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章丘水寨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章丘水寨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發布時間:2021-03-02 15:40:06

1. 濟南有多少年歷史

濟南是山東省省會,黃河中下游和環渤海經濟帶南翼的重要戰略城市,國務院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山東政治、文化、經濟、金融、教育中心,也是國家批準的沿海開放城市和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之一。濟南軍區和濟南鐵路局本部位於濟南。濟南位於山東省中西部,具有4000多年的歷史,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是聞名世界的史前文化-龍山文化的發祥地。是「全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和「全國投資硬環境40優」的城市之一。
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舉辦城市,和第七屆中國(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的主辦城市。濟南的名字來源於西漢時設立的濟南郡,含義為「濟水之南」,是地理方位形成的地名。濟水即俗稱大清河,古濟水(音己,三聲)發源於現河南省濟源市,流域大致相當於現在的黃河山東段。後因黃河改道被其奪取河床,成為了黃河下游的幹流河道。而濟南、濟源、濟陽、濟寧等地名還是保存了下來。濟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中國有一位原始部落的首領——舜(約公元前22世紀)就誕生與生活在濟南一帶。舜曾在歷山耕作,而歷山即現在的千佛山。趵突泉邊有娥皇、女英祠(約創建於2000年前),又有祀堯、舜、禹的三聖宮。泉水流經之護城河,即是北魏時期的娥英河,河水東流,經過舜井街的南端,北為舜井。如果再往東北遠眺,便可以指向城子崖--龍山文化遺址,也令人想起了制陶能手大舜了。
濟南歷史悠久,是聞名世界的史前文化——龍山文化的發祥地,區域內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城子崖,有先於秦長城的齊長城,有被譽為「海內第一名塑」的靈岩寺宋代彩塑羅漢、隋代大佛(位於歷城區大佛村,鑿山而成,建於隋代,為山東第一大佛)。中國首部詩歌總集《詩經》中有譚人所作諷刺詩《大東》,是現存最早的有關濟南的文獻。濟南孝堂山郭氏墓石祠,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建築;隋建四門塔為全國現存最古老的石塔,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請問章丘的歷史沿革是怎樣的

【沿革】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改高唐縣為章丘縣。1992年撤縣設章丘市。
1992年3月1日,撤銷章丘縣,設立章丘市。1995年10月30日,撤銷後寨鄉、曹范鄉、黨家鄉,設立聖井鎮、曹范鎮、黨家鎮。1996年12月25日,撤銷章丘市白雲湖鄉、高官寨鄉、寧家埠鄉,設立白雲湖鎮、高官寨鎮、寧家埠鎮(魯政函民字〔1996〕61號)。
2002年底轄22個鄉(鎮、辦事處),908個行政村:明水鎮、普集鎮、相公庄鎮、綉惠鎮、刁鎮、水寨鎮、龍山鎮、棗園鎮、埠村鎮、垛庄鎮、文祖鎮、高官寨鎮、白雲湖鎮、寧家埠鎮、黨家鎮、聖井鎮、曹范鎮、黃河鄉、辛寨鄉、閻家峪鄉、官莊鄉、旭升鄉。全市總面積1855平方公里,總人口98.91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4.27萬人。
行政區劃調整
2001年6月26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山東省長清縣,設立濟南市長清區,以原長清縣的行政區域為長清區的行政區域。(詳見「區縣•長清區」分目〔長清撤縣設區〕條)
年內,濟南市轄部分縣(市)區的鄉鎮、街道辦事處區劃也做了調整:
2月14日、2月27日,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市政府決定:歷城區撤銷洪家樓鎮,設立山大路、洪家樓、全福、東風4個街道辦事處。濟陽縣撤銷青寧鎮、崔寨鄉,合並設立崔寨鎮;撤銷回河鎮、店子回族鄉、稍門鄉,一並並入濟陽鎮;撤銷姜集鄉、三教鄉,一並並入曲堤鎮;撤銷王圈鄉,並入仁風鎮;撤銷索廟鄉、唐廟鄉,一並並入垛石橋鎮;撤銷江店鄉,並入新市鄉;撤銷辛集回族鄉,並入孫耿鎮;撤銷廟廊鄉,並入二太平鄉。
年內,市中區撤銷經二路街道辦事處,並入大觀園街道辦事處;撤銷館驛街街道辦事處,並入魏家莊街道辦事處;撤銷經七路街道辦事處、岔路街街道辦事處,一並並入桿石橋街道辦事處;撤銷玉函路街道辦事處,將六里山路以北區域並入四里村街道辦事處;將六里山路以南區域並入舜玉路街道辦事處;撤銷七賢鎮,設立舜耕街道辦事處、白馬山街道辦事處、七賢街道辦事處。天橋區撤銷陳家樓街道辦事處、劉家莊街道辦事處,一並並入緯北路街道辦事處;撤銷北園鎮,設立北園街道辦事處、洛口街道辦事處;撤銷靳家鄉,並入大橋鎮。

