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夏令營考試內容及准備
首先,作為上次夏令營的受益者,我很高興為你二位解答;
其次,作為上次夏令營的受傷者,我很不想再提起那傷心的往事...
言歸正傳。這個東西首先心態要放穩,別奢求,順其自然即可。
准備啥的,必要的出門必需品,雨傘,蚊香,治跌打損傷的(我同學去第二天腳就崴了),作業(如果你願意),歷史書(心裡有底),《資治通鑒》,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羅伯茨的《西方文明史》啥的就不用帶了,帶了也來不及看,全靠點子和積累。
我們那撥考試是分三天進行,第一天是主觀題測試,給你4道大題,文字量很少,然後給你A4那麼大的紙寫。不夠可以要,但是時間很緊,大概一個半點吧。題目我記得有:第一題「說長城」(別愣,就三個字,下面一片空白,寫吧),第二題...忘了;第三題「比較秦焚書坑儒和清修四庫全書異同」;第四題「比較一工二工異同」(就這個中規中矩,但是我當時沒時間了)。
第二天說是考客觀題,可一拿到卷紙全場傻眼——120道填空題,范圍涉及中國古代(記得有一道題是「商代的開國功臣,三朝元老是誰」「陶朱公原名」「明代專門負責對外貿易的官員名稱」「元代一個什麼什麼官員的蒙古文是什麼」好多好多記不住了),中國近代(有問民國四大教育家,還有什麼...這都一年了,實在想不起來了),世界古代、近代(英國法國從1XXX-1XXX的戰爭叫什麼戰爭),還有一道地理題:「連接南美洲和南極洲的海峽是什麼」,以及現代的大事。考試座位和前一天一樣,這個時間充裕得多,很多人都是提前交卷的,包括我。考試時題是一個小本,答題紙是一張A4紙,正反面分別60個格子,答吧。對有歷史功底的學生,真是個享受。我前面挺難受,後面挺享受。
第三天是面試,由於人數很多,所以你不一定是上午還是下午,是今天還是明天。通知會在筆試完事後貼在考場前面,或問你的班主任。面試5人一組進入面試間,面試考官是南開的老教授、資深知識分子,談吐舉止一定要注意,但也不要僵硬。叫不準的歷史時間、事件不要往上糊弄。我的題目是一個字「仁」,我同學的是「環境與文明發展什麼什麼什麼」,我的那個5人組里還有一個是自己的家鄉什麼的。面試前半個小時知道自己的考題,是抽簽決定的,然後給你拉到小屋子裡准備,面試時可以拿著你准備時寫下的東西,但不能拿歷史書...太沒品位了...時間面試時間是15分鍾,還剩五分鍾時,服務的南開學生會以舉手的方式提醒你,注意把握時間,別超時,但也別太短。別以為我說的是廢話,我的5人組里就有一個超時的,太羅嗦,太緊張。一定要放鬆,哪怕手腳冰涼,口齒也要伶俐。不行唱歌,我就唱了文化大革命的歌,全傻。
其他的沒什麼了,退飯卡時一定要趁早,退飯卡的屋子很小很小,200多人擠在一起不是什麼銷魂的事,一旦晚了,全是人,別合計了,先撤,過半個小時再去!講座好好聽聽吧,全是尖端的思想。哈全安教授講課時別起鬨,讓教授好好講,別問敏感問題,不好。講座時讓同學自由提問時搶不上提問也不要緊,不影響最後錄取你。演節目啥的,有才藝就上吧,反正誰也不認識你。
寫了這么多,可能你都不會看完,但我也想寫,那段日子真是我高中最難忘的日子。因為這幾天,我愛上了南開。對了,狗不理包子離南開不遠,走就能到,聽說是專門騙外地人錢的。包子沒啥特殊的,就是貴。
我過了南開夏令營的初試,好像做夢一樣......我成績不算好。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被認可的快樂!接著11年1月份我參加南開正式自主招生,又通過了,給我歷史系給我降了40分!我從來沒感覺過我離南開這么近,這么近,真是觸手可及了!但是高考的失利,失常,失態又讓這個觸手可及的夢想難以企及。一個二流的學生曾離南開那麼近,但終究你不屬於那裡——這也許就是宿命吧。
我的夢想沒有實現。很難過,很難過。既然我回答了你這個問題,就說明咱倆...咱仨——算上樓上那個——有緣。你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放開手腳大幹一場,即使到了閻王府,也要拔閻王爺幾根鬍子下來!既然到了南開,一定不讓自己難看,怎麼地也得帶走點什麼!!
加油啊!!!!祖國的未來寄託在你的肩上了!!!!
