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歷史9月21日上海發生了什麼

歷史9月21日上海發生了什麼

發布時間:2021-03-01 23:05:59

Ⅰ 歷史上的農歷9月21日有什麼大事件嗎

農歷不好找,這是陽歷的
1933年9月21日,中國共產黨早期傑出的工人運動領袖鄧中內夏在南京雨花台英容勇就義,時年39歲。

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中南海懷仁堂隆重開幕。毛

澤東在會上庄嚴宣告:「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會議選出了由毛澤

任主席的政協全國委員會。

1954年9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正式施行。

1989年9月21日,第一屆中國電影節在北京開幕。

1990年9月2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之一徐向前逝世,享年89歲。

2001年9月21日,中國首個開放式基金———華安創新證券投資基金在募滿50億份基金單位之後正式宣告成立。(據新華社電)

□ 國 外

女飛人格里菲斯-喬伊娜猝死 (1998/09/21)

馬科斯夫婦被控犯詐騙罪受審 (1988/09/21)

墨西哥發生大地震數千人喪生 (1985/09/21)

中國歷史上9月發生了什麼事情

1900年09月21日我國飛機設計師馮如第一次試飛成功
1901年09月07日《辛丑條約》簽訂
1905年09月02日清朝廢專除科舉制屬
1909年09月24日中國設計的第一條鐵路通車
1913年09月27日孫中山組建中華革命黨
1922年09月04日孫中山決定改組國民黨
1927年09月09日毛澤東領導的湘贛秋收起義爆發
1931年0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
1949年09月30日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
1954年09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布實施
1959年09月13日第一屆全國運動會在北京舉行
1976年09月09日毛澤東逝世
1981年09月20日中國一箭三星發射成功

Ⅲ 發生在上海的重大歷史事件.

1、徐光啟與利瑪竇合譯的歐幾里得《幾何原本》(前六卷)成為第一部譯成中文的西方科學著作。

2、1842年,中國在鴉片戰爭中失敗,屈辱地簽訂《南京條約》,上海成為條約中被迫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開埠。

3、1845年11月,以《虎門條約》為主要依據的《上海土地章程》訂立,具體規定了上海西人居留地的租地方法、范圍、使用界定、市政管理原則等內容。這個章程的頒布,宣告英租界的辟設。而美、法兩國也緊隨英國之後相繼辟設租界。租界的辟設使上海成為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一個縮影。

4、洋務運動期間:1865年,李鴻章在上海創辦江南製造總局成為國內最大的軍事企業。
1873年,李鴻章在上海創辦輪船招商局,這是近代中國第一家輪船運輸企業,也是洋務派興辦的第一個民用企業。

5、1869年,鐵匠作坊主方舉贊在上海開設的發昌機器廠,率先使用車床進行生產。該廠發展迅速,至80年代已成為上海民族機器工業企業中規模最大的一家。

6、二次革命:1913年7月李烈鈞在江西宣布獨立,舉兵討袁,隨後,安徽、上海、廣東、福建、湖南等地相繼宣布獨立。

7、1915年9月由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後改名《新青年》。新文化運動興起。

8、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法租界舉行。會議最後一天改在浙江嘉興南湖的遊船上舉行。

9、1922年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通過最高最低綱領。

10、1927年周恩來在上海領導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取得勝利。

11、1927年蔣介石在上海製造412反革命政變。

12、1932年在中國上海發生一·二八事變(日本稱上海事變或第一次上海事變、淞滬戰爭)

13、1937年淞滬會戰抗戰是抗戰初期初期第一次大規模會戰。

應該全了~

Ⅳ 歷史上,發生在上海的大事件

古代

東晉末年,江浙沿海一帶爆發聲勢浩大的孫恩農民起義。隆安五年(401),孫恩率軍攻佔位於今上海市青浦縣境內的滬瀆壘,殺死守將袁山松,並以此為根據地,向內地發展。不久,東晉大將劉裕舉兵反撲,孫恩戰敗撤走,史稱滬瀆之戰。

近代
1842年6月,英國侵略軍沿海路北上進攻吳淞炮台,江南提督陳化成率部奮力抵抗,擊傷英艦多艘。兩江總督牛鑒聞報後,排列儀仗前往吳淞,途中遭英軍艦船炮擊,牛鑒驚慌失措,臨陣脫逃,清軍陣腳大亂。英軍趁機從東炮台登陸,夾擊西炮台,陳化成孤軍無援,與守台官兵一同壯烈殉國。數日後,上海縣城失守,英軍繼續西進,並攻取南京。8月,《南京條約》簽訂,上海被定為通商口岸,正式對外開放。此後,上海迅速發展成為繁華的國際大都市。

