北平特別市長何其鞏等愛國人士改名中山公園。在辟為中央公園後,除保留社稷壇外,先後營造了松柏交翠亭、格言亭、蕙芳園等景觀,還把習禮亭、蘭亭八柱亭、保衛和平坊及河北大名古剎的宋代石獅移入園中,園中還安放了多塊清代宮苑中的名石。
1937年日本佔領北平後,改為北平公園,10月後又改成中央公園。
1945年抗戰勝利後恢復中山公園的名稱,沿用至今。
1988年中山公園被中國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㈣ 廈門的中山公園的來歷

中山公園始建於1926年,位於廈門鬧市區中心,當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弘揚其「天下為版公」精神,故權命名為「中山公園」。公園幾經興廢,自1983年以來政府多次撥款重建和休整,使公園舊貌換新顏。園內主要景點有:1、各具特色的東、西、南、北四個園門,尤以南門最為壯觀;2、孫中山先生紀念碑,碑高20米,上書「天下為公」四個大字;3、孫中山站立銅像,庄嚴肅穆;4、園內魁星山、魁星河、廖花溪和亭台樓榭、小橋等構成一幅江南山水畫,令人心曠神怡;5、園中有園,情趣盎然,逸趣園、游樂園、動物園、花展館等為公園錦上添花。

採納哦

㈤ 青島中山公園建成多少年

這個問題說起來比較啰嗦:
此處原系會前村村址,1898年,德國強占膠版州灣後,先後將該村全部權土地收購,廢村拆房,辟為植物試驗場。建了林木園地,果木園地,集中各地的花草樹木。其中最富特色的是從日本移植的2萬株櫻花,形取成了此園特有的景色,並逐漸成為以樹林、果園、花木為主的公園,後取名為「森林公園」。第一次世界大戰,日本代德國統治青島,又進一步擴種櫻花,公園也更名為「會前公園」、「旭公園」。1922年中國收回青島主權後,改名為「第一公園」。為紀念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孫中山先生,於1929年5月又更名為「中山公園」,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㈥ 中山公園的來歷

1925年孫中山抄先生逝世,在園內拜殿(今中山堂)停放靈柩,舉行公祭。為紀念這位偉大的民主革命先驅,1928年改名為中山公園。

中山公園位於北京市中心紫禁城(故宮)南面,天安門西側,與故宮一牆之隔。佔地23萬平方米,是—座紀念性的古典壇廟園林。它原是明清兩代的社稷壇,與太廟(今勞動人民文化宮)一起沿襲周代以來「左祖右社」的禮制建造。

(6)中山公園有多少年歷史了擴展閱讀:

發展歷史

中山公園原為遼、金時的興國寺,元代改名為萬壽興國寺。

1421年(永樂十九年)明成祖朱棣興建北京宮殿時,按照「左祖右社」的制度,改建為社稷壇。這里是明、清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穀神的地方。

1913年民國政府接管了社稷壇, 開始募集捐款。

1925年孫中山先生逝世,在園內拜殿(今中山堂)停放靈柩,舉行公祭。

1928年,孫中山先生死後曾在此停放遺體,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改名為中山公園

1937年日本佔領北平後,改為北平公園,10月後又改成中央公園。

1945年抗戰勝利後恢復中山公園的名稱,沿用至今。

1988年中山公園被中國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㈦ 中山公園的歷史沿革

1933年在牛角塘和曬布崗一帶興建,中山公園該園以總理孫公曾親蒞鬆口鼓勵民眾參加革命,其版功德不可不權有紀念,乃名之曰:「中山公園」。中山公園既是該鎮上萬居民休閑鍛煉的場所,又是革命傳統教育陣地,同時也是千年古鎮鬆口旅遊資源重要的組成部分。
經70餘年風雨,鬆口中山公園已顯破舊。為響應市委號召,積極創建旅遊城 市,梅州市梅縣區鬆口鎮黨委、政府對該公園進行整體修葺,在前年投入數十萬元重修圍牆、 密庵亭,鋪築環湖小徑的基礎上,最近又籌集10多萬元,在孫中山塑像前建起小 廣場,在洛陽橋畔建起60多米的綠色走廊,並安裝排污管道,引流堵截污染源, 從2公里外引來山泉水注入湖中,改善水質。同時,植上2000多平方米草皮,對公 園內空地進行綠化。

