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蒙恬是什麼歷史人物

蒙恬是什麼歷史人物

發布時間:2021-02-28 15:27:13

❶ 蒙恬是哪個朝代的將軍

蒙恬(約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琅琊蒙山(今山東省蒙陰縣)人 。秦朝時專期名將,上屬卿蒙驁之孫,內史蒙武之子。
出身名將世家,自幼胸懷大志。率軍攻破齊國,拜為內史 ,深得秦始皇寵信。秦統一六國後,率領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之地,威震匈奴,譽為"中華第一勇士"。中國西北最早的開發者,是古代開發寧夏第一人。監修萬里長城和九州直道,克服了國內交通閉塞的困境,大大促進了北方各族人民經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秦始皇去世後,中車令趙高、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謀劃政變,導致蒙恬吞葯自殺。曾經改良毛筆,被譽為"筆祖"。

❷ 琅琊榜中的蒙恬是歷史上的秦朝四大名將白起蒙恬嗎

琅琊榜中的不是蒙恬是蒙摯,與白起蒙恬並無關系。白起蒙恬是歷史真實存在人物,而琅琊榜是架空的,蒙摯是作者自己虛構出來的人物。

❸ 歷史上的蒙恬是個什麼樣的人

蒙恬者,其先齊人也。驁子曰武,武子曰恬。恬嘗書獄典文學。②始皇二十版三年,蒙武為秦裨將軍權,與王翦攻楚,大破之,殺項燕。二十四年,蒙武攻楚,虜楚王。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為秦將,攻齊,大破之,拜為內史。秦已並天下,乃使蒙恬將三十萬觽北逐戎狄,收河南。築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余里。於是渡河,據陽山,逶蛇而北。暴師於外十餘年,居上郡。是時蒙恬威振匈奴。始皇甚尊寵蒙氏,信任賢之。而親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則參乘,入則御前。恬任外事而毅常為內謀,名為忠信,故雖諸將相莫敢與之爭焉。
太史公曰:吾適北邊,自直道歸,行觀蒙恬所為秦築長城亭障,塹山堙谷,通直道,固輕百姓力矣。夫秦之初滅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傷者未瘳,而恬為名將,不以此時強諫,振百姓之急,養老存孤,務修觽庶之和,而阿意興功,此其兄弟遇誅,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脈哉?

【索隱述贊】蒙氏秦將,內史忠賢。長城首築,萬里安邊。趙高矯制,扶蘇死焉。絕地何罪?勞人是稥。呼天欲訴,

❹ 歷史上有蒙恬這位大將

蒙恬,秦朝時名將,今臨沂市蒙陰縣人。祖居齊國﹐祖父蒙驁﹑父親蒙武內皆為秦名將。蒙恬容曾受命率軍北擊匈蒙恬奴,使匈奴聞風喪膽。後為增加邊防,他連接燕﹑趙﹑秦5000餘里舊長城﹐並修築北起九原(今內蒙古包頭西北)﹑南至雲陽(今陝西淳化西北)的直道﹐構成了秦朝北方漫長的防禦線。秦始皇死後﹐胡亥繼位﹐蒙恬和其弟蒙毅為權奸趙高誣陷至死。

❺ 蒙恬歷史故事

聲名狼籍
【出處】 這則成語出自《史記·蒙恬列傳》:「此四君者……以是籍專於諸侯。司馬貞屬索隱:『言其惡聲狼籍,布於諸國。』」
【典故】 秦始皇在位時,蒙恬、蒙毅兄弟倆很受信任,朝中大臣也都不敢招惹他們。秦始皇死後,中車府令趙高和宰相李斯圖謀立皇帝幼子胡亥為太子,捏造罪名要害死皇帝長子扶蘇和大將蒙恬。最終扶蘇自殺,蒙恬被軟禁起來。胡亥即位後,趙高不斷地在胡亥面前說蒙恬、蒙毅的壞話。胡亥聽信了讒言,便誣陷蒙毅曾經勸阻秦始皇立自己為太子,對君不忠,要把他處死。蒙毅覺得很委屈,於是為自己辯駁說道:「從前秦穆公殺死三位忠臣殉葬,又枉殺了奚;秦昭王殺死武安君白起;楚平王殺五奢;吳王夫差殺了伍子胥。這四餓國君都因殺害良臣,遭到天下人的指責,因此他們的名聲都很不好。用正道治理國家,是不能枉殺無辜的!我勸你不要濫殺無罪之人!」胡亥對蒙毅的話置之不理,最後還是把他殺死。蒙恬最終也被迫自殺。