上海在1843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後,依照1842年簽訂的《中英南京條約》,開辟為中國五個對外通商口岸之一,英國、美國和法國陸續在上海設立了居留地。
在太平天國戰爭期間於1855年小刀會的廣東人劉麗川佔領上海。
1860年6月太平軍賴文光佔領上海。
1862年初太平軍李秀成佔領上海的戰役。
1854年上海成立了自治機構工部局,事實上演變成獨立於清朝地方政府行政與司法管轄權之外的租界。
20世紀初,在上海陸續發生了一系列影響到中國命運的政治事件。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市黃浦區興業路76號召開。
1922年7月和1925年1月,又分別召開中共二大和四大。
1925年5月30日,由於日本內外棉紗廠廠主槍殺罷工工人(顧正紅),上海學生、市民聚集在上海最繁華的商業街南京路上的老閘捕房門前進行抗議,英國巡捕開槍射擊,造成了五卅慘案,從而引發全國性的反英運動。
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閘北發生了四·一二事件。
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東北製造九一八事變後,又在上海借口5名日本僧人在位於楊樹浦引翔港的三友實業社(今長陽路雙陽路口)門前被中國工人毆打,而挑起一·二八事變,中日兩國在上海閘北區激烈的軍事沖突持續時間長達一個多月,以至於南京國民政府也暫時遷移到洛陽。1937年8月13日,蔣介石調動大約70萬中國軍隊(包括他的大部分精銳部隊),在上海附近與日軍展開長達3個月的淞滬會戰,
1943年初美英與重慶國民政府改訂了新的條約,放棄了在華租界。
1945年上海光復,此後到1949年5月,上海一直由國民政府接管統治。
1946年,爆發大規模國共內戰。
1949年5月28日,上海解放。

Ⅳ 歷史上發生在上海的事件

1.1842年8月《南京條約》開放上海為通商口岸。
2.1843年英軍駐紮上海,公布《上海租界章程》。
3.1860年,太平天國李秀成,陳玉成打垮江南大營,進攻上海,遭到洋槍隊的打擊。
4.洋務運動後期,李鴻章在上海開辦輪船招商局,江南製造總局。
5.19世紀六七十年代,資本主義工業在上海等地興起,上海發昌機器廠。
6.19世紀90年代,梁啟超《孔子改制考》,在上海創辦《時務報》。
7.1898年,康有為在北京,上海設立保國會總會。
8.1911年,南方革命軍代表伍延芳,北京政府代表唐紹儀,在上海英租界和平談判。
9.1904年蔡元培在上海成立光復會。
10.1905年,孫中山在上海成立同盟會總章程規定的國內支部所在地。
11.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了《新青年》(最初的是《青年雜志》)。
12.1919年6月初上海工人罷工,商人罷市,五四運動的中心由北京移動到了上海。
13.1920年夏,中共共產黨第一個早期組織在上海成立,陳獨秀創辦的。
14.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舉行。
15.1922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人大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
16.1925年,日英等帝國主義在上海製造了五卅慘案,五卅運動。
17.1927年,北伐軍進入上海,陳獨秀,周恩來領導上海工人舉行三次武裝起義。
18.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製造「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對上海進行血腥屠殺。
19.1932年底,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在上海成立(宋慶齡等)。
20.1936年,瓦窯堡會議之後,愛國人士沈鈞儒等人,在上海發起組織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
21.1944年,在上海自來水廠工人,電車司機罷工長達一周。
22.1949年,在上海發生「銀元之戰」,「米棉之戰」穩定物價。
滿意請採納。謝謝合作!

Ⅵ 歷史上9月22日都發生過什麼事

大事記

189年——(漢靈帝中平六年八月戊辰)大將軍何進入宮,策劃剪除宦官,事敗被殺。

1550年——神聖羅馬帝國艦隊在突尼西亞的邁赫迪亞俘獲土耳其「阿非利加塔」號艦。

1776年——美國間諜黑爾未經審判即被處絞刑。他最後的遺言是:「我唯一感到遺憾的是我只能為我的國家獻出一次生命。」

1792年——法蘭西第一共和國頒布的共和歷將歷元定於今日。

1860年——英法聯軍邁進北京,咸豐皇帝從圓明園出逃往熱河。

1862年——美國總統林肯發表《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1862年——太平軍大敗「常勝軍」於浙江慈溪,斃「常勝軍」領隊華爾。

1873年——清政府派陳蘭彬去古巴,查明華工受虐待的情況。

1882年——清政府命令雲南布政使唐炯出關,聯絡劉永福抗法。

1898年——榮祿派兵閉城門斷鐵路,於京城內搜捕維新派人士及帝黨官僚。

1900年——沙俄軍侵入吉林。

1908年——清政府頒布《欽定憲法大綱》,亦稱《憲法大綱》二十三條。該大綱以確保封建專制制度,維護封建統治秩序為根本目的,表明清政府名為立憲,實則加強帝制專政。

1908年——保加利亞獨立獲得承認。

1919年——在福斯特領導下,美國約三十六萬五千名鋼鐵工人和二十萬鐵路工人罷工。抗議十二小時工作日,此次罷工持續四個月之久。

1927年——獅子山宣布廢除奴隸制。

1932年——張宗昌被韓復榘派人刺殺

1933年——第十九路軍與紅軍前線休戰

1937年——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公布了《中國共產黨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次日,蔣介石發表談話,承認共產黨的合法地位,第二次國共合作宣告成立。

