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世界盃歷史上最大的比分是多少
匈牙利10比1勝薩爾瓦多(1982年世界盃小組賽)
澳大利亞31比0勝美屬薩莫阿(2002年世界盃預選專賽)
最懸殊的足球比分屬
據說1979年南斯拉夫聯賽中曾經出現了134比1的驚人數字,當時便有人預言其「空前絕後」。但在23年後,這個紀錄便被無情地打破了,完成這一「壯舉」的是來自非洲島國馬達加斯加的兩支球隊,他們在2003年10月31日國內錦標賽第6輪中創造了149比0的恐怖紀錄。
最終獲勝的一方叫做AS阿德瑪隊,但這149個進球中沒有一個來自AS阿德瑪隊員的腳下,全部的進球都出自失利的一方——奧林匹克埃米內隊員自己製造。也就是說,失利一方奉獻給對手149個烏龍球。
這是一場驚世駭俗的比賽,當時奧林匹克埃米內的主教練拉特斯曼德雷塞·拉特薩拉扎卡在比賽中同當值主裁判發生爭執,結果奧林匹克埃米內的球員出於泄憤的目的,瘋狂地對本方大門發動猛攻。每當自己從中圈開球後,全隊球員整齊一致地向自家球門怒射,一個接一個的進球讓對方球員呆立當堂,而主裁判也並沒有終止比賽,最終149比0——這個世界足球歷史上的第一懸殊比分誕生了
『貳』 世界盃歷史上最大比分是多少
這里記錄了世界盃的所以記錄 你看了絕對滿意
http://blog.hexun.com/dfycl/3241305/viewarticle.html
http://blog.hexun.com/dfycl/3241305/viewarticle.html
世界盃的來歷
現代足球起源於英國,雖後風靡世界。由於足球運發動發展,國際比賽也隨之出現。1896年,第一界現代奧運會在希臘舉行時,足球就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丹麥以9:0大勝希臘,成為奧運會第一個足球冠軍。因為奧運會不允許職業運動員參加,到了1928年(第九界奧運會)足球比賽已無法持續。
1928年奧運會結束後,國際足聯召開代表會議,一致通過決議,舉辦四年一次的世界足球錦標賽。這對於世界足球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和提高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最初這個新的足球大賽稱為「世界足球錦標賽」。1956年,國際足聯在盧森堡召開的會議上,決定易名為「雷米特杯賽」。這是為表彰前國際足聯主席法國人雷米特為足球運動所作出的成就。雷米特擔任國際足聯主席33年(1921-1954),是世界足球錦標賽的發起者和組織者。後來,有人建議將兩個名字聯起來,稱為「世界足球錦標賽---雷米特杯」。於是,在赫爾辛基會議上決定更名為「世界足球錦標賽---雷米特杯」,簡稱」世界盃「。
世界盃賽的獎杯是1928年,國際足聯為得勝者特製的獎品,是由巴黎著名首飾技師弗列爾鑄造的。其模特是希臘傳說中的勝利女神尼凱,她身著古羅馬束腰長袍,雙臂伸直,手中捧一隻大杯。雕像由純金鑄成,重1800克,高30厘米,立在大理石底座上。此杯為流動獎品,誰得了冠軍,可把金杯保存4年,到下一界杯賽前交還給國際足聯,以便發給新的世界冠軍。此外有一個附加規定是:誰連續三次獲得世界冠軍,誰將永遠得到次杯。
1970年,第九界世界盃賽時,烏拉圭、義大利、巴西都已獲得過兩次冠軍。因此都有永遠佔有次杯的機會,結果是巴西隊捷足先得,佔有了次杯。
為此,國際足聯還得准備一個新獎杯,以發給下界冠軍。1971年5月,國際足聯舉行新杯審議會,經過對53種方案評議後,決定採用義大利人加扎尼亞的設計方案---兩個力士雙手高擎地球的設計方案。這個造形象徵著體育的威力和規模。新杯定名為」國際足聯世界盃「。該杯高36厘米,重5公斤,當時價值2萬美元。1974年第十界世界盃賽,西德隊作為冠軍第一次領取了新杯。這回,國際足聯規定新杯為流動獎品,不論哪個隊獲得多少冠軍,也不能佔有此杯了。
世界盃歷史回顧
1930年第1世界盃賽—主辦地:烏拉圭
- 本屆杯賽沒有預選賽,只有13支國家隊參賽,兩個南美國家和阿根廷攜手進入決賽。烏拉圭國家足球隊成為第一個世界盃冠軍。
- 第一屆世界盃足球賽為世界足球運動開創了一個新紀元。
