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在歷史上什麼是門閥士族

在歷史上什麼是門閥士族

發布時間:2021-02-04 20:30:47

1. 門閥氏族是什麼啊歷史上哪些是門閥氏族啊

兩晉南北朝是門閥制盛行的時候,當時的豪門最有名的就是謝氏家族,謝眺謝靈運是家族裡最出名的
-------------------
對,多謝樓下的提醒,"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2. 士族是什麼

士族,就是世代做官的家族,也叫望族(有聲望)、勢族(有權勢)。

3. 中國歷史上的10大門閥士族:哪個家族最輝煌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來有名望的貴源族,那麼哪個家族是最輝煌的家族呢。沛縣的劉氏是歷史上最為顯赫的皇族,西漢皇族,東漢皇族,蜀漢皇族,劉宋皇族。漢朝的光武帝是漢景帝的孩子,長沙定王劉發的後代,這個確實是真的,確實不是假的。那麼劉備是漢景帝的孩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嗎?

劉邦大家都很熟悉了,他從一個平民出身,做了亭長,慢慢的,經過自己的一番努力,一番奮斗,推翻了秦朝,拉攏了自己的兄弟,身邊的朋友,以及路上見到的英雄好漢,接著打下了整個天下,成立了大漢王朝。統一了整個全國,他的家族也算是非常強勢,非常輝煌了。

4. 歷史上知名的門閥大族

門閥,是門第和閥閱的合稱,指世代為官的名門望族,又稱門第、衣冠、世族、士族、勢族、世家、巨室等。門閥制度是中國歷史上從兩漢到隋唐最為顯著的選拔官員的系統,其實際影響造成朝廷國家重要的官職往往被少數氏族所壟斷,個人的出身背景對於其仕途的影響,遠大於其本身的才能與專長。直到唐代,門閥制度才逐漸被以個人文化水平考試為依據的科舉制度所取代。
由於論者所持角度互異,史書對這種特殊階級的稱謂頗不一致。例如:指家門貴盛者,稱為「高門」、「門第」;強調世代做官者,稱「士族」、「世家」。至於「世族」一詞,兼指政治、社會、文化地位而言,意含較廣。直至現代,門閥等詞彙,仍被用作對有名、有錢、有權有勢之家族的別稱。
典故
「第」,指直接面向大街開的院門,這是古代身份地位高尚的標志。門第指家族背景、地位貴賤。
而閥閱一詞則最早見於《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廟定社稷曰勛,以言曰勞,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積日曰閱」。這些有功的大臣以及他們的後裔為了彰顯自己的業績,所以在大門兩側豎立兩根柱子,左邊的叫「閥」,右邊的叫「閱」。閥閱指家族功績、官歷等。
這些身份地高位顯的功臣,其權勢往往不止一代,他們的後世子孫也在這種庇蔭之下,通過各種途徑,擔任朝廷的要職,形成家族、姓氏勢力。於是,人們稱呼這樣的家族為門閥。一些朝代甚至以法律的形式,明文規定了門閥所享有的特權,這就成為了門閥制度。
世族和貴族的定義和標准有分別的,雖然有重復之處,但貴族是以正式的爵位等頭銜固定,由國家政權所冊立的,可以因為政權迭更或受封者犯罪或不得勢而被褫奪,而且有些貴族的定義,只限於受勛者本人(如終身貴族),所以不能以某個人是貴族家庭出身,本人就自動成為貴族。
而世族是社會上以人物的背景而接受和承認,故在君主制中,一些王朝敗亡後,舊有的王室和貴族只要沒有被屠殺殆盡,並未被新政權冊封,但受到民眾的尊敬且不須隱姓埋名的話,便可以視為非貴族的世族,而在共和政體中連續超過一代掌握政治、經濟、軍事實權的家族也常被視為世族。所以世族的繁盛與否,有時會被視為一個地方公民社會的發達程度指標。
雖然世界史上各國各地都有世族,為免本條目過分復雜,以下專指中國歷史上的世族發展,外國的世族則涉及該國本身的歷史與文化,可參見各國本身的歷史。
門閥的發展
先秦時已有所謂的巨室,也就是公卿之家,《孟子·離婁上》:「為政不難,不得罪於巨室。」周王室的世卿巨室大多是周初隨周武王或周公東征的貴胄,王室世襲,子孫繼承余蔭,世世接替,「內姓選於親,外姓選於舊,舉不失德,賞不失勢」[1]。