1940年——日軍侵入越南

1947年——蘇聯、南斯拉夫、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匈牙利、波蘭、法國、義大利、捷克斯洛伐克等九國共產黨和工人黨,在波蘭西里西亞建立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總部設在貝爾格萊德

1960年——馬利共和國獨立

1965年——印度和巴基斯坦接受安理會決議宣布停止軍事行動,但在此後數月中,破壞停戰的事例屢見不鮮

1973年——基辛格就任美國國務卿

1974年——官方發表統計數字:宏都拉斯在二十日的颶風襲擊災害中有五千人死亡

1975年——美國總統福特在十七天內第2次遇刺(第一次為9月5日),但總統安然無恙,兩次行刺的兇手均系婦女。第一位以100萬美元獲得保釋;第二位以五十萬美元獲得保釋

1980年——兩伊戰爭爆發

1981年——高速火車在法國首次露面

1981年——由22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及其代表參加的關於合作與發展的國際會議在墨西哥坎昆舉行。

1983年——朱建華以2.38米破男子跳高世界紀錄

1986年——英國給一個兩月半男嬰移植心肺成功

1987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北京代表孔雷颯先生代表聯合國秘書長向北京市、中國人民爭取和平與裁軍協會、中國人民對外友協以及宋慶齡基金會,授予「和平使者」獎狀。

1988年——首次橫穿歐亞大陸的「東方快車」抵北京

1990年——第十一屆亞運會開幕

1991年——國際呼救信號由gmdss代替sos

1991年——扎伊爾陷入全國動亂

1994年——國際考古學家小組發現最早人類化石

每年的9月22日是國際無車日

出生

1606年——李自成誕生,中國明朝末年農民起義軍首領,大順政權的建立者

1791年——法拉第誕生,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

1922年——楊振寧誕生,美籍華裔物理學家

逝世

1072年——歐陽修逝世,北宋史學家、文學家,古文運動領袖(生於1007年)

1630年——袁崇煥因「咐托不效,專恃欺隱,以市米則資盜,以謀疑則斬帥」的罪名被處死於西市,

1930年——辛亥革命元老譚延愷病逝

1932年——軍閥張宗昌被刺殺

1957年——影星周璇病逝。上海電影界人士在上海萬國殯儀館舉行公祭。

1997年——蔣緯國在台北病逝

9月22日出生的人都有一種無法停息的強大內驅力,迫使他們追求各種新的工作計劃。通常他們手頭上的工作才完成,就會迫不及待地展開另一項工作計劃;有時,他們還一個同時接好幾項CASE呢!出生於今天的人很容易感到無聊,因此,常會找一些具有挑戰性的人事物來刺激一下。有時候他們會表現出一副很外向、活潑的樣子,有時卻又讓人覺得難以親近、態度保守。但不論在哪種情形下,他們強烈的個性始終不會改變。

9月22日出生的人經常在攻勢與守勢之間搖擺不定。從某個角度來看,也許這兩種態勢根本就是體兩面,因為最好的攻勢就最好的守勢,反之亦然。不管就社會或個從層面而言,最能讓這些出生於9月22日的人關心的議題或觀念,就是公平與平等-一般說來,就是與先例權力及權力之委任有關的問題。在論說個人見解時,他們會變得很嘲諷、機智與十足令人發噱,但是,這種幽默方式卻被其他人當作對敵人的痛宰、譏諷,甚至是極為可怕的攻擊武器。

一般人認為,既然9月22日出生的人從事的工作具有相當的專業性,他們的生活應該是相當協調與一臻的。可惜不然,出生於今天的人十分缺乏穩定性,所以,他們必須時時冒著自己永不停止的內驅力與上述特質發生沖突的風險。一般說來,他們很為自己設想,對於別人卻毫不寬貸,特別是對那些比較不聰明卻又對他們發號施令的人,所以,今天出生的人一定要很小心,不要到處樹敵或招致同事們的反感。

9月22日出生的人雖然外表看來冷酷塢,其實有顆溫暖、熱誠的心,但是這顆心只為那些他們極為信任與重視的人敞開。他們有強烈的現實感,加上經常面對命運諷刺與捉弄,使得他們具有某一方面的洞視或清晰的直觀。9月22日出生的人非常擅長判斷他人的性格,可以很快就掌握住一個人的個性。少數幾個深得他們重視且獲准進入他們內心聖殿的朋友們,幾乎都可以和他們的人和他們父母親當中的一人或雙方,也都可以維持這種終身莫逆之交的關系。

出生於今天的人,對周圍之人所產生的影響,遠較他們所能想像的還大,不管是敵是友皆是如此。此外,假若他們想成為生活戰場中真正的勇士,除了仔細清查自己的武器與防衛工具之外,還要審慎有效地運用它們,並且避免讓自己與這個世界日漸疏離。

幸運數字和守護星

9月22日出生的人會受到數字4(2+2=4)和天王星的影響。天王星是個反復無常且脾氣暴躁的星球,而數字4而代表叛逆、與眾不同,以及想要改變規則的慾望。由於受數字4影響的人經常會持與人相左的意見,而且都頗自以為是,因此深深會在無形中為自己樹立敵人或對手,甚至常是些暗中的敵人。脾氣暴躁與精力無窮這些特質在9月22日出生的人身上特別明顯,這是因為處女座受到動態的、快速的水星統治的緣故。

