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坭興陶距今有多少年的歷史

坭興陶距今有多少年的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02 23:02:20

⑴ 欽州坭興陶是怎麼由來的

坭興陶陶土來獨特,各件產品含氧自化鐵比例不同,坯品在燒制溫度和氣氛變化的不同而產生「窯變」。「窯變」源起於清咸豐年間,後被世人稱為坭興陶「祖師爺」的藝人胡老六,當時為了讓製作出來的煙斗更細膩更堅硬,棄沙土改用欽州城西紅泥,棄缸改窯高溫煅燒,燒成經打磨後,煙斗竟細膩如玉質,且呈現出神秘的古銅色——這是欽州陶器出現的第一次窯變。

坭興陶發展歷史

唐朝時,已經具備先進的工藝,出現了技藝高超的陶刻和泥料精細的陶器,是古代欽州制陶業的第一個鼎盛期,在欽州城東平心村發現唐代刺史寧道務墓誌銘陶碑,這是坭興陶雛形的最早記錄。

坭興陶之所以能名揚天下,除了真材實料外,還跟它的窯變之色有關。 它可以不施任何釉料,僅僅選用欽江兩岸的紅泥與白泥進行配比,製成泥料,經過成型、入窯火燒就可以呈現出千姿百態的顏色。 經窯變,剛出爐的坭興陶產品表層還會保留著硃色或紫紅的原色。經打磨去表層後才發現其真面目,形成各種斑斕絢麗的自然色彩,若隱若現紫紅、虎紋、天藍、天斑、金黃、栗色、鐵青等諸多色澤。

⑵ 坭興陶的代表人物

坭興陶的代表人物是李人帡。

李人帡 1946年出生,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曾在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美術專業學習。現任廣西欽州坭興陶工藝研究所所長。

從藝30餘年。代表作有《陶牛角》、《高鼓花樽》、《古陶鍾》等。多件作品被中國工藝美術館、人民大會堂、中國歷史博物館及國外博物館收藏。

李人帲一九四六年出生,廣西欽州人,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從小愛好繪畫,中學時曾受過正規素描基礎訓練,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涉足坭興陶藝,八十年代初進北京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美術專業學習,畢業後堅持坭興陶業工作。

曾在欽州坭興工藝廠任過雕刻技工、車間負責人、設計室主任、陶藝研究所所長,現任欽州坭興陶工藝美術研究所副所長。

從藝三十多年來,創作設計新產品三百五十餘件(套),獲國家級一、二等獎作品有三十餘件(套),作品收藏於俄羅斯國家博物館、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歷史博物館等國內外十多家國家級的博物館,設計的日用陶產品暢銷國內外。

(2)坭興陶距今有多少年的歷史擴展閱讀:

李人帲代表作品有「高鼓花樽」、「龍紋君子鍾」、「四神」、「巡天壁掛」、「陶牛角」、「電熱湯鍋」、「古香茶具」等,發表專業論文有《藝術、功能與工藝相結合》 、《泥興陶造型設計初探》 、《 泥興陶茶具》 等20 多篇。

作品與從藝業績入選《 中國現代美術史》、《 世紀中國陶瓷大觀》 、《 世界著名陶瓷藝術家作品集》 、《 中國陶瓷》 等,是欽州市歷屆科技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獲國家授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榮譽稱號。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國際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廣西區人民政府授予「廣西勞動模範」稱號。中國科協授予「中國西部開發突出貢獻獎勛章」。

坭興陶產品特點:雙料混煉、骨肉相融。自然素麵、窯變出彩。陶刻創作、陶藝造型。

⑶ 坭興陶是怎麼由來的

坭興陶陶都窯變高溫產物,坭興陶壺內外顏色不一,坭興陶窯變,坭興陶坭興陶剛燒出來有內氧化層,是陶土裡的容鐵硒等元素與煙火形成的高溫產物。我國生產陶瓷的地方很多,甚至有著陶都和瓷都稱謂的地方也有不少,但如果要論當今中國最好的陶器,則必推由江蘇宜興的紫砂陶、雲南建水的五彩陶、廣西欽州的坭興陶!

⑷ 陶的四大名陶

中國有「四大名陶」即:宜興紫砂陶、欽州坭興陶、重慶榮昌陶和雲南建水陶,在回長期的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答當中,形成了各自穩定的特點。
雲南建水陶瓷源遠流長,主要作品為:青花瓷盤,青花瓷碗,青花玉壺春瓶,其主要的特點有:造型,手法,裝飾,色彩顯文章。 欽州坭興陶,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據史志記載:我欽陶器,諒發明於唐以前,至唐而益精緻。民國九年(公元1921年)城東山麓發現逍遙大冢。內藏陶壺一隻及高四尺余陶碑一方。鐫字千六百餘言,經考證,始知乃唐開元年寧越郡(即現欽州市)第五世刺史寧道務墓誌,可見欽州制陶歷史之久遠。傳至清朝咸豐年間,欽州陶器發展鼎盛,坭器得以廣泛興用,故得名」坭興」。現今香港、澳門上海等地的「欽州街」皆因坭興陶的流傳而有此命名,欽州坭興陶一時威名遠播海內外。被譽為中國四大名陶之一。

