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朱元璋殺了多少人,都有那些人
朱元璋一生殺的人抄很多,主要是因為他厭惡貪污腐敗,後來又是為他的孫子殺人丞相 胡惟庸,
韓國公 李善長,滿門抄斬
學士 宋濂(流配而死,可以說是老朱間接殺的)
涼國公 藍玉,族誅
魏國公 徐達(看似善終,但有賜蒸鵝,病疽毒發死之說)
誠意伯 劉伯溫(暗許胡惟庸將他毒死的後來胡惟庸替朱元璋背了黑鍋)
南雄侯 趙庸,族誅
滎陽侯 鄭遇春,族誅
潁國公 傅友德,被迫自殺
東莞伯 何榮,諸死
吏都尚書 詹徽,諸死
戶部侍郎 傅友文,諸死
宋國公 馮勝,賜死
定遠侯 王弼,賜死
靖寧侯 葉升,族誅
忠勤伯 汪廣,誅死
永嘉侯 朱亮祖,鞭死
德慶侯 廖永忠,賜死
曹國公 李文忠,毒死
臨川侯 胡美,賜死
延安侯 唐勝宗,族誅
吉安侯 陸仲亨,族誅
平涼侯 費聚 ,族誅
河南侯 陸聚,族誅
宜春侯 黃彬,族誅
江夏侯 周德興,誅死
永平侯 謝成,誅死
崇山侯李新,誅死
景川侯曹震,誅死
鶴慶侯張翼,誅死
寧侯張溫,獲罪死
普定侯 陳桓,誅死
舳艫侯朱壽,誅死
懷遠侯曹興,誅死貪污。
『貳』 朱元璋一共殺了多少功臣
打下江山賜毒酒朱元璋思考元朝失敗的原因,得出一個重要的結論:元朝的武力,天下第一,然而這么快就失敗,是因為朝廷沒有權力。權力都在地方手上掌握著,導致國家出大亂子。
朱元璋決定反其道而行之,將地方的權力集中到中央。他1376年完成地方政治體制改革,4年後進行中央政治體制改革,把地方和中央的大權都抓到自己手裡,防止權力旁落。他在法律上以猛治國,刑用重典,手腕穩、准、狠,跟秦始皇的嚴刑峻法差不多,以嚇唬官員、百姓不敢犯罪。
想當年,君主何等融洽! 那是在1370年,朱元璋論功行賞,封6人為公爵——韓國公李善長、魏國公徐達、鄭國公常茂(常遇春的兒子,常遇春去世較早)、曹國公李文忠、宋國公馮勝、衛國公鄧愈。他們是國家和軍隊的卓越領導人,精英中的精華、英雄中的勇士!
28位大將軍被封為侯爵:湯和、唐勝宗、陸仲亨、周德興、華雲、顧時、耿炳文、陳德、王志、鄭遇春、費聚、吳良、吳楨、趙庸、廖永忠、俞通源、華高、楊璟、康茂才、朱亮祖、傅友德、胡美、韓政、黃彬、曹良臣、梅思祖、陸聚、郭子興(已去世)等。在公侯伯子男五級爵位中,公和侯是最高的兩級,地位十分尊崇。陸游的夢想——「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而這些人比陸游幸運得多,封公封侯,總可以光宗耀祖、名垂青史了。正是他們出生入死,東征西討,才換來朱元璋的大明天下。
朱元璋也待他們不薄,給予高官厚祿,賜給他們大量土地,也算對得起他們。韓國公李善長做中書省左丞相,魏國公徐達做右丞相,曹國公李文忠做軍隊一把手(大都督)。 這34個人總共擁有38194戶佃農,供養他們,人均達到1123戶佃農。朱元璋還跟他們攀親戚,把郭英的妹妹納為自己的寧妃,把馮勝、藍玉、徐達的女兒嫁給皇子,把公主下嫁給李善長、傅友德、胡海、張龍等人的兒子。 這些軍事貴族戰功大,享有很高的社會特權。
朱元璋還頒給他們一枚神物——鐵券。有鐵券,人就跟貓一樣,好像有九條命,死過一次還能轉世。本人或子孫犯罪,可以免死數次。 功臣多是朱元璋的安徽同鄉。「徽官」掌握全國的軍政大權,結成淮西集團,傾軋其他的政治集團。當時的詩人貝瓊眼中看到的達官貴人多半是安徽人—— 「兩河兵合盡紅巾,豈有桃源可避秦。馬上短衣多楚客,城中高髻半淮人。」
