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從歷史來講廣西兵厲害不
厲害啊,古就有藤甲兵(三國演義上說是刀槍不入的哦)就是南蠻嘛,還有近代解放戰爭時聽老師說是沒輸過的哦,還沒考證不知道老師說得對嗎,不過還是有可信的.
『貳』 我朋友說廣西人很愚昧是真的嗎
額 我是廣西蒙山的 現在在浙江杭州 這邊人對廣西的概念就是很窮,就連農村裡掃地的也是這回樣答認為。 而且他們大都地理不好,只知道廣西很偏,卻大都不知道在中國的什麼地方。我有問過一同事,說廣東知道吧。他說知道。那麼廣西呢。他就不知道了。 還有問過那麼桂林你總應該知道吧,中國有名旅遊城市,他恍然大悟說:「這個知道,就是在安徽那邊的那個吧!」 杭州的話感覺是對安徽人有意見具體為什麼我也不好說,也不想說,總之我來到這里就做好自己要做的事,別人問道我也毫不避諱直接說自己是廣西的。雖然浙江一代有些地方很看不起外地人。
『叄』 請問現在的廣西是不是象以前那樣窮還是好了很多
我沒去過廣西 但在一些研究經濟的人blog上看到這樣一些話
從地理位置的角度看,中國有兩個省份的經濟發展比較落後,不容易明白。一個是廣西,一個是江西。
廣西沿海,氣候溫暖,且江山如畫——可能冠於地球——但經濟發展遠不及廣東。是令人失望的觀察,因為一過兩廣邊界,經濟情況高下分明。當然,珠三角的優勢不容易打平,但相差那麼遠是不對頭的。一個可能的解釋,是廣西屬壯族自治區,中國獨有的地區競爭制度在那裡可能起不了大作用。這是個人的猜測,沒有調查研究過,作不得准。這樣的研究題材,是博士論文的好去處,同學們要注意了。
我覺得廣西落後的主要原因是貪污的人太多了和招商引資不到位政策也有很多問題
我是廣西人,有一次到貴州玩,那裡的人講我是老廣,有錢,坐出租別人5元卻要我10元,沒有辦法,只好說我是廣西的,也是窮人,唉,臉都丟盡了,在我們廣西,一個鄉長抽的煙基本上都是玉溪,開的是專車,不知道他們出門有沒有我這種丟臉的感覺.
我是廣東的,我的理由是,廣西呢『是證俯沒有帶好頭,沒有大力發展,那裡靠近東盟,有相當好的地理優勢,還靠近經濟發展的廣東,要大力發展呀,加油
我在廣西工作了十多年,通過這么多年的觀察和生活體驗,我認為廣西的經濟發展落後的原因很多,就象前面講的,有政策、人才、管理、資金、地理位置、資源等方面的原因,但歸根到底我認為關系主要是人方面的原因:這里的領導很多不懂得管理經濟或者說把精力用在了政治方面,很多廣西的政策、資金和精力都用在了跟風上,國家一系列的政策廣西都有,但都沒有利用好政策,違背經濟規律辦事,不是把攤子鋪得太大,好大喜功,就是指望外面的資金在毫無基礎的地方開發,還有就是胡亂圈錢後用於其他地方。很多廣西的領導都是一系的,在地方工作做的好的、有政績懂得管理經濟的無法得到重用,相反政治工作做到家的卻得到提拔,這樣上去的人就更加無法搞好經濟建設了。還有,廣西的領導務須的多,務實的較少,不做經濟文章,光做政治文章,地方經濟還能夠好到哪裡去?等等等等,總之,廣西的經濟發展不好還是在於人,而不是在於天。
我是一個廣西人,從生活的環境和成長經歷來看廣西的發展,有一些認識。地理上廣西並不劣勢,東接廣東,從前一說嶺南大家都是說兩廣,很少有人分廣西廣東來說的,北靠湖南,西北是貴州雲南,南下則是海南-北部彎和別國越南。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廣西兩者有之,應該說老天並不弱待,但就全國有海界的省份來說,廣西卻是最窮的。就農業來說桂東南部的丘陵和盆地及平原地帶應是魚米之鄉也不為過,桂北的景色一流,旅遊資源豐富及有一定的重工業基礎,桂西的煤鋁等礦產也有一定數量,桂中的情況基本和桂東南一樣並不貧瘠,且統收全境的交通樞紐,物流大有作為。從地理上看廣西是不吃虧的,因為有海,是典型的亞熱帶濕潤氣候,風調雨順的年頭比比皆是,並且交通著大西北,如果能有效溝通起來,貴州雲南湖南都要藉助著廣西,甚至四川西藏都有若干關系。可惜,廣西就是窮!糾歷史原因,一是蠻荒地帶,自古是流放的不二選地;二是無有人文文化;三是種群復雜,分居分明。因為地處偏角,可以說對歷代統治者來說,廣西是一個可以遺忘的地方可謂是爺爺不疼姥姥不愛的,要不是政治需要說不定連流放地都排不上號。因為統治階層的輕視歧視,當地的文化素養和人文沉澱可想而知是多麼蒼白無力,無有文化無有思想,民眾的生活大多安於現狀。