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河北中考歷史是否考七年級內容
明確復告訴你要考,但是不會考大題目制,只會出一些個選擇題(幾題不得了了) 然後可能主觀題里的一些小空會涉及個一兩個,大部分內容在九上九下冊書中,尤其注意兩次世界大戰和幾次重要的資產階級革命和工業革命,可以采購一些中考指導用書。如有疑惑請追問,無疑惑看著採納吧。
⑵ 誰有人教版中考歷史從初一到初三的全部資料,好的再加100分!
http://www.pep.com.cn/czls/jszx/zkzl/zkpx_1_1/
http://www.pep.com.cn/czls/jszx/zkzl/zkpx/
http://www.pep.com.cn/czls/jszx/zkzl/zkst/
http://www.pep.com.cn/czls/jszx/zkzl/mnst/
http://www.pep.com.cn/czls/jszx/zkzl/zkpx_1/
⑶ 中考歷史考初一學的嗎
您好,輕微你是哪個地區的,若用的是人教版歷史書是不考初一的
⑷ 中考歷史考七年級的內容嗎
各地方的考試內容和方式都不同.不過大多數都是要考的~到時候老師肯定會跟你們進行復習的,而且七年級要考的知識不多,所以不用過分的擔心啦!最後,祝你考試成功!
⑸ 中考歷史政治主要(重點)考初幾的知識
中國近現代史和世界近現代史,不同版本的教材內容稍有區別,大致都是初二、初三的內容。初一的中國古代史考得比較簡單
⑹ 我們初一到初三歷史主要學什麼(比如九年級有世界歷史)
樓上給了范圍,如果你想了解具體點的大概內容,上人民教育出版社網,裡面有電子版歷史課本,你點進去看,其實看看目錄就了解大概了,嗯,大部分地區都使用人教版的,如果你們那是別的版本就去他們出版社看也行。
⑺ 中考主要考什麼呀考初一至初三的內容
主要是:語數英各150分,政治歷史合卷150分,其中政治80,歷史70,化學物理合卷150分,物回理90,化學60,還有體育40,實驗操答作10分。總分800。
中考即「初中畢業和高中階段招生考試」,是選拔考試,但又是建立在義務教育基礎上的選拔;中考要考慮初中學生升入高中後繼續學習的潛在能力,但高中教育還是基礎教育的范疇。因此,中考既要堅持考查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又要堅持考查學科能力。
⑻ 中考的歷史政治主要是初幾的內容
初三35分
初二35分
初一15分
事實政治等15分
⑼ 誰有人教版中考歷史從初一到初三的全部資料,好的再加100分!
這是我上學年給初三畢業班學生整理的復習學案,或許對你有幫助。
好的話請加分!
初2009級初中畢業會考歷史復習學案
一、中國古代史。
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滅六國統一中國,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秦王朝。為了鞏固統一①在政治上通過確立皇帝制度、在中央設立三公(丞相管行政、太尉管軍事、御史大夫管監察)九卿、在地方推行郡縣制度從而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②統一貨幣(圓形半兩方孔銅錢)、文字(小篆和隸書)和度量衡。③修築長城(西起隴西東到遼東)。④焚書坑儒加強文化專制。
2、漢武帝的文治武功。①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興辦太學。②頒布「推恩令」解決王國威脅中央的問題。③整理財政:規定貨幣由國家統一鑄造,鹽鐵由國家壟斷經營。④征戰四方,開拓邊疆。(「西南夷」地區和隴西四郡)⑤兩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
3、「絲綢之路」路線:長安—河西走廊—玉門關陽關—新疆天山南北地區—蔥嶺—中亞西亞歐洲
4、開皇之治的開創者是隋文帝楊堅,貞觀之治的開創者是唐太宗李世民,開元盛世的開創者是唐玄宗李隆基。貞觀年間的名臣有房玄齡杜如晦魏徵,開元年間的名臣有姚崇宋璟。被少數民族首領稱為「天可汗」的皇帝是李世民。
5、為了加強與海外的聯系並宣揚國威,明朝時候鄭和七下西洋,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
6、清朝時為了打擊鄭成功等沿海抗清力量而嚴格限制對外貿易的政策稱為「閉關鎖國」政策。它雖然在抵禦外來侵略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它卻是中國近代社會落伍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中國近現代史。
1、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鴉片戰爭,清政府戰敗簽訂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①割讓香港島給英國②賠款2100萬銀元③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給英國④關稅協定。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割讓遼東半島(後三國干涉還遼)、台灣、澎湖列島及附屬島嶼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開放蘇州、杭州、沙市、重慶;允許日本在華投資設廠。
3、1901年清政府與英俄德法美日意奧比西荷簽訂《辛丑條約》:清政府賠償白銀4.5億兩,本息共計9.8億兩;永遠禁止中國人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質的組織(關鍵);拆毀大沽炮台,允許帝國主義派兵駐扎北京至山海關鐵路沿線重要地區;在北京東交民巷設使館界。中國完全論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4、洋務運動(19世紀60——90年代)的內容:①以「自強」為口號興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曾國藩安慶內軍械所、曾國藩和李鴻章江南製造總局、左宗棠福州船政局)②以「求富」為口號創辦了一批近代民用工業。(李鴻章輪船招商局和開平礦務局、張之洞漢陽鐵廠和湖北織布局)③興辦了京師同文館等一批近代新式學堂。④籌劃海防,組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近代海軍。 1895年甲午戰爭中中國戰敗標志著洋務運動的破產。
5、維新思想轉變為愛國救亡政治運動的標志是1895年「公車上書」;維新派的政治團體是強學會;戊戌變法開始的標志是1898年光緒帝頒布《定國是詔》;戊戌六君子分別是譚嗣同、林旭、劉光第、楊銳、楊深秀、康廣仁。
6、1911年10月10日(國民政府「雙十節」)武昌起義爆發。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頒布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憲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換算公元紀年和民國紀年請以1911年為參照年份。比如公元1937年就是民國「1937—1911=26」26年)
