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先秦散文中屬歷史散文的有什麼

先秦散文中屬歷史散文的有什麼

發布時間:2021-03-03 04:03:04

❶ 歷史散文的分類先秦散文的分類

先秦時代的散文主要有史傳和諸子兩大類別。
歷史散文是記載歷史事實的史書,專它要求如實地記載真實的歷屬史事件,不允許採取文學創作的方法進行虛構。在我國古代,史籍非常發達,其中有許多著名的名書,如《史記》、《資治通鑒》等。這些史籍,有的記載的年代跨度大,有的記載的內容龐雜,因此,在編寫的過程中,總是按一定的體例加以編排。一般來說,根據編排的線索,可以將史書分為編年體、紀傳體、紀事本末體;如果在編寫中是以國家為單位來分別記敘的,稱國別體;根據編排的年代跨度情況,史書又分為通史和斷代史。

❷ 屬於先秦歷史散文的文章有那些

先秦散文主要可分為歷史散文和諸子散文。就大體情況而言,歷史散文主要是敘事的,諸子散文主要是說理的。歷史散文有《春秋》《左傳》《戰國策》《國語》等。《春秋》是孔子編訂的戰國最早的一部編年史。記敘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至哀公十四年(前480)這242年間的各國大事,孔子還按照他自己的觀點對那些事件作了一些評斷,選擇了他認為恰當的字來暗寓褒貶之意,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微言大義」。《左傳》仿照其體例,順著隱、桓、庄、閔、僖、文、宣、成、襄、昭、定、哀12個魯國君主的序次進行記載,全書30卷,詳細記敘了春秋時代各國的政治、外交、社會事件以及某些代表人物的活動。從文學角度來看,它有很高的藝術成就。創造了多樣的精密的篇章結構和富有魅力的文學語言,生動描繪了一系列人物形象,尤其擅長以委曲盡致的筆調來寫復雜的戰爭事件。如寫齊魯長勺之戰、晉楚城濮之戰,秦晉餚阝之戰、晉楚必阝之戰,均是情節緊張而極富戲劇性,成為後世敘事散文的典範。《戰國策》亦稱《國策》,傳為戰國時期各國史官或策士輯錄。西漢時,經劉向整理,編為33篇。主要記敘了當時謀臣、策士游說各國或相互辯論時所提出的政治主張和斗爭策略。其間有傳記、故事、論辯、書信,反映了當時各國間尖銳而復雜的政治斗爭,是先秦繼《春秋》《左傳》之後又一部著名歷史散文。在藝術創作上,較之《左傳》又有發展,常在復雜的政治事件中生動描繪人物言行,刻畫出不少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寫出不少情節曲折的故事。如《馮諼客孟嘗君》《荊軻入秦》《觸詟說趙太後》、《蘇秦始將連橫》等均為膾炙為口的名篇。此書尤重語言藝術,大量運用了誇張、比喻。排比等藝術手法,並雜以寓言故事,呈現出一種「敷張揚厲」「辯麗恣肆」的鮮明特色。《國語》共21卷,據說為左丘明所作。這部書有重點地記敘了各國歷史中若幹事件。文字朴實平易,特點在長於記言,同時也善於描寫人物神態。
諸子散文可分為三個時期:一期是春秋末年和戰國初年,主要作品中,《論語》是語錄體,《老子》多用韻,它們都詞約義豐,《墨子》開始向組織結構嚴密的論說文形式發展。二期是戰國中葉,主要作品有《孟子》、《莊子》,它們的文辭比前一個時期繁富,說理也暢達。三期是戰國末期,主要作品有《荀子》、《韓非子》等。諸子散文中有代表性的文章均邏輯謹嚴,分析深入、文辭絢麗,達到了很高成就。諸子散文中有些文字一是以表現人物性格、描寫人物行為見長,使人讀了如見其人的音容笑貌。《論語》《孟子》中這類文字較多,《墨子》里的《公輸》也屬這類。如《論語》里寫孔子門徒子路,寫出了他的直率、魯莽、剛烈的性格;寫顏淵寫出了他沉默好學和安貧樂道。《論語》中形象性地句子也很多,如「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等。二是多採用含義深刻的寓言故事形象地闡明理論。《莊子》在這方面的成就最為突出。《莊子》中有所謂「寓言」「重言」「卮言」。莊周認為世人都「沉濁」,不可以「庄語」,故以「謬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詞」的「寓言」「重言」來表達他的思想。寓言包括一些神話式的幻想故事和通常說的寓言;重言是引證一些歷史故事和古人的話;卮言是抽象的理論。《莊子》藝術上的成就首先在於它富有浪漫主義色彩和濃郁的詩意。如《逍遙游》開頭寫「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它一開頭就說天地的廣大,寫鯤鵬的任意變化遨遊。寫出了一個十分開闊的意境。在藝術上,後世許多詩人和散文家都愛學習《莊子》的風格和技巧。它那些想像豐富的寓言和重言給後世文學家無窮啟發。三是重在抽象分析。同時也富有文采,如《荀子》《韓非子》。《荀子》中的《勸學》《天論》《性惡》善以說理見長,議論風生,沉著渾厚;《韓非子》中的《五蠹》《孤憤》《說難》均風格峻峭犀利,論理精細周密。它們都給後世散文以重要影響。
