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為什麼要統一歷史教材

為什麼要統一歷史教材

發布時間:2021-03-01 06:36:56

A. 全國的教材為什麼不統一使用

全國的教材為什麼不統一使用.這就存在一個地區性差別的問題!有的地方教育水平高的而有的還有點差距!

B. 為什麼中國的教科書不統一,而且不免費公開其內容。

這個,不統一是因為各個地方的教育環境不一樣,你不能讓每個地方的都讀一本書(我就是認為有問題,不過基本官方是這樣恩恩的)至於不免費問題中國的教科書爛啊每年改一遍(不改那些人沒飯吃),還有那有很多學生去網上找課本?學校還怎麼吃回扣?關於修改課本,你想想,古代人幾本書就讀了上千年,他們是傻子?還要每年都改?就那語文來說,語文拿來干什麼,作用幾點:學來交流(很簡單),陶冶情操(不是放屁,常看一些書(課外書,本應是課內的)對你有好處,老實說,我在小學泡圖書館泡了六年,讓我在高中都能吃老本),學做人(這個很深,不過中國教科書已經被「改革開放」了)。最後一點你可能想不到,不過是真的,不過中國的教育,尤其是改革以後或者說建國以來,沒有教育出什麼人文、文學大師,吃老本啊!都是些民國時期的,什麼魯迅等等,如果讀我們的書,中國就沒有這魯迅了,不是我說什麼不好之類的話,我經常想(我老想這些事情)為什麼****是千古名作,是****,論辭藻很多人也能寫,什麼所謂推敲只要你用心也能行(雖然這故事是假的)為什麼那些作品是名作?我想了很久,是歷史啊,因為它們見證了歷史(很瞎,卻是實話)你想想,假如你穿越了,跑到清代寫了篇「明」詩,你就有可能會被記錄史冊,你寫一篇拍馬文,寫得好,很有名,你也一樣,不信可以看「溜須拍馬」的由來。一激動就說多了,中國現在的教育是想做什麼就做不成什麼。PS。想想可笑,我是溫州人,讀的是江蘇的書,教育局長換一屆,TA就換一種教材,學校建的體育館用來給老師打羽毛球,學生不能進去,建體育館的錢,據一位老實人說「這錢就放在教育局裡你不拿去用就被別人拿去用」

C. 如何看待新版歷史教材

高中歷史新課程的史觀是所謂的文明史觀。三本必修教材把高中歷史分為三大模塊,內容分別為政治文明(政治模塊)、經濟文明(經濟模塊)和精神文明(文化模塊)。

筆者理解的文明史,應該講述世界上主要文明的興衰及其相互關系。但從三本必修教材所選取的素材來看,基本上內容只有中國史和西方史。換言之,通常說的「世界文明史」,在本教材體系中基本上只剩下了「西方文明史」,以及西方文明影響下的世界史。

舊版高中歷史教材的世界史方面,除了西方歷史,其敘述的范圍至少還包括非洲(如衣索比亞抗意)、拉丁美洲(拉美獨立運動)、日本(明治維新)及之外的亞洲國家(印度民族獨立運動)。不管敘述的主題是什麼,筆者以為傳統教材從視野上比新教材更開闊。

這讓以文明史觀掛帥的新教材顯得名不副實。此為其一。

其二,新教材對中國與西方歷史敘述的內容選擇上,更讓人困惑。

以嶽麓版政治模塊為例。

第一單元內容為《中國古代的中央集權制度》,主要內容,一為西周的分封制,二為秦代以後的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制的形成與強化。

第二單元為《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政治制度》,主要內容,一為以古希臘雅典為代表的民主制度,二為古羅馬的法律即羅馬法。

此處最大的槽點就是古羅馬近千年歷史,教材只選擇了羅馬法作為其重點,而對其政治體制的介紹極為簡略,也沒有被列為重點。教材在對古雅典民主政治和古羅馬法大書特書之後,也對古希臘和古羅馬的衰落沒有做任何描述和解釋。

筆者的困惑是,難道因為 「民主」和「法治」是當代至高無上的政治正確,所以編者才這樣敘述西方古典政治文明的嗎?「民主」和「法治」是很好,可是西方古典文明後來的確是衰落了,原因不需要對學生稍加解釋嗎?

而且,教材直接就從西方古典時代轉進到第三單元:

第三單元《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體的建立》,主要內容:英國君主立憲制和責任內閣制的確立;美國1787年憲法確立的民主共和制;法國的民主共和制;德意志的統一及德意志第二帝國憲法。

如此選擇性地書寫西方政治文明,西方人也不會同意的吧?腹黑一點想,難道是因為中世紀的西方過於「黑暗」,就不講了?

