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歷史的12月19日發生了什麼

歷史的12月19日發生了什麼

發布時間:2021-03-03 06:00:34

『壹』 歷史上的12月9日有哪些大事件

1、貝利撒留奪回羅馬

貝利薩留527年率軍參加對波斯的戰爭。529年升任禁衛軍長官。翌年任德拉總督,擊敗4萬波斯-阿拉伯聯軍,名聲大振。532年鎮壓君士坦丁堡的尼卡起義,解救被圍困的皇帝。

533~534年率1萬步兵和6000騎兵入侵北非,滅汪達爾-阿蘭王國並俘其國王。回國後被授予執政官稱號。535年出征義大利的東哥特王國,登陸西西里島。536年攻入義大利南部,隨後北上佔領羅馬。

2、葡萄牙共和政府垮台

1917年12月9日,葡萄牙發生軍事叛亂,政府被迫下台。伯納迪諾-馬查多總統被逮捕,原首相阿方索-科斯塔成立臨時政府。發動這次軍事叛亂的原葡萄牙駐德國大使西多尼奧-佩斯將軍將出任總統。

3、「一二·九」運動

一二·九運動 又稱為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 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學生數千人舉行了抗日救國示威遊行,反對華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國主義,要求保全中國領土的完整,掀起全國抗日救國新高潮。

12月12日,北平學生舉行第5次示威遊行,高呼"援助綏遠抗戰"、" 各黨派聯合起來"等口號。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次大規模學生愛國運動。

在「冀察政務委員會」計劃成立的12月16日,北平學生和各界群眾1萬餘人又舉行示威遊行,迫使冀察政務委員會延期成立。之後,天津學生又組成南下擴大宣傳團,深入人民中間宣傳抗日救國。

杭州、廣州、武漢、天津、南京、上海等地相繼舉行遊行示威。北平學生的愛國行動,得到了全國學生的響應和全國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國人民抗日民主運動的新高潮,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

4、坦噶尼喀宣布獨立

領有維多利亞、坦噶尼喀等湖部分水域。1856年沿岸為桑給巴爾蘇丹國的一部分。1870年尼亞姆韋濟人建立國家。1884年起逐步被德國控制,1890年英、德兩國訂約後,淪為德國殖民地。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成為英國委任統治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改為英託管地。1961年宣告獨立,次年改為共和國。

5、馬燕紅為我國贏得第一個體操世界冠軍

1979年12月9日,馬燕紅參加在美國沃思堡舉行的第20屆世界體操錦標賽,以19.8 25分的成績獲女子高低杠冠軍,成為中國在世界體操比賽中首次獲得冠軍的運動員。

15歲的她也成為中國體壇上最年輕的世界冠軍、中國第一個體操世界冠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12月9日

『貳』 歷史上12月19日重要事件!!

中國白話報在上海建立榮氏兄弟麵粉公司專利。

『叄』 中國歷史上12月發生過什麼事件

1、一二九運動

一二·九運動 又稱為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學生數千人舉行了抗日救國示威遊行,反對華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國主義,要求保全中國領土的完整,掀起全國抗日救國新高潮。

12月12日,北平學生舉行第5次示威遊行,高呼"援助綏遠抗戰"、" 各黨派聯合起來"等口號。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次大規模學生愛國運動。

在「冀察政務委員會」計劃成立的12月16日,北平學生和各界群眾1萬餘人又舉行示威遊行,迫使冀察政務委員會延期成立。

之後,天津學生又組成南下擴大宣傳團,深入人民中間宣傳抗日救國。杭州、廣州、武漢、天津、南京、上海等地相繼舉行遊行示威。

北平學生的愛國行動,得到了全國學生的響應和全國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國人民抗日民主運動的新高潮,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

一二·九運動公開揭露了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並吞華北的陰謀,打擊了國民黨政府的妥協投降政策,大大地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

它配合了紅軍北上抗日,促進了國內和平和對日抗戰。它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民主運動新高潮的來到。

2、西安事變

西安事變,又稱「雙十二事變」。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為了達到勸諫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既定國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發動「兵諫」。

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來主導下,以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而和平解決。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准備了必要的前提,成為由國內戰爭走向抗日民族戰爭的轉折點。

3、晉西事變

晉西事變,又稱十二月事變,發生於1939年12月。在國民黨頑固派掀起的抗日戰爭時期的「第一次反共高潮」期間,國民黨第二戰區司令長官兼晉綏綏靖公署主任閻錫山,幾乎動用了全部晉綏軍(舊軍)進攻山西新軍,鎮壓與新軍一體的犧牲救國同盟會。