秦前,廣西是純粹的百越人之地,少有漢人,秦後始有陸續遷徙,現今廣西人群的構成基本是從明清兩朝定型的,漢人多從湖南江西廣東遷來,有一部分客家。桂中-東-南幾乎百分百漢人結構,民俗近粵風;桂北漢人居多,官話似川話和湖南話,嗜辣;只有桂西北多有壯人侗人。從人口結構上講,廣西為壯族自治區並不名副其實,當然有政治其中就不其然,據說這一懷柔政策乃國初周公所定。廣西的窮是不平衡的,傳統上漢人多居地,如桂東南最富,桂中次之,桂北又次之,實在貧瘠的多在桂西北,少數民族的窮可說是天然也是必然,一是資源貧瘠二是文化沉澱很少。從上總結,天然的地理資源,歷史形成的人文文化,復雜的人口結構交織在一起後,就是混亂。一個地方的經濟改變,如果不是非常的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滋養,那往往能發展的就是靠政策的給予和支持了。可惜,廣西撈不到這樣的好處,得不到上面的慧眼,光給個好聽不中用的名頭,卻懶了幾代人。也或許可以這樣說,廣西運氣不好。如果當年越南不做奸小無恥,說不定廣西可以早發展幾年,畢竟打過仗的地方邊疆之域是需要政治和軍事考量的,政治軍事成分大的時候,經濟有時候是可以忽略的,因為那樣的時代背景,就現代中國而言,廣西這顆棋下得的犧牲可謂不少。即使到了改革開放的年代和深化的時候,廣西在基礎建設和制度管理思想意識方面都是謹慎而落後的,一方面是因為背景所壓制,二是自治區這塊牌的壓制。背景沒有高層大動作是改不了的,這個不多說也罷。但自治區這個體制就制度管理和思想意識方面那是真的消耗了大把時間,即使到現在我也一樣認為。廣西的經濟政治解放前一直把持在漢人手中,其思想風俗跟廣東很相近,思想活躍膽識不小(太平天國就是廣西桂東南開始的)。可自治區成立後,人事體制的改變和確立,在這里不得不談壯人等少數民族的文化素養和其沉澱,並不是我大漢族主義,確實就是少數民族的天然的落後意識壓抑了漢人的創造力,因為政治的成本是非常大的。這些東西略談也夠了。到如今,廣西的整個政治氣候環境已經質變,高層因為世界的重新洗牌,必須要顧及到南亞的這一力量真空,而發展經濟則是最好的不戰而屈人之兵,所以廣西的機會來了,真的來了。****的十加一局面已經打開成勢,不可擋。廣西終於被用到第一線了,可以上檯面了,跟****的政經合作和發展業以十年頭,成果是不少,但高速的改善和改變卻不敢肯定,因為整個廣西經濟還是落後的,雲貴四川湖南都沒什麼求廣西的。甚至到現在談的泛珠江三角合作,產業大轉移,我想,廣西也未必有多大甜頭。為什麼,成事在天,謀事在人。人啊!廣西壯族自治區這個名不其實的政治名頭註定了廣西在文化缺失的歷史條件下將繼續無法進行制度和思想的革新,這就是廣西的落後根源。
『肆』 廣西人是不是都是壯族 壯族和漢族有什麼區別
廣西人並不是都是壯族,全自治區聚居壯、漢、瑤、苗、侗、水、仡佬等各個民族,壯族和各個民族共同發展,創造有中國特色的民族融洽關系。
區別:
1、語言不相同。壯族人有自己的語言,屬於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泰語支。而漢語屬於漢藏語系漢語語族。
2、外貌不同。壯族相對漢族人,眼角內眥的比例要更小,眼睛看起來更大更圓。鼻子相對來說更寬更扁平。壯族人的眼窩也更深一些。
3、生活習俗不同。例如中元節,壯族一般過七月十四,與壯族共同居住的漢族也有些過七月十四,但漢族的多數一般過七月十五,再如壯族普遍實行二次葬,漢族沒有。
(4)為什麼廣西人不入歷史擴展閱讀: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聚居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少數分布在廣東、湖南、貴州等省。壯族不僅人口眾多,同時也具有豐富的民族文化。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進行了民主建政和劃鄉建政,原來處在社會最底層的貧雇農被發動起來,壯族鄉村社會舊有的宗族、家庭社會文化網路進一步被瓦解。
根據廣西人民的意願,1958年3月15日,撤銷了桂西壯族自治州建制,以原廣西省地區為范圍建立了省一級的廣西壯族自治區。
