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宋國一共有多少年歷史

宋國一共有多少年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02 09:31:35

Ⅰ 南宋,北宋各多少年

南宋(1127-1279年),中國歷史上的朝代,北宋覆亡後,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稱版帝, 與北宋權合稱宋朝,共傳五世九帝,享國一百五十二年。

北宋(960—1127年)是中國歷史上繼五代十國之後的朝代,傳九位皇帝,享國167年。與南宋合稱宋朝,又稱兩宋,因皇室姓趙,也稱趙宋。

(1)宋國一共有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北宋疆域東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門關為界;西北以陝西橫山、甘肅東部、青海湟水為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為界。宋神宗時通過熙河開邊收復河湟,宋徽宗時期於青海北部置隴右都護府,並重金贖回幽雲七州。

南宋在政治、軍事等諸多領域都沿襲北宋。在中央地方權力、官僚機構、司法、軍權等方面加強中央集權的一系列措施, 軍事上在招收潰兵和勤王之軍等基礎上,開始軍事重建之路,最終形成幾支較強大的軍事力量, 於是有了岳家軍、韓家軍的出現。

南宋雖偏安於秦嶺淮河以南,卻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文化昌盛,對外開放程度較高的王朝。南宋滅亡的直接原因是漠北游牧民族對宋朝農業生產關系的毀滅性打擊。

Ⅱ 春秋戰國時宋國何時立國,存在多少年,幾代君主,國土相當於今天的哪些地方,請詳細點,謝謝

宋國是中國春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國君子姓,位於現在河南商丘一帶。其疆域最大時包括河南東北部、江蘇西北部、安徽北部、山東西南部。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紂,商朝滅亡。武王將當時淪為奴隸的商朝貴族微子啟封於宋,公爵。微子啟下傳七代到宋厲公。厲公殺死哥哥煬公即位並說:「該繼承愍公的是我」。厲公去世,兒子厘公即位。厘公在位28年去世,兒子惠公即位。惠公在位30年去世,兒子哀公即位。哀公即位1年去世,兒子戴公即位。戴公即位34年去世,兒子武公即位。武公即位18年去世,兒子宣公即位。宣公即位19年,患了重病,他並沒有把君位讓給他的兒子殤公而是讓給了自己賢明的弟弟穆公。不久,宣公逝世了,穆公應宣公的要求即位。這一年是公元前728年。穆公在位9年去世,臨終前把君位讓給了宣公的兒子殤公。殤公喜好戰爭,在位十年中就發生了11次戰爭,人民苦不堪言,於是重臣華督在公元前710年殺了殤公而從鄭國迎立穆公兒子庄公。庄公在位19年去世,兒子愍公即位。愍公九年(公元前682年)愍公被南宮長萬怒殺,弟弟桓公即位。桓公在位31年去世,兒子襄公即位。襄公八年(公元前643年)齊桓公去世,其兒子爭奪君位。齊公子昭逃亡宋國。襄公妄圖接續齊桓公霸業便聯合曹、衛、邾三國攻齊。四國聯軍攻佔了齊都臨淄,立公子昭為齊孝公。襄公立了齊孝公又不顧公子目夷的勸阻決定在鹿地與齊、魯、楚會盟稱霸。不料楚成王不同意襄公稱霸。襄公發怒,在十三年(公元前638年)發兵討伐楚盟國鄭國。楚國帶兵援救與宋軍戰於泓水。襄公再次不聽公子目夷的良言,自詡「仁義之師」而不趁戰機攻楚。結果宋軍大敗,襄公受傷,於第二年夏去世。兒子成公即位。成公四年(公元前633年)楚成王再次攻宋。成公向晉文公求救。五年(公元前632年)初晉楚會戰於城濮,晉軍勝,宋國之圍解。這場戰役奠定了晉國的稱霸。成公在位17年去世,兒子昭公即位。昭公暴虐,在位第9年(公元前611年)大臣殺死他立了他的弟弟文公。文公、共公、平公時,華元專政,宋公室衰微。文公在位22年去世,兒子共公即位。共公在位13年去世,兒子平公即位。平公在位44年去世,兒子元公即位。元公在位15年去世,兒子景公即位。景公愛護百姓,發展軍力,十分賢德,因而宋國再次強盛起來。景公三十年(公元前487年)宋滅曹。景公在位65年去世,其侄孫昭公攻打景公太子自立為君。昭公在位47年去世,兒子悼公即位。悼公在位8年去世,兒子休公即位。休公在位26年去世。兒子剔成即位。剔成改姓戴氏。剔成在位41年被弟弟偃殺死,偃即位為君。君偃初年,對內修王政,講仁義,遷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對外發展武力,連續擊敗齊、魏、楚,並滅掉滕國。十一年(公元前317年),君偃自稱為王,從此沉湎享樂,暴政不斷。諸侯皆稱「桀宋」。四十三年(公元前286年),齊愍王發兵滅宋,君偃死在魏國。宋立國761年,共26世,32君。

