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歷史悠久的純種狗狗有哪些
1.中華田園犬
中華田園犬俗稱土狗,因為在城市裡見得比較少,一般都是在農村飼養多,久而久之便稱之為「土狗」了,其實土狗的優點很多,在國外也是很受歡迎的。
2.京巴犬
從人們發現這個犬種至今已經有了4000餘年的歷史,從秦始皇到清朝,京巴犬就一直是由皇室專門飼養,也是備受恩寵的觀賞犬。另外,一般的平民百姓是不允許飼養的,如果私自飼養京巴犬,是要被量刑的。
❷ 京巴狗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京巴犬又稱宮廷獅子狗、北京犬,是中國古老的犬種,已有四千年的歷史。京巴犬是一種平衡良好,結構緊湊的狗,前軀重而後軀輕。它有個性,表現欲強,其形象酷似獅子。它代表的勇氣、大膽、自尊更勝於漂亮、優雅或精緻。目前,京巴犬已成為國內最普及的陪伴觀賞寵物之一,在市民擁有的觀賞寵物當中,京巴犬的保有量已經達到相當的比例,保守估計為養犬總數的30%以上。
京巴犬起源於中國,從秦始皇時代延續到清王朝,京巴犬一直作為皇宮的玩賞犬,在歷代王朝中均備受寵愛。由於長期深禁宮廷環境之中,使京巴犬保持了難能可貴的純正血統,同時也帶上幾分高雅神秘的貴族色彩。
京巴犬最早的記載是從8世紀的唐代開始的。這種古老的犬從有記載開始就一直只允許皇族飼養,如果民間有人敢私自養此種犬就會被判刑。據史料記載,唐代就有人因偷運北京犬而被判刑的事例,唐代皇帝駕崩會用此犬陪葬,以保駕皇帝能共同重返來生。
在宋代時,該犬被稱為羅紅犬或羅江犬。在元代,它們被稱為金絲犬。在明、清兩朝代,人們又稱呼它們為牡丹犬。慈禧太後非常寵愛這種狗。當時,為了顯示皇權的尊嚴,除了皇宮和王公大臣可以飼養北京犬外,一般平民仍不許養,否則要受到嚴厲的懲罰。而且,北京犬的獨享尊榮還不止於此,宮吏們對北京犬的寵愛到了必須「隨身攜帶」的程度,出門時就把它放在寬大的衣袖內。所以,北京犬又被稱作「袖犬」。
數百年來,宦官負起保留北京犬血統純正的責任,制定了嚴格的育種標准。所以,一直到現在,北京犬和它們祖先的容貌特徵並沒有太大的差異。
❸ 人類養犬的歷史有多長
從古代原始人獵獲犬,並開始飼養,距今已有5萬多年的歷史,根據動物學家的推測,犬是首先被馴化飼養的家畜。現已可查的,是舊石器時代後期,最早有記載的是伊拉克和以色列,距今約有1萬2千年,其他還有美國(距今10400年)、前蘇聯(9000年)等。在我國,犬作為寵物飼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❹ 狗的演變歷史!
東亞狼是全球家犬的祖先
科學研究表明,1.5萬年前人類將狼馴化為狗
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現在幾乎有人的地方都能看到狗。從祖先造出的這個「伏」字,我們可以看出人與狗難以割捨的情感。
狗起源於狼,已經成為共識。但是狗的發源地在哪裡,何時由狼演變而成的呢?狼是什麼時候開始逐漸遠離山林,步入廟堂成為狗的呢?