漢族在古代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藝術,具有鮮明的特色。無論政治、軍事、哲學、經濟、史學、自然科學、文學、藝術等各個領域,都擁有眾多具有深遠影響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漢族的語言通稱漢語,屬漢藏語系,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最豐富的語言之一。主要方言分七大方言,即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粵方言。
『伍』 為什麼廣西兵不寫入歷史
少數民族民風剽悍
這是不用說的
明朝的時候廣西那邊有專門的「狼兵內」
狼兵作戰勇敢容
戰力遠超一般的衛所兵
但是數量不是很多
他們受朝廷徵召
外出作戰時
軍械和糧草自備
而且狼兵都是屬於每個土司的私兵
朝廷調運的糧草會被土司剋扣
所以
狼兵的生活困苦
但是外出作戰的時候
每得敵首一顆
就會獲得豐厚的賞賜
因此狼兵會自我組合
前面七八個人負責殲敵
後面會有兩三個人專門負責砍掉敵人首級以備領賞
(據說有些軍陣就是參考狼兵的作戰模式創制的)
這一點和衛所軍不同
通常計算功勛
正規軍會寫「斬首(xx)級,俘(xx)人,陷(xx)城」
但是狼兵不需要
他們計算功勛的標准就是有多少首級
所以在作戰的時候
不論死活
他們上去都是咔嚓一刀
人頭越多
他們獲得的賞賜才越多
而這點也往往會給敵人一定的震懾
因為你一旦失敗
那就和死掉沒有區別
除非意志堅定
否則多半會在陣前逃跑
『陸』 廣西是不是中國最沒有存在感的省份
桂林山水甲天下,人人皆知的旅遊勝地
多讀書,對看報,對擴展知識很有幫助
『柒』 廣西南寧為什麼不是歷史文化名城
歷代都沒有歷史大人物在南寧做過光輝事跡,所以就不是落
『捌』 廣西人怎麼那麼多壞人不是偷就是搶!
我是廣西的,樓主想罵就直說,不要拿「在廣東名聲一點都不好」
敢罵敢當,偷搶的事,哪裡都有,哪裡人都有,樓主老鄉也干過不少,在數量方面相信不會比廣西人做的差。
每條街都有狗,建議不要以偏概全。
『玖』 廣西省會~為什麼不是桂林而是南寧
1.就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而言,南寧更勝一籌,選擇南寧可能因為南寧位於廣版西中南部,可以輻射河權池、百色、桂林、防城港、北海等地。
2.桂林相對於南寧來說多山多丘陵,難以建城,交通方面(比如機場,道路的建設)也相對比較困難,加上河道的分布給城市的供水造成不便。
3.南寧處於廣西中南部,地理位置較好,且民族眾多,少數民族以壯族為主,將一省政治中心放在那,有助於民族團結。
(9)為什麼廣西人不入歷史擴展閱讀:
南寧,簡稱「邕」,別稱綠城、邕城,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北部灣城市群核心城市、中國面向東盟十國國際大通道、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帶、西南出海綜合交通樞紐城市,中國東盟博覽會暨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的永久舉辦地,國家「一帶一路」海上絲綢之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城市,也是南部戰區陸軍機關駐地。
南寧地處亞熱帶、北回歸線以南,中國華南、西南和東南亞經濟圈的結合部,位於廣西的西南部,是連接東南沿海與西南內陸的重要樞紐,也是西部唯一的沿海省會城市,擁有沿海城市待遇和稅收等多項優惠待遇。
『拾』 為什麼大部分廣西人的普通話都不是特別標准呢
作為一個廣西人,我就要站出來向大家澄清這一點了,因為我們這片地區是屬於壯族自治區一個少數民族聚集的地方,少數民族肯定會有自己特色的家鄉話和一些方言,畢竟在我們這片土地上生存了,都是土生土長的廣西人,彼此之間的對話肯定都是用方言,很少有外來人長時間的用方言對話,就導致了我們普通話有一點點不標准。
我畢竟也是從小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的,他們都不會說普通話為由,我學會壯語了才能和他們交流,壯語也是我們民族的一個特色和文化,希望現在的青年人不要把它遺忘了,這一種。民族文化值得我們去傳承和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