章丘市撤銷明水鎮,在該鎮膠濟鐵路以北區域設立明水街道辦事處;撤銷旭升鄉,同原明水鎮膠濟鐵路以南區域合並設立雙山街道辦事處。
【區劃】 轄2個街道、16個鎮、4個鄉:明水街道、雙山街道、普集鎮、相公庄鎮、綉惠鎮、刁鎮、水寨鎮、龍山鎮、棗園鎮、埠村鎮、垛庄鎮、文祖鎮、高官寨鎮、白雲湖鎮、寧家埠鎮、黨家鎮、聖井鎮、曹范鎮、閆家峪鄉、官莊鄉、黃河鄉、辛寨鄉。(出處)

章丘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

《濟南日報》12月13日訊(記者 齊冬 通訊員 李曉文 吳俊旭)今天從市民政局獲悉,省政府日前批復同意章丘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
這次省政府批復具體調整事項為:撤銷龍山鎮、黨家鎮,以原龍山鎮、黨家鎮的行政區域設立龍山街道辦事處,街道辦事處機關駐原龍山鎮人民政府駐地;撤銷棗園鎮,以原棗園鎮的行政區域設立棗園街道辦事處,街道辦事處機關駐原棗園鎮人民政府駐地;撤銷埠村鎮,以原埠村鎮的行政區域設立埠村街道辦事處,街道辦事處機關駐原埠村鎮人民政府駐地;撤銷聖井鎮,以原聖井鎮的行政區域設立聖井街道辦事處,街道辦事處機關駐原聖井鎮人民政府駐地;撤銷閻家峪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官莊鄉。
調整後,章丘共有明水、雙山、龍山、棗園、埠村、聖井6個街道辦事處,普集、相公庄、綉惠、刁鎮、水寨、垛庄、文祖、高官寨、白雲湖、寧家埠、曹范11個鎮和官莊、辛寨、黃河3個鄉。

3. 昔馬鎮從有人到現在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昔馬鎮地處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縣西部,是祖國邊境線上的一個高寒山版區鎮,權位於東經97°44′55″——97°63′55″,北緯24°51′25″——25°16′23″之間。東南面與太平鄉,南面與銅壁關鄉、西面與那邦鎮接壤,西北面與勐弄鄉及緬甸毗鄰,國境線長18.3公里。鎮政府距縣城55公里,距州府206公里,自古為南方「絲綢之路」的最後出境通道,是盈江縣的主要邊境口岸之一。
全鎮轄3個村委會,23個自然村,37個村民小組。土地面積為337498.5畝,其中:耕地20768畝,人均2.5畝;林地178758畝,森林覆蓋率高達62.5%。2004年末全鎮總人口9317人(1900戶),其中農業人口8306人(1683戶),以漢、傈僳、景頗三種民族為主體。
旅居日本、美國、泰國、裴濟及港、澳、台地區14000多人,1990年11月9日被德宏州人民政府命名為「華僑之鄉」。

4. 章丘市有多少年歷史了

章丘早在8000多年前,境內即有人類繁衍生息。商代,東、北部為蒲姑國。商末,西部為潭國,都城今龍山鎮城子崖。春秋時期,先後為潭國和齊國諸侯封地賴邑、寧邑、台邑、崔邑。戰國,屬田齊。秦,屬濟北郡。西漢,屬青州部濟南郡(治東平陵城)。漢景帝四年(前153年),首次置縣稱陽縣(治回軍鎮,今綉惠鎮回村)等。東漢時,中部為陽丘縣,北部為管縣、犭虎縣,南部為土鼓縣。後陽丘、犭虎縣並入東朝陽縣。魏晉時期,東朝陽縣屬東安國。南北朝劉宋,改東朝陽縣為朝陽縣,屬齊郡。北齊廢朝陽縣置高唐縣(治回軍鎮)。北齊天保七年(556年),高唐縣遷治女郎山(章丘山)南建城。隋開皇十六年(596年),"以博洲亦有高唐,改為章丘縣",取縣北山章丘為名。唐貞觀元年(627年)屬河南道齊洲濟南郡。宋、金,屬濟南府。元,屬山東東路西南道濟南路總管府。明、清,皆屬濟南府。
民國初,屬岱北道。民國3年(1914年),改屬濟南府。1945年8月,劃為章丘、章歷2縣,屬泰山專區。
1950年4月,兩縣劃歸淄搏專區,1953年9月,章歷縣並入章丘縣(治舊章丘城,今綉惠鎮駐地),劃歸泰安專區。1958年8月,縣遷明水。同年11月,泰安專區撤銷,屬濟南市。1961年5月,泰安專區恢復,又劃歸泰安專區。1979年1月,復屬濟南市。1992年8月,撤章丘縣設章丘市(縣級)。

5. 山東省歷史最悠久的縣城是哪一個,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在我們國家的過去的歷史中,有一個可以出現很多名人的省份,那就是山東省,這個省份由於地處太行山東面,因此叫做山東,又叫“魯”,濟南是省會。這里主要發展的是儒家思想,其思想的主要領導人,孔子,孟子,以及墨家的墨子,軍事家吳起都出生在山東,這里有2個副省級市(濟南,青島)15個地級市。以及不僅時間久遠,其中一個縣,叫做莒,這個名字,一般人很容易讀錯。看看你中招了嗎?