山西新軍在八路軍的支援下被迫奮起反抗。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採取「有理、有利、有節」的方針,妥善處理了這次事變。

打擊了山西反共頑固派的妥協投降陰謀,發展了抗日武裝力量,鞏固了山西的抗戰局面,並且爭取到閻錫山繼續留在抗日陣營,維護了中國共產黨與閻錫山的統一戰線關系。

4、南京大屠殺

南京大屠殺指1931至1945年中國抗日戰爭期間,中華民國在南京保衛戰中失利、首都南京於1937年12月13日淪陷後,在華中派遣軍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長谷壽夫指揮下,侵華日軍於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6周的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大屠殺和姦淫、放火、搶劫等血腥暴行。

在南京大屠殺中,大量平民及戰俘被日軍殺害,無數家庭支離破碎,南京大屠殺的遇難人數超過30萬。

5、汪精衛公開投降

在中國抗日戰爭的最艱苦時期,1938年底日本近衛內閣兩次發表「近衛聲明」,公開對國民黨政府進行政治誘降。

這時,國民黨統治集團內部發生了嚴重的分裂,身為國民黨副總裁的汪精衛公然發表叛國艷電,表示響應「近衛聲明」,走上了可恥的賣國道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抗日戰爭

『肆』 歷史上的12月19日發生過什麼事

古代1280年——元朝頒行著名天文學家郭守敬的《授時歷》,規定365.2425日為一年。授時歷與地球繞太陽一周的周差只有26秒,與現行的格利高利歷相等,但比它早出現300年。
1793年——土倫之役:拿破崙·波拿巴佔領土倫。近代1843年——英國作家狄更斯創作的中篇小說《聖誕頌歌》首次出版
1912年——榮氏兄弟創立福新麵粉公司。現代1920年——希臘國王亞歷山大一世去世之後,其父康斯坦丁一世通過公民投票再次復位為希臘國王
1945年——越南、寮國、柬埔寨抗法救國戰爭全面爆發。
1946年——胡志明率領軍隊進攻法軍,印度支那爆發戰爭。當代1951年——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及其行轅全體人員赴西藏。
1955年——中國中醫研究院成立。
1957年——歐洲各國同意在歐洲部署核武器。
1959年——西方最高級首腦會議在巴黎的愛麗舍宮開幕。這次會議的參加者是:法國總統戴高樂、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英國首相麥克米蘭和聯邦德國總理阿登納。他們用兩天的時間來討論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現狀。
1960年——中國與柬埔寨王國締結友好和互不侵犯條約。
1961年——早上,印度軍隊攻入葡萄牙在印度的3個殖民地果阿、達曼、萊烏。印度陸軍在海空軍的配合下分3路進軍印度西海岸的果阿。一些企圖抵抗的葡萄牙軍人被打死打傷。在果阿首府潘吉姆市,懸掛了400多年的葡萄牙殖民者的旗幟被降下,升起了印度國旗。果阿是在1510年被葡萄牙殖民者侵佔的。
1966年——《外層空間條約》在聯合國通過。
1972年——美國「阿波羅-17」宇宙飛船在太平洋目標區濺落,美國「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結束。
1973年——世界性石油價格大幅度上漲,對依賴石油進口的日本造成嚴重的威脅。1973年12月19日,以日本首相三木武夫為首的一隊高級官員到達科威特,討論石油價格問題。日本首相三木武夫還專門訪問了幾個海灣國家,以求保證日本的工業能得到足夠的石油供應。
1979年——日本學者首次確定致癌遺傳基因結構。
1984年——《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正式簽字。
1984年——美國正式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198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建立。
1985年——一架蘇聯客機被劫持到中國。
1988年——印度總理拉吉夫·甘地訪問我國。
1990年——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
1991年——「海峽第一橋」正式通車。
1994年——香港回歸倒計時牌在天安門廣場矗立。
鄧小平與撒切爾夫人舉行會談
1995年——索拉納正式就任北約秘書長。
1995年——英女王要求查爾斯、黛安娜離婚。
1996年——美國電視節目實行分級。
1997年——金大中當選韓國第十五屆總統。
1997年——新加坡勝安航空185號班機於印尼墜毀,全機104人罹難。
1997年——世界上最著名的電影之一《泰坦尼克號》在美國公映,創下的票房記錄足足維持了12年之久。
1998年——美眾院通過兩項彈劾柯林頓條款。
2006年——香港樹仁學院正名為香港樹仁大學,並於2007年2月14日正式更名。
2007年——2007年韓國總統選舉,李明博當選韓國第十七屆總統。
2008年——俄羅斯軍艦冷戰後首次訪問古巴。
2008年——羅馬尼亞新一屆議會參眾兩院分別選舉社會民主黨主席、前外長米爾恰·傑瓦訥為參議院議長,32歲的民主自由黨全國常委會執行書記、歐洲議員羅伯塔·阿納斯塔塞為眾議院議長。
2008年——日本松下電器和三洋電機達成協議,松下電器將以公開股票收購方式對三洋電機進行並購,收購金額預計將達5600億日元
2008年——國內汽油零售價每升下調0.91元,柴油零售價每升下調1.08元。
2008年——第一屆三亞國際啤酒節在三亞鳳凰島開幕。
2009年——張傑「穿越人海」北京工體演唱會
2009年——台灣花蓮地區發生6.7級地震。
2009年--歐洲之星運行15年來四列客車同時被困於海底隧道,實屬罕見。
2010年——廣州亞殘運會閉幕

