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六年級 給我一篇歷史文化遺產作文 大約1000字
敦煌莫高窟
敦煌自古以來就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一度頗為繁華,周邊石窟寺亦頗多。除了莫高窟,還有西千佛洞、榆林窟及東千佛洞等,共同組成了敦煌石窟群,其中西千佛洞和東千佛洞通常被看作是莫高窟和榆林窟的分支。西千佛洞位於莫高窟西南30餘公里的黨河北岸崖壁上,呈東西向排列,全長2.5公里,現存北魏、北周、隋、唐、五代、西夏、元的洞窟22個、壁畫約800平方米、彩塑34身,它的洞窟形制、塑像和壁畫的題材內容、藝術風格均與莫高窟十分相似,但由於歷史上的保護不周,目前殘損坍塌較甚。
雖然早在20世紀初就有羅振玉、王國維、劉半農等人在北京、倫敦、巴黎等各地收集、抄錄敦煌文獻,但對莫高窟的真正保護開始於1940年代。1941年至1943年著名畫家張大千對洞窟進行了斷代、編號和壁畫描摹。1943年,國民政府將莫高窟收歸國有,設立敦煌藝術研究所,由常書鴻任所長,對敦煌諸石窟進行系統性的保護、修復和研究工作。1950年,研究所改名為敦煌文物研究所,依然由常書鴻主持,到1966年以前,已加固了約400個洞窟,搶修了5座唐宋木構窟檐,並將周邊10餘平方公里劃定為保護范圍。1984年,中國政府進一步將敦煌文物研究所升格為敦煌研究院,充實了科技力量,開展治沙工程,積極利用數字化技術和其他技術來加強保護工作。由於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對壁畫會產生潛在性的破壞,近年造訪莫高窟人數增加,因此對日常參觀人數應該加以限制。莫高窟堪稱世界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
據一些古書記載,石窟數量達千餘個,至今在敦煌地區的石窟區,至少有莫高窟、西千佛洞石窟、東千佛洞石
敦煌莫高窟
窟、榆林窟和五個廟石窟等。單是現存在莫高窟的就有700多個,隨著日後考古工作的發掘,數字將不斷增加;在這些洞窟中,只是對留有壁畫或塑像的洞窟安排編號,目前就已有492個。
現存的492個洞窟中,保存著十六國、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紇、西夏、元、清、民國等時期的壁畫45.000多平方米,若把這些壁畫以一平方米橫向排列,長度可達45公里,是一座博大精美、無可比擬的歷史畫廊,所以人們喜歡把莫高窟比作"牆壁上的圖書館"。在莫高窟的492個洞窟中還保存著歷代彩塑3390身,其中圓雕塑像2088身,影塑1302身。以及唐、宋、清、民國等時期的木構建築10餘座。另外,莫高窟曾於1900年發現藏經洞,保存了4至11世紀的佛教經典、經濟文書、文學、科技、史地資料以及帛畫、紙畫、織染刺綉等文物五萬余件。
最大面積的敦煌洞窟:是莫高窟第61窟,橫約13米。
最高的敦煌石窟:是莫高窟第96窟,足有9層樓之高,裡面的彌勒佛像高33米,外建的九層樓更成為莫高窟最大建築,也是莫高窟的標志。
最小的敦煌石窟:是莫高窟第37窟,小得連人也不能進入。
