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今天的伊朗人怎麼看待歷史書上的波斯文明
哪國的歷史書?
波斯文明是伊朗的驕傲
『貳』 伊朗人不承認自己是阿拉伯人 而是波斯人 為何
伊朗位於西亞地區,波斯灣沿岸,
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
而我們一提到西亞,首先想到的是阿拉伯人。
在我們的印象當中,西亞就是阿拉伯的世界。
確實,西亞是阿拉伯人主要聚居地。
與西亞緊鄰的北非,也是阿拉伯人主要聚居地。
阿拉伯人是一個古老的民族,起源於遠古的閃米特人部落。
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如今的阿拉伯人使用阿拉伯語,信仰伊斯蘭教,主要聚居在西亞與北非地區。
以阿拉伯人為主的國家我們稱之為阿拉伯國家,而西亞與北非我們通常也把它稱作「阿拉伯世界」。
但是實際上,不管是北非還是西亞,都不是所有的國家都是阿拉伯國家。
就比如西亞的以色列與伊朗,他們雖然都是西亞的重要國家,但他們都不屬於阿拉伯國家。
以色列是以猶太人為主的國家,信仰的是猶太教,使用的是希伯來語。
而伊朗,雖然也是一個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但是他們的主體民族卻並不是阿拉伯人。
而是波斯人,使用的語言也是波斯語,與阿拉伯語是不同語種的語言。
伊朗處在兩個流域附近,也是一個聞名古國。
伊朗人的祖先,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建立起了一個非常強大的,橫跨亞非歐的國家——波斯帝國。
後來,波斯帝國覆滅,但波斯人卻還是在原來的土地上紮根並延續了下來,直到今天。
不過,在文化上,受到了很大的沖擊。
雖然波斯語被他們保留了下來,但是信仰卻被改變了。
波斯人原本信仰波斯教(對,就是金庸小說里的那個擁有聖火令的西域波斯教),但被強行改變成了伊斯蘭教。
如今伊朗人是一個嚴肅的伊斯蘭國家,盡管他們的主體民族波斯人不屬於阿拉伯人,不使用阿拉伯語。
那麼波斯人與阿拉伯人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第一,民族起源不同。
波斯人起源於波斯灣東岸的伊朗高原,是典型的塞種雅利安人。而阿拉伯人則起源於北非地區遠古的閃米特人部落。
第二,民族語言不同,波斯人使用波斯語,屬於印歐語系,與目前歐洲大部分地區使用的語言更親近。
阿拉伯人則使用阿拉伯語,屬於閃含語系。
也就是說,伊朗人(波斯人)與阿拉伯人屬於兩個不同語系的民族。
第三,宗教信仰有差異。
沒錯,雖然阿拉伯人與伊朗人都是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但他們卻分屬於不同的派系。
由於對伊斯蘭教義的不同理解,穆斯林分為什葉派與遜尼派兩大派系。
伊朗是什葉派穆斯林的主要代表國家,
而絕大多數的阿拉伯人都是遜尼派穆斯林。
最後,兩個民族長相也有一定差異。
雖然同屬白色人種,但波斯人相對阿拉伯人來說。
更高大粗壯一些,皮膚也更白一些。
另外兩者最大的區別特點就是波斯人眼睛呈淡藍色,阿拉伯眼睛呈黑褐色。
『叄』 現在的伊朗人是如何看待古波斯歷史和古代的
帶著民族自豪感
伊朗人普遍反感被稱為阿拉伯人,他們自稱波斯人的後代,認為波斯文明比阿拉伯文明更久遠
『肆』 為什麼伊朗人越來越世俗化而其他伊斯蘭國家卻越
這是波斯的民族性格決定的。
在中東伊斯蘭世界,波斯女人是出了名的強勢,專敢於挑屬戰一切不合理制度。
別忘了,以前波斯帝國遠征歐洲時,薛西斯大帝麾下最著名的「不死軍」,就是由清一色的波斯本國女性組成,殺得斯巴達和其它希臘國家聞風喪膽。
隨著國際制裁的解除,伊朗女性的女權意識在覺醒,越來越世俗化就不奇怪了。
『伍』 伊朗倒退了幾百年,為何國家還能屹立不倒呢
伊朗靠著國家的豐富的石油資源來發展自己,所以還屹立不倒。對於伊朗來說在雖然處於中東東的地帶,環境並不是非常的好。當地淡水資源也不是很多,但是伊朗還是憑借著自己的努力發展自己的國家。即使在條約簽訂之後,伊朗的軍事實力還是很強大的
伊朗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政權是十分穩固的。在伊朗當最高領袖,用著絕對的權力。可以在這絕對的權力之下,每個人都會服從最高領袖的命令,最高領袖是有著非常強硬的態度。
『陸』 波斯帝國為什麼是伊朗人的輝煌歷史
波斯帝國,又稱阿契美尼德王朝,波斯帝國興起於伊朗高原的古國,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作為印歐人一支的波斯人就從中亞細亞遷移到這里定居。
波斯人曾被西亞強國米堤亞統治,公元前6世紀中期,居魯士領導波斯各部落推翻米堤亞王國,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定都蘇薩,是為波斯帝國之始。隨後,波斯帝國開始了它的擴張之路。公元前546—539年之間,居魯士先後征服了東部伊朗和中亞的許多地區:巴克特里亞(大夏)、馬爾吉安那、花剌子模、索格地亞那、格德羅西亞、薩塔吉地亞、阿拉霍西亞、德蘭吉安那、薩克人的地區、阿富汗等地,其統治范圍在東方接近了印度河流域。
