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瑞士銀行有多少年歷史了

瑞士銀行有多少年歷史了

發布時間:2021-03-02 18:38:13

⑴ 瑞士銀行擁有多少資產和存款

回答:8341dlts
學長
6月12日 06:47 金融業發達,全國共有銀行342家,2004年總營業額22370億瑞郎,純利潤128.78億瑞郎。外國銀行在瑞分支機構26家。2004年瑞士銀行管理的有價證券總金額達34590億瑞郎,其中國外儲戶存放在瑞士銀行的有價證券金額19670億瑞郎。銀行職員10.7萬人,占總就業人口的3.2%。最大城市蘇黎世是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是僅次於倫敦的世界第二大黃金交易市場。

有193家保險企業,職工8.5萬人。2004年瑞士保費收入1253.27億瑞郎。

2004年外匯儲備847.54億瑞郎。瑞士國庫目前擁有黃金2590噸,按人均計算,瑞士是全球人均擁有黃金量最多的國家。

瑞士兩大銀行:(1)瑞士聯合銀行(UBS),由原瑞士聯合銀行和瑞士銀行公司於1997年12月合並,管理資產總計22800億瑞郎,是世界第一大資產管理者。2004年營業額374.02億瑞郎,同比增長11%;純利潤80.44億瑞郎,同比上升29%。(2)瑞士信貸銀行(CSG),成立於1856年。自有資本347億瑞郎。2004年營業額540.14億瑞郎,同比增長5%;純利潤56.28億瑞郎。

瑞士銀行保密制度
銀行客戶享有經濟活動隱私的合法保護。銀行保密制度旨在防止銀行擅自透露其客戶的信息(《聯邦銀行和儲蓄銀行法》第47條)。更准確地說,這是一個銀行-客戶保密機制的問題。銀行保密制度為國內和外國投資者提供了廣泛的保護。

政界以及商界繼續支持銀行-客戶保密制度,盡管這種制度也遭到了瑞士國內和國外的個別批評,瑞士聯邦憲法和公民表決權確保了該制度的繼續存在。遵守銀行-客戶保密制度和法律界定的例外披露義務同等重要。如果存入瑞士銀行的款項被懷疑與依據瑞士法律應予懲處的犯罪行為有關,這種情況不受銀行保密制度的保護。在稅務欺詐的案件中,法庭可以破除銀行保密制度,並且能配合外國政府的請求提供司法協助。但如果只是簡單的逃稅行為,則不提供司法協助,因為瑞士的稅收體系基於自行申報的原則。