『伍』 歷史上12月18號發生過什麼重大事件

大事記
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下詔,改蒙古國號為「大元」。
1402年——朱棣決定遷都北京。
1865年——美國廢除奴隸制。
1892年——俄國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創作的芭蕾舞劇《胡桃夾子》在聖彼得堡的馬林斯基劇院首次公演。
1939年——昆侖關戰役開始,中國軍隊擊敗日本軍隊。
1941年——香港保衛戰:日軍在完全佔領九龍半島和新界後,開始向香港島發動進攻。
1950年——埃特納火山爆發。
1953年——一支國際考古隊在尼羅河畔挖掘出凱爾奈克神廟的遺跡。
1959年——世界上第一台晶體管計算機——IBM7090由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製造成功。
1965年——九個非洲國家因羅得西亞問題同英國斷交。
1968年——中國歷史學家翦伯贊因不堪忍受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所受的迫害,和妻子一起服安眠葯自殺身亡。
1969年——英國廢除死刑。
1971年——美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首次貶值。
1978年——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通過。
1979年——聯合國大會在美國紐約通過《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
1985年——美國一位女性接受人工心臟的手術成功,是歷史上第一宗成功的人工心臟手術。
2002年——香港輕便鐵路發生自1988年通車以來首宗出軌事故。

出生
1021年——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學家。(逝於1086年)
1567年——立花宗茂,日本戰國武將。(逝於1643年)
1856年——約瑟夫·湯姆生,英國物理學家,電子發現者,19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逝於1940年)
1863年——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奧匈帝國王儲。(逝於1914年)
1879年——保羅·克利,瑞士裔德國畫家。(逝於1940年)
1882年——蔡鍔,中國軍事家。(逝於1916年)
1886年——泰·柯布,美國職棒大聯盟球員。(逝於1961年)
1913年——維利·勃蘭特,德國第30任總理,1971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逝於1992年)
1921年——孫道臨,中國電影演員、導演。
1940年——雷鋒,中國共產黨黨員。(逝於1962年)
1946年——斯蒂芬·斯皮爾伯格,美國導演。
1947年——池田理代子,日本漫畫家。
1960年——植草一秀,日本經濟學家。
1961年——大月俊倫,日本動畫製作人。
1963年——布萊德·彼特,美國演員。
1968年——斯琴格日樂,中國歌手。
1969年——聖地亞哥·卡尼薩雷斯,西班牙職業足球員。
1976年——王紹偉,台灣演員、主持人、歌手。
1978年——姬蒂·荷姆絲,美國女演員。
1980年——克莉絲汀·阿奎萊拉,美國女歌手。
1987年——絢香,日本女歌手。

逝世
1968年——翦伯贊,中國歷史學家(1898年出生)
2006年——約瑟夫·巴伯拉,美國動畫製作人,《貓和老鼠》創始人

『陸』 歷史上的12月19日的重大事件

1280年——元朝頒行著名天文學家郭守敬的《授時歷》,規定365.2425日為一年。授時歷與地球繞太陽一周的周差只有26秒,與現行的格利高利歷相等,但比它早出現300年。