Ⅲ 宋國的歷史沿革

周武王伐紂,商朝覆亡後,按照分封制的禮法,國家雖然覆亡,勝利者仍然不能讓以前的貴族宗祀滅絕,因此當武王分封諸侯時,仍然封紂王的兒子武庚於殷,以奉其宗祀。武王死後,武庚叛亂,被周公平叛殺死,另封紂王的庶兄微子啟於商丘(今河南商丘),國號宋。 以奉商朝的宗祀,為周朝的二王三恪之一。孔子的論語堯曰篇曾記載此一原則叫做「興滅國,繼絕世」。
微子啟去世後,其後裔擔任王朝大臣,為微氏。其弟微仲衍繼位。國君傳了幾代後,即發生內亂。湣共公去世後,弟煬公熙自立,其太子弗父何不得立。湣公子鮒祀為此很不滿,認為國君位職應該為其兄長弗父何。於是煬公三年,公子鮒祀殺掉了叔父煬公熙,欲立兄長為國君。弗父何以得位非正為由拒絕出任國君,於是公子鮒祀自立為國君,是為宋厲公。自此之後,宋國君位基本父子相承,直到宋宣公打破這慣例,結果由此引發宋國一場內亂。
春秋初年,宋國仍奉行著兄終弟及的傳位制度。西元前728年,宋宣公卒,其弟宋穆公繼位。而在宋殤公時,在位尚未滿十年,即為華父督所殺。此一同時,宋國因時常干涉衛國、鄭國內政而發生戰爭。前690年宋國內亂,諸公子紛外逃。
前728年,宋宣公卒,其弟宋穆公繼位。宋穆公去世後,不立其子公子馮,以忠於兄宋宣公所託為由,堅持立兄子公子與夷。於是公子馮流亡鄭國,公子與夷立為國君,是為宋殤公。
宋殤公繼位後,大司馬孔父嘉受穆公和所託,輔佐殤公,與另一大臣華父督共同執政。兩人皆為公族大夫。華父督為宋戴公之孫,而孔父嘉則為弗父何之後。華父督對孔父嘉地位高於己很不滿,而且有次華父督見孔父嘉之妻美貌並為這垂涎不已。
由於公子馮在國內有一定勢力,而且得到鄭國國君鄭庄公的支持,因此對此非常不放心。由此與鄭國發生連年征戰,但輸多勝少,因此國內民怨很深,華父督利用此形勢,即散布謠言,說大司馬將要再次對鄭用兵。於是國內發生騷亂,華父督趁機襲殺孔父嘉,奪走孔父嘉之妻。孔父嘉之子木金父則逃難到魯國,從此孔氏成為魯國人。
宋殤公與夷聽聞華父督煽動殺死自己的親信孔父嘉,於是驅戰車欲殺華父督。華父督見國君發難,於是下趁機一舉殺掉了宋殤公。接著從鄭國迎立公子馮即位,公子馮是為宋庄公。
宋庄公繼位後,根本置當年鄭國關照之恩不顧,貪於財賂。而且,他由華氏所立,因此華氏專政,宋國常干涉衛國、鄭國內政而發生戰爭。
襄公稱霸,齊恆公曾將公子姜昭託付於宋襄公,現在,宋襄公也有意扶持他作齊國國君,於是,宋襄公通知各諸侯國,要大家發兵一道送公子姜昭回國接替王位。
但宋襄公的威望不高,只有三個小國帶來兵馬響應他。宋襄公帶領四國人馬向齊國進發,齊國大臣見四個國家的兵馬打來,就大開城門,迎接公子姜昭即位,這就是齊孝公。
齊國原本是諸侯的盟主國,如今宋襄公幫齊孝公登上君位,就沾沾自喜起來,萌發了取代盟主的雄心。但這次響應擁戴齊孝公登位的只有三個小國聽命於他,其他中原大國根本不予理睬,可自己又沒有實力去強迫他們,於是他就決定拉攏大國,借大國的聲威去壓服小國。
宋襄公拉攏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南方的楚國,當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大臣們以後,首先反對他的就是他的哥哥子目夷,他說:「宋國國力微弱,無力承受霸主的地位,弄不好還會招來災禍」。但宋襄公不聽大臣們的勸告,不自量力地於公元前639年向楚成王、齊孝公發出邀請,請他們於那年的農歷7月在宋國的盂(今河南睢縣)召開諸侯國會議,討論訂立盟約的事情。
到時,宋襄公興致勃勃的准備赴會,兄長子目夷又勸他說:「大王要多帶些兵馬,以防楚王不懷好意」。宋襄公卻說:「那怎麼行,我們開會就是為了不打仗,帶那麼多兵馬干什麼」在開會的時候,宋襄公和楚成王都想當盟主,雙方爭執不休,可楚國實力強大,附和楚國的諸侯國多,宋襄公還想爭辯,結果被楚成王帶來的將領抓了過去,後經魯國與齊國在一旁勸解,同意楚成王作了盟主,才放了宋襄公。
