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至今已經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現代抄測定,地球的年齡襲是46億年 而中國歷史據記載是從元謀人開始,據今已有170萬年了 順序是:元謀人,北京猿人,山頂洞人,半坡與河姆渡人,大汶口,燧人氏伏羲氏和神農氏的傳說,接著是黃帝和炎帝,堯舜禹,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朝代,從公元前21世紀到公元前16世紀,這些都無文字記載,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從商朝開始,公元前16世紀建立. 此外,應該還有史前文明. 歷史並沒有嚴格的界限,到底按照人類開始生產生活開始算起還是按照人類有了文明後算起.結果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2. 中國至今有多少年歷史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我們從小接受的概念就是“中華上下五千年”,但是根據我國可考證的歷史,包括夏朝在內,也才四千一百年。遠遠沒有五千年歷史,所有說這種說法是很不嚴謹的。那麼中國到底有多少年歷史呢?下面讓我們來一起分析。
下面讓我們反過來思考一下。司馬遷的記載中最模糊的一點就是,准確的記載只有周宣王時期以後的歷史,共和元年是公元前841年,距今2861年,這是大致是一個的正確的時間。周朝前面是有商、夏的,極有可能也是有三皇五帝的。根據“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這句口口相傳的民謠可得知:周朝存在時間比夏商更長的。可以大約估計一下,夏商大約可以合計一千餘年,三皇五帝合計五百餘年,加起來有4300多年。
至此,可以得出一個淺顯的結論,中華歷史肯定在四千年以上,但是還達不到五千年的高度。我們可以期待未來的考古發現,或許能夠有更大的發現。
3. 中國有多少年的歷史
一、伏羲女媧政權傳七十八帝,立國虛記兩千七百一十七年(公元前7724——前5008年)。上是母系氏族,下為父系氏族 二、炎帝魁隗氏政權傳六帝,立國虛記二百四十三年(公元前5008——前4766年)。 三、炎帝神農氏政權傳八帝,立國虛記二百五十四年(公元前4766——前4513年)。 四、史皇倉頡氏政權傳五帝,立國虛記一百一十年(公元前4637——前4596年)。 五、九黎蚩尤氏政權傳七帝,立國虛記一百八十年(公元前4584——前4405年)。 六、黃帝軒轅氏政權傳十五帝,立國虛記四百六十一年(公元前4513——前4053年)。 七、少昊金天氏政權傳七帝,立國虛記二百六十四年(公元前4053——前3790)。 八、顓頊高陽氏政權傳十二帝,立國虛記四百一十一年(公元前3790——前3380)。 九、帝嚳高辛氏政權傳二十一帝,立國虛記五百八十二年(公元前3380——前2799)。 十、帝摯青陽氏政權傳十七帝,立國虛記四百四十三年(公元前2799——前2357)。 十一、帝堯陶唐氏政權傳六帝,立國虛記二百三十年(公元前2357——前2128)。 十二、帝舜有虞氏政權傳二帝,立國虛記五十七年(公元前2127——前2071)。 公元前2070年,治水英雄姒禹建立夏王朝,氏族聯盟時代結束。 歷史進入王族分封時代。
4. 中國共有多少年的歷史
籠統地說成是上下五千年其實是不科學的,應該從有文字記載的夏朝算起,版即從約為公元權前2070年開始算,也就是說中華文明有4000多年歷史了,很偉大的文明啊。
不過,中華文明還並不是最早的,埃及文明更早,而且更發達,而金字塔建於公元前2500年左右,大家可以想像,在夏朝出現之前500餘年,埃及就有能力建造金字塔了(埃及的文字出現的就更早了),這真是天大的奇跡啊!
再附一個參考資料:由於夏以前無地下史料,只能憑借傳說,因此中華文明史只能從距今4000年前的夏代算起。夏以前是否有中華文明的遺存,中國考古界一直期待著能夠找到實物依據。早在20世紀30年代,中外考古學家就踏上了尋找中華5000年文明起源的征程,他們從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陶器刻劃的符號去尋找,從大汶口文化遺存陶器刻劃的「文字」等跡象去尋找,試圖以此論證中華文明起源可以早到距今5000年甚至6000年,但並未達到預期目的。
5. 中國一共有多少年的歷史
「中國」作為一個政權名稱,自辛亥革命以來,也就一百年的歷史。
「中國」作為一個國家名稱,信史自商朝以來,三千多年的歷史。傳說自三皇五帝,上下五千年的歷史。
中國作為一個文化系統的代名詞,作為一個人類種落的代號,自元謀人時代、北京人時代、山頂洞人時代算起,數百萬年的歷史。
一般意義上的歷史研究應該是以第二個角度的理解為標准,認為中國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6. 中國有多少年的歷史
籠統地說成是上下五千年其實是不科學的,應該從有文字記載的夏朝算起,即從約為公版元前2070年開權始算,也就是說中華文明有4000多年歷史了,很偉大的文明啊。
不過,中華文明還並不是最早的,埃及文明更早,而且更發達,而金字塔建於公元前2500年左右,大家可以想像,在夏朝出現之前500餘年,埃及就有能力建造金字塔了(埃及的文字出現的就更早了),這真是天大的奇跡啊!
