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春秋記錄了多少年的歷史

春秋記錄了多少年的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03 06:19:05

⑴ 春秋戰國歷史各多少年

春秋時期,簡稱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屬於東周的一個時期。春秋時回代周王的勢力減弱,答諸侯群雄紛爭,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另一說認為春秋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戰國時期簡稱戰國,指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東周後期至秦統一中原前,各國混戰不休,故被後世稱之為"戰國"。"戰國"一名取自於西漢劉向所編注的《戰國策》。
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東周在戰國後期(前256年)被秦國所滅,所以春秋戰國時代在時間上並不全然包含在東周王朝裡面。西周時期,周天子保持著天下共主的威權。平王東遷以後,東周開始,周室開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義,而無實際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國也因社會經濟條件不同,大國間爭奪霸主的局面出現了,各國的兼並與爭霸促成了各個地區的統一。因此,東周時期的社會大動盪,為全國性的統一準備了條件。

⑵ 《春秋》記錄的是什麼時間的歷史

歷史人物和事件往往寓有褒貶而不直言,這種寫法稱為「春秋筆法」。「春版秋筆法」權也叫「春秋書法」或「微言大義」,是古代的一種歷史敘述方法和技巧。

孔子首創了這種文章寫法,即在文章的記敘之中表現出作者的思想傾向,而不是通過議論性文辭表達出來。春秋筆法以合乎禮法作為標准,既包括不隱晦事實真相、據事直書的一面,也包括「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曲筆的一面。

《春秋》有明確的時間順序的特點,這對後世編年體史書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北宋時由司馬光主編的歷史巨著《資治通鑒》,就是按年、月、日順序寫的編年體史書。

《左傳》原名《左氏春秋》,簡稱《左傳》,是為《春秋》做註解的一部史書,與《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

《左傳》共35卷,記述的歷史起自公元前722年,止於公元前468年,是我國第一部敘事完整的編年體歷史著作,為「十三經」之一。

⑶ 《春秋》的記載時間到底是多少

左傳按照魯國十二公的順序,從魯隱公元年到魯哀公二十七年,總計二百五十四年,記錄了當時各諸候國的歷史。全書約18萬字。

魯隱公 11年(前722年——前712年)
魯桓公 18年(前711年——前694年)
魯庄公 32年(前693年——前662年)
魯閔公 2年(前661年——前660年)
魯僖公 33年(前659年——前627年)
魯文公 18年(前626年——前609年)
魯宣公 18年(前608年——前591年)
魯成公 18年(前590年——前573年)
魯襄公 31年(前572年——前542年)
魯昭公 32年(前541年——前510年)
魯定公 15年(前509年——前495年)
魯哀公 27年(前494年——前468年)
書末附魯悼公4年及智伯滅亡

《春秋》是儒家的經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歷史,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一書的史料價值很高,但不完備,

春秋是是魯國的編年史,最初原文僅18000多字,現存版本則只有16000多字。在語言上極為精練,遣詞井然有序。就因文字過於簡質,後人不易理解,所以詮釋之作相繼出現,對書中的記載進行解釋和說明,稱之為「傳」。其中左丘明《春秋左氏傳》,公羊高《春秋公羊傳》,榖梁赤《春秋榖梁傳》合稱《春秋三傳》列入儒家經典。現《春秋》原文一般合編入《左傳》作為「經」,《左傳》新增內容作為「傳」。據《漢書·藝文志》記載,為春秋作傳者共5家:
《左氏傳》30卷; 《公羊傳》11卷;《榖梁傳》11篇;
《鄒氏傳》11卷;《夾氏傳》11卷。
其中後兩種已經不存。公羊傳和穀梁傳成書於西漢初年,用當時通行的隸書所寫,稱為今文。左傳有兩種,一種出於孔子舊居的牆壁之中,使用秦朝以前的古代字體寫的,稱為古文;一種是從戰國時期的荀卿流傳下來的。