宋襄公回來後,憋了一肚子氣,他恨楚成王,也恨同楚成王一個鼻孔出氣的鄭國國君。於是,他又決定討伐鄭國。公元前638年,宋國出兵攻打鄭國,鄭國向楚國求救,楚成王帶兵直攻宋國。楚、宋兩國軍隊隔泓水(今河南柘城)對峙,楚軍在北,宋軍在南,楚軍仗著人多,大白天強行渡河,向宋軍進攻。這時,子目夷對宋襄公說:「趁楚軍還未全軍過河,現在我們沖殺過去,一定能勝利」。可呆氣十足、愚不可及的宋襄公卻說:「不行,我們是講仁義的國家,敵人渡河還沒結束,我們就殺過去,還算得上是仁義國家嗎」。這時,楚軍已全部上岸,正亂作一團的排隊擺陣,子目夷又對宋襄公說:「趁現在楚軍立足未穩,我們殺過去,可能還能勝利,否則,我們就危險了」。宋襄公說:「你這個人太不仁義了,人家的隊伍還沒排好,怎麼可以進攻呢」。可是,話沒說完,大隊的楚軍洪水般的沖殺過來,沖得宋軍紛紛潰逃,宋襄公的大腿上也中了一箭,在幾個忠心的大臣保護下,宋襄公才得以脫身。
宋軍大敗的消息傳遍宋國,人們議論紛紛,埋怨宋襄公不該和楚國交戰,更不該那樣打仗。公子子目夷把這些議論報告了宋襄公,宋襄公滿不在乎地說:「依我看,講仁義的人就應該向我這樣打仗,比方說,見到已經受傷的人,就不要再傷害他;見到頭發花白的人,就不要抓他作俘虜……子目夷再也不想聽他愚蠢的胡說,氣憤的說:「打仗就要消滅敵人,如果怕傷害敵人,你何必打仗,如果見到頭發花白的人不抓,那就乾脆讓他把你抓走」!
宋襄公霸主沒有當成,反而病勢加重,過了一年(公元前637年)就死了。
以後北方晉國和南方楚國爭霸時,宋國夾在中間,戰事連年不斷。80年間,遭遇了40次以上的戰爭。
公元前546年,宋國大夫向戌因為和晉楚兩國令尹有私交,又正當兩國交兵疲憊之際,由宋國權臣華元發起和平大會,倡議弭兵,最終受到響應,在宋國召開十國參加的「弭兵之盟」,使宋國保證了十餘年的和平時期,中原得到四十年較為和平的環境。但是,宋國內部權力斗爭不斷。
但第一次彌兵並沒有維持多長時間,不久晉楚之間再次爆發鄢陵之戰。楚國戰敗,並由此陷入危機。而晉國日子也不好過,內部諸卿家族之間以及國君與卿大夫之間內斗相當激烈,西方的秦國趁機屢攻晉國。
第一次彌兵失敗,以晉、楚為首的兩大集團重啟紛爭,但由於各國都有深深內憂,無為對外爭霸。於是他們都想彌兵。
宋國作為晉楚兩國爭霸的受害者,希望再次得和平。於是大夫向戌在前547年開始牽線晉楚兩國重臣,意圖再次達成弭兵和議。
向戌與晉國大夫趙文子,楚國令尹子木關系友善,他先親自造訪晉、楚二國,籍這兩人在國內的影響力說服楚晉。並親自拜訪齊國,遣使秦國,使之答應會盟於宋,各小國亦響應。這樣大多數國家開始會盟於宋。
會盟初,晉楚之間對於禮儀細節以及誰為盟主的問題而爭議,向戌加以調解,加上晉國趙文子考量情勢決定退讓盟主之位,使會議得以順利在前546年召開進行,最後成功下盟約。秦國沒有參加會盟,但宣布接受盟約。宋樣,晉楚兩大勢力之間維持了數十年較為和平的日子。
彌兵之後,宋國得到了幾十年的和平環境。但宋國並未利用這幾十年的和平趁機改革弊政。因此有了「宋聾鄭啞」的說法。唯一的一次較大軍事事行動是滅掉曹國。宋景公時,宋曹兩國交惡,曹國叛晉攻宋,宋國伐曹,殺死曹國末代國君伯陽,滅掉了曹國。
戰國時期,諸侯國普遍發生卿大夫奪權,江山改姓或由旁支取代,像田氏代齊、三家分晉,宋國也發生了戴氏取宋,宋桓公被宋剔成君(戴氏)推翻,宋剔成君成為國君,即剔成 。
公元前318年,子偃 稱王,即宋康王。史稱宋康王「行王政」,即實行政治改革,宋國遂強盛起來,東伐齊,取五城;南敗楚,取地三百里;西敗魏軍,取二城;滅掉滕國,取其地。」號稱「五千乘之勁宋」。受到齊、楚、魏大國的忌恨,乃與齊、魏為敵國。
公元前286年,宋國發生內亂,齊國趁機便聯合楚國、魏國攻打宋國,宋國百姓四處逃散,城池沒能守住,宋康王於是逃到倪侯的住所,齊軍抓獲並殺死宋康王,滅亡宋國,三國共同瓜分宋國的土地。

