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漢字產生在多少年的歷史

漢字產生在多少年的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02 13:01:59

1. 漢字的產生距今有多少年的歷史

距今有3400多年的歷史。

公元前14世紀(距今約3400多年前)的殷商後期,「表意符號」演變成了比較定型的「甲骨文」,「甲骨文」被認為是「漢字」的第一種形式,是一種象形文字。

秦始皇一統中國後,也統一了文字,當時的宰相——李斯對當時的文字進行收集整理然後進行刪繁就簡美化加工後,這種統一後的文字被稱為——「小篆」,亦稱為「秦篆」。這個時候的文字幾乎已經完全沒有象形文字的痕跡了。

漢字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

1、圖畫文字階段:商代以前的文字應該屬於這個階段。

2、以表形文字為基礎,以表音文字為主體的表音文字階段:從甲骨文到秦代的文字都屬於這個階段。

3、以形聲字為主體,還保留了一些表形字和表音字的形音文字階段,從秦漢到現代漢字都屬於這個階段。

(1)漢字產生在多少年的歷史擴展閱讀:

漢字的演變過程

中國的文字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經過六千年的歷史過程中,中國漢字的演變過程可以簡單的歸納為五個部分,分別是聲、形、象、數、理,而演變的過程為:

階段一:甲骨文;

階段二:金文;

階段三:小篆;

階段四:隸書;

階段五:楷書;

階段六:行書;

階段七:草書;

漢字由零散的、個別的字元逐漸積累,達到一定的數量後再通過人為規范,就成為了一種文字體系。據考證原始漢字在新石器時代中期產生,到它發展成初步的文字體系大約經過了近2600年之久。

2. 漢字的使用至今已有多少年的歷史

中國文字——漢字的產生,有據可查的,是在約公元前世紀的殷商後期,這時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漢字中仍有一些和圖畫一樣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動。
到了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大篆的發展結果產生了兩個特點:一是線條化,早期粗細不勻的線條變得均勻柔和了,它們隨實物畫出的線條十分簡練生動;二是規范化,字形結構趨向整齊,逐漸離開了圖畫的原形,奠定了方塊字的基礎。

後來秦朝丞相李斯對大篆加以去繁就簡,改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體簡化之外,並把線條化和規范化達到了完善的程度,幾乎完全脫離了圖畫文字,成為整齊和諧、十分美觀的基本上是長方形的方塊字體。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點,那就是它的線條用筆書寫起來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幾乎在同時也產生了形體向兩邊撐開成為扁方形的隸書。
至漢代,隸書發展到了成熟的階段,漢字的易讀性和書寫速度都大大提高。隸書之後又演變為章草,而後今草,至唐朝有了抒發書者胸臆,寄情於筆端表現的狂草。隨後,糅和了隸書和草書而自成一體的楷書(又稱真書)在唐朝開始盛行。我們今天所用的印刷體,即由楷書變化而來。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是行書,它書寫流暢,用筆靈活,據傳是漢代劉德升所制,傳至今日,仍是我們日常書寫所習慣使用的字體。

到了宋代,隨著印刷術的發展,雕版印刷被廣泛使用,漢字進一步完善和發展,產生了一種新型書體——宋體印刷字體。印刷術發明後,刻字用的雕刻刀對漢字的形體發生了深刻的影響,產生了一種橫細豎粗、醒目易讀的印刷字體,後世稱為宋體。當時所刻的字體有肥瘦兩種,肥的仿顏體、柳體,瘦的仿歐體、虞體。其中顏體和柳體的筆頓高聳,已經略具橫細豎粗的一些特徵。到了明代隆慶、萬曆年間,又從宋體演變為筆畫橫細豎粗、字形方正的明體。原來那時民間流行一種橫劃很細而豎劃特別粗壯、字形扁扁的洪武體,像職官的銜牌、燈籠、告示、私人的地界勒石、祠堂里的神主牌等都採用這種字體。以後,一些刻書工人在模仿洪武體刻書的過程中創造出一種非顏非歐的膚廓體。特別是由於這種字體的筆形橫平豎直,雕刻起來的確感到容易,它與篆、隸、真、草四體有所不同,別創一格,讀起來清新悅目,因此被日益廣泛地使用,成為16世紀以來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體,仍稱宋體,也叫鉛字體。

在中國文字中,各個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各種字體,有著各自鮮明的藝術特徵。如篆書古樸典雅,隸書靜中有動,富有裝飾性,草書風馳電掣、結構緊湊,楷書工整秀麗,行書易識好寫,實用性強,且風格多樣,個性各異。

漢字的演變是從象形的圖畫到線條的符號和適應毛筆書寫的筆畫以及便於雕刻的印刷字體,它的演進歷史為我們進行中文字體設計提供了豐富的靈感。在文字設計中,如能充分發揮漢字各種字體的特點及風采,運用巧妙,構思獨到,定能設計出精美的作品來。