『柒』 1981年12月19日歷史上發生了什麼事情 要詳細的說明

經多方查詢,沒發現那天有什麼大事……

『捌』 歷史事件12月9日。中國歷史上發生了什麼活動

樓主,您好,首先很公東,現在是凌晨3點鍾了,你還在用功學習,下面為您提供資料:

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學生數千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舉行了抗日救國示威遊行,歷史書上稱一二九運動。

科比時刻,湖人歷史連續得分20+紀錄:62場(05年12月9日-06年4月19日)

其他的歷史上的12月9日

斯大林出生(1879年)
蘇俄電氣化計劃批准(1921年)
天津勸業場開業(1928年)
載客21人的DC·3型飛機試航(1935年)
美國影星簡·方達出生(1937年)
爵士樂時代小說家菲茨傑拉德逝世(1940年)
美國將軍巴頓逝世(1945年)
以色列匆忙遷都耶路撒冷(1949年)
黃炎培逝世(1965年)
人類首次心臟移植手術成功(1967年)
關於東西德關系的基礎條約簽訂(1972年)
中東和平會議在日內瓦舉行(1973年)
恐怖分子抓走11名石油部長(1975年)
預測2000年人口將達62億(1986年)
小學生夏斐被母棍打致死(1987年)
洛克比空難發生(1988年)
錢塘江第二大橋建成(1991年)
美國信息高速公路政策初步成型(1993年)
柯林頓同意交出「白水事件」材料(1995年)

『玖』 歷史上歷年來9月1號和12月19號各有什麼重大事件發生

9月1日是陽歷年的第244天(閏年是245天),離一年的結束還有121天。
大事記
1271年:格列戈里十世當選為教皇。
1449年:(明英宗正統十四年八月壬戌)明英宗被王振挾持以五十萬大軍親征蒙古瓦剌部。是日在土木堡(今河北懷來縣西南)被瓦刺軍包圍,英宗被俘。此為「土木之變」。
1804年:德國天文學家卡爾·哈丁通過望遠鏡在小行星帶中發現婚神星。
1870年:普法戰爭:法國向普魯士宣戰。
1914年:旅鴿滅絕。
1917年:孫中山被選為護法軍大元帥,號召北伐。
1918年:徐世昌當選中華民國總統。
1919年:俄國聖彼得堡更名彼得格勒。
1923年:日本關東平原發生里氏7.8級的強烈地震,約14萬人死亡。
1939年:納粹德國軍隊發動波蘭戰役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
1939年:馬歇爾成為美國陸軍參謀長。
1951年:美國與澳洲、紐西蘭簽署太平洋安全保障條約。
1962年:台風溫黛吹襲香港,導致130人死亡,53人受傷及36隻遇事越洋船舶,造成嚴重破壞。
1965年:西藏自治區正式成立。
1968年:張榮發創立長榮海運公司。
1969年: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成立,卡達菲就任國家元首。
1971年:卡達國成立。
1982年:美國空軍太空司令部成立。
1983年:冷戰:大韓航空007號班機在庫頁島附近被蘇聯空軍擊落,269人罹難,包括一名美國議員。
1991年:烏茲別克宣布脫離蘇聯獨立。
1994年:美國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首映。
1997年: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Hong Kong Limited在香港成立。
1998年:香港中華巴士專營權結束,八十八條路線交由新世界第一巴士接辦。
2004年:車臣分 ##離 主義武裝在俄羅斯北奧塞梯共和國別斯蘭一所中學劫持1200多名人質,別斯蘭人質危機發生。
2008年:第91任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因支持率低迷不振,宣布辭職。
2009年:全球開始發行120 GB輕薄版PLAYSTATION 3。