㈧ 中山公園的發展歷程

1917年8月25日,孫中山先生在廣州召開國會非常會議,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12月初,任命陳炯明為「援閩粵軍」總司令,率兵「援閩護法」。
公園建於何地,初選址三處。一是城西北隅芝山。二是城東南隅丹霞書院一帶。三是城中心府署,這里空曠開闊,東有花園、小山崗,北有晶園、森園、七星池,周邊有參天古樹。最後議定擴建府署一帶為「第一公園」,待後再續建芝山、丹霞為第二、三公園。
第一公園工程於1918年底動工。主事公園建設的有汀漳道尹熊略、工務局長周醒南、工程師謝瑞卿、總監工王孺涵、技工祁自強、總務翟雨亭等人。工程分二段進行,第一段是按公園建設藍圖征房贖款,擴大范圍;填窪整地,除礫修路;建圃圍柵,種花植樹。工程夜以繼日,至第二年四月底公園初具雛形。五月開建第二段工程,進行修樓築館、砌亭立碑、圍牆飾門,到十一月公園即告落成。公園佔地42畝,花款39303元,費時11個月。
公園里的府署,一進、二進改建為「閱書報室」、「圖書館」,後進「仰文樓」重新修葺。東側小山崗擴大加高為「龍虎山」,山腰遍植梅花,崗峰建石柱綠瓦「梅崗亭」。「龍虎山」下西面曠地建六角形「音樂亭」,東面菜園建「美術館」。公園還有「噴水池」、「紫陽亭」、「餘園」、 「荷池」、「七星池」等。公園北端「七星池」前的「森園」、 「晶園」,改建為籃球、排球場。公園南端原是土地廟、保黎堂,拆平改建為運動場,有鞦韆、弄橋、木馬、單雙桿、吊環、跳高、跳遠等新的運動設施。最令人注目的是「閩南護法區紀念碑」,碑為混凝土結構,底座為四方形,長闊各298厘米,座上碑高390厘米。碑上端四面刻碑文,東面楷書「博愛」為孫中山書丹,北面篆書「自由」為章太炎所題,南面隸書「平等」為胡漢民(另一說為汪精衛)所寫,西面楷書「互助」為陳炯明手書。在圖書館東側立二米多高的公園紀念碑,碑文是陳炯明撰寫的「漳州公園記」,以志建園事跡。公園初成,各界人士爭捐花卉、文物、藏書。「南北社父老,送300多盆花卉,沿途燃放鞭炮以示慶賀。」有贈道尹一叢佳品「大風尾蘭」,道尹倡建蘭圃植之,向民間徵集蘭花,道尹也捐款購蘭充實,蘭圃遂成。公園范圍不大,但樓館亭碑,崗池園場,山水相映,花木揚華,錯落有致。
1919年11月公園建成開放,民眾可在「閱書報室」讀到《建設》、《星期評論》、《湘江評論》等革命進步的書籍、報刊。仰文樓屢有名人學者演講及學術交流。音樂亭常有「錦歌社」、「南詞社」在演唱。美術館展出名家書畫及本地書畫愛好者作品,還有「唐咸通經幢」、「古七寶銅佛像」、「清蔡世遠碑刻」。「咸通經幢」高185厘米,黑色花崗石雕成,幢為八角形,每面寬28厘米,陰刻楷書《佛頂尊佗羅尼經》,唐咸通四年(863年)漳州押衙王制建,宣議郎劉鏞書。此碑書法道勁,有晉人風格。顧炎武稱贊為「天下經幢第一」,是唐代書法藝術珍品,河下街林氏捐獻。古七寶銅佛像製作精細,相傳是唐代文物,長期湮埋地下,明時才被發現,三社林氏捐獻。體育場新式的運動設施,吸引許多愛好者在活動。原森嚴、威肅的府衙重地,成為民眾文化活動的樂園。
1920年8月,陳炯明奉命率軍回粵,福建督軍李厚基派張毅踞漳州。時利用拆寺廟的雕刻精工的盤龍石柱四根,在府署前面古榕樹下建「龍柱亭」,在亭中立鐫文石碑,宣揚其「治漳政績」。1926年8月,國民革命軍何應欽率部攻克漳州,廢「龍柱亭」石碑,另立孫中山的《建國大綱》碑。廢陳炯明立的「漳州公園記」碑亭,改為「中山紀念亭」,並另立碑文,鐫孫中山的《總理遺囑》和何應欽的《中山公園記》;又在「七星池」南邊建「中山紀念台」,辟球場為中山廣場,把「第一公園」改名「中山公園」,以紀念孫中山的民主革命功績。
