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張修桂|洞庭湖演變的歷史過程是怎樣的
洞庭湖位於湖南省北部、長江中游下荊江的南岸,面積2,740平方公里,容積178億立方米,是我國第二大淡水湖泊。它接納湖南的湘、資、沅、澧四水和長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調弦四口分流(調弦口已於1958年冬堵塞),由岳陽城陵磯泄入長江,多年平均徑流量1661.5億立方米,是長江流域最重要的集水、蓄洪湖盆。
整個華容隆起地帶,尤其是石首以西部分具有較大的沉降幅度,這就導致該地區埋藏階地以及下荊江南移入侵現象的產生;而在洞庭平原地區,由於長期沉降的結果,至秦漢時代,估計平原景觀開始向沼澤化方向發展,不宜人類居住和從事生產勞動。所以湖區之內,盡管新石器時代有人類頻繁活動的痕跡,但秦漢時代地區經濟並沒有進一步發展,因而也就未能在此基礎上設立郡縣——尤其是現在湖區的中心部分,這很顯然是受了沼澤化的自然條件所限制。
⑵ 洞庭湖從春秋時期到現在減少了多少
荊江南岸相繼發抄生藕池及松襲滋決口,加上原有太平、調弦兩口,形成四口分流局面,荊江泥沙大量輸入洞庭湖.這使湖區沉積量遠遠超過湖盆構造下沉量.一百多年來,湖泊正經歷著自然葑淤消亡的過程.而由於泥沙的淤積和盲目的圍墾使洞庭湖面積不斷縮小.原來位於湖濱的常德、澧縣、安鄉、益陽等城市,現在距湖遠的已有十餘公里,近的也有三四公里.湖區面積已縮小到二千八百二十平方公里.本來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的洞庭湖,現已小於鄱陽湖,而退居到第二位.
⑶ 洞庭湖簡介
洞庭湖位於中國湖南省北部,長江荊江河段以南,是中國第三大湖,僅次於青海湖、鄱陽湖,也是中國第三大淡水湖(因湖面縮減,現次於鄱陽湖和太湖居於第三),面積3,968平方千米(1998年),原為古雲夢大澤的一部分,洞庭湖南納湘、資、沅、澧四水匯入,北與長江相連,通過松滋、太平、藕池,調弦(1958年已封堵)「四口」吞納長江洪水,湖水由東面的城陵磯附近注入長江,為長江最重要的調蓄湖泊,由於泥沙淤塞、圍墾造田,洞庭湖現已分割為東洞庭湖、南洞庭湖、目平湖和七里湖等幾部分。
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長江中游重要吞吐湖泊。湖區位於荊江南岸,跨湘、鄂兩省,介於北緯28□30′~30□20′,東經110□40′~113□10′。湖區面積1.878萬平方公里,天然湖面2740平方公里,另有內湖1200平方公里。
中國第三大淡水湖(洞庭湖多年來隨著湖面縮減已退為第三大湖)。在湖北省南部、湖南省北部、長江南岸。北有松滋、太平、藕池、調弦4口(1958年堵塞調弦口)引江水來匯,南和西面有湘江、資水、沅江、澧水注入。湖水經城陵磯排入長江。通常年分4口與4水入湖洪峰彼此錯開。因而有「容納四水」、「吞吐長江」的調節作用,減輕了長江中游的洪水壓力。若出現「江湖並漲」,就易泛濫成災。由於4水和4口攜帶大量泥沙,每年約有1.28億噸泥沙淤積湖底。1825年時湖水面積約6,000平方公里,1890年為5,400平方公里,1932年為4,700平方公里,1960年已減為3,141平方公里。現在以湖面高程34.5公尺計,湖水面積為2,820平方公里。昔日號稱「八百里洞庭」,今已分割為許多大小湖泊。水位變幅達13.6公尺,有「霜落洞庭乾」之稱。1952年興建荊江分洪工程和蓄洪墾殖區,使部分洪水泄入分洪區,並整修了湖區堤垸水道,減輕了洪水對洞庭湖區的威脅。洞庭湖湖濱平原地勢平坦,土地肥美,氣候溫和,雨水充沛,盛產稻米、棉花。湖內水產豐富,航運便利。
洞庭湖景點
君山
君山在岳陽市西南15公里的洞庭湖中,是一座面積不足100公頃的小島。原名洞府山,取意神仙「洞府之庭」。傳說這座「洞庭山浮於水上,其下有金堂數百間,玉女居之,四時聞金石絲竹之聲,砌於山頂」。這浪漫神話傳說,不足為信。後因舜帝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葬於此,屈原在《九歌》中稱之為湘君和湘夫人,故後人將此山改名為君山。洞庭湖景色(9張)