1934年第2世界盃賽—主辦地:義大利
- 本屆杯賽第一次進行了電台的實況轉播。
- 義大利與捷克斯洛伐克爭奪冠軍,東道主隊首次奪得世界盃冠軍。
1938年第3世界盃賽—主辦地:法國
- 這屆杯賽上,上屆冠軍和東道主球隊直接進入決賽階段比賽,這項決定一直沿用至今。
- 最終決賽在義大利和匈牙利之間進行,義大利隊以4比2的比分再次蟬聯冠軍。
1950年第4世界盃賽—主辦地:巴西
- 經過第一輪小組循環賽,巴西、烏拉圭、西班牙和瑞典進入四強,他們需要再次以循環賽的形式決出冠軍。巴西隊與烏拉圭隊的最後決戰在馬拉卡納上演,老道的烏拉圭隊頂住了場上和場外的壓力,第二次獲得世界盃冠軍榮譽。
- 本屆杯賽的觀眾人數首次突破100萬,並創造了平均每場6萬名觀眾的世界盃記錄。巴西球員阿德米爾榮獲最佳射手獎,在比賽中,他共攻入7球。還值得一提的是,整個比賽沒有一名隊員被罰出場,大概是經過二戰的洗禮,人們更加珍視和睦友善了。
1954年第5世界盃賽—主辦地:瑞士
- 本屆杯賽在瑞士的五個城市進行, 26場比賽總共打進140個進球,令球迷大飽眼福。平均每場進5.38球的記錄也是歷屆世界盃決賽階段比- - 賽最高的。本屆杯賽,球員們首次穿上了印有號碼的球衣。另外,電視首次運用於世界盃賽的轉播。
- 聯邦德國隊戰勝匈牙利隊最後獲得冠軍,開始了他們在世界盃賽上的輝煌歷程。
1958年第6世界盃賽—主辦地:瑞典
- 這屆比賽的大明星是巴西隊年僅17歲的天才球員貝利,他司職左邊鋒,與加林查、扎加洛、瓦瓦組成世界上最鋒利的前鋒線。另一位明星是法國隊的方丹,他是第一位在世界盃決賽階段每場比賽都有進球的球星,創造了至今無人打破的一屆世界盃進13球的最高記錄。
- 東道主瑞典隊發揮出眾,進入冠軍決賽,與爭奪冠軍。但巴西藝術足球很快向世人證明了它的威力,巴西隊第一次奪得世界盃冠軍。
- 中國隊首次參加了世界盃預選賽,但未能獲得出線權。
1962年第7世界盃賽—主辦地:智利
- 這屆杯賽被稱為歷史上最粗野的一次世界盃賽。幾乎每場比賽都有球員被罰出場外。開賽三天,竟然有34名球員是被抬下場的。
- 巴西隊戰勝捷克斯洛伐克隊成為第三個兩次獲得世界盃冠軍的隊伍,在世界掀起了猛烈的「黃色風浪」。
1966年第8世界盃賽—主辦地:英格蘭
- 本屆杯賽上的最大黑馬屬於朝鮮隊,是世界盃賽上首次進入復賽的亞洲球隊。
- 在英格蘭與聯邦德國的冠軍爭奪戰中,英格蘭隊的赫斯特成為了東道國的英雄,他成為迄今為止唯一一位在決賽中上演「帽子戲法」的球員,現代足球隊發源國第一次登上了冠軍獎台。
1970年第9世界盃賽—主辦地:墨西哥
- 隨著各大洲足球運動的發展,國際足聯首次決定在歐洲和南美洲之外的地區舉辦世界盃賽,最後選中了墨西哥。
- 冠軍爭奪戰中巴西最後以4比1戰勝義大利隊,取得劃時代的勝利,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第一支三次奪冠的隊伍,並永久佔有了「雷米特杯」。
1974年第10世界盃賽—主辦地:聯邦德國
- 這屆杯賽正值世界足球技術革新的熱潮,以荷蘭人創造的「全攻全守」為代表,為足球帶來了新的活力。
- 聯邦德國隊與荷蘭隊踢了一場永垂史冊的決賽,在全場觀眾的歡呼聲中,聯邦德國隊第二次登上了冠軍領獎台。
1978年第11世界盃賽—主辦地:阿根廷
- 本屆世界盃賽實現了一個歷史性的突破,參賽隊伍第一次超過了100支。
- 阿根廷隊與上屆亞軍荷蘭隊斯爭奪桂冠。最後,阿根廷隊以3比1的比分使荷蘭隊再次屈居「老二」。這也是世界盃歷史上第五次由東道主奪魁。
1982年第12世界盃賽—主辦地:西班牙
- 本屆杯賽擴軍至24支球隊。
- 義大利與西德進行冠軍爭霸戰。義大利成為繼巴西後,第二個獲得三次世界盃冠軍頭銜的國家。羅西也以6球獲得本屆杯賽的最佳射手和最佳球員獎。
1986年第13世界盃賽—主辦地:墨西哥
- 這屆世界盃的主辦國哥倫比亞因財政困難宣布放棄。墨西哥代替哥倫比亞承辦世界盃比賽,並成為了第一個舉辦過兩屆世界盃賽的國家。
- 阿根廷隊與西德隊爭奪冠軍,巨星馬拉多納顯示出他作為本屆杯賽最佳球員的風采,本屆杯賽成了他表演的大舞台。阿根廷最後獲得冠軍。
1990年第14世界盃賽—主辦地:義大利