❻ 歷史上有蒙恬哪

蒙恬(約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齊國(今回山東省蒙陰縣)人,秦答朝著名將領。蒙恬出身名將世家,其祖父蒙驁、父親蒙武均為秦國名將。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為將軍,攻打齊國,因破齊有功被拜為內史 ,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的尊寵,蒙恬擔任外事,蒙毅常為內謀,當時號稱「忠信」。秦統一六國後,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南鄂爾多斯市一帶),修築西起隴西的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今遼寧境內)的萬里長城,征戰北疆十多年,威震匈奴。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中車府令趙高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謀劃政變,立胡亥太子。胡亥即位後,賜死蒙氏兄弟,蒙恬吞葯自殺。

❼ 蒙恬是什麼人物

蒙恬歷史人物分析
穿過漫漫歷史長河,如若問到滅匈奴的大英雄,大部分人首先會回答衛青與霍去病,衛青的剛毅沉穩,霍去病的封狼居胥,令多少人贊嘆不已,可在這二位之前,也有一位滅匈奴的大英雄,他是秦國大將軍,他英勇無畏,被譽為大秦第一勇士,他就是赫赫有名的大將軍---蒙恬。

這個名字可能對大多數人來說並不陌生,蒙恬,神話般的存在,在電視劇《神話》中,我們看到了忠肝義膽、勇武傳魂的勇猛大將形象,在動漫《秦時明月》中,我們又看到了蒙恬的果斷,他熟知兵法,並能靈活運用,自然不同於趙括的紙上談兵。作為將軍,他參與滅齊之戰,完成了秦始皇的統一大業,幫他實現一統天下的帝王霸業,何其威風!《千字文》中的恬筆倫紙,不正是證實了蒙恬改良毛筆的傳說嗎?
蒙恬的功績遠不止這些,看那蜿蜒曲折的萬里長城,如一隻沉睡的龍在守衛疆土,殊不知這其中有他的血汗,這長城守衛國土,是連接了原來的秦、趙、燕長城,才有了如今震驚世界的萬里長城。大秦直道的竣工,有他的智慧,在那時便意識到了交通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他不只是一位將軍,他有智慧、謀略,難怪深得始皇的陛下信任,他和弟弟蒙毅都被委以重任,一文一武,在朝堂上,無人可及。就算是後世的王謝兩家,也不過如此吧。難怪在秦始皇當政後期,有蒙恬做相的傳聞,這些才能,最後卻反而害了他。宦官趙高利用李斯的虛榮心,蠱惑他幫助胡亥,李斯自己也知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但是卻擔心將來的蒙恬會取代自己,走上了與趙高同流合污的道路。也就有了後來的扶蘇自殺,蒙恬回咸陽自殺的結局,許多人都猜測倘若是扶蘇即位,大秦會不會多延續幾年。其實仔細想想,秦早亡的原因很多,其中就有暴政,不得民心,若不是胡亥的胡作非為,陳勝吳廣或許不會有大澤鄉起義,那就自然不會有楚漢爭霸,扶蘇宅心仁厚,定能得民心,那或許秦就不和隋一樣,是個短命王朝了。可是誰又能說得准歷史呢?

這樣一位有才情,有豪氣的大將軍,卻並不被大部分人了解,說到戰國時期的名將,可能都會想到李牧,廉頗,白起,王翦,卻忘了戰國後期的蒙恬。可是如今有很多電視劇,小說,動漫,都有了蒙恬的影子,昔日的大將軍,並沒有被後世遺忘,而是漸漸的被我們了解,我們了解了歷史人物,了解了特定背景下的人物命運,更是了解了一個人要忠,要義,說的更擴大了,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到其中的「愛國」。無論歷史如何變遷,時光如何流轉,都不能忘本,不能忘了自己是中華兒女。我們不是英雄,不能以一敵十,沖鋒陷陣,卻能堅守自己的初心,我們不是蒙恬,想不出改良東西的點子,卻能學習奮斗,不枉此生,不是英雄,不是豪傑,卻也有做事的一腔熱血。