忘了個事,你要是有實力考上復旦、人大啥的,南開歷史還是算了,畢竟歷史就業還是窄。
謝謝你給我一個重新幸福一下的機會,謝謝。
㈡ 我申請參加南開大學歷史學夏令營 報名表上的申請理由該怎麼寫啊
把招生對象那一欄里的話寫上,我也填了
㈢ 南開大學的歷史暑期營是不是在南津校區
南開大學校本部就在衛津路八里台,也就是說,所謂的八里台校區其實就是衛津路校區,一個地方
㈣ 請問有沒有南開大學歷史專業朋友能提供本學期課表
歷史學院的課很多
以下參考資料的網址 是我們學校的選課手冊
請在「搜索:」回後面輸入2700 然後 選中「開答課單位」 按提交
就能看到所有歷史學院的課
開課周次就是星期幾
開課時間就是第幾節課
希望幫得到樓主
歡迎交流
㈤ 想考南開大學的歷史,特別喜歡歷史,有希望考上嗎
本身南開來大學就是985院校自,學校的歷史本身就很厲害。古代史就不說了,世界史方向是全國第一個開設美國研究所的院校(之前只有社科院有美國所)。所以難度還是很大的,如果你是本專業的,那應該學起來沒那麼難,只要你肯努力就沒問題。如果你本科不是這個專業,建議你好好考慮下,雖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專業度確實要足夠高才可以考的上。
不管考的是哪所學校,專業課都尤其重要,這一點我深有體會。第一年我就是專業課沒考好又二戰的,後來還是乖乖的跟著天道考研的專業課老師上的。
㈥ 張伯苓,梁啟超,蔡元培,都和天津南開大學有什麼關系
梁啟超與南開大學
對於每一位稍知近現代史事者來說,梁啟超都是一個耳熟能詳的
名字。這位曾活躍於中國政壇、學界30餘年的一代風雲人物,與近代
中國的歷史進程息息相關,「開中國風氣之先,文化革新,論功不在
孫黃後」。他晚年摒棄政務,專心向學,著作等身,建樹甚豐,被稱
為「新思想界之陳涉」,而其與南開大學的一段舊日淵源,也頗值得
稱道。
南開大學成立伊始的20年代,是中國學術界日漸活躍和繁榮的時
期。諸說層出,觀點紛呈,被大多學者目為又一度「百家爭鳴」。尤
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使西方文明暴露了危機,引發國人的懷疑和動搖,
復興中國傳統文化的論調佔有了一定地位,出現了國學研究的熱潮。
梁啟超便是其中代表之一。他在戰後游歷歐洲,著《歐游心影錄》,
認定中國國學在將來世界上占重要的位置,並說西歐文明還需中國文
化去調劑,亟力勸學者去整理國故,引起學界很大反響。他還堅持教
育救國論,放棄上層的政治活動,全力從事於「培植國民實際基礎的
教育事業」,因而便和同樣致力振興民族教育的南開校長張伯苓同聲
共氣,相應相求。
1921年9月,成立僅三年的私立南開大學邀請梁啟超參加大學部的
開學式。梁先生欣然前往,並在會上發表演說,盛贊年輕而充滿希望
的南開:「……我們要希望大學能辦得歐美那樣好,能發揚中國固有
的學術,不能不屬望於私立的南開大學了。南開師生有負這種責任的
義務,如是南開大學不獨為中國未來私立大學之母,亦將為中國全國
大學之母。」梁啟超鼓勵南開學子:「我盼望諸君不要怕難,奮興起
來,一面發揚我國祖宗傳下來的學業,一面輸入歐西文化,這樣責任
不能不望之於中國私立的南開大學了。」
其後,南開大學遂聘請梁啟超在校舉辦中國文化史講座,講演的
題目為《中國歷史研究法》,每周一、三、五下午四時至六時舉行,
後來每周又增加二個小時。學校對梁啟超先生的講座非常重視,規定
此科為文理商三科必修科目。梁啟超本就文采飛揚,口才又極佳,每
次連續講演兩小時之久,毫無倦容,誠可謂誨人不倦;他的講演受到
南開師生的熱烈歡迎,聽講者達數百人之多,幾乎傾校而動,而且還
有不少天津其他各校教員學生前來旁聽。梁先生授課認真,凡因事誤
課必定補講;並進行正規的考試,考卷第一次便收到121份,已佔全校
學生半數。講座結束後,梁啟超還同歷史班全體學員合影留念,師生
關系甚是融洽。
梁啟超的講義是其所擬中國文化史綱中的第一篇,後經整理,便
以同名著作出版,風行一時,成為其自視得意之作之一,備受學界所
