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每年大約有多少次地震
談到地震,似乎有點稀抄罕。其實地震是一種很普通的自然現象,幾乎和刮風下雨一樣尋常。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發生,而且多到一天就要發生一萬多次,一年約有五百萬次。世界上許多地方都經常在發生地震。這些地震絕大多數很小很小,不用靈敏的儀器便察覺不到。這樣的小地震約佔一年中地震總數的99%,剩下的那
1%,約五萬次,才是人們可以感覺出來的。其中能造成破壞的約有一千次,而且大部分還不是很強烈。達到1975年2月4日海城地震那樣強烈程度的,平均每年約十幾次。至於更為強烈的地震,平均每年大約一次。總的規律是越小的地震越多,越大的地震越少。因此並不是一有地震發生,就會造成災害,絕大多數地震對人類並沒有多大影響。
『貳』 廣西靈山縣歷史有幾次地震
嚴重的有兩次,1937年是在平山鎮5.8級,1958年是在石塘鎮6.5級!今年這次不嚴重,十七號凌晨發生3.5級二十一號清晨四時1.9級!
『叄』 廣西有過地震嗎,哪一年什麼地區
根據廣西歷代文獻記載,自西晉太康九年(公元288年)以來至1969年共記載專有3級以屬上地震403次,其中4.7級以上破壞性地震44次。當然,由於受科學文化條件的限制,廣西歷史記載的地震史料很不完整。自西晉至元朝末年一千多年間僅有8次地震記載,平均135年一次地震;公元289-1044年的750年間根本就沒有地震記載,此外,桂西地區在1800年以前也很少有地震記載。廣西1970年2月邕寧安裝第一台地震記錄儀器以來至1999年廣西范圍內共記錄到5823次地震。其中3級以上地震190次,平均每年6.3次。史料記載及有儀器記錄以來廣西共發生4.7級以上破壞地震49次,其中6級以上的強震有三次。即1875年樂業6.5級、1890年陸川6級、1936年靈山6.75級地震。震級最大的一次是1936年靈山6.7級地震。地震造成7000餘間房屋倒毀,92人死亡,263人受傷。
桂北、桂東南、桂西的地震活動相對比較多,但是相比於中國地震活躍的四川、雲南等省份,地震已經是很少的。
『肆』 歷史上廣東發生過幾次地震
廣東歷史上的大地震
近百年來,廣東歷史上最大地震為1918年2月回13日南澳7.3級地震,這次地震的震中烈答度為X度,震中深度為23千米,極震區為南澳、汕頭、詔安,南澳極震區絕大部分房屋倒塌為平地。
而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對廣東影響較大的地震,還有1962年廣東河源新豐江6.1級地震、1969年廣東陽江6.4級地震、1994年台灣海峽7.3級地震、1994年和1995年北部灣6.1和6.2級地震、1999年台灣中部7.7級地震,群眾皆有較為強烈的震感。
『伍』 廣西歷史上有無發生過特大地震如果有…有多大,死了多少人,有多少損失
據廣西自然災害史記載,公元1510年(明正德五年)和1695年(清康熙三十四年)廣西前後兩次大地震都曾波及柳州、慶遠、桂林三府。在廣西所發生的地震就歷史上記載,至今計有三百餘次,多是三級左右,其中即包括公元1517年3月柳州地震和1591年柳州地震在內,震級3~3.2級。公元1604年(明萬曆三十二年)6月,柳州地區發生過一次四級地震。據歷史上記載,廣西發生四級至四級以上的地震計有38次,值得注意的是:明代以前,地震呈條帶延伸,多在桂林至梧州一線。而清代後,則多分布於桂東南地區。柳州處於震級邊緣。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正月,柳州地震,即在感應區內。
柳州最大一次地震是在1935年9月4日,震中五級,感應區860公里。至第二年4月又發生一次地震,有的地方誌里說這次柳州地震為6.75級,只感覺到窗欞屋瓦響動,牆灰下落,縣郊福塘鄉公所牆壁開裂尺許,這是不大確切的。如果真是六級以上地震,所造成的破壞,決不如此輕微。同年廣西境內的靈山縣發生6.75級地震,塌屋五千八百餘間,死傷三百餘人,《志》書上說:靈山這次地震破壞最烈。由此可知,當時,柳州只在地震感應區內,並不屬於震中。
另據記載:1960年11月5日,柳江地震,震級5級,土博鄉感覺較強烈,床鋪動搖,有響聲,舊房屋瓦片下滑;洛滿輕微震動,一些老牆泥土掉落,成團鄉也有微震,板壁發出響聲 回答完畢謝謝
『陸』 廣西容縣的歷史資料
容縣歷史悠久,自晉置縣以來,已經1700多年。歷史上,容縣曾置管、路、縣、郡、州。容城為管治、州治、郡治所在地,是嶺南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唐朝著名詩人元結到此做過容管經略使,宋朝名將李綱,一代文豪蘇東坡,都曾在此停留並題詩銘志;明朝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更是慕名專程來此考察風景名勝地——中國三十六洞天之二十洞天都嶠山,並撰文贊賞不已。