科學家在對來自於歐洲、亞洲、非洲和北美洲的654隻狗進行DNA分析後,得出一個結論:曾活躍在中國境內或中國附近的東亞灰狼,據信是當今全球幾乎所有家犬的祖先。狼在大約1.5萬年前被人類馴化為狗,並逐漸擴散到世界各地。
淵源:狗的祖先是東亞的狼
在美國權威的《科學》雜志上,由瑞典、美國和中國三國科學家合作研究的科學報告表明:兩萬多年前,中型的亞洲狼出現,開始與人類有所接觸,這些狼便是全球400餘種家犬的先祖。生活在中國境內或者中國附近的狼先後被人類群落馴養,這些狼繁殖的後代最終在1.5萬年前被人類馴化成家犬。
狼是狗的祖先,還有一個少有爭議的有力證據,就是狼與狗交配生下來的後代具有繁衍的能力,而且兩者在血液學方面非常近似。以至絕大多數電影中狼的角色,都是用狗化裝而成,一般人幾乎無法識別。
從狼到狗的演變經歷了漫長的時光。
結盟:狗主動選擇走向人
科學家的研究結果顯示,人與狼(或者狗)結盟之初,並不是人選擇狼(或者狗),而是狼主動走向人並被馴化成了狗。
答案或許是這樣的:25隻或30隻狼與數目相近的游牧先民一前一後走過荒野,當人獵捕到大型獵物後,狼群就在人的營地附近流連,撿拾殘羹和吃剩下的骨頭,並進一步證明自己沒有攻擊性或能當好幫手。
於是,一些幼小或者比較不具威脅性的狼只慢慢占據了人們的心,人與狼之間的聯盟關系由此誕生,人將它們收養起來,並讓它們繁衍後代,馴養的歷史也隨之展開。
雜交:誕生了形態各異的狗
科學家的研究結果表明,除了早期為適應人類的要求和環境的影響,狗自主進行了變異以外,狗的絕大部分種類都來自人類千百年來對狗所進行的雜交和改良。
分子遺傳學家暨犬只育種協會的遺傳研究主持人傑夫·桑普森認為,由於狗有78個染色體,遠較人類的46個來得多,混種、配對的機會也相對增加,而亂點鴛鴦譜的正是人類。人們按照所需要的用途對狗實施選擇性的繁殖和雜交,從而逐漸飼育出特定類型的狗。
❺ 中國養狗歷史一萬年,知道嗎
狗是人類忠實的動物伴侶,從古到今,有許許多多感人的佳話故事。原始社會的圖騰崇拜有些也與狗有關。如古代神話故事中有崇拜槃瓠為祖先的故事,被用作圖騰崇拜的例證。槃瓠就是一隻五彩神狗。傳說中的伏羲氏被認為是人類的始祖,他和女媧氏兄妹成婚產生了人類。他創造了八卦,並把狗列為八卦中的艮卦,他教人們結網捕魚,飼養六畜,狗就在其中。
狗又名犬,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之一。據考古學研究世界上狗的馴化至少有一萬年以上的歷史。在我國,根據對河北武安磁山、河南新鄭裴李崗、浙江桐鄉羅家角以及餘姚河姆渡等新石器早期文化遺址所出土的狗骨研究,表明至少有8千多年的馴化歷史。殷商時期我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即有了犬字的出現。從西周、春秋、戰國等時期,由於文字的進一步發展,有關狗的記載更多了。如《禮記》註疏中:「小曰狗,大曰犬。捲毛有懸蹄者為犬」。以及諸子百家的言談,文章中,也常常論及狗。如《墨子·天志》有:「四海之內,粒食人民,莫不芻牛羊豕犬口。」全國人民沒有不養牛、羊、犬、豬的。狗作為全國人民常說的「六畜」之一,也是這一時期最早提出的。如《管子·牧民》:「務五穀則食足,養桑麻,育六畜,則民富」。《韓非·難二》:「務於畜養之理,察於土地之宜,六畜遂,五穀植,則人多」。當時甚至把養不養「六畜」提高到國富民強的高度來認識,如《管子》:「六畜育於家,國之富也,六畜不育,則國貧而用不足」。由於對養狗的重視從周代起即有「狗官」如《周禮·天官》中記載的「犬人或稿人」即為周代官名。