展開其他相似回答 (1) 隱藏其他相似回答 (1)
45857 2009-4-8 22:48:31 113.132.202.* 舉報 先秦散文主要可分為歷史散文和諸子散文。就大體情況而言,歷史散文主要是敘事的,諸子散文主要是說理的。歷史散文有《春秋》《左傳》《戰國策》《國語》等。《春秋》是孔子編訂的戰國最早的一部編年史。記敘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至哀公十四年(前480)這242年間的各國大事,孔子還按照他自己的觀點對那些事件作了一些評斷,選擇了他認為恰當的字來暗寓褒貶之意,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微言大義」。《左傳》仿照其體例,順著隱、桓、庄、閔、僖、文、宣、成、襄、昭、定、哀12個魯國君主的序次進行記載,全書30卷,詳細記敘了春秋時代各國的政治、外交、社會事件以及某些代表人物的活動。從文學角度來看,它有很高的藝術成就。創造了多樣的精密的篇章結構和富有魅力的文學語言,生動描繪了一系列人物形象,尤其擅長以委曲盡致的筆調來寫復雜的戰爭事件。如寫齊魯長勺之戰、晉楚城濮之戰,秦晉餚阝之戰、晉楚必阝之戰,均是情節緊張而極富戲劇性,成為後世敘事散文的典範。《戰國策》亦稱《國策》,傳為戰國時期各國史官或策士輯錄。西漢時,經劉向整理,編為33篇。主要記敘了當時謀臣、策士游說各國或相互辯論時所提出的政治主張和斗爭策略。其間有傳記、故事、論辯、書信,反映了當時各國間尖銳而復雜的政治斗爭,是先秦繼《春秋》《左傳》之後又一部著名歷史散文。在藝術創作上,較之《左傳》又有發展,常在復雜的政治事件中生動描繪人物言行,刻畫出不少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寫出不少情節曲折的故事。如《馮諼客孟嘗君》《荊軻入秦》《觸詟說趙太後》、《蘇秦始將連橫》等均為膾炙為口的名篇。此書尤重語言藝術,大量運用了誇張、比喻。排比等藝術手法,並雜以寓言故事,呈現出一種「敷張揚厲」「辯麗恣肆」的鮮明特色。《國語》共21卷,據說為左丘明所作。這部書有重點地記敘了各國歷史中若幹事件。文字朴實平易,特點在長於記言,同時也善於描寫人物神態。 諸子散文可分為三個時期:一期是春秋末年和戰國初年,主要作品中,《論語》是語錄體,《老子》多用韻,它們都詞約義豐,《墨子》開始向組織結構嚴密的論說文形式發展。二期是戰國中葉,主要作品有《孟子》、《莊子》,它們的文辭比前一個時期繁富,說理也暢達。三期是戰國末期,主要作品有《荀子》、《韓非子》等。諸子散文中有代表性的文章均邏輯謹嚴,分析深入、文辭絢麗,達到了很高成就。諸子散文中有些文字一是以表現人物性格、描寫人物行為見長,使人讀了如見其人的音容笑貌。《論語》《孟子》中這類文字較多,《墨子》里的《公輸》也屬這類。如《論語》里寫孔子門徒子路,寫出了他的直率、魯莽、剛烈的性格;寫顏淵寫出了他沉默好學和安貧樂道。《論語》中形象性地句子也很多,如「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等。二是多採用含義深刻的寓言故事形象地闡明理論。《莊子》在這方面的成就最為突出。《莊子》中有所謂「寓言」「重言」「卮言」。莊周認為世人都「沉濁」,不可以「庄語」,故以「謬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詞」的「寓言」「重言」來表達他的思想。寓言包括一些神話式的幻想故事和通常說的寓言;重言是引證一些歷史故事和古人的話;卮言是抽象的理論。《莊子》藝術上的成就首先在於它富有浪漫主義色彩和濃郁的詩意。如《逍遙游》開頭寫「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它一開頭就說天地的廣大,寫鯤鵬的任意變化遨遊。寫出了一個十分開闊的意境。在藝術上,後世許多詩人和散文家都愛學習《莊子》的風格和技巧。它那些想像豐富的寓言和重言給後世文學家無窮啟發。三是重在抽象分析。同時也富有文采,如《荀子》《韓非子》。《荀子》中的《勸學》《天論》《性惡》善以說理見長,議論風生,沉著渾厚;《韓非子》中的《五蠹》《孤憤》《說難》均風格峻峭犀利,論理精細周密。它們都給後世散文以重要影響。