敦煌石窟的繪畫總面積單計莫高窟的便有45000平方米,若把它比作縱高1米的一幅畫來計算,橫長足有45公里之多,這種規模使敦煌石窟堪稱世上最長最大的畫廊。
莫高窟的開鑿得緣於一位法名樂尊的和尚。據說,公元366年,樂尊雲游到此,忽見鳴沙山上金光萬道、狀若千佛,心有所悟,便在崖壁上鑿下了第一個石窟。此後,許多絲綢之路上的商人為了祈求前路的順利、生意的發達,紛紛在這兒許願開鑿石窟,請民間藝人繪上心中崇拜的神靈形象。從十六國到元朝,莫高窟的開鑿一直沿續了10個朝代。
帶著猶如朝聖般的心情,我們爬上長長的棧道,在手電筒微弱的光線中,莫高窟1200多年積蓄的寶藏一一呈現在眼前。
洞窟的四壁盡是與佛教有關的壁畫和彩塑,肅穆的佛影、飄舞的飛天……神秘庄嚴的氣氛,令人屏聲斂息。最引人注目的,要數其中數量龐大、技藝精湛的壁畫藝術。
莫高窟十六國時期的壁畫並不多,主要有描述因果報應、苦修行善的本生故事畫、宣傳釋迦牟尼生平事跡的佛傳故事畫以及說法圖,集中在最早開鑿的二七二窟、二七五窟和二八六窟。那時的壁畫人物半裸體,有著極其誇張的動作,其面容、神采充滿了靜寂神秘的色彩,帶有一種西域佛教的意境和風格。
北魏時期的壁畫內容比從前增加了許多,不但本生故事、佛傳故事更加豐富,還出現了內容離奇、情節曲折的因緣故事。二五四窟的《屍毗王本生故事圖》、《薩那太子本生故事圖》和二五七窟的《鹿王本生故事圖》深深地吸引了遊人。
《屍毗王本生故事圖》講述了屍毗王歷經的一場血淋淋的考驗。為了從鷹口中救出鴿子,又為了不讓飢餓的老鷹餓死,曾發誓普渡一切眾生的屍毗王,甘願割下自己身上的鮮肉喂飽老鷹,然而苛刻的老鷹要求割下的鮮肉不得輕於鴿子,屍毗王割盡了全身的肉,卻仍然不夠,虛弱的他使盡最後一點力氣,自己站到了秤盤上去,結果大地震動,宮殿搖擺,飛天撒下五彩繽紛的鮮花,老鷹和鴿子都不見了,屍毗王也恢復如初。二五四窟的「屍毗王本生」是莫高窟所有這個故事中最精彩的一幅。正中高大的屍毗王將畫面一分為二,正目視著自己滿是鮮血的小腿,周圍較小的畫幅描寫了鷹追鴿、鴿向屍毗王求救、眷屬痛苦等情節。構圖把不同時空內發生的事情有機地結合在一個畫面上,使中心突出,有條不紊,顯示出作者高超的畫藝,不愧是莫高窟最完美的組合式本生故事畫之一。
《薩那太子本生故事圖》描繪的是薩那太子捨身飼虎的動人故事。太子和他的哥哥到山林中游獵,看見母虎生了七隻幼虎,方才七天,飢餓不堪。太子大發慈悲心腸,勸走了兩個哥哥,就脫光衣服跳下山去,以身飼虎。但餓虎已沒有力氣接近他。他又重新爬上山崖,用竹子刺頸出血,再跳下去,餓虎舐了血,然後啖其肉。他的兩個哥哥回來見了,放聲痛哭,他們收拾了弟弟的骸骨,回告悲痛欲絕的父母,隨後建造舍利塔,將太子遺骸供入塔中,虔心供養,使薩那早日功德圓滿。二五四窟的《薩那太子本生圖》,人物神態神情都描繪得十分生動傳神,因年久變成暗褐色的色調,更表現出一種陰暗凄厲的悲劇氣氛,讓人久久駐足。
九色鹿的故事許多人已是耳熟能詳,二五七窟的《鹿王本生故事圖》用一長條橫幅展開了連續的情節,將鹿王救起溺水人、王妃夢鹿、國王懸賞、溺水人告密、帶領國王圍獵、鹿王講述拯救溺水者經過、國王放棄追捕、王妃氣死等一系列故事情節生動地描繪出來。二五七窟的這個故事是莫高窟最完美的連環畫式本生故事畫,線條剛勁有力,中心突出,層次分明,堪稱北魏的經典作品!
