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歷史用象形文字怎麼寫
象形文字是指純粹利用圖形來作文字使用,是一種最原始的造字方法,而這些文字又與所代表的東西,在形狀上很相像。一般而言,象形文字是最早產生的文字。
象形文字(Hieroglyphic),又稱意音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蘇美爾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國的甲骨文,都是獨立地從原始社會最簡單的圖畫和花紋產生出來的。
約5000年前,古埃及人發明了象形文字,這種字寫起來既慢又很難看懂。中國最初的文字就屬於象形文字,甲骨文、石刻文和金文亦算是象形文字。
中華漢字是以象形字為基礎後,逐漸發展成表意文字,並增加了其他的造字方法,例如六書中的會意、指事、形聲、轉注、假借。然而,這些新的造字方法,仍須建基在原有的象形字上,以象形字作基礎,拼合、減省或增刪象徵性符號而成。
史
Ⅱ 象形字怎麼寫
現存
東巴象形文字
東巴象形文是麗江地區納西族的文字,屬於象形表意文字類型,包括象形、會意、指事、形聲等字體。文字總數約1600個左右。
東巴文的表意方法主要是用一個字或幾個字代表一句話,字句從左至右,自上而下。這種文字大約產生於公元11世紀以前,是一種十分原始的圖畫象形文字,從文字形態發展的角度看,它比甲骨文還要原始,屬於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態,最早是寫畫在木頭和石頭上的符號圖象,後來發明了紙,才把這些符號圖象寫在紙上,成為東巴文經典。由於東巴掌握這種文字,故稱東巴文。
隨著納西族社會的發展和民族文化的相互影響,在明末清初,麗江的一些東巴,創造了格巴文。格巴是弟子的意思,格巴文的意思是東巴什羅後代弟子創造的文字,格巴文是對東巴文的改造和發展。納西族創造了兩種古文字,而且至今還使用著這兩種古文字,它不僅是解開人類文字產生之謎的寶貴史料,而且也是豐富、發展中國傳統書法和篆刻藝術的理想字體之一。東巴文被譽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保留完整的"活著的象形文字",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象形文字之一,是人類社會文字起源和發展的"活化石"。
水書
水族的古文字和納西族的東巴文,是世界上最後的象形文字。水書是一種類似甲骨文和金文的文字元號系統,是記載水族古代天文、地理、宗教、法學等古老文化的典籍,可謂水族的「網路全書」。它主要靠手抄、口傳流傳至今,被譽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據專家研究考證,目前在水書中發現的水族古文字約有800多個,加上異體字,水族古文字目前有2500個。
水族古文字的結構大致有以下三種類型:一是象形字,有的字類似甲骨文、金文;二是仿漢字,即漢字的反寫、倒寫或改變漢字形體的寫法,三是宗教文字,即表示水族原始宗教的各種密碼符號。書寫形式從右到左直行豎寫,無標點符號。目前見到的水族古文字的載體主要有:口傳、紙張手抄、刺綉、碑刻、木刻、陶瓷鍛造等。水書由於其結構多為象形,主要以花、鳥、蟲、魚等自然界中的事物以及一些圖騰物如龍等所撰寫和描繪,仍保留著遠古文明的信息,在水族地區仍被廣泛使用。
納西象形文字
納西象形文字為一種圖畫象形文字,共1300多字,有1000餘年歷史,是目前世界上保留完整的象形文字,有「文字活化石」之稱。
Ⅲ 中國歷史甲骨文怎麼寫
中
Ⅳ 象形文字的歷史
有歷史記載的話,是古埃及人發明的。是刻在濕潤的水泥板上。另外的古文字還有甲骨文和楔形文字...。分別是中國古代的文字與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吧
Ⅳ 象形文字,漢字最早那年發明的呢我們的漢字歷史有多久了呢如題 謝謝了