Ⅳ 南朝時期宋國建國多少年

南朝時期宋國建國59年。
南朝宋(420年—479年)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南朝的第一個朝代,專也是南朝四個朝代中屬存在時間最久、疆域最大 、國力最強的朝代。共傳四世,歷經九帝,享國60年。因國君姓劉,為與後來趙匡胤建立的宋朝相區別,故又稱為劉宋;又按五德終始之說,其為水德,故又稱水宋。

Ⅳ 中國古代史總共有幾個宋政權

先秦宋國:宋國是中國春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國君子姓,位於現在河南商丘一帶。其疆域最大時包括河南東北部、江蘇西北部、安徽北部、山東西南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紂,商朝滅亡。周公旦平定管蔡武庚叛亂後,周成王將原商朝貴族微子啟封於宋,公爵。宋立國761年,共26世,32君。(此宋為宋姓正統血統——商微宋氏.)
南朝劉宋:
開國皇帝劉裕出於行伍,自幼家貧。時值東晉末期,民變此起彼伏,朝廷內部斗爭也十分激烈。公元402年,東晉大將桓玄乘朝廷實力虛弱,起兵篡位,國號「楚」。劉裕與劉毅等起兵勤王,並最終消滅了桓玄的力量。此後,劉裕率軍南征北伐,其勢力不斷得到穩固壯大,並先後攻滅劉毅、司馬休之等實力派,最終迫使晉恭帝將帝位禪讓給他,宋朝建立。
宋帝國建立後,北方諸國虎視眈眈,戰事不斷。公元424年,宋文帝劉義隆即位,他在位三十年,勵精圖治,國家生產經濟終於有所恢復,遂有元嘉之治。但公元453年,其長子劉劭為了篡奪皇位,駭人聽聞地殺害了自己父親,之後王室諸子爭位,混戰不止,帝王荒淫殘暴,朝政日益腐敗,國家實力從此一蹶不振。公元479年,宋順帝劉准把帝位禪讓給了蕭道成,南朝宋終被南齊所取代。
趙氏兩宋:公元960年,一個新興勢力,宋(公元960-1279),再次統一了中國大部分地區。但在1127年宋朝廷因沒能打退游牧民族的入侵而被迫放棄北方。所以宋朝又被分成北宋(公元960-1127)和南宋(公元1127-1279)兩個階段。
韓氏後宋:1351年5月,劉福通發動紅巾軍起義。1355年2月,劉福通立韓山童之子韓林兒為皇帝,號為「小明王」,定國號「宋」,改元「龍鳳」,定都亳州,史稱「後宋」,又稱為「韓宋」。先後建都亳州、安豐、汴梁、滁州。1363年2月,劉福通戰死,政權落入吳國公朱元璋(後晉升吳王,後又稱帝建國,是為明太祖高皇帝)手中,後宋名存實亡。1366年12月,韓林兒溺死瓜步江,後宋正式宣告滅亡。後宋自建國至滅亡,凡12年。其勢力范圍一度到達安徽、河南、陝西、山東、山西、湖北、河北、內蒙古、遼寧、朝鮮、江蘇、浙江、江西、四川,並曾一度打到大都附近,給予了元朝沉重的打擊,加速了腐朽的元朝的滅亡。其原屬部眾朱元璋部最終推翻了元朝,建立起明朝。