漢代

世族階級的形成,最早可追溯至漢代。
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以來,無論是朝廷的徵辟,或是郡國的察舉,大多以贍富經學者為上選;但由於經學教授不易,經學大師常將其獨特見解傳與子弟,經由歷代傳授,累世經學往往造成累世公卿,世族的雛形已逐漸浮現。
門閥觀念於東漢時期萌芽,公家以經學取士,學者皆以經學傳授子孫,以便入朝為官,隨著經學這門學問代代相傳,也逐漸形成了名門望族,如汝南袁氏的袁紹袁術兄弟,兩人祖先四代中,竟有六人位居三公職位。
東漢末期,戰爭不斷,許多豪強、士紳家族,也逐漸崛起,成為地方上重要的勢力,也是門閥的來源之一。
董卓之亂後,擁兵自重的州郡脫離朝廷中央獨立,士族豪強亦紛紛聚眾起事自保,形成地方上的割據勢力,甚至自命為「諸侯」。

三國

董卓亂後,地方割據。雖然曹操因自己出身宦官家族,與唯才是舉的政略需要,曾試圖大大削弱門第的影響力,不以人才的出身決定其職務;但曹操之子曹丕繼位後,接受了九品中正制的提議,反而大大加強了士族對於官職的壟斷。而東吳之所以能夠與曹魏長期抗衡,亦與獲得江東地區的世族的合作有關。相反蜀漢政權由於長期得不到巴蜀地區士族的支持,後期出現人才匱乏,成為三國中最早滅亡的國家。
漢末以來的社會動盪,使人才流徙,無法進行察舉,所以曹丕採用陳群等的建議,創制九品中正制(又稱九品官人法),以選拔官吏,擴大政權基礎。其辦法是,在朝廷選擇賢能與有識鑒的官員,擔任其本及州、郡的中正官,由中正官負責查訪散居各地的同籍貫的人事。
中正官是依據是人的譜牒家世、德性、才能評定人才優劣,定為九品,據以作任官的標准。九品中政治初行時,尚能秉持曹操用人「唯才是舉」的原則,不分門第高卑。但逐漸因中正官多由高門子弟擔任,他們在評選時不免偏私,所以制度到後來,中正官被門閥把持,只推選門閥子弟,加速世族階級發展,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現象,遂形成嚴格的姓氏等級制度,許多名家大族因而產生。

晉朝

北京大學歷史系主任田余慶論述:所謂門閥政治,「是指士族與皇權的共治,是一種在特定條件下出現的皇權政治的變態。它的存在是暫時的;它來自皇權政治,又逐步回歸於皇權政治。」「嚴格意義的門閥政治只存在於江左的東晉時期。」[
兩晉政權與門閥的結合
司馬懿家族乃世族,故常維護世族之利益。門第愈高,官職愈高。永嘉之亂五胡亂華後,東晉司馬氏定鼎金陵,在江南立國時,有賴於世族門閥之支持,更受朝廷之重視。
永嘉之亂後的世族階級

南方世族

僑姓世族:永嘉之亂後的江南,從華北南遷的士族,多居朝廷要職,勢力龐大,他們自視甚高,仍以中原望族自相標榜,號稱僑姓。僑姓當中最顯赫者為琅琊王氏、陳郡謝氏、汝南袁氏、蘭陵蕭氏等。 吳姓世族:自孫吳以來,原先在江南當地的名族,稱為吳姓,以吳郡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的顧姓、陸姓、朱姓、張姓等門閥(號稱「吳四姓」)為首。
一開始,江南最具權威的是,義興周氏及吳興沈氏,號稱江東二豪,甚至有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說法。但後來,周氏、沈氏與東晉官方關系交惡,涉入了政治風波,逐漸被朱姓、張姓、顧姓、陸姓等門閥超過。
大體來說,吳姓地位被僑姓壓抑,略次一等,且兩者之間的芥蒂甚深。即使同為僑姓世族又有渡江早晚之分。例如:東晉之初,吳郡的人以上國自居,常稱南下的北方人為「荒傖」、「傖父」等,意為出於邊鄙地區的粗野之人。而劉宋以後,渡江較早的華北人反而以「荒傖」來稱呼晚到的華北人。
梁武帝末年,侯景曾請婚於琅琊王氏、陳郡謝氏兩家遭辱而生怨隙,當他南下攻陷建康之後,旋即大肆殺掠門閥士族。江南門閥,在侯景之亂後,已經不再興盛。