北魏時代的壁畫人物,臉型已由橢圓而變得略顯修長。畫的線條更加熟練、圓潤,頗有「行雲流水」之妙。色彩的蘊染也逐漸改進,顯得人物更真實、可親了。
北周時代的莫高窟,突現了一種新式的佛像畫。菩薩們個個體態短壯,上身半裸或著僧祉衣,腰裹重裙,肩披大巾。他們的鼻子、眼睛、眉毛、牙齒、下巴統統是白色,好像一種特殊的裝扮,奇特而新穎。這時期的二九0窟,還保存著莫高窟規模最大的佛傳故事畫,它也是世界上最完好的早期石窟壁畫。長達27米的壁畫,向人們講述了釋迦牟尼的生平事跡,從乘白象入胎、菩提樹下誕生,到比武娶親、出遊四門、樹下問道,再到逾城出家、得道成佛,一個個誇張離奇的傳說,盛寓著一個修煉成佛的故事,叫人感思起人世的苦難和成佛的道理來。隋唐是北魏之後佛教發展的又一個昌盛階段,加上那時候國力強大,社會繁榮,藝術成就也登峰造極。莫高窟現存洞窟半數以上為隋唐所建。與前代偏重佛本生及說法圖不同,這時期的壁畫更多是以「經變」與供養人為主的題材,或表現深奧的佛教經典,或描繪開窟造像者的肖像,光彩煥然。
三二0窟的《西方凈土變》是一幅盛唐時期的作品。畫面中部一個綠波浩渺的七寶池,雕欄環飾,各色蓮花盛開。佛及菩薩坐於蓮花之上,面目慈祥;池中童子嬉戲玩耍。寶池上端,碧空晴朗,彩雲繚繞,化佛騰空,飛天起舞,天花亂墜。寶池下方,樂師演奏著各種樂器,舞伎寶冠羅裙,跳起西域的胡舞。整幅壁畫呈現出一派歡樂、祥和的西方極樂世界的景象。
隋唐時期的大型經變畫還有如隋代四二0窟的《法華經變》、三二一窟的《寶雨經變》,初唐三二九窟的《彌勒經變》等等100多幅。它們均拋棄了早期陰森悲慘的情調,而以明亮、歡快的氣氛代替。那飛揚的舞蹈、滿是金銀珍珠的寶山、輕盈皎潔的池水無不流露出人們對喜慶昇平的佛國世界的美好幻想。壁畫中的人物造型時代特點鮮明:男子寬衣博帶,氣象雍容;女子體態豐肥,艷麗多姿。尤其是菩薩像,端莊文靜,窈窕可愛,溫柔親切,尤添了幾許現實生活里的女性之美。
莫高窟的壁畫上,處處可見漫天飛舞的美麗飛天——敦煌市的城雕也是一個反彈琵琶的飛天仙女的形象。飛天是侍奉佛陀和帝釋天的神,能歌善舞。牆壁之上,飛天在無邊無際的茫茫宇宙中飄舞,有的手捧蓮蕾,直沖雲霄;有的從空中俯沖下來,勢若流星;有的穿過重樓高閣,宛如游龍;有的則隨風悠悠漫卷。畫家用那特有的蜿蜒曲折的長線、舒展和諧的意趣,為人們打造了一個優美而空靈的想像世界。
熾熱的色彩,飛動的線條,在這些西北的畫師對理想天國熱烈和動情的描繪里,我們似乎感受到了他們在大漠荒原上縱騎狂奔的不竭激情,或許正是這種激情,才孕育出壁畫中那樣張揚的想像力量吧!
