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鳳翔縣東湖公園的歷史文化
鳳翔在夏代以前稱雍州,唐代時改為鳳翔府。東湖和鳳翔的歷史一樣悠久,相傳內周文王元年瑞鳳飛鳴容過雍,在此飲水而得名,周人認為是祥瑞之兆,故名「飲鳳池」。北宋時,大文學家蘇東坡在鳳翔府任簽書判官時,倡導修築擴建飲鳳池,植細柳,栽蓮藕,修築君子亭、宛古亭、喜雨亭等秀麗的亭台樓榭。因距府城東門只有二三十步遠,又改名為東湖,延續至今,已經有近千年歷史。蘇東坡在修鳳翔東湖之後二十年,蘇東坡又在杭州修建了西湖,因而東湖與西湖稱姊妹湖,人言西湖的水,東湖的柳。
東湖,是我國宋代文學家蘇軾,在宋嘉祜七年(1062年),任鳳翔府簽書判官時,藉「飲鳳池」,挖掘疏浚,擴池而成,引城西北角鳳凰泉水注入,種蓮植柳,建亭修橋,築樓成閣,並因地處城東取名東湖。東湖與聞名與世的杭州西湖南北遙望,皆因蘇軾而名,人們你之為「姊妹湖」,有詩曰:「東湖暫讓西湖美,西湖卻知東湖先」 。
Ⅱ 順德容桂東湖公園從多少年建築
容桂東湖公園首期佔地面積約16萬平方米,總投資達4400萬元,公園位於容內桂東部中心區容的中心位置,鄰近廣珠城際軌道容桂站,交通便利,綠樹成陰。容桂東湖公園沒有具體的開始建築時間,因為現在還沒有建築完成,一直在擴大,園區建設一直分步完成,首期園區於2011年5月21日舉行了開園儀式。希望對你有幫助!
Ⅲ 江門東湖公園為什麼叫東湖公園,有什麼歷史嗎急急急
去網路搜。或者去東湖公園問下門衛
Ⅳ 江門東湖公園有關資料
位於江門市蓬江區五邑大學旁邊 有三個門可供進入,一個在東湖廣場那邊 另一個在麗宮國際對面 還有一個在五邑大學南門那邊 不知道你具體想問東湖公園的什麼資料 所以能否具體點
Ⅳ 泉州東湖公園的歷史沿革
唐代湖面曾達40餘頃,連晉江通東溟,層巒迭翠,湖波凝煙,唐有「二公亭」、「東內湖亭」,詩雲十里滄波帶古亭容。架虹橋、植綺樹,流光泛彩,為宴遊佳處。宋有「波恩亭」,明有「攬古亭」。從唐貞元間刺史席相宴赴舉的歐陽詹等八秀士於東湖亭後日漸馳名於世,成為旅遊勝地。宋、 明二度疏浚,壘土七墩,如斗星,湖中盛植荷花,遂成星湖荷香勝概。爾後數百年間,歷史變遷,湖區荒廢,建築無存,歷史文化名城,著名僑鄉的泉州留下沒有一個公園的歷史遺憾,建設東湖公園為泉州人民的迫切願望。解放後,歷屆政府數度提出復建公園, 均因種種原因,未能實現。直至1990年,泉州市委、市府順應民情,決定重建,於1991年11月拉開建設序幕,94年春節正式開放。為把公園建成具有歷史文化名城內涵和時代氣息,風格獨特的公園,特聘請了國家級建築大師齊康任所長的東南大學建築研究所做總體方案和單體設計,請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余樹勛教授做環境綠化規劃方案和部分景點設計。
Ⅵ 江門東湖公園的介紹
東湖公園位處江門市區中心,1958年由江門市發動江門群眾自願集體建園,佔地53公頃,其中湖水回面積17公頃,分內答湖區、外湖區和北園區三大區域。園內山水相依、林泉幽勝,自然環境優越。2003年被評為「江門五邑僑鄉新八景」之一。東湖公園於2014年7月1日開始免費開放。
Ⅶ 東湖公園的歷史沿革
北宋熙寧四年(復1071),台制州郡守錢暄疏淩拓建而成湖,並辟為園林。自松以降,東湖代有淩修,尤其是清康熙十八年(1676)和同治十年(1871),經台州郡守鮑復秦、劉璈先後兩次修繕之後,規模甚為可觀,成為台州園林之首。
以緊臨台州古城牆東側而得名,原為城北白雲、山宮數溪匯合處。宋熙寧四年(1071),郡守錢暄開鑿為湖。湖分前湖和後湖,湖中有洲渚。洲上多亭閣。
Ⅷ 東湖公園的公園簡介
公園格調是以水體為主的南方園林式公園,湖岸在花圃、樹陣廣場、濕地、溪流、小橋、假山、奇石、曲徑、平台。該公園於2011年開始建設,2012年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