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公子糾的歷史形象是什麼樣的

公子糾的歷史形象是什麼樣的

發布時間:2021-03-02 23:43:25

1. 歷史上的羋月到底是個什麼形象

羋月傳中的羋月在來歷史上是秦宣太自後的原型。
宣太後(?―前265年),羋姓,又稱羋八子、秦宣太後。戰國時期秦國王太後,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後以太後之位主政,執政期間,攻滅義渠國,一舉滅亡了秦國的西部大患。死後葬於芷陽驪山。
宣太後羋月?-前265年),羋姓,熊氏,或稱秦宣太後,出身楚國,為秦國相穰侯魏冉之異父姊、後為秦惠文王妃,生子秦昭襄王。宣太後起初是惠文王的妃子,稱羋八子。惠文王死後,由惠文王後所生的秦武王即位。武王在位三年薨逝,由武王之弟、也就是羋八子所生的公子則即位,即秦昭襄王,羋八子因此成為王太後,從此開始了長達四十一年的臨朝稱制。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前266年),秦昭襄王任用范雎為相,驅逐宣太後的異父弟魏冉及其黨,宣太後始失勢,甚至被范雎廢去王太後之位,次年(前265年)十月,宣太後逝世,葬於芷陽酈山,謚號宣。

2. 孝庄太皇太後在歷史上的真實形象是什麼樣的

我個人認為孝庄太皇太後是一個賢良淑德,治理有方,堅強,知分寸,極具智慧的女子。

三、 孝庄皇後巧妙勸降,解兒煩惱

洪承疇是抗金前線的主帥,在松山戰敗被順治帝俘獲,順治帝野心勃勃,為此打算不惜一切代價想要勸他投降,但是事情哪會有那麼容易,不論是高管俸祿,金錢,地位,美女等等都無法使他屈服,洪承疇報了必死的決心,當時稍微有點能力的都被派去勸說洪承疇了,但都無功而返,孝庄皇後看到自己的兒子整日鬱郁寡歡,食之無味,便熬以參湯,並喚起了洪承疇對家人,妻子的留戀,這才得以投了降。總的來說,孝庄皇後是一個識大體,智慧,教導有方,賢惠,通世故的女人,她不似武則天般野心勃勃,又不似深宮女子般整日爭寵計較,她堅強隱忍,不失為一代賢後。

3. 春秋時期公子白和公子糾爭位的歷史

齊僖公三十三年(前698年),齊僖公駕崩,留下三個兒子,太子姜諸兒、公子姜糾和公子姜小白。齊僖公死後,太子諸兒即位,是為齊襄公。當時,管仲和鮑叔牙分別輔佐公子糾和公子小白。

不久,齊襄公與其妹魯桓公的夫人文姜秘謀私通,醉殺了魯桓公。對此,管仲預感到齊國將會發生大亂。公子糾的母親是魯君的女兒,因此管仲和召忽就保護公子糾逃到魯國去躲避。

齊襄公十二年(前686年),齊國內亂, 兩個逃亡在外的公子,一見時機成熟,都想急忙設法回國,以便奪取國君的寶座。

魯庄公知道齊國無君後,萬分焦急,立即派兵護送公子糾回國,後來發現公子小白已經先出發回國。管仲於是決定自請先行,親率30乘兵車到莒國通往齊國的路上去截擊公子小白。

人馬過即墨30餘里,正遇見公子小白的大隊車馬。管仲等公子小白車馬走近,就操起箭來對准射去,一箭射中,公子小白應聲倒下。管仲見公子小白已射死,就率領人馬回去。

其實公子小白沒有死,管仲一箭射中他的銅制衣帶勾上,公子小白急中生智咬破舌尖裝死倒下。經此一驚,公子小白與鮑叔牙更加警惕,飛速向齊國挺進。

當他們來到臨淄時,由鮑叔牙先進城裡勸說,齊國正卿高氏和國氏都同意護立公子小白為國君,於是公子小白就進城,順利地登上君位,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齊桓公。

(3)公子糾的歷史形象是什麼樣的擴展閱讀:

相關人物:

1、齊桓公

齊桓公(?~前643年10月7日),姜姓,呂氏 ,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上古五霸之一,與晉文公並稱「齊桓晉文」,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時齊國第十五位國君。

齊桓公是姜太公呂尚的第十二代孫,齊僖公第三子、齊襄公之幼弟,其母為衛國人。在齊僖公長子齊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孫無知相繼死於齊國內亂後,公子小白與公子糾爭位,成功後即國君位。

齊桓公任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和兵民合一的制度,使齊國逐漸強盛。齊桓公於前681年在北杏同宋、陳、蔡、邾四國諸侯會見,是為平定宋國的動亂。

後宋國違背盟約,齊桓公便以周天子的名義率幾國諸侯伐宋,迫使宋國求和,此即為「九合諸侯」的第一次。

前679年,各諸侯與齊桓公在鄄(juàn)地盟會,齊桓公從此成為天下諸侯的霸主。此外,齊桓公還滅了譚、遂、鄣等小國。

當時中原華夏諸侯苦於戎狄等游牧部落的攻擊,於是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九合諸侯,北擊山戎,南伐楚國,成為中原第一個霸主,受到周天子賞賜。

齊桓公晚年昏庸,在管仲去世後任用易牙、豎刁等小人,最終於公元前643年病死。

2、公子糾

公子糾(?—前685) 春秋時齊國人。齊僖公之子,齊桓公之兄,母為魯女。齊襄公時,政令無常,恐遭殺害,於魯庄公八年(前686)攜管仲、召忽奔魯。

襄公與公孫無知被殺後,齊國內亂,魯派兵護送他返齊爭位,管仲射中公子小白的衣扣(齊桓公),小白倒地裝死,管仲派人回魯國報捷。

魯國於是就慢慢地送公子糾回國,過了六天才到,結果這時出奔在莒國的公子小白(桓公)已先回齊即位。即為齊桓公。

齊桓公即位後,威脅入侵庇護公子糾的魯國。魯國憂慮齊國的入侵,所以在笙瀆處死了公子糾。召忽自殺,管仲則被押回齊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公子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齊桓公