- 本屆杯賽的英雄人物當屬老將米拉、最佳射手斯基拉奇和阿根廷門神戈耶切亞。冠軍最後屬於西德隊,西德與義大利、巴西一樣,成為三次獲得世界盃冠軍的國家。
- 本屆杯賽吸引了近267億次電視觀眾,門票收入達1.4億美元,創歷史最高記錄。
1994年第15世界盃賽—主辦地:美國
- 本屆世界盃決賽圈比賽充滿了精彩刺激的場面和令人叫絕的進球。沙特隊闖入了16強,為亞洲足球贏得了榮譽。本屆杯賽上最大的悲劇是哥倫比亞球員埃斯科巴因將球打入自家球門,回國後慘遭殺害。
- 最後的決賽的雙方是巴西隊和義大利隊,兩隊都分別獲得過三屆世界盃冠軍。比賽在120分鍾內沒有分出高低,點球決戰,巴西人再次捧杯,成為世界上唯一一支獲得四屆世界盃冠軍的國家。
1998年第16世界盃賽—主辦地:法國
- 本屆杯賽世界盃擴軍到32支球隊,最大的黑馬是首次進入世界盃決賽階段比賽的克羅埃西亞隊,他們最終獲得第3名,隊中蘇克爾成為本屆世界盃最佳射手。
- 7月12日成為了法國人的節日,在決賽中,中場大將齊達內在上半場兩次頭槌破門,為法國隊奪冠早早奠定了勝局。
2002年第17世界盃賽—主辦地:韓國、日本
- 世界盃歷史上首次由兩國合辦。本屆杯賽以弱勝強的冷門頻出,數個奪標熱門隊伍止步於小組賽。
- 決賽在巴西和德國之間進行,巴西隊第5次獲得世界盃冠軍。
- 決賽在巴西和德國之間進行,巴西隊最終獲勝,至此在世界盃歷史上巴西隊5次奪冠。
- 東道國韓國隊獲得第4名,創造了亞洲球隊在世界盃歷史上的新紀錄。
- 中國隊首次進入世界盃決賽階段的比賽,小組賽三場未進球,以失9球、積0分的成績無功而返。
世界盃記錄大全
年齡最大的世界冠軍:迪諾&S226;佐夫(義大利)40歲
年齡最小的世界冠軍:貝利(巴西)17歲
年齡最大的參賽球員:羅傑&S226;米拉(喀麥隆)42歲零39天
年齡最小的參賽球員:諾曼&S226;懷特塞德(北愛爾蘭)17歲零42天
年齡最大的進球球員:羅傑&S226;米拉(喀麥隆)42歲零39天
年齡最小的進球球員:貝利(巴西)17歲239天
第一個進球:勞倫特(法國),1930,法國-烏拉圭
第一個點球:羅薩斯(墨西哥),1930,阿根廷-墨西哥
第一個烏龍球:馬努埃爾&S226;羅薩斯(墨西哥)1930,墨西哥-智利
第一個帽子戲法:斯塔比萊(阿根廷)1930,阿根廷-墨西哥
最短時間帽子戲法:基斯(匈牙利)1982,匈牙利-薩爾瓦多
第一位被罰出場球員:加林多(秘魯)1930秘魯-羅馬尼亞
第一位被罰出場守門員:帕格利烏卡(義大利)1994 義大利-挪威
第一張黃牌:洛普切夫(蘇聯),1970,
第一張紅牌:卡士澤(智利),1974,智利-西德
進球最少的最佳射手:內耶德利安(捷克斯洛伐克)1934
最快被罰出場球員:何塞·巴蒂斯塔(烏拉圭)1986 烏拉圭-蘇格蘭 56秒
比分最懸殊的比賽:1982,匈牙利-薩爾瓦多10:1
單場進球最多紀錄:1954,奧地利7-5瑞士
最快進球紀錄:2002,哈坎-蘇克,土耳其-韓國,11秒
替補上場最快進球紀錄:莫拉雷斯(烏拉圭),2002,烏拉圭-塞內加爾,17秒
單屆進球最多國家:1954,匈牙利,27球
連續4屆進球者:貝利(58年6球,62年1球,66年1球,70年4球)賽爾勒(58年1球,62年2球,66年2球,70年3球)
單屆世界盃進球最多射手:方丹(法國),13球,1958
單屆世界盃頭槌進球最多射手:克洛斯,5球,2002
世界盃進球最多球員:穆勒(德國),14球,70年-10球, 74年-4球
世界盃最多丟球門將:代亞耶亞(沙特),25球,94年6個,98年8個、02年12個
單場比賽進球最多者:薩連科,5球,94年,俄羅斯--喀麥隆 6:1
單場比賽紅黃牌最多:2002年,德國-喀麥隆,16張
比賽場次最多球員:馬特烏斯(德國),5屆25場,共2048分鍾
最長不失球記錄: 曾加(義大利),90年,5場比賽共518分鍾不失球
被犯規次數最多選手:馬拉多納(阿根廷),53次,90年
世界盃足球賽進球里程碑
進球序號 時間 運動員 國籍 比賽 比分
1 1930.07.13 勞倫特 法國 法國隊——墨西哥隊 4:1
100 1934.05.27 約納松 瑞典 瑞典隊——阿根廷隊 3:2
200 1938.06.02 韋特斯特勒姆 瑞典 瑞典隊——古巴隊 8:0
