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民群眾在歷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麼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是什麼
用我們官方所言的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來說,就是「時勢造英雄」,是時代創造了偉人專,屬個人順應歷史潮流,他的的歷史作用就是加速了歷史的發展,如果個人逆歷史潮流而動,這個個人就會延緩歷史的發展,但阻擋不了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這也是我們的教科書所持的觀點。至於人民群眾的地位和作用,就是那句話——「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歷史發展的真正動力。
2. 任何個人在歷史上都起作用的觀點是什麼觀點
任何個人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都是起作用的。這是恩格斯歷史"合力論"中的一個重要思想,是符合客觀事實的正確論斷。社會歷史是由人的活動構成的,無數互相沖突的個人的意志構成無數互相交錯的力量,有無數個力的平行四邊形,融合為"一個總的合力",構成歷史事件和歷史過程。每個人都對"合力"有所"貢獻",都"包括在這個合力裡面"。因為每個人都參加了一定的歷史活動,有的起推動作用,有的起阻礙作用;其作用的大小、范圍、深淺也有程度的不同。但應指出,對歷史發展起決定作用的是人民群眾的力量,而不是某個人或某些人。
3. 個人在社會歷史中的作用的有關事例
奧匈帝國皇位繼承人抄斐迪南大公夫婦被塞爾維亞族青年普林西普槍殺。這次事件使7月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成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然後更多的應該是科學家,比如牛頓,愛因斯坦之類的。這些人物才是加快了我們歷史進程的偉大人物!
4. 個人在社會發展的作用
個人與社會相互依存,相互制約人具有多種多樣的屬性,概括起來,人的屬性可分為兩大類,即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社會屬性是人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屬性。人類社會生活是由各行各業的活動構成的有機整體,任何個人的活動對社會的發展總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影響。個人活動與社會發展存在著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關系,個人活動對社會發展產生能動的作用。一切正常的個人總要在社會生活中擔負一定的工作,在自己的崗位上從事這樣那樣的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從而在社會歷史發展的進程中留下自己的印記,社會的發展要靠全體社會成員自覺努力才能實現。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一是個人與社會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社會是由無數個人組成的,人的生存離不開社會,人的發展更需要社會提供種種條件,任何一個社會的存在和發展,都是所有的個人及其集體努力的結果,一切個人活動的總和構成社會的整體運動及其發展。二是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個人的活動既是一個生命的自然過程,又是社會實踐的歷史過程。在這個歷史過程中,每個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的活動都面臨著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問題。因此,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既是進行個人正常活動的重要條件,又是作出人生選擇的基礎和前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符合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社會的科學設想。實現社會和諧、創建美好未來,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一個社會理想,也是包括中國共產黨在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懈追求的一個美好社會理想。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關繫到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關繫到鞏固黨執政的社會基礎,實現黨執政的歷史任務,關繫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關繫到黨的事業興旺發達和國家的長治久安。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實現和諧社會的這些特徵,要求處理好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促進個人與社會的和諧,特別是應在堅持集體主義的價值觀,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上下功夫。
5. 個人和人民群眾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作用是什麼
1社會主義觀點:人民群眾創造歷史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而生產力的重要版因素之一:勞動者。
生產關系權是世界文明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離開生產關系這個世界無法存在,因此生產關系實際決定世界文明,影響世界歷史的進程。所一作為勞動者的人民群眾決定了歷史的發展,創造了我們今天的世界歷史。
上述觀點其實是唯物論觀點
2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見證者。
從人性學的角度講,人類其實是歷史的見證者,即旁觀者。人不會主動去改變歷史,只會被動的接受,但正是這種理智的接受,保護了古代文明,一旦這種理智短暫的消失,人類文明就會出現斷層,比如中世紀文明,比如中國的五代十國等等。
3個人在歷史中沒有作用
卡里斯馬型的人物其實是歷史的選擇,比如拿破崙,他實際沒有創造歷史的能力,也沒有改變歷史的能力,一方面他不知道歷史的發展方向,另一方面即使他知道歷史的方向,他的99%以上的決定是不可能違背歷史而改變的,就像唯物論不是由馬克思發現的,而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沒有馬克思還是有唯物主義,這就是歷史——個人無法改變。
6. 任何個人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都是起作用的
是這樣的,每個人都是歷史的創造者。正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嘛。
7. 承認個人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這是什麼觀點
個人英雄主義。以個人主義為原則,強調個人在社會生活和歷史活動中的作用,將「人民群眾的力量和智慧」置於次要地位。
8. 考研政治:人們群眾及個人在社會歷史中的作用是什麼 如果考試的話我具體該怎麼回答書上的太含糊了。
一、群眾、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