健康

出生於9月22日的人,要避免離群索居所帶來的壓力,同時,也要避免招致他人惡言毀謗或直接的人身攻擊。他們一直工作、從不知休息為何物的特質,比較容易遭到意外事件,以及一些因毫不留意而導致的小傷害,矛盾的是,他們也擁有一種自我療愈的本事。9月22日出生的人對食物的品味比較偏重於異國風味,因此,他們必須注意辛辣、不尋常或特別滋養的食物對他們身體所帶來的影響。如果能依照健康的三餐調配法來攝取食物的話,將有助於控制他們因不知休息而產生的毀滅性沖動。建議他們只進行一些溫和、不太劇烈的運動。

建議

不要瞧不起那些比你容易妥協與較笨的人。時常跟你內在的本質對話。不要將自己局限於某種定型的觀點,給自己一些時間去做夢以及修改夢想。

塔羅牌

大秘儀塔羅牌的第22張是「愚者」。圖案是一個人快活地站在懸崖邊。有的解釋是他十分愚蠢,缺乏理性判斷的能力;有的則指出他極端崇尚精神層面,不在乎現實。總括來說就是憑超常行事。洞拒絕和抵抗能力;同時,也代表了愚蠢、沖動和虛無。不過他們之中較成熟的,則會從生命的歷練中學取經驗,然後成為自己理想中的人。