12月19日是公歷一年中的第353天(閏年第354天),離全年結束還有12天。
大事記
1280年:元朝頒行天文學家郭守敬的《授時歷》。
1793年:土倫港之役:拿破崙·波拿巴佔領土倫。
1843年:英國作家狄更斯創作的中篇小說《聖誕頌歌》首次出版。
1912年:榮氏兄弟創立福新麵粉公司。
1920年:希臘國王亞歷山大一世去世之後,其父康斯坦丁一世通過公民投票再次復位為希臘國王。
1955年:中國中醫研究院成立。
1966年:《外層空間條約》在聯合國通過。
1972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羅17號宇宙飛船在載人登月後返回到地球,阿波羅計劃結束。
1979年:日本學者首次確定致癌遺傳基因結構。
1984年:中國和英國政府在北京簽署《中英聯合聲明》,確定英國於1997年7月1日將香港主權歸還中國。
1984年:美國正式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198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建立。
1988年:印度總理拉吉夫·甘地訪問中國。
1990年:中國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
1997年:新加坡勝安航空185號班機在印尼墜毀,全機104人罹難。
1998年:美國眾議院通過彈劾總統比爾·柯林頓的兩項條款,指控其在萊溫斯基緋聞案中作偽證和妨礙司法。
1999年:葡萄牙將澳門主權移交給中國,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1999年:香港天文台首次發出寒冷天氣警告。
2006年:香港樹仁學院獲香港政府承認,升格為大學,更名為「香港樹仁大學」,成為香港首間私立大學。
2007年:2007年韓國總統選舉,李明博當選韓國第十七屆總統。

『拾』 歷史上12月18日有什麼大事情發生

1271年12月18日——大蒙古國可汗忽必烈下詔改國號為「大元」,元朝建立。
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初號蒙古,由蒙古孛兒只斤鐵木真於1206年建國,後由蒙古族統治者忽必烈(即元世祖)於1271年定都於大都(今北京市),國號大元,元世祖忽必烈改國號為「大元」,取《易經》中「大哉乾元」之意。1218年蒙古滅西遼,1227年滅西夏,1234年滅金國,1246年招降吐蕃,1253年滅大理,1276年滅南宋,1279年擊敗南宋殘余勢力,元朝最終統一中國。

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疆域最廣闊的王朝,國力最強盛的王朝之一。統治地區西到新疆東部,西南包括西藏、雲南及緬甸北部,北至西伯利亞南部,越過貝加爾湖(一說直到北冰洋),東到鄂霍次克海。1368年被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北伐所推翻。其殘余勢力退居漠北,與明軍對峙,史稱北元,直至1402年才去國號。
1402年12月18日——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
明朝初年,以應天府(今南京)為京師,大都路於洪武元年八月改稱為北平府,同年十月應軍事需要劃歸山東行省。洪武二年三月,改為北平承宣布政使司駐地。燕王朱棣經靖難之變後奪得皇位後,於永樂元年改北平為北京,是為「行在」(天子行鑾駐蹕的所在,就稱「行在」)且常駐於此,現在的北京也從此得名。

永樂十九年,明朝中央政府正式遷都北京,以順天府北京為京師,應天府則作為留都稱南京,極力肅整內政,鞏固邊防,政績頗著。北京城秩序井然,繁榮安樂。
1865年12月18日——美國廢除奴隸制。
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爆發。1862年,美國總統林肯發表《解放黑奴宣言》,宣布黑人奴隸獲得自由,從而從根本上瓦解了南方叛亂各州的戰鬥力,扭轉了戰局。1865年1月,美國國會通過了《憲法第13條修正案》,規定奴隸制或強迫奴役制,不得在合眾國境內和管轄范圍內存在。

1865年12月18日,《憲法第13條修正案》正式生效,從此,奴隸制在美國被廢除。
1892年12月18日——俄國作曲家柴科夫斯基作曲的芭蕾舞劇《胡桃夾子》(The Nutcracker)在聖彼得堡的馬林斯基劇院首次公演。
蕾舞劇《胡桃夾子》是世界上最優秀的芭蕾舞劇之一,它之所以能吸引千千萬萬的觀眾,一方面是由於它有華麗壯觀的場面、詼諧有趣的表演,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柴科夫斯基的音樂賦予舞劇以強烈的感染力。

《胡桃夾子》劇本是根據德國名作家霍夫曼的童話《胡桃夾子和鼠王》改編的,全劇共分兩幕,描繪了兒童的獨特天地。舞劇的音樂充滿了單純而神秘的神話色彩,具有強烈的兒童音樂特色。劇情大致為:聖誕節,女孩瑪麗得到一隻胡桃夾子。夜晚,她夢見這胡桃夾子變成了一位王子,領著她的一群玩具同老鼠兵作戰。後來又把她帶到果醬山,受到糖果仙子的歡迎,享受了一次玩具、舞蹈和盛宴的快樂。
1946年12月18日——美國電影導演斯蒂芬·斯皮爾伯格(Steven Allan Spielberg)出生。
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為「電影奇才」一點也不為過,他是以影片《辛德勒名單》而榮獲奧斯卡金像獎的大導演,他的《大白鯊》、《E.T.》、《侏羅紀公園》等著名的商業娛樂片卻為更多的電影迷們所知,當人們帶著這種印象湧向電影院去欣賞那部黑白電影《辛德勒名單》時,卻發現了斯皮爾伯格的另一個世界,一個充滿智慧和理性的世界,一個真正的電影藝術的世界。