7、長征與遵義會議。1934年10月紅軍從江西瑞金出發開始長征。從瑞金出發—突破四道封鎖線血戰湘江—強渡烏江攻佔遵義—遵義會議—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爬雪山—與紅四方面軍在懋功(小金縣)會師—過草地—突破天險臘子口—1935年10月到達陝北在吳起鎮與陝北紅軍會師—1936年10月甘肅會寧三大主力紅軍會師,長征結束。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貴州遵義召開會議,從此結束了「左」傾錯誤在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毛澤東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8、抗日戰爭從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開始,至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簽字投降結束。台兒庄戰役是國民黨正面戰場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百團大戰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敵後戰場取得的重大勝利。抗日戰爭是一百多年來中華民族在反抗外來侵略中取得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9、新政協:1949年9月在北平召開,在全國人大召開前代行人大職權。會議通過了《共同綱領》。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標志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它結束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實現了國家民族的獨立和解放,印證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10、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高度評價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問題的討論,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正確思想路線,做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會議前後還著手進行了「撥亂反正」。——實際上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揭開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序幕,是我國進入到了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主要任務的新時期。
11、改革:從農村開始。農村改革主要是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積極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是國有企業改革,國有企業改革是從擴大企業自主權開始的。
開放:從1978年至今我國已經形成了「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多元化立體的對外開放格局。一共有五個經濟特區:深圳、廈門、汕頭、珠海、海南。
12、20世紀80年代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構想,即「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在此政策指引下,1997年7月1日香港和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祖國。
13、20世紀五十年代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時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萬隆亞非會議上中國代表團提出了「求同存異」方針;1971年在第26屆聯合國大會上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三、世界古代史。
1、金字塔的是作為埃及法老的陵墓,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石階上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倫的《漢謨拉比法典》。公元7世紀日本效仿中國隋唐的封建制度實行「大化改新」。
2、古希臘最繁華的城邦是雅典,在伯里克利執政時期雅典民主政治達到頂峰,公民大會是雅典國家的最高決策機構,基本上實現了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人人平等,但是它卻是建立在奴隸主對奴隸專政基礎之上的民主。
3、古羅馬共和國時期最重要的機構是元老院,最高官職是執政官,最著名的奴隸起義是斯巴達克起義。古羅馬帝國第一個皇帝是屋大維。
4、元朝時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到中國,回國後口授了《馬可•波羅游記》,加速了西歐人開辟新航路的進程。阿拉伯數字是古印度人發明的。
5、佛教的創始人是釋迦牟尼(喬達摩•悉達多),經典是「三藏」;基督教的創始人傳說是耶穌,經典是《聖經》;伊斯蘭教創始人是穆罕默德,經典是古蘭經。
四、世界近現代史。
1、西歐14—16世紀掀起了反封建反神學的資產階級思想文化運動,即文藝復興運動,以人文主義思想為指導,提倡以人為本,肯定人性,肯定現世生活。但丁義大利文學家是由舊時代走向新時代的第一位詩人,代表作《神曲》;達芬奇義大利畫家,代表作《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
2、新航路開辟:義大利人哥倫布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發現了由歐洲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的新航線;葡萄牙人達伽馬第一個找到了從西歐直通東方的新航路;葡萄牙人麥哲倫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實現了人類第一次環球航行,證實了地圓學說。
