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平橋豆腐怎麼做
主料
嫩豆腐
500g
木耳
100g
火腿腸
200g
香菜
100g
輔料
油
適量
鹽
適量
生粉
適量
步驟
1.准備食材,豆腐切成版菱形小塊,火腿也是權,木耳熱水泡軟,切碎,也可以准備一些竹筍附加,切成菱形
2.燒油炒小蔥
3.炒火腿腸,1分鍾,放入木耳,再1分鍾
4.加冷水蓋鍋蓋,直到水開
5.放嫩豆腐
6.冷水調拌生粉,用澱粉也可以代替,如果想湯更濃一些,就多調拌一些生粉
7.第二次水開的時候,放入冷水調好的水澱粉
8.第三次水開,放入鹽即可出鍋,放香菜,香蔥
❷ 淮安平橋豆腐的作文500字
平橋豆腐
看桌上的一碗沒有任何熱氣的正宗的平橋豆腐,我立即吃起來。嘴剛碰到,立刻噴出火來:「好燙」盪然原來正宗的平橋豆腐是用鵝油燴制,熱氣散發不出來,所以表面一點熱氣都 沒有,但卻奇熱無比,好多人都 上了當,呵呵,真是應了俗語:「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如果要問起我們淮揚菜有什麼好吃的,肯定要數平橋豆腐了,一九八四年,北京人民大會堂曾特泒廚師,來我楚州區平橋豆腐專門學習平橋豆腐的烹調技術。日本、韓國人也經常有人來平橋專門品嘗這一美食,學習做法。不過,這平橋豆腐能這么有名氣還有一段真實的來歷呢。
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在楚州上岸小憩,平橋鎮的大地主為了巴結皇帝,請鎮上名廚奉上百道佳餚。其中有一款「鯽魚腦燴豆腐「特別鮮美,皇帝吃後當即大加贊賞」天下第一美食也「從此以後,平橋豆腐就名聞天下了。
你肯定會問我,這么好吃的東西,怎麼做呢?別急,聽我慢慢道來。
取鹽鹵豆腐一塊隨冷水下鍋,然後大火煉制 10分鍾鍋開即停取出豆腐輕壓以瀝出製作豆腐時的黃花水,再切成瓜子大不的小片浸放在清水中備用。燴制時,將老母雞湯放入鍋 中,再加鵝油及鯽魚腦蔥及姜煮沸,然後漏勺撈同爽干,再和適量雞肉絲、蝦仁一起放在湯肉燒開,用少量生粉勾茨,出鍋前加味精、食鹽,入桌前加少許麻油、香菜、胡椒粉即可,現在的平橋豆腐還被加上蟹黃,那就更好吃了。
好了,不說了,瞧你那幅饞樣,快去嘗嘗吧!
❸ 平橋豆腐的傳說,來歷,做法以及味道,做好的樣子
你好!
一: 平橋豆腐典故:
清乾隆微服下江南,來到淮安平橋時,天色已晚,便進一客棧。
來到前廳,跑堂上前問乾隆一行點什麼菜飯。隨從說:「有好菜盡管上。」店主便對跑堂說:「快去把雞籠里那隻大公雞殺了。」說者無意,聽者卻多心了。乾隆覺得「雞籠」兩字似有嘲諷自己「飢龍」的意思,便說「雞籠,雞籠,雞在籠中怎不飢,出籠舞鳳」。店主稍琢磨後,說:「客棧,客棧,客在棧里有溫飽,離棧飛龍。」
乾隆聽了很高興,站起來向院中走去,看到門旁放著熱氣騰騰潔白鮮嫩的豆腐,便叫來店主,說:「不要殺雞了,就做這個吃,吃的好有賞。」店主一聽喜出望外,便要最好的掌勺師傅,用傳統手法燴制豆腐。乾隆一口氣吃了一大碗,意猶未盡,連聲稱秒。店主介紹這是平橋有名的一道菜,稱平橋豆腐。乾隆揮筆寫下「天下第一菜」。
後來店家知道是乾隆駕臨,喜出望外,把乾隆的題字精心裱制,懸在門前,生意越做越紅火。平橋豆腐以「天下第一菜」廣為流傳。