北方世族
晉室南遷以後,中原為胡族所統治。
國姓:北魏孝文帝推行漢化政策,命令鮮卑人說漢語、改漢姓,以元姓、長孫姓、宇文姓、於姓、陸姓等貴族為首,號稱「國姓」,由鮮卑姓貴族,搖身一變為漢姓世族,人稱孝文漢化。
郡姓:留在北方的世族雖然是被征服者,卻不願與改為漢姓的胡族相混。他們為區別胡漢,往往在姓氏前冠以當地郡名,稱為「郡姓」,如:太原王氏,即為居於太原郡的王姓世族。
隨著北魏政權的分裂,郡姓又分裂成兩支:一支為經東魏到北齊,仍然保持漢代重經學儒術的傳統,叫做山東郡姓,以崔、盧、王、鄭為大姓。
另一支是經西魏到北周,再由隋而唐,在宇文氏的以關中文化為本位政策下,漸趨胡化的士族,就是所謂關中郡姓,以韋、裴、柳、薛為大姓。
宇文泰在西魏,為了與高歡抗衡,在蘇綽等人的幫助下,更改西遷關、隴地區的山東士族的籍貫為關內郡望,以府兵制為基礎,建立起一個較為胡人化的,兼容鮮卑貴族、漢人豪族的統治集團,也就是著名歷史學家陳寅恪提出的關隴集團。
紛亂的華北,在唐朝有七姓十家之說,如:清河崔氏、范陽盧氏等。
隋唐
自魏晉以來的中國政權,幾乎都為世族所操控。由於隋唐政權有賴關中世族支持擁載,且山東世族仍保有數百年的重閥閱、講經學之傳統,所以依舊享有優越政治及社會地位。
隋唐以來都有君主致力於摧毀門閥,這些長存數百年的山東世族的社會、經濟地位仍十分優越。但是他們對朝代的建立有功勞,所以君主是用溫和的政策改革削弱世族,將其逐漸排除。
在隋文帝任內,廢除九品官人法,改行科舉取士,目的是擇取人才,摧毀門閥任官系統。可惜隋朝國祚甚短,到唐初,科舉並不發達。
唐太宗指示大臣以當時大臣品位高低訂定等級,重新判定《世族志》。結果改定皇族宗室為第一等,其次是皇後外戚長孫氏,民間聲望最高的山東世族崔氏被降為第三等。
武後為對抗掌握政權的唐宗室、大臣,在科舉制度中提升進士科的地位,使科舉制度更加完備。因進士科難考,而有「五十老明經,六十少進士」的說法,所以進士科逐漸受到重視。
這意謂著世族在歷代所享有的優勢,也就是對於經學的優渥學識,隨著科舉制度中進士科的流行,受到挑戰,而主攻明經科的世族影響逐漸衰微。所以唐代出現了由明經科的李黨,也就是山東世族官員,與牛黨進士科新銳形成的牛李黨爭。
華北門閥,在經過了長期的門第觀念影響下,民間仍存有「門當戶對」這種不同門第,不互相通婚的風氣。例如《新唐書杜兼傳》記載,唐文宗欲以公主下嫁世族時,猶感慨地說:「民間脩婚姻,不計官品,而上閥閱,我家兩百年天子,顧不及崔、盧耶!」。這種風氣一直持續整個唐朝,到了黃巢之亂才因破壞而快速消滅。
在唐末的黃巢之亂中,造成大量世族人士的傷亡,富饒的家園與產業也慘遭破壞,而華北世族引以為傲的貫冊祖譜也流失,世族衰落,最終與庶民再無區別,世族的地位由地主紳士階級取代。