君山,古稱湘山、洞庭山山、因堯女湘君所游處而得名,面積0.96平方公里,位於岳陽市西南12公里的東洞庭湖中,與岳陽樓遙遙相望,是中國重點風景名勝區。
君山素以「集奇撮勝」之地著稱。這里,湖光因山色生勝,風景與名勝爭妙:奇景異物洞庭秋月、君山銀針、湘妃竹、金龜,和鑄鼎台、秦皇印、酒香亭、柳毅井、飛來鍾等文物古跡,名動天下。
龍涎井
在飛來鍾下面有有一口龍涎井。異說到龍涎井,其由來已久。因為君山地形酷似烏龍卧水,龍涎井前方為龍口,張口向南,兩邊鉗形山嘴,岩壁拱護,為龍的上、下齶,中間的小山為龍舌頭,山勢平舒,形態逼真,此山因此得名。龍舌山下有一口井,相傳這里的井水清澈純凈,四時不涸,是龍舌頭上面一點點滴下的涎水,故稱「龍涎井」。這一富有傳奇色彩的雅名,對君山的地形作了形神畢現的生動概括。據傳,當年湘妃尋夫至君山,口渴異常。她們對愛情的忠貞感動了洞庭湖中的烏龍。烏龍化著一座小山,張開雙齶,伸出舌頭,讓龍涎滴出,滴在山角下,化成一口古井。湘妃見到古井,飽喝了一頓井中仙甜的龍涎。頓覺精神振著。後來,湘妃投湖,烏龍悲傷過度,化為一座小山,如今,龍涎井就座落在這座山下。
柳毅井
柳毅井,亦稱桔井。它位於君山龍口內的龍舌的根部。據《隆慶岳州府志》記載:「巴陵(今岳陽市)則有邕湖井及巴蛇、羅漢、秦皇諸井,而井之著者,又曰'柳毅'井旁有古桔一珠,大「五六圍」,枝幹奇古。《縣志》又說:桔井「相傳為柳傳書之處(入龍宮之門)。井入口丈許,有片石作底,鑿數孔以通泉,石下深不可測。」過去,崇聖祠有個老和尚作過試驗,用半斤絲線,一端繫上銅錢吊下井去,絲線放完了,還未探到井底。在唐代,因井旁有一棵大桔樹,故此井又名「桔井」。井旁的桔樹雖已不復存在,但善良、正直的柳毅永遠在民間傳頌。
編輯本段
歷史變遷
史載,洞庭湖原為古雲夢澤的一部分(春秋時,夢在楚方言中為「湖澤」之意,與漭相通),本為華夏第一大淡水湖。當時的雲夢澤橫亘於湘鄂兩省間,面積曾達4萬平方公里,故司馬相如《子虛賦》有「雲夢者八九百里」之說。後由於長江泥沙沉積,雲夢澤分為南北兩部分,長江以北成為沼澤地帶,長江以南還保持著浩瀚的水面,稱之為洞庭湖。
歷史早期的洞庭湖
洞庭湖在地質史上雖與江漢平原的雲夢澤同屬於「江漢——洞庭凹陷」,但在歷史時期,它是作為一個獨自的水系而存在和發展的,並不屬於古雲夢澤的范圍。《山海經》:「又東南一百二十里,曰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於江淵,澧、沅之風,交瀟湘之淵」。《莊子·天運》:「帝張咸池之樂於洞庭之野」,稱洞庭為平野。說明當時湘、沅、澧諸水在洞庭山(今君山)附近與長江交匯,洞庭湖地區還只是一片河網交錯的平原,只是後來環繞君山的所謂「洞府之庭」形成了一個大的湖泊,始有洞庭湖之稱。1957年在安徽壽縣出土的戰國楚懷王六年(前323年)制「鄂君啟節」,所述舟節西南水路銘文為「自鄂(今湖北鄂城)往:上江、入湘、入資、沅、澧、油」。從舟節銘文水流交匯不及入湖來看,與《山海經》、《莊子》所載洞庭平原的自然景觀也是一致的。
《水經》記載:澧水「又東至長沙下雋縣西北,東入於江」;沅水「又東至長沙下雋縣西,北入於江」;湘水「又北過下雋縣西,……又北至巴丘山,入於江」;資水「又東與沅水合於湖中,東北入於江也」。說明在君山西南的資、沅二水交匯處,有湖泊的存在。戰國時屈原在《楚辭·九歌·湘夫人》中「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當即指此湖。只是由於那時這一夾在沅、資二水之間的湖泊水體很小,尚未為人所注意,因而《尚書》、《周禮》、《爾雅》、《呂氏春秋》、《淮南子》等都未把它列入古代有名的澤藪之內。
東晉以後洞庭湖的逐漸擴展
東晉、南朝之際,隨著荊江內陸三角洲的擴展和雲夢澤的日趨萎縮,以及荊江江陵河段金堤的興築,強盛的長江來水,向荊江南岸穿越沉降中的華容隆起的最大沉降地帶,進入拗陷下沉中的洞庭沼澤平原,從而形成為一片煙波浩瀚的巨澤。
北魏酈道元為《水經》作注時,已充分反映了洞庭湖擴展的這一巨大變化。他指出湘、資、沅、澧,「凡此四水,同注洞庭,北會大江」。並雲「湖水廣圓五百餘里,日月若出沒於其中」。盛弘之在《荊州記》中,也作出相同的描繪:「巴陵南有青草湖,周回數百里,日月出沒其中」。青草為洞庭湖的通稱。