參考文獻:轉自外交部網站及谷歌

⑵ 瑞士銀行的建立及發展

瑞士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也是全球最富有的國家之一。在瑞士有兩樣東西其它國家難以匹敵,一是鍾表,二是銀行。2004年年底,瑞士人均金融資產超過165000歐元,在岸金融資產總計超過1萬億歐元。瑞士也是全球最大的離岸金融中心,持有全球30%的離岸貨幣,總額接近2萬億歐元。瑞士還是全球名副其實的銀行王國,銀行產業是瑞士第一大支柱產業。2004年,瑞士金融產業創造了瑞士GDP的14%,銀行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是同樣屬於金融強國的德國、法國和美國的兩倍。瑞士的銀行管理著全球1/4到1/3的國際投資私人財富,所以在私人銀行服務和財富管理兩大金融領域,瑞士銀行佔有極大的市場份額。銀行產業還是瑞士勞動生產率最高的產業,人均產出超過35萬歐元,比瑞士國內平均勞動生產率高出3倍以上。
瑞士的銀行體系由州立銀行(Cantonal banks)、大銀行(Big banks)、地方和儲蓄銀行(Regional banks & savings banks)、信用合作銀行(Raiffeisen banks)和包括外資銀行在內的其它銀行(Other banks)組成。2003年,瑞士全國銀行總數達378家。
支撐瑞士銀行產業的是它的「大銀行」。經過1993年和1997年兩次重量級的「大象聯姻」,1993年瑞士信貸銀行與民族銀行合並、1997年瑞士聯合銀行與瑞士銀行公司合並,如今的瑞士「大銀行」僅存兩家,瑞士聯合銀行集團(UBS AG)以及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 Group)。
瑞士聯合銀行集團是現今瑞士最大的銀行,也是全球屈指可數的金融機構之一。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瑞士龐大的銀行產業和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實際上主要是靠瑞士聯合銀行集團來支撐的。在瑞士國內,瑞士聯合銀行的資產和負債均接近瑞士整個銀行業資產和負債的40%,雇員數占銀行雇員總數的30%以上。在國際上,瑞士聯合銀行集團是全球最大的私人銀行,全球最大的外匯交易商,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商,在全球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領域的地位如日中天。很多時候,瑞士聯合銀行集團就是瑞士銀行產業的象徵和代名詞。
自從1997年瑞士聯合銀行集團成立以來,資本和資產規模不斷擴大,業績持續增長,全球影響力大大增強,取得了驕人的成績,由一家僅僅在歐元區內有一定影響的銀行發展成為全球金融市場的有力競爭者。2005年一躍成為全球資產規模排名第一的全球金融業龍頭老大。
聯合銀行集團成功經驗已引起分析家們極大地關注,其優秀的管理技術和企業文化得到人們的一致贊賞,以致國外有分析家認為:「如果說今天的瑞士聯合銀行集團有什麼弱點,那就是它成功太多和太久」。
為什麼瑞士聯合銀行集團能夠取得如此的成功?2005年瑞士聯合銀行集團提出的發展戰略作出了很好的注腳,即:「同一個信念,同一個團隊,同一個目標,同一個UBS(One belief, One team, One focus, now, One UBS)」。
從表面看,這只是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一個形象廣告或品牌戰略,它決定放棄過去花重金獲得的華寶和普惠等品牌,而使用統一的UBS品牌。但是,對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發展歷史進行分析,我們會發現,「四個一工程」是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成功之道。
1997年的瑞士聯合銀行(UBS)與同樣歷史悠久也同樣屬於當時瑞士「大銀行」的瑞士銀行公司(SBC)進行了瑞士銀行史上最大的合並。這是一樁引起當時全球銀行業轟動的合並案例,合並的直接結果是產生了一家既有悠久的歷史傳承,又有嶄新的品牌形象的瑞士聯合銀行集團(UBS AG)。當時,新的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總資產達到10160億瑞士法郎,員工總數27611人,有分行357家,分布在全球50多個國家。合並使瑞士聯合銀行集團成為當時歐洲最大的銀行和全球第4大銀行,管理的客戶資產達到13200億瑞士法郎,奠定了其全球最大的私人銀行和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機構的地位。
瑞士聯合銀行與瑞士銀行公司為什麼要合並?在瑞士國內,瑞士聯合銀行歷史上的百年老對手瑞士信貸集團與民族銀行進行了合並,瑞士聯合銀行失去了瑞士銀行業龍頭老大的地位,瑞士銀行公司失去的市場份額更大,只有兩家銀行主動聯合,才能奪回失去的霸主地位;在國際方面,英國匯豐銀行對米特蘭銀行的收購已經完成並組建了匯豐控股,日本的東京銀行和三菱銀行的合並也早已結束,組建了新的東京三菱金融集團,德意志銀行對美國信孚銀行的收購接近尾聲,美國的花旗銀行、摩根銀行和美洲銀行都在緊鑼密鼓商談對其他美國銀行的收購事宜,新一輪全球銀行業購並高潮即將到來。面對內外競爭壓力,瑞士聯合銀行和瑞士銀行公司選擇適當的購並成為必然。
1998年,兩大銀行合並完成後,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董事會首先完成了對業務部門的改組,將銀行的業務部門劃分成私人和公司客戶管理(UBS Private and Corporate Clients)、資產管理(UBS Asset Management)、私人銀行(UBS Private Banking)、投資銀行(UBS Investment Banking)和私人產權(UBS Private Equity)等5大部門,放棄了SBC品牌而統一使用UBS品牌,在較短的時間內順利度過了磨合期。
但是,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生不逢時,正遇上美國高新技術泡沫破裂,原瑞士銀行公司在美國市場對沖基金的投資損失慘重,特別是持有大量頭寸的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ong Term Capital Management)的破產,造成了瑞士聯合銀行集團超過10億美元的巨額損失。不過,瑞士聯合銀行集團是一家善於吸取教訓的銀行,這一次的失敗帶來了它在投資決策上的重大改變和此後的巨大成功。
1999年,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繼續對原有業務進行整頓,在金融市場上有進有退。鑒於保險業利潤微薄和前景不明,它首先中止了與瑞士再保險長達10年的合作協議,出售了持有的瑞士再保險股份及與瑞士再保險的合資的企業,從此主動退出保險業的歷程。為了避免由於業務重疊產生內部沖突和效率損失,它又將原UBS的國際貿易融資業務出售給標准渣打銀行,並出售已經持有的Argor Heraeus SA 的75%的股份。為了發揮比較優勢,它加大了私人銀行和資產管理業務的投入,收購了美洲銀行的歐洲和亞洲私人銀行業務,並擴充了旗下華寶公司(UBS Warburg Dillon Read)的交易大樓,使它成為歐洲最大的證券交易場所,還收購了百慕大有名的全球資產管理公司(Global Asset Management),並將其並入它的私人銀行。為了在美國金融市場站穩腳跟,瑞士聯合銀行集團對原有UBS和SBC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發行的股票進行了置換,重新以美國存托債券(ADR)方式發行UBS AG的股票,並且大獲成功,此舉使UBS AG成為第一家在紐約證交所上市的非美國金融集團。
2000年,瑞士聯合銀行集團。在兩方面繼續進行業務調整:一是收縮瑞士本土的業務,擴充美國市場的業務,出售幾家業務重心在瑞士的機構,收購幾家美國公司,完善集團在美國的業務布局;二是繼續收縮保險業務,再一次出售原來持有的幾家保險公司股份,同時加大在電子網路及相關業務的投入,成為第一家能夠提供全面的網上銀行業務的瑞士銀行。
2001年,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最大動作是以120億美元的價格完成對美國著名的投資銀行普惠公司(PaineWebber)的收購,並將其改組為瑞銀普惠(UBS PaineWebber)。普惠是一家老牌的投資銀行,在美國緊跟高盛、美林、摩根士丹利和JP摩根,是美國證券市場公認的一級交易商,在資產管理和證券經紀等方面猶有盛名。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此舉無疑進一步擴展和鞏固了它在利潤豐厚的美國投資銀行領域的地位。由於對瑞士聯合銀行集團前景看好,收購消息宣布的當天,普惠的股票就上漲了40%。當然,此次購並也給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管理層帶來一個重大的難題,就是怎樣有效地整合旗下的瑞銀華寶和瑞銀普惠兩大投資銀行,從而減少由於內部的矛盾和摩擦形成的內耗。
2003年和2004年,瑞士聯合銀行集團沒有進行大的收購行動,它的主要工作是加大自身具有比較優勢的私人銀行和資產管理等業務的投入,同時擴大代理外匯交易和債券交易的市場份額。風險管理機制的完善和圍繞其產品和服務的第三方分銷基礎設施(Bank for Banks)的建立也是這兩年管理層關注的重點。事實證明,這兩年的調整卓有成效。
2005年6月,瑞銀集團正式發布公告,宣布了所有業務採用統一品牌的策略,其中包括瑞銀普惠和瑞銀華寶,都將劃歸單一的UBS品牌名下。原有的四大業務品牌:瑞銀華寶(UBS Warburg)(投資銀行業務)、瑞銀普惠(UBS PaineWebber)(投資銀行業務)、瑞士銀行私人銀行(UBS Private Banking)(私人銀行和資產管理業務)、瑞銀環球資產管理(UBS Global Asset Management)(國際業務)將重組為以瑞銀(UBS)命名的三大業務:瑞銀財富管理(UBS Wealth Management)、瑞銀環球資產管理(UBS Global Asset Management)及瑞銀投資銀行(UBS Investment Bank)。瑞士聯合銀行集團在全球發起了題為「四個同一」的公司形象廣告。正式宣布放棄華寶和普惠兩大品牌。這一決定反映出該公司已決意打造能匹敵花旗集團(Citigroup)和匯豐控股(HSBC)的全球金融服務品牌。
資料表明,瑞士聯合銀行集團2001-2005年度按照資產規模排名一直穩居全球前10強,四年中它的位次不斷前移,終於在2005年度坐上全球銀行頭把交椅。瑞士聯合銀行集團與其它銀行的擴張有一個根本的區別,其它銀行的擴張基本上都依賴於銀行購並,而瑞士聯合銀行集團雖然也有購並行動,但與其它銀行相比,它的擴張主要依賴的是業務的增長。因此,它的核心一級資本增長較慢,而資產排名上升較快。使瑞士聯合銀行集團名聞天下它的,是它的高而穩定的利潤回報,與花旗集團等美國銀行相比,每年60億美元的稅前利潤、20%的資本利潤率和不到1%的資產回報率也許有些低,但它是一家歐洲銀行,在歐洲各大銀行中,它的利潤和回報首屈一指,只有匯豐控股與它基本在同一個檔次。由於受到合並前一些不良資產的影響,初期的不良貸款率確實有些高,經過初期的整頓和處置,它的不良貸款率,已經只剩下不到3%的水平,反映了瑞士聯合銀行集團較高的不良貸款消化和管理能力。
對瑞士聯合銀行集團與瑞士僅有的另外一家「大銀行」瑞士信貸集團的業務收入進行動態比較。1998年,當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組建時,瑞士聯合銀行集團與瑞士信貸集團基本處於同一檔次,業務收入都在220億瑞士法郎左右,到2000年,兩大銀行開始拉開距離,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營業收入超過370億瑞士法郎,而瑞士信貸集團卻只有330億,已經相差40億瑞士法郎。特別是2001年,美國股市泡沫破裂,大規模投資於美國對沖基金的瑞士信貸集團遭受了巨大損失,業務規模嚴重萎縮,業務收入下降到只剩下250億瑞士法郎,而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由於從1998年對沖基金投資的失敗中得到教訓,及時從對沖基金撤離,後來又嚴格限制對對沖基金和泡沫過多的電子、通訊、網路等產業的投資,基本躲過了美國股票市場的危機,業務收入接近330億瑞士法郎,足足超過瑞士信貸集團100多億元。雖然2002年和2003年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業務也有些滑坡,那主要是這兩年全球經濟特別是美國經濟不景氣、投資銀行業務規模急速下降所致,到2005年第一季度,按年率計算,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收入達到380億瑞士法郎,而瑞士信貸集團只有不到330億瑞士法郎。