和世族發展、限制、沒落有關的制度
九品官人法 占田制 土斷 北府兵 均田制 科舉 進士科
世族興衰的重要歷史事件
五胡亂華 衣冠南渡 肥水之戰 孝文漢化 侯景之亂 牛李黨爭 黃巢之亂
著名的世族
七姓十家 北魏四姓 琅琊王氏 陳郡謝氏

5. 中國的歷史上所謂的門閥,士族到底在當時是怎麼的一個盛況

有學者認為,中國的經濟形態,從先秦到漢初是貴族經濟,演進到東漢至魏晉南北朝,成回為世族經濟,答進入隋唐後,日漸呈現出「士商合流」的趨勢,到宋代,終於定型為士紳經濟。
先秦到漢初是貴族經濟,井田制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瓦解;
東漢至魏晉南北朝是世族經濟,聯系東漢的庄園地主豪強勢力,再聯系魏晉時期的門閥政治,一定的經濟基礎才能產生相應的上層建築,門閥政治依賴於世族經濟;
隋唐時期沒有放棄重農抑商,只是有所松動;
宋代士紳經濟以後,租佃制逐漸普及,人身依附關系減弱。

6. 什麼是士族政權

魏晉南北朝雖處於長期分裂對峙狀態,但在政治經濟制度上多有建樹,在中國歷史上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九品中正制,士族制度、均田制是這一時期初創的政治、經濟制度。
士族制度是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特有的歷史現象,它的特點是按門第等級區別士族同庶族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不同地位;從歷史上看,士族制度有一個萌芽、形成、充分發展(又稱鼎盛)、衰落和走向消亡的漫長過程;我們應本著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觀點,把士族制度放在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實事求是、一分為二的分析和評價。
運用發展的觀點認識士族制度的產生、發展、衰落消亡的過程和科舉制度產生的必然性。

概念:
士族——是以家族為基礎,以門第為標准,在社會上形成的地主階級中的特權階層(享有很高的政治、經濟特權的豪門大族)。世族又稱門閥土族,是地主階級中的一個特權階層
庶族——是指士族以外的一般中小地主,也稱寒門。
特點(特殊地位)
(1)政治上:
按門第高低分享特權,世代擔任很重要官職;(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
(2)經濟上:
士族佔有大量土地和勞動力,建立起自給自足、實力雄厚的庄園經濟;(品官占田蔭客制為士族制度提供經濟保障;)
(3)社會生活:
不與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4)文化上:
崇尚清談,占據高級文官職位。

演變
(1)萌芽(東漢)
政治:自漢武帝以來崇尚儒術,官僚多以經術起家,至東漢 時逐漸形成了累世公卿的狀況。曹魏實行九品中正制,使得世族地主能夠憑借家世出身參與政權。
經濟:西漢中後期,土地兼並十分嚴重,逐步形成官僚、商人、地主三位一體的豪強地主勢力。東漢政權是在豪強地主支持下建立起來的,因此,豪強地主在東漢王朝享有政治上經濟上的特權。他們在政治上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權,經濟上兼並土地,經營庄園,漸成割據,逐漸成為名門大族。士族地主(又稱世族、門閥地主)在東漢開始形成,為後來魏晉南北朝時期士族制度的確立提供了階級、經濟基礎。

(2)形成(曹魏、西晉)
士族制度的形成,是指統治階級頒行各項法令,從制度上維護士族地主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各方面的特權。曹魏政權實行的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形成的重要標志。
(2)鞏固(西晉)
西晉建立後,司馬氏為取得世家大地生的支持,對他們繼續實行放縱和籠絡的政策,從而形成了典型的門閥政治。

(3)鼎盛(東晉)

