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奧迪汽車歷史 英語
奧迪有100多年的歷史了,你到奧迪的官方網站下一段就可以了
2. 中國汽車的發展史(英文版) 跪求~!
汽車的發展史
汽車自上個世紀末誕生以來,已經走過了風風雨雨的一百多年。從卡爾.本茨造出的第一輛三輪
汽車到現在已有一百年了。這一百年,汽車發展的速度是如此驚人!
讓我們一起來回望這段歷史,品味其中的辛酸與喜悅,體會汽車給我們帶來的種種歡樂與夢想…
…汽車的發展也有一個漫長的歷程,總的說來, 汽車發展史可能分為蒸汽機發明 前、蒸汽汽車的問
世、大量流水生產汽車開始等三個階段。
在1705年,紐可門首次發明了實用化蒸汽機。1769年,法國人N.J居紐(Cugnot)製造了世界上第
一輛蒸汽驅動三輪汽車。1804年,脫威迪克(Trouithick)又設計並製造了一輛蒸汽汽車。1831年,美
國的哥德史沃奇.勒(ColdsworthyGur-ney)將一台蒸汽汽車投入運輸。1800年雷諾(EtienceLenor)制
造了人們後來被稱為的內燃機。1876年康特.尼古扎.奧托(CountNicholasOtto)發明了那種具有進氣、
壓縮、作功、排氣四個行程的發動機。1879年德國工程師卡爾.苯茨(KartBenz),首次試驗成功一台
二沖程試驗性發動機。1885年他在曼海姆製成了第一輛苯茨專利機動車。於1886年在巴特坎施塔特製
成了世界上第一輛 「無馬之車」。正因為這樣,人們反1886年作為汽車元年,也有些學者把卡爾.苯
茨製成第一輛三輪汽車之年(1885),視為汽車誕生年。苯茨和戴姆勒則被尊為汽車工業的鼻祖。這是
汽車發展史上的第二件大事。進入20世紀以後亨利.福特(HeneryFord)在1908年10月開始出售著名的
「T」型車這種車產量增長驚人,短短19年,就生氣了1500輛。此間的1913年福特汽車公司還首次推
出了流水裝配線的大量作業方式,使汽車成本大跌,汽車價格低廉,它開始逐漸成為大眾化的商品。
福特採用流水作業生產汽車,在汽車發展史上樹起了第三塊里程碑。短短幾年時間,汽車已經從一種
實驗性的發明轉變為關聯產業最廣、工業技術波及效果最大的綜合性工業。
如今的汽車市場,把各種先進技術和裝備,如微型電子計算機、無線電通訊、衛星導航等等新技
術、新設備和新方法、新材料廣泛應用於汽車工業中,汽車正在走向自動化和電子化。有了衛星導航
系統,汽車可接收交通衛星的通信資料, 確定汽車所在位置,從而自動提供最優行車路線,並且顯
示出交通圖;汽車的雷達系統可以把障礙物的距離和大小告訴給駕駛員,
這樣停車就更容易;而語言感知系統可以用圖、表和聲音告訴駕駛人員汽車的各個部位情況,此外還
可按「音」行事,執行駕駛有關指令等等。專家們認為,汽車是當前世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在將來
它仍然是世界上的主要交通工具,別的任何開工交通工具都不可能完全把汽車取代。
3. 汽車用英語怎麼說
car
4. 汽車英語怎麼說
car
automobile
motor vehicle
5. 汽車歷史的英語翻譯問題!
20分翻譯這么多??
汗 太累 建議你去用 GOOGEL 翻譯吧
6. 汽車的英語怎麼說.........
car 小汽車
7. 英語短篇介紹汽車歷史
Timothy R. Whisler, The British Motor Instry, 1945-1994: a case study in instrial dec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1999), 428 pp., L60.00.
The decline of the motor instry is one of the great puzzles in Britain's post-war economic history. At the end of the 1930s the instry was slightly larger than its French and German counterparts, and at least on a par with them in terms of managerial and technical competence. All three were far behind the American manufacturers in scale and proctivity, not least because the European market, fragmented by tariffs, did not permit high-volume, standardised proction. All three would have an equal chance to catch up when market conditions became more favourable, as they did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Why, then, did the British do so badly?
Timothy Whisler's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based on an exhaustive study of the archives of the companies concerned and on interviews with some of the leading personalities, is institutional rigidity. The British-owned car manufacturers - principally British Motor Corporation (BMC), Rover, Standard-Triumph and Rootes - were stuck with a way of doing things which had served them well in the inter-war period but was totally unsuited to the more competitive climate of the 1960s and 1970s. ` and labour were unable and unwilling to adapt their corporate strategies, institutions and beliefs to the changing demands of the post-war environment.'
8. 簡單的汽車發展史英文介紹
你先寫, 我們幫你改。。。 不要那麼懶。
9. (汽車是何時被發明的)用英語怎麼說
When was the car inven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