3. 漢字產生距今大約幾年的歷史

漢字經過了6000多年的變化,其演變過程是:
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行書
(商)
(周)
(秦)
(漢)(魏晉)草書
漢字的演變過程,可以簡略歸納為五個階段:聲、形、象、數、理。

4. 漢字產生距今大約有幾年的歷史

漢字起源久遠,從氏族文化時期的符號開始,到商代甲骨文正式形成文字體系,後來演變為金文、大小篆、隸書、行書、楷書.希望能解答你的疑惑,

5. 漢字產生距今大約有多少年的歷史

古和文獻記載說明,漢字起源於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時期,大約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000年開始進入字元積累階段,商代時期已形成相當系統的文字體系。

6. 漢字大約產生於幾多年前

最古老的漢字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內,象形變為象徵,容復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除極個別漢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個漢字一個音節。

在古代,漢字不單中國使用,在很長時期內還充當東亞地區唯一的國際交流文字,20世紀前都是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等國家官方的書面規範文字,東亞諸國都有一定程度地自行創制漢字。非漢語體系中,日本人自行簡化漢字制定了日本新字體,韓國也制定了官方的朝鮮漢字使用規范。

(6)漢字產生在多少年的歷史擴展閱讀

漢字是象形文字,其顯著的特點是字形和字義的聯系非常密切,具有明顯的直觀性和表意性。漢字的表意性使漢字成為世界上單位字元信息量最大的文字,因此容易辨識, 利於聯想,這也為加快閱讀速度帶來極大的便利。

漢字有著區別於世界其他各種語言的根本特點,這就是漢語語法自身的特殊性即意合。無論是片語合成句子,還是單句組合成復句,首先考慮的因素往往是語意的配合。

而不是語法形式的使用,只要幾個負載著重要信息的關鍵詞語在意義上大致搭配得攏,就能言簡意賅地達到交際目的,這幾個詞就可以組合在一起,這就是所謂的「意合」。

7. 漢字產生距今大約有多少年的歷史

到二十一世紀,漢字已經有六千多年的歷史。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變為象徵,復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除極個別漢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個漢字一個音節。

漢字是迄今為止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者,中國歷代皆以漢字為主要官方文字。

在古代,漢字不單中國使用,在很長時期內還充當東亞地區唯一的國際交流文字,20世紀前都是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等國家官方的書面規範文字,東亞諸國都有一定程度地自行創制漢字。

(7)漢字產生在多少年的歷史擴展閱讀:

漢字的歷史演變過程:

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甲骨文是一種成熟而系統的文字,為後世的漢字發展奠定了基礎。此後,漢字又經歷了銅銘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等形式,並一直沿用至今。

小篆使每個字的筆畫數固定下來;隸書構成了新的筆形系統,字形漸成扁方形;楷書誕生以後,漢字的字形字體就穩定下來,確定了「橫、豎、撇、點、捺、挑、折」的基本筆畫,筆形得到了進一步的規范,各個字的筆畫數和筆順也固定下了。

8. 現代中國漢字已經有了多少年的歷史了

漢字為上古時代的漢族先民所發明創制並作改進,目前確切歷史可追溯至約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籀文、金文。再到秦朝的小篆,發展至漢朝隸變,至唐朝楷化為今日所用的手寫字體標准—正楷。

中國考古界先後發布了一系列較 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文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賈湖刻符經碳14物理測定,距今約7762年(±128年)歷史;還有七千年前的 雙墩刻符、六千年前的半坡陶符、五千多年前青墩遺址刻符、連字成句的庄橋墳遺址文字、 大汶口陶尊符號、堯舜時代的陶寺遺址朱文、夏墟的水書。

早期的骨刻文就是豐富的文字系統,後期的屬於初步成熟階段。這些考古發現可能是漢字起源的重要線索,也可能是各種文字發展的不同源流。

(8)漢字產生在多少年的歷史擴展閱讀

漢字後來的演變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歷程,經歷了 甲骨文、 金文、 篆書、 隸書、 楷書、 草書、 行書等階段,至今普遍使用楷書,但仍未完全定型。

古文字階段的漢字,漢代以前的文字。更具有形象性。

戰國文字:「諸侯力政,不統於王,惡禮樂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田疇異畝,車塗異軌,律令異法,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具有很強的地域性。秦國文字是漢字發展的主流。六國文字,地域差異大,不反映漢字發展軌跡,是支流。