⑸ 古代各個時期的陶罐什麼樣

中國有「四大名陶」即:宜興紫砂陶、欽州坭興陶、重慶榮昌陶和雲南建水陶,在長期的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當陶

中,形成了各自穩定的特點。
宜興紫砂陶製作技藝舉世無雙,至今已經擁有5K多年的歷史, 有壺、杯、碟、瓶、盆、文具雅玩、人物雕塑之類,其中的茶具為代表之作。
榮昌陶為重慶的特產之一, 採用的陶土細膩緻密,可塑性強,燒結性能好,製成的工藝陶產品叩之發聲清脆悅耳,體形秀麗精巧,釉質光潤,裝飾樸素大方,既實用,又美觀。榮昌有四寶,摺扇、陶器、夏布、豬。榮昌陶器和江蘇宜興紫砂陶、雲南建水陶、廣西欽州陶一起,合稱中國四大名陶。800年的生產歷史,賦予榮昌陶器更多的文化底蘊。 「安富場五里長,排列泥精列成行」、「前山礦子後山炭,中間窯燒陶罐罐」,這些從宋、清代就開始流傳的民謠栩栩如生地描繪出當時榮昌生產陶器的規模和銷售的盛況。
雲南建水陶瓷源遠流長,主要作品為:青花瓷盤,青花瓷碗,青花玉壺春瓶,其主要的特點有:造型,手法,裝飾,色彩顯文章。
欽州坭興陶,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據史志記載:我欽陶器,諒發明於唐以前,至唐而益精緻。民國九年(公元1921年)城東山麓發現逍遙大冢。內藏陶壺一隻及高四尺余陶碑一方。鐫字千六百餘言,經考證,始知乃唐開元年寧越郡(即現欽州市)第五世刺史寧道務墓誌,可見欽州制陶歷史之久遠。傳至清朝咸豐年間,欽州陶器發展鼎盛,坭器得以廣泛興用,故得名」坭興」。現今香港、澳門上海等地的「欽州街」皆因坭興陶的流傳而有此命名,欽州坭興陶一時威名遠播海內外。被譽為中國四大名陶之一。

⑹ 欽州坭興陶的歷史文化

廣西欽州,前稱古越、安州,公元598年改稱欽州,是我國南疆北部灣畔的一個有內1400多年歷史的容古城,位於南寧、北海、防城港之中心位置。面臨浩瀚的欽州灣大海,水陸交通發達,促進了坭興陶的生產發展。
據欽州史志記載:我欽陶器,諒發明於唐以前,至唐而益精緻。民國九年(公元1921年)城東七十里平心村農於山麓發現逍遙大冢,內藏寧道務陶碑一方,為高四尺余之巨制,旁附藏陶壺一個,此碑刻有唐開元二十年(公元733年)字樣。迄今(2000年)己歷1267年,可知我欽陶器歷史由來已久。民國二十八年夏,醴江處士林繩武對寧道務陶碑進行了考證:「此志民紀九年出土,於欽江上游距城七十里之平心村,質為陶上,初出土時,異常鬆脆破為大小十塊,村人任意分藏,無人辨別其朝代及人物。十七年武因總纂縣志,遍搜金石,始發現為陶刻,既而匯集塊片,合讀首尾,始知為唐刻,且知為寧越郡(即現欽州市)第五世刺史寧道務墓誌……吾國數千年志著錄,未曾有千言以上之陶刻,此志乃達千六百餘言……而道務乃中國第一陶刻也,今國人漸知欽縣陶產,遠邁宜興……」

⑺ 坭興桂陶的坭興桂陶是桂陶文化遺產發揚光大的結晶

廣西坭興桂陶指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廣西欽州坭興陶燒制技藝燒制的廣西專桂陶。
廣西桂陶泛指用屬廣西區域陶土並製作於廣西區域的泥陶器,簡稱桂陶。2008年6月7日,國務院批准廣西欽州坭興陶燒制技藝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千百年來在廣西欽州深藏蘊育的坭興桂陶這顆璀璨的南疆明珠終為世人所賞,坭興桂陶獨具特色、魅力無窮的坭興四寶漸為世人驚嘆。

⑻ 廣西欽州坭興陶和雲南建水紫陶哪個文化含量高

文化含量的高低本身不存在可比性,但是特色與不同倒是可以有區別。

欽州坭興陶

建水紫陶,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自宋末年間開始生產陶器,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歷史上有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瓷,清有紫陶的說法,紫陶屬傳統的名優產品。1953年在北京舉辦的全國民間工藝品展覽會上,建水紫陶被列為我國四大名陶之一,與江蘇宜興陶、廣東石灣陶、四川榮昌陶並駕齊名。

建水紫陶是雲南省建水縣的民間傳統工藝品,始於元末明初。用建 建水紫陶.

