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為什麼說近代歷史無歷史

為什麼說近代歷史無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28 13:58:48

㈠ 為什麼現在歷史課本都沒有講近代的事情

你沒有上過初中嗎?
人教版歷史八年級上冊
第一單元
侵略與反抗
第1課 鴉片戰專爭
第2課 第二次鴉屬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
直到八年級下冊

第四單元 民族團結與祖國統—
第11課 民族團結
第12課 香港和澳門的回歸
第13課 海峽兩岸的交往
第五單元 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
第14課 鋼鐵長城
第15課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16課 外交事業的發展
活動課二 歷史紀實大家談──新中國的外交
第六單元 科技教育與文化
第17課 科學技術的成就(一)
這一段難道不是近代史到現代史嗎?

㈡ 為什麼說中國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爭史

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就面臨著外來入侵,殖民統治者企圖將中國變為殖民地,成為它們的原料產地和銷售市場。

這一百餘年來中國政府被逼簽了很多賣國條約,如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這些條約不但規定了我國開放的通商口岸,還強借租借地,導致了我國領土的不完整,中國人民飽受迫害,所以說近代中國是一部屈辱史,它們代表著一百年來我們所受的屈辱,是列強對我們領土完整和民權的踐踏。的我們當引以為戒。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略者悍然發動了侵華戰爭,一度占據了東三省,北京熱河上海等地,旅順大屠殺和南京大屠殺的出現更是將民族矛盾激化,中日矛盾已經上升了社會性矛盾。中華兒女在面對外來侵略時,萬眾一心不斷克服各種困難,在這一段時間內中國人即遭受了屈辱,但同時也一直在反抗,直到抗日戰爭的勝利才標志近代屈辱史的終結。

㈢ 為何說中國近代史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一段歷史

中國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國人民的革命史,就是一部中華民族抵抗侵略的抗爭史,就是一部中華民族打倒帝國主義以實現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義以實現人民富強的斗爭史。

以現代化為基本線索,能夠全面、深刻地揭示中國近代史的內容。社會的基本構成大致包括三個層面:經濟層面、政治層面、思想文化層面。任何一種社會的變遷必然不能脫離這三個層面。 就近代以降的中國而言,歷史的邏輯是這樣的:西方沖擊——中國反思和變革:經濟現代化——政治民主化——思想文化和社會生活的現代化。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無論是洋務運動還是戊戌變法或清末新政,它們首先都是為了應付西方世界對中國的沖擊。第一次鴉片戰爭後,地主階級改革派如林則徐、魏源等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經過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地主階級洋務派將「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付諸實踐,從而形成了歷時三十多年的洋務運動,開啟了中國現代化(物質層面的現代化)的閘門;甲午戰爭後,資產階級改良派在內憂外患下逐漸要求改良政治、開放政權、打破封建傳統的束縛,於是政治領域的現代化變革——戊戌維新粉墨登場;戊戌維新失敗了,可戊戌維新所開拓的歷史道路最終不可逆轉,在八國聯軍侵華和義和團運動打擊下,清末新政真正地將維新派的主張付諸實踐,從而將現代化推進到一個新的層次(政治制度層面的現代化);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建立了中華民國,開創了共和的政治體制,開啟了中國現代化的新紀元;辛亥革命雖然建立了民國,但中國還沒有實現真正的民主政治,民國有其名無其實。近代知識分子反思辛亥革命的成功與失敗,於是掀起了思想文化領域的更猛烈的反封建專制主義的新文化運動(思想文化層面的現代化)。新文化運動後期,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成為主流,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和工人運動的結合,在此基礎上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進行大規模自主現代化建設的各項基本條件具備,中國的現代化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一個半世紀以來,在經濟、政治和文化變革的努力中,中國社會逐漸發生變化,一步一步地走向現代化。 以現代化為基本線索研究中國近代史將會從各個角度、多個層面地研究社會歷史生活,而不僅僅局限於階級斗爭和政治生活所涉及的內容。十五大文件指出,鴉片戰爭以後,中華民族面對著兩大歷史任務:一個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一個是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其實,在這兩大任務之間,既存在質的區別,又彼此緊密聯系著。前一個任務是為後一個任務掃清障礙創造必要條件,後一個任務是前一個任務的必然要求和根本目的。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是要改變民族遭壓迫、人民受剝削的地位和狀況,是要從根本上推倒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統治秩序,解決生產關系的問題;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是要改變近代中國經濟、文化落後的地位和狀況,是要充分發展以近代工業為主的社會生產力,解決生產力的問題,是實現中國的現代化。因此,我們可以說,中國近代史是中華民族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為實現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共同富裕而斗爭的歷史。換一種表述,我們亦可以說,中國近代史是中華民族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為實現現代化而斗爭的歷史。