推重,而梁先生之講座對南開大學歷史學科發展的推動之功,自可想
見。
梁啟超對南開的感情是深厚的,爾後他曾多次來校講學。1922年
2月,在即將赴清華學校講演前夕,梁先生又親臨南開大學新學期開學
式作演說,對於「青年元氣之培養」等問題,再三注意,開導周詳。
他指出,從學校到社會是人生最危險時代,青年人對婚姻、職業諸方
面尤其需要謹慎;從而鼓勵南開學子「從物質、精神上加增培養元氣
的資料」,「尋出一種高尚的嗜好、自己的人生觀,」養浩然正氣,
以與惡社會中的壞性質、壞習慣作斗爭。1923年7月,梁啟超應聘主講
南開大學暑期學校。1924年春又講學南開,著有《清代學者整理舊學
之總成績》一文。他不僅自己親自來校作學術指導,還曾邀請國外名
學者羅素、杜里舒、泰戈爾等以及國內學界名流張君勱、梁漱溟、蔣
方震、張東蓀等來南開講學。這對於南開學術的發展是功不可沒的。
南開在嚴范孫、張伯苓諸先生篳路藍縷的努力創建下,由小學而
中學而大學,知名於國內外,這引起梁啟超的高度重視和贊揚。他曾
多次以南開為範例闡述對教育的意見,特別是在承辦中國公學時,常
常引南開為先導;而且他對於南開的建設、發展也多所屬意,盡心擘
畫。早在1921年,他親撰《為南開大學勸捐啟》,指出「大學教育之
設施及擴充,為我國目前最急切之要求」,而普及大學教育,則不可
不以私立為官立之助;私立大學有諸多優點,「在我國教育史上,若
宋之鹿洞、明之東林,其性質皆為私立大學,而一朝文化系焉。方今
網路更新,茲事需要,益如飢渴。而十年以來,完善之組織尚未有聞,
斯亦士大夫之羞矣。南開大學者,其基礎建設於中學之上。南開中學
之成立有十七年,……學課之完實,校風之粹美,既已為海內外所同
認。三年以前,主校事者鑒於時勢要求,深感進設大學之必要。藉各
方面有力之贊助,幸而獲成,分置理商文礦四科,歷級已屆三年,注
弟子籍者將及四百,規模粲然具矣。……某某等為公為私,皆深感南
開為我教育界一元氣。」他吁請「凡屬愛群自愛者對於茲校宜同負愛
護扶助之責,願竭綿薄以贊厥成,」對南開關懷切切。梁啟超還一度
向張伯苓校長表示,「若將文科全部交我,我當負責任,」並舉薦張
君勱為主任,蔣方震、張東蓀、林宰平、梁漱溟等各任一門,預言
「吾六人者任此,必可以使此科光焰萬丈」,「南開文科辦三年後,
令全國學校文史兩門教授皆仰本科供給」。
1922年底至翌年,梁啟超閉門謝客,養病於天津,遂又有在南開
創辦東方文化學院的設想。《南開周刊》第54期(1922年12月30日)
刊發題為《東方文化研究成立之先聲》的消息,說:「自梁任公先生
與學校方面共議在本校大學部成立東方文化研究院後,一般有志東方
學術研究者,莫不引頸高呼,期此世界獨一之研究院早成立;而學校
方面半年來亦積極與任公先生籌劃一切,如募經常費,敦請當代大學
者張君勱、蔣百里諸先生來院講學等,不遺餘力。近復聞任公先生已
訂於本月十五日由南京來津,專與學校計議此事。吾人甚望此番計議
早見施行,裨東方文化得大放異彩於環球也。」後梁啟超即起草《為
創辦文化學院事求助於國中同志》一文,倡儀「設一講學機關,名曰
文化學院。」並擬定:「院舍在天津南開大學新校址中。一切學課與
南開保相當之聯絡關系。」後來雖因資金等諸多緣故,此舉遂擱置而
未成,但梁先生的倡引之功及其對南開的鍾情,卻是足令我們常引以
為念的。
1925年後,梁啟超就清華研究院任導師,而對南開關心依然。
1927年10月間,罹病在身的梁啟超又為南開二十三周年紀念手書「弘
毅」二字,並在《祝詞》中說:「本校二十三周年大慶,敬寫《論語》
兩字,奉祝頻年。喪亂頻仍,全國教育破產,本校實巋然魯殿靈光。
任重道遠,簿海屬望。願以此兩字,與多士共勉也。」殷殷深情,諄
諄願意,盡在字里行間。
1929年1月19日,梁啟超病歿於北京協和醫院,一代巨星殞落。可
以說,南開的成長,和眾多學術大師的關愛、提攜是分不開的,梁啟
超便是其中相當突出的一位代表。撫今追昔,寄思而往,前賢的鼓勵
與囑托,將永遠是我們自強不息的動力之源。
巍巍乎吾南開大校長張伯苓
柳無忌