東晉時士族制度得到充分發展,進入鼎盛階段。原因是東晉王朝依靠南北士族的支持才得以存在。東晉政權是司馬氏皇權和以王、庾、桓、謝諸大姓為代表的北方士族以及處於非主流地位的江南吳姓士族的聯合專政,這種政治格局一直延續到東晉末年,長達一個世紀之久。那時士族門閥的勢力足以與皇權並立,甚至超越皇權,皇帝都要依賴士族的支持,門閥政治達到鼎盛。這一時期,士族在政治上高官厚祿,壟斷政權,經濟上封錮山澤,佔有大片土地和勞動力,文化上崇尚清談。為維護這種制度,東晉南朝時,士族非常重視編撰家譜,講究士族世系源流,作為自己享有特權的憑證,於是譜學勃興,譜學專著成為吏部選官、維持士族特權地位的工具。
這一時期土族政治上擁有特權,清官要職被士族壟斷;經濟上擁有田莊,佔有大量土地人口,還經常與官府爭奪勞動力人口;文化上家學傳承,占據壟斷地位,還大興譜牒之學,崇尚清談玄學,擅長長書法、繪畫等藝術;社會上不與庶族通婚往來等。士族把持大權,卻不願涉身實務,在優容奢侈中腐朽衰落。
(4)漸衰(南朝)
東晉後期到南朝時期士族制度逐漸走向衰落。根本原因在於士族自身的腐朽,士族制度下的門閥士族特別是高級士族憑借門第就可做官,世代控制高級官職。特殊的社會環境使許多士族不思進取,沉溺於清閑放盪的生活,不屑於政務軍務。加之士族是近親聯姻,身體素質極差,因此東晉與前秦淝水之戰以後,一些庶族出身的將領脫穎而出,顯示出較高的政治、軍事才能,聲望與權力迅速上升,南朝宋、齊、梁、陳開國諸帝均為庶族將領。南朝帝王雖無法改變高級士族壟斷高官的局面,但卻引用庶族官吏委以品位不高卻握有實權的職務,在實際執政中分享了士族的特權。這一時期士族制度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二是受到農民起義的打擊;原因之三是士族在統治階級內部矛盾中受到打擊、削弱。上述三種原因相互作用,極大削弱了士族制度的階級、經濟基礎。
到了南朝時期,由於門閥世族自身的腐朽。喪失了在政治上和軍事上的統治能力;社會階級矛盾的沖突和激化,農民起義此伏彼起,寒族地主乘機以軍功崛起,在鎮壓農民起義的同時,進而典掌機要,控制地方,統帥軍隊,以武功 稱帝,如劉裕、蕭道成等,打破了門閥地主一統天下的局面。世族地主此時雖據高位,卻已無實權,走向必然的滅亡。後經候景之亂、隋滅陳等變化,門閥等級制已奄奄一息,庶族地主躍居政治舞台的主要地位。至隋唐兩代,廢止九品中正制,實行科舉制,"取士不問家世,婚姻不問閥閱",終於使產生於魏,盛行於晉的門閥士族制度在政治、法律制度上最終消亡。

(5)消亡(唐末)
隋唐時期士族制度走向消亡。其原因一是隋唐科舉制的實施使門第不高的庶族地主通過考試參加到政權中來,摧垮了士族制度的政治基礎「九品中正制」;而均田制和租庸調制的推行使一部分無地少地的農民得到了一些土地,也保證了農民的生產時間,其禁止無限占田和隨意買賣土地的規定,多少起到了抑制土地兼並和保護自耕農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士族制度的經濟基礎。二是唐朝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斗爭。三是農民戰爭進一步摧垮了腐朽的士族制度。從此,存續了六七百年的士族制度最終在歷史舞台上消失。