公元前547—546年,波斯人同小亞強國呂底亞王國發生戰爭。呂底亞是一個十分富庶的國家,在其強盛時,曾控制了希臘世界和東方之間的海上和陸上貿易。米堤亞王國滅亡後,它於公元前547年出兵卡帕多細亞(原屬米堤亞,後歸波斯人統治),從而引發了與波斯人之間的戰爭。居魯士率軍還擊,打敗了呂底亞,俘虜了它的國王克列伊索斯。不久,波斯人又借鎮壓呂底亞人起義之機,征服了小亞細亞西海岸各希臘人城邦。消滅呂底亞後,居魯士乘著巴比倫國內政局不穩之時揮軍向其進攻。公元前539年,巴比倫城陷落,居魯士入城,並握住巴比倫守護神馬爾杜克塑像的手,以表示願意以巴比倫人的身份來統治這個地方。自此,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勢力擴至埃及邊界。
居魯士死後,其子岡比西斯二世繼任王位。岡比西斯在公元前525年征服了埃及,攻破其國都孟菲斯,更將法老擄至蘇薩。由此,波斯人建立起一個地跨西亞北非的波斯帝國,其版圖比埃及新王國和亞述帝國大得多。此後,他還曾出兵遠征利比亞和努比亞,不過均不順利。
波斯帝國的衰亡,也是源於一場戰爭。公元前5世紀大流士一世及其後繼者發動的希波戰爭是波斯帝國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希波戰爭歷時半個世紀,貌似強大的波斯帝國被英勇捍衛自己獨立的希臘城邦所擊敗。在希波戰爭期間,埃及、巴比倫曾多次爆發反抗波斯統治的起義,進一步削弱了波斯的軍事力量。
在伊斯蘭教出現後和6世紀阿拉伯人征服伊朗之後,波斯文明的最後遺跡消失了。
『柒』 伊朗這個國家為何要放棄波斯文化而改信伊斯蘭教呢
波斯是公元前這個時期的一個大帝國,但是它僅僅留下了一個建築文明,幸運的是這個建築物里包含了許多當時的文化,工藝等等,保留在了伊朗這個國家。所以,當“波斯文化”讓這個詞被提起的時候,我想很多人都會想起一個國家,這個國家它就是'伊朗'。
就是因為上述的這一些原因,導致了伊朗這個國家從此改信伊斯蘭教。
『捌』 波斯為什麼改名為伊朗放棄自古伊朗的國名
我們通常會在小說當中聽說過波斯古國,然而現在我們卻很少會聽說的,事實上,這個國家是存在的,但是如今已經變成了伊朗這個名字,為何會這樣改名。在武俠小說中,我們經常會看到波斯古國。但是,如今把名字改成了伊朗。其實要說到波斯古國,其實是有非常久的歷史的,在最早的時候時候是居魯士大帝創建了波斯帝國。
然而禮薩·汗即便想要把伊朗建設得更好,但是這一切並沒有他想像的這么好,之後他還是因為英國和美國的逼迫,之後只能選擇退位,並且被趕出了伊朗,在海外逃亡,之後病逝,可見命運也是非常悲慘的。
『玖』 為什麼伊朗這么痛恨以色列
伊朗人是波斯族,歷史上和猶太人並無過節,反倒和阿拉伯人長期敵對,1980年的兩伊戰爭也可以說是伊朗與整個阿拉伯國家的戰爭。在1979 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之前,由於有波斯人和猶太人之間古老的文化紐帶和共同的戰略利益的維系,伊朗和以色列一直是緊密盟友。
以色列猶太人的先祖與伊朗人的先祖波斯人的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以前。公元前11世紀古以色列王大衛統一猶太各部族,建立以色列王國,定都耶路撒冷。之後分裂為南北兩國,以色列王國和猶太王國。
1979年1月,伊朗發生伊斯蘭革命,巴列維國王被迫流亡國外,宗教領袖霍梅尼回國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共和國。由於巴列維王朝與美國的特殊關系和美國在阿以問題上對以色列的偏袒和支持,霍梅尼把反對巴列維國王的斗爭總是與反美反以交織在一起,因此霍梅尼對以色列國家的理解與認識就決定了伊朗與以色列的關系與巴列維時期相比必然會發生根本性改變。
在新世紀以來的以色列和伊朗雙邊關系中,有兩個關鍵性的節點,第一個節點就是「9·11事件」。「9·11事件」後美國發動全球反恐戰爭,把伊朗列在支持國際恐怖主義國家的黑名單之首,還把伊朗稱為「邪惡軸心」。
由於阿拉伯世界一致認為美國在中東和平進程中一直偏袒以色列,伊朗也認為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的代理人。伊朗國內逐漸強勢的保守派也一貫指責美國在中東的霸權行徑是為了以色列的利益,可見後「9·11時代」的伊朗和以色列關系的惡化就絕非雙邊關系層面那麼簡單,復雜的地區安全格局和宗教意識形態等外部因素導致了後「9·11時代」伊以關系的持續惡化。
新世紀以來的以伊雙邊關系中的第二個關鍵節點就是「伊朗核問題」。 對伊朗可能擁有核武器的憂慮讓以色列人倍感焦慮,以色列官員和軍事將領多次在公開場合呼籲國際社會向伊朗施加政治和經濟壓力,並且暗示,如果國際社會施壓無法阻止伊朗核武器計劃,以色列可能將單方面動用武力,打擊伊朗的核設施;而伊朗也不甘示弱,對以色列進行口誅筆伐,指責以色列的霸道和蠻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