300 1950.07.13 阿倫布魯 巴西 巴西隊——西班牙隊 6:1
400 1954.06.23 萊夫特 土耳其 土耳其隊——聯邦德國隊 2:7
500 1958.06.11 拉恩 聯邦德國 聯邦德國隊——捷克斯洛伐克隊 2:2
600 1962.06.02 傑爾科維奇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隊——烏拉圭隊 3:1
700 1966.07.16 查爾頓 英格蘭 英格蘭隊——墨西哥隊 2:0
800 1970.07.10 賈爾辛霍 巴西 巴西隊——英格蘭隊 1:0
900 1974.06.23 耶扎爾德 阿根廷 阿根廷隊——海地隊 4:1
1000 1978.06.11 羅·倫森布林克 荷蘭 荷蘭隊——蘇格蘭隊 2:3
1100 1982.06.19 鮑爾塔查 蘇聯 蘇聯隊——紐西蘭隊 3:0
1200 1986.06.09 帕潘 法國 法國隊——加拿大隊 1:0
1300 1986.06.18 加里·萊因克 英格蘭 英格蘭隊——巴拉圭隊 3:0
1400 1990.06.16 格·斯特羅姆貝里 瑞典 瑞典隊——蘇格蘭隊 1:2
1500 1994.06.25 阿明 沙烏地阿拉伯 沙烏地阿拉伯隊——摩洛哥隊 2:1
1600 1994.07.17 布蘭科 巴西 巴西隊——義大利隊 3:2
歷屆世界盃排名
1930年世界盃
第一名 烏拉圭
第二名 阿根廷
第三名 美國
第四名 南斯拉夫
第五名 智利
第六名 巴西
第七名 羅馬尼亞
第八名 巴拉圭
第九名 法國
第十名 秘魯
第十一名 比利時
第十二名 波利維亞
第十三名 墨西哥
1934年世界盃
第一名 義大利
第二名 捷克斯洛伐克
第三名 德國
第四名 奧地利
第五名 西班牙
第六名 匈牙利
第七名 瑞士
第八名 瑞典
第九名 阿根廷
第十名 法國
第十一名 荷蘭
第十二名 羅馬尼亞
第十三名 埃及
第十四名 巴西
第十五名 比利時
第十六名 美國
1938年世界盃
第一名 義大利
第二名 匈牙利
第三名 巴西
第四名 瑞典
第五名 捷克斯洛伐克
第六名 瑞士
第七名 古巴
第八名 法國
第九名 羅馬尼亞
第十名 德國
第十一名 波蘭
第十二名 挪威
第十三名 比利時
第十四名 荷蘭
第十五名 荷屬安德烈斯
1950年世界盃
第一名 烏拉圭
第二名 巴西
第三名 瑞典
第四名 西班牙
第五名 南斯拉夫
第六名 瑞士
第七名 義大利
第八名 英格蘭
第九名 智利
第十名 美國
第十一名 巴拉圭
第十二名 玻利維亞
第十三名 墨西哥
1954年世界盃
第一名 聯邦德國
第二名 匈牙利
第三名 奧地利
第四名 烏拉圭
第五名 瑞士
第六名 巴西
第七名 英格蘭
第八名 南斯拉夫
第九名 法國
第十名 土耳其
第十一名 義大利
第十二名 比利時
第十三名 墨西哥
第十四名 捷克斯洛伐克
第十五名 蘇格蘭
第十六名 韓國
1958年世界盃
第一名 巴西
第二名 瑞典
第三名 法國
第四名 聯邦德國
第五名 威爾士
第六名 蘇聯
第七名 北愛爾蘭
第八名 南斯拉夫
第九名 巴拉圭
第十名 捷克斯洛伐克
第十一名 匈牙利
第十二名 英格蘭
第十三名 阿根廷
第十四名 蘇格蘭
第十五名 奧地利
第十六名 墨西哥
1962年世界盃
第一名 巴西
第二名 捷克斯洛伐克
第三名 智利
第四名 南斯拉夫
第五名 匈牙利
第六名 蘇聯
第七名 聯邦德國
第八名 英格蘭
第九名 義大利
第十名 阿根廷
第十一名 墨西哥
第十二名 西班牙
第十三名 烏拉圭
第十四名 哥倫比亞
第十五名 保加利亞
第十六名 瑞士
1966年世界盃
第一名 英格蘭
第二名 聯邦德國
第三名 葡萄牙
第四名 蘇聯
第五名 阿根廷
第六名 匈牙利
第七名 烏拉圭
第八名 朝鮮
第九名 義大利
第十名 西班牙
第十一名 巴西
第十二名 墨西哥
第十三名 法國
第十四名 智利
第十五名 保加利亞
第十六名 瑞士
1970年世界盃
第一名 巴西
第二名 義大利
第三名 聯邦德國
第四名 烏拉圭
第五名 蘇聯
第六名 墨西哥
第七名 秘魯
第八名 英格蘭
第九名 瑞典
第十名 羅馬尼亞
第十一名 比利時
第十二名 以色列
第十三名 保加利亞
第十四名 摩洛哥
第十五名 捷克斯洛伐克
第十六名 薩爾瓦多