張伯苓之為大校長,名副其實。首先,他的體格高大。1932年秋,我初去天津南開大學教書,楊石先帶我去拜望校長。他給我的第一個印象,是他那魁梧的身體,像泰山般屹立在陳設簡朴的校長辦公室內。我記不起來他那時是否已戴上黑眼鏡,倘使是的,他在威儀中又呈現一種令人敬畏的神秘姿態。那時我只有25歲,校長的年齡要比我大一倍以上,更何況他已是全國聞名的一位大人物。此後,我與張校長相處10載,在天津5年(1932—1937),重慶5年(1941—1946),我對他的認識較深,漸漸的對他的「敬」多於「畏」,最後完全是尊敬與仰慕,因為我已看見了在他那黑眼鏡後面露出來的是慈祥的目光……他對於南開全校師生的關懷。對我個人來說,在我記憶中留下最深的印象,是在天津時,有一天他獨自光臨舍間(百樹新村32號),使我們大吃一驚。他沒有什麼事情,只是巡視校園時在我們那裡歇腳一下,看看他的教員的生活情況。臨走前,他對我的太太大加誇獎,因為在客廳內他摸摸在沙發旁的電燈罩子,發現上面並沒有絲毫灰塵。
比他體格更高大的是張伯苓的為人與他的事業,這兩者可以一同論述。張校長創辦南開的功績,在中國教育史(也許在世界教育史)上是史無前例的。從他以私人力量,慘淡經營,從最初在嚴范孫私宅創設的敬業中學(天津私立第一中學堂),到創立南開中學、小學、女中、大學,以至化工研究所與經濟研究所的全套南開學校的經遇,史實昭垂,不必在此重述。但有一點我知道而擬特別提出的,是張伯苓抗戰前夕在重慶籌備南諭中學(後改名南開中學)的高瞻遠矚。當時國難嚴重,八里台南開大學臨近海光寺日本兵營,在憂患中我們聽到了校長要在大後方開設南開分校的消息,有如一線光明閃耀在烏雲中間,使我們的視線隨著擴大,我們的情緒也就此穩定起來了。在設計、籌款、建築的過程中……這些校長積有三十餘年經驗——他的魄力與毅力是值得贊揚的,但最使我敬佩的,是他那遠大的眼光、正確的判斷力,與為百年樹人所做的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是當時任何教育家或政治家所不及的。
張伯苓事業的成功,在於他能就地取材,有引用與培養人才的創造力。這位天才的領導者,他以身作則,引導人們如他一樣地為「公能」的理想服務。這一點我在進南開不久就看出來了。環繞這位大校長是他的五位得力助手(好像有五大金剛之稱):黃鈺生(教務),伉乃如(注冊),華午晴(財務),孟琴襄(事務)與喻傳鑒(中學)。他們那種愛護南開,為校長效力,鞠躬盡瘁的服務精神,感動了我們這一批外來的教授,雖然我們有時對於學校的行政作風並非完全同意。抗戰時喻傳鑒主持重慶南開中學,黃鈺生代表南開與張校長為昆明西南聯合大學校務委員,而另一位傑出的教授楊石先也就被推為西南聯大的教務長。有人說,沒有張伯苓,就沒有南開。我可以補充一句:沒有這幾位校務人員的協助,張伯苓事業的成功,南開對於教育、學術方面的貢獻與影響,是不會這樣廣大而久遠的。
從前在天津或重慶參加學校集會,現今在美國的校友聚餐,當唱校歌時我往往神馳於「巍巍乎吾南開精神」這一句。那種大公無私的南開精神,是張伯苓留給南開一份珍貴的遺產。
蔡元培
1919年南開大學成立前夕,張伯苓、嚴修前往北京約見胡適、蔡元培等北京大學教授,向他們徵求對於南開學校成立大學...作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和著名的學者,胡適理所當然在邀請之列,他多次欣然前往南開,為南開師生做精彩的演講和報告。...
㈦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怎麼樣
歷史類的頂尖院校了 主攻方向是 中國近現代史 世界史(日本史 美國史 拉美) 古代史(隋唐)一般 導師隊伍不多 當然個別導師也還是很不錯的
㈧ 馬上就要去參加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夏令營,想請問主題演講和自我介紹怎麼准備
簡單介紹一下自己,來自什麼地方,哪裡人,那個年級。剪短一點。主題演講看自身素養和功底的,不好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