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朋友研究歷史發現聖經中6000年的文明史 實際上只有2000年 時間 人物 事件 有重合
這個跑個題來:
12.25是羅馬人為了源慶祝某個神的生日,按照現在說法是公眾假期,後來羅馬把基督教當成國教了,羅馬皇帝就說,把那天改成慶祝耶穌降生吧,然後大家照樣過那個節。
所以有些嚴肅的基督教派還反對聖誕節呢。
換句話說,12.25又跟耶穌一毛錢關系都沒有——根本就沒人知道他是哪天生的。
他的年齡也是推算的。
至於聖經中的歷史,就別費那個腦子了。因為亞當和夏娃沒吃禁果那陣兒到底在伊甸園當中待了多少年,你根本就沒法算。你說一年也行,一千年也行,一萬年也行——這就比6000年長了,更別提2000年。
『貳』 我一直很信賴聖經,但是好像有人說聖經上記載人類大約只有6000年歷史,這是怎麼回事
年代又如何?
聖經的年代學資料表示自從人類受造到現在,經過了大約6000年光景。那麼,在書籍、文章里,我們又為什麼常常讀到自從公認的人類化石出現到現在,已經過了長得多的時間呢?
在斷定聖經的年代學資料錯了之前,且先留意放射衰變年代鑒定法怎樣受到某些科學家猛烈抨擊。一份科學刊物報道說,根據研究,「按照放射衰變而定的年代可能有錯——不是區區幾年的分別,而是千里之差。」文章又說:「人類可能不是在地球上存在了360萬年,而是僅僅幾千年左右。」
且以放射性碳的「時鍾」為例。這種利用放射性碳鑒定年代的方法是世界各地的科學家經過二十年時間發展出來的。這個方法以准確鑒定人類古代文物的年代見稱。可是,世界各地的專家,包括放射化學家、考古學家和地質學家,在瑞典烏普薩拉舉行了一次會議,各拿自己的筆記交換參考。會議報告顯示,測量工作所根據的基本假定原來或多或少不可靠。例如,他們發現大氣中放射性碳形成的速度在以往並不是恆定不變的,而這種鑒定法應用在公元前2000年或以前的物件上就靠不住了。
須知關於人類在地球上的事跡,真正可靠的證據不在於幾百萬年之間,而在於幾千年之內。比如說,我們在《地球的命運》中讀到:「僅僅六七千年前……文明開始出現了,我們也就建造出一個人的世界。」《過去兩百萬年》說:「在古代世界,農業革命最重要的幾個階段,都是在公元前10000年和5000年之間發生的。」這本書又說:「人類留下書面紀錄,不過是最近5000年的事。」化石紀錄表明現代人是在地球上突然出現的,而可信的歷史紀錄也公認是近數千年才有的,這兩點與聖經所載有關人類在世的年代學資料吻合。
在這方面,請注意獲頒諾貝爾獎的核子物理學家利比怎樣說;這位發展放射性碳年代鑒定法的先驅者在《科學》雜志上寫道:「發展年代鑒定方法的研究工作分兩個階段進行——分別考定有史時代和史前時代的樣本。阿諾德[一位同事]和我聽到顧問說,歷史只可以上溯5000年前,登時吃了一驚。……書刊上常常可以讀到什麼什麼社會或者考古地點是2萬年前的這一類的話。我們很突兀地認識到,原來這些數字、這些遠古的時代都是模糊不清的。」
英國作家馬爾科姆·馬格里奇為一本關於進化論的書寫書評時,指出進化論缺乏證據。他注意到話雖如此,荒唐的猜想仍舊非常蓬勃。他接著說:「相較之下,創世記的紀錄看起來理智得多,而且至少符合目前所知有關人類和人類行為的事實。」他說,論者毫無根據地聲稱人類進化經過了幾百萬年,「又胡謅什麼顱骨變成什麼顱骨,聽見的人除非自己也受了這套[進化]神話所惑,否則就必然會馬上認出是純粹幻想。」馬格里奇下結論說:「這樣潦草湊合、不足置信的理論,竟然這么輕易地叫二十世紀有頭腦的人著迷,而且應用得這么廣泛、隨便,後世必然為之驚愕,希望更為之忍俊不禁。」
『叄』 聖經上記載,人類歷史只有6000多年。考古學上有確切證據說發現
不是6000年,而是創世是在主前11013年,至今13021年。
原因很簡單,因為只有神親自經歷了這13000多年的歷史,除此之外,沒有第二個人知道這一歷史過程。
『肆』 聖經中的歷史為什麼只有9000多年 從創世紀算起
上帝六天創造世界,我們可以理解為六個時期。
但是人類歷史很短,就是考古發現也沒有一萬年以上的。
『伍』 為什麼基督教記載人類才6000年歷史可信嗎 中國就5000年了 6000年社會能發張這么先進嗎
我是基督徒,我不覺得人類歷史才6000年,因為聖經沒有說多少年
『陸』 許多基督徒說人類歷史只有6000年的經文根據
這沒有直接來的經文根源據,只是神學家和歷史學家依據聖經中的家譜記錄反推出的結論,由於家譜記錄有時有斷代缺失,所以不一定很准確。但大多數基督徒都相信真正的人類的出現就正好是農耕時代,人類伊始就會耕作,而並非發展而來,現今的古人類說尚未完全證明自己的合理性,人類由原始社會轉入農耕社會的真正原因也並未完全明了。
『柒』 聖經真的說了,人類歷史只有6000年嗎