4. 冉閔的真正歷史形象是怎樣的

簡介 漢族,民族英雄,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內黃人(今河南內黃西北),是中國五胡十六國時期冉魏的開國君主。 冉閔為今人所廣為知聞是屠殺胡人的命令,即殺胡令,亦以勇猛著稱,被列為中國古代十大勇將之一。 二、英雄事跡 公元309年,乞活軍活動在黎陽的一支在和凶奴前趙帝國的戰斗中被打敗,冉閔的祖父冉隆和叔父冉襄等親人都沒於此役。冉氏家族留下一個11歲的少年——冉瞻(按現在的標准還是一個孩子),冉瞻帶領所部乞活余部繼續與胡人英勇戰斗。 公元310年,石勒(此時是前趙的大將)攻打河內,勒見兩軍陣前的一少年英勇非凡,長而勇悍,精於騎射,陣前臨矢石不顧。勒贊曰:「此兒壯健可嘉!」冉瞻眾寡不敵,被俘。石勒徒冉瞻及其部眾於蘭陵郡。327年,冉瞻在和凶奴前趙的戰斗中被斬於陣前。冉瞻之子就是後來的冉閔。冉閔除繼承了父親的勇猛外,還善於使用智謀。後來《蘭陵王》的戲劇就是由他的事跡改編的。 公元338年,少年冉閔首次參加戰爭,在昌黎大戰,史載後趙諸軍盡潰,唯游擊將軍冉閔三千漢軍獨全。此戰後,冉閔成名,被石虎提拔為北中郎將,參加了防衛後趙北方邊界的戰事(當時北方燕代之地,後趙鏡內有內遷的丁零,烏恆,夫余等各族各部,時常有叛亂,外有慕容鮮卑常發兵寇邊。)冉閔在防衛後趙北方邊界的戰斗中縷立奇功(其間也有兩次調到外地作戰)。 公元350年冉閔(ran min)率軍於凌水河畔大敗鮮卑燕軍二十萬。擒斬燕軍七萬餘人,斬首上將以上三十餘名,焚燒糧台二十萬斛,奪鮮卑北燕郡縣大小二十八城,冉閔威震中原。後冉閔推翻羯趙,稱帝建國。挾勝利之勢,突襲各路胡軍。先後經歷六場惡戰。 (1)首戰以漢騎三千夜破匈奴營,殺敵將數名,逐百里,斬匈奴首三萬; (2)再戰以五千漢騎大破胡騎七萬; (3)三戰以漢軍七萬加四萬乞活義軍破眾胡聯軍三十餘萬; (4)四戰先敗後勝以萬人斬胡首四萬; (5)五戰以漢軍六萬幾乎全殲羌氐聯軍十餘萬; (6)六戰又有以步卒不足萬人敵慕容鮮卑鐵騎十四萬不退反進竟十戰十捷!! 幾番大戰,打出了漢家鐵騎的威風,各地漢人紛紛起義響應,史載「無月不戰,互為相攻」。一舉光復山東、山西、河南、河北、陝西、甘肅、寧夏。匈奴、羌、氐等胡人勢力被迫撤出中原。石遵、石鑒、石琨、石寵、石蟠被滅三族,羯族的主力軍被完全消滅。至此,石虎的十四個兒子,兩個被他自己處死;六個自相殘殺而死;五個被冉閔滅族,一個投靠東晉,被斬於街市;全部死於非命。石虎一生造孽無數,終於在子孫身上得到了報應。 公元352年。冉閔將城中的軍糧分給百姓。獨自帶領1萬人馬(步兵為主)去爭糧。結果被鮮卑的14萬大軍(騎兵。還有數萬後續部隊)包圍。在拚死突圍的冉魏士兵掩護下,冉閔連殺三百餘人,終於殺出包圍圈(戰斗經過本文從略),但那匹和冉閔一樣勇猛的朱龍戰馬卻因過度疲勞而倒下,冉閔被俘,他的手下仍然在機械地和敵人拚命,掩護隨軍的其他重要官員撤離戰場,一直殺到最後一人……慕容恪捉到冉閔後,獻與國主慕容俊,慕容俊嘲笑冉閔:「你只有奴僕下人的才能,憑什麼敢妄自稱天子?」冉閔怒道:「天下大亂,爾曹夷狄禽獸之類尤稱帝,況我中土英雄呼 !」慕容俊大怒,令人鞭之三百,然後送至龍城,斬於遏陘山。冉閔死後,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蟲大起,從五月到十二月,天上滴雨未降。慕容俊大驚,派人前往祭祀,追封冉閔為武悼天王,當日天降大雪,過人雙膝。(正史記載,決非杜撰)作者語:冉閔壯志未酬,天地為之大慟,可惜上天既然體恤冉閔的用心,為何不幹脆賜他勝利的結局。為何還要讓他的冤屈千年不得昭雪,受盡同胞的謾罵。蒼天不公,造物不仁,不知何時冉閔的英雄事跡才能在世間廣為流傳。 冉閔就義後,冉魏國的臣子絕望至極,悲天呼地。紛紛守節自縊,少部分逃往東晉,無一投降前燕者。冉魏幾十萬漢人不甘受辱,紛紛逃向江南,投奔東晉。東晉軍未能及時接應,使得幾十萬百姓中途受到截擊,死亡殆盡。晉將自殺謝罪。 由於冉閔的王朝時間很短。大臣多自殺殉國。沒有人給冉閔寫書立傳。後來統治北方的北魏(鮮卑王朝)的史學家把冉閔大罵一頓。在史書上沒有人為冉閔正義直言。而後代又缺乏資料,只能根據以前遺留的資料來整理。某些太監史學家片面強調冉閔的殺胡。而不說明冉閔殺胡的原因。想想冉閔一聲令下,中原百姓和入塞胡寇無月不戰,日日相攻。可見冉閔當時的政策是順應民意的,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意願。並不是冉閔有心挑撥。而是當時的民族矛盾不可調和。那些穿者獸皮。吃著生肉的野蠻部落。哪裡懂得禮儀廉恥,生命的價值。入侵印度的蠻族部落把創造古代印度文明的當地人當作奴隸一樣的趨勢。印度的種姓制度大家都知道吧。21世紀的今天還生活在印度社會低層的賤民。就是那些幾千年前被征服的印度本國人。冉閔天王招告天下,邀四海豪傑奮起殺胡。屠胡令所到之地。中華子民紛紛響應。漢軍威武!!漢軍威武!!大小胡寇四散而潰!九州大地終復炎黃本色。我族方才免於重搗古印度人之悲劇。 在火焰塔以及滿清人所寫的正史和小說里。都有許多對冉閔的污衊。比如說冉閔被胡人收做義子。但是在南朝的史書從來沒有記載。我們只能通過被人篡改的史料來一窺這位1700年前的民族英雄的豐功偉績。岳飛,文天祥都是我們很熟悉的人物。 但是冉閔卻被埋沒於浩瀚史書中。冉閔用自己的所作所為。拯救了危在旦夕的中華文明。不惜自己的聲譽背負了2000年的罵名。為我們這些後代奪回了生存空間。冉閔的武功決不亞於岳飛!岳飛其實是想成為第二個冉閔。冉閔的功績與日月同輝!!冉閔是公元四世紀的東亞明星。是人民心中的唯一希望。人們都說冉閔就是西楚霸王項羽轉世來拯救漢人的英雄。來拯救處於水深火熱的百姓。關中80萬漢族百姓冒著生命危險千里跋涉來投奔冉閔就是明證。