靜思語

佛陀只是安坐在樹下,而讓全世界的人主動來接近他。

優點

獨特、有知覺力、行動有方針。

缺點

刻薄、陰郁、自我武裝。

Ⅶ 中國歷史上在上海發生的事件

從光緒在位的1875年開始至建國後的1955年中國的歷史事件:
公元1875年 ·8月,中國清廷以郭嵩燾為出使英國欽差大臣,為第一次正式派遣駐外使節
1876年《中英煙台條約簽訂》
1881年《中俄伊犁條約簽訂》
1883年 12月,中法戰爭爆發。
1884年 8月下旬,法艦突然襲擊馬尾軍港的福建水師。清政府下詔對法國正式宣戰。10月,劉銘傳的清軍擊退進犯台北的法軍。
1885年 3月,法艦進犯浙江鎮海。劉永福黑旗軍和越南人民配合,在臨洮大敗法軍,收復十多個州縣。馮子材在鎮南關大敗法軍,乘勝追擊,收復諒山等要地。6月,《中法新約》簽訂
1888年 康有為第一次向光緒帝上書,要求變法。
1894年 朝鮮東學黨起義,日本乘機出兵朝鮮,佔領漢城。7月,日軍突然襲擊在牙山附近的中國運輸船和駐軍,挑起侵略中國的甲午戰爭。左寶貴在平壤戰役犧牲。在黃海戰役中,鄧世昌、林永升等犧牲。日軍侵入遼東半島
孫中山在美國檀香山成立興中會。
1895年 在威海衛戰役中,北洋海軍覆滅。清政府求和,被迫簽訂中日《馬關條約》。徐驤領導的台灣義軍和劉永福配合,抗擊日軍。
康有為等「公車上書」,反對同日本議和,請求變法。
1896年《中俄密約》簽訂
1897年 德國強占膠州灣,民族危機嚴重。
嚴復譯述的《天演論》在《國聞報》上定期發表。
1898年 6月,光緒帝頒布《定國是詔》任康有為為總理衙門章京。接著又派譚嗣同、楊銳、劉光第、林旭等人參預變法。
9月,慈禧太後發動政變,囚禁光緒帝,殺害譚嗣同等六人(戊戌六君子)。史稱「戊戌政變」。戊戌變法以失敗告終。
1899年 美國提出侵略中國的「門戶開放」政策。
1900年 夏,在京津地區義和團運動的影響下,其他各地也爆發了義和團運動,全國掀起了反帝反封建斗爭的浪潮。6月,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義和團在廊坊、老龍頭車站、紫竹林租界等地抗擊八國聯軍,圍攻北京東交民巷使館和西什庫教堂,在北侖配合清軍阻擊八國聯軍。
1901年 9月,《辛丑條約》簽訂。
1902年 章炳麟的《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在《蘇報》上發表。
1903年 鄒容著《革命軍》,章炳麟為《革命軍》作序。
1904年 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華興會、光復會成立。陳天華著《猛回頭》和《警世鍾》。
1905年 中國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成立,提出政治綱領,選舉孫中山為總理,創辦了《民報》。
1906年 革命黨在萍鄉、醴陵、瀏陽起義。
1907年 孫中山領導鎮南關起義,旋敗。徐錫麟在安徽起義,失敗被害。秋瑾准備在浙江響應,被捕慷慨就義。
1911年 4月,孫中山和黃興發動廣州起義,失敗。5月,保路運動爆發。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革命首先在武漢三鎮取得勝利,成立湖北軍政府,改國號為中華民國。
民國 (1912年到1949年)
1912年 元旦,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在南京就職,宣告中華民國成立。接著成立臨時參議院,不久,頒布參議院制定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2月,清帝退位。孫中山辭職,袁世凱竊取了革命果實,接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宋教仁等准備組織責任內閣,以限制袁的權力;將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
1913年 3月,袁世凱派人在上海火車站殺害了宋教仁。7月,爆發「二次革命」。「二次革命」失敗後,袁強迫國會選他為正式大總統,權力進一步擴大。
1915年 1月,日本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五九國恥」。
12月,袁世凱當上了中華帝國皇帝,改年號為「洪憲」。蔡鍔在雲南起義,組織護國軍,討伐袁世凱。
陳獨秀創辦《青年雜志》,在創刊號上發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民主和科學的口號,掀起新文化運動。
1916年 3月,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6月,袁世凱在絕望中死去。黎元洪繼任總統。總理段祺瑞操縱北京政府實權。
李大釗發表《青春》一文,號召青年追求進步,勇敢地創造青春的中國和世界。
1917年 張勛復辟失敗。
段祺瑞下令對德宣戰,宣布不再恢復《臨時約法》和國會。孫中山在廣州發動護法運動。
1918年 魯迅發表《狂人日記》,號召人民起來推翻吃人的舊社會。
李大釗發表《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熱情歌頌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1919年 「五四」運動爆發
1920年 夏 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在上海建立
秋 毛澤東在湖南建立社會主義青年團和共產主義小組
1921年 7月 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2年 1月-3月 香港中國海員大罷工
7月 中共「二大」召開
1923年 2月 京漢鐵路工人舉行「二七」大罷工
6月 中共「三大」召開
1924年 1月 中國國民黨「一大」召開,革命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1925年 3月12日 孫中山先生逝世
5月30日 發生「五卅」慘案,「五卅」反帝運動爆發
1925年6月- 1926年10月 香港工人大罷工
1926年 3月 蔣介石策動「中山艦事件」
5月 蔣介石提出「整理黨務案」
7月 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
1926年10月- 1927年3月 上海工人共發動三次武裝起義 ,最後被蔣介石竊取了革命的成果。
1927年 1月 武漢和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3月 毛澤東發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4月12日 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
7月15日 汪精衛集團叛變革命
1927年 8月1日 「八一」南昌起義
8月7日 中共中央召開「八七」會議(在漢口)
9月 毛澤東領導湘贛邊秋收起義
10月 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到達井岡山地區
12月11日 廣州起義
1928年 4月 朱毛井岡山會師,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
1930年 冬- 1931年秋 工農紅軍粉碎國民黨三次反革命「圍剿」
1931年 9月18日 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大舉侵華
11月 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 1月28日 日本發動「一•二八」事變,十九路軍奮起抗戰
3月 偽「滿洲國」成立
1933年 春 工農紅軍粉碎國民黨第四次反革命「圍剿」
11月 「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成立於福建(蔡,李)
1934年 10月 工農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央紅軍開始二萬五行千里的長征 。
1935年 1月 長征途中遵義會議召開
7月 「何梅協定」(日本製造「華北事變」)
8月 中共發表「八一宣言」,號召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10月 中央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陝北
12月9日 「一二•九」運動爆發
12月 中共中央瓦窯堡會議,毛澤東發表《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
1936年 2月 東北抗日聯軍建立
5月 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成立
10月 全國三大主力紅軍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師,長征勝利結束
12月 西安事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1937年 7月7日 「蘆溝橋事變」,抗日戰爭開始
7月17日 蔣介石發表廬山談話
8月13日 日本發動「八•一三」事變
8月 中共洛川會議,頒布《抗日救國十大綱領》
9月 國民黨公布國共合作抗日宣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
9月-11月 凇滬會戰
太原會戰-(忻口阻擊戰,八路軍平型關大捷)
10月 八路軍創立第一個抗日根據地——晉察冀根據地
12月 南京失守,日軍進行南京大屠殺
1938年 春 徐州會戰,台兒庄戰役勝利
5月 毛澤東發表《論持久戰》
10月 廣州、武漢失守,抗戰進入相持階段
1939年 底 中共打退國民黨第一次反共高潮
1940年 3月 汪偽政權建立於南京
5月 棗宜會戰
8-11月 彭德懷指揮八路軍發動百團大戰
1941年 1月 國民黨發動第二次反共高潮——皖南事變
1942年中共開始整風、大生產運動
1942年 中國共產黨採取「三三制」原則,加強抗日民主政權建設,實行減租減息政策,開展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進行反「掃盪」斗爭,保衛解放區
1943年 治外法權被廢除 、敵後根據地局部反攻
1944年 豫湘桂戰役
1945年 4月 中共「七大」召開
8月8日 蘇聯對日宣戰
8月15日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9月2日 日本正式簽訂投降書
9月9日 中國戰區簽字儀式
8月28日-10月10日 國共重慶談判,簽訂《雙十協定》
1946年 1月 政協會議開幕
夏 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開始 -1947年 粉碎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
12月 北平學生發動抗議美軍暴行的運動
1947年 發動「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的愛國運動
6月底 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
7月 人民解放軍開始全國規模的反攻
9月 中共全國土地會議召開,公布《中國土地法大綱》
1948年 9月-11月 遼沈戰役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淮海戰役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平津戰役
1949年 3月 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4月21日 毛澤東、朱德發渡江軍令,解放軍渡過長江作戰
4月23日 解放南京,國民黨反動統治結束
6月30日 毛澤東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
9月21日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開幕
10月1日民主革命終結和社會主義革命開始
五、 現代史
1949年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0年 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土地革命開始
鎮壓反革命開始
10月 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土地改革基本結束,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剝削制度被徹底廢除
1953年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實行
朝鮮戰爭結束,抗美援朝勝利
年底在接見印度政府代表團時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1954年 4月至7月 日內瓦會議,新中國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國的身份參加
9月第一屆全國人大召開,新中國第一部憲法頒布
1955年 開始實行義務兵役制,軍銜制
同年參加了萬隆會議並提出「求同存異」方針 。