㈣ 為什麼說中國近代史是一段屈辱史

中國近代史是一段屈辱的歷史,外國侵略者主要通過三次侵華戰爭和三個不平等條約使中國一步一步地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㈤ 為什麼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

因為它以失敗開端又以失敗結束。

在當今的歷史教科書中,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它以失敗開端(第一次鴉片戰爭),又以失敗結束(巴黎和會外交失敗,五四運動發生)。

在中國近代史的課堂上,老師最常說的一句就是「反帝反封建」。中國近代史,是舊有農業社會向近代工業社會轉型的階段。

整個時期,體現的是一種新舊交合和新舊抗爭,反帝反封建,反的目的是為了建設,建設一個民主、科學的新國家。這才是中國近代史的真正主題。因此,反帝反封建是手段,是途徑,是過程;絕不是目的,不是宗旨,更不是歸宿。

(5)為什麼說近代歷史無歷史擴展閱讀

1895年2月17日上午8時30,日本聯合艦隊以松島艦為首,其餘艦只緊隨其後,從百尺崖起航,列成單縱陣形,各艦高懸軍旗,魚貫自北口進,徐徐駛入威海港,10時30分,北洋海軍10艦,都降下中國旗,而換上日本旗,劉公島炮台也升起了日本旗。

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九,清政府花費數百萬兩白銀打造的北洋水師在與日本聯合艦隊的一系列激烈交戰後,損失慘重。劉公島記錄著中華民族近代的一段屈辱史,成為每個中國人都不能忘卻的記憶,也留給今人許多思考。

㈥ 為什麼說中國近代史是,一部抗爭史,恥辱史

非常感謝樓下那位仁兄!
中國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不止近代,我們漢人的歷史都是一部屈辱史。
自古以來,我們漢族所居住的土地,就不斷被侵略,不斷被征服,不斷被並入新的國家。
1840年以後就是中國近代史了,我們先後輸給了很多國家,英國、法國、俄國等八國。
最不堪的就是,我們還輸給了日本。你說,當時一鴉,英國把我們打敗了,那全世界誰能打得過英國?沒人能打敗英國啊。但是我們被日本打敗了,一個在中國人手底下當了一千三百年孫子的國家。結果大家都知道,呱唧,中國被日本翻了天了。然後,我們又開始不斷被侵略。
直到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中國人終於站起來了。要知道,抗戰勝利是我們中國自1840年以來,唯一獲得過的一場對外反侵略戰爭的完全勝利。持續著一百多年的半半社會,難道不是屈辱史,難道樓下那位仁兄,你還把這段歷史當光榮?答案如果是肯定的,那我無話可說,簡直是豬一樣的民族。
抗戰勝利後,已經屬於中國現代史了,但我還是要跟你掰一下。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是1971年了。在1971年以前,是台灣代表出席聯合國會議。美國當時不和中國討論國際問題,因為正是美國帶頭兒否決了中國恢復合法席位的提案,原因就是因為「某個半島的戰爭」。
綜上所述,中國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抗爭史。

㈦ 為什麼說中國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爭史

因為十五大文件指出,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面對著兩大歷史任務:一個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一個是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