9. 漢字產生於幾幾年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大體有三種:蘇馬利亞人和巴比倫人的楔形文字;埃及的圖畫文字;中國的漢字。它們均由圖畫演進成文字。那麼中國文字究竟源始於何時呢?
中國人對自己的文字起源,大概在戰國時期就注意到了。《易·系辭》說:「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鄭樵在《六書略》的《超一成文圖》一書中,認為結繩是漢文字的起源。清末王閱運也說:「結繩為繩形字母書。」但有不少人表示異議,結繩是上古用以記事的方法,差不多一切原始民族都曾用過。它即便是記事,也畢竟不能算是文字。也有些人認為中國文字源始於八卦。中國古代最通行之說是倉(又寫成蒼)頜造字,這至少到戰國末年已經在廣大學者中流傳。《呂氏春秋·君守篇》中言:「倉頜作書」;《韓非子·五台篇》亦言:「古者倉頜之作書,自環者謂之『人』(即『私』字),背『人』謂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蒼頜固以知之矣」。《苟子解藪》則雲:「好書者眾矣,而倉頜獨傳者一也。」那麼倉頡是什麼時代的人呢?歷代史學家說法不一。還有人說「倉頜」一名,即契、刻等字一聲之轉。古人音書契,蓋古文字是用刀刻非用筆寫,因名契刻之人日倉頜雲雲。另有些人則認為中國最早的文字當是今立於浙江紹興禹王廟內的一塊《峋嶁碑》刻文。但也有人說此石系明代翻刻而立,是偽作。既是偽作,文字年代自然當疑了。」
目前,史學界較普遍的一種說法是:中國文字源始於殷商。尚鉞在《中國史綱要》中說:「到了殷商才開始有了文字——青銅器銘文和甲骨文。」範文瀾在《中國通史》中提出:「照現有《尚書》中的《商書》和地下史料來說,商是中國用文字傳下來的歷史的開始。」至於「夏朝文化的遺址,迄今還沒有找到確實的證明。」不過,持異議者也不乏其人。丁易在《中國的文字》中指出:「中國的文字遠在公元前1400、1500年代的殷商期,已有很多完備的文字。原始文字還得早。」唐蘭的意見更進一步,他在《中國文字學》中說:「文字的發生總遠在夏以前。至少在4000、5000年前,我們的文字已很發展了。」根據一些人的看法,殷商時代的甲骨文已很成熟,因任何事物總有一個從發生到發展才漸趨成熟的過程,因此中國文字的發生始年當還可前推。至於推多少年呢?有的主張至少上推1000年;有的主張推至夏末;也有的主張推至夏以前。
其中提出最不同凡響之見的當推郭沫若。郭老在《古代文字之辯證的發展》一文中指出:「漢字究竟起源於何時呢?我認為,這可以從西安半坡村遺址距今的年代為指標。」「半坡遺址是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典型」,「半坡彩陶上每每有一些類似文字的簡單刻劃和器上的花紋判然不同」,「刻劃的意義至今尚未闡明,但無疑是具有文字性質的符號」。因此「可以肯定地說就是中國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國原始文字的子遺」。如按此說,中國文字則應算成有近6000年的歷史。
總而言之,中國文字究竟源始於何時?最古老的文字產生於什麼時代?分別代表什麼含義?看來還有待於大量的材料來佐證說明!

10. 漢字產生距大約有多少多年的歷史

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最近幾十年,中國考古界先後發布了一系列較 安陽 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漢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這些資料主要是指原始社會晚期及有史社會早期出現在陶器上面的刻畫或彩繪符號,另外還包括少量的刻寫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號.可以說,它們共同為解釋漢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據.
通過系統考察、對比遍布中國各地的19種考古學文化的100多個遺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劃符號,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王蘊智認為,中國最早的刻劃符號出現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
作為專業工作者,他試圖通過科學的途徑比如綜合運用考古學、古文字構形學、比較文字學、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進一步對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從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漢字發生、發展的一些頭緒.
然而情況並不那麼簡單,除了已有鄭州商城遺址、小雙橋遺址(該遺址近年先後發現10餘例商代早期朱書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號則零星分散,彼此缺環較多,大多數符號且與商代文字構形不合.還有一些符號地域色彩較重、背景復雜.
漢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一種文字,也是壽命最長的一種文字.
漢字開始產生的時間,還難以確實斷定.今天所能見到的最古老的文字是商代刻在甲骨上和鑄在銅器上的文字.商代的文字已經是很發達的文字了,最初產生文字的時代必然遠在商代以前,那就是夏代或更早於夏代.距今約四五千年以上,應當在新石器時代.
二里頭文化與大汶口文化所出土的陶符中,能夠見到許多類似物象的圖畫文字.在此基礎上,這些圖畫文字與陶器花紋中的表意圖案演變為記詞字元.漢字由零散的、個別的字元逐漸積累,達到一定的數量後,再通過人為規范,成為一種文字體系.據考證,原始漢字在新石器時代中期產生,到它發展成初步的文字體系,大約經過了近2600年.

閱讀全文

與漢字產生在多少年的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