莫高窟外,無邊無際的大漠折射著驕陽刺眼的光芒。登上鳴沙山,腳下沙丘林立,風沙繞山吹過,轟鳴作響;彎彎的月牙泉靜靜地躺在山腳。曾經繁盛的敦煌故城如今也只有殘垣斷壁了,風沙掩埋了歲月,掩埋了古老的絲路,卻無法湮滅這里悠久的歷史與燦爛的文化。那凝聚著千年人類智慧的莫高窟,將會不斷吸引後來者的想像與探尋,一代又一代……
2. 材料作文導寫如何看待歷史文化遺產
我承認,我這個人的確很懦弱,很自作多情,很暴躁,就算心哭碎了也不會有人心疼的對內吧。在所有高貴容典雅的「白天鵝」面前,我只是一隻平庸的「丑小鴨」,只配蜷縮在小小的一隅,享受僅有的娛樂。可笑,我居然在一條崎嶇而又坎坷的小路上走這么久!明明知道是自作多情還要去拿真心對每一個「朋友」,到頭來還不是一場空么?在童話里,青蛙也能變王子,毛毛蟲也能蛻變為蝶,但那都是用來自我安慰的,那隻是個遙遠的夢罷了,我只能做一個渺小的、毫不起眼的配角,永遠登不上主角的舞台。雖然很自卑,雖然沒有朋友,但我在經過了這些磨練與痛苦之後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譜寫更精彩的生命贊歌!夜,深了。我仰望著夜空中最耀眼的星星,說道:「我不希望榮華富貴,也不希望有太多的朋友,只是奢望在我嗶嗶叨叨的時候有人甘願充當聽眾;在我哭得撕心裂肺的時候有人遞給我一張紙巾,僅此而已。」
3. 寫歷史遺產的作文怎麼寫
基本宗旨是憶往昔崢嶸歲月開篇,展望未來收尾,中間穿插具體景觀(物品發展史)介紹。最好是講幾個有趣的民間故事。
4. 求1篇關於文化遺產的介紹作文
中國遺產簡介--故宮
故宮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皇宮,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198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故宮佔地72萬平方米,屋宇9999間半,建築面積15.5萬平方米。為一長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風格綺麗的角樓,牆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環繞,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建築氣勢雄偉、豪華壯麗,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精華。
故宮有四個大門,正門名為午門。俗稱五鳳樓。其平面為凹形,中有重樓,重檐廡殿頂,兩翼各有重檐樓閣四座。明廊相連,宏偉壯麗。午門後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玉拱橋通往太和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
故宮宮殿的建築布局有外朝、內廷之分。內廷與外朝的建築氣氛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權力、舉行盛典的地方。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是封建帝王與後妃居住之所。此外還有文華殿、武英殿、御花園等。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在故宮的中心部位,是故宮三大殿之一。建在高約5米高的漢白玉台基上。台基四周矗立成排的雕欄稱為望柱,柱頭雕以雲龍雲鳳圖案,前後各有三座石階,中間石階雕有蟠龍,襯托以海浪和流雲的「御路」。殿內有瀝粉金漆木柱和精緻的蟠龍藻井,上掛「正大光明」匾,殿中間是封建皇權的象徵——金漆雕龍寶座。太和殿紅牆黃瓦、朱楹金扉,在陽光下金碧輝煌,是故宮最壯觀的建築,也是中國最大的木構殿宇。
中和殿是故宮三大殿之一,位於太和殿後。平面呈方形,黃琉璃瓦四角攢尖頂,正中有鎏金寶頂。形體壯麗,建築精巧。
保和殿也是故宮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後。平面長方形,黃琉璃瓦四角攢尖頂。建築裝修與彩繪十分精細絢麗。
乾清宮在故宮內庭最前面。清康熙前此處為皇帝居住和處理政務之處。清雍正後皇帝移居養心殿,但仍在此批閱奏報,選派官吏和召見臣下。
交泰殿在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滿之意。其建於明代,清嘉慶三年(公元1798年)重修,是座四角攢尖,鍍金寶頂,龍鳳紋飾的方形殿。明、清時,該殿是皇後生日舉辦壽慶活動的地方。清代皇後去祭先蠶壇前,需至此檢查祭典儀式的准備情況。 坤寧宮在故宮「內庭」最後面。明時為皇後住所。清代改為祭神場所。其中東暖閣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緒三帝,均在此舉行婚禮。
5. 防寫歷史文化遺產的作文
我承認,我這個人的確很懦弱,很自作多情,很暴躁,就算心哭碎了也不會有人回心疼的對吧。在所有高答貴典雅的「
白天鵝
」面前,我只是一隻平庸的「丑小鴨」,只配蜷縮在小小的一隅,享受僅有的娛樂。
可笑,我居然在一條崎嶇而又坎坷的小路上走這么久!明明知道是自作多情還要去拿真心對每一個「朋友」,到頭來還不是一場空么?在童話里,青蛙也能變王子,毛毛蟲也能蛻變為蝶,但那都是用來自我安慰的,那隻是個
遙遠的夢
罷了,我只能做一個渺小的、毫不起眼的配角,永遠登不上主角的舞台。
雖然很自卑,雖然沒有朋友,但我在經過了這些磨練與痛苦之後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譜寫更精彩的生命贊歌!