歷史名人
容縣人傑地靈,歷史悠久,名人輩出。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楊貴妃、世界壯學和嶺南民族歷史文化研究先驅徐松石的故鄉,是楊貴妃的故鄉,雍正朝的太子少傅何濤(乾隆皇帝的老師)的故鄉,民國時期有黃紹竑(黃旭初、夏威、伍廷颺、楊願公)等5位省主席,黃紹竑等人還曾任民國民政部部長等要職,將級以上軍官70多人,其他軍政要員380多人。 容縣還是廣西最大的僑鄉,不少僑胞在東南亞等國家經濟界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陶瓷業歷史
容縣自晉朝開始建縣,唐宋時是嶺南五管之一的容管治所,轄十四州六十餘縣,成為桂東南政治、軍事中心重鎮,地方經濟、文化相應地得到了長足發展。 容縣在唐代已成為地區性的經濟文化交流中心,陶瓷業也隨之得到相應的發展。宋代,由於政局穩定和政府實行官辦與民營的工商業政策,社會經濟空前繁榮,這種鼎盛的經濟決定了制瓷業的空前昌盛局面。景德鎮青白瓷業能傳入廣西,與宋朝政府將對外貿易的重點設在廣州有很大關系。瓷器是當時出口的大宗貨物,政府對廣州進出口貿易的重視和鼓勵,吸引了不少客商和手工業戶向南方轉移,刺激了兩廣地區的瓷業生產。因地理位置的優越性,容縣(容管治所,亦稱容州)吸納了一大批包括景德鎮窯系等在內的人才,加上當地的制瓷資源非常豐富,所以容縣瓷業得以迅速發展起來。為了適應外銷需要,容縣的能工巧匠們在繼承唐代傳統技藝的基礎上,吸收、融合了各地名窯的先進技術,還加強了相互之間的聯系和交流,取長補短,不斷創新,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和特點。現存容縣博物館的海水游魚瓷器就是其中經典作品之一。 青白瓷葵瓣碟 俗話說,「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宋代時容縣不僅瓷窯規模日大,而且技藝日臻嫻熟,質量更精益求精,工藝不斷創新。1992年9月,在上海召開的古陶瓷科學技術國際研討會上,與會專家一致認定容縣是世界上最早在瓷器上燒制銅綠釉和銅紅釉的地區之一。英國著名陶瓷考古家羅斯瑪朋•特科特和羅斯•克爾還專門發表論文,盛贊容縣宋瓷的技術創新。他們認為,在陶瓷燒制上,如此多樣化的工藝創新,是中國古陶瓷科學技術上的重要成就,應該在中國歷史書上提及容縣人製造瓷器的記錄。容縣博物館現保存有這些世界上罕見的綠釉和紅釉瓷片。這是一種與眾不同的以氧化銅為著色劑的銅綠釉,它一次高溫燒成,釉色多數青翠碧綠,十分美觀。由於受燒成溫度的影響,有的青綠中閃黃,有的青中泛紫,有的變成咖啡色,更有少數器物由於還原焰的造化,燒成色彩斑斕的紅釉,令人嘆為觀止。目前,城關窯址的窯場痕跡尚存的就有60餘座,當地群眾還傳說有99座之多。如此眾多的窯場和如此高質量的瓷器,其產品絕大部分銷往外地或國外,在當時實在是一個奇跡。據專家介紹,文物工作者先後發現在廣西南寧、桂林、柳州以及廣州等地的出土文物中有城關窯瓷器。而當時更多的城關窯瓷器,沿著綉江順流而下經廣州出口到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所以說,宋代的外貿出口造就了容縣瓷業發展最為鼎盛的時期。 可惜的是,到了南宋紹興末年,容縣地區出現了動亂,瓷業生產受到了嚴重沖擊。據明永樂版《容縣志》載:「自大定甲子迨至壬辰,屢經蠻寇,烽火交攻,人民多罹於難,物產房居盪然。」在復雜動盪的社會歷史背景下,容縣城關窯不得不停燒而廢棄了。 古窯遺風今猶在。 解放前,城關窯址由於離城較近,又是工廠的集中區,所以在城市建設的進展中,古窯場幾乎被破壞殆盡。尚可辨認的殘存窯爐,已經少得可憐,尚存的也已是雜草叢生。直到容縣解放十多年後,容縣城關古窯遺址才得到有關部門的相當重視。1979年5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工作隊對容縣城關窯址進行了發掘,出土遺物500多件。在此前後,縣文物部門對該址也進行過多次調查,先後採集和收集標本3000餘件。這些出土文物的發現,進一步揭開了容縣城關窯址的神秘面紗,讓世人領略其獨特的魅力。
『柒』 中國歷史有記載的大地震共發生過幾次死亡人數多少