他的結局卻並沒有因為自己的才華而變好,但並不像霍去病一樣,霍去病的死給後人留下重重迷霧。他呢,一杯毒酒了卻戎馬一生。一道篡改的詔書改變了他的命運,這詔書使得大秦變得烏煙瘴氣,趙高的指鹿為馬,斷送了多少忠臣,強秦竟落到了如此小人之手,後來的李斯結局並不好,還是被趙高算計了,落得個腰斬的結局。而亂政的趙高,終於被子嬰所暗算了,結束了他作妖的一生。不過秦三世子嬰後被項羽所殺,後也有了楚漢之爭,大秦算是過去了。

許多人都說蒙恬死的冤,是冤臣,也有許多人說蒙恬愚忠。但在那個政權初立的時代,或許法家是最合適的,能最快平定天下,鞏固政權,後世不也外儒內法嘛。扶蘇曾勸諫始皇,但結局是被發配監軍,或許是始皇陛下想歷練一下他,也可能真的對他不滿吧。不同的時代背景,有不同的看法要求,不能總以自己的看法就認為蒙恬愚忠,不懂得勸諫。在自殺前,他手握,30萬兵,卻並未造反,一則是他本身的忠心,還有就是他考慮的更周到,他若真的動兵,匈奴定會有所行動,不管生死,他所念所想都是大秦,盡管最後結局凄涼,如今的墳墓在綏德縣第一中學校園內,周圍荒涼,恐怕他身邊的將士,很難相信自己的將軍會落得如此下場。他出身高貴,自幼習武,還曾學過法,熟知兵法,最後還是從了軍,可他並不是完全依靠父輩們,他的成就,甚至是超越了自己的祖父,有如此成就,難怪曹操每每看到蒙恬的遺言都會淚流不止,由此看出,英雄總是受人崇敬的。 說到底,他只是一位皇位的犧牲品,皇子想要爭奪權利,是因為皇權至上,皇位獨尊,或許他始終不相信始皇陛下要賜扶蘇死罪,心裡的皇位繼承人也是公子扶蘇。其實一開始胡亥並不打算除掉蒙家兄弟,趙高因為蒙毅曾不過對他網開一面而記恨蒙毅,想了法的要治他們於死地,一個為國家賣力,開拓疆土,守衛國家,一個禍害忠良,魚肉百姓,後者卻殺了前者,一代忠良就此喪命。

❽ 蒙恬簡介是什麼

蒙恬(約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齊國(今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人,秦朝著名將領。

出身名將世家,自幼胸懷大志。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為將軍,攻破齊國,拜為內史,深得秦始皇的尊寵,當時與其弟蒙毅號稱「忠信」。秦統一後,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南鄂爾多斯市一帶),率軍修了萬里長城和九州直道,克服了國內交通閉塞的困境。大大促進了北方各族人民經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中車府令趙高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謀劃政變,胡亥即位後,賜死蒙氏兄弟,蒙恬吞葯自殺。

❾ 蒙恬是什麼人物

秦朝將軍

蒙恬(?—前210年),秦始皇時期的著名將領,祖籍齊國。傳說他曾改良過毛筆。

蒙恬祖父蒙驁為秦國名將,事秦昭王,官至上卿。曾經伐韓、攻趙、取魏國城,為秦立下了戰功。其父蒙武曾為秦裨將軍,與王翦一起滅楚,亦屢立戰功。蒙恬少年習刑獄法,擔任過審理獄訟的文書。

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為將軍,攻齊,因破齊有功被拜為內史(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長官),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的尊寵,蒙恬擔任外事,蒙毅常為內謀,當時號稱「忠信」。其他諸將都不敢與他們爭寵。

秦統一六國後,蒙恬奉命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帶),自榆中(今內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至陰山,設三十四縣。又渡過黃河,占據陽山,遷徙人民充實邊縣。其後修築西起隴西的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今遼寧境內)的萬里長城,把原燕、趙、秦長城連為一體。長城利用地形,籍著天險,設制要塞,有力的遏制了匈奴的南進。後受遣為秦始皇巡遊天下開直道,從九原郡(今內蒙包頭市西南)直達甘泉宮,截斷山脈,填塞深谷,全長一千八百里,可惜沒有修竣完工。蒙恬征戰北疆十多年,威振匈奴。