再附一個參考資料:由於夏以前無地下史料,只能憑借傳說,因此中華文明史只能從距今4000年前的夏代算起。夏以前是否有中華文明的遺存,中國考古界一直期待著能夠找到實物依據。早在20世紀30年代,中外考古學家就踏上了尋找中華5000年文明起源的征程,他們從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陶器刻劃的符號去尋找,從大汶口文化遺存陶器刻劃的「文字」等跡象去尋找,試圖以此論證中華文明起源可以早到距今5000年甚至6000年,但並未達到預期目的。
7. 中國一共有多少年的歷史
從元謀人算起,那可遠了,而且不精確,元謀人生存在距今約170萬年前,但那不算是中國內歷史,只說生存在我容國。因為當時不存在中國,中國是一個國家。 中國這種說法 我認為應該從夏朝開始算起。因為夏朝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家,而不再只是部落聯盟(如炎帝黃帝的聯盟,蚩尤聯盟,炎黃聯盟是在公元前三千年,即距今已有5000年,並形成了以華夏族為主體的中華文明,而我們自稱炎黃子孫,所以五千年的歷史便從這來的,我們一般還是採用這種說法的)。但是夏朝的也沒有準確的紀念,只說夏朝大約是在公元前21世紀,距今4000年。
8. 醫用縫線的歷史
http://trend.cnki.net/more.php?searchword=%E7%BC%9D%E5%90%88%E7%BA%BF&type=history 提供的這個 學術趨勢 網站上有詳細介紹
據報道,國外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逐步採用編織縫合線,到了20世紀70年代編織型絲線在醫用絲線中所佔的比例已達到70%,在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編織絲線已基本取代了捻合絲線,在醫用絲線中的佔有率接近100%。20世紀末期以後,國內市場上是單絲型、編織型和捻合型並存,但前兩者所佔比例正在逐年提高,特別是編織型縫合線,雖然開發時間不長,但發展很快。醫用真絲編織縫合線是當前國際上在醫療手術中廣泛採用的、較為優異的產品之一,也是醫用絲線升級換代產品。近年來市場上出現了下面幾種醫用縫合線。
1.手術縫合線
縫合線是一種消毒長絲,用來把兩塊生物組織連起來直到它們長好,或者是把一塊組織和一個假肢連起來。縫合線可以是單絲,可以是多股絲,也可以是紡絲或者是無紡布結構。對它的最重要的要求是人體組織要能夠接受它。印度德里里工學院紡織技術系一直在研究抗微生物的生物兼容紡織材料和支架材料,通常由於手術以後缺少必要的保養,縫合傷口受感染的機會很多。用尼龍和聚丙烯單絲生產的抗菌縫合線仍在進行,進行處理時應用了高能伽馬射線照射和等離子照射,保證其機械特性和堅牢度不受影響。縫合線表面施加了一些抗菌葯物,慢慢地滲入到縫合處,防止細菌入侵。這種縫合線的生物兼容性特別好,沒有發現產生副作用。
2.倒鉤縫合線
近來出現了一種雙向倒鉤縫合法,可以不再打結。使用這種線,不用生拉硬拽就能把傷口組織連接到一起,傷口受力均勻,減少了變形。這種縫法的特點是進針陡峭,深度適中,比常用縫法的結合力強。
3.明膠塗層線
明膠塗層線的操作性極好。明膠塗層線能提高表面光滑程度,減少了縫合過程中產生的碎屑。加工工藝過程是這樣的,把縫合線浸入明膠水溶液中,使縫合線表面塗上這種材料,加上定色劑和交聯劑。整個過程分成幾步,即使塗層線和緩沖溶液相接觸,然後加熱到50℃,經一段時間,通常是1-20小時。有時候明膠溶液中還要加入可塑劑 ,一般的可塑劑是檸檬酸三乙酯, 甘油或者其他多元醇。使用增塑劑主要是為了提高明膠的塗覆性能,工藝中採用的定色溶液是一種交聯劑。首選交聯劑是二醛,例如乙二醛,它可以單獨使用或者與甲醛或其它乙醛混合使用。
4.羊腸聚合物混合線
羊腸線是可以被吸收的,但有時候會引起一些不適反應。如果採用羊腸-聚合物合成縫合線就能避免出現這種現象。這種縫合線通過酶的作用,可能逐漸被降解。為了避免被降解,材料表面可以塗上一層保護性聚合物薄膜,用以屏蔽酶的膠原蛋白被酶分解,但是能夠被水降解。這種聚合物由尿烷和尿素鏈接來增強了性能,很適合用於羊腸線。具體做法是把羊腸線浸入這種聚合物溶液中,然後再淬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