秦漢時期,隨著我國養犬業的進一步發展,養狗已不僅僅用於會祭祀、食用、狩獵守衛等幾個方面,而且進一步發展作為「玩賞」或「伴侶」寵物,漢武帝曾命營建「犬台宮」供文武百官觀看「斗狗」,作為一項娛樂活動。《漢書·張良傳》載有宮廷最早養狗的記載:「秦王子嬰降沛公(劉邦)沛公入秦,宮室帷賬狗馬生寶婦女以千數」。《漢書·魯恭王傳》載:「魯恭王常在宮室種花、玩狗」。《後漢書·孝靈帝記》:「帝常於西園玩狗」。《戰國策》中有「狗馬實外廄,美人充下陳」。《史記》中有「收狗馬充物宮室」。反映了當時帝王將相生活窮奢極欲。《漢書·元後傳》載:「五侯群弟,爭為奢侈,作倡優狗馬馳逐」。元戲《漢書·食貨志》中也載:「世家子弟,富人,或斗雞走狗馬,弋獵,博戲」。他們狗馬聲色,競相仿效,養狗風盛行。有記載,當時國家養馬場中,已開始養狗。
相犬術早在西周時期就已出現。《周禮·天官》載有「凡相犬牽犬者屬焉」。這里提到的「相犬牽犬者」即指負責鑒定狗的優劣及飼養管理狗的專職官員。《莊子》載:「狗不以善吠為良」,「吾善相狗不如相馬也」。《呂氏春秋》中也有:「有善相狗者」漢代在皇宮設有「狗監」等官職,專門負責監管皇帝的獵犬。1974年,山東臨沂銀雀山西漢墓中,出土有《相狗經》零散竹筒。雖不完整(230個漢字),但也可看出當時對狗的研究已達到一定水平。
三國兩晉南北朝,我國廣大城鄉,養狗已很普遍,有「犬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的記載。狗的飼養已不再僅為富人、貴族所有,而是已進入廣大平民百姓家。但好狗的價格也較為昂貴。三國時曾有「一犬值數十匹,御犬率具纓」的記載。
南北朝時期,宮室內的狗竟然曾享有和人一樣的誥封,被賜為「郡主」等爵位。
隋唐兩宋我國養狗業進一步發展,並已開始有大規模養狗的記載。唐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權貴階層生活奢侈豪華,皇帝建有富麗堂皇的五坊,即飼養狗和四種鳥類,其中專有漂亮的狗坊。唐代畫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圖》卷中描寫的宮廷貴婦,左手執拂撣向前靈巧擺動,逗引著深通人意、張嘴搖尾撲跳的獅子狗戲耍,情節活潑生動。宋代也開始有打狗的記載,如《宋書·五行志》:「揚州禁軍民毋得畜犬,城中殺犬數萬」。
元明清,養狗業仍有一定程度的發展,元代東北地區有「狗國」和「使犬國」的記載,東北地區設有驛站,用狗拉雪橇業進行通訊和運輸,元《癸辛雜談》載「高麗以北,地名別十八,其地極寒,海水皆冰……人行其上如履平地,站地往來,悉用四狗挽之,其去如飛」。狗還可送信,元代為此專設「狗驛」。明清時期養狗業仍有一定程度的發展,並培育出了許多世界公認的著名犬品種,如北京獅子狗、哈叭狗、袖珍狗、沙皮狗、冠毛犬等等。
我國自古以來皇宮中曾養過多種犬,而以清末皇宮所養犬最為有名,如著名的北京獅子狗,在玩賞狗中永遠占據貴族的地位。慈禧太後喜歡賞狗,曾在北京城萬壽山一角,建御犬廄,建設非常豪華講究,依仿宮殿而造。常養幾十條各種毛色的獅子狗、袖珍狗等。由4位太監管理,「侍奉」。這些御犬廄中飼養的犬又稱「宮廷犬」而名揚海內外。其中慈禧太後最寵愛的有「海龍」、「黑寶玉」就是北京獅子狗,「雪球」、「雨過天睛」、「風」、「月亮」為袖狗。