形成原因
(1)歷史根源:東漢以來的豪強地主勢力的發展。(2)政治原因:魏晉政權統治基礎是士族,皇帝依賴於士族的支持;
(3)政治保障: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成為世家大族培植私家勢力,維護政治特權的工具,)
5、衰落原因
(1)自身腐朽:腐朽奢華的生活、與身俱來的特權導致士族缺乏執掌政權的能力,甚至缺乏生存能力;
(2)東晉、南朝統治集團內部斗爭激烈,庶族乘機逐漸典掌機要;
(3)侯景之亂的沖擊。晉朝南渡士族「寢略殆盡」;
(4)隋唐科舉制的實行動搖了士族的政治基礎;
(5)唐末農民起義的打擊。(徹底掃盪結束士族制度)
6、影響
士族制度貫穿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最突出的政治特點,也是西晉政治腐敗黑暗的表現,決定了這一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官僚門閥特色,對後世影響深遠。
消極作用:
士族制度的政治、經濟特點,決定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階級矛盾、民族矛盾、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往往特別尖銳,導致南北長期分裂割據的政治局面。士族田莊經濟強化了封閉的自然經濟,阻礙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士族是地主階級中的腐朽集團,越到後期愈發腐朽,是一群社會寄生蟲。
客觀上的積極作用:1.經濟上,士族田莊經濟是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士族佔有大量勞動力,強化了封建依附關系,在魏晉動盪的政治局勢下,編戶農民依附於世家大族,有較為保障的生產條件,這對封建經濟的發展顯然有利;而東晉南朝時期,南方相對安定,作為北方移民核心的士族地主來南方立國創業,客觀形勢使得他們成為開發南方經濟的組織者,他們在南方建立的田莊、山墅,畢竟對江南荒丘山澤地區的開發起了推動作用。2.民族關繫上,士族士大夫在推動北方各少數民族封建化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3.思想、科技文化上,士族生活優裕,有條件從事文化事業,部分士族蔑視禮法,倡導個性自由,思想上富有想像和浪漫色彩,因而東晉南朝時期在哲學、文學、書法、繪畫、科學上有較多的成就,並且富有特色

與士族對立的是庶族:

南朝世家大族的社會地位,比起他們的政治和經濟地位來,更顯得優越。世族、寒門兩者身份高下不同,「服冕之家,流品之人,視寒素之子,輕若仆隸,易如草芥,曾不以之為伍」(《文苑英華》卷七百六十引《寒素論》)。因此,這兩個階層之間是不相往來的。寒人雖致位通顯,上升為貴戚近臣,倘不自量而往見世族,亦不為世族之所禮接,甚至會受到侮辱。如宋孝武帝母路太後兄路廢之孫路瓊之,和王僧達做鄰居,瓊之「嘗盛車服詣僧達,僧達將獵,已改服。瓊之就坐,僧達了不與語,謂曰: 身昔門下騶人路廢之者,是君何親 」(《南史·王弘傳子僧達附傳》)。於是叫左右把路瓊之坐著的床燒掉,搞得路瓊之下不了台。宋吳郡張敷為正員中書郎,中書舍人秋當、周赳以為與張敷是同僚,商量是否應該去拜訪他。周赳說:「他倘若不招待我們,我們會很難堪,我們還不如不去。」秋當說:「我們也已經有相當地位了,既是同事,隨便坐坐總可以。」這樣,他們兩人就決定去看張敷。張敷「先設二床,去壁三四尺。二客就席,敷呼左右曰: 移我遠客 」(《南史·張邵傳子敷附傳》),表示不願意和寒人共坐。秋當、周赳二人感到很窘,只得退出。齊中書舍人紀僧真,曲掌機要,曾請求齊武帝蕭賾:「臣出身本系武吏,榮任高官,又替兒子娶得舊門荀昭光家的女兒作媳婦,現在我沒有其他要求了,只請求陛下允許臣列入士族!」齊武帝說:「 由江斅、謝淪,我不得措此意,可自詣之。僧真承旨詣斅,登榻坐定,斅便命左右曰: 移吾休讓客。 僧真喪氣而退。告武帝曰: 士大夫故非天子所命 」(《南史·江夷傳曾孫斅附傳》)。世家大族社會地位的優越與對當時官位身份的嚴格區別及世家大族之排斥寒流,即此敝端,已可概見了。

世家大族為了要表示自己門第族望的特別優越,為了不使混淆所謂「士庶天隔」的界限,他們就必須不與寒門庶族通婚。所以世家大族對婚姻的選擇,特別重視門第,高門望族一定和高門望族結親,吳郡顧、陸、朱、張四姓也一定自擇素對,或者和會稽孔、魏、虞、謝四姓結親。一方面他們不以連姻素門出身的南朝帝室為殊榮;另一方面,他們也以「營事婚宦」,不得及其門流為恥。因為「婚宦失類」,就會受到本階層人士的排斥和非難,他們金字招牌的門第就會變得不光彩,他們以後的政治前途就會黯然失色的。