1919年5月,公園正在建設,北京爆發「五四」學生愛國運動,漳州各界群情激憤,紛紛參加國民大會,參加示威遊行,支持「五四」運動。5月22日漳州各界在公園廣場召開「萬人國民大會」,會上通過致電巴黎和會及我國專使,要求爭回青島,廢除「二十一條」不平等條約,要求懲辦賣國賊、抵制日貨,還通過「致南北政府爭回長春」電文。會後上街遊行示威。6月8日,漳州學生成立學聯,聯合工人、商人,舉行罷課、罷工、罷市。6月28日,工農商學各界近萬人,在公園召開追悼北京郭欽文、周瑞琦、徐日哲三烈士大會,贊佩三烈士愛國精神,怒斥北洋政府辱國喪權的行徑。9月9日在公園召開「提倡國貨,禁止日貨」國民大會。會後把搜出的200包日糖投入九龍江,把日籍老闆、日傳教士驅逐出境。公園開始成為漳州民眾參加政治活動,表達政治觀點的場所。
1927年春,中山公園舉行「倒藍反廖」聲討大會。藍汝漢,石碼人,是個大地主,身邊有一批打手,私設公堂,肆意欺壓百姓;其子藍步青也仗勢為非作亂,民憤很大。時中共閩南特委李聯星在石碼開展「倒藍」運動,藍聞訊潛逃。其子藍步青被工農群眾押送漳州法辦,卻被駐軍廖鳴歐放走。廖的行為引起公憤,石碼一帶農民和漳州工農、學生數千人,聯合在中山公園舉行「倒藍反廖」聲討大會。駐軍聞訊趕來干涉,工農群眾與之開展說理斗爭,駐軍詞窮理屈而撤走。聲討大會擴大漳州工農運動的聲勢與影響。
1932年4月20日,毛澤東率紅軍東路軍進軍漳州。4月下旬,在公園仰文樓成立「閩南工農革命委員會」,王占春任主席。5月1日,在中山公園召開「軍民慶祝紅軍勝利攻克漳州」萬人大會。據革命老人謝小梅回憶,大會號召人民群眾團結起來,擁護中央紅軍,反對官僚的統治、壓迫和剝削,在閩南工農革命委員會的領導下開展斗爭,並和全國人民一道,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大會期間,紅軍駕駛在漳繳獲的一架飛機從廈門散發傳單回來,在會場上空低飛盤旋,會場軍民熱烈歡呼、鼓掌,沉浸在勝利、歡樂的氣氛中。紅軍進漳消滅張貞部,籌款籌物,擴大紅軍後,回師蘇區。閩南工農革命斗爭從此走上鞏固發展的道路。
1937年「七·七」事變,日本飛機於8月就竄人漳州轟炸。漳州民眾在血腥的轟炸聲中奮起,中山公園成為抗日救亡運動的中心區。薌潮劇社、學校師生屢屢在這里演出抗日救亡街頭劇,向民眾教唱抗日救亡歌曲,喚起民眾抗日熱忱。紀念「九·一八」,在這里舉行群眾性抗日救亡歌詠大會;平型關大捷,在這里舉行慶祝大會並火炬遊行。公園還成為街道壯丁隊、學生集訓隊、婦女救護隊的訓練場所。人們有力出力,有錢出錢,捐獻飛機,募集寒衣,慰勞抗日將士。薌潮劇社及紅三團300多人加入新四軍北上抗日。漳州軍民匯人全國抗日救亡偉大洪流。八年抗戰,漳州市區及屬縣被日機炸死1420多人、炸傷830多人、炸毀民房、學校3450座,炸毀漁船250多艘。公園仰文樓也被炸塌。漳州軍民在血腥屠殺中,團結一致,齊心抗日。海澄南炮台擊沉日艦「若竹」號,打響閩海勝利第一戰;東山縣軍民三次擊退日海、空軍進攻;港尾日偽三團舉白旗反正;挺進隊渡海夜襲鼓浪嶼敵營;特工潛入廈門刺殺敵奠澤重信;高捷成、李林等一批漳籍英雄兒女參加八路軍、新四軍,在敵後戰場戰斗中屢立戰功。中山公園都以「捷報』』的形式,把勝利消息迅速公諸於眾。1945年8月10日晚上九時過後,傳來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消息,人們從四面八方擁向街頭,擁向中山公園。漳州沸騰了,中山公園沸騰了。鞭炮聲、鑼鼓聲、歡呼勝利的口號聲響澈夜空,有的敲打面盆、擂擊鐵桶,以歡樂的響聲,來表達歷經八年抗戰苦難的結束。人群還以高呼「抗日勝利萬歲」、「中華民族萬歲」的口號,互相慶祝抗日的勝利。中山公園人山人海,抗日勝利的激情如海浪洶涌,如火山爆發。這是勝利之夜,狂歡之夜,難忘之夜。
時光已匆匆地遠去,但中山公園還記載著漳州歷史的一段段蒼桑。