歷史時期洞庭湖區一直處於緩慢的沉降之中,再加上古代荊江分水口多在北岸,南岸的洞庭湖區,很少受到長江泥沙淤積的影響。唐宋時期,洞庭湖水面進一步向西擴展,號稱「八百里洞庭」。《巴陵志》即有:「洞庭湖在巴丘西,西吞赤沙,南連青草,橫亘七八百里」的記載。唐代詩人李白在《游洞庭湖》詩中描寫:「洞庭西望楚江分,水盡南天不見雲」,可見其湖面的遼闊及氣勢的雄偉。
明、清之際,洞庭湖的面積繼續有所擴展。明嘉靖、隆慶(1522—1572年)年間,張居正為了保護在湖北安陸的「顯陵」以及他自己家鄉江陵的安全,採取「舍南救北」的方針,在荊江北岸築起黃檀長堤,使北岸穴口基本堵塞,長江水沙多由荊南排入洞庭湖區,在湖底淤高而來水有增無減的情況下,洪水期湖面水域不斷擴展,逐漸有西洞庭湖與南洞庭湖的形成。於是,「每年夏秋之交,湖水泛濫,方八九百里,龍陽(今漢壽)、沅江則西南之一隅耳」。這一洞庭湖向西南擴展的形勢,一直延續到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其時洞庭湖「東北屬巴陵,西北跨華容、石首、安鄉,西連武陵(今常德)、龍陽、沅江,南帶益陽而寰湘陰,凡四府一州九邑,橫亘八九百里,日月皆出沒其中」。這是洞庭湖的全盛時期。
十九世紀中期以後日趨萎縮中的洞庭湖
清咸豐二年(1852年)及同治十二年(1873年),荊江南岸相繼發生藕池及松滋決口,加上原有太平、調弦兩口,形成四口分流局面,荊江泥沙大量輸入洞庭湖。這使湖區沉積量遠遠超過湖盆構造下沉量。一百多年來,湖泊正經歷著自然葑淤消亡的過程。而由於泥沙的淤積和盲目的圍墾使洞庭湖面積不斷縮小。原來位於湖濱的常德、澧縣、安鄉、益陽等城市,現在距湖遠的已有十餘公里,近的也有三四公里。湖區面積已縮小到二千八百二十平方公里。本來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的洞庭湖,現已小於鄱陽湖,而退居到第二位。
80年代以來,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北部)正向沼澤化演變
⑷ 洞庭湖有幾年歷史了
史載,洞庭湖原為古雲夢澤的一部分(春秋時,夢在楚方言中為「湖澤」之意,與漭相通),本為華夏第一大淡水湖。當時的雲夢澤橫亘於湘鄂兩省間,面積曾達4萬平方公里,故司馬相如《子虛賦》有「雲夢者八九百里」之說。後由於長江泥沙沉積,雲夢澤分為南北兩部分,長江以北成為沼澤地帶,長江以南還保持著浩瀚的水面,稱之為洞庭湖。 歷史早期的洞庭湖 洞庭湖在地質史上雖與江漢平原的雲夢澤同屬於「江漢——洞庭凹陷」,但在歷史時期,它是作為一個獨自的水系而存在和發展的,並不屬於古雲夢澤的范圍。《山海經》:「又東南一百二十里,曰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於江淵,澧、沅之風,交瀟湘之淵」。《莊子·天運》:「帝張咸池之樂於洞庭之野」,稱洞庭為平野。說明當時湘、沅、澧諸水在洞庭山(今君山)附近與長江交匯,洞庭湖地區還只是一片河網交錯的平原,只是後來環繞君山的所謂「洞府之庭」形成了一個大的湖泊,始有洞庭湖之稱。1957 年在安徽壽縣出土的戰國楚懷王六年(前323 年)制「鄂君啟節」,所述舟節西南水路銘文為「自鄂(今湖北鄂城)往:上江、入湘、入資、沅、澧、油」。從舟節銘文水流交匯不及入湖來看,與《山海經》、《莊子》所載洞庭平原的自然景觀也是一致的。 《水經》記載:澧水「又東至長沙下雋縣西北,東入於江」;沅水「又東至長沙下雋縣西,北入於江」;湘水「又北過下雋縣西,……又北至巴丘山,入於江」;資水「又東與沅水合於湖中,東北入於江也」。說明在君山西南的資、沅二水交匯處,有湖泊的存在。戰國時屈原在《楚辭·九歌·湘夫人》中「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當即指此湖。只是由於那時這一夾在沅、資二水之間的湖泊水體很小,尚未為人所注意,因而《尚書》、《周禮》、《爾雅》、《呂氏春秋》、《淮南子》等都未把它列入古代有名的澤藪之內。 東晉以後洞庭湖的逐漸擴展 東晉、南朝之際,隨著荊江內陸三角洲的擴展和雲夢澤的日趨萎縮,以及荊江江陵河段金堤的興築,強盛的長江來水,向荊江南岸穿越沉降中的華容隆起的最大沉降地帶,進入拗陷下沉中的洞庭沼澤平原,從而形成為一片煙波浩瀚的巨澤。 北魏酈道元為《水經》作注時,已充分反映了洞庭湖擴展的這一巨大變化。