❻ 狗有幾千年歷史啊。
從考古來看,狗的遺骸,早在公元前七八千年以前的河北武安磁山、河南新版鄭裴李崗以及浙權江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中就有發現。在公元前五六千年的河南舞陽賈湖、甘肅秦安大地灣、湖南澧縣夢溪,及稍後的仰韶文化、大汶口、龍山文化文化時期飼養已相當普遍。 公元前13世紀甲骨文對「六畜」作了記載,在甲骨文文中,就有「五十羊 五十犬」的文字記錄。[全文] 從人類發展史的總體情況看,養狗的習俗可能淵源甚早,大約在舊石器時代的狩獵生產中,作為狩獵的最佳助手,狗已開始步入被馴養的行列,故狗應是人類最早馴養的家畜動物之一,而養狗習俗也應當是畜牧業中發生最早的生產習俗之一。
❼ 狗的來源於歷史
狗是一種不晚於14000年前,甚至可能在16000年前的亞洲東南部,就已經被人類從野生狼馴化的家畜。
狗起源於狼,目前已經得到了共識,但圍繞著具體的發源地和時間則是眾說紛紜。到目前為止,最早的狗化石證據是來自於德國14000年前的一個下頜骨化石,另外一個是來源於中東大約12000年前的一個小型犬科動物骨架化石,這些考古學證據支持狗是起源於西南亞或歐洲,而另一方面,狗的骨骼學鑒定特徵提示狗可能起源於狼,由此提出了狗的東亞起源說。此外,不同品種的狗在形態上極富多樣性,似乎又傾向於狗起源於不同地理群體的狼的假說。所以僅靠考古學,很難提供狗起源的可靠線索。
中瑞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研究了來自五大洲的654隻狗,分析了它們體內一種通過母系遺傳的叫做「線粒體DNA」的遺傳物質的鹼基排列後發現,這些狗擁有幾乎相同的基因。他們認為,人類與狗的友好淵源可以追溯到1.5萬年前,當時,東亞的人類首先開始馴化狼等動物,並在漫長的歲月里逐漸把馴化的狗帶到了歐洲,甚至穿過白令海峽帶到了美洲。
認為東亞,是因為東亞地區的狗的基因類型最為豐富,科學家通過基因測試推斷該地區應該就是狗的發源地,而不是過去人們一直認為的中東地區。彼得·薩沃萊南說:「許多早期的研究基於中東地區少量的考古材料,認為該地區是狗的起源地,而實際上,那裡只是馴化過其他的一些動物,而不是狗。」同時,通過和狼的基因的對比,他們認為1.5萬年前,由幾種不同的狼分化出了狗。
這項研究是由兩個國際研究小組齊頭並進地進行的。另一方面,美國和秘魯等國的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比較了南北美大陸和亞洲、歐洲的狗以及歐洲殖民者到達美洲大陸前就在拉丁美洲和阿拉斯加等地生存的狗的鹼基排列。發現拉丁美洲和瑞典的狗的部分基因都源於過去的歐亞狼。這部分基因在15世紀歐洲殖民者到達美洲之前就已在美洲家犬身上顯現。他們認為,狗在東亞起源並擴大到整個亞洲和歐洲,繼而在1.4萬至1.2年前由美洲大陸的第一批定居者穿越白令海峽帶到了美洲。
瑞典一位家畜專家珀·詹森認為,東亞人是最早馴化狗的這一推測是「非常能令人信服的」,美洲大陸的第一批定居者帶著狗,這一點顯示了在這以前很多年狗就和亞洲人生活在一起。