歷史首先是生產發展的歷史,是物質生產資料生產者本身的歷史,是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廣大的勞動人民群眾的歷史。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和創造者,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這是歷史唯物主義的一個基本原理。
1.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決定作用
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的范疇。包括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在內的勞動群眾是人民群眾的主體。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偉大決定作用主要體現在:(1)人民群眾是社會生產力的體現者。(2)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3)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4)人民群眾是變革社會制度的決定力量。
2.傑出人物在歷史上的作用
歷史唯物主義強調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決定作用,同時又承認和肯定傑出人物在歷史上的重要作用,兩者是辯證的統一。傑出人物在歷史上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現在:(1)先進階級的政治代表人物提出的進步思想、主張能夠成為社會變革的先導,他們能夠成為實現某種歷史任務的發起者。(2)先進階級的政治代表人物往往是廣大人民群眾和先進階級進行革命斗爭的有力領導者和組織者。(3)某些剝削階級的政治代表在特定社會歷史條件下所採取的某些措施,順應了歷史發展要求,對歷史的發展起著某種推動作用。(4)傑出的思想家、科學家、藝術家的創造性活動,促進了人類科學文化的發展,提高了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也推動了歷史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任何傑出人物,包括先進階級的政治代表人物都只能給予歷史進程以重大影響,但都不能決定歷史發展的基本趨勢。
二、人的本質和價值
1.人的本質
人是歷史過程的主體,歷史過程是人的實踐過程。正是在人的歷史實踐過程中,人作為現實的具體的人而存在。人的本質存在於具體的人性之中。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一句話,人的本質屬性是人的社會性。這是人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根本屬性。
2.人的價值
(1)與人的社會性緊密相關,人的價值包括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兩個方面。人的社會價值是指個人對滿足社會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所作的貢獻。人的個人價值是指社會對個人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兩方面的滿足程度。(2)在階級社會中,人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之間往往存在著對立;在社會主義社會,人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應該是統一的,這種統一具體表現為權利與義務、享受與奉獻、消費與創造等關系的統一。
三、社會進步和人類解放
社會進步和人類解放是歷史的必然。這種必然性根源於貫穿人類社會始終的社會基本矛盾。正是由於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運動,人類社會由野蠻進入文明,在階級社會中,又通過基本矛盾的階級表現——階級斗爭和社會革命的杠桿,推動社會由低級向高級發展。最終,將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實現生產力的社會性質,使生產力獲得極大的解放和空前的發展,在這個偉大的社會變革實踐中,人自身也獲得改造、發展與進步,從而克服各種異己力量,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人不但成為自然界的主人,而且成為自己的主人,人類社會進入共產主義。
9. 如何理解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
處在一定社會關系中的特殊個體對社會歷史的影響。生活在社會中的每個人都參與歷史的形成,但代表先進階級的傑出人物(包括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藝術家等)或代表腐朽階級的反動人物,對歷史發展具有更大的影響作用。
馬克思主義以前的思想家不能正確地說明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唯意志論者認為,歷史是由帝王將相和英雄人物隨心所欲地創造的;宿命論者認為,歷史的發展是由不可知的命運註定的,任何個人改變現實的努力都是徒勞的。前者無條件地誇大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後者完全否定了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們自己創造著自己的歷史。由於各個個人的意志由各自特殊的生活條件所決定,因而這些個人的意志和意嚮往往相互交錯,甚至相互沖突。在生產關系體系中處於相同地位、從而利益基本一致的人們,一般具有共同的意志和意向。他們或者反映先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要求,或者反映阻礙生產力發展的腐朽生產關系的要求。無數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融合為一個總的合力,形成一個總的結果即歷史事變。與歷史發展方向相符合的個人的意志和目的在合力中起推動作用;與歷史發展方向相對立的個人意志和目的在合力中起阻礙作用。傑出人物歷史作用的大小,取決於他們對歷史任務的認識和實現的程度,取決於他們反映人民群眾的願望、要求的廣度和深度。
傑出人物的出現及其在歷史上的作用,體現了必然性與偶然性的統一。每個時代都需要並創造出自己的偉大人物。從「時勢造英雄」的意義上說,傑出人物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產物。但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性,總是通過一系列的偶然性來實現的。由哪一個人成為歷史必然性的體現者,則是偶然的。恰巧某個偉大人物在一定時間出現於某一國家,這是一種偶然現象。但是,如果不是這個人出現,也會有另外一個人來代替他,而這個代替者或好或壞,或早或晚,總是會出現的。
傑出人物在歷史上的作用受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一般地說,他們的面貌是由其所屬的階級決定的,他們對歷史發生重大影響離不開群眾的支持和群眾創造歷史的活動。任何傑出人物不能改變歷史發展的基本趨勢,也不能超越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作用。然而,他們卻可以憑借一定社會條件對歷史的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以他們的才能、經驗、意志、性格、品質和身體素質等情況,在歷史事件中打上深刻的個人烙印,甚至會決定個別歷史事變的結局。