他指出湘、資、沅、澧,「凡此四水,同注洞庭,北會大江」。並雲「湖水廣圓五百餘里,日月若出沒於其中」。盛弘之在《荊州記》中,也作出相同的描繪:「巴陵南有青草湖,周回數百里,日月出沒其中」。青草為洞庭湖的通稱。 歷史時期洞庭湖區一直處於緩慢的沉降之中,再加上古代荊江分水口多在北岸,南岸的洞庭湖區,很少受到長江泥沙淤積的影響。唐宋時期,洞庭湖水面進一步向西擴展,號稱「八百里洞庭」。《巴陵志》即有:「洞庭湖在巴丘西,西吞赤沙,南連青草,橫亘七八百里」的記載。唐代詩人李白在《游洞庭湖》詩中描寫:「洞庭西望楚江分,水盡南天不見雲」,可見其湖面的遼闊及氣勢的雄偉。 明、清之際,洞庭湖的面積繼續有所擴展。明嘉靖、隆慶(1522—1572年)年間,張居正為了保護在湖北安陸的「顯陵」以及他自己家鄉江陵的安全,採取「舍南救北」的方針,在荊江北岸築起黃檀長堤,使北岸穴口基本堵塞,長江水沙多由荊南排入洞庭湖區,在湖底淤高而來水有增無減的情況下,洪水期湖面水域不斷擴展,逐漸有西洞庭湖與南洞庭湖的形成。於是,「每年夏秋之交,湖水泛濫,方八九百里,龍陽(今漢壽)、沅江則西南之一隅耳」。這一洞庭湖向西南擴展的形勢,一直延續到清道光年間(1821—1850 年)。其時洞庭湖「東北屬巴陵,西北跨華容、石首、安鄉,西連武陵(今常德)、龍陽、沅江,南帶益陽而寰湘陰,凡四府一州九邑,橫亘八九百里,日月皆出沒其中」。這是洞庭湖的全盛時期。 十九世紀中期以後日趨萎縮中的洞庭湖 清咸豐二年(1852 年)及同治十二年(1873 年),荊江南岸相繼發生藕池及松滋決口,加上原有太平、調弦兩口,形成四口分流局面,荊江泥沙大量輸入洞庭湖。這使湖區沉積量遠遠超過湖盆構造下沉量。一百多年來,湖泊正經歷著自然葑淤消亡的過程。而由於泥沙的淤積和盲目的圍墾使洞庭湖面積不斷縮小。原來位於湖濱的常德、澧縣、安鄉、益陽等城市,現在距湖遠的已有十餘公里,近的也有三四公里。湖區面積已縮小到二千八百二十平方公里。本來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的洞庭湖,現已小於鄱陽湖,而退居到第二位。 80年代以來,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北部)正向沼澤化演變。
⑸ 洞庭湖的由來
洞庭湖為我國第二大淡水湖。湖中心有座蔥翠常綠的小山,名叫洞庭山,洞庭湖便因此而得名。湖區總面積約18000平方千米。湖的南邊是湖南省,北邊是湖北省。洪水期間的湖泊,汪洋似海,面積有3900平方千米,容積達一二百億立方米。其南有湘江、資水、沅水、澧水四水匯入,北有松滋、太平、藕池、調弦四口與長江相通,湖水最後在岳陽城陵磯注入長江。它猶如一個天然的大水庫,容納四水,吞吐長江,調節洪水,控楚帶吳。 洞庭湖的名稱的歷來,有許多的說法。在《史記》、《周禮》、《爾雅》等古書上都有"雲夢"的記載。夢,是當時楚國方言"湖澤"的意思,與"漭"字相通。"春秋昭元年,楚子與鄭伯田於江南之夢"。又雲:"定四年楚子涉濉濟江,入於雲中。"《漢陽志》說:"雲在江之北,夢在江之南。"合起來統稱雲夢。當時的雲夢澤面積曾達4萬平方公里,《地理今釋》載:"東抵蘄州,西抵枝江,京山以南,青草以北,皆古之雲夢。"司馬相如的《子虛賦》說:"雲夢者方八、九百里。"到了戰國後期,由於泥沙的沉積,雲夢澤分為南北兩部,長江以北成為沼澤地帶,長江以南還保持一片浩瀚的大湖。自此不再叫雲夢,而將這片大湖稱之為洞庭湖,因為湖中有一著名的君山,原名洞庭山。《湘妃廟記略》稱:"洞庭蓋神仙洞府之一也,以其為洞庭之庭,故曰洞庭。後世以其汪洋一片,洪水滔天,無得而稱,遂指洞庭之山以名湖曰洞庭湖。"這就是洞庭湖名稱的由來。
⑹ 洞庭湖 為什麼叫"洞庭"由來是什麼
由來:洞庭湖之名,始於春秋時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
岳陽樓下的洞庭湖是遠古時代雲夢澤的遺跡,它的湖面十分寬廣,自古就有「八百里洞庭」之說。雖然現在它的面積比以前已經小了一倍,但它仍是全國第二大淡水湖泊。
煙波浩淼、水天一色。洞庭湖由東、西、南洞庭湖和大通湖四個較大的湖泊組成,呈現一派水流沼澤、河網平原地貌景觀,東、南、西三面環山,北部敞口的馬蹄形盆地,濱湖風光秀麗。