5. 公子糾的歷史形象定位是:公子糾的人品如何

公子糾一開始從魯國回到齊國繼承王位,首先可以看出其心思縝密,派人攔截公子內小白,但是在容得知公子小白無法回到齊國後就放慢速度,這說明公子糾小富即安,志向不高的定位,後來齊桓公繼位,公子糾又與魯國攻打齊國,這也是不分敵我,後來魯國被齊國說通,公子糾被害,這也是公子糾被當做傀儡而不自知,可見公子糾人品,智商,情商都不是很高~

6. 春秋時期公子白和公子糾爭位的歷史是怎樣的

一、歷史

1、關於公子糾和公子小白的君位之爭,可以說是春秋時的一件重大事件,所引出來的歷史名人也不少,管仲就是其中一位。如果從知名度來看,他甚至超出了齊桓公(也就是公子小白)。這不僅是因為管仲有過人的政治才能,更因為他是一個理財高手。

2、換句話說也就是管仲的智商和情商應該都很高,這從他最初請命阻擊小白就可以看出來。因為小白當時選擇莒國作為避難之處其實就已經棋勝一招了,與小白的舅國衛國相比,莒國更可以讓他有機會介入齊國的權力中心。因此管仲選擇了我們昨天所分析的第二方案,應該是公子糾獲得先機的唯一機會了。

二、公子白

1、公子白,秦武公的嗣子,白起的先祖。秦武公死後,公子白未能繼立,武公的同母弟弟將君位從公子白手中奪走,是為秦德公。武公居住的故地在秦國都城雍附近的平陽,德公把平陽封給了公子白。

2、公子白,秦武公的嗣子,秦武公死後,公子白未能繼立,秦武公的同母弟弟將君位從公子白手中奪走,是為秦德公。武公居住的故地在秦國都城雍附近的平陽,德公把平陽封給了公子白。公子白死後,他的後人就以白為氏。其中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的白起就是他的後代。

三、公子糾

1、公子糾(?—前685)春秋時齊國人。齊襄公之弟,齊桓公之兄。

2、公子糾(?—前685) 春秋時齊國人。齊襄公之弟,齊桓公之兄,母為魯女。齊襄公時,政令無常,恐遭殺害,於魯庄公八年(前686)攜管仲、召忽奔魯。襄公與公孫無知被殺後,齊國內亂,魯派兵護送他返齊爭位,管仲射中公子小白的衣扣(齊桓公),小白倒地裝死,管仲派人回魯國報捷。魯國於是就慢慢地送公子糾回國,過了六天才到,結果這時出奔在莒國的公子小白(桓公)已先回齊即位。即為齊桓公。

3、齊桓公即位後,威脅入侵庇護公子糾的魯國。魯國憂慮齊國的入侵,所以在笙瀆處死了公子糾。召忽自殺,管仲則被押回齊國。

閱讀全文

與公子糾的歷史形象是什麼樣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