⑶ 瑞士有哪些銀行

1、瑞士國家銀行 Swiss NationalBank

瑞士國家銀行(Swiss National Bank)是瑞士的中央銀行。該銀行負責瑞士貨幣政策,並發放瑞士法郎貨幣。

該銀行四種語言的國家名稱為:德語:Schweizerische Nationalbank,法語:瑞士國民銀行,義大利語:BANCANazionale大街SVIZZERA,羅曼什語:BANCANaziunala Svizra

2、瑞士信貸 Credit Suisse

瑞士信貸(CreditSuisse)是一個總部位於瑞士的跨國金融服務控股公司,該銀行總部位於蘇黎世,經營著瑞士信貸銀行及其他金融服務領域的投資經營。

瑞士信貸是一家股份公司,擁有四個部門:投資銀行,私人銀行,資產管理和提供市場營銷和支持其他三個部門組織的共享服務集團。

3、瑞士寶盛集團 Julius Baer Group

瑞士寶盛集團(Julius Baer Group)是一家全球領先的瑞士私人銀行集團,專注於復雜的私人客戶,家庭辦公室客戶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外部資產管理需求客戶。

瑞士寶盛集團是瑞士最大的國際私人銀行,在超過2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40個網點。該集團業務主要位於瑞士和亞洲的兩個主市場,集團總部位於蘇黎世。