然而南朝寒門出身的將帥,也有很多位至三公,任總方面。他們在政治上的勢力既是那麼大,所以有少數世家大族與這一批暴發戶結起親來,如琅邪王錫(王尊七世孫)以女妻沈廢之子沈文季,陳郡謝超宗(謝玄玄孫)「為子娶張敬兒女為婦」(《南史·謝靈運傳孫超宗附傳》),謝脁妻王「敬則女婚,像「東海王源(王朗七世孫)嫁女與富陽滿氏」滿璋之子滿鸞,滿氏「下錢五萬,以為聘禮」;南齊御史中丞沈約上表彈劾,以為王源曾祖位至尚書右僕射,王源本人及其父祖也都位列清顯,而滿璋之雖任王國侍郎,璋之子滿鸞任吳郡主簿,可是滿氏的「姓族,士庶莫辨」,「王、滿連姻,實駭物聽」,玷辱世族,莫此為甚,故請政府革去王源官職,剔出士族,「禁錮終身」(《昭明文選》卷四十沈約《奏彈王源》)。可見寒門、世族的界限,還是極嚴格的。

社會上士庶的區分愈嚴,世家大族愈互相標榜門閥,「競以姓望所出,邑里相矜」(《史通·邑里篇》),郡望習慣上已經變成了他們的商標。自西晉末年中原世家大族開始播遷渡江,一個世家大族,在其原籍是人人知其為世家大族,用不著自行表祿,遷徙到其他地方以後,就不然了。琅邪王氏、太原王氏是世族,其他地方的王氏就不是;陳郡謝氏、濟陽江氏是世族,其他地方的謝氏或江氏就不是,一處地方,新遷來一家姓王或姓謝的,誰知道他是哪裡的王氏或哪裡的謝氏呢?如此,就不得不鄭重聲明,我是琅邪王氏或太原王氏而非別的王氏,是陳郡謝氏、濟陽江氏而非別的謝氏、江氏了。可見所以重視郡望,是講究門閥制度的必然結果。……

由於重視門閥,於是譜牒百氏之學,遂成為專門的學問。平陽賈淵,祖弼之,父匪之,祖孫三代以譜學名家。弼之,晉太元中撰十八州士族譜。宋劉湛、齊王儉、梁王僧孺均撰定《百家譜》,俾便吏部詮敘之用。「有司選舉,必稽譜籍,而考其真偽」(唐人柳芳語),故宋、齊以下,不熟悉譜學的,即認為不能居吏部之職

7. 門閥士族制啊!中國文明的一個繞彎子1

魏晉南北朝雖處於長期分裂對峙狀態,但在政治經濟制度上多有建樹,在中國歷史上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九品中正制,士族制度、均田制是這一時期初創的政治、經濟制度。
士族制度是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特有的歷史現象,它的特點是按門第等級區別士族同庶族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不同地位;從歷史上看,士族制度有一個萌芽、形成、充分發展(又稱鼎盛)、衰落和走向消亡的漫長過程;我們應本著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觀點,把士族制度放在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實事求是、一分為二的分析和評價。
運用發展的觀點認識士族制度的產生、發展、衰落消亡的過程和科舉制度產生的必然性。

概念:
士族——是以家族為基礎,以門第為標准,在社會上形成的地主階級中的特權階層(享有很高的政治、經濟特權的豪門大族)。世族又稱門閥土族,是地主階級中的一個特權階層
庶族——是指士族以外的一般中小地主,也稱寒門。
特點(特殊地位)
(1)政治上:
按門第高低分享特權,世代擔任很重要官職;(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
(2)經濟上:
士族佔有大量土地和勞動力,建立起自給自足、實力雄厚的庄園經濟;(品官占田蔭客制為士族制度提供經濟保障;)
(3)社會生活:
不與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4)文化上:
崇尚清談,占據高級文官職位。

演變
(1)萌芽(東漢)
政治:自漢武帝以來崇尚儒術,官僚多以經術起家,至東漢 時逐漸形成了累世公卿的狀況。曹魏實行九品中正制,使得世族地主能夠憑借家世出身參與政權。
經濟:西漢中後期,土地兼並十分嚴重,逐步形成官僚、商人、地主三位一體的豪強地主勢力。東漢政