在歷史上《春秋》是儒家五經之一,是孔子據魯國史書《魯春秋》修訂的
其後有孔子學生及其學孫續寫,孔門後學在魯哀公十六年續寫《春秋》(見於《左傳》),

⑷ 《春秋》記錄的事情是從什麼時期到什麼時期 - 百度

記述從魯隱公到魯哀公,歷十二代君主,計二百四十四年。
《春秋》:即內《春秋經》,又稱《麟經容》或《麟史》,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第一部華夏民族編年史兼歷史散文集。作為魯國的編年史,由孔子修訂而成。《春秋》經書中用於記事的語言極為簡練,然而幾乎每個句子都暗含褒貶之意,被後人稱為「春秋筆法」,」微言大義「。

⑸ 孔子所著《春秋》記錄的是哪一國的歷史

魯國的史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歷史。它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
《春秋》:即《春秋經》,又稱《麟經》或《麟史》,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1] 之一。第一部漢民族編年史兼歷史散文集。作為魯國的編年史,由孔子修訂而成。《春秋》成為經書比《詩》《書》《禮》《樂》這四經為晚。李學勤先生強調:「我們不說《易》《春秋》的進入經的時間一定和《詩》《書》《禮》《樂》一樣早,可是不會像很多人說的那麼晚。因為他們認為《易》《春秋》之所以進入『經』,是因為孔子晚年好《易》,他修《春秋》,後來《易》《春秋》才成為經。[1]
《春秋》經書中用於記事的語言極為簡練,然而幾乎每個句子都暗含褒貶之意,被後人稱為「春秋筆法」。
由於《春秋》的記事過於簡略,因而後來出現了很多對《春秋》所記載的歷史進行詳細記錄的「傳」,較為有名的是被稱為「春秋三傳」的《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⑹ 春秋時期開始於哪一年

春秋是中國歷史階段之一。關於這一時期的起訖,一般有三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一種說法認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滅智氏;另外一種說法認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報導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簡括起來就把這部編年史名為「春秋」



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報導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簡括起來就把這部編年史名為「春秋」。孔子依據魯國史官所編《春秋》加以整理修訂,成為儒家經典之一。《春秋》記錄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於它所記歷史事實的起止年代,大體上與一個客觀的歷史發展時期相當,所以歷代史學家便把《春秋》這個書名作為這個歷史時期的名稱。為了敘事方便,春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戰國前夕,總共295年。

春秋以後,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大諸侯國連年戰爭,當時人們就稱呼這七大諸侯國為戰國。《戰國策·燕策·一》載蘇秦的弟弟蘇代說:「凡天下之戰國七,而燕處弱焉。」可見當時七大諸侯國都有戰國的稱呼。到西漢初年,「戰國」這個名詞的含義還沒有變化。到西漢末年劉向編輯《戰國策》一書時,才開始把「戰國」作為特定的歷史時期的名稱。戰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即《史記》的《六國年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滅齊統一六國的一年,共255年。

⑺ 東周列國志記錄了春秋戰國時代五百多年年的歷史故事有哪些

很多(有的故事還是虛構的),我給整理一下。
比如,春秋時期相關故事:

驪山專烽火,管仲屬與鮑叔牙,曹劌抗齊,齊桓公圖霸,蜜蜂記,退避三舍,弦高退秦兵,戰崤山,鬧朝擊犬,趙氏孤兒,一鳴驚人,過昭關,周遊列國,卧薪嘗膽,西施惑吳。
戰國時代相關故事:

三家分晉,商鞅變法,孫龐鬥智,圍魏救趙,張儀欺楚,雞鳴狗盜,燕昭求賢,火牛陣,完璧歸趙,將相和,遠交近攻,紙上談兵,毛遂自薦,竊符救趙,荊軻刺秦,秦滅六國。

⑻ 春秋是公元前多少年 春秋有多少年歷史

春秋是中國歷史階段之一。為了敘事方便,春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戰國前夕,總共295年。
關於這一時期的起訖,一般有三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一種說法認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滅智氏;另外一種說法認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
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聯手在晉陽打敗智氏,其後逐步將晉國進行了瓜分,自己分別建立了國家,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晉"。公元前379齊國田氏取代姜姓成為齊侯,是為"田齊"。於是,七雄並立,互相爭霸的時代逐步到來,春秋時期走向了戰國時期。
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報導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簡括起來就把這部編年史名為「春秋」。孔子依據魯國史官所編《春秋》加以整理修訂 ,成為儒家經典之一。《春秋》記錄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於它所記歷史事實的起止年代,大體上與一個客觀的歷史發展時期相當,所以歷代史學家便把《春秋》這個書名作為這個歷史時期的名稱。為了敘事方便,春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戰國前夕,總共295年。
春秋以後,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大諸侯國連年戰爭,當時人們就稱呼這七大諸侯國為戰國。《戰國策·燕策·一》載蘇秦的弟弟蘇代說:「凡天下之戰國七,而燕處弱焉。」可見當時七大諸侯國都有戰國的稱呼。到西漢初年,「戰國」這個名詞的含義還沒有變化。到西漢末年劉向編輯《戰國策》一書時,才開始把「戰國」作為特定的歷史時期的名稱。戰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即《史記》的《六國年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滅齊統一六國的一年,共255年。

⑼ 《春秋》一書中總共記載了多少位國君的歷史

《春秋》一書中總共記載了12位國君的歷史。
見世:
1、魯隱公在位年(公元前722年——前712年)
2、魯桓公在位18年(公元前711年——前694年)
3、魯庄公在位32年(公元前693年——前662年)
4、魯閔公在位2年(公元前661年——前660年)
5、魯僖公在位33年(公元前659年——前627年)
聞世:
6、魯文公在位18年(公元前626年——前609年)
7、魯宣公在位18年(公元前608年——前591年)
8、魯成公在位18年(公元前590年——前573年)
9、魯襄公在位31年(公元前572年——前542年)
傳聞世
10、魯昭公在位32年(公元前541年——前510年)
11、魯定公在位15年(公元前509年——前495年)
12、魯哀公在位27年(公元前494年——前468年)
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報導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簡括起來就把這部編年史名為「春秋」。孔子依據魯國史官所編《春秋》加以整理修訂,成為儒家經典之一。《春秋》記錄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於它所記歷史事實的起止年代,大體上與一個客觀的歷史發展時期相當,所以歷代史學家便把《春秋》這個書名作為這個歷史時期的名稱。為了敘事方便,春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戰國前夕,總共295年。

⑽ 《春秋》記錄了春秋時期12個國君,242年的歷史大事綱要

《春秋》是儒家的經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歷史,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一書的史料價值很高,但不完備,王安石甚至說《春秋》是「斷爛朝報」。
在中國上古時期,春季和秋季是諸侯朝聘王室的時節。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書記載的都是一年四季中發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書的統稱。而魯國史書的正式名稱就是《春秋》。傳統上認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也有人認為是魯國史官的集體作品。《春秋》原本秦代以後已經失傳,現在流行的版本是由《左氏傳》、《公羊傳》、《穀梁傳》三傳中拼湊的。

《春秋》又是魯國史書的專名。各國史書有專名的,如晉國史書叫《乘》,楚國史書叫《檮杌》(見《孟子·離婁下》)。魯國史書專名《春秋》,所以《左傳·昭公二年》敘述晉平公派遣韓宣子(起)出使魯國,看到《易》《象》和《魯春秋》。不過韓起所看到的《魯春秋》,一定是從周公姬旦敘起,才能說:「吾乃今知周公之德與周之所以王也。」而現存的《春秋》,才從魯隱公敘起。隱公父親惠公以上的魯國歷史原始記載已經完全亡佚。《楚語上》也說:「教之《春秋》」,就是說,對太子,用史書教授他。《墨子·明鬼篇》有「周之《春秋》」、「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齊之《春秋》」,就是指周朝、燕、宋、齊諸國都有史書,墨子曾讀過。

閱讀全文

與春秋記錄了多少年的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