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江蘇省2010至今年初中歷史用的是什麼版本的
有人教版的,北師大版的,江蘇科技版的
㈡ 江蘇省的初中歷史課本是那個版本的南京的初中歷史課本又是哪個版本的
你這個問題問的就是怪異,初中學校的課本完全是學校自己找的,每個學校幾乎都不一樣的,但是出不了那幾個主要的版本。什麼人教版之類的。
㈢ 江蘇的高中教材分別是什麼版本
語文 蘇教版
數學 蘇教版
英語 牛津版
物理 人教版
化學 人教版
生物 人教版(南京 揚州 部分地區使用 蘇教版)
歷史 人教版(鎮江 揚州 鹽城 部分地區使用人民版)
政治 人教版
地理 魯教版
㈣ 歷史上的江蘇省,是什麼樣子的
江蘇建省始於清代初年,取江寧、蘇州兩府的首字而得名。溯流求源,江蘇是《尚書·禹內貢》所載九州中容的徐、揚兩州的一部分。西周時分屬魯、宋、楚、吳等國。春秋戰國時分屬吳宋、楚、越、齊等國。秦代屬九江、會稽、彰、泗水及東海等郡的一部分。漢代分屬揚州、徐州刺史部。隋開皇年間設蘇州、揚州、徐州。大業年間改為吳、毗陵、丹陽、江都、下邱、彭城、東海諸郡。唐初分屬江南、淮南、河南三道。北宋時屬江南東路、兩浙路、淮南東路和京東西路。南宋時,淮北屬金。元代分屬江浙、河南二行中書省。明代江蘇與安徽同屬應天府,直隸南京。清初屬江南省。康熙6年(1667年)拆江南省為江蘇、安徽兩省。太平天國先後設江南省、天浦省、蘇福省。民國17年(1928年),南京為特別市。解放後,設蘇南、蘇北兩個行政公署區,南京為中央人民政府直轄市。1953年合並,成立江蘇省,簡稱「蘇」,省會南京。
㈤ 江蘇初中歷史現在使用哪個版本的教材
= =是人教地
㈥ 江蘇高中教材分別是什麼版本
語文 蘇教版
數學 蘇教版
英語 牛津版
物理 人教版
化學 人教版
生物 人教版(南京 揚州 部分地區使用 蘇教版)
歷史 人教版(鎮江 揚州 鹽城 部分地區使用人民版)
政治 人教版
地理 魯教版
㈦ 江蘇省高中各科課本是什麼版本
語文 蘇教版
數學復 蘇教版制
英語 牛津版
物理 人教版
化學 人教版
生物 人教版(南京 揚州 部分地區使用 蘇教版)
歷史 人教版(鎮江 揚州 鹽城 部分地區使用人民版)
政治 人教版
地理 魯教版
雖然各地區使用的版本不同 但是高考都要遵循考試說明 命題時迴避各版本差異 所以您無需擔心版本問題
謝謝
㈧ 江蘇現在用什麼版本歷史教材
好像是人教版
㈨ 中國江蘇的歷史
江蘇建省始於清代初年,取江寧、蘇州兩府的首字而得名。溯流求源,江蘇是《尚書·禹貢》所載九州中的徐、揚兩州的一部分。
江蘇地域和古老的黃河流域一樣,也是中華民族誕生的搖籃之一。從遠古時代起,在江蘇這土地上就有人類勞動、生息、繁衍。考古發現表明,在距今四五十萬年以前,江蘇境內就生活著丹徒「高資猿人」;在距今四萬至一萬年前,「泗洪下草灣人」、「丹徒人」、「溧水人」、「宜興人」等遠古居民,足跡遍及大江南北的許多地方。距今六七千年前,北自淮河流域,南至太湖的廣大區域,分布著許多原始的氏族部落。從淮安青蓮崗文化遺址中發現的炭化小米,吳縣草鞋山文化跨越中發現的炭化秈稻、粳稻、大米、野生葛纖維織成的羅紋葛布線片以及「桿欄式」房屋建築遺存,崑山千墩、吳縣張陵山文化遺址出土的大批史前玉器琮璧文化來看,江蘇境內古人類創造的文化位居當時其他地區的前列。
江蘇在春秋時期,分屬吳、宋等國,戰國時為楚、越、齊國的一部分。
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分屬九江、會稽等郡。西漢時分屬徐州郡和揚州郡。
三國時,蘇南屬吳,蘇北歸魏。唐朝由河南道、淮南道和江南道分管。
宋代屬江南東路的一部分。
元朝時,蘇北屬河南省,蘇南屬江浙省。明朝,建應天府,直隸南京。
清朝初年為江南省的一部分。
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為江蘇、安徽二省,江蘇省轄淮安府、揚州府、徐州府、江寧府、蘇州府、常州府、鎮江府、松江府,其范圍大致與現在相同。
省的體制一直延續到民國以後。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四軍在蘇北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發動和領導人民進行了偉大的抗日戰爭。
1949年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南京解放。6月2日,江蘇全境解放,分設蘇南、蘇北兩個行政公署和南京市人民政府。
1953年1月,兩署一市合並,成立江蘇省人民政府。
1955年2月舉行的江蘇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選出由47名委員組成的江蘇省人民委員會,接替了原有的省人民政府。
1958年3月至1959年1月,原松江專區九縣和崇明縣劃歸上海市管轄。
1966年1月,江蘇省人民委員會中斷。
1980年1月,江蘇省人民政府正式恢復辦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