滿意請採納

❸ 先秦的散文是什麼

先秦散文分為兩種,歷史散文和諸子散文。
前者包括《左傳》《國語》《戰國策》等歷史著作;
後者是儒、墨、道、法等學派的文章,其中如《論語》《墨子》《孟子》等,是孔丘、墨翟、孟軻的弟子對其師言行的記錄,《莊子》《荀子》《韓非子》等則為本人的著作。

先秦散文是中國散文的發軔。主要保存在《尚書》、《春秋》、《左傳》、《國語》和《戰國策》中。包括《左傳》、《國語》等先秦敘事散文和《論語》、《莊子》等先秦說理散文。先秦時期,文學與非文學的界限還不分明。當時的散文,只能說是與韻文相對的一種文體,基本上是哲學、政治、倫理、歷史方面的論說文和記敘文,但由於它們具有較強的文學性,在中國文學的發展中產生過很大影響,因而被視為先秦文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分類
先秦散文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歷史散文,一類是諸子散文。
一般地說,歷史散文並不屬於文學的范疇。由於先秦時期純文學散文尚未出現,而歷史著作中的文字敘事、寫人非常生動、形象,語言也富於文采,對後世文學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所以先秦的歷史散文可以說是文學性較強的散文。先秦的歷史散文,文學性不強的《尚書》、《春秋》可以不論,而以《左傳》、《國語》、《戰國策》為其代表。《左傳》也稱《春秋左氏傳》或《左氏春秋》,與之並存的還有齊人公羊高的《春秋公羊傳》,魯人穀梁赤的《春秋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左傳》仿照《春秋》用魯國國君的世次編年,是一部自成體系的獨立完整的歷史著作。成書於戰國初期,據說作者是魯國史官左丘明,全書近二十萬字,全面記載了春秋時代各國的政治、軍事、外交、文化等多方面的活動。
歷史散文
歷史散文分為編年體、紀傳體、紀事本末體、國別體。史書又分為通史和斷代史。
我國的史官建制很早,按周代的制度,有大史、小史、左史、右史等職位。《漢書·藝文志》記載"左史記言,右史記事,事為《春秋》,言為《尚書》"《尚書》記載了商周君王對臣民發布的各種政令,文辭簡練。《春秋》是魯國的編年史,記事嚴謹,語言精煉。
先秦歷史故事應該說真正具有文學價值的歷史著作,產生於春秋戰國時代,《左

