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當朝歷史怎麼記載

當朝歷史怎麼記載

發布時間:2021-03-01 01:49:26

Ⅰ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是怎麼記載下來的

各個朝代都有自己的史官記錄當朝歷史,有文字記載和出土文物也能夠證明朝代的存在,中國目前最早的朝代屬商朝,距今3500到3700年,說5000年有點誇大

Ⅱ 史書是怎麼記載歷史的啊是什麼人寫的

史書,准確抄來說,就是記載國家歷史和皇帝大臣生活起居事情的真實寫照.
他們兩個人雖然密談,只是他們談的內容不被知道,但是事情大家都知道.比如現在幾國會談,內容不公布,這件事大家都知道.
過後,事情不再具有隱瞞的必要,就會公布出來的.

每個國家,都有史官的,司馬遷就是史官家族出身,他繼承了祖業,也當了史官.
可惜秦始皇焚書,把春秋戰國的各個國家的史書全燒了(除了秦國和魯國),其他的書並沒燒.所以現在對那些國家的很多事情都不知道了,史記記載都很少,因為司馬遷搜集不到多少資料.
我們一般說是24史(加上清史稿是25史),就是對中國古代所有朝代的真實寫照,也就是常說的正史.
不過正史並不一定真實,呵呵,因為當朝的人,會把自己的缺點都隱瞞的,比如宋朝趙匡義殺兄奪位,隋煬帝殺父奪位,只有通讀歷史,才能了解較為真實的歷史.

Ⅲ 有什麼史書是按照歷史順序記述當朝大事記並對當朝的官制、經濟、文化、科技、外交等分別有詳細記載的書

推薦你看一下錢穆的書,很不錯的。
錢穆有一本《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專可能符合你的要求。屬
http://ke..com/view/539223.htm?fr=ala0_1_1

Ⅳ 古代史官記載歷史會隱瞞歷史實情嗎

是人都有情感,我們不可能像冷冰冰的機器一樣完全摒棄情感去記錄歷史,所以我想像司馬遷那樣幾乎可以做到不悖離歷史的史官肯定不多,但是歷史上的史官都知道一個很重要的原則,記古難記今,因為他們作為後朝人可以論證的去看待上一朝的是是非非,記錄的時候也比較客觀,可是對當朝的對錯作為當局者的他們也許真的不能做到很客觀……也許也會有迫於統治者的壓力,出現留下錯誤的信息,這也難免,畢竟作為皇帝,有至高無上的生殺大權么!
但是我相信絕大多數史官都還是站在真實這一方的,因為他們被賦予了歷史的使命,這是他們存在的最基本的原則和理由。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 還有資料,下希望對樓主有用三證制度:一般來說歷史上的紀錄大概可以分為三類,官史(既史官所作的官方紀錄),私史(即民間有史學影響力的大家所著的私本,另部分可信度極高的散文詩歌也算),野史(三國演義之流的文學作品)另外勉強可以再加上一類:民間傳說。另外官史中又分為經(既官方現行的年表,大概歸各部或各地書吏管轄,另有歸於司天司查等官的,大概不作為史料所用,但是現在看來應該是最准確的史料了。)史(史官作品,大概都是後朝記前朝的,少有當朝紀錄的。)所以一般來說歷史學講究三證制度:物證史(這個簡單拉,有物證的最准確。),經證史(一般來說如果史書與經書對應,那麼可信程度當然也很高了),左(左傳:這里通指私史類著作。)證史。這個左證史比較麻煩:一般情況下,當官史和私史不同時,一般認為兩部無關(指作者無學術交叉)的私史等予一部官史。也就是說,當有兩部私史都有同一於官史不同時,則認定私史為正。當然這個限定並不科學也不是一定的,具體事例當然要具體分析了。最後野史也可為證,但比重最輕。另,野史不能單獨為證,只能作為旁證。

Ⅳ 中國是不是有個史官制度,當朝皇帝不能看當朝的歷史

我認為樓上有錯,司馬遷寫《史記》漢武帝看了以後,覺得侮辱了他的先人,才對他懷恨在心,可見是可以看的

Ⅵ 我國現代的歷史是由誰來記載的

中國有歷史檔案館,也有文獻室。這些都是用來記載現在歷史的。現在的科技發回達答了。可以用電腦等先進的技術記載歷史。你所說的,報紙等大眾媒體記載都是些大家知道的事情,但是有些關於國家機密的,外交方面的,是在國家檔案館或是文獻室內的,是要經過一些時間和一定的程序才可以向大眾公布的。

Ⅶ 先秦史官怎麼記載當朝事件

史官記載當朝事件的時間用的是國君加多少年,例如秦穆公元年。
先秦回(公元前答21世紀—公元前221年)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歷史時代,是指從傳說中的三皇五帝到戰國時期,經歷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戰國等歷史階段。狹義的先秦史研究的范圍,包含了中國從進入文明時代直到秦王朝建這段時間,主要指夏、商、西周、春秋、戰國這幾個時期的歷史。著名學者黃摩崖先生將先秦比作中華文明的頭顱。

Ⅷ 歷史是如何被記載下來的

官家 貧民 廣大的讀書人 正史 野史......
加 人們的口耳相傳

Ⅸ 當朝史官記載的是不是原始史料

一般皇帝會有專門的史官記載其言行,稱起居注,這個不一定是最真實的,因為皇帝可以要求專查閱起屬居注或者要求史官篡改記錄或者刪除記錄,史官一般不會違抗皇帝的命令,另外即位的新皇帝會為前朝皇帝修實錄,這個實錄就是根據起居注等檔案編輯,明朝和清朝的實錄記錄更加齊全,保存也更加完善。但是皇帝也可以修改實錄,比如朱棣四五次修改太祖實錄,把歷史修改到符合自身利益。朝代滅亡後本朝自纂的史書很難留存,多會被銷毀,所以修史的任務就交給下個朝代了。因此當朝史官的記述是第一手的原始資料但是不一定真實有效,而下一代修的史難免褒貶。

Ⅹ 古代記錄當朝歷史的官叫什麼

中國古代的史官制度抄,一般以為至唐方始定型。其制大抵以起居郎隸門下省,專記帝王與大臣議政情況;又別置史館於禁中,掌編國史,以他官兼領,命宰臣監修。在史官的職能上,一是明確了史官與歷法官的分途。二是強調了記注與撰述分工,一般著作郎、佐郎等主撰述,起居舍人、起居郎等掌起居注。
至宋代,更建立起了包括起居院、日歷所、實錄院、國史院、玉牒所、會要所等在內的龐大修史機構,分別修纂起居注、時政記、日歷、實錄、會要、國史等。
宋以後,遼、金、元三代史官制度大體與之相同,但不如它那樣繁瑣,一般分國史院和起居注兩個系統,國史院設監修國史、史館學士、史館修撰、修國史等官;起居注則屬起居郎和起居舍人左右兩史職掌。元代並集賢院為翰林國史集賢院,置有修撰、編修、檢閱等官,其制已開明清翰林院制度之先

閱讀全文

與當朝歷史怎麼記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