但是,鐵券不是使人一次次復活的神葯,而是引誘功臣加速犯錯、加速自殺的速死鐵牌。仗著有鐵券,不少人迅速腐化變質。殺人傷人、恃強凌弱、霸佔土地、逃稅漏稅、姦淫婦女、吃喝嫖賭、貪污納賄,甚至造刀槍、穿龍袍的都有。只是他們忽略了一個常識:伴君如伴虎,功高則震主。功臣太強,讓朱元璋感到害怕,夢里都擔心部下造反、江山不保,子孫後代會做別人的階下囚。 在朱元璋看來,這些功臣對王朝的長治久安構成嚴重威脅,因此要無情地清洗。
尤其對其子孫構成威脅的人,必須除之而後快。只有殺,才能確保他以及嗣君控制住軍隊,不丟寶座。他扣在功臣頭上的罪名也非常模式化:謀反和連坐。只要想殺人,肯定有人站出來揭發他謀反。
因為沒有什麼罪名比這兩條更毒辣、更方便,而且一查一個准。誰敢讓他不爽,誰敢逾越雷池一步,那無異於找死。他一殺就是一家人,有的殺人手段十分殘忍。
肅反運動一波接一波,朱元璋先後肅清胡黨、處理空印案、郭桓案,逮捕為害百姓的官吏,幾場大案,殺戮官吏接近10萬人,試圖用別人的鮮血澆滅自己心頭的怒火。 德慶侯廖永忠的免死鐵券,第一個成為空頭支票。他在很多戰斗中有功,特別是在鄱陽湖之戰中殊死戰斗。他還淹死小明王,掃除朱元璋稱帝的障礙。1375年,朱元璋將其殺死,理由是他私自穿綉有龍鳳圖案的衣服。穿皇帝的衣服屬於逾制,等同於有篡國奪權的野心。
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父子被活活鞭打而死。朱亮祖原是元朝的一員猛將,作戰非常勇敢,雖被明軍多次俘虜,但從不求饒,誓死不降,一副要殺要剮全憑你處置的勁兒。
朱元璋非常欣賞他的勇敢,委以重任。他曾經參加平定四川的戰役,因為擅殺部下,被皇帝取消獎賞。他鎮守廣東,仍然惡習難改,鞭打當地官員,接受富商賄賂,做了很多違法犯罪的事情。番禺知縣道同給朱元璋寫秘密材料,揭發朱亮祖的罪行。朱亮祖反咬一口,污衊道同對他傲慢無禮。對大官傲慢無禮,就等於自取滅亡,將道同判處死刑。朱元璋將朱亮祖父子召到南京,用鞭子活活打死。
1384年,臨川侯胡美因為犯禁被處死。 朱文正被鞭打而死。他是朱元璋的親侄兒,堅守江西南昌城85天,阻擋住陳友諒的瘋狂進攻,為朱元璋取得鄱陽湖決戰的勝利奠定基礎。他後來嬌縱不法,公然搶奪婦女,玩膩了就投到井中淹死。還割人舌頭,殘暴不法。還用龍鳳圖案裝修自己的寢室。
朱元璋親自到江西將他逮捕,幽禁於安徽,將他的50多名部下割斷腳筋,整成殘廢。 曹國公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南征北戰,立下不朽功勛。他能文能武,1383年任大都督(軍隊最高領導人)兼國子監祭酒(相當於南京大學校長)。李文忠曾經批評皇帝太依賴宦官,對待官員太苛刻。他居然被毒死(有的說是病死),理由是——禮賢下士,周圍知識分子太多,難道你想搞小動作不成?臨死前,他對朱元璋說,我給你一句忠告:要少殺人,防止宦官作惡。朱元璋聽了,猜測是幕府教唆他這么說的,大怒,把所有的幕府全部殺了,李文忠身邊的醫生、奴婢60多人全部滅族。不過,朱元璋還是採納他的部分意見:禁止宦官干政,不許他們讀書識字,否則剝皮處死。開國第一功臣、魏國公徐達忠厚老實,和朱元璋從小玩到大,膽子很小。朱元璋還在當吳王時,故意把徐達灌醉,扶他到自己的大王床睡覺,試驗一下他有多大的野心。徐達酒醒後,嚇得魂不附體,在朱元璋面前叩頭謝罪,如搗蒜一般。朱元璋看了哈哈大笑。