㈨ 溫州中山公園的歷史

中山公園位於市區公園路東端,前銜華蓋山,後倚積谷山,飛霞洞橫於東,池上樓建於西。公園面積4.8公頃,其中水面面積1.52公頃。1927年2月份北伐軍進抵浙江後,溫州各界人民為紀念民國締造者一一孫中山先生,發起在華蓋山、積谷山之間,由舊溫屬六縣人民籌措經費建造中山公園,於1930年10月建成,因以紀念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而得名。園中景點有:中山紀念堂、中日友好櫻花林、假山岩如意亭、湖心亭、文化走廊、音樂台、九曲橋、玉帶橋、登雲橋、冽泉井、摩岩刻石(包括小赤壁、氣如虹、雲根、枕石等)、小石門洞、飛霞洞、謝客岩、駐鶴亭、雲輝亭(被毀)、留雲亭、赤壁亭、池上樓、四宜亭、古樟、古榕、兒童樂園塑像。
中山公園1927年為紀念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拆除城牆,依傍積谷山,闢建公園。新中國成立後,即予修建。中山公園東臨人民路、南近五馬街、西依華蓋山、北靠飛霞路,位於溫州老城區的黃金地段,地理位置極佳,中山公園位於溫州市區公園路東端,公園面積4.8公頃,其中水面面積1.52公頃。
中山公園是浙南著名的古典公園,公園大門內屹立白鹿雕塑,取古時建城"白鹿街花"傳說,園內有眾多名勝古跡和著名景點如池上樓、留公亭、月帶橋,飛霞洞、春草池等,園內還有溫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山紀念堂,相傳山水詩人謝靈運隱居處――積谷山,兒童樂園。園內還有許多參天古木,茵茵綠草。過去由於娛樂項目少,所以幾十年來一直是溫州人特別是兒童們最喜愛的遊玩休閑去處。

園內中山紀念堂,建於1936年11月。1987年投資38.85萬元,重建二層古典樓閣,雙層重檐,周體迴廊。公園的南端有積谷山,山的西簏,謝靈運任郡守時,於此建樓造池,留下"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的名句,後人遂稱其樓為"池上樓",池為"春草池"。現存池上樓系清時所建。公園四周另有湖心亭,景行橋,九曲橋,各具特色。1951年在公園的東南隅積谷山下,創建兒童樂園,佔地面積0.41公頃。1952年建露天音樂台,供群眾聯歡演出。
自溫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優秀旅遊城市以來,市政府投入了大量資金,開展了實施顯山露水,還綠於民的為民辦實事工程,溫州的整個市容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城市綠了,公園美了,公共休閑資源豐富了。

㈩ 信宜中山公園有幾年的歷史

信宜古城在鎮隆鎮八坊村,古稱「竇州」。古城始建於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中山公園等一批具有歷史意義和文物價值的古建築。 據信宜登高山及大坪出土的...

閱讀全文

與中山公園有多少年歷史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