Ⅷ 1937年的上海發生了什麼

8月13日——上海事變
8月13日,日軍向上海大舉進攻,以租界和黃埔江中的軍艦為作戰基地,炮擊閘北一帶,中國軍民奮起反擊,這就是「八·一三」事變。在全民抗日浪潮推動下,國民黨政府第二天發表了《自衛抗戰聲明書》,宣告「中國決不放棄領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實行天賦之自衛權以應之。」當地中國駐軍第九集團軍在總司令張治中的指揮下,奮勇抗擊日本侵略軍。8月14日,日守軍開始總攻,空軍也到上海協同作戰,15日,日本正式組織上海派遣軍,以松井石根大將為司令官,率領兩個師團的兵力開往上海,進一步擴大對中國的侵略戰爭。張治中決心擴大戰果,對日本侵略軍發起全線進攻,出動空軍轟炸虹口日軍司令部,雙方展開激烈戰斗。

9月1日淞滬會戰
淞滬會戰,是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中國軍隊抗擊侵華日軍進攻上海的戰役,又稱作「『八·一三』淞滬戰役」。

淞滬地區位於長江下游黃浦、吳淞兩江匯合處,扼長江門戶。由於1932年「一·二八」事變後《淞滬停戰協定》的限制,中國軍隊不能在上海市區及周圍駐防,市內僅有淞滬警備司令楊虎所轄上海市警察總隊及江蘇保安部隊兩個團擔任守備,兵力薄弱。然而,日本在「一·二八」事變以後,即在上海虹口、楊樹浦一帶派駐重兵,專設日本駐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駐滬兵力有海軍陸戰隊3000餘人,大批日本艦艇常年在長江、黃浦江沿岸巡弋。

駐滬日軍挑起戰端

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後,日軍在華北擴大戰爭的同時,又積極策劃侵佔上海。8月9日,日本駐上海海軍陸戰隊中尉大山勇夫和士兵齋藤要藏驅車闖入虹橋軍用機場挑釁,被中國士兵擊斃。駐滬日軍以此為借口要挾中國政府撤退上海保安部隊,撤除所有防禦工事。日本的無理要求被中國拒絕後,即動員駐上海4000人的海軍陸戰隊及艦艇登陸人員和 「日僑義勇團」共萬餘人緊急備戰。

11日,京滬警備司令張治中率第87、第88師到上海楊樹浦及虹口以北布防,中國空軍主力也開始由華北向上海方向集結。13日,日海軍陸戰隊首先由虹口向天通庵車站至橫浜路段開槍挑釁,再以一部向寶山路、八字橋、天通庵路進攻,被第88師擊退。

第9集團軍作戰和中日空軍激戰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13日下令將張治中部改編為第9集團軍,從14日拂曉開始發起反擊,同時命令空軍協同地面作戰。空軍當天就轟炸了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和第3艦隊,炸傷旗艦「出雲」號。第4驅逐機大隊擊落襲擊杭州筧橋機場的日機3架,擊傷1架。15日,日軍統帥部下令組建上海派遣軍,任命松井石根為司令官,立即從國內增派第3、第11師團到上海。15、16日,中日空軍發生激戰,中國空軍在京滬杭上空共擊落日機40餘架。17日,中國海軍魚雷快艇在上海外灘再次擊傷「出雲」號。

張治中的第9集團軍從15日起,向日軍發起多次圍攻。第87師攻佔日本海軍俱樂部,第88師沖入日本墳山陣地。19日,從西安調來的第36師投入戰斗,於21日攻入匯山碼頭,嚴重威脅日本海軍陸戰隊。22日,日上海派遣軍先頭部隊開始在楊樹浦附近登陸。第9集團軍側翼受到威脅,反擊作戰遂告中止。

中日繼續增兵上海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陸續向上海附近增兵,成立第三戰區。馮玉祥任司令長官,顧祝同任副司令長官,陳誠任前敵總指揮。以第9集團軍組成淞滬圍攻區圍攻駐滬日軍,第8集團軍(張發奎部)組成杭州灣北岸守備區,第10集團軍(劉建緒部)組成浙東守備區,第54軍組成長江南岸守備區,第111師組成長江北岸守備區,以上4個守備區負責封鎖壓制日軍登陸部隊。23日,日軍第3、第11師團在長江南岸的吳淞、張華浜等地強行登陸。第三戰區臨時將長江南岸守備區擴編為第15集團軍,由陳誠兼總司令,又抽調3個軍予以加強。