洞庭湖,古稱雲夢、九江和重湖,處於長江中游荊江南岸,跨岳陽、汨羅、湘陰、望城、益陽、沅江、漢壽、常德、津市、安鄉和南縣等縣市。洞庭湖之名,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
洞庭湖北納長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調弦四口來水,南和西接湘、資、沅、澧四水及汨羅江等小支流,由岳陽市城陵磯注入長江。
洞庭湖是長江流域重要的調蓄湖泊,具強大蓄洪能力,曾使長江無數次的洪患化險為夷,江漢平原和武漢三鎮得以安全渡汛。
洞庭湖是歷史上重要的戰略要地、中國傳統文化發源地,湖區名勝繁多,以岳陽樓為代表的歷史勝跡是重要的旅遊文化資源。也是中國傳統農業發祥地,是著名的魚米之鄉,是湖南省乃至全國最重要的商品糧油基地、水產和養殖基地。
洞庭湖是燕山運動斷陷所形成,第四紀至今,均處於振盪式的負向運動中,形成外圍高、中部低平的碟形盆地。盆緣有桃花山、太陽山、太浮山等500米左右的島狀山地突起,環湖丘陵海拔在250米以下,濱湖崗地低於120米者為侵蝕階地,低於60米者為基座和堆積階地。
中部由湖積、河湖沖積、河口三角洲和外湖組成的堆積平原,大多在25~45米,呈現水網平原景觀。洞庭湖分為西、南、東洞庭湖。湖底地面自西北向東南微傾。
洞庭湖呈現一派水流沼澤、河網平原地貌景觀,東、南、西三面環山,北部敞口的馬蹄形盆地,西北高,東南低;湖體呈近似「U」字形。
⑺ 洞庭湖簡介
洞庭湖,古稱雲夢、九江和重湖,處於長江中游荊江南岸,跨岳陽、汨羅、湘陰、望城、益陽、沅江、漢壽、常德、津市、安鄉和南縣等縣市。洞庭湖之名,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
洞庭湖北納長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調弦四口來水,南和西接湘、資、沅、澧四水及汨羅江等小支流,由岳陽市城陵磯注入長江。
洞庭湖古代曾號稱「八百里洞庭」。20世紀90年代末,據水利部門測算,有面積2579.2平方公里(一說2740平方公里);但它還有湘、資、沅、澧四水和「長江四口」1300多平方公里洪道面積(一說1.878萬平方公里)。兩者合計,仍有3879.2平方公里。湖盆周長為803.2公里,總容積220億立方米,其中天然湖泊容積178億立方米,河道容積42億立方米。
洞庭湖是長江流域重要的調蓄湖泊,具強大蓄洪能力,曾使長江無數次的洪患化險為夷,江漢平原和武漢三鎮得以安全渡汛。
洞庭湖是歷史上重要的戰略要地、中國傳統文化發源地,湖區名勝繁多,以岳陽樓為代表的歷史勝跡是重要的旅遊文化資源。也是中國傳統農業發祥地,是著名的魚米之鄉,是湖南省乃至全國最重要的商品糧油基地、水產和養殖基地。
洞庭湖區,位於長江中游以南,湖南省北部。以洞庭湖為核心,向東、南、西三周過渡為河湖沖積平原、環湖丘陵崗地、低山,為一碟形盆地。在行政區劃上,包括岳陽、華容、湘陰、南縣、安鄉、漢壽、澧縣、臨澧、桃源、望城10縣,臨湘、沅江、汨羅、津市4縣級市。
以及岳陽市的岳陽樓區、君山區、雲溪區,益陽市的資陽區、赫山區,常德市的武陵區、鼎城區7區,共計21個縣市區,此外還涉及湖北省的松滋、公安、石首等縣市。其中湖南部分土地面積3.17萬平方公里,佔全省面積的15%。
洞庭湖區是湖南乃至全國的「魚米之鄉」,周圍地區自然資源極為豐富,農業生產基礎雄厚,勞動力眾多。建立洞庭湖環湖經濟圈對於加速洞庭湖區以至湖南的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強調經濟效益並堅持環境效益的前提下,可建立全國特大型商品糧基地、商品生豬基地、商品水產基地、高水平創匯農業基地和生態農業基地;建立高層次、高水平的旅遊基地、科技文教基地以及商貿基地,實現湖區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先秦兩漢時期,洞庭湖又稱「九江」,它匯合了湘、資、沅、澧四水及荊江的分洪水流,向北流入長江。當時江水能到達澧水下游並過九江,即分流通過洞庭湖,而荊江南岸至澧水下游的地勢為北高南低(這與現在的情形正好相反)。
由於荊江上游的長江流域及四水流域人口稀少,開發程度低,原始森林保存尚較完好,水土流失情況極為輕微,因此,洞庭湖雖然接納四水與荊江分流洪水,但入湖泥沙很少,水流清澈。