1974年世界盃
第一名 聯邦德國
第二名 荷蘭
第三名 波蘭
第四名 巴西
第五名 瑞典
第六名 民主德國
第七名 南斯拉夫
第八名 阿根廷
第九名 蘇格蘭
第十名 義大利
第十一名 智利
第十二名 保加利亞
第十三名 烏拉圭
第十四名 澳大利亞
第十五名 海地
第十六名 扎伊爾
1978年世界盃
第一名 阿根廷
第二名 荷蘭
第三名 巴西
第四名 義大利
第五名 波蘭
第六名 聯邦德國
第七名 奧利地
第八名 秘魯
第九名 突尼西亞
第十名 西班牙
第十一名 蘇格蘭
第十二名 法國
第十三名 瑞典
第十四名 伊朗
第十五名 匈牙利
第十六名 墨西哥
1982年世界盃
第一名 義大利
第二名 聯邦德國
第三名 波蘭
第四名 法國
第五名 巴西
第六名 英格蘭
第七名 蘇聯
第八名 奧地利
第九名 北愛爾蘭
第十名 比利時
第十一名 阿根廷
第十二名 西班牙
第十三名 阿爾及利亞
第十四名 匈牙利
第十五名 蘇格蘭
第十六名 南斯拉夫
第十七名 喀麥隆
第十八名 捷克斯洛伐克
第十九名 宏都拉斯
第二十名 秘魯
第二十一名 科威特
第二十二名 智利
第二十三名 紐西蘭
第二十四名 薩爾瓦多
1986年世界盃
第一名 阿根廷
第二名 聯邦德國
第三名 法國
第四名 比利時
第五名 巴西
第六名 墨西哥
第七名 西班牙
第八名 英格蘭
第九名 丹麥
第十名 蘇聯
第十一名 摩洛哥
第十二名 義大利
第十三名 巴拉圭
第十四名 波蘭
第十五名 保加利亞
第十六名 烏拉圭
第十七名 葡萄牙
第十八名 匈牙利
第十九名 蘇格蘭
第二十名 韓國
第二十一名 北愛爾蘭
第二十二名 阿爾及利亞
第二十三名 伊拉克
第二十四名 加拿大
1990年世界盃
第一名 聯邦德國
第二名 阿根廷
第三名 義大利
第四名 英格蘭
第五名 南斯拉夫
第六名 捷克斯洛伐克
第七名 喀麥隆
第八名 愛爾蘭
第九名 巴西
第十名 西班牙
第十一名 比利時
第十二名 羅馬尼亞
第十三名 哥斯大黎加
第十四名 哥倫比亞
第十五名 荷蘭
第十六名 烏拉圭
第十七名 蘇聯
第十八名 蘇格蘭
第十九名 奧地利
第二十名 埃及
第二十一名 瑞典
第二十二名 韓國
第二十三名 美國
第二十四名 阿聯酋
1994年世界盃
第一名 巴西
第二名 義大利
第三名 瑞典
第四名 保加利亞
第五名 德國
第六名 羅馬尼亞
第七名 荷蘭
第八名 西班牙
第九名 奈及利亞
第十名 阿根廷
第十一名 比利時
第十二名 沙特
第十三名 墨西哥
第十四名 美國
第十五名 瑞士
第十六名 愛爾蘭
第十七名 挪威
第十八名 俄羅斯
第十九名 哥倫比亞
第二十名 韓國
第二十一名 玻利維亞
第二十二名 喀麥隆
第二十三名 摩洛哥
第二十四名 希臘
1998年世界盃
第一名 法國
第二名 巴西
第三名 克羅埃西亞
第四名 荷蘭
第五名 義大利
第六名 阿根廷
第七名 德國
第八名 丹麥
第九名 英格蘭
第十名 南斯拉夫
第十一名 羅馬尼亞
第十二名 奈及利亞
第十三名 墨西哥
第十四名 巴拉圭
第十五名 挪威
第十六名 智利
第十七名 西班牙
第十八名 摩洛哥
第十九名 比利時
第二十名 伊朗
第二十一名 哥倫比亞
第二十二名 牙買加
第二十三名 奧地利
第二十四名 南非
第二十五名 喀麥隆
第二十六名 突尼西亞
第二十七名 蘇格蘭
第二十八名 沙特
第二十九名 保加利亞
第三十名 韓國
第三十一名 日本
第三十二名 美國
2002年世界盃
第一名 巴西
第二名 德國
第三名 土耳其
第四名 韓國
第五名 西班牙
第六名 英格蘭
第七名 塞內加爾
第八名 美國
第九名 日本
第十名 丹麥
第十一名 墨西哥
第十二名 愛爾蘭
第十三名 瑞典
第十四名 比利時
第十五名 義大利
第十六名 南非
第十七名 阿根廷
第十八名 巴拉圭
第十九名 哥斯大黎加
第二十名 喀麥隆
第二十一名 葡萄牙
第二十二名 俄羅斯
第二十三名 克羅埃西亞
第二十四名 厄瓜多
第二十五名 波蘭
第二十六名 烏拉圭
第二十七名 奈及利亞
第二十八名 法國
第二十九名 突尼西亞
第三十名 斯洛維尼亞
第三十一名 中國
第三十二名 沙特
『叄』 歷史的最大輸球比分是多少