二: 製作特點:
平橋豆腐有獨特的燴制方法。用豆腐丁、雞絲、肉丁、木耳、金針菜等一齊燴制,加佐料後勾上芡,即成味道十分鮮美的平橋豆腐。因為豆腐價錢便宜,製作方便,逐漸在平橋形成了舀豆腐就酒的傳統。
三: 怎麼製作:
配料:嫩豆腐300克。 水發海參50克、蝦米25克、熟雞脯肉50克、蘑菇25克、干貝25克。雞湯200克、蔥15克、姜10克、紹酒20克、鹽10克、味精3克、澱粉25克、麻油15克、青蒜15克、高湯100克。
做法:
將整塊豆腐放入冷水鍋中煮至微沸,以去除豆腥黃漿水,撈出後片成雀舌形,放入熱雞湯中。反復套過兩次,雞脯肉、蘑菇、海參均切成豆腐大小的片。蝦米洗凈,用溫水泡透。干貝洗凈,去除老筋,入碗內,加蔥姜、紹酒、水,上籠蒸透取出。炒鍋上火燒熱,放油,投入配料、高湯、干貝汁、燒沸後將豆腐撈入鍋中,加精鹽、紹酒、味、精,沸後用水澱粉勾芡,淋入麻油,盛入碗中,撤上青蒜末即成
四: 平橋豆腐成品菜圖:
http://www.haochi123.com/S_Caipu/Pic/Pic13071.jpg
謝謝!!
❹ 平橋豆腐的做法
平橋豆腐羹
原料:復
豆腐,香制菇,竹筍,火腿腸,肉絲。
做法:
1、將竹筍切絲,香菇切長塊,豆腐切丁,火腿腸也切丁,切多大丁看自己喜好。
2、鍋里放水,水開倒入用鹽腌制十分鍾的肉絲,倒入切好的香菇,竹筍,火腿腸,加鹽。
3、燒開後准備先勾點芡粉,有點喜歡加過豆腐後再勾芡,我這里是先把這些輔料少勾點芡。
4、輔料勾過芡後,加豆腐,燒開後就可以勾芡了。我覺得這樣分兩步勾芡,反爾容易掌握勾芡的程度,我覺得我勾的芡蠻到位的。
5、出鍋前可以加點香油和香菜的,我這里沒有買香菜,就用蔥代替一下,讓顏色漂亮一點^_^。簡簡單單一道豆腐羹,做起來不難,大家有空試試看,雖然沒有飯店做的好,但這就是普通人的廚房,以後做多了就會越做越好的。
❺ 平橋豆腐的傳說,來歷,做法以及味道,做好的樣子,急需!!!
平橋豆腐
平橋豆腐是江蘇的一道名菜,提及這菜的來歷,還與乾隆南巡有關。平橋是隸屬淮安的一座古鎮,瀕臨京杭大運河的東岸,古色古香的街道,加上淳樸敦厚的鄉風民俗,使這里很自然地成為了富有情趣、令人嚮往的地方。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之時,乘龍舟路經這里。當時有位名叫林百萬的大財主,認為這是天賜良機,是討好皇上的大好時機,於是他依仗自己擁有百萬家產,令人在淮安至平橋鎮四十多里的路上,張燈結綵,鋪設羅緞,硬是把皇上接到了家裡。
林百萬是個很有心計的財主,早在接駕之前,他就派人探聽到皇上的飲食口味,所以他命家廚用鯽魚腦子加老母雞原汁燴當地的特色豆腐款待乾隆。乾隆雖然嘗遍山珍海味,可是他何曾品味過如此具有地方特色的風味呢?因此他品嘗以後,連連稱好。接駕以後,鮮美可口的平橋豆腐便不脛而走,從此譽滿江淮,成為淮揚菜系裡的傳統名菜。平橋豆腐雖然名氣甚大,但是它的製作方法並不復雜。燴制時,用原汁雞湯,加上鯽魚腦和蟹黃、豬油、蔥、姜等佐料,煮沸後,將去鹵的精豆腐片和熟肉丁、蝦米、少許醬油一起放進鍋里。燒開之後,用菱粉勾芡,再加少許味精便可起鍋了。若要增加香味,還可稍加一點麻油或胡椒粉。判別是否是平橋豆腐,除了上述的輔佐料以外,關鍵在於豆腐的刀工。平橋豆腐的碎片,就像瓜子一般,切得越薄,越顯出功夫,同時也越入味。