4、瑞銀 UBS

瑞銀(UBS)是一家瑞士全球性金融服務公司,該公司總部位於瑞士巴塞爾和蘇黎世。它為個人、企業、機構客戶,以及瑞士的零售客戶提供投資銀行、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服務。

瑞銀的名字最初是瑞士聯合銀行的縮寫,在1998年與瑞士銀行公司合並後,該縮寫不再是一個代表銀行的的縮寫。該公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56年,其前身是瑞士最早的銀行。

5、瑞士日內瓦銀行 Banque Cantonale de Genève

瑞士日內瓦銀行(Banque Cantonale de Genève) 是一家公開上市的瑞士銀行,該銀行專注於瑞士日內瓦州的發展和在整個瑞士和法國經商。

6、蘇黎世州銀行 Zurich Cantonal Bank

蘇黎世州銀行(Zurich Cantonal Bank)是瑞士最大的州銀行和瑞士第四大銀行,也是大蘇黎世地區領先的金融服務供應商,總資產超過1100億瑞士法郎,該銀行德語為ZURCHER Kantonalbank或ZKB。蘇黎世州銀行是一個獨立的,注冊成立公法機構,它全資擁有者為蘇黎世州。

⑷ 瑞士銀行的成立時間

1998年由瑞士聯合銀行和瑞士銀行公司合並而成
UBS(瑞銀)的起源是1747年成立於瑞士的一所銀行,首間分行在瑞士的Valposchiavo。但是這公司的三個主要部分則源於19世紀後半。瑞士聯合銀行、瑞士銀行公司及潘恩韋伯或它們的前身,都在1860年代或1870年代創立。
現代的UBS是在1998年6月經由瑞士聯合銀行和瑞士銀行公司合並而成。瑞士銀行公司在合並前已經透過收購紐約的Dillon Read及倫敦的S.G. Warburg建立它的全球投資銀行業務。合並後的首任主席因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危機而在1998年10月退位。2000年瑞銀收購潘恩韋伯而成為世界最大私人客戶財富管理公司。投資在所有財富管理業務資產,共2.766兆瑞士法郎。
2003年6月9日,所有UBS的業務組織都從新冠上瑞銀(UBS)的名稱。瑞銀普惠(UBS Paine Webber)、瑞銀華寶(UBS Warburg)、瑞銀資產管理,而其他則簡稱瑞銀。重新命名的結果,瑞銀把棄用潘恩韋伯品牌的商譽損失作出10億美元的減值。UBS也不再是首字母縮略字而是一個類似3M的品牌。它的三條鑰匙的標志代表信任、安全及慎重。(confidence, security, and discretion)
UBS在世界各主要金融中心都存在,在50個國家設有辦事處。根據瑞銀網站,瑞銀在2007年3月31日共有80,060雇員。2006年底報告以地區細分金融業務全職員工:瑞士27,018人、歐洲12,687人、美洲30,819人、亞太地區7,616人。

⑸ 瑞士銀行歷史

你從一開始就理解錯了,當然會很迷惑

「這個銀行」。

地球上就沒有這么一家叫「瑞士回」的銀行。也許曾經答有……瑞士銀行公司(但也不叫「瑞士」,而且之後跟瑞士聯合銀行合並,就此消失)

大家都說瑞士銀行,是因為只有瑞士有得到廣泛承認的銀行保密法。所有瑞士的銀行都受這部法律保護。所謂的瑞士銀行,是泛指受銀行保密法影響的這些銀行

⑹ 為什麼瑞士銀行那麼有名呢

因為瑞士銀行是全世界最有錢的銀行,存放著全球四分之一的財富;瑞士銀行擁有回令人放心的強大安保系答統,對客戶的真實身份進行嚴格保密,是世界上最安全的銀行,所以舉世聞名。

瑞士聯合銀行為廣大的客戶提供一系列的產品和服務。銀行的核心服務是資產管理、投資擔保、科學研究以及商業零售服務,瑞士聯合銀行將服務內容的革新、全球的廣泛發展與經濟的穩定聯系起來,實現優質的服務。

(6)瑞士銀行有多少年歷史了擴展閱讀

旗下由瑞銀華寶、瑞銀機構資產管理與瑞銀瑞士私人銀行三大分支機構組成,至2007年,瑞銀機構資產管理擁有的客戶資產超過1萬億美元。2000年瑞士銀行收購了美國第四大證券經紀商普惠公司。

該行在國內擁有的辦事處(包括代理處)285家 ,附屬行和持有主要股份的類似的附屬行16家。在國外擁有代表處21家,分行9家 ,附屬行和持有主要股份的類似的附屬行13家,以及一些參股行。另外,該行還控制或參股一些公司。該行的最高決策機構為董事會。