⑻ 洞庭湖的形成演變
洞庭湖屬揚子准地台江南地軸上的斷陷盆地,形成於燕山運動,延續至喜馬拉雅運動。白堊紀為盆地發展擴大時期,第四紀以來,洞庭湖拗陷盆地在新構造運動作用下,再次全面下沉,接受沉積,成為湖南省第四紀分布最廣、厚度最大、沉積層序最全的地區。存在4次以上凹陷成湖、凸起成陸的演化過程,相應拗陷盆地解體,形成斷拗盆地。早更新世早期,在目平湖、澧縣、沅江等凹陷成湖,中期湖侵擴大到漢壽、鼎城、安鄉、湘陰等地,出流由安鄉經澧縣凹陷排入長江,末期凹陷轉為緩慢上升,湖泊萎縮一部分成陸。早更新世晚期,目平湖與沅江兩凹陷相連,湖盆擴大。赤山凸起成為兩湖間的孤島,湖水從南縣、鯰市、藕池口排入長江,為第四紀湖面最大的興盛時期。隨著湖盆轉為上升為主,湖水退卻,出現洞庭湖平原地貌景觀。中更新世,洞庭湖盆地發育為河網交織的湖沼盆地,澧縣、目平湖和沅江至湘陰的沉積體系。此時,湖水有兩處出口,一處由岳陽君山經廣興洲入長江,另一處由安鄉佘家台經澧縣進入江漢盆地。晚更新世,目平湖凹陷和沅江至湘陰凹陷部分地區再次活化沉降,並在赤山西部形成常德、安鄉河湖盆地和東部臨資口、黃茅洲和北大市河湖盆地,但其它范圍已大為縮小,形狀復雜,湖水由南向北流,並在團山附近有東、西水系匯合,在石首一帶注入長江。發展到全新世後期,整個湖盆為河網交錯的洞庭平原,當時在君山西南側有一方圓130平方公里的小湖。
先秦之後,雲夢澤逐漸解體,江湖關系轉變,直接影響到洞庭湖的演變。漢晉以來,長江流域人口逐漸增長,墾殖活動強度增大,自然植被受到破壞,長江的含沙量開始增高。隨著荊北雲夢澤的逐漸淤塞,荊江河床自動調節抬高,加上受西北—東南方向新構造掀斜運動的影響,荊江主泓道逐漸向南擺動。東晉永和年間,荊江南岸形成景口、淪口二股分流匯合成淪水進入洞庭湖。洞庭湖由於承納兩口分泄之江水江沙,湖泊的淤積過程開始加速,形成大小不一的湖群。唐宋時期,荊江統一河床的形成,使邊界條件發生重大變化。隨著荊江堤防不斷修築,江面束狹、泄洪不暢,洪水位開始抬升,江水頂托倒灌機率增大,每當大洪水通過荊江段常形成決口,「九穴十三口」形成。穴口大量分流長江洪水,使洞庭湖呈現明顯擴漲之勢,湖盆向西、向南伸展,南連青草、西吞赤沙,水域面積擴大。形容湖水波瀾壯闊的「八百里洞庭」一詞便開始在這一時期的詩文典籍中出現。隨著水域擴展,使原來在漢晉時期彼此支離的洞庭、青草、赤沙3個湖泊在高水位時得以連成汪洋一片。由於受長江來水的影響越來越大,洞庭湖洪水過程也相應發生顯著變化,由唐宋以前以「春溜滿漲」為主逐漸轉變為以「夏秋水漲」為主,洪水特徵除由四水注入的「桃花汛」之外,長江夏秋水漲的洪水特徵已突現出來,使湖泊的洪水過程在年內變化由原來的單峰型轉變為明顯的雙峰型。
宋代以後,荊江河床不斷為泥沙淤積,洪水位持續抬升,使魏晉時原「湖高江低、湖水入江」的江湖關系逐漸演變為「江高湖低、江水入湖」的格局,洞庭湖水浸日益嚴重。元、明、清三朝,隨著荊江堤防的不斷修築和穴口的時決時塞,江患加劇,荊江潰堤、湖區潰垸頻繁。江湖關系開始緊張起來,說明從宋代開始,江湖關系開始發生歷史性變化,人為因素成為江湖關系變異的不可忽視的因素。
明嘉靖之後,中央政府採取「舍南救北」的治水方針,荊江北岸穴口盡堵,南岸保留太平、調弦二口與洞庭湖勾通。清代仍繼續沿襲明朝的消極治水方針,在長江來水有增無減的情況下,一遇洪水則湖水泛濫四溢、向外擴展已成必然之勢。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就是在這一背景下逐漸擴大起來的。這一時期洞庭湖的范圍,「每歲夏秋之交,湖水泛濫,方圓八九百里,龍陽、沅江則西南之一隅。」說明唐宋時期洞庭湖在西吞赤沙湖之後,向西南又有了迅速的發展。迄至清代中期以前,洞庭湖仍繼續呈擴漲之勢,到道光年間,為洞庭湖自先秦以來擴展至鼎盛時期。道光《洞庭湖志》記載它的范圍是:「東北屬巴陵,西北跨華容、石首、安鄉,西連武陵、龍陽、沅江,南帶益陽而環湘陰,凡四府一州,界分九邑,橫亘八九百里,日月若出沒其中。」可見洞庭湖自魏晉南北朝之後是逐步「回春」的。由魏晉時期的五百餘里到唐宋之際的七、八百里,繼而又發展到清中葉的八九百里,湖水波濤可直拍岳陽、華容、漢壽、沅江、湘陰等縣城,君山、艑山、層山、寄山、團山、磊石山、赤山、墨山等均成為兀立湖中的島嶼。洪水時節,洞庭湖水域面積超過6000平方公里。