如今漫步平橋鎮,已經無法尋覓林百萬的子孫後裔了,但是平橋鎮的街鋪里,還到處懸掛著正宗平橋豆腐的招牌。南來北往的行人,路經這里,免不了要品嘗一下。除了那菜餚確實令人回味不已外,那與之並存下來關於乾隆皇帝的傳聞,經過幾百年來的加工打造,乍一聽來,也是津津有味的。
平橋豆腐
配料:
嫩豆腐300克。 水發海參50克、蝦米25克、熟雞脯肉50克、蘑菇25克、干貝25克。雞湯200克、蔥15克、姜10克、紹酒20克、鹽10克、味精3克、澱粉25克、麻油15克、青蒜15克、高湯100克。
特色:
豆腐片潔白細嫩,輔以雞汁海鮮,味美湯濃,深受食者喜愛。
操作:
將整塊豆腐放入冷水鍋中煮至微沸,以去除豆腥黃漿水,撈出後片成雀舌形,放入熱雞湯中。反復套過兩次,雞脯肉、蘑菇、海參均切成豆腐大小的片。蝦米洗凈,用溫水泡透。干貝洗凈,去除老筋,入碗內,加蔥姜、紹酒、水,上籠蒸透取出。炒鍋上火燒熱,放油,投入配料、高湯、干貝汁、燒沸後將豆腐撈入鍋中,加精鹽、紹酒、味、精,沸後用水澱粉勾芡,淋入麻油,盛入碗中,撤上青蒜末即成。
❻ 平橋豆腐
相傳,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路經淮安平橋小憩,當地的大地主林百萬為了討好皇帝,特地把皇帝接到家裡,用鯽魚腦子加葷湯燴豆腐招待,乾隆皇帝吃了很滿意,譽其為「天下第一菜」。從此,風味別具的平橋豆腐便揚名四方,二百多年來一直應市不衰。1984年接待美日華僑,1986年接待開發洪澤湖會議的十一個國家的代表,餐桌上皆有平橋豆腐。平橋豆腐受到了中外賓客的一致贊揚。1981年被評為淮安市十佳產品。1984年,北京人民大會堂特派兩名廚師專程來平橋學習製作技藝。
平橋豆腐的燴制十分考究:先選擇鹽鹵點漿的細嫩豆腐放在冷水鍋里煮透,取出後略微壓一壓,去掉水分,再切成瓜子大小的薄薄碎片,然後浸放在清水中備用。燴制時,將雞湯或肉湯放入鍋內,佐以豬油、蔥姜、鯽魚腦、蟹黃等配料,煮沸後,將豆腐片、熟肉丁、蝦米等放進湯內,再煮沸,加以適量豆粉和少許味精便可食用了。如放點小磨麻油、胡椒粉之類,其味道更加香美。
平橋豆腐經濟實惠,美味可口,食而不膩,清素入肺。現在,如果你到平橋來,除了可以品嘗上述一道佳餚外,還可品嘗到廚師們新創制的平橋豆腐菜。
平橋豆腐
中國食品經商網 2006-5-9
配料:
嫩豆腐300克。 水發海參50克、蝦米25克、熟雞脯肉50克、蘑菇25克、干貝25克。雞湯200克、蔥15克、姜10克、紹酒20克、鹽10克、味精3克、澱粉25克、麻油15克、青蒜15克、高湯100克。
特色:
豆腐片潔白細嫩,輔以雞汁海鮮,味美湯濃,深受食者喜愛。
操作:
將整塊豆腐放入冷水鍋中煮至微沸,以去除豆腥黃漿水,撈出後片成雀舌形,放入熱雞湯中。反復套過兩次,雞脯肉、蘑菇、海參均切成豆腐大小的片。蝦米洗凈,用溫水泡透。干貝洗凈,去除老筋,入碗內,加蔥姜、紹酒、水,上籠蒸透取出。炒鍋上火燒熱,放油,投入配料、高湯、干貝汁、燒沸後將豆腐撈入鍋中,加精鹽、紹酒、味、精,沸後用水澱粉勾芡,淋入麻油,盛入碗中,撤上青蒜末即成。
❼ 平橋豆腐的美味,作文800字寫出它的色,香,味,形
例文:
平橋豆腐