⑺ 誰知道瑞士銀行在世界上有多少家分行

瑞士銀行 瑞士聯合銀行集團——跨越式發展 曾經有一個小幽默,講的是有一位富人提著大把美鈔走進瑞士一家銀行,要求開立一個存款賬戶,銀行櫃台人員問他:「先生,您要存多少錢」?那位先生環顧四周,神秘兮兮、小聲地告訴櫃台:「500萬美元」。銀行櫃台人員大聲地對先生說:「先生不要不好意思,盡管瑞士很富裕,但貧窮不是您的過錯」。雖然只是一個小幽默,多少有些誇張成分,但絕對不是空穴來風。它反映出瑞士這個國家多麼富庶和瑞士的銀行多麼「牛氣」。瑞士乃至全世界如果真有這么一家牛氣的銀行,這家銀行非瑞士聯合銀行集團莫屬,它是全球資產規模最大的銀行。 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地位 瑞士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也是全球最富有的國家之一。在瑞士有兩大東西其它國家難以匹敵,一是鍾表,二是銀行。2004年年底,瑞士人均金融資產超過165000歐元,在岸(onshore)金融資產總計超過1萬億歐元。瑞士也是全球最大的離岸(offshore)金融中心,持有全球30%的離岸貨幣,總額接近2萬億歐元。瑞士還是全球名副其實的銀行王國,銀行產業是瑞士第一大支柱產業。2004年,瑞士金融產業創造了瑞士GDP的14%,銀行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同樣屬於金融強國的德國、法國和美國的兩倍。瑞士的銀行管理著全球1/4到1/3的國際投資私人財富,所以在私人銀行服務和財富管理兩大金融領域,瑞士銀行佔有極大的市場份額。銀行產業還是瑞士勞動生產率最高的產業,人均產出超過35萬歐元,比瑞士國內平均勞動生產率高出3倍以上②。 瑞士的銀行體系由州立銀行(Cantonal banks)、大銀行(Big banks)、地方和儲蓄銀行(Regional banks & savings banks)、信用合作銀行(Raiffeisen banks)和包括外資銀行在內的其它銀行(Other banks)組成。2003年,瑞士全國銀行總數達378家。 支撐瑞士銀行產業的是它的「大銀行」。經過1993年和1997年兩次重量級的「大象聯姻」,1993年瑞士信貸銀行與民族銀行合並、1997年瑞士聯合銀行與瑞士銀行公司合並,如今的瑞士「大銀行」僅存兩家,瑞士聯合銀行集團(UBS AG)以及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 Group)。 瑞士聯合銀行集團是現今瑞士最大的銀行,也是全球屈指可數的金融機構之一。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瑞士龐大的銀行產業和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實際上主要是靠瑞士聯合銀行集團來支撐的。在瑞士國內,瑞士聯合銀行的資產和負債均接近瑞士整個銀行業資產和負債的40%,雇員數占銀行雇員總數的30%以上。在國際上,瑞士聯合銀行集團是全球最大的私人銀行,全球最大的外匯交易商,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商,在全球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領域的地位如日中天。很多時候,瑞士聯合銀行集團就是瑞士銀行產業的象徵和代名詞。 自從1997年瑞士聯合銀行集團成立以來,資本和資產規模不斷擴大,業績持續增長,全球影響力大大增強,取得了驕人的成績,由一家僅僅在歐元區內有一定影響的銀行發展成為全球金融市場的有力競爭者。2005年一躍成為全球資產規模排名第一的全球金融業龍頭老大。 聯合銀行集團成功經驗已引起分析家們極大地關注,其優秀的管理技術和企業文化得到人們的一致贊賞,以致國外有分析家認為:「如果說今天的瑞士聯合銀行集團有什麼弱點,那就是它成功太多和太久」。 為什麼瑞士聯合銀行集團能夠取得如此的成功?2005年瑞士聯合銀行集團提出的發展戰略作出了很好的注腳,即:「同一個信念,同一個團隊,同一個目標,同一個UBS(One belief, One team, One focus, now, One UBS)」。 從表面看,這只是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一個形象廣告或品牌戰略,它決定放棄過去花重金獲得的華寶和普惠等品牌,而使用統一的UBS品牌。但是,對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發展歷史進行分析,我們會發現,「四個一工程」是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成功之道。 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發展 1997年的瑞士聯合銀行(UBS)與同樣歷史悠久也同樣屬於當時瑞士「大銀行」的瑞士銀行公司(SBC)進行了瑞士銀行史上最大的合並。這是一樁引起當時全球銀行業轟動的合並案例,合並的直接結果是產生了一家既有悠久的歷史傳承,又有嶄新的品牌形象的瑞士聯合銀行集團(UBS AG)。當時,新的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總資產達到10160億瑞士法郎,員工總數27611人,有分行357家,分布在全球50多個國家。合並使瑞士聯合銀行集團成為當時歐洲最大的銀行和全球第4大銀行,管理的客戶資產達到13200億瑞士法郎,奠定了其全球最大的私人銀行和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機構的地位。