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冬,秦始皇游會稽途中患病,派身邊的蒙毅去祭祀山川祈福,不久秦始皇在沙丘病死,死訊被封鎖。中車府令趙高這時得寵於公子胡亥,他想立公子胡亥,於是就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謀劃政變,立胡亥為太子。因早先趙高犯法,蒙毅受命公正執法,引起趙高對蒙氏的怨恨。胡亥即位,便遣使者以捏造的罪名賜公子扶蘇、蒙恬死。扶蘇自殺,蒙恬內心疑慮,請求復訴。使者把蒙恬交給了官吏,派李斯舍人來代替蒙恬掌兵,囚禁蒙恬於陽周。胡亥殺死扶蘇後,便想釋放蒙恬。但趙高深恐蒙氏再次貴寵用事,對己不利,執意要消滅蒙氏。便散布在立太子問題上,蒙毅曾在始皇面前毀謗胡亥,胡亥於是又囚禁了蒙毅。子嬰力諫,認為不可誅殺蒙氏兄弟。胡亥不聽,殺蒙毅。又振人前往陽周去殺蒙恬。

使者對蒙恬說:「你罪過太多,況且蒙毅當死,連坐於你。」蒙恬說:「自我先人直到子孫,為秦國出生入死已有三代。我統領著三十萬大軍,』雖然身遭囚禁,可我的勢力足以背叛。但我知道,我應守義而死。我之所以這樣做是不敢辱沒先人的教誨,不敢忘記先主的恩情。昔日周成王初立年幼,周公旦背負成王上朝,曾斷指起誓忠心為主,終於平定了天下。及成王長大,卻聽信謠言,周公旦被誣逃往楚國。後來成王終於反悟,殺了進讒言的人,請回了周公旦。所以《周書》上說:『君王辦事要反復考慮,』我蒙氏一家對君王忠心無二而反遭斬殺,這一定是有邪臣作逆謀亂,內部傾軋的緣故。周成王犯了錯誤而能改過自新,終於使周朝昌盛;夏桀誅殺關龍逢,商紂誅殺王子比干而不後悔,最終身死國亡。所以我認為犯了過錯可以改正,聽從勸諫可以覺醒。反復考慮是聖君治國的法則。我的這些話,並不是求得免罪,而是准備為忠諫而犧牲,希望陛下為天下萬民著想,考慮遵從正確的治道。」使者說:「我只是受詔來處死你,不敢把將軍的話傳報皇上。」蒙恬喟然長嘆道:「我怎麼得罪了上天?竟無罪而被處死?」沉默良久又說:「我的罪過本該受死啦,起臨洮,到遼東築長城,挖溝渠一萬余里,這其間不可能沒挖斷地脈,這便是我的罪過呀!」於是吞葯自殺。