當然不是的。聖經的內容是一些傳說和神話構成,不是歷史書,人類的誕生幾十萬年前就有了。何止6000年呀。
『捌』 請您 仔細查看聖經 里邊最多隻有距今6000年前的事 都不會超過6020年前 還有聖經裡面的奧秘秘密你是看不懂
《聖經》為基督教經典,包括《舊約全書》、《新約全書》。《舊約全書》即猶太基督教經典,是基督教從猶太教傳承下來的。全書卷數和次序,基督教各派略有不同。《新約全書》是基督教本身的經典,包括記載耶穌言行的「福音書」、敘述早期教會情況的《使徒行傳》、使徒們的「書信」和《啟示錄》。原文為希臘文,後在歐洲譯成各國文字,促進了歐洲各國語言、文字的形成和統一。
許多人認為,《聖經》的作者是一群人的可能性較大,所以才出現了許多不同的詞彙。布蘭迪斯大學《聖經》課榮譽教授薩爾納認為,和《耶利未書》兩本書的語言之所以有相似之處,很可能是後者受前者的影響,而不能說明《申命記》是由耶利未一人所寫,《耶利未書》也不是耶利未一人所寫。
但是福音派基督教徒和正統的猶太教徒一貫相信頭5篇是由摩西所寫。他們認為《聖經》里的記載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聖經》故事雖有重復,但並不能認定是由多人所寫,「用不同的說法不斷重復」相同的故事,只不過是為了得出同一個結論,其中任何一個故事都無法將其刪改。對上帝的不同稱呼則是為了表示不同的職務 ——一個權威的上帝,一個慈悲的上帝。
回答者:movyou - 魔法學徒 一級 1-2 23:58
一、聖經素描:聖經是一本世界文學名著,至今已被譯為1829種語言,年銷三千萬冊左右。今日有十多億人把聖經當作靈性生命的寶典和上主啟示的泉源。聖經是一本內容深沉、年代久遠的記錄,在長年累月的宗教生活反省中孕育而成;記載的是先知、詩人、聖賢、使徒、民族英雄等與上主在一起的宗教經歷和體驗。他們在走過了人生偉大的旅程之後,有些人以口述的方式,有些人則以文字的記錄,去把他們生命中酸、甜、苦、辣的遭遇,和他們對人生深刻的觀察寫下來,便成了今日聖經的主要骨骼。
聖經是一本有關生命的書,也是一本指向生命之道的書,裡面的角色只是神、人、生命、天和地。所以它不是科學書,不是歷史書、不是勸世文,也不是任何一本我們可以和其他著作一起歸類的書。聖經充滿理想,也十分腳踏實地;它是超越的,也是落實的。它雖然以神道為中心,卻是為了發揚人道的精神;它有許多來世的敘述,卻是為了教人如何活於今世。它的智慧恍如樹林里的風聲、曠野中的天籟。純朴的人聽到它的呼喚,熱愛生命的人感到它的吸力。
這本書計述生、死,以及人在有生之年內的種種變化,和死後種種不同的命運。它曾目睹過一個民族多次的興亡,也曾為一些成功的生命而歌頌,為一些失敗的生命而惋惜。它裡面的一切,似乎都在隱約地告訴我們:國家、民族有盛衰興替的時機,人類、生命也有生死存亡的「變數」。這原是上主在創世時早已定下的法則,這也是我們習稱的「客觀規律」。
二、聖經小資料:1、聖經:英文的Holy Scriptures原指「聖的著作」。Bible則原是希臘文,即英文Book的,但要加上定冠詞,成為The Bible,意指「那本書」。在教會傳統中,聖經不必有名稱(就如我們不必叫自己父親的名字一樣)因為聖經就是「那本書」,是「書中之書」,是生命之書,是最重要和最寶貴的書。中文的「經」則是指「天下之大經」,是做人處世或「立身經世」的根本大道,是生活應遵從的典範。 2、新舊約:聖經分為兩大部分,前部分叫舊約,後部分叫新約。約(Testament)是指人神間的盟約、契約。舊約是為新約鋪路的。 3、舊約:(Old Testament)原指天主與以色列民族在西乃山上所立的盟約。舊約這本書所記載的,是耶穌降生前的事跡。4、新約:(New Testament)是耶穌基督以自己的聖血和聖死,為全人類所立的永遠盟約,稱為新約。新約這本書所記載的是耶穌降生後的事跡。5、福音:新約中有關耶穌基督生平的那四卷書稱為「福音」,福音即「喜訊」,因為耶穌基督的降生給人類帶來了救恩的「好消息」。6、群書總匯:聖經不是一本單一的書,它包括舊約 46卷,新約27卷,共73卷;先後經歷1500年才完成,作者無數,執筆者40餘人。(因為聖經很長時間先有「口傳」,然後才筆錄成書;所以「作者」多於「筆錄者」)7、聖經的文學類型:聖經不是歷史書,也不是科學書,它就是「聖經」。正如我們不能用歷史的眼光去讀西遊記,不能用科學家的批判態度去對待唐詩三百首,同樣我們也不能以非聖經的眼光去看聖經。聖經各卷的文學類型有傳記、歷史、律法、禮儀、詩歌、戲劇、寓言及神話等。因為上主要透過不同的文體,去啟示他有關生命的奧秘,傳達他對人所顯示的計劃和訊息。人只有在上主的光照下誠心找尋,才可明白聖經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