❹ 先秦散文的發展歷程,從歷史散文和諸子散文兩方面來答,

歷史散文分為編年體、紀傳體、紀事本末體、國別體。史書又分為通史和斷代史。應該說真正具有文學價值的歷史著作,產生於春秋戰國時代,《左傳》、《國語》、《戰國策》等是其代表。
《左傳》是《春秋左氏傳》的簡稱,是用歷史事實來解釋《春秋》的著作,相傳為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春秋》是概括的記述歷史,而《左傳》則詳細的記載事件本末細節,此書豐富多彩,敘述了春秋時期各諸侯國政治、軍事、外交等方面的情況和歷史人物的言行。
《左傳》擅長戰爭描寫,它不僅把紛繁復雜的戰爭有條理的敘述出來,並且從大處著眼,通過人物對話,寫出戰爭的性質,決定勝敗的因素等內容。《曹劌論戰》和《秦晉餚之戰》等篇,都寫得非常出色。
《國語》是戰國時代出現的一種國別史,記載周王朝和諸侯各國的大事。它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遠不及《左傳》,然而它有的敘事比《左傳》更鮮明生動,如寫「厲王弭謗」和「勾踐復國」的文字。
《戰國策》記述的基本上是戰國時期謀臣縱橫捭闔的謀略和辭說,它的文風是劇談雄辯,書中還刻畫了許多生動的人物形象。例如寫唐且出使秦國,唐且與秦王談起「布衣之怒」,秦王輕淡的說,布衣之怒不過「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唐且慷慨陳詞:「此庸夫之怒,非士之怒。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說完,拔劍而起,這一番慷慨豪壯的言辭,打掉了秦王不可一世的凌人盛氣。
先秦諸子散文的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春秋末、戰國初為第一階段,代表作有《論語》、《墨子》,文章多為語錄體,或為簡明的議論短章;戰國中期為第二階段,代表作是《孟子》、《莊子》,文章逐漸由語錄體發展為對話式論辯文與專題論文;戰國後期為第三個階段,《荀子》、《韓非子》是其代表作,其文章基本上都是宏篇巨制的專題論文,完善了論說文的體制。
先秦諸子具有鮮明的特點。思想上,它們都堅持獨立思考,各抒己見,放言無憚。如孔子提倡仁義禮樂,墨子主張兼愛尚賢,莊子主張自然無為,韓非子則大倡法術勢。文風上,諸子各具個性和風格。如《論語》簡括平易、迂徐含蓄,《墨子》質朴明快、善於類推,《孟子》氣勢恢宏、辭鋒雄辯,《莊子》汪洋恣肆、文思奇幻,《荀子》渾厚縝密、比喻繁富,《韓非子》嚴峻峭拔、論辯透闢。語言上,它們都善用比興,深於取象。如《莊子》「寓言十九」,引物連類,取象之深厚,為諸子之最。文體發展上,先秦諸子散文首先確立了論說文的體制。從語錄體的有觀點無論證,到論點明確、論據充分、邏輯嚴密、結構完整的專題論說文,顯示了我國論說文發展的大致風貌。此外,先秦諸子散文中一些故事敘述,頗類小說,為後世的敘事文學提供了營養。

❺ 先秦諸子散文和歷史散文在我國發展史上有什麼意義和貢獻

先秦諸子散文和歷史散文在我國發展史上有什麼意義和貢獻
一、先秦散文
1、先秦散文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歷史散文,一類是諸子散文。一般地說,歷史散文並不屬於文學的范疇,由於先秦時期純文學散文尚未出現,而歷史著作中的文字敘事、寫人非常生動、形象,語言也富於文采,對後世文學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所以先秦的歷史散文可以說是文學性較強的散文。

2、先秦的歷史散文,以《左傳》、《國語》、《戰國策》為其代表。
(1)《左傳》也稱《春秋左氏傳》或《左氏春秋》,成書於戰國初期,據說作者是魯國史官左丘明。《左傳》仿照《春秋》用魯國國君的世次編年,是一部自成體系的獨立完整的歷史著作。全書近二十萬字,全面記載了春秋時代各國的政治、軍事、外交、文化等多方面的活動。
(2)《國語》是戰國時代出現的一種國別史,記載周王朝和諸侯各國的大事。
(3)《戰國策》記述的基本上是戰國時期謀臣縱橫捭闔的謀略和辭說,它的文風是劇談雄辯,書中還刻畫了許多生動的人物形象。先秦散文雖然不是純文學的著作,但它們對於中國文學的發展,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

《左傳》和《戰國策》對後世的散文家有著深刻影響 。司馬遷的《史記》,曾經大量採用這兩書的材料,並汲取了它們的寫作技巧和語言風格。漢代賈誼、晁錯等人的政論文章,其雄辯風格得之於這兩書也很多。歷代史書的編撰,以至唐宋散文家的記敘文,在語言和表現方法上,也都受到先秦散文的影響。

3、在文體上,後世各種文體的濫觴,多見於先秦。在劉勰《文心雕龍》文體論諸篇中,常追本溯源直到先秦。先秦時期的論說及史傳各體都為後世所直接繼承。此外,先秦散文還為後代小說、戲曲創作提供了不少題材。

4、在表現手法上,先秦散文與《詩經》、《楚辭》一起成為中國文學的基石。先秦散文影響後世散文家的風格,如賈誼、司馬遷、唐宋散文家均受到影響。

二、歷史(後代)散文
歷史散文是儒、墨、道、法等學派的文章,其中如《論語》《墨子》《孟子》等,是孔丘、墨翟、孟軻的弟子對其師言行的記錄,《莊子》《荀子》《韓非子》等則為本人的著作。中國古代是散文大國,也是這種文體最早的國家。後代散文源於先秦散文,它對後世散文的發展影響極為深遠。

❻ 下列文章中,不屬於先秦歷史散文的是

應該是答案有誤吧,據知-----戰國策是是先秦歷史散文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

❼ 先秦散文中屬於文學散文的有哪些

先秦時期來,文學與非文學自的界限還不分明.當時的散文,只能說是與韻文相對的一種文體.
先秦散文分為兩種,歷史散文和諸子散文.前者包括《左傳》《國語》《戰國策》等歷史著作;後者是儒、墨、道、法等學派的文章,其中如《論語》《墨子》《孟子》等,是孔丘、墨翟、孟軻的弟子對其師言行的記錄,《莊子》《荀子》《韓非子》等則為本人的著作.