❿ 歷史上的蒙恬是個怎樣的人

蒙恬(?—前210年) 蒙恬的祖先是齊國人。他的祖父蒙驁從齊國來到秦國侍奉秦昭王,官至上卿。秦莊襄王元年(公元前249),蒙驁作為秦國將領,伐韓,取成皋、滎陽,建立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陽)。二年,蒙驁又一氣攻取了37座城池。秦始皇三年(公元前244)蒙驁攻韓,奪取了13城。秦始皇五年,他又率軍攻打魏,取得了20城,建立東郡。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蒙驁去世。 蒙驁的兒子叫蒙武,他也就是蒙恬的父親。蒙恬曾學獄法為獄官,並負責掌管有關文件和獄訟檔案。蒙恬還有一個弟弟叫蒙毅,後來官至上卿,是秦始皇的得力助手,成為了秦朝的重臣。兄弟二人一武一文,可謂好不了得。 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5),秦王派將軍李信率兵20萬攻打楚國,以蒙武為副將。李信攻平輿(今河南平輿縣北),蒙武攻寢丘(今安徽臨泉縣),大敗楚軍。李信在攻破鄢(今河南鄢陵縣)後,引兵向西與蒙武會師於城父邑(今河南寶豐縣東),被楚軍打敗。 秦始皇二十三年(公元前224),蒙武以裨將隨王翦領兵攻楚國,大敗楚軍,追至蘄南(今湖北蘄春西北),殺楚將項燕,得勝而歸。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蒙武復出率兵攻打楚國,俘楚王負芻,平定楚地。二十五年(公元前222),蒙武率兵南征百越(今浙、閩、粵一帶),越君投降,秦遂在此置會稽郡(治吳縣,今江蘇蘇州市)。 在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大業中,蒙恬的祖父蒙驁、父親蒙武,都是秦國著名的將領。為秦國攻城略地,出生入死;為秦國疆土的開拓,為始皇統一中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秦始皇對蒙氏家族非常信任器重。 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為將軍,攻齊,因破齊有功被拜為內史(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長官),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的尊寵,蒙恬擔任外事,蒙毅常為內謀,當時號稱「忠信」。其他諸將都不敢與他們爭寵。 秦統一六國後,蒙恬奉命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帶),自榆中(今內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至陰山,設三十四縣。又渡過黃河,占據陽山,遷徙人民充實邊縣。其後修築西起隴西的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今遼寧境內)的萬里長城,把原燕、趙、秦長城連為一體。長城利用地形,籍著天險,設制要塞,有力的遏制了匈奴的南進。後受遣為秦始皇巡遊天下開直道,從九原郡(今內蒙包頭市西南)直達甘泉宮,截斷山脈,填塞深谷,全長一千八百里,可惜沒有修竣完工。蒙恬征戰北疆十多年,威振匈奴。 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冬,秦始皇游會稽途中患病,派身邊的蒙毅去祭祀山川祈福,不久秦始皇在沙丘病死,死訊被封鎖。中車府令趙高這時得寵於公子胡亥,他想立公子胡亥,於是就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謀劃政變,立胡亥為太子。因早先趙高犯法,蒙毅受命公正執法,引起趙高對蒙氏的怨恨。胡亥即位,便遣使者以捏造的罪名賜公子扶蘇、蒙恬死。扶蘇自殺,蒙恬內心疑慮,請求復訴。使者把蒙恬交給了官吏,派李斯舍人來代替蒙恬掌兵,囚禁蒙恬於陽周。胡亥殺死扶蘇後,便想釋放蒙恬。但趙高深恐蒙氏再次貴寵用事,對己不利,執意要消滅蒙氏。便散布在立太子問題上,蒙毅曾在始皇面前毀謗胡亥,胡亥於是又囚禁了蒙毅。子嬰力諫,認為不可誅殺蒙氏兄弟。胡亥不聽,殺蒙毅。又振人前往陽周去殺蒙恬。 使者對蒙恬說:「你罪過太多,況且蒙毅當死,連坐於你。」蒙恬說:「自我先人直到子孫,為秦國出生入死已有三代。我統領著三十萬大軍,』雖然身遭囚禁,可我的勢力足以背叛。但我知道,我應守義而死。我之所以這樣做是不敢辱沒先人的教誨,不敢忘記先主的恩情。昔日周成王初立年幼,周公旦背負成王上朝,曾斷指起誓忠心為主,終於平定了天下。及成王長大,卻聽信謠言,周公旦被誣逃往楚國。後來成王終於反悟,殺了進讒言的人,請回了周公旦。所以《周書》上說:『君王辦事要反復考慮,』我蒙氏一家對君王忠心無二而反遭斬殺,這一定是有邪臣作逆謀亂,內部傾軋的緣故。周成王犯了錯誤而能改過自新,終於使周朝昌盛;夏桀誅殺關龍逢,商紂誅殺王子比干而不後悔,最終身死國亡。所以我認為犯了過錯可以改正,聽從勸諫可以覺醒。反復考慮是聖君治國的法則。我的這些話,並不是求得免罪,而是准備為忠諫而犧牲,希望陛下為天下萬民著想,考慮遵從正確的治道。」使者說:「我只是受詔來處死你,不敢把將軍的話傳報皇上。」蒙恬喟然長嘆道:「我怎麼得罪了上天?竟無罪而被處死?」沉默良久又說:「我的罪過本該受死啦,起臨洮,到遼東築長城,挖溝渠一萬余里,這其間不可能沒挖斷地脈,這便是我的罪過呀!」於是吞葯自殺。 司馬遷在《史記》中嘆道:「蒙氏秦將,內史忠賢。長城首築,萬里安邊。」「夫秦之初滅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傷者未瘳,而恬為名將,不以此時強諫,振百姓之急,養老存孤,務修眾庶之和,而阿意興功。」蒙恬之於秦朝的赫赫戰功,之於長城的豐功偉績,讓人感嘆萬千。

閱讀全文

與蒙恬是什麼歷史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