夜,深了。我仰望著夜空中最耀眼的星星,說道:「我不希望榮華富貴,也不希望有太多的朋友,只是奢望在我
嗶嗶
叨叨的時候有人甘願充當聽眾;在我哭得撕心裂肺的時候有人遞給我一張紙巾,僅此而已。」
6. 寫文化遺產 作文
明清故宮:文化遺產,1987年列入,北京市
頤和園:文化遺產,1998年列入,北京市
天壇:文化遺產,1998年列入,北京市
長城:文化遺產,1987年列入,北京市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文化遺產,1987年列入,北京市
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文化遺產,1994年列入,河北省
平遙古城:文化遺產,1997年列入,山西省
曲阜孔廟孔林孔府:文化遺產,1994年列入,山東省
敦煌莫高窟:文化遺產,1987年列入,甘肅省
大足石刻:文化遺產,1999年列入,重慶市
秦始皇陵:文化遺產,1987年列入,陝西省
蘇州古曲園林:文化遺產,1997年列入,江蘇省
武當山古建築群:文化遺產,1994年列入,湖北省
拉薩布達拉宮:文化遺產,1994年列入,西藏自治區
麗江古城:文化遺產,1997年列入,雲南省
泰山:自然與文化遺產,1987年列入,山東省
黃山:自然與文化遺產,1990年列入,安徽省
峨眉山-樂山大佛風景名勝區:自然與文化遺產,1996年列入,四川省
九寨溝風景名勝區:自然遺產,1992年列入,四川省
黃龍風景名勝區:自然遺產,1992年列入,四川省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自然遺產,1992年列入,湖南省
廬山風景名勝區:世界文化景觀,1995年列入,江西省
武夷山風景名勝區:自然與文化遺產,1999年列入,福建省
龍門石窟:文化遺產,2000年列入,河南省
青城山-都江堰:文化遺產,2000年列入,四川省
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文化遺產, 2000年列入,安徽省
明清皇家陵寢:文化遺產,(湖北明顯陵、河北清東陵、河北清西陵)2000年列入,(北京十三陵、南京明孝陵)2003年列入
雲岡石窟: 文化遺產, 2001年列入,山西省
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文化遺產, 2004年列入,吉林省
澳門歷史城區: 文化遺產,2005年列入, 澳門特別行政區
三江並流: 自然遺產,2003年列入,雲南省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 自然遺產,2006年列入,四川省
安陽殷墟:歷史文化遺產,2006年7月13日列入,河南省
開平碉樓及村落:文化遺產2007年6月28日列入,廣東省
7. 一篇關於我國歷史文化遺產的作文
圍繞中心句寫我國歷史文化遺產的作文。其實我們國家有很多文化遺產。
8. 文化遺產的作文,應該寫哪些歷史素材
我承認,抄我這個人的確很懦弱,很自作多情,很暴躁,就算心哭碎了也不會有人心疼的對吧。在所有高貴典雅的「白天鵝」面前,我只是一隻平庸的「丑小鴨」,只配蜷縮在小小的一隅,享受僅有的娛樂。
可笑,我居然在一條崎嶇而又坎坷的小路上走這么久!明明知道是自作多情還要去拿真心對每一個「朋友」,到頭來還不是一場空么?在童話里,青蛙也能變王子,毛毛蟲也能蛻變為蝶,但那都是用來自我安慰的,那隻是個遙遠的夢罷了,我只能做一個渺小的、毫不起眼的配角,永遠登不上主角的舞台。
雖然很自卑,雖然沒有朋友,但我在經過了這些磨練與痛苦之後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譜寫更精彩的生命贊歌!