❽ 先秦歷史散文是屬於文學著作還是歷史著作

類別:先來秦時代的散文主要有自史傳和諸子兩大類別。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古代散文蓬勃發展的階段,出現了許多優秀的散文著作,這就是文學史上的先秦散文。先秦散文分為兩種,歷史散文和諸子散文。前者包括《左傳》《國語》《戰國策》等歷史著作;後者是儒、墨、道、法等學派的文章,其中如《論語》《墨子》《孟子》等,是孔丘、墨翟、孟軻的弟子對其師言行的記錄,《莊子》《荀子》《韓非子》等則為本人的著作。

形式:國別、編年、紀傳三種形式。
國別體:通過各國史事個別獨立地排列載述,以完成對某一歷史進程的敘述。國別體史書有《國語》和《戰國策》。《國語》是以記言為主,兼及記事;《戰國策》是以記事為主。

編年體:即以時間為經,以事件為緯來敘寫史實。它的優點是線索清楚、背景明確、系統性較好;不足是不便於集中而廣泛地描寫人物。《春秋》《左傳》和《資治通鑒》都是編年體。

紀傳體:即以人物為中心敘寫歷史,為司馬遷所獨創。古代官方編輯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紀傳體

❾ 什麼是先秦諸子散文和歷史散文,名詞解釋

1、諸子散文指的是戰國時期各個學派的著作,反映著不同學派的思想傾向、政治主張和哲學觀點。

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競作,九流並起。」各種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紛紛著書立說,宣傳自己的社會政治主張。

諸子的文章,各具風采。在這一時期比較重要的有儒、法、道、墨四家。

2、歷史散文的概念是對諸子百家的哲理散文而言的。

哲理散文以析理論辯為主,不專記人記事;歷史散文則以記述歷史事件的演化過程為主,最早的歷史散文是《尚書》。

歷史散文有三體,分為「國別」、「編年」和「紀傳」。


(9)先秦散文中屬歷史散文的有什麼擴展閱讀:

「歷史散文」歷史作用:

我國古代的敘事散文在歷史著作佔有極高的地位,其淵源則在先秦。特別是春秋戰國時期形成的成熟的歷史散文--《左傳》、《國語》、《戰國策》、《晏子春秋》等,對後世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司馬遷的《史記》,不僅大量地採用了《左傳》、《戰國策》的史料,而且汲取了它們的寫作技巧和語言風格。例如《趙世家》極似《左傳》、平原君、魏公子等列傳又極似《戰國策》。

《春秋》的褒貶是非以及《左傳》直書無隱的精神,一直為司馬遷以來的良史所繼承,成為過去史學家撰著的原則。

從司馬遷起,史家之有論贊,也是受了《左傳》的啟示。

《左傳》的作者常常通過"君子"或他人之口來表示自己的觀點、對歷史事件和人物的評價,這種手法也為後來史家所秉承。

《戰國策》的縱橫家雄辯余風,直接影響到漢初賈誼、晁錯等政論作家。而唐宋以來的著名古文作家如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等人無不師承先秦歷史散文。

他們的敘事文和傳記文無論在語言上,表現方法上,很大程度上受了先秦歷史散文的影響。例如,韓愈雖說"左氏浮誇",而其《董公行狀》的辭令卻與《左傳》風格極為近似。

柳宗元在所謂"聖人之道"上曾經非難過《國語》,但在文章上卻承認其"深閎傑異",並主張"參之《國語》以博其趣"(《柳河東集·答書中立論師道書》),可用《左傳》、《國語》之辭(《柳河東集·報袁君陳秀才書》)。

至於蘇氏父子,受《戰國策》影響尤為明顯。蘇洵的《權書》、《衡論》以及其他史論,蘇軾的《策略》、《策別》、《策斷》、《志林》諸論及其他策論、上書等,都在學習《戰國策》中吸取了有益的經驗。

可以說,《晏子春秋》直接啟發了後世文言小說的作者,而《穆天子傳》、《逸周書》則可視為後世說唱文學的濫觴。

閱讀全文

與先秦散文中屬歷史散文的有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