水近郊五色陶土製作成型,經過書畫、雕刻、填刮、燒煉、磨光等工序,陶器色澤深紫,花紋雪白,叩聲如磐。其中深黑嵌白者,尤為上品。

建水紫陶品種繁多,有煮器具、茶具、花盆及案頭陳列裝飾用品等。造型大多古樸典雅,別具一格,用作蒸具,可蒸雞、鴿等肉食品,鮮美異常。 建水紫陶採用當地得天獨厚且蘊藏量豐富的紅、黃、紫、青、白五色土配製。色調為紅底白花和黑底白花或白底紅、黃、藍花等。裝飾上採用刻劃雕填,既有粗獷豪放、大筆、大塊的書法,又有寫意國畫和民族圖案。

畫面用筆瀟灑,刀法流暢,無論刻劃飛禽走獸,還是花草魚蟲,均栩栩如生,給人以古色古香、高雅而不俗之感。生產工藝上採用無釉磨光,即坯體不上釉,燒成後只需打磨、拋光、產品就可清新光潔。一旦敲擊鏗鏘有聲,真可謂「體如鐵、色如銅、音如磐、亮如鏡、光照鑒人」,形成了有別於陶器的獨特之處,實為「陶壇一秀」。

悠久的制陶史鍛造了精湛的民間制陶工藝,同時也錘煉和哺育了一代代民間制陶工藝師。 早在1921年,建水藝人向逢春製作的陶器,就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得美術獎。

建水陶產品豐富多彩,精美絕倫,其產品主要有瓶、尊、盆、盤、碟、碗、壺、缸、汽鍋、煙斗、文房四寶、樂器、日常生活用品等一百多種,深受人們喜愛。

其特點表現在:

1、建水陶陶泥取自境內五彩山,含鐵量高,使成器硬度高,強度大,表面富有金屬質感,叩擊有金石之聲。經無釉磨光,精工細磨拋光,質地細膩,光亮如鏡。有「堅如鐵、明如水、潤如玉、聲如磬」之譽.

2、建水陶的獨特魅力還在於將書畫藝術與雕刻填泥工藝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建水陶講究精工細作,尤其注重裝飾,它以書畫鏤刻、彩泥鑲填為主要手段,集書畫、金石、鐫刻、鑲嵌、等裝飾藝術於一身,神形兼備,美輪美奐。清以來,建水的騷人墨客文人雅士以半乾的陶坯為紙,盡情揮灑潑墨,移字畫於陶坯之上。

陶坯落墨後,藝人們依樣將墨跡精心雕刻成模,再經填充彩泥、修坯、風干、入窯焙燒、分次打磨後,使建水紫陶呈現出斑駁陸離的肌理變化,產生出古拙斑斕的金石之氣。才使建水陶成為集實用 建水紫陶價值、審美價值於一體的高貴、典雅的藝術品而榮登大雅之堂。

⑼ 欽州坭興陶的簡介

坭興陶來是運用廣西欽州特有陶源土製作的廣西桂陶,是綜合體現陶特徵的桂陶精髓。欽州是具有1400多年歷史的嶺南古城,欽州於南朝宋元嘉第一次建制,稱為宋壽郡,隋開皇十八年(598)易名為欽州,取「欽順之義」,此為欽州最早得名,之後一直沿用此名。一千多年以來,欽州制陶人不斷發揚傳承桂陶的制陶精髓,將「雙料混煉、自然素麵、窯變出彩、陶刻創作、陶藝造型」 五項傳統制陶工藝淋漓盡致地運用於陶器藝術創作中,獨特地運用欽江兩岸的紅泥白泥燒制出古樸、典雅、厚重的坭興陶,在欽州千年的歷史發展長河中創造了千年傳奇的人間奇跡。特別是進入清朝咸豐年以後,坭興在承載千年傳奇等深厚文化基礎上化蛹成蝶,開創了藝術升華的新篇章,至1915年終於在美國巴拿馬國際博覽會獲得金獎,成為中國四大名陶之一。
1984年,30萬只凝聚中美文化交融結晶的坭興桂陶藝術珍品「神鳥」穿越太平洋,飛抵大洋彼岸的洛杉磯,成為訖今為止我國陶器行業單件陶器藝術品一次性出口歐美市場最大紀錄,再一次締造了神奇,開創了新時期海上新絲綢之路的先河。
」的絢麗華章。

⑽ 中國四大名陶是哪些陶,為什麼能成為中國四大名陶,有哪些特色

如果是要選擇一種能夠代表中華民族文化歷史的物品,那麼必然是陶瓷。我國是陶瓷的故鄉,在外國人眼裡陶瓷就是我國的象徵,同時陶瓷文化也是我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文化藝術史上有著很重要的地位,其中宜興的紫砂陶、廣西欽州的坭興陶、雲南建水的紫陶和重慶的榮昌陶被稱為我國的四大名陶,因為它們都擁有著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工藝。

最後,在我國幾千年的陶瓷藝術發展中,得益於匠人們傾盡血汗,使得我國陶瓷行業得到很好的發展,作為年青一代我們要有必要去了解我國輝煌的文化歷史,豐富我們的文化內涵。

閱讀全文

與坭興陶距今有多少年的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