就是這個老實人,1385年,因為他老婆說錯一句話,朱元璋派人把她殺了。徐達的妻子謝氏是謝再興的女兒。朱元璋擅自作主把她嫁給徐達,沒有通知謝再興,謝再興因此懷恨,投奔張士誠。朱元璋最痛恨叛將,對他的女兒大概也恨屋及烏。
『叄』 朱元璋當皇帝後殺啦多少人
明初,官僚機構基本上沿襲了元朝,朱元璋逐漸認識到其中的弊病,於是進行了改革。
首先是廢除行省制。1376年,朱元璋宣布廢除行中書省,設立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別擔負 行中書省的職責,三者分立又互相牽制,防止了地方權力過重。
在軍事上,朱元璋廢除了管理全國軍事的大都督府,將其分為中、左、前、後、右五軍都督府,並和兵部互相牽制。兵部有權頒發命令,但是不直接統帥軍隊,都督府掌管軍隊的管理和訓練,但是沒有調遣軍隊的權力。這樣,軍權便集於皇帝之手。
在中央機構改革的重點是廢除丞相制。明初中書省負責處理天下政務,地位最高。其長官為左、右丞相,位高權重,丞相極易與皇帝發生矛盾,明朝時以胡惟庸任相後最甚。
胡惟庸是鳳陽定遠人,1373年由右丞相升任左丞相。胡門生故吏遍於朝野,形成一個勢力集團,威脅皇權。1378年,朱元璋對中書省採取行動。一天,胡惟庸的兒子騎馬在大街上橫沖直撞,結果跌落馬下,被一輛過路的馬車壓了,胡惟庸將馬夫抓住,隨即殺死。朱元璋十分生氣。十一月又發生了占城貢使事件。占城貢使到南京進貢,把象、馬趕到皇城門口,被守門的太監發現,報與朱元璋,朱元璋大怒,命令將左丞相胡惟庸和右丞相汪廣洋抓進監獄。但是,兩丞相不願承擔罪責,便推說接待貢使是禮部的職責,於是,朱元璋便把禮部官員也全部關了起來。
兩相入獄,御史們理解了皇上的意圖,便群起攻擊胡惟庸專權結黨。於是,1380年,朱元璋以擅權枉法的罪名處死了胡惟庸和有關的官員,同時宣布廢除中書省,以後不再設丞相。
朱元璋以專權枉法之罪殺了胡惟庸後,胡案就成為他打擊異己的武器,以致受牽連而被殺者達三萬多人,最後太師韓國公李善長也受牽連,77歲的李善長全家被殺。
接著,朱元璋又於1393年殺掉功臣藍玉。藍玉是明朝開國大將,被朱元璋封為涼國公。1391年,四川建昌發生叛亂,朱元璋命藍玉討伐,臨行前,朱元璋面授機宜,命藍玉手下將領退下,連說三次,竟無一人動身,然而藍玉一揮手,他們卻立刻沒了身影。這使朱元璋下決心要除掉藍玉。1392年的一天,早朝快結束時,錦衣衛指揮使參奏藍玉謀反,朱元璋隨即令人將其拿下,並由吏部審訊。當吏部尚書詹徽令藍玉招出同黨時,藍玉大呼:「詹徽就是我的同黨!」話音未落,武士們便把詹徽拿下,審判官們目瞪口呆,不再審了。三天後,朱元璋將藍玉殺死,爾後,就是大規模的清洗和株連。胡、藍兩案,前後共殺四萬人。
對於朱元璋的濫殺,皇太子朱標深表反對,曾進諫說:「陛下誅戮過濫,恐傷和氣。」當時朱元璋沒有說話。第二天,他故意把長滿刺的荊棘放在地上,命太子揀起。朱標怕刺手,沒有立刻去揀,於是朱元璋說:「你怕刺不敢揀,我把這些刺去掉,再交給你,難道不好嗎?現在我殺的都是對國家有危險的人,除去他們,你才能坐穩江山。」然而朱標卻說:「有什麼樣的皇帝,就會有什麼樣的臣民。」朱元璋大怒,拿起椅子就扔向太子,朱標只好趕緊逃走。
『肆』 朱元璋殺了官員多少人
一萬多
『伍』 朱元璋殺了多少蒙古人
朱元璋在擊敗多地的起義軍後,就北上伐元,當時元朝的統治者已經被各地的起義軍打的落花流水,所以當時伐元,是非常順利的.