記得採納啊

⑻ 瑞士銀行的歷史

1997年的瑞士聯合銀行(UBS)與同樣歷史悠久也同樣屬於當時瑞士「大銀行」的瑞士銀行公司(SBC)進行了瑞士銀行史上最大的合並。這是一樁引起當時全球銀行業轟動的合並案例,合並的直接結果是產生了一家既有悠久的歷史傳承,又有嶄新的品牌形象的瑞士聯合銀行集團(UBS AG)。當時,新的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總資產達到10160億瑞士法郎,員工總數27611人,有分行357家,分布在全球50多個國家。合並使瑞士聯合銀行集團成為當時歐洲最大的銀行和全球第4大銀行,管理的客戶資產達到13200億瑞士法郎,奠定了其全球最大的私人銀行和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機構的地位。
瑞士聯合銀行與瑞士銀行公司為什麼要合並?在瑞士國內,瑞士聯合銀行歷史上的百年老對手瑞士信貸集團與民族銀行進行了合並,瑞士聯合銀行失去了瑞士銀行業龍頭老大的地位,瑞士銀行公司失去的市場份額更大,只有兩家銀行主動聯合,才能奪回失去的霸主地位;在國際方面,英國匯豐銀行對米特蘭銀行的收購已經完成並組建了匯豐控股,日本的東京銀行和三菱銀行的合並也早已結束,組建了新的東京三菱金融集團,德意志銀行對美國信孚銀行的收購接近尾聲,美國的花旗銀行、摩根銀行和美洲銀行都在緊鑼密鼓商談對其他美國銀行的收購事宜,新一輪全球銀行業購並高潮即將到來。面對內外競爭壓力,瑞士聯合銀行和瑞士銀行公司選擇適當的購並成為必然。
1998年,兩大銀行合並完成後,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董事會首先完成了對業務部門的改組,將銀行的業務部門劃分成私人和公司客戶管理(UBS Private and Corporate Clients)、資產管理(UBS Asset Management)、私人銀行(UBS Private Banking)、投資銀行(UBS Investment Banking)和私人產權(UBS Private Equity)等5大部門,放棄了SBC品牌而統一使用UBS品牌,在較短的時間內順利度過了磨合期。
但是,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生不逢時,正遇上美國高新技術泡沫破裂,原瑞士銀行公司在美國市場對沖基金的投資損失慘重,特別是持有大量頭寸的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ong Term Capital Management)的破產,造成了瑞士聯合銀行集團超過10億美元的巨額損失。不過,瑞士聯合銀行集團是一家善於吸取教訓的銀行,這一次的失敗帶來了它在投資決策上的重大改變和此後的巨大成功。
1999年,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繼續對原有業務進行整頓,在金融市場上有進有退。鑒於保險業利潤微薄和前景不明,它首先中止了與瑞士再保險長達10年的合作協議,出售了持有的瑞士再保險股份及與瑞士再保險的合資的企業,從此主動退出保險業的歷程。為了避免由於業務重疊產生內部沖突和效率損失,它又將原UBS的國際貿易融資業務出售給標准渣打銀行,並出售已經持有的Argor Heraeus SA 的75%的股份。為了發揮比較優勢,它加大了私人銀行和資產管理業務的投入,收購了美洲銀行的歐洲和亞洲私人銀行業務,並擴充了旗下華寶公司(UBS Warburg Dillon Read)的交易大樓,使它成為歐洲最大的證券交易場所,還收購了百慕大有名的全球資產管理公司(Global Asset Management),並將其並入它的私人銀行。為了在美國金融市場站穩腳跟,瑞士聯合銀行集團對原有UBS和SBC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發行的股票進行了置換,重新以美國存托債券(ADR)方式發行UBS AG的股票,並且大獲成功,此舉使UBS AG成為第一家在紐約證交所上市的非美國金融集團。
2000年,瑞士聯合銀行集團。在兩方面繼續進行業務調整:一是收縮瑞士本土的業務,擴充美國市場的業務,出售幾家業務重心在瑞士的機構,收購幾家美國公司,完善集團在美國的業務布局;二是繼續收縮保險業務,再一次出售原來持有的幾家保險公司股份,同時加大在電子網路及相關業務的投入,成為第一家能夠提供全面的網上銀行業務的瑞士銀行。
2001年,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最大動作是以120億美元的價格完成對美國著名的投資銀行普惠公司(PaineWebber)的收購,並將其改組為瑞銀普惠(UBS PaineWebber)。普惠是一家老牌的投資銀行,在美國緊跟高盛、美林、摩根士丹利和JP摩根,是美國證券市場公認的一級交易商,在資產管理和證券經紀等方面猶有盛名。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此舉無疑進一步擴展和鞏固了它在利潤豐厚的美國投資銀行領域的地位。由於對瑞士聯合銀行集團前景看好,收購消息宣布的當天,普惠的股票就上漲了40%。當然,此次購並也給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管理層帶來一個重大的難題,就是怎樣有效地整合旗下的瑞銀華寶和瑞銀普惠兩大投資銀行,從而減少由於內部的矛盾和摩擦形成的內耗。
2003年和2004年,瑞士聯合銀行集團沒有進行大的收購行動,它的主要工作是加大自身具有比較優勢的私人銀行和資產管理等業務的投入,同時擴大代理外匯交易和債券交易的市場份額。風險管理機制的完善和圍繞其產品和服務的第三方分銷基礎設施(Bank for Banks)的建立也是這兩年管理層關注的重點。事實證明,這兩年的調整卓有成效。
2005年6月,瑞銀集團正式發布公告,宣布了所有業務採用統一品牌的策略,其中包括瑞銀普惠和瑞銀華寶,都將劃歸單一的UBS品牌名下。原有的四大業務品牌:瑞銀華寶(UBS Warburg)(投資銀行業務)、瑞銀普惠(UBS PaineWebber)(投資銀行業務)、瑞士銀行私人銀行(UBS Private Banking)(私人銀行和資產管理業務)、瑞銀環球資產管理(UBS Global Asset Management)(國際業務)將重組為以瑞銀(UBS)命名的三大業務:瑞銀財富管理(UBS Wealth Management)、瑞銀環球資產管理(UBS Global Asset Management)及瑞銀投資銀行(UBS Investment Bank)。瑞士聯合銀行集團在全球發起了題為「四個同一」的公司形象廣告。正式宣布放棄華寶和普惠兩大品牌。這一決定反映出該公司已決意打造能匹敵花旗集團(Citigroup)和匯豐控股(HSBC)的全球金融服務品牌。
資料表明,瑞士聯合銀行集團2001-2005年度按照資產規模排名一直穩居全球前10強,四年中它的位次不斷前移,終於在2005年度坐上全球銀行頭把交椅。瑞士聯合銀行集團與其它銀行的擴張有一個根本的區別,其它銀行的擴張基本上都依賴於銀行購並,而瑞士聯合銀行集團雖然也有購並行動,但與其它銀行相比,它的擴張主要依賴的是業務的增長。因此,它的核心一級資本增長較慢,而資產排名上升較快。使瑞士聯合銀行集團名聞天下它的,是它的高而穩定的利潤回報,與花旗集團等美國銀行相比,每年60億美元的稅前利潤、20%的資本利潤率和不到1%的資產回報率也許有些低,但它是一家歐洲銀行,在歐洲各大銀行中,它的利潤和回報首屈一指,只有匯豐控股與它基本在同一個檔次。由於受到合並前一些不良資產的影響,初期的不良貸款率確實有些高,經過初期的整頓和處置,它的不良貸款率,已經只剩下不到3%的水平,反映了瑞士聯合銀行集團較高的不良貸款消化和管理能力。
對瑞士聯合銀行集團與瑞士僅有的另外一家「大銀行」瑞士信貸集團的業務收入進行動態比較。1998年,當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組建時,瑞士聯合銀行集團與瑞士信貸集團基本處於同一檔次,業務收入都在220億瑞士法郎左右,到2000年,兩大銀行開始拉開距離,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營業收入超過370億瑞士法郎,而瑞士信貸集團卻只有330億,已經相差40億瑞士法郎。特別是2001年,美國股市泡沫破裂,大規模投資於美國對沖基金的瑞士信貸集團遭受了巨大損失,業務規模嚴重萎縮,業務收入下降到只剩下250億瑞士法郎,而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由於從1998年對沖基金投資的失敗中得到教訓,及時從對沖基金撤離,後來又嚴格限制對對沖基金和泡沫過多的電子、通訊、網路等產業的投資,基本躲過了美國股票市場的危機,業務收入接近330億瑞士法郎,足足超過瑞士信貸集團100多億元。雖然2002年和2003年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業務也有些滑坡,那主要是這兩年全球經濟特別是美國經濟不景氣、投資銀行業務規模急速下降所致,到2005年第一季度,按年率計算,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收入達到380億瑞士法郎,而瑞士信貸集團只有不到330億瑞士法郎。