第四單元《內憂外患與中華民族的奮起》,主要內容是晚清中國遭受的四次侵略戰爭以及辛亥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第五單元《馬克思主義的產生、發展與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主要內容是馬克思主義誕生、十月革命和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第六單元《中國社會主義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主要內容是新中國的政治建設。第七單元《復雜多樣的當代世界》,主要內容為戰後國際關系及新中國外交。這四個單元的內容與舊教材相比,除了編排的順序不同外,其餘均無大差異。只是由於是政治模塊,所以偏重於政治方面的內容。關於這種體例,我的同行們吐槽多多,主題所限,在此就不多說了。

其他兩個模塊,筆者不想浪費大家的時間再挨個介紹每單元的內容了。所以相關吐槽可能會更加簡單粗暴。

經濟模塊主要內容有五部分:中國古代農業文明、近代歐洲工業文明、20世紀前期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經濟改革、新中國的經濟建設、二戰後的經濟一體化與全球化。在政治模塊里,古代史部分既有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演進歷程,也有古希臘的民主制度和古羅馬的法律。中國的專制與西方的民主法治對比好強烈啊!在經濟模塊里,古代史部分只有中國古代經濟,卻並無對應時代的西方經濟狀況作對比,這是為什麼呢?而近現代的世界經濟直接從歐洲人開辟新航路開始,直奔世界市場與工業革命而去,中國經濟就這樣悲劇地落後了。就算是筆者「狹隘的民族情緒」作怪吧,但還是忍不住要問:這種編排到底遵循的什麼體例呢?

嶽麓版高中歷史教材的「文化模塊」目錄

文化模塊主要內容有三個。一是中國古代主流思想,從百家爭鳴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再到宋明理學。二是西方主流思想,即「人文精神」,內容古希臘三大哲學家到近代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三是近代中國的西學東漸潮流,中國人開始了漫長的學習西方的歷程,從清代的魏源到民國初期的新文化運動,然後產生了孫中山的民主思想、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等重要成果……這里最讓人不能理解的是,歐洲古代史(古希臘三大思想家)回來了,但漫長的歐洲中世紀史又被直接略過。基督教被認為是西方文明的另一源頭,基督教化的中世紀歐洲怎麼能夠被忽略呢?說好的文明史呢?

而且筆者狹隘的民族主義病常常作怪,總覺得這種編排極易給學生造成如下印象:中國政治文明的傳統就是專制集權,西方政治文明的傳統就是民主法治;中國的傳統經濟就是小農經濟,西方的經濟就是工業文明;中國傳統文化主流就是儒家思想(總是與三綱五常和君主專制連在一起的儒家思想),西方精神文明的主流就是人文精神,自古以來就如此!

D. 為什麼歷史教科書上有些事情和史實不一樣,而且還有很多大事件壓根沒提到

現在的歷史教材,我主要指的是高中及以下的歷史教材,是以範文瀾先生的《中國通史鑒》作為藍本縮編而成。且不論范先生這本書的水平如何,此書成書於上世紀50、60年代,當時由於社會條件,所以很多問題帶有階級性和局限性。且經過了這60年,史學界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通史很多地方已經跟不上主流史學界的腳步。