3、英國斯圖亞特王朝封建反動統治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的發展,這是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1640年長期關閉的議會重新召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提出了限制王權的要求,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開始。革命過程中,克倫威爾率領的新模範軍戰功卓著,最終取得內戰勝利,處死了國王查理一世,克倫威爾自任「護國主」。1688年「光榮革命」標志著革命的完成。為了限制王權,英國議會頒布了《權利法案》,確立議會的最高權力限制王權,國王逐漸處於「統而不治」的地位,在英國確立起了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度。
4、英國的殖民統治嚴重阻礙了英屬北美十三個殖民地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美國獨立戰爭成為必然。1775年萊剋星頓的槍聲標志著戰爭開始;1776年第二屆大陸會議決定組建「大陸軍」,任命華盛頓為總司令。1776年7月4日第二屆大陸會議通過了由傑斐遜(後來成為既華盛頓之後的第三任美國總統)起草的《獨立宣言》:闡述了自由、民主、平等的政治原則,宣告北美殖民地脫離英國管轄獨立——標志著美利堅合眾國的誕生(7月4日成為美國國慶日),稱之為第一部《人權宣言》;
1777年薩拉托加大捷戰爭發生逆轉;1781年約克鎮英軍投降,戰爭結束;1783年通過英美《巴黎和約》英國正式承認美國獨立。(同時將密西西比河以東、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地區劃歸美國);1787年制憲會議上制定了1787年美國憲法,規定了美國是聯邦制國家;美國獨立戰爭是一場以民族解放運動為形式的資產階級革命,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一次資產階級革命,為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掃清了道路;華盛頓作為大陸軍總司令領導美國人民取得了民族的解放和獨立,後成為美國第一任和第二任美國總統,建立完善民主法制、創立合眾國銀行、統一貨幣、建立稅制、鼓勵發展民族工業,由於他在美國獨立戰爭和國家初創中的卓越貢獻而被譽為「美國國父」。
5、法國波旁王朝封建反動統治嚴重阻礙法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成為法國大革命爆發的根源。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發動第一次武裝起義攻佔巴士底監獄標志著革命的開始;1789年法國制憲會議通過了《人權宣言》:自由民主平等天賦人權,國家的主權屬於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原則,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它是法國大革命的綱領性文件;1792年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自由平等博愛」成為政治口號,處死了國王路易十六。之後,以羅伯斯庇爾為首的雅各賓派將大革命推向高潮。1799年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執掌政權。
他對內改革財政、制定《拿破崙法典》、強化國家機構、鎮壓叛亂、肅清王當分子,並於1804年稱帝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帝國——維護了大革命成果具有進步意義;
對外進行一系列戰爭:前期戰爭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維護了大革命成果;後期戰爭轉變為侵略爭霸戰爭——踐踏了別國的主權遭致強烈反抗,最終拿破崙帝國覆滅。
6、18世紀中後期,工場手工業遠遠不能滿足日益擴大市場需求從而開始了工業革命。1765年英國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標志著工業革命的開始。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顯著標志是英國瓦特製成改良型蒸汽機。另外英國的史蒂芬孫發明了蒸汽機車,美國人富爾頓發明了汽船。工業革命將人類帶入了蒸汽時代,導致了工廠企業形式的出現,極大地加速了城市化進程,造就了英法等工業國。
7、19世紀下半葉開始了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力的發明和廣泛應用為主要標志。英國人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提出電磁學理論,為電力的廣泛使用奠定了基礎。英國人貝爾發明了電話,義大利人馬可尼發明了無線電報。德國工程師戴姆勒和狄賽爾製成了內燃機,德國人卡爾本茨發明了第一輛汽車,美國人亨利福特製成了四輪汽車建成汽車裝配線。美國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並成功進行了實驗飛行。美國人愛迪生被譽為「發明大王」。——第二次工業革命將人類帶入了電氣時代。
8、19世紀後半葉,奴隸制種植園經濟的存在嚴重阻礙了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成為美國內戰爆發的根源。南北雙方斗爭的焦點是奴隸制存廢問題。1860年主張限制奴隸制的林肯當選美國總統成為內戰的導火線。南方首先挑起戰爭,並在戰爭初期占據優勢。林肯政府先後頒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宣布廢除奴隸制,叛亂諸州努力獲得自由),並在葛底斯堡戰役中扭轉了戰爭局勢,最終取得了勝利,但是林肯卻遇刺身亡。美國南北戰爭是一次以內戰為形式的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為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騰飛掃清了障礙。林肯廢除了黑人奴隸制,維護了國家的統一,流芳百世。
9、1868年起日本明治政府進行了一場以「富國強兵、殖產興業、文明開化」為口號的改革,史稱「明治維新」。政治上「廢藩置縣」,建立中央集權制國家;經濟上積極發展工商業,允許土地自由買賣;文化上積極發展近代教育;生活上提倡歐美生活方式;軍事上實行徵兵制,建立效忠天皇的「皇軍」。明治維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革,使日本走上了獨立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但同時卻保留大量封建殘余,很快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