❽ 人類馴化狗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狗是由狼轉化而來的,但是人類的馴化在裡面有沒有作用,現在還沒有準確的證明。人和狗到底什麼時候建立的夥伴關系呢?科學家現在還有爭議。
犬化石的發現
人們發現的犬的化石通常只有7千餘年的歷史,因此人們推測狗的馴化也是在這段時間內發生的。不過隨著新的化石證據不斷被發現,狗的馴化時間正不斷地向更久遠的年代挺進。在德國的一個距今14000年前的遺址,波恩-上卡塞爾中,考古學家發現了人和狗合葬的證據。而中國最早的犬化石,是在河南發現的,位於新石器時代的賈湖遺址中。
歐洲中石器時代遺址,比如瑞典特雷勒堡(5250-3700 BC)也發現了被埋葬的狗,進一步證實了這種毛茸茸的動物對獵人-採集者這種定居模式的普遍價值。在猶他州西部博納維爾盆地中的一處洞穴里,人們發現了美洲最早的埋葬狗的洞穴,這些遺跡距今11000年。德克薩斯的一個考古遺跡也曾出土過9400年前的狗的骨頭碎片。
最近科學家們用線粒體DNA研究狗的歷史,這可能刷新了人類馴化狗的歷史。他們分析了來自比利時、烏克蘭、俄羅斯的117個史前犬類的頭骨,並且發現了一個明顯與現在的狼不同的頭骨,它來自比利時,最有可能是史前犬類留下的。這塊頭骨來自比利時的戈耶洞穴。
這個19世紀中期就挖掘出的洞穴最近頗受科學家們的關注,利用加速質譜法能測出這個頭骨是31,700年以前的。這個頭骨最有可能屬於史前的犬類,而不是狼。同樣的技術也檢測了烏克蘭的蕭韋岩洞和Merich岩洞,均發現了史前犬類的頭骨,分別是距今2萬6千年和1萬5千年。
狗和人類的關系
史前的犬類與史前和現今的狼相比,有更短、更寬的鼻子,相對較寬的頭蓋骨,和較小的頭骨。這次發現的舊石器時代的犬類頭骨也證實了這一點。不過,也有不同意見認為,戈耶洞穴的頭骨不是一隻被馴化的狗,而是一隻正在轉變為狗的狼。我們所看到的史前犬類頭骨的變化,主要是鼻子變短。
這很可能是由於食物的變化引起的,而不是人類選擇了特定的性狀。食物的變化則可能是由於人和狗開始建立關系引起的,雖然這種關系最初可能只是史前犬類跟著獵人並撿點兒人剩下的殘羹冷炙,而不像後來那麼親密。
狗的歷史,倒不如說是人和狗夥伴關系的歷史。這種夥伴關系是建立在人對狗的利用和需求的基礎上的,狗幫助人們放牧、狩獵、放哨,有時成為人們的食物,也可以成為人們的伴侶——這也是現代人最熟悉和喜愛的。這種關系對狗狗來說也不無好處,它們同樣得到了陪伴、保護和庇護所,還有固定的食物來源。
❾ 狗狗的歷史
犬的生物學起源可追溯到幾千萬年前,犬的馴化史大約在一萬五千年前的中石器時代,甚專至有科屬學家從遺傳學的角度論證稱,可能早在距今10萬年前,犬就已被人類馴化。
人類首次破譯犬的基因組是在2005年——甚至比研究人員利用遺傳學工具追蹤犬類最早的家園還要早。
早期研究在東亞發現了犬基因的高度多樣性,並在許多鄉村犬群里發現了其他一些關鍵性的標記,他們因此指出東亞地區是犬被人類馴養最早的地方。
狗在群居時,也有「等級制度」。建立這樣的秩序可以保持整個群體的穩定,減少因為食物、生存空間和異性的爭奪而引起的惡斗和戰爭。
狗卧下前,總在周圍轉一轉,確定無危險後,才會安心睡覺。狗的肚皮、背部喜歡被人愛撫。盡量不要摸頭頂,因為這樣會讓它感覺到壓抑和眩暈。
陌生人一靠近,從上面下來的壓迫感會使它不安,若採用低姿勢,它便會接受你。對陌生狗,要蹲下來,看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