夜,深了。我仰望著夜空中最耀眼的星星,說道:「我不希望榮華富貴,也不希望有太多的朋友,只是奢望在我嗶嗶叨叨的時候有人甘願充當聽眾;在我哭得撕心裂肺的時候有人遞給我一張紙巾,僅此而已。」
9. 中國文化遺產的作文怎麼寫
中國文化遺產簡介 說起中國的文化遺產實在是數不勝數。就讓我們「走進」北京的幾個著名的文化遺產吧!我來當你們的導游。最主要的,我要給你們介紹頤和園。這些文化遺產分別是:長城、圓明園、頤和園、故宮、明十三陵、天壇。課文中的長城是明代修築的,明代為了防禦異族的侵擾,前後修築長城達18次。明長城東起河北山海關,西至甘肅嘉峪關,全長6700千米。八達嶺、居庸關一帶的長城,城牆高8.5米,厚6.5米,頂部厚5.7米,牆高1米,氣魄十分雄偉。北京故宮是古代帝王居住之地。總共21位皇帝在這里住過。故宮原名叫紫禁城。裡面分了許多宮殿,有太和殿、慈寧宮等等,裡面布置得金碧輝煌,金銀玉器有幾千件。在頤和園里,最著名的景緻要屬長廊了。長廊的建築非常精美,人們稱它有三絕,我來給大家一一介紹吧!第一絕,就是造型絕。全長728米的長廊整體造型從地面上是看不出來的,但是你從上面往下看,你會發現他的形狀像倒掛著的蝙蝠,就是英文字母「W」的形狀。也許你會問,為什麼要建成蝙蝠型呢?因為蝙蝠倒掛的意思就是福到了。第二絕是水文絕。長廊北倚萬壽山,南臨昆明湖。看,冬天,萬壽山擋住了北邊的寒風;夏天,從南面的昆明湖上吹來了陣陣涼風。因此,夏天天氣再熱,長廊中也是涼風習習。當人們在長廊里行走,就會看見,目中美景在輕輕地搖動,雖四季而變,真可謂是變化無窮。長廊的第三絕是結構絕。長廊是斗拱結構,全部是由木頭搭成的,竟沒有一顆釘子!在273間長廊里,一間一景,一景一畫,景色變化和諧。真是人在廊中走,竟在身邊移。北京的文化遺產還不止這些,希望你們有機會去細細游賞。
10. 關於世界文化遺產的作文怎麼寫
放寒假了,爸爸抄今天休息帶我去遊玩古南京城的世界文化遺產—明孝陵。
一大早,我們興致勃勃地來到位於南京城的東郊紫金山,這里埋藏的是一代帝王朱元璋。買完景區門票我就迫不及待要一探神秘。首先映入眼簾是美麗的梅花山鹿,梅花已經含苞待放,有黃色,有粉色,有紫色……五彩繽紛,美麗動人!
通往明孝陵路的兩側是古棧道,棧道兩旁花草叢生,前面有石像路,還有幾對身披鎧甲,屹立筆直的文武大臣,向人們展示著對帝王的忠誠。雖然石像上已經遍布了許多的青苔,但我們依然能感受到那濃濃的歷史氣息一直彌漫在空氣之中。
棧道的盡頭,有一個大大花壇,各種美麗的小花兒綻放於其中,花壇的周圍聚集了許多的遊客拍照留念。
花壇的正前方就陵墓,我先踏過了前面的金水橋,走過五彩斑斕石台階,親手撫摸著古老的建築,那種感覺似乎讓我穿越到了古代,看著帝王站在城牆上指揮著千軍萬馬,頒發政令,士兵們個個嫣然起立眼前的樣子,一種俯看眾人的感覺從心底油然而生。
在回家的路上,聽著爸爸講著許多明孝陵的歷史故事,感覺收獲很多,也不虛此行!
「明孝陵」,不愧為世界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