歷史上比分最懸殊的紀錄149比0一場90分鍾足球比賽的最懸殊比分是多少?據說1979年南斯拉夫聯賽中曾經出現了134比1的驚人數字,當時便有人預言其「空前絕後」。但在23年後,這個紀錄便被無情地打破了,完成這一「壯舉」的是來自非洲島國馬達加斯加的兩支球隊,他們在2003年10月31日國內錦標賽第6輪中創造了149比0的恐怖紀錄。最終獲勝的一方叫做AS阿德瑪隊,但這149個進球中沒有一個來自AS阿德瑪隊員的腳下,全部的進球都出自失利的一方——奧林匹克埃米內隊員自己製造。換言之,失利一方奉獻給對手149個烏龍球。創造歷史的過程是這樣的:奧林匹克埃米內的主教練拉特斯曼德雷塞·拉特薩拉扎卡在比賽中同當值主裁判發生爭執,結果奧林匹克埃米內的球員出於泄憤的目的,瘋狂地對本方大門發動猛攻。每當自己從中圈開球後,全隊球員整齊一致地向自家球門怒射,一個接一個的進球讓對方球員呆立當堂,而主裁判也並沒有終止比賽,最終149比0——這個世界足球歷史上的第一懸殊比分誕生了。馬達加斯加的聯賽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共有7支球隊參加,單循環後前4名進入第二階段打雙循環,第一名獲得冠軍。AS阿德瑪同奧林匹克埃米內的比賽是最後一輪,賽前AS阿德瑪積9分而奧林匹克埃米內為6分,後者只要能以兩球取勝就可以超越對手拿到冠軍。正是在這種綳斷神經的背景下,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奧林匹克埃米內才幹出了如此的驚人之舉
『肆』 世界盃歷史最大比分是多少
1982年世界盃小組賽,匈牙利10比1擊敗薩爾瓦多,創造世界盃歷史上比分最懸殊紀錄。
『伍』 亞洲杯歷史上最大的比分差距是哪一場比賽
亞洲杯歷史上,從第一屆到第四屆決賽階段都採取單循環制,直到1972年第五屆亞洲杯才版開始採取淘權汰賽制。在那屆亞洲杯半決賽中,伊朗隊2比1戰勝柬埔寨隊,韓國隊1比1戰平泰國(點球2比1)。此後的幾屆亞洲杯半決賽,凈勝比分都沒有超過2球。1976年亞洲杯半決賽,伊朗2比0戰勝中國;1992年亞洲杯半決賽,沙特2比0戰勝阿聯酋已是最大比分。2004年亞洲杯半決賽,日本隊4比3戰勝巴林隊,成為半決賽歷史上進球最多的一場比賽。上屆亞洲杯半決賽,韓國和伊拉克隊120分鍾內戰成0比0,點球大戰中伊拉克4比3勝出;另一場比賽中,沙特3比2力克日本隊,同樣沒有打破凈勝2球的紀錄。本屆亞洲杯半決賽中,澳大利亞6比0狂勝烏茲別克,不但打破了日本隊的最大贏球比分(小組賽5比0沙特),而且創造了亞洲杯半決賽歷史上最懸殊的比分紀錄。
『陸』 世界籃球和足球歷史上最懸殊的比分是多少
一場90分鍾足球比賽的最懸殊比分是多少?據說1979年南斯拉夫聯賽中曾經出現了134比1的驚人數字,當時便有人預言其「空前絕後」。但在23年後,這個紀錄便被無情地打破了,完成這一「壯舉」的是來自非洲島國馬達加斯加的兩支球隊,他們在10月31日國內錦標賽第6輪中創造了149比0的恐怖紀錄。
最終獲勝的一方叫做AS阿德瑪隊,但這149個進球中沒有一個來自AS阿德瑪隊員的腳下,全部的進球都出自失利的一方——奧林匹克埃米內隊員自己製造。換言之,失利一方奉獻給對手149個烏龍球。
創造歷史的過程是這樣的:奧林匹克埃米內的主教練拉特斯曼德雷塞·拉特薩拉扎卡在比賽中同當值主裁判發生爭執,結果奧林匹克埃米內的球員出於泄憤的目的,瘋狂地對本方大門發動猛攻。每當自己從中圈開球後,全隊球員整齊一致地向自家球門怒射,一個接一個的進球讓對方球員呆立當堂,而主裁判也並沒有終止比賽,最終149比0——這個世界足球歷史上的第一懸殊比分誕生了。
馬達加斯加的聯賽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共有7支球隊參加,單循環後前4名進入第二階段打雙循環,第一名獲得冠軍。AS阿德瑪同奧林匹克埃米內的比賽是最後一輪,賽前AS阿德瑪積9分而奧林匹克埃米內為6分,後者只要能以兩球取勝就可以超越對手拿到冠軍。正是在這種綳斷神經的背景下,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奧林匹克埃米內才幹出了如此的驚人之舉。
但是這場比賽最後沒有被國際足聯和該國足協承認,奧林匹克埃米內的教練和場上球員還全部被罰終生禁賽。