我們且不論前三代和三皇五帝的華夏部落。春秋時期,秦穆公基本上就沒有提,高中課本在我那個時候,只有語文有《崤之戰》。五霸之前的鄭庄小霸更是隻字未提,只是在一些難度較大的輔導書上我見過。至於宋襄公,提不提就兩可了。一般史學界認為,正是由於鄭庄公擊敗了東周的軍隊,才使得諸侯敢於稱霸,發展到最後就是稱王稱帝。個人認為,秦穆公是中國歷史上最出色的君主之一,他一生三扶晉主,知過能改,任用賢臣,可以說是秦國跨時代的人物,沒有秦穆公的基礎,秦國不可能完成最後的統一。沒有蹇叔和百里奚,就不會有戰國時期那麼多魏國和衛國人來投奔秦國。高中歷史課本對秦穆公隻字未提,確實不太應該。
還有就是所謂的「百家爭鳴」,我在史記和漢書上看到過「春秋六家」的說法,我查了網路,能找到名的春秋流派也就是不到20個。百家爭鳴的說法似乎首先出自郭沫若,可見其年代之完和其有多麼不靠譜……
兩次弭兵大會曾經被一些人熱捧,後來史學界還是比較認同「弭兵大會」的實際意義很低,歷史課本沒有納入,也算是比較正常。
戰國時期,三家分晉,強國只剩下秦、楚、齊三國。楚國差點被吳國滅掉,實力大減,而樂毅帥弱燕破強齊,這都是對秦國統一有重要貢獻的事件,似乎課本上都沒寫。
焚書坑儒,包括王立群在內的很多史學家都曾經有過質疑。我也是質疑者之一。唐朝是鮮卑人建立的朝代,唐朝建立以後,中國人的史學觀點有了很大的改變,對一些經典的歷史事件也有了自己新的看法。焚書坑儒就是在這種歷史環境下慢慢產生的。
劉邦並沒有殺功臣,只是削藩。劉邦手下的大臣,除了主要藩王韓信、彭越、英布被殺,韓王信、盧綰被逼反投敵以外,剩下的都得到了善終。同樣,朱元璋也沒有殺太多的大功臣。徐達、常遇春、沐英、宋濂、李文忠、湯和、鄧愈等都是善終。只有李善長和傅友德,分別被牽連到胡惟庸案和藍玉案裡面被殺,劉基疑似是被胡惟庸害死,朱元璋因此大怒,開始准備對胡動手。
漢武帝派二師將軍李廣利平定西域,使得西域首次成為中國領土。這件事的起因和過程雖然都不太值得歌頌,但是結果卻是好的,歷史書上一帶而過甚至可能都沒有,是不可饒恕的錯誤。
黨錮之爭是中國歷史上極其重要的事件,歷史書上似乎也隻字未提。還有永嘉之亂也是一樣。晉朝能說的事本來就屈指可數,這個還不提提。對於東晉,王謝的代表人物都不說說,有些說不過去。雖則在不同的地方提到了王導、王羲之、王獻之和謝安、謝石。陸機、陸雲是晉朝的兩個名士,歷史書上同樣沒有提到。
唐朝中後期,歷史書上就是一片空白。前期對突厥的戰爭也寫得很不明確。最可氣的就是「合同為一家」,人家吐蕃(fan)都把長安拿下了,這叫「合同為一家」……可笑!
至於兒皇帝,人家沙陀人和契丹人的事情,怎麼就鬧出個漢奸來?再者,李克用曾經和耶律阿保機結拜過兄弟,石敬瑭是李克用的干兒子李嗣源的女婿,耶律德光是阿保機的小兒子。雖則石敬瑭大德光10歲,但是輩分上確實小德光一輩,叫德光乾爹也沒什麼不對。
南宋的三次禪讓,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的奇葩,教材上同樣沒提。
至於蒙古和元朝,教材更是一帶而過。
明史和清史稿我還沒看,就不作過多的評論了。

E. 我是高三學生 高中歷史教材裡面說明宋朝不是統一國家 理由是先後有遼西夏 金 與之並立

教材也是人編的,也會有很多的偏見,個人想法。人文的知識都是一回個人一個說法,不答用太去在意各種各樣的說法。
個人認為如果依照教材上那麼說的話中國從秦始皇到目前還是沒有統一過 。歷朝歷代都有很多的地方政權存在,名義上雖然歸附中央但是實際上各自為主,山高皇帝遠。

F. 我真搞不懂中國教材為什麼要改教材

為了適應社會文化的發展。

G. 為什麼說現在中小學的歷史教科書,都是胡編亂造的

首先要明確中小學歷史教科書並非都是胡編亂造的,比如秦始皇統一六國,回李世民貞觀之治,這里並答不是胡扯的吧(教科書突出了李世民的貢獻,而淡化了他通過政變奪取權利的事實)。但是中小學學習的是歷史教科書,而不是歷史書,教科書說直白是為了政治服務,什麼東西儀扯到政治就說不清楚了,而歷史就是歷史。因為要考試,要得高分,所以教科書說的都是正確的,讓學生們都遠離了真相,如果你有自己的想法或見解很可能就沒有高分了。所謂歷史就應該站在客觀的角度上看,凡事一分為二,三國志之所以為正史,是因為他是晉朝陳壽所著,年代靠近,且有大量文獻支持,但是你你敢說那些就是2000年前的所有真相么?我們只能有選擇性的看,三國志是現下比較可靠地歷史材料。對於中小學歷史教科書,其實也該一分為二的看。希望對你有幫助!

H. 為什麼黨要把歷史教科書寫的那麼奇葩,還我們一本中立的歷史書不行嗎難道政治真的這么可怕甚至連新一

成王敗寇是我國的抄傳統,成敗觀也是我們國家比較普遍的歷史觀!立德立言又恰巧是我們人生意義的一種體現!表現最為有突出的就是唐太宗,他偽裝的太成功了!如果你看清楚他了,你的問題就清楚了!政黨或者朝廷做宣傳不過是為了維護既得利益,但是歷史沒點謎團也就沒啥意思了!

I. 為什麼中學歷史教科書不把中華民國當成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

中華民國的歷史有點復雜,很多歷史意識形態領域的內容現在還是不好說的。所以我們的教科書只是把這段歷史裡面的中國革命史突出出來。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要統一歷史教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