1994年3月2日,第66屆奧斯卡頒獎晚會上,影片《侏羅紀公園》(《Jurassc Park》1993)和《辛德勒名單》(《Schindler's List》1993)囊括了共九項獎項。當這兩部傑作的共同導演斯皮爾伯格登上領獎台時,全場起立,掌聲不息,在這個屬於斯皮爾伯格的夜晚,一向鎮定含蓄的他也不禁潸然淚下。 斯皮爾伯格曾經三次榮獲奧斯卡獎,並且是有史以來電影總票房最高的導演(數據截至2009年),他的電影已經創造了接近80億美元的國際總票房。
1959年12月18日——世界上第一台晶體管計算機——IBM7090由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製造成功。
國際商業機器公司,或萬國商業機器公司,簡稱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總公司在紐約州阿蒙克市,1911年創立於美國,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術和業務解決方案公司,目前擁有全球雇員 30多萬人,業務遍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IBM 2008全年:營業收入為1036億美元,稅前利潤167億美元,每股收益為8.93美元。該公司創立時的主要業務為商用打字機,及後轉為文字處理機,然後到計算機和有關服務。

在過去的九十多年裡,世界經濟不斷發展,現代科學日新月異,IBM 始終以超前的技術、出色的管理和獨樹一幟的產品領導著全球信息工業的發展,保證了世界范圍內幾乎所有行業用戶對信息處理的全方位需求。眾所周知,早在1969年,阿波羅宇宙飛船載著三名宇航員,肩負著人類的使命,首次登上了月球;1981年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又成功地飛上了太空。這兩次歷史性的太空飛行都凝聚著IBM 無與倫比的智慧。
1963年12月18日——美國電影演員布拉德·皮特(Brad Pitt)出生。
布拉德·皮特,美國電影演員及製片人,被《人物》雜志評為「世界上有史以來最性感的男人」。

曾經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提名、金球獎最佳男配角獎,並於2007年憑《神槍手之死》一片一舉拿下威尼斯電影節影帝。2009年憑《本傑明巴頓》一片首次提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現任伴侶為被稱為性感女神的安吉麗娜朱莉,皮特和妻子朱莉均為目前好萊塢最為著名的影星。
1969年12月18日——英國廢除死刑。
在反對絞刑的作家,如狄更斯的小說里,絞刑架一直是一個浮現於腦海之中的可怖的印象。1966年,英國下院通過了「廢除死刑」議案;1969年12月18日,英國議會通過投票廢除死刑;後來於1970年提出的允許死刑的修正案被取消。

需要強調的是,對死刑事實上的廢除是在1965年實現的,英國最後一次對犯人執行死刑發生於43年之前的1964年。不過直到1999年英國批准了《歐洲自動過濾公約》第六議定書以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二議定書,才標志著英國以國際條約的形式最終廢除了死刑。從那之後,不管是在新聞媒體、壓力集團還是議會中,都再也沒有出現過試圖恢復死刑的運動了。即使是最惡劣類型的犯罪(如對兒童實施誘拐),受害人的家人通常都表示對終身監禁(可保證很長時間的關押)的判決感到滿意。
1971年12月18日——美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首次貶值。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美國依據「布雷頓森林協定」,使美元等同黃金,從而確立了美元在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金融領域的霸權地位。到50年代末,隨著美國經濟實力的相對下降和外貿地位的削弱,美元地位開始發生動搖,隨後一再發生美元危機。為對付美元危機,美國政府於1971年8月15日宣布實行新經濟政策,停止各國政府用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引起了西方貨幣市場的極大混亂。

同年12月18日,10國集團在華盛頓集會,最後通過的總體協議決定調整主要國家匯率,美國被迫同意美元正式貶值7.89%,即將黃金每盎司官價由35.2美元上升到38.8美元,出現了美元自1934年以來的第一次貶值。美元的貶值,標志著美元霸權地位的跌落。
1978年12月18日——中國GONG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開幕。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國GONG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

全會的中心議題是把全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

閱讀全文

與歷史的12月19日發生了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