⑼ 瑞士BAC平台什麼時候成立的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1.遵守瑞士頂級金融環境下的最高行業標准

BAC總部座落於全球最穩定的金融環境-瑞士,BAC的客戶能夠享用瑞士經濟和金融安全標准,尤其是瑞士的銀行業保密法規。我們的運營接受瑞士金融市場監督管理局的監管(FINMA)。FINMA是一家獨立的監管當局,它對金融市場參與人士,即債權人和投資者提供保護,以加強市場對瑞士金融中心的穩定性、競爭力以及可靠性的信心。當您在BAC開立一個新的交易賬戶時,您的賬戶是隸屬於您個人的資產,並登記在您個人的合法名字及權益下。客戶資金由瑞士金融市場監督局(FINMA)監管。
根據監管框架,尤其是按照《瑞士銀行法案》,客戶受到瑞士銀行業安全標準的保護,包括一旦出現銀行違約情況,每個債權人都享有特許受償的保障。BAC只與"AA」評級以上的銀行和金融機構進行業務往來,歷年來一直由德勤會計師事務所(Deloitte&Touche)進行外部審計,由普華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進行內部審計,盡可能達到最高的財務報告品質、透明度和商業誠信。

2.多家世界著名交易所場內清算成員資格
BAC獲得多家著名交易所場內結算成員資格,這些交易所包括CME(芝加哥商業交易所),NYMEX(紐約商業交易所),COMEX(紐約金屬交易所),LME(倫敦金屬交易所),LSE(倫敦證券交易所),IPE(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

憑借多家交易所場內結算成員資格,BAC面向銀行、其他機構以及個人投資者提供的金融衍生品種類繁多,不僅諸如現貨外匯及貴金屬、股票、股指、期貨CFDs等業務發展迅速,而且場內交易服務也是公司的重要產品之一。

CME(芝加哥商業交易所):
CME(芝加哥商業交易所)是美國最大的期貨交易所,也是世界上第二大買賣期貨和期貨期權合約的交易所。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向投資者提供多項金融和農產品交易。自1898年成立以來,芝加哥商業交易所持續提供了一個擁有風險管理工具的市場,以保護投資者避免金融產品和有形商品價格變化所帶來的風險,並使他們有機會從交易中獲利。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向投資者提供多項產品,包括期貨和期貨期權合約:

股票或股指產品—包括E-miniS&P500、NASDAQ-100、E-miniRussell2000和Nikkei225。利率產品—基於短期利率的產品,包括歐洲美元和LIBOR(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外匯(FX)—產品包括澳元、歐元、英鎊、日元和瑞士法郎。農產品—包括牛、乳製品、木材、豬肉和天氣合約。

NYMEX(紐約商業交易所)和COMEX(紐約金屬交易所):

COMEX是紐約金屬交易所(NewYorkCommodityExchange,Inc.)的簡稱,它和NYMEX(NewYorkMercantileExchange,Inc.)於1994年合並組成全球最具規模的商品交易所,紐約商品交易所。紐約商品交易所地處紐約曼哈頓金融中心,與紐約證券交易所相鄰。NYMEX負責能源、鉑金及鈀金交易,在NYMEX分部,通過公開競價來進行交易的期貨和期權合約有原油、汽油、燃油、天然氣、電力,有煤、丙烷、鈀的期貨合約,該交易所的歐洲布倫特原油和汽油也是通過公開競價的方式來交易的。