最後,元朝這一歷史階段,茌平縣屬東昌路總管府。明清時期,茌平縣屬東昌府。“東昌”一詞起於封號,現在,泛指山東魯西的東昌府聊城市。到了1914年,茌平縣屬東臨道。1925年,茌平縣屬東昌道。1928年,茌平縣直屬於山東省。1967年3月,茌平縣屬聊城地區。1997年8月,撤銷聊城地區,設立地級聊城市,茌平縣屬之至今。

6. 山東有多少年的歷史

山東的名稱,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金代以前為地理概念,泛指崤山、華山或太行山以東的黃河流域廣大地區。
當時,關中的秦人,稱崤山或華山以東的地區為山東,有時也泛指秦以外的六國領土。這時,山東是一個地域性的泛稱,還不是一個准確的地理概念。至唐代和北宋時代,太行山以東的黃河流域廣大地區被稱作山東,到了唐代末年,有人用山東專指齊魯之地。到了金代大定八年(1168年)置山東東、西路統軍司,山東遂成為正式行政區劃名稱。明代山東布政司(又稱行省)管轄6府、104縣,大致奠定了今山東省行政區域范圍。 清朝初年,設置山東省,山東基本沿襲明代山東的版圖,稱山東省。「山東」正式成為本省的專名。古人以左為東,故又稱山東為「山左」。
因西周封邦建國時,今山東境內曾存有齊、魯、曹、滕、衛諸國,周公旦封於魯,所以現在山東又簡稱「魯」。
山東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距今約7000--4000年之間,這里先後出現了新石器時代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在山東還發現了中國最早的文字「大汶口陶文」和「龍山陶書」;最早的城邦「城子崖龍山古城」;最早的古代軍事防禦工程古「齊長城」和被列為中國「2000年考古十大發現」的洛庄漢墓等。山東還是中國陶瓷和絲綢的發源地。

7. 你去過最古老的城市有多少年的歷史

埃及被稱為「木乃伊之國」,而位於埃及的法尤姆城市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8. 章丘的歷史沿革

商代,東、北部為蒲姑國。商末,西部為譚國(都城在今龍山街道城子崖)。
春秋時期,先後為譚國和齊國諸侯封地賴邑、寧邑、台邑、崔邑。戰國,屬田齊。
秦,屬濟北郡。
西漢,屬青州部濟南郡(治東平陵城)。漢景帝四年(前153年),首次置縣稱陽丘(治回軍鎮,今綉惠街道回村)等。
東漢時,中部為陽丘縣,北部為菅縣、猇縣,南部為土鼓縣。後陽丘、猇縣並入東朝陽縣。
魏晉時期,東朝陽縣屬樂安國。
南北朝劉宋,改東朝陽縣為朝陽縣,屬齊郡。
北齊,廢朝陽縣置高唐縣(治回軍鎮)。北齊天保七年(556年),高唐縣遷治女郎山(章丘山)南建城。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以博州亦有高唐,改為章丘縣」,取縣北山章丘為名。
唐貞觀元年(627年),屬河南道齊州濟南郡。
宋、金,屬濟南府。
元,屬山東東路西南道濟南路總管府。
明、清,皆屬濟南府。
民國初,屬岱北道。民國3年(1914年),改屬濟南道。
1945年8月,劃為章丘、章歷2縣,屬泰山專區。1950年4月,兩縣劃歸淄博專區。1953年9月,章歷縣並入章丘縣(舊治章丘城,今綉惠街道辦事處駐地),劃歸泰安專區。1958年8月,縣治遷明水。同年11月,泰安專區撤銷,屬濟南市。1961年5月,泰安專區恢復,又劃歸泰安專區。1979年1月,復屬濟南市。1992年8月,撤章丘縣設章丘市(縣級)。

9. 濟南的趵突泉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北宋時期,曾鞏以其卓異才思為這泓名泉起了日後四海傳揚的名字——趵突泉。「趵」是回跳躍答的意思,「突」是突出的樣子,「趵突』二字傳神地表達了泉水日夜噴涌跳躍而出的景象。由此,名泉與泉名相得益彰,傳頌不絕。
中古時期的史書沒有記錄趵突泉的名字,但它並不是沒「娘」的孩子,濟南人給它起了個直白的名字——「爆流泉」(《齊乘》中也寫作「瀑流」「趵流」)。之所以說這個名字直白,是因為僅從名字就可知它的水勢有多大。
趵突泉位居濟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譽為「天下第一泉」,位於濟南趵突泉公園,趵突泉是最早見於古代文獻的濟南名泉。
趵突泉被譽為「第一泉」始見於明代晏璧的詩句「渴馬崖前水滿川,江水泉迸蕊珠圓。濟南七十泉流乳,趵突洵稱第一泉」。

閱讀全文

與章丘水寨有多少年的歷史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