日軍第3師第一梯隊在張華浜附近登陸時,遭到張治中部警察總隊頑強抵抗。第3師主力登陸後,警察總隊不支,撤至南泗塘河西岸據守。張治中組織第87、第36師增援,挫敗日軍進攻,雙方於25日隔河對峙。日軍第11師團第一梯隊23日在川沙口和石洞口地段登陸,由於第15集團軍部隊未到指定位置,日軍迅即攻佔獅子林炮台、月浦和羅店,然後分別向瀏河、寶山進攻。下午陳誠所部先後趕到,第18軍協同第54軍實施反擊,當晚收復羅店,次日收復寶山、獅子林和月浦。25日,雙方於獅子林、月浦、新鎮、羅店至瀏河口一線形成對峙。

日軍為連接和擴大兩個師的登陸場,9月1日從獅子林和吳淞兩面夾擊寶山。守備寶山的第18軍姚子青營擊退日軍多次進攻,頑強堅守至7日,日軍以戰車堵擊城門,集中海陸空火力轟擊,全城燃起烈火,該營官兵全部壯烈犧牲。戰至10日,日軍將兩塊登陸場連成一片。第15集團軍予敵重大殺傷後,部隊嚴重減員,13日奉命撤出月浦、楊行、新鎮等陣地;第9集團軍則奉命放棄寧滬鐵路(南京-上海)以東的大部地區。至9月17日,中國軍隊撤至北站、江灣、廟行、羅店、瀏河一線,與日軍對峙。

第三戰區的縱深防禦作戰

9月,蔣介石兼任第三戰區司令長官,21日再次調整部署:以第9集團軍為中央軍,朱紹良任總司令,位於北站、江灣、廟行一線及其以西地區;以第8、第10集團軍為右翼軍,張發奎任總司令,位於蘇州河以南至杭州灣北岸地區;以第15、第19集團軍為左翼軍,陳誠任總司令,位於蘊藻浜以北的萬橋、羅店、廣福地區。9月中下旬,日軍新增調第9、第13、第101師及重藤支隊(台灣旅)到上海,加入上海派遣軍戰斗序列。

10月1日,日海軍、航空兵協同地面部隊發起新的攻擊。北路以第11師指向廣福、陳家行;南路集中第3、第9、第13、第101師強渡蘊藻浜,向大場、南翔進攻,守軍頑強抗擊。15日,日軍突破蘊藻浜,蔣介石急調第21集團軍10個師加入中央軍序列,以其3個師從大場附近向南路日軍反擊,另以左翼軍4個團在廣福南側向北路日軍反擊,均未突破日軍陣地。22日,日軍集中第3、第13、第101師進攻第21集團軍,在廟行和陳家行之間突破守軍陣地,26日攻佔廟行和大場。蘇州河北岸的中央軍腹背受敵,於27日放棄北站、江灣陣地,向蘇州河南岸轉移。第88師第524團副團長謝晉元,率第1營官兵繼續堅守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孤軍奮戰四晝夜,打退日軍多次進攻,被稱為八百壯士。後於31日奉命退入公共租界。

日軍從杭州灣登陸,上海失守

日軍大本營10月初決定將侵華戰爭主要進攻方向從華北轉向上海方面,急從華北、東北、國內抽調部隊,於20日組建第10集團軍援滬。11月5日,由集團軍司令官柳川平助率第6、第18、第114師團及國崎支隊(第5師團第9旅團),突然在杭州灣的全公亭、金山衛間登陸,策應上海派遣軍實施迂迴包圍。當時杭州灣北岸的守軍,大部已調去支援上海市區作戰,只有第63師的少數部隊守備,猝不及防。日軍佔領沿海地段後,迅以第6師團進攻松江和閔行,以第18師團進攻金山和廣陳。第三戰區急調第62、第79師分別阻擊日軍第6、第18師團,均被擊退。日軍6日佔金山。7日上海派遣軍和第10集團軍奉命合編為華中方面軍,由松井石根統一指揮,企圖對上海守軍迅速達成合圍。戰局急轉直下,8日蔣介石下令全線撤退。12日上海失守,戰役結束。

淞滬會戰歷時三個月,中國軍隊雖多,但分散在各自防區死打硬拼,注重正面防禦,忽視側翼安全;日軍裝備優良,取正面強攻,屢遭挫敗,改從側後登陸,迂迴成功。日軍參戰達9個師團22萬餘人,傷亡9萬餘人;中國軍隊參戰6個集團軍約70個師共70餘萬人,傷亡25萬餘人。淞滬守軍浴血奮戰,使日軍被迫轉移戰略主攻方向,打破其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為中國沿海工業的內遷贏得了時間,激發了中國軍民的抗戰熱忱。

1937年11月9日,日軍攻佔虹橋機場及龍華鎮

Ⅸ 急求!!近代歷史上最早在上海發生的重要事件有哪些

1842年第一個租借在上海出現。

1865年江南製造總局在上海建成。

1921年7月23日開始,在上海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1927年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