目前官方承認的紀錄是澳大利亞在2002年大洋洲世界盃預選賽中對美屬薩莫亞的比賽中的31:0
到昨天為止,本賽季共有88場比賽至少有一方得分在81分以下,考慮到這一點,布萊恩特81分的壯舉確實可以稱得上「一個人對抗一支球隊」。有一天,科比的81分甚至是威爾特·張伯倫的100分都可能被後來者超越,但他們以一當五的故事,必將在眾口相傳中成為經典。
籃球短短百餘年的歷史上,
這種瘋狂得分的情況雖不多見,但也不是絕無僅有。以下就是一些足以令人乍舌的「一人球隊」:
●有記載的籃球比賽中,得分最多的球員是一位名叫沃梅林的瑞典少年。1974年2月5日,沃梅林的球隊在一場比賽中以272比0大勝對手,13歲的沃梅林包辦了本隊的全部得分。
●1953年,洛杉磯州大校隊以206比82戰勝香檳大學三年級隊,約翰·巴伯獨得188分,比對手全隊多出106分。
●女子籃球界也不乏英豪,1929年高中女生博伊德在一場163比3的比賽中投中156分,創下高中女子籃球得分紀錄,其中79分來自罰球。
●1954年2月13日,弗爾曼大學校隊球員塞爾維幫助自己的球隊以149比95戰勝紐貝里大學,他不但在比賽中貢獻了100分,個人投籃命中率也高達62.1%。
●在1904-1905賽季的一場大學聯賽中,威斯康星大學的斯坦梅茨投中44分,幫助本隊取得80比10的勝利,要知道那時每支球隊的場均得分不過二三十分。
●NBA歷史上的「三雙王」奧斯卡·羅伯遜早在大學時代就是搶分高手,他曾在一場比賽中為辛辛那提大學得到56分,這似乎算不了什麼,但他的對手塞頓霍爾大學總共只得到54分。
●籃壇名宿路易塞蒂是最早使用單手跳投的球員,1938年元旦,他為斯坦福大學砍下50分,讓本隊以92比27戰勝杜克斯尼大學。
●約翰·安德森是上世紀初巴克奈爾大學的寵兒,他在1903年與費城大學的一場比賽中得到80分,那場比賽的最後比分是159比5。
●威廉·米勒在1921年密歇根大學與印第安納大學的一場比賽中投中14分,有人會說這不是什麼壯舉,但那場比賽的比分是14比0,米勒一人包辦了全場的所有得分
『柒』 籃球史上最大比分是多少
NBA史上最大比分:
1983年12月13日,活塞和掘金締造了歷史上得分最高的一場比賽,當時雙方大戰三個加時,最後活塞以186比184險勝。
籃球最大分差:
亞洲青年女子籃球錦標賽中,當時日本女籃205-21戰勝蒙古女籃。
時間最長:
一場比賽耗時30多個小時 2004年8月6日,美國內布拉斯加州進行了一場令人匪夷所思的高中籃球比賽,這場由比阿特利斯高中橙隊和白隊進行的比賽,共打了30小時12分鍾(此前持續時間最長的籃球比賽是2003年3月進行的26小時42分鍾),比分更是令人瞠目結舌的4018比4017,橙隊獲勝。 這場比賽是在8月6日上午8時開始的,共24名15歲至35歲的球員參加了比賽。組織者規定,比賽中間,球員可以離開場地一個小時,但不能離開體育館5分鍾以上,球員們可以在所在球隊的板凳席上休息。 由於雙方實力接近,比賽中出現了令人大跌眼鏡的情形,雙方出現的平局不計其數,比賽從這天上午8點開始後,一直打到了次日的14點左右才結束。更令人感到驚奇的是,竟然有200名觀眾從頭到尾看完了比賽。 比特里斯高中籃球隊為此向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進行了申報,本月3日這項紀錄得到了批准,從而成為世界上比賽時間最長的籃球比賽。
『捌』 世界史上最大比分是多少
逆轉好戲
1938年第二屆世界盃,「足球王國」巴西作為南美唯一的代表參加了這屆世界盃賽,也正是在本屆杯賽上它們開始展露出強大的實力。巴西隊員的種種精彩表演預示著不遠的將來巴西將是世界盃賽冠軍的有力爭奪者。 在爭奪前8名的戰斗中,巴西隊與波蘭隊打得難解難分。巴西隊重攻輕守被波蘭隊連續攻入5球,眼看敗局巳定,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巴西隊以凌厲的攻勢竟連入6球,創造了反敗為勝的經典。尤其是巴西隊中鋒「黑色金剛鑽」利奧尼達斯以魔術般的技法一人獨中四元,令法國觀眾如痴如醉。這才是世界足球史上最大的大逆轉。
世界盃預選賽上的最懸殊比分
澳大利亞31比0勝美屬薩莫阿(2002年世界盃預選賽)
