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真實歷史上曹操是個什麼樣的人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人(專今安徽亳州),漢族屬。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先為東漢大將軍、丞相,後為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其為魏武帝。一生以漢朝大將軍、丞相的名義征討四方割據政權,為統一中國北方做出重大貢獻,同時在北方屯田,對農業生產恢復有很大作用。曹操的詩作具有創新精神,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在書法方面,曹操尤工章草,雄逸絕倫,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漢末章草五大家之一。
三國演義中將曹操描寫為一個漢朝的篡逆者,其實並不公平。東漢末年,外戚宦官爭權,朝野上下烏煙瘴氣。步入建安年代,東漢朝廷早已無可救葯。對此,司馬光曾在《資治通鑒》中評論道:「建安之初,四海盪覆;尺土一民,皆非漢有。」董卓擅行廢立,劉焉自造龍袍,淮南袁術稱帝刻璽、袁紹欲私立新帝的亂世中,曹操一直保持了對朝廷的尊敬。
⑵ 歷史上真實的曹操是什麼樣的人
曹操用人不重虛譽,他選用官員要「明達法理」,能行法治。用崔琰、毛玠掌管選舉,「其所舉用,皆清正之士,雖於時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終莫得進。務以儉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節自勵,雖貴寵之臣,輿服不敢過度」。社會風氣有所好轉。
為維護和發展勢力,讓更多的人為自己的事業服務,不受上述標准限制,強調「唯才是舉」。只要有才能,即使缺少封建道德品質、出身下層的人,他也注意提拔。
曹操的思想受儒家影響,其根基屬於儒家思想范疇,尚仁義禮讓,並試圖以仁義、道德、禮讓教民和行政,即「治定禮為首」。另一方面,曹操重法尚術,嚴刑峻法,史載甚明。
所以,曹操的思想是一個矛盾的統一體。處於亂世之中的曹操既強調刑法,也沒有忘記禮教之用。他始終尚禮重法,並在禮法並舉表現出了特有的譎詐之能。
曹操軍事上精通兵法,重賢愛才,為此不惜一切代價將看中的潛能分子收於麾下;生活上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
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唐朝張懷瓘在《書斷》將曹操的章草評為「妙品」。
⑶ 歷史上的曹操是個怎樣的人
東漢時政治家、軍事家、詩人,統一了北方、"挾天子以令諸侯」(奉天子以令不臣),戎馬一生。曹操父親夏侯嵩(官職太尉)為宦官曹騰養子,曹騰為漢相曹參之後。曹丕稱帝後,追尊他為魏武皇帝,史稱魏武帝。曹操在北方屯田,興修水利,解決了軍糧缺乏的問題,對農業生產的恢復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羅致地主階級中下層人物,抑制豪強,加強集權。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精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書。善詩歌,《蒿里行》、《觀滄海》等詩篇,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著作有《魏武帝集》。
曹操是西園八校尉之一,曾隻身行刺董卓,失敗後和袁紹共同聯合天下諸侯討伐董卓,後獨自發展自身勢力,一生中先後戰勝了袁術、呂布、張綉、袁紹、劉表、張魯、馬超等割據勢力,統一了北方。但是在南下討伐江東的戰役中,曹操在赤壁慘敗。後來在和蜀漢的漢中爭奪戰中,曹操再次無功而返。曹操一生未稱帝,他病死後,曹丕繼位後不久稱帝,追封曹操為魏武皇帝。
◆陳壽:「漢末,天下大亂,雄豪並起,而袁紹虎摉四州,強盛莫敵。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閴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
◆王沈:太祖御軍三十餘年,手不舍書。書則講武策,夜則思經傳。登高必賦,及造新詩,被之管弦,皆成樂章。《魏書》
◆鍾嶸: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詩品》
◆許子將: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魏書》
⑷ 歷史上真實的曹操是個什麼樣的人
一代梟抄雄,很有報復!!襲!十分愛才之人,個人認為他心胸還是寬闊的!!大部分人都之知道劉備三顧茅廬,其實曹操也曾三顧茅廬(只是諸葛亮沒有出山而已)!!還有在官渡之戰前,因為袁紹的軍隊數量遠遠高於曹操,所以曹操的軍隊里有很多人都想袁紹寫了信(類似表明自己心向著袁紹的話,我也不記得太清楚了)。但後來曹操大敗袁紹,發現了這些信但並沒將這些信公布出來而是當著眾人的面燒了!!!還有在《三國演義》中表現的曹操妒才,我認為簡直是亂說,曹操作為主公下屬有才是好事呀!!怎麼會把他們殺了!!!同時曹操也是一位詩人,本人是說的曹操好的方面把,因為本人比較欣賞曹操!!!只是個人見解!!
⑸ 歷史上的曹操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曹操de歷史評價
史書評論
「明略最優」、「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 (《後漢書·許劭傳》,裴松之注引孫盛《異同雜語》作「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漢末,天下大亂,雄豪並起,而袁紹虎視四州,強盛莫敵。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三國志·武帝紀》陳壽)
太祖御軍三十餘年,手不舍書。書則講武策,夜則思經傳。登高必賦,及造新詩,被之管弦,皆成樂章。(王沈《魏書》)
古今評說
孫權評價曹操:「其惟殺伐小為過差,離間人骨肉以為酷耳,御將自古少有。」
鍾嶸:「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詩品》
唐太宗說曹操:「臨危制變,料敵設奇,一將之智有餘,萬乘之才不足。」
元稹評價曹操:「曹瞞篡亂從此始」——《董逃行》
王安石贊曹操:「青山為浪入漳州,銅雀台西八九丘。螻蟻往還空壟畝,麒麟埋沒幾春秋。功名蓋世知誰是,氣力回天到此休。何必地中餘故物,魏公諸子分衣裘。」
劉知幾評價曹操:「罪百田常,禍於王莽。」——《史通·探賾》
魯迅說:「曹操至少是一個英雄」 毛澤東說:「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
易中天《品三國》:「曹操的遺囑『分香賣履,留戀妾婦』體現出曹操的大氣與自負,就不談國家大事,不說豪言壯語,就說些小事,你們把我怎麼樣,你們說我是小人就是小人又怎樣,我曹操就是曹操,我才不在乎你們怎樣評價我呢。我就是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