其餘的金屬(包括黃金)歸COMEX負責有金、銀、銅、鋁的期貨和期權合約。COMEX的黃金期貨交易市場為全球最大,它的黃金交易往往可以主導全球金價的走向。

LSE(倫敦證券交易所):

倫敦證券交易所(英語:LondonStockExchange,縮寫:LSE,簡稱"倫敦證交所」)是世界四大證券交易所之一。作為世界上最國際化的金融中心,倫敦不僅是歐洲債券及外匯交易領域的全球領先者,還受理超過三分之二的國際股票承銷業務。倫敦的規模與位置,意味著它為世界各地的公司及投資者提供了一個通往歐洲的理想門戶。在保持倫敦的領先地位方面,倫敦證券交易所扮演著中心角色。倫敦證交所運作世界上國際最強的股票市場,其外國股票的交易超過其它任何證交所。

IPE(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

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E):世界主要石油期貨市場、歐洲最重要的能源期貨和期權的交易場所,2001年6月,IPE被洲際交易所(IntercontinentalExchange,Inc)收購。

目前在世界范圍內來看,有兩種基準原油,一種是WTI,在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進行交易;另一種是布倫特,在英國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E)進行交易。

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是歐洲最重要的能源期貨和期權的交易場所,是世界石油交易中心之一,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的原油價格是觀察國際市場油價走向的一個晴雨表。它成立於1980年,由一批能源與期貨公司牽頭,是非營利性機構。

LME(倫敦金屬交易所):

倫敦金屬交易所(LondonMetalExchange,LME)是一家有著125年歷史的世界最大的基礎金屬期貨交易市場,其年交易額達2萬多億美元。世界上大部分的重要礦業公司和金屬生產商、商業和投資銀行以及許多與金屬貿易相關的公司和製造廠商都是倫敦金屬交易所的會員。

3.強大的MetaTrader4交易平台

BAC採用業內頂級的交易平台-MetaTrader4作為交易平台解決方案。為資產管理者提供多賬戶交易平台,以及PDA和智能手機(Smartphone)的移動交易。MetaTrader4的易用性、開放性、市場佔有率均在業內處於領先地位。客戶可以在本網站輕松下載並試用MetaTrader4平台。無論是真實帳戶,還是模擬帳戶,客戶都會體驗到外匯、貴金屬、石油、全球重要股多市場投資的專業感覺。選擇BAC,只需一個交易平台,即可連線全球金融投資市場。

4.高達400倍交易杠桿

50:1,100:1,200:1,300:1,400:1多種杠桿比例可供選擇。最小可交易10K合約(100K為10萬美元,即1標准手)。

5.極具競爭力的點差報價

BAC憑借其在多家交易所的場內結算席位,在市場上得到最優價格,直接進行報價,為我們的客戶提供極具競爭力的價格。客戶在遇到重要新聞或經濟數據發布時,交易不受限制。而且可以在買賣差價以內設置定單。同時,我們獲得國際頂尖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持,如BarclaysBank、HSBC、Goldmansachs、UBS、JPMorgenchase、CreditSuisse等。在外匯市場流動性不佳的狀況下BAC卻能夠得到相對最優的市場報價及價差,這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投資者的利益。

6.絕無人工報價,交易瞬時執行

您將在一個沒有人工干涉的情況下交易,而且,電子交易系統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使得我們可以為您提供更低的點差。

7.免費學習資源,輕松入門

BAC將與多家世界知名財經媒體與網站合作,共同開發外匯理財學習產品,包括視頻教學、新聞等。

同時,BAC支持免費的模擬交易。客戶只需下載我們提供的MetaTrader4交易平台,即可開設模擬賬戶,在實踐中學習外匯。

8.頂尖的IT技術實力,系統安全穩定

BAC與多家著名數據中心合作建立全球金融交易數據中心,為全球處在不同時區的各個國家和地區的交易者提供一體化金融在線交易解決方案。

憑借技術團隊多年的經驗,與BAC大量的硬體設施投入,有效的防範網路入侵,降低交易網路延時。數據中心同樣配備了Dos-attacks防護系統;他們可以防禦或者隔離任何一種攻擊。當有大量惡意攻擊系統的時候,僅有數據中心被攻擊;MetaTrader4伺服器繼續在正常模式下操作。因此,數據中心增加了系統在有DOS和DDOS攻擊下的穩定性。

9.專業客戶服務支持

針對中華區華語客戶,BAC提供中文電話支持及中文在線服務。時間由北京時間周一至周五早9時至晚5時。

10.出色的運營能力與我們的未來:

通過最近5年的努力運營,BAC已經結算超過10億份的合同,同時,我們的日均交易量超過25億美元。通過不斷的向客戶提供卓越服務,我們的公司規模與業務將得到持續的增長。公司市場佔有率已得到顯著提升,成功躋身重要外匯經紀商行列。

BAC將憑借優秀資質,向全球多種語言,100多個國家的客戶群(包括金融機構、工業企業、資產管理公司、專業貿易商和私人投資商)提供外匯市場的中介服務和撮合成交的經紀業務

閱讀全文

與瑞士銀行有多少年歷史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