十九世紀中葉,洞庭湖開始由盛轉衰,進入有史記載以來演變最為劇烈的階段。從6000平方公里的浩瀚大湖,萎縮到目前2691平方公里的湖面,就是在這一百多年時間內發生的。其主要原因就是人為和政策的因素,導致咸豐、同治年間藕池、松滋相繼潰口,荊江四口分流入洞庭湖局面的正式形成。咸豐二年,荊江藕池堤馬林工在小水年份潰決,清政府借口民力拮據未予堵築,形成藕池口、至咸豐十年長江大水,在原潰口沖刷成藕池口。同治九年松滋潰口,因堵築不堅固,同治十二年復潰,形成松滋河。藕池口,松滋口形成後,原由兩口分流轉變為四口分流,江湖關系巨變,成為洞庭湖近一百多年來演變的重大轉折點。由於四口自北而南奔流,奪流改道,不僅使四水三角洲平原被淹,而且還迫使四水改變流向,徹底打亂了原有水系格局。沅水尾閭的主泓被迫遺棄故道,改由大圍堤西北方向入湖;資水尾閭的主泓也不再經由沅江縣城側,而是改由毛角口經楊柳潭入湖。四口和四水在湖內相互頂托干擾,造成局部地區水位壅高。更為嚴重的是大量泥沙傾積湖內,成為制約洞庭湖演變的一個主要矛盾。四口入湖泥沙淤積形成的河口三角洲自西北向東南推進,加速了洞庭湖洲灘的發育。隨著三角洲在湖內不斷充填和南移東進,洞庭湖由此進入了迅速縮小的過程。伴隨著泥沙淤積和洲灘的迅速擴展,湖區繼之開展大量的圍墾。湖泊變成洲灘,洲灘又成為垸土和湖田,洞庭湖人進水退的狀況開始出現。濱湖堤垸如鱗,彌望無際,已有與水爭地之勢。乾隆年開始到嘉慶年間,湖南的一些有識之士包括地方官開始呼籲限制圍湖造田,並要求刨毀有礙行洪的私垸。二是清末光緒年,在荊江來沙成倍增長、洲灘迅速擴展的情況下,再次出現築堤建垸的高潮,挽垸呈惡性膨脹,至清末洞庭湖總計有堤垸1094座。
民國時期,圍墾沒有受到遏制,洞庭湖進一步萎縮。高位洲灘因每年顯露期長,相繼挽成堤垸已成必然之勢。而中位和低位洲灘,因地勢低下,每年淹沒時間較長,修垸工程量大,且不適宜墾殖,這一類未經建垸的洲灘,當地俗稱之為洲土。據民國35年調查,已形成岳臨、蒼梧台、注滋口、大通湖、飄尾五大區塊,總計在268萬畝。20世紀40年代中期洞庭湖已是洲灘廣袤,湖體支離破碎,港汊交織,灘地發育系數達0.4左右。洞庭湖灘地發育程度如此之高,表明洞庭湖已進入它的衰老階段。
此後由於分流入湖的洪水夾帶大量泥沙,湖盆不斷淤積,1983年,這個長江水系重要調節湖泊的面積又縮小到2691平方公里,並被分隔為幾個部分。
⑼ 洞庭湖到底經過哪個時期縮小的
洞庭湖 1.歷史早期的洞庭湖洞庭湖在地質史上雖與江漢平原的雲夢澤同屬於「江漢——洞庭凹陷」,但在歷史時期,它是作為一個獨自的水系而存在和發展的,並不屬於古雲夢澤的范圍。《山海經》:「又東南一百二十里,曰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於江淵,澧、沅之風,交瀟湘之淵」。《莊子·天運》:「帝張咸池之樂於洞庭之野」,稱洞庭為平野。說明當時湘、沅、澧諸水在洞庭山(今君山)附近與長江交匯,洞庭湖地區還只是一片河網交錯的平原,只是後來環繞君山的所謂「洞府之庭」形成了一個大的湖泊,始有洞庭湖之稱。1957 年在安徽壽縣出土的戰國楚懷王六年(前323 年)制「鄂君啟節」,所述舟節西南水路銘文為「自鄂(今湖北鄂城)往:上江、入湘、入資、沅、澧、油」。從舟節銘文水流交匯不及入湖來看,與《山海經》、《莊子》所載洞庭平原的自然景觀也是一致的。《水經》記載:澧水「又東至長沙下雋縣西北,東入於江」;沅水「又東至長沙下雋縣西,北入於江」;湘水「又北過下雋縣西,……又北至巴丘山,入於江」;資水「又東與沅水合於湖中,東北入於江也」。說明在君山西南的資、沅二水交匯處,有湖泊的存在。戰國時屈原在《楚辭·九歌·湘夫人》中「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當即指此湖。只是由於那時這一夾在沅、資二水之間的湖泊水體很小,尚未為人所注意,因而《尚書》、《周禮》、《爾雅》、《呂氏春秋》、《淮南子》等都未把它列入古代有名的澤藪之內。2..東晉以後洞庭湖的逐漸擴展東晉、南朝之際,隨著荊江內陸三角洲的擴展和雲夢澤的日趨萎縮,以及荊江江陵河段金堤的興築,強盛的長江來水,向荊江南岸穿越沉降中的華容隆起的最大沉降地帶,進入拗陷下沉中的洞庭沼澤平原,從而形成為一片煙波浩瀚的巨澤。