『陸』 朱元璋一生殺了多少人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謀反」罪將胡惟庸誅殺。事前,有人告丞相胡惟庸「謀反」,證據是此人在城外看到他家裡刀槍林立。朱元璋立即逮捕胡惟庸,嚴刑拷問,逼他承認謀反。胡惟庸雖然最終也沒有承認,但將其滅族的罪名仍舊是謀反。胡惟庸案可看成是朱元璋對功臣集團開刀的一個前奏。他之所以殺胡惟庸,是因為胡惟庸本人受到朱元璋的優待好幾年,他獨攬丞相大權,隨便提拔人和處罰人,很多人奔走於他的門下,給他送的金銀財寶多不勝數。甚至有時候,很多該讓朱元璋知道的事情也沒有讓朱元璋知道。實際上,朱元璋對於胡惟庸最恨也最怕的是他的專權。而作為一個皇帝,不能隨便殺丞相,所以才有了「謀反」這一罪名。不過,胡惟庸案所牽扯進來的功臣並不多,由於胡惟庸平時就自視甚高,與他來往的功臣很少,所以朱元璋把誣告的本事發揮到了極致,也沒有殺掉多少功臣。但十年後,通過李善長一案,他終於有了發揮誣告才華的機會。李善長是如假包換的明朝功臣,朱元璋剛起兵時,他就跟隨左右,可謂是為朱元璋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正是因此,所以當洪武二十三年(1930年),在李善長已經七十多歲還沒有死掉的情況下,朱元璋開始焦慮起來。李善長在胡惟庸死後被封為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在朝廷中的名望頗高,朱元璋必須要把這個老功臣處理掉。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帝國都城南京有許多人因罪被遷往邊地受罰,這些罪人中就有李善長比較親信的丁斌等人,李善長捨出一張老臉向朱元璋求情,請求赦免他們。朱元璋立即找到了機會,先將丁斌下獄審訊。丁斌這個人背景有些復雜,他十年前是胡惟庸的一員幕僚。朱元璋所以要拿他開刀,就是因為他有這個背景。果然,在嚴刑與引導之下,丁斌回憶往事,突然就想起了十年前李善長的弟弟李存義常常出入胡惟庸府。朱元璋聽到這個消息後,心花怒放,立即逮捕李存義父子。十年啦!李存義上了年紀根本記不起十年前的事情了,但這並不要緊。朱元璋想要的東西,就必須要他親口說出來。嚴刑之下,李存義居然承認了這樣一件事:當初胡惟庸想謀反,派我去說服我哥哥李善長,並許以事成之後封我哥哥為淮西王。審訊官問:李善長可曾答應?嚴刑之下,李存義回道:雖沒有答應,但心已動。此人在朱元璋的嚴刑下已經變成了一位心理學家,能看得到別人是否心動。但是,朱元璋並不想就這樣把李善長治罪,想要徹底來一次大清洗,就必須要有確鑿證據不可。所以,詢問官繼續讓李存義說出了下面這段話:後來胡惟庸親自來勸說,李善長還是不答應,但他卻說,等我死後,隨便你怎麼做。這是知情不報,明知別人慾謀反不上告,不但不上告,還暗示別人等自己死後再動手。朱元璋已經掌握了充足的證據可以把李善長繩之以法。但是,有一個問題不得不正視。