這是資料,漢字的起源有種種傳說, 中國古書里都說文字是倉頡創造的。 說倉頡看見一名天神, 相貌奇特, 面孔長得好像是一幅繪有文字的畫, 倉頡便描摹他的形象, 創造了文字。 有的古書說, 倉頡創造出文字後, 由於泄漏了天機, 天落下了小米, 鬼神夜夜啼哭。 還有一種傳說, 說倉頡觀察了鳥獸印在泥土上的腳跡, 啟發了他發明文字的靈感。 這種種傳說都是靠不住的。 文字是廣大勞動人民根據實際生活的需要, 經過長期的社會實踐才慢慢地豐富和發展起來的。 從1954 年秋至 1957 年夏, 中國考古工作者多次發掘了半坡遺址(今西安市東郊半坡村北),發現了早在 6000 年左右半坡人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實踐中, 創造了具有文字性質的劾劃符號和繪畫、 雕塑、 裝飾品等藝術作品。 半坡人的刻劃符號多保留在彩陶上, 這可以看作是原始的中國文字。 近年來, 中國在山東莒縣陵陽河大汶口文化晚期的一處遺址里發現了一批墓葬 (距今已有 4500 多年),出土了大量的文物。 在一些陶尊 上各刻有一個圖象文字, 共發現了 10 多個單字。 這些文字是按照實物的形狀描繪出來的, 所以稱為 「象形字」。字體的結構與甲骨文上的象形字十分相似, 但比甲骨文要早 1000 多年。 因此, 「象形字」 是中國最早的文字, 它已具有了文字的特徵。 漢字的構成主要有三種方法: 象形法 這是形成漢字的最早方法, 因此創造了最原始的文字, 例: 「日」 寫成 , 「月」 寫成 , 水寫成 , 牛寫成 等等。 這些象形字經過逐 漸的 演變, 到後來都改變了原字的形體, 變成了後來方正的字體, 有的筆畫減少了, 有的筆畫增添了, 由不規則變成了有規則的字體。 會意法 象形字比較容易看出造字的道理, 但它們不能表達抽象的意思。 古人便創造了另一種造字法——會意法。 就是用不同的符號或借用 「象形字」 加上一些符號來表達一個抽象的意思。 例: 「明」 字寫成,意為 「日」 和 「月」 帶來光明。 「旦」 字寫成, (意 為太 陽出地平線而升起。 形聲法 象形字和會意字都能從字形上看出字的意義, 但卻不能讀出聲音。 因此又創造了形聲法來造字。 把表示聲音的聲旁和表示意義的形旁搭配起來, 組成很多新字。 例: 「爸」 字是表音的 「巴」 字和表形的 「父」 字的結合; 「芭」字是由 「巴」 和「++」 搭配而成。 這樣文字越造越多, 據統計, 形聲字占漢字的 90% 左右。 漢字的形成和發展, 成為人們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 適應了人類社會生活的需要。從皇帝時期,漢字已經開始了。
Ⅵ 象形文字有著什麼樣的發展史
誕生於4000年前的象形文字最初也是一種圖形文字,用三條波紋代表水,一個中間帶點的圓版圈代表太陽。權後來的圖形文字有了表意的功能。比如太陽也開始代表天的光明,而荊棘開始代表尖利。後來這樣的表意字又出了很多,一大群蝌蚪表示多,而牛在水邊奔跑代表渴。埃及人把這樣一些詞串起來,表達一定的意思。可是後來,要表達一個意思需要很多個詞才能表達,而且這種表達還容易,因為理解力的不同產生很多分歧,於是他們放棄原來的字意而取它的聲音,這樣的表音,後來只取它的第一個音節。這樣的表音符號一共有24個,都是輔音,沒有母音。這24個子音又組成很多雙子音和三子音。古埃及人用表意字代表事物的概念,用表音字來讀取,因為很多表音字的讀法是相同的,所以古埃及人又發明了一些部首符號來表示區別,這有點象漢字形聲字中的偏旁,絕大部分文字都有這樣的部首符號。
後來,腓尼基人在古埃及24個子音的基礎上創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字母文字。而古希臘人以此為基礎,又增加了一些母音字母創造了希臘文字。歐洲各民族又以希臘文字為基礎發展了各自的文字。可見古埃及的象形文字還是字母文字的鼻祖呢。
Ⅶ 中國歷史用甲骨文怎麼寫
史
Ⅷ 象形文字的歷史意義
象形文字是人類以後各種文字的基礎,象形文字開啟了人類文明的新紀元,從此人類有了迴文字記載答的歷史。象形文字的出現,使人類文明的發展加速,各種知識開始記載、傳承。
象形文字促使人類思維能力發展,邏輯能力的增強。
由圖畫文字演化而來的,是一種最古老的字體。與表音文字不同,象形文字屬於表意文字。由於象形文字復雜與學習難度高的固有屬性,在大部分地區漸漸被更容易學習和初步掌握的拼音文字取代。
象形字來自於圖畫文字,是一種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圖畫性質減弱,象徵性質增強。埃及的象形文字、蘇美爾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國的甲骨文、石刻文,都是獨立地從原始社會最簡單的圖畫和花紋產生出來的。
中國甲骨文的象形字「月」字像一彎月亮的形狀,「龜」(特別是繁體的[龜])字像一隻龜的側面形狀,「馬」字就是一匹有馬鬣、有四腿的馬,「魚」是一尾有魚頭、魚身、魚尾的游魚,「艹」(草的本字)是兩束草;
「門」(繁體的[門]更像)字就是左右兩扇門的形狀,「酒」字去掉三點水是酉,就像是沒有了酒的酒瓶了,而「日」字就像一個圓形,中間有一點,很像人們在直視太陽時,所看到的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