平橋豆腐是江蘇淮安的一道漢族名菜,屬於蘇菜-淮揚菜。選用內脂豆腐,將其切成一致的菱形小塊,配以雞肉丁、香菇丁、香菜沫,用鯽魚腦起鮮,因其起鍋時淋了一層明油看似不冒熱氣,其實很燙,一定要小心慢用。平橋豆腐經濟實惠,美味可口,食而不膩,清素入肺。
平橋豆腐含有豐富的營養,具有補五臟、療虛損的功效,在夏季食用功效更顯著,許多中外顧客在當地品嘗這道歷史名菜後,對其滋味之鮮美,均贊不絕口。肉質細嫩,清香爽滑,口味鮮咸。豆腐鮮嫩油潤,湯汁醇厚,油封湯面,入口滾燙。豆腐片潔白細嫩,輔以雞汁海鮮,味美湯濃,深受食者喜愛。
平橋豆腐是提及這菜的來歷,還與乾隆南巡有關。平 橋是隸屬淮安的一座古鎮,瀕臨京杭大運河的東岸,古色古香的街道,加上淳樸敦厚的鄉風民俗,使這里很自然地成為了富有情趣、令人嚮往的地方。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之時,乘龍舟路經這里。當時有位名叫林百萬的大財主,認為這是天賜良機,是討好皇上的大好時機,於是他依仗自己擁有百萬家產,令人在淮安至平橋鎮四十多里的路上,張燈結綵,鋪設羅緞,硬是把皇上接到了家裡。
林百萬是個很有心計的財主,早在接駕之前,他就派人探聽到皇上的飲食口味,所以他命家廚用鯽魚腦子加老母雞原汁燴當地的特色豆腐款待乾隆。乾隆雖然嘗遍山珍海味,可是他何曾品味過如此具有地方特色的風味呢?因此他品嘗以後,連連稱好。接駕以後,鮮美可口的平橋豆腐便不脛而走,從此譽滿江淮,成為淮揚菜系裡的傳統名菜。平橋豆腐雖然名氣甚大,但是它的製作方法並不復雜。燴制時,用原汁雞湯,加上鯽魚腦和蟹黃、豬油、蔥、姜等佐料,煮沸後,將去鹵的精豆腐片和熟肉丁、蝦米、少許醬油一起放進鍋里。燒開之後,用菱粉勾芡,再加少許味精便可起鍋了。若要增加香味,還可稍加一點麻油或胡椒粉。判別是否是平橋豆腐,除了上述的輔佐料以外,關鍵在於豆腐的刀工。平橋豆腐的碎片,就像瓜子一般,切得越薄,越顯出功夫,同時也越入味。
❽ 淮揚菜的歷史資料
淮揚菜,是世界知名的中國四大菜系之一,以其獨具的風味特色,傾倒了海內外無數食客。淮揚菜是長江中下游(揚子江)、淮河中下游的代表風味。揚州是淮揚菜的中心和發源地。淮揚菜見於文獻,當自《尚書》「淮海惟揚州」始。自先秦發展至漢晉,史載揚州已是「熟食遍列」。揚州地處長江下游東經120度左右、北緯33度上下,氣候適宜,物產在豐富;位於江河水網地區,尤饒動植物水鮮,蘇東坡《揚州以土物寄少游》詩中提及的鮮鯽、紫蟹、春蒓、姜芽、鴨蛋之類,鄭板橋詩詞中描述的鮮筍、鰣魚和「蒲筐包蟹、竹籠裝蝦、柳條穿魚」等,均比比皆是;海味產區亦近在咫尺。這些,構成了個性鮮明的烹飪原料實力。又以其集散、聚焦之地理優勢,得以萃取宇內烹調技藝之精華,凝聚吳楚飲食文化之神髓,不僅鍛煉出了世人驚嘆的刀功、火功等精湛的烹飪工藝,而且醞釀出能夠適應四面八方的「清鮮平和,濃淳兼備,咸甜適度,南北皆宜」的風味特色。從而,佳餚迭傳,美點盈市,詩文詞曲稱頌不絕,名人題詠尤難列舉,曾蒙「東南佳味」之美譽的「滿漢席」亦首見於《揚州畫舫錄》。正是在此歷史背景和經濟地位的基礎上孕育了淮揚菜,其飲食文化積淀之深厚,海內無出其右者。故而,很早就確立了中華一大風味菜系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