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中國歷史為什麼不統一日本

中國歷史為什麼不統一日本

發布時間:2021-03-01 16:10:58

❶ 古代中國那麼強大,為何從未吞並過日本

說起日本,在整個古代中國的歷史進程都扮演著類似於「奸臣」的角色,與當時的宗主國――中國的關系十分曖昧,而當宗主國出於頹敗劣勢時,又會燃起十足的野心,想要吞下宗主國。作為中國一衣帶水的鄰居,雖然隔著茫茫大海,但是兩國卻時不時的發生摩擦。

從最早的唐朝和百濟人聯盟與倭國和新羅人聯盟的白江口大戰,到近代明朝抗倭援朝,再到抗日戰爭,毫不例外,日本都是侵略的一方。既然有著與日本如此多的摩擦,為什麼中國這樣的巨龍,不去解決日本這只小跳蚤呢?

中國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經濟和軍事實力在當時的世界也是數一數二的強國,不管是從國土資源還是軍事戰力都遠超當時的日本,但是中國在歷史的記載中卻很少進攻日本。實力極強的古代中國,從未動過吞並日本的念頭嗎?還是另有原因呢?

按照正常的知識邏輯來進行分析,古代的中國國土廣闊,文化經濟富饒,而日本是一個貧瘠的彈丸之地,歷朝歷代的中國統治者雖然有能力攻打下這個國家,但卻沒有出軍的必要。但是,這個解釋,不攻自破。

中國人素來喜愛和平,有著「以和治國,民安則國平」的傳統思想價值觀。歷朝歷代的中國皇帝固然都是注重國家社稷的安定穩固的,但是也不乏像秦始皇和隋煬帝這樣具有侵略意圖的王者。在歷史上,總是能列舉出出兵討伐或是開拓疆土的中國皇帝。

秦王嬴政出征嶺南是擴充疆土的需求,而隋煬帝三次出征高句麗有個人建功立業的需求也有維固中國主導地位的需求,而明朝朱棣討伐安南則是為了維護宗主國威嚴。在此足以看出,即使對方貧瘠不堪,當它對本國產生威脅的時候,君主就會出兵平反維護自己的尊嚴。

這個問題,如果單單是中國的朋友來回答,也許就會過於主觀。那麼來看看老外們是如何看待古代中國不攻佔日本的原因呢?

1.元朝時期兩次出海遠征日本,均遭到台風襲擊失敗。

2.中國土地富饒,文化昌盛,沒必要去佔領日本這么一個貧瘠的國家。

3.古代中國依靠著強大的經濟軍事實力,成為了當時的天朝上國,對周邊的蠻夷彈丸小國沒有興趣。

4.中國當時最具威脅的,當屬外族匈奴和馬背上的游牧民族,無暇顧及日本。

5.古代中國航海技術有限,難以攻佔

在這么多的留言中,有一位韓國網友提及。在古代,能夠成功攻進日本的只有韓國,沒有韓國的海軍相助,中國無法完成自己的戰略目標。

其實,中國古代的航海技術還是相當厲害的,正是這些技術的積累,才能讓鄭和完成下西洋的壯舉。韓國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南韓與日本的九州、本州、四國地區相差不遠,正是地理優勢才使得韓國人成功啊。

中國歷史上有幾次統一日本的機會,而錯失了

現在說都是事後諸葛亮,中國歷史上幾個強盛的王朝都有機會殺向日本的 關鍵是當時的統專治著根屬本就沒這個想法!元朝曾經兩次派兵攻打日本,但是由於當時技術限制(當時還不知道造尖底船,都是平底的 不適合大風大浪的環境)都沒有到達日本就全軍覆沒了!

❸ 日本的戰爭歷史為什麼和中國不一樣

其實都差不多,我們老是指責日本修改教科書但是殊不知人家也不過是淡化二版戰的描寫。人權家統治階級為了自己的統治和給予國民自信心是可以理解的。其實我們的教科書比他們的水多了,我是個高中生。在近代歷史上,書本是不會提起沙俄侵害中國領土主權的歷史的。外蒙古,還有外興安嶺庫頁島這些東西壓根隻字不提。清朝時的剃發易服運動也沒有提過,反而是說可笑的說清朝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維護民族團結。可笑之極。所以,也不要老是指責日本了,其實人家還是有很多優點的,二戰的歷史不管怎樣都是他們父輩乾的,不能把帳算在現代人人頭上啊

❹ 中國古代很強大,為什麼沒有統一朝鮮,日本

朝鮮半島北部漢,唐都曾短暫佔領過,斷因為缺乏對東北地區的有力統治,對北方游牧民族都自顧不暇,同化自然就很乏力,而到了明,太祖開疆的前提也是考慮到其地要能自養,佔領一個地方也是要成本的,不能做虧本生意嘛?就列到不征之國裡面了,日本是島國,古代可沒有海軍陸戰隊,元朝倒是打過,斷這種二棲作戰在那個時代基本很難,所以失敗,

❺ 同樣是古代,為什麼歐洲,日本都沒法統一,中國和中東能完成大致的統一

歐洲沒法統一的原因是臨近非洲和近東兩個世界人種搖籃,民族關系太復雜(中東也是如此,題主認為的中東統一發生的時間短於分裂時間),而日本其實大多數時間也是大致統一的,只不過孩子們首先接觸的日本史是日本戰國史,加強了日本分裂的印象而已。

❻ 為何日本能延續兩千年不被推翻,中國卻改朝換代不斷

日本是君主立憲制國家,天皇是國家的元首,國家統一的象徵。王室家族的徽章為十六瓣菊花,所以也被稱為“菊花王朝”。雖然日本在歷史上出現過南北朝兩個天皇並立的分裂局面,但是日本自有朝以來,總共126代君主,且均出自這一個王族,從未改朝換代,號稱是“萬世一系”。雖然從時間上來看前日本前14代天皇均無史可查,而出自神話傳說,時間也都跨度很大,以當時人的健康水平根本活不了那麼長時間。所以天皇最早有著可靠依據的應該是從15代應神天皇開始。

日本的分封建制,弱化了中央幕府將軍的權威和實力。統治者之間的斗爭,這也使得日本更加容易接受外部新鮮事物,最終促成日本的明治維新率先結束封建制度,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實現了國家近代化。當統治者內部沒有矛盾,權力集中於天皇一身時,那麼統治者與國民之間對立也就開始了,為了轉移矛盾,對外擴張也就開始了,直到二戰結束接受美國改造。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

❼ 在古代怎麼不把日本統一

我們古代的人民是很善良的,雖然航海技術曾領先世界,但基本已和平為主。七年級下的歷史書里還提到過日本和中國的友好往來,自然中國作為禮儀之邦不會去侵略他。日本在侵略中國的時候,我們不是也把它打回去了嗎!不能說中國沒有先見之明,只能說日本太狡詐,就算領土不夠也不應侵犯我們。這是我的個人見解。【原創】

❽ 歷史帝進,為什麼統一日本比統一中國還要難

我來瞎說兩句!應該是外來勢力影響比本地勢力影響大吧.一個外來勢力都喜歡是使別人分裂 因為只有弱者才會依附強者!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為什麼不統一日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