其實,在這兩大任務之間,既存在質的區別,又彼此緊密聯系著。前一個任務是為後一個任務掃清障礙創造必要條件,後一個任務是前一個任務的必然要求和根本目的。

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是要改變民族遭壓迫、人民受剝削的地位和狀況,是要從根本上推倒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統治秩序,解決生產關系的問題。

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是要改變近代中國經濟、文化落後的地位和狀況,是要充分發展以近代工業為主的社會生產力,解決生產力的問題,是實現中國的現代化。

因此可以說,中國近代史是中華民族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為實現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共同富裕而斗爭的歷史。換一種表述亦可以說,中國近代史是中華民族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為實現現代化而斗爭的歷史。

(7)為什麼說近代歷史無歷史擴展閱讀:

中國近代史的主題:

反侵略,反帝,反封建,求民主:

反侵略、反帝是中華民族和外來侵略者的民族矛盾,這構成了中國近代的「半殖民地社會」。在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完成第二次工業革命、相繼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後,反侵略發展成為反帝。

反封建、求民主是中國人民(包括農民、工人、手工業者、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等的革命階級)和封建主義或勢力(包括地主階級和官僚資產階級等)的階級矛盾,這構成了中國近代的「半封建社會」。

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是中國近代的主要矛盾,通過斗爭,將民族矛盾化為民族獨立,將階級矛盾化為人民當家做主。由此形成了新中國。

中國近代史分界:

此時期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止。

1840年爆發的鴉片戰爭為中國由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在此後的近一百年間,以1919年五四運動為界標,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為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後期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但都屬於資產階級革命的范疇。

在整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中國的社會性質決定了中國社會主要矛盾、革命對象和任務性質。

在近代史上中國社會主要矛盾有兩個: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之間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之間的矛盾,而前者為最主要矛盾。但兩大主要矛盾在歷史的進程中,呈現出錯綜復雜關系和起伏狀態。

兩大主要矛盾規定了近代中國的歷史主題就是要推翻外國資本—帝國主義,擺脫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和壓迫,爭取民族解放,國家富強,社會進步和人民幸福,或者說,近代中國的根本任務就是要徹底反帝反封建和實現國家近代化,改變中國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

㈧ 為什麼說新中國的成立是近代史的止點

這就要理解什麼是近代,什麼是現代了,
中國:1840年鴉片戰爭-1919年五四運動為近代,版
主要是因為權中國的社會性質轉變,由封建社會轉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919年五四運動-1949新中國成立為現代,
中國無產階級作為中國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
1949年新中國成立至今為當代。
世界:世界近代史是以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為開端,到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結束,
是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並逐步形成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和向帝國主義過渡的歷史。
世界現代史是指從20世紀初到21世紀初,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世界現代史的開端。
世界當代史是指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至今的世界歷史

㈨ 為什麼對近代歷史沒有興趣

我想應該是那段歷史的屈辱性吧!鴉片戰爭讓中國的那段歷史迷上了回一層黑布,古代史的中答國是強國,而近代史中的中國是任人宰割的小國,弱國!但是樓主,你要記得那段屈辱,帶著那段屈辱去看近代史,我想會有很大的收獲的!
還有一個就是火槍的誕生!它的誕生叫世界各國告別冷兵器時代!但是中國卻在原地踏步!不喜歡近代史的原因就是因為那個時代有了火槍和大炮,沒有的意思!沒有了古代將於將得PK!沒有了客觀性,但是樓主盡量不要帶著這樣的情緒去看近代史,近代史也有許多的看點!相信你會慢慢發現的!推薦你書去看看吧!袁騰飛老師的《歷史是個什麼玩意2》那本書的1講的是古代史!3講的是世界史!感興趣的話就去看看吧!呵呵!

㈩ 為什麼說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戰爭史

因為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中國不斷受到西方列強的侵略,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回 半封建社會
政府軟弱無答能,不斷割地賠款,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所以是一部屈辱史;然而在被列強欺辱的同時,虎門銷煙;太平軍抗擊洋槍隊;左宗棠收復新疆;黃海大戰;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抗日戰爭等都是中國人民不斷抗爭的寫照,所以也是一部抗爭史。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說近代歷史無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