Ⅵ 春秋戰國之宋國詳細歷史~!

你好 最好是由宋國的歷史開始了解
宋國是周朝的一個諸侯國,公爵,國君子姓,位於現在河南商丘一帶,都城睢陽(今河南商丘)。
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紂,商朝滅亡。按照分封制的禮法,朝代雖然滅亡,勝利者仍然不能讓以前的貴族宗祀滅絕,因此當武王分封諸侯時,仍然封紂王的兒子武庚於殷,以奉其宗祀。武王死後,武庚叛亂,被周公平叛殺死,另封紂王的庶兄,當年曾降周的微子啟於商邱,國號宋,以奉商朝的宗祀。孔子的論語堯曰篇曾記載此一原則叫做「興滅國,繼絕世」。微子啟下傳七代到宋厲公。宋厲公殺死叔叔宋煬公後即位。厲公去世,兒子厘公即位。厘公在位28年去世,兒子惠公即位。惠公在位30年去世,兒子哀公即位。哀公即位1年去世,兒子戴公即位。戴公即位34年去世,兒子武公即位。武公即位18年去世,兒子宣公即位。
春秋初年,宋國仍行「兄終弟及」制。宣公即位19年,患了重病,他並沒有把君位讓給他的兒子殤公而是讓給了自己賢明的弟弟穆公。不久,宣公逝世了,穆公應宣公的要求即位。這一年是公元前728年。穆公在位9年去世,臨終前把君位讓給了宣公的兒子殤公。殤公喜好戰爭,在位十年中就發生了11次戰爭,人民苦不堪言,於是重臣華督在公元前710年殺了殤公而從鄭國迎立穆公兒子庄公。庄公在位19年去世,兒子閔公即位。閔公九年(公元前682年)被南宮長萬怒殺,弟弟桓公即位。桓公在位31年去世,兒子襄公即位。襄公八年(公元前643年)齊桓公去世,其兒子爭奪君位。齊公子昭逃亡宋國。襄公妄圖接續齊桓公的霸業便聯合曹、衛、邾三國攻齊。四國聯軍攻佔了齊都臨淄,立公子昭為齊孝公。襄公立了齊孝公又不顧公子目夷的勸阻決定在鹿地與齊、魯、楚會盟稱霸。不料楚成王不同意襄公稱霸。襄公發怒,在十三年(公元前638年)發兵討伐楚盟國鄭國。楚國帶兵援救與宋軍戰於泓水。襄公再次不聽公子目夷的良言,自詡「仁義之師」而不趁戰機攻楚。結果宋軍大敗,襄公受傷,於第二年夏去世。兒子成公即位。成公四年(公元前633年)楚成王再次攻宋。成公向晉文公求救。五年(公元前632年)初晉楚會戰於城濮,晉軍勝,宋國之圍解。這場戰役奠定了晉國的稱霸。成公在位17年去世,兒子昭公即位。昭公暴虐,在位第9年(公元前611年)大臣殺死他立了他的弟弟文公。文公、共公、平公時,華元專政,宋公室衰微。文公在位22年去世,兒子共公即位。共公在位13年去世,兒子平公即位。平公在位44年去世,兒子元公即位。元公在位15年去世,兒子景公即位。景公愛護百姓,發展軍力,十分賢德,因而宋國再次強盛起來。景公三十年(公元前487年)宋滅曹。景公在位65年去世,其侄孫昭公攻打景公太子自立為君。昭公在位47年去世,兒子悼公即位。悼公在位8年去世,兒子休公即位。休公在位23年去世,兒子桓侯即位,7年後,宋戴公的後人司城戴剔成(字子罕)殺桓侯篡位(韓非子:「宋君失刑而子罕用之,故宋君見劫。」),史稱戴氏代宋。剔成在位41年被弟弟偃殺死(一說逃到齊國),偃即位為君。君偃初年,對內修王政,講仁義,遷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對外發展武力,連續擊敗齊、魏、楚,並滅掉滕國。十一年(公元前317年),君偃自稱為王,從此沉湎享樂,暴政不斷。諸侯皆稱「桀宋」。四十三年(公元前286年),齊閔王發兵滅宋,君偃死在魏國。宋立國761年,共26世,35君。
宋國歷代國君列表(子姓)
次序 謚號 中文名 在位時間 年數 備注
1 (微子啟) 子啟   周平定三監之亂後,封於宋
2 (宋微仲) 子衍   
3 (宋公稽) 子稽   
4 宋丁公 子申   
5 宋閔公 子共   
6 宋煬公 子熙   
