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中歷史主要學哪些內容
首先當然是要把來課本的內容源看透,背熟。
接下來要注意把內容歸類,盡量詳細點。譬如農業(在分為農作物、其他什麼的)、改革措施的、文化藝術等等。因為時間太久了,只記得個大概了,你自己再分。
最重要的是你要每個時代都整理成一個綱領,怎麼說呢,就好像是樹狀圖,政治(包含時代背景)、經濟、文化三大分支,然後再分詳細點。
第三,中國史要從橫向和縱向兩個方面來學習,學習中國史是縱向學習(按時間推移),橫向的意思是指在學中國史的同時,要注意同世界史聯系,注意它們同時間上都在發生什麼事,或事件上的對比,如鄭和下西洋和開辟新航線的異同等等。
最後,你可以自己給自己出題。根據課本內容,自己想一下可怎樣出題,要注意的是題目的范圍不能太小。若能包括不同時代,不同領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外)就算是很好的題了,因為試卷上最後一道題一般都是這樣的題。
我高中是歷史專業的,所以也算是我的經驗吧。但因為實在是太久了,也就記得這些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加油啊!!
2. 高中歷史有幾本書必修和選修的書分別是什麼
總共有3本必修,6本選修。
高中歷史必修有三本:
第一本是講政治的、、第二版本講經濟、、第三權本講思想文化的。
3. 高中歷史學什麼
高中歷史怎麼會很難呢?歷史是和有條理的,但要你去發覺,你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記內住歷史,如從容時間方面從古到今,從事件方面則要記住重大事件的發生意義,原因和背景,時間的話跟著就可以推出來了,時間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事件帶來給人的啟示,這才是最重要的,希望你會很快學好歷史,先使自己喜歡歷史吧,興趣改變記憶呢,或許有了一股動力,你就很快掌握了歷史
4. 高中歷史教資的考試范圍主要包括什麼
1.歷史學科的知識與能抄力。掌握歷史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了解認識歷史的基本方法,並能夠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有效地運用這些理論、知識及方法;掌握歷史學科教學的理論和方法,了解高中歷史課程的性質和基本理念,能夠運用高中歷史課程標准指導教學。
2.歷史教學設計能力。能夠准確地確定和表述教學目標,正確選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合理選擇和運用多種教學資源;對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進行合理的設計,選擇恰當的教學策略、教學方法和手段,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
3.歷史教學實施能力。掌握高中歷史教學實施的組織形式及基本步驟,恰當地運用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能夠准確地表述教學內容,有效地引導和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並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能夠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歷史教學。
4.歷史教學評價能力。了解歷史教學評價的基本類型和具體方法,能夠合理運用多種評價方式,通過教學評價改進教學和促進學生的發展。
5. 高中歷史重點是什麼
重點……一共就政治經濟文化生活三本書還有選讀的內容,他們出題的教授根本不看回課本直接按參考的重點答列表來,我們這里高考中他們選的材料是從小字上(非重點內容)上面挑的,根本沒有重點。
課本就是把重點的時間按照一點的版塊分開,書一定要看全,一些大事或者強調經常考的,比如政治生活的第一課,主要就是注意分封制宗法制的內容,不但要背過來,還要融匯貫通,高考讓你自己直接往上背書是不可能的,思考加分析題干再加合理摘用材料才是王道。
6. 高中歷史學什麼
1、人類政治文復明發展史制,即政治史,涉及中外,古代、近代、現代不同歷史時期
可分為四個方面:政治制度、政治事件、政治人物、重要歷史現象
2、經濟史
3、思想文化、科技發展史,涉及各種理論、精神、科技成果,有一部分與政治還有些聯系
7. 高中歷史和初中歷史有什麼區別嗎
初中歷史是綱要性的,粗略些。高中歷史更細一些,特別世界史。當然,整體的歷史進程是一樣的,只是高中對學生的歸納分析能力要求更高一些。
8. 高中歷史知識有哪些
1、春秋末期:鐵犁牛耕的出現
2、戰國:商鞅變法中首次提出「重農抑商」政策
3、秦朝: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國家;中央實行三公九卿制,地方實行郡縣制。
4、西漢:西漢中期董仲舒向漢武帝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從此儒家思想逐漸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思想;絲綢之路出現;西漢的素紗禪衣很有名;西漢出現最早的紙
5、兩漢:選官制度是察舉制
6、六朝:開始出現農村集市「草市」
7、隋唐:選官制度是科舉制;實行三省六部制;唐朝的印刷技術是雕版印刷術
8、唐末:火葯開始用於軍事;出現夜市
9、宋朝:儒學有了新發展—理學;朱熹成為理學的集大成者;宋代的「市」已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10、明朝明太祖:廢除了宰相制度,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進一步強化;明成祖在中央設內閣;明朝出現了新的經濟因素—資本主義萌芽;海禁政策始於明朝;明朝的王陽明成為心學的集大成者;明末的李贄是反傳統經典的思想家
11、明末清初:出現三位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家—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他們的共同主張是反封建專制
12、明清時期:外交上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兩大商幫徽商和晉商很有名
13、清朝雍正帝:在中央設軍機處,標志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達到頂峰
14、1840—1842年鴉片戰爭爆發,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15、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記住其主要內容
16、1851—1864年太平天國運動:1851年金田起義是爆發的標志;1853年定都天京是正式建立政權的標志;1859年頒布《資政新篇》,這是要求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第一個方案
17、19世紀60、70年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出現)
18、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1895年簽訂《馬關條約》,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程度大大加深;甲午戰爭後民族資本主義得到了初步發展(了解初步發展的兩大原因)
19、1899—1901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1年簽訂《辛丑條約》,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