北魏酈道元為《水經》作注時,已充分反映了洞庭湖擴展的這一巨大變化。他指出湘、資、沅、澧,「凡此四水,同注洞庭,北會大江」。並雲「湖水廣圓五百餘里,日月若出沒於其中」。盛弘之在《荊州記》中,也作出相同的描繪:「巴陵南有青草湖,周回數百里,日月出沒其中」。青草為洞庭湖的通稱。歷史時期洞庭湖區一直處於緩慢的沉降之中,再加上古代荊江分水口多在北岸,南岸的洞庭湖區,很少受到長江泥沙淤積的影響。唐宋時期,洞庭湖水面進一步向西擴展,號稱「八百里洞庭」。《巴陵志》即有:「洞庭湖在巴丘西,西吞赤沙,南連青草,橫亘七八百里」的記載。唐代詩人李白在《游洞庭湖》詩中描寫:「洞庭西望楚江分,水盡南天不見雲」,可見其湖面的遼闊及氣勢的雄偉。明、清之際,洞庭湖的面積繼續有所擴展。明嘉靖、隆慶(1522—1572年)年間,張居正為了保護在湖北安陸的「顯陵」以及他自己家鄉江陵的安全,採取「舍南救北」的方針,在荊江北岸築起黃檀長堤,使北岸穴口基本堵塞,長江水沙多由荊南排入洞庭湖區,在湖底淤高而來水有增無減的情況下,洪水期湖面水域不斷擴展,逐漸有西洞庭湖與南洞庭湖的形成。於是,「每年夏秋之交,湖水泛濫,方八九百里,龍陽(今漢壽)、沅江則西南之一隅耳」。這一洞庭湖向西南擴展的形勢,一直延續到清道光年間(1821—1850 年)。其時洞庭湖「東北屬巴陵,西北跨華容、石首、安鄉,西連武陵(今常德)、龍陽、沅江,南帶益陽而寰湘陰,凡四府一州九邑,橫亘八九百里,日月皆出沒其中」。這是洞庭湖的全盛時期。3.十九世紀中期以後日趨萎縮中的洞庭湖清咸豐二年(1852 年)及同治十二年(1873 年),荊江南岸相繼發生藕池及松滋決口,加上原有太平、調弦兩口,形成四口分流局面,荊江泥沙大量輸入洞庭湖。這使湖區沉積量遠遠超過湖盆構造下沉量。一百多年來,湖泊正經歷著自然葑淤消亡的過程。而由於泥沙的淤積和盲目的圍墾使洞庭湖面積不斷縮小。原來位於湖濱的常德、澧縣、安鄉、益陽等城市,現在距湖遠的已有十餘公里,近的也有三四公里。湖區面積已縮小到二千八百二十平方公里。本來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的洞庭湖,現已小於鄱陽湖,而退居到第二位。
⑽ 洞庭湖的介紹
洞庭湖簡介:
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江南,湘北,那片向北傾斜的凹形地貌上,一泊湖水以天下為懷,一座閣樓以天下為標。北宋范仲淹用一篇散文將岳陽樓樹為中國歷史和文化的一座地標,而湖區百姓以千百年來的勞作將洞庭湖建造成天下糧倉。
洞庭湖為我國第二大淡水湖,但入湖水量,相當於鄱陽湖3倍,太湖的10倍。湖中心有座蔥翠常綠的小山,名叫洞庭山,洞庭湖便因此而得名。湖區總面積約18000平方千米。
湖的南邊是湖南省,北邊是湖北省。洪水期間的湖泊,汪洋似海,面積有3900平方千米,容積達一二百億立方米。
其南有湘江、資水、沅水、澧水四水匯入,北有松滋、太平、藕池、調弦四口與長江相通,湖水最後在岳陽城陵磯注入長江。它猶如一個天然的大水庫,容納四水,吞吐長江,調節洪水,控楚帶吳。
范圍包括岳陽、益陽、常德,長沙、湘潭、株洲和湖北荊州共7個市。洞庭湖區又分「純湖區」和「四水尾閭區」,其中,整個長沙城區,就屬於四水尾閭區。
洞庭湖不僅風光佳絕,而且素稱魚米之鄉,濱湖盛產稻穀,湖中盛產魚蝦,自古為我國淡水魚著名產地。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有《洞庭魚》一詩:"洞庭魚可拾,不假更垂罾。鬧若雨前蚊,多如秋後蠅。"可見魚之多。
對於洞庭湖的美景,古人早有總結,清代《洞庭湖志》所載"瀟湘八景"中的"洞庭秋月"、"遠浦歸帆"、"平沙落雁"、"漁村夕照"、"江天幕雪"以及"日景"、"月影"、"雲影"、"雪影"、"山影"、"塔影"、"帆影"、"漁影"、"鷗影"、"雁影"等洞庭湖"十影",如今仍能觀賞到。
岳陽樓雄踞於岳陽古城西隅,東倚巴陵山,西臨洞庭湖,北枕萬里長江,南望三湘四水,氣勢豪壯不凡。它與武昌的黃鶴樓、南昌的藤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
網路-洞庭湖 (長江流域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