7 宋厲公 子鮒祀 ?—前859年  
8 宋厘公 子舉 前858年—前831年 28 
9 宋惠公 子覵 前830年—前800年 31 
10 宋哀公
前800年 1 
11 宋戴公 宋子撝 前799年—前766年 34 
12 宋武公 子司空 前765年—前748年 18 
13 宋宣公 子力 前747年—前729年 19 
14 宋穆公 子和 前728年—前720年 9 
15 宋殤公 子與夷 前719年—前711年 9 
16 宋庄公 子馮 前710年—前692年 19 
17 宋後閔公 子捷 前691年—前682年 10 
18 (宋公游) 子游 前682年 1 
19 宋桓公 子御說 前681年—前651年 31 
20 宋襄公 子茲甫 前650年—前637年 14 春秋五霸之一
21 宋成公 子王臣 前636年—前620年 17 
22 (宋公御) 子御 前620年 1 
23 宋昭公 子杵臼 前619年—前611年 9 
24 宋文公 子鮑 前610年—前589年 22 
25 宋共公 子瑕 前588年—前576年 13 
26 宋平公 子成 前575年—前532年 44 
27 宋元公 子佐 前531年—前517年 15 
28 宋景公 子欒 前516年—前469年 48 《史記》誤作其名為「頭曼」
29 (宋公啟) 子啟 前469年 1 《左傳》有載,《史記》無載
30 宋後昭公 子得 前468年—前404年 65 一名特
31 宋悼公 子由 前403年—前385年 19 
32 宋休公 子田 前385年—前363年 23 悼公被韓俘後,當年改元
33 宋桓侯 子辟兵 前362年—前356年 7 一作宋桓公
34 (宋剔成君) 子剔成 前355年—前329年 27 又名剔成肝,宋戴公之後,戴氏代宋
35 宋康王 子偃 前328年—前286年 43 前318年,稱王;前286年,齊滅宋

註:( )中的並非謚號,而是習慣性稱法。

著名人物
宋國人墨子是墨家的代表人物。
孔子的祖先為宋國貴族,是宋閔公(區別於宋閔公)的後裔。

Ⅶ 宋朝有多少年

您好。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版南宋兩個權階段,共歷十八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
960年,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宋州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 趙匡胤為避免晚唐藩鎮割據和宦官專權亂象,採取重文抑武方針,加強中央集權,並剝奪武將兵權。宋太宗繼位後統一全國,宋真宗與遼國締結澶淵之盟後逐漸步入治世。1125年金國大舉南侵,導致靖康之恥,北宋滅亡。康王趙構於南京應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紹興和議後與金國以秦嶺-淮河為界,1234年聯蒙滅金,1235年爆發宋元戰爭,1276年元朝攻佔臨安,崖山海戰後,南宋滅亡。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時代。有人推算,1000年中國GDP總量為265.5億美元,佔世界經濟總量的22.7%,人均GDP為450美元,超過當時西歐的400美元。 後世雖認為宋朝「積貧積弱」 ,但宋朝民間的富庶與社會經濟的繁榮實遠超過盛唐。

希望能夠幫到您,謝謝,望採納。

閱讀全文

與宋國一共有多少年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