那就是胡惟庸謀反案原本就是一種栽贓,這在近十年來的朝野已經隱約地有了議論。朱元璋當然懂得民心的道理,所以,他必須要拿出另一份證據來證明李善長和胡惟庸都是一丘之貉。果然就有人來誣告,據這名誣告者說,自己是李善長家的奴才,十幾年前,胡惟庸的確與李善長有過禮物上的往來,並且二人來往密切。朱元璋狂喜,立即逮捕李善長,誣以與胡惟庸同罪,並將其家人七十餘口全部斬殺,但這還沒有完,他趁勢把屠刀伸長加寬,因李善長案而被誅殺的有三萬餘人。李善長是否犯了謀反罪已經沒有討論的必要,朱元璋這種赤裸裸的誣陷實在讓人不寒而慄,同時也讓人感覺他是一個喪盡天良的動物。或許是李善長被誣陷得太過於暴露了,第二年,就有大臣上疏為李善長辯冤。這位大臣認為,李善長出生入死為皇帝取得天下,在勛臣中居首位,其子娶公主為妻,他絕不可能不為自己的兒子著想,去幫助胡惟庸謀反。況且即使他幫助胡惟庸謀反成功,所得到的也和在太祖朝中的地位差不多,難道胡惟庸還給他一個二皇帝當不成?以李善長七十多歲的高齡,他絕不可能這么做。藍玉謀反案。藍玉本是開國公常遇春的妻弟,在常遇春手下當兵,臨敵勇敢,所向披靡,積功至大都督府僉事。明朝建立後,藍玉清掃北元勢力,為帝國立下赫赫戰功。但就在洪武二十六年二月,有人揭發藍玉串通景川侯曹震、鶴慶侯張翼、舳艫侯朱壽、東伯何榮、吏部尚書詹徽、戶部侍郎傅友文等謀劃在朱元璋出宮耕種時行不軌之事。朱元璋大怒,於是,藍玉被族誅,牽連進來的一萬五千多人被殺。朱元璋這個時候在詔書中說:「藍賊為亂,謀泄,族誅者萬五千人。自今胡黨、藍黨概赦不問。」經過這一次殺戮後,明初的功勛宿將差不多都被殺完了,各軍府衛所被株連誅殺的軍官達幾萬人。藍玉和胡惟庸與李善長一樣,都是被誣告的。藍玉不可能謀反,明末清初的史家談遷就這樣評價這位功臣道:「藍涼公非反也。虎將粗暴,不善為容,彼猶沾沾一太師,何有他望!⋯⋯富貴驕溢,動結疑網,積疑不解,釁成鍾室。」他的意思是說,藍玉就是脾氣粗暴一些,驕傲跋扈,情商有點低,不善於討好人,才引起了朱元璋的懷疑,終於招致滅門之禍。明朝開國,朱元璋一朝列爵公侯的功臣共五十九人,除一人封於洪武二十五年旋即被削爵外,其他五十八人均封賞於洪武二十三年前,也就是胡惟庸案發生前。在洪武二十三年前,因真正有罪被誅的僅三人,剩下的則多死於洪武二十三年以後的胡藍之案。洪武二十三年至二十八年中,不計子嗣誅廢和病死的,公侯被殺二十三人,其中直接死於胡藍案中的有十六人。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當初被封的功臣中只剩下了興侯耿柄文、武定侯郭英,可以說,整個洪武一朝功臣幾近整體覆滅。在這些功臣里,廖永忠第一個被殺。廖永忠在諸多戰斗中立有功勛,其在鄱陽湖之戰中的驍勇讓朱元璋刮目相看,並在建國後封其為德慶侯。洪武八年,朱元璋將其誅殺,罪名是「坐僭用龍鳳諸不法事」,也就是私自穿著綉有龍鳳圖案的衣服逾制。在他之後,永嘉侯朱亮祖、曹國公李文忠、信國公徐達先後死於非命。關於徐達的死,有一種說法是:他患一種疽瘡,最忌鵝肉。