10、馬克思主義三大理論來源分別是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法國空想社會主義學說。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寫的綱領《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即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11、三國同盟的核心是德國,1882年《德奧意三國同盟條約》的簽訂標志著它的最終形成;三國協約的核心是英國,1907年《英俄協約》簽訂標志形成。巴爾干半島成為大戰的火葯桶。薩拉熱窩事件成為一戰的導火線。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經典戰役是凡爾登戰役(歐洲的「絞肉機」)。一戰是一場爭奪世界霸權的帝國主義戰爭。
12、近代自然科學的奠基人是英國物理學家牛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建立了經典力學體系;近代生物學的奠基人是英國的達爾文《物種起源》闡述了「自然選擇、適者生存」的規律;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
13、17—18世紀歐洲掀起了啟蒙運動,其中心在法國,伏爾泰是傑出代表。宣揚自由、民主、平等、法制、天賦人權等政治原則,為資產階級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礎。
14、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是世界現代史的開端。
15、1919年一戰戰勝國在法國巴黎召開帝國主義分贓會議——巴黎和會,美英法操縱會議,中心問題是如何處置戰敗後的德國。最終達成了《凡爾賽合約》,合約把德國在山東攫取的權益轉交給了日本,引發了中國五四運動,中國政府拒絕在合約上簽字。通過合約帝國主義確立了在歐洲西亞非洲的統治秩序「凡爾賽體系」。1921年美中英日等國在華盛頓集會,中心議題是限制海軍軍備以及遠東和太平洋地區問題。在會議召開過程中,中國基本上恢復了在山東的主權。最終簽訂的《九國公約》實際上把中國又回復到了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宰割的局面。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共同形成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16、1929—1933年爆發了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大危機。為了盡快擺脫危機美國總統羅斯福實行「羅斯福新政」,中心是全面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財政上大力整頓銀行回復銀行信用;工業上實施「產業復興法」,是最主要的反危機措施(其中採用以工代賑等內容為各國所仿效);農業上復興農業。「羅斯福新政」使得美國擺脫危機並逐漸復甦,但它無法使美國避免新的危機。
17、1939年9月1日,德國突襲波蘭,二戰爆發。1941年6月德軍突襲蘇聯戰爭擴大,蘇聯人民開始了艱苦卓絕的衛國戰爭。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二戰達到最大規模。1942年中蘇美英等國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極大加速了戰爭勝利的進程。二戰的重大轉折點是蘇德戰場的斯大林格勒戰役。1944年英美盟軍在法國諾曼底登陸開辟對德作戰第二戰場,加速了戰爭進程。1945年斯大林、羅斯福、丘吉爾召開雅爾塔會議,確定了在戰後成立聯合國實現德國民主化等問題,實際上為戰後形成的兩極格局奠定了基礎。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9月2日日本簽字投降,二戰勝利結束。
18、二戰後歐洲憑借原有的經濟基礎,得益於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興起,藉助馬歇爾計劃的援助,加之政府全面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經濟迅速振興,發展最快的聯邦德國成為西歐經濟第一強國。為了振興雄風和提高國際地位,西歐逐漸走上聯合自強道路。1967年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1993年成立歐洲聯盟。
19、戰後日本實行民主化改革,重視科學技術、注重教育和人才培養,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加上美國的大力援助和扶持,日本經濟迅速騰飛。20世紀80年代後期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
20、二戰後印度不僅實現了糧食的基本自給,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並且在科學技術的一些重要領域取得了重大成就;新加坡被譽為「神奇的港口之國」;韓國創造了「驚人的漢江之奇」;
21、20世紀末期的東歐巨變和1991年蘇聯解體標志著兩極格局的崩潰。世界格局向多極化方向發展,但是在當前一超(美國)多強(中國、歐盟、日本、俄羅斯)的局面還將長期維持。這一局勢的發展演變有利於世界的和平穩定。但是少數推行強權政治的大國仍在嚴重干擾世界和平,局部戰爭和沖突不斷,典型事例有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伊拉克戰爭等。
22、20世紀90年代經濟全球化趨勢急速加快。出現了世界貿易組織(WTO)、歐洲聯盟(EU)、亞太經合組織(APEC)、北美自由貿易區等國際和區域性經濟組織,跨國公司在其中扮演著主角。世界經濟全球化有利於世界經濟尤其是發達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但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我們中國應該緊緊抓住機遇,不斷進行自我改革,積極迎接挑戰,化被動為主動。
23、20世紀50年代以來開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最突出的核心技術是計算機網路技術。
⑽ 人教版中考歷史都考哪幾課有人說初一上下冊都不考,,歷史老師回答下
至2012--2017年,中國古代史13--15分,近代史7--15分,現代史1--12分,世界史古代1分,近代史5--10分,現代史1--14分,祝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