2001年4月11日,澳大利亞隊在兩天前剛剛在湯加隊身上狂戳了22個洞,創造了國際足球賽事比分最懸殊紀錄後,再度令世人震驚了一次。他們在與美屬薩摩亞隊的比賽中打進了31個進球,國際足聯在第二天確認了這項紀錄。美屬薩摩亞在國際足聯排名中列最後一位(第203位),該國95%的球員沒有美國護照,因而沒有參賽資格,國家隊平均年齡只有19歲,最小的僅15歲。上半時澳大利亞以16比0領先,下半時快結束時,記分牌操作員多算了一個球,比分為32比0,但國際足聯經審核後確認為31比0。
澳大利亞隊的湯普森同時創造了國家隊單場進球紀錄,是役他攻入了13球。第10分鍾,澳大利亞開出角球,首次代表國家隊出場的鮑茨安尼斯近射打進第一球,3月份他因駕駛一輛在1998年的持槍搶劫案中逃逸的轎車而被處以罰款,他此後完成了帽子戲法,效力德國甲級球隊翁特哈興隊的茲德里利奇則攻入8球,但最風光的還數湯普森,在國內聯賽踢球的他此前在國家隊僅有一個進球,上半時,他已經8次破門。
這場比賽結束後引來了一場論戰,有一種呼聲得到了多數人的認可:這種比賽其實是一種對足球運動的打擊,資格賽的設置可以避免或者減少這種尷尬。
歷史上比分最懸殊的紀錄
149比0
一場90分鍾足球比賽的最懸殊比分是多少?據說1979年南斯拉夫聯賽中曾經出現了134比1的驚人數字,當時便有人預言其「空前絕後」。但在23年後,這個紀錄便被無情地打破了,完成這一「壯舉」的是來自非洲島國馬達加斯加的兩支球隊,他們在2003年10月31日國內錦標賽第6輪中創造了149比0的恐怖紀錄。
最終獲勝的一方叫做AS阿德瑪隊,但這149個進球中沒有一個來自AS阿德瑪隊員的腳下,全部的進球都出自失利的一方——奧林匹克埃米內隊員自己製造。換言之,失利一方奉獻給對手149個烏龍球。
創造歷史的過程是這樣的:奧林匹克埃米內的主教練拉特斯曼德雷塞·拉特薩拉扎卡在比賽中同當值主裁判發生爭執,結果奧林匹克埃米內的球員出於泄憤的目的,瘋狂地對本方大門發動猛攻。每當自己從中圈開球後,全隊球員整齊一致地向自家球門怒射,一個接一個的進球讓對方球員呆立當堂,而主裁判也並沒有終止比賽,最終149比0——這個世界足球歷史上的第一懸殊比分誕生了。
馬達加斯加的聯賽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共有7支球隊參加,單循環後前4名進入第二階段打雙循環,第一名獲得冠軍。AS阿德瑪同奧林匹克埃米內的比賽是最後一輪,賽前AS阿德瑪積9分而奧林匹克埃米內為6分,後者只要能以兩球取勝就可以超越對手拿到冠軍。正是在這種綳斷神經的背景下,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奧林匹克埃米內才幹出了如此的驚人之舉。
『玖』 足協杯歷史上的最大輸球比分是多少
山東魯能坐鎮濟南奧體中心以5-2擊敗貴州茅台。賽後,魯能助教馬寶剛表示,一場大勝對於後面的比賽有好的影響。而貴州隊主帥宮磊則表示球隊的目標仍然是保級,也堅信球隊能完成任務。
賽後,魯能助教馬寶剛表示:「這場比賽前,我們球隊面臨著很大的壓力,最終我們取得了比賽的勝利,隊員之間的配合、跑動做得很好,這場比賽對打好後面的比賽有促進作用,目前俱樂部走在正確的道路上,無論聯賽和杯賽我們都希望能往前走一步,我們會去爭取更好成績。」
魯能借著大勝的東風繼續備戰與舜天的足協杯生死戰,不過對手貴州人和已經深陷保級的深淵。賽後,人和隊主帥宮磊表示,這場比賽之前球隊已經做好了困難的准備,「我們也很清楚魯能進攻的優勢和特點,可比賽剛開始過早的失分打亂了我們的節奏,好在最後我們打進了兩個球,這說明我們的士氣在,我們賽季的任務就是保級,接下來兩場比賽才是保級關鍵戰。我在更衣室給隊員說了,大家不要受到影響,我們有信心完成這個任務。」
對於球隊大比分輸球的原因,宮磊給出了兩點分析,「一是過早地丟球打亂了總體部署,再一個對手魯能也在為亞冠資格努力,他們也有自己的目標和任務。」
魯能與人和的本場比賽可謂有「歷史淵源」,魯能泰山隊主帥庫卡和多名俱樂部人士之前就是在客場與貴州比賽時候被嚴罰,因此本場比賽魯能隊員的表現是「格外拚命」,對此,主帥宮磊說,「場上能看出來魯能隊員打出了士氣,很頑強,對方的整體實力確實在我們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