Ⅹ 九月二十號歷史上發生了什麼事情

國 外

蘇聯前總統戈爾巴喬夫的夫人賴莎逝世 (1999/09/20)

國際《核安全公約》簽署 (1994/09/20)

美派兵鎮壓維爾京群島騷亂 (1989/09/20)

第10屆亞運會在漢城開幕 (1986/09/20)

芬蘭音樂大師瓊-西貝柳斯逝世 (1957/09/20)

法國舉行首屆戛納電影節 (1946/09/20)

義大利影星索菲亞-羅蘭出生 (1934/09/20)

近代英國侵華代表人物赫德死 (1911/09/20)

□ 國 內

十世班禪經師嘉雅活佛逝世 (1990/09/20)

中國人第一次接觸互聯網 (1987/09/20)

中國建成人工海洋 (1986/09/20)

中國首座現代化海洋採油平台建成 (1986/09/20)

中國一箭三星發射成功 (1981/09/20)

中國科技大學成立 (1958/09/20)

中國科技大學成立 (1958/09/20)

中共八屆三中全會召開 (1957/09/20)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布實施 (1954/09/20)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誕生 (1950/09/20)

中共肩負抗日的歷史使命 (1931/09/20)

袁世凱下令全國尊孔 (1912/09/20)

曾國藩、李鴻章設立江南機器製造總局 (1865/09/20)

·1878年9月20日美國小說家厄普頓-辛克萊誕辰(圖文)
·1911年9月20日近代英國侵華代表人物赫德死
·1912年9月20日袁世凱下令全國尊孔
·1927年9月20日國民黨寧、漢、滬三方實現統一(圖文)
·1934年9月20日義大利影星索菲亞-羅蘭出生(圖文)
·1934年9月20日索菲亞-羅蘭圖片集(圖文)
·1936年9月20日暗殺大王王亞樵被暗殺(圖文)
·1946年9月20日戛納電影節圖片集(圖文)
·1946年9月20日法國舉行首屆戛納電影節(圖文)
·1950年9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誕生
·1954年9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布實施(圖文)
·1957年9月20日芬蘭音樂大師瓊-西貝柳斯逝世(圖文)
·1958年9月20日中國科技大學成立
·1981年9月20日中國一箭三星發射成功
·1985年9月20日殺害江南的兇手董桂森在巴西落網
·1986年9月20日我國首座現代化海洋採油平台建成
·1986年9月20日我國建成人工海洋
·1987年9月20日中國人第一次接觸互聯網
·1988年9月20日亞速海冒出一火山島
·1989年9月20日美派兵鎮壓維爾京群島騷亂
·1991年9月20日全國清理「三角債」全面啟動
·1991年9月20日第二屆全國城運會在唐山開幕
·1992年9月20日法國公決以微弱多數通過《馬約》(圖文)
·1994年9月20日國際《核安全公約》簽署
·1994年9月20日寶鋼三號高爐點火投產
·1995年9月20日備受北京市民關注的楊曉霞痊癒出院
·1995年9月20日台灣「重返聯合國」圖謀連續三年失敗
·1998年9月20日中國象棋網路公開賽開賽
957年9月20日,芬蘭作曲家西貝柳斯逝世,享年92歲

1957年9月20日,芬蘭作曲家西貝柳斯逝世,享年92歲。他在世界交響樂發展史上佔有特殊地位,代表作有《芬蘭頌》《卡列拉》《庫雷沃交響曲》《四部傳奇》等。
這是以西貝柳斯命名的芬蘭公園的西貝柳斯鋼制頭像。

每年的9月20日是全國「愛牙日」、全國「公民道德宣傳日」。
1946年9月20日,法國舉行首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該電影節設有最高獎「金棕櫚獎」。從1951年開始,電影節定為每年5月舉行。
1950年9月20日,毛澤東主席簽署中央人民政府命令,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及說明:「國徽的內容為國旗、天安門、齒輪和麥稻穗,象徵中國人民自『五四』運動以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斗爭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誕生。」
1951年9月20日,第一次全國民族教育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討論了新中國民族教育的工作方針及發展民族教育的措施。
1954年9月20日,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部憲法。
1954年9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委員會組織法》正式施行。
1957年9月20日,芬蘭作曲家西貝柳斯逝世,享年92歲。他在世界交響樂發展史上佔有特殊地位,代表作有《芬蘭頌》《卡列拉》《庫雷沃交響曲》《四部傳奇》等。
1958年9月20日,中國科技大學在北京成立,郭沫若任第一任校長。1970年中國科技大學遷至安徽合肥市。中國科技大學是一所理工結合、兼有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1978年3月率先創辦了少年大學生班,開創了中國高校超常教育的先河。
1981年9月20日,中國第一次用一枚火箭成功發射一組三顆衛星——「科學實驗衛星9號」。一箭三星的發射成功,標志著中國航天事業的重大突破。
2003年9月20日,從這一天起,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決定的將中央印發《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9月20日定為「公民道德宣傳日」。

閱讀全文

與歷史9月21日上海發生了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