朱元璋偏偏送一碗鵝肉給他,並命送鵝肉的宦官在旁監視他吃掉,徐達一面吃,一面流淚,當晚就死掉了。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追胡黨」,在「胡案」中,李善長、陸仲亨、唐勝宗、費聚等大臣株連被殺,稱為明初文臣之首的宋濂也涉案被流放,死於途中。案件前後株連三萬餘人,史稱「胡獄」。洪武二十六年,涼國公藍玉因「謀反」罪被殺,誅連死者一萬五千餘人,史稱「藍獄」。兩獄合稱「胡藍之獄」。此外,平定雲南的大將傅友德,父子同時被綁赴刑場腰斬。大臣李仕魯在金鑾殿上辭請告老還鄉,朱元璋哪裡肯放過?當即命武士將李仕魯摔下殿堂,腦漿迸裂而死。淮安侯華雲龍、太史高啟、右丞相汪廣洋、戶部侍郎郭桓、江夏侯周德興、靖寧侯葉升、穎國公傅友德、定遠侯王、宋國公馮勝、監察御史王朴等,都因各種「罪名」被處死或賜死。
『柒』 朱元璋殺了多少人
這那數的過來啊,畢竟他是個軍閥出身,他所屬軍隊殺的人哪有數啊。
建立政權後,僅洪武四大案殺人數量就超過5W了。
『捌』 朱元璋殺了哪些人能說的詳細一些么
1380年,朱元璋以擅權來枉法的罪自名處死了胡惟庸和有關的官員,同時宣布廢除中書省,以後不再設丞相。
朱元璋以專權枉法之罪殺了胡惟庸後,胡案就成為他打擊異己的武器,以致受牽連而被殺者達三萬多人,最後太師韓國公李善長也受牽連,77歲的李善長全家被殺。
接著,朱元璋又於1393年殺掉功臣藍玉。藍玉是明朝開國大將,被朱元璋封為涼國公。1391年,四川建昌發生叛亂,朱元璋命藍玉討伐,臨行前,朱元璋面授機宜,命藍玉手下將領退下,連說三次,竟無一人動身,然而藍玉一揮手,他們卻立刻沒了身影。這使朱元璋下決心要除掉藍玉。1392年的一天,早朝快結束時,錦衣衛指揮使參奏藍玉謀反,朱元璋隨即令人將其拿下,並由吏部審訊。當吏部尚書詹徽令藍玉招出同黨時,藍玉大呼:「詹徽就是我的同黨!」話音未落,武士們便把詹徽拿下,審判官們目瞪口呆,不再審了。三天後,朱元璋將藍玉殺死,爾後,就是大規模的清洗和株連。胡、藍兩案,前後共殺四萬人。
『玖』 朱元璋到底殺死多少功臣
胡藍案
空印案
郭桓案
清代史學家趙翼說過這樣的話:「獨至明祖,藉諸功臣以取回天下,及天下既定,即盡答取天下 之人而殺之,其殘忍實千古所未有。蓋雄猜好殺,本其天性。」趙翼的這種評價雖有過激之 處,卻指出了朱元璋濫殺的事實。朱元璋做了皇帝後,興起了幾個大案,殺了許多人。
胡藍案。洪武十三年(1380)正月,御史中丞塗節、商嵩告發胡惟庸南通倭寇北接舊元,意 欲謀反。朱元璋命羽林軍將胡抓捕,審問得實,磔於市,牽連被殺達3萬人。洪武二十三年 (1390),有人告發李善長交通胡惟庸情狀,朱元璋又將當時已經77歲的李善長賜死,並誅 殺其家。吉安侯陸仲亨、延安侯唐勝宗、靖寧侯葉升因牽連於此案亦被殺。
洪武二十六年(1393)正月,又興藍玉案。藍玉以謀逆罪被殺,連坐被誅殺者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