我國地震記載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根據中國地震局的研究結果,有記載以來,我國大陸發生8.0級以上地震共19次,分別為1303年9月山西洪洞8.0級、1411年10月西藏當雄8.0級、1556年2月陝西華縣8.3級、1654年7月甘肅天水8.0級、1668年7月山東郯城8.5級、1679年9河北三河平谷8.0級、1739年1寧夏平羅-銀川間8.0級、1812年3月新疆尼勒克東8.0級、1879年7月甘肅武都8.0級、1833年8月西藏聶拉木8.0級、1833年9月雲南嵩明-楊林8.0級、1902年8月新疆阿圖什8.3級、1920年12月寧夏海原8.5級、1927年5月甘肅古浪8.0級、1931年8月新疆富蘊8.0級、1950年8月西藏察隅-墨脫間8.6級、1951年11月西藏當雄8.0級、2001年11月昆侖山口西8.1級、2008年5月四川汶川8.0級地震。8.0級以上地震涉及山西、陝西、山東、新疆、西藏、寧夏、甘肅、四川、青海、雲南、河北等11個省份,且全部為淺源地震。
1900年有儀器記錄以來,我國大陸地區共發生7.5級以上地震24次,其中8級以上地震8次。7.5級以上地震平均約每4年半發生一次,8級以上地震平均約14年發生一次。另外,台灣1900年來發生7.5級以上地震共10次,1920年6月台灣大港口和1972年1月新港地震都達到8.0級,因此,我國是名副其實的強烈地震多發國家。
『捌』 廣西曾經發生過多少次地震
廣西發生大地震可能性不大
據了解,從地震發生的構造來說, 8.0級以上地震大多發生在板塊邊緣地區,而廣西位於亞歐板塊內部,地處東南沿海地震帶西段,並不處在兩大板塊交界之處,缺乏發生大地震的構造條件,廣西歷史上記錄到的最大地震為6.8級地震。
另外,從地殼運動速度來說,廣西受西北方向的印度板塊和東南方向菲律賓板塊擠壓,但運動速度僅為2mm/年,運動水平較低。近期也未發現運動速度加快的跡象。
廣西歷史記錄上的地震
★ 廣西史籍記載最早的地震西晉太康九年(即公元288年10月12日-11月10日間)臨賀(今賀州)3級地震。
1875年,百色市樂業縣6.5級地震
1890年,玉林市陸川縣6級地震
1893年11月26日,崇左市扶綏縣4.8級地震
廣西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1936年4月1日,欽州市靈山縣發生6.8級強烈地震。造成7000多間房屋倒塌或損壞,死亡94人,傷263人。
1977年10月19日,百色市平果縣5.0級地震
1994年12月31日,北部灣海域發生6.1級地震
1995年1 月10日,北部灣海域發生6.2級地震
1997年10月19日,百色市平果縣5級地震
2005年10月27日,百色市平果縣4.6級地震
2005年10月27日,平果縣舊城鎮民江村一處房屋受損嚴重,牆體全部倒塌,屋頂僅留下屋架
該地震造成人員1死3傷,直接經濟損失達2500萬,經濟損失達5500萬。
2013年2月20日,廣西百色市平果縣、田東縣交界4.5級地震
2013年2月20日,廣西田東縣村民因地震影響被轉移到村外廣場安頓
2013年6月,因地震引發平果縣的中鋁廣西分公司排泥庫發生泥漿泄漏
震源深度7公里。該縣朔良鎮除部分村民的危舊房出現裂縫、房頂瓦片掉落外,無人員傷亡。
2016年2月1日,廣西南寧市江南區3.2級地震
震源深度6公里。少量房屋輕微破壞,無人員傷亡。地震涉及扶綏縣、江南區、良慶區、西鄉塘區等4個區縣市,為強有感地震災害。
2016年4月3日,廣西崇左市扶綏縣2.8級地震震源深度6公里,無人員傷亡消息。
2016年7月31日,梧州市蒼梧縣5.4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玖』 中國歷史上有多少次地震
大致有10次地震
●來 (雲南自)瀾滄-耿馬地震(1988.11.06)(2006-05-26 102228) ● 河北邢台地震(1966.03.08)(2006-03-16 095508) ● 四川松潘地震(1976.8.16)(2001-11-26 170602) ● 唐山地震(1976.7.28)(2001-11-26 170522) ● 雲南龍陵地震(1976.5.29)(2001-11-26 170441) ● 遼寧海城地震(1975.2.4)(2001-11-26 162919) ● 雲南昭通地震(1974.5.11)(2001-11-26 162745) ● 四川省爐霍地震(1973.2.6)(2001-11-26 162356) ● 雲南通海地震(1970.1.5)(2001-11-26 162222) ● 陝西華縣地震(1556.1.23)(2001-11-25 102222)
『拾』 廣西容縣有沒有發生過地震啊
以往有過,看真武閣的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