無產階級領袖在共產主義運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無產階級領袖不只是一個人,而是由若干最有威信、最有經驗、被選出擔任最重要職務的人們所組成的比較穩定的集團。無產階級的階級地位和歷史使命,使無產階級領袖具有以往任何傑出人物所不可比擬的偉大作用和優秀品質。無產階級領袖兼有理論修養和實踐經驗,堅持理論和實踐的統一;他們具有科學的世界觀,能夠認識與掌握社會發展的規律和無產階級解放的條件;他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同廣大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他們堅持集體領導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堅持實事求是的作風。無產階級領袖並不是聖人、完人,他們如同很多站在歷史潮流前面的偉大人物一樣,也有缺點和錯誤。他們不同於其他階級領袖人物的地方在於,有了錯誤,能夠認真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通過無產階級政黨自身的力量加以克服。
10. 如何正確認識個人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個人與社會相互依存,相互制約人具有多種多樣的屬性,概括起來,人的屬性可分為兩大類,即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社會屬性是人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屬性。人類社會生活是由各行各業的活動構成的有機整體,任何個人的活動對社會的發展總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影響。個人活動與社會發展存在著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關系,個人活動對社會發展產生能動的作用。一切正常的個人總要在社會生活中擔負一定的工作,在自己的崗位上從事這樣那樣的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從而在社會歷史發展的進程中留下自己的印記,社會的發展要靠全體社會成員自覺努力才能實現。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一是個人與社會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社會是由無數個人組成的,人的生存離不開社會,人的發展更需要社會提供種種條件,任何一個社會的存在和發展,都是所有的個人及其集體努力的結果,一切個人活動的總和構成社會的整體運動及其發展。二是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個人的活動既是一個生命的自然過程,又是社會實踐的歷史過程。在這個歷史過程中,每個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的活動都面臨著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問題。因此,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既是進行個人正常活動的重要條件,又是作出人生選擇的基礎和前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符合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社會的科學設想。實現社會和諧、創建美好未來,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一個社會理想,也是包括中國共產黨在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懈追求的一個美好社會理想。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關繫到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關繫到鞏固黨執政的社會基礎,實現黨執政的歷史任務,關繫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關繫到黨的事業興旺發達和國家的長治久安。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實現和諧社會的這些特徵,要求處理好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促進個人與社會的和諧,特別是應在堅持集體主義的價值觀,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上下功夫。
1、正確理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是正確進行人生選擇的基礎和前提
(1)首先,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是人生的基本關系。沒有無個人的社會也沒有純粹孤立的、完全脫離社會的個人。個人與社會總是息息相關,互相影響,互相制約,這是社會生活的基本關系。人生的過程就是在現實生活的基礎上不斷解決個人與社會關系的實踐過程。如何認識和對待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是判斷人生觀;人生價值選擇是否科學的根本依據。生命的意義就是在這二者關系中顯示的。
(2)其次,個人與社會的矛盾是人生的基本矛盾。它是人生存在和發展的基礎,離開了這個基礎,就沒有人生。它貫穿人生發展過程的始終,是人生發展的根本動力。它具體表現在理想與現實、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個人與國家、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自我責任與社會責任、自我修養與社會規范等矛盾中,人生就是面臨這些矛盾並在解決這些矛盾的過程中存在和發展時。
可見,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是人生的基本關系和基本矛盾。只有正確理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才能正確進行人生的選擇。
2、人生的真正價值在於對社會的貢獻
(1)無產階級人生價值觀問題本質上就是對社會的奉獻或者說對社會的義務與責任問題。人生價值觀的諸多問題,都離不開這一本質問題。在理論上和思想上理清這一問題,才能自覺為社會為他人多作奉獻,抵制只講索取,不講貢獻,只講權利,不講義務的錯誤行為。
(2)理解這一問題,應當把握以下幾點:①人生價值兩個方面的辯證關系;②對社會的奉獻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需要,是個人價值的基本標志,體現了社會價值與自我價值的統一;③正確認識和處理為自己和為他人、物質貢獻和精神貢獻、金錢與人生價值三個關系;
3、走確認識我國現階段實現人生價值的客觀條件
(1)要全面看條件。社會條件包括各方面的內容,它們共同構成影響個人人生價值的客觀條件,但又各有特點,個人可有意識地進行選擇和利用。
(2)既要看到物質條件又要看到精神條件。有的人往往只看到國家的經濟狀況和個人待遇,而忽視社會主義制度、精神文明的發展,怨天尤人,悲觀失望,結果妨礙了人生價值的實現。
(3)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總是相對的,不是一成不變的。改革開放以來,實事求是地看,社會為每個人實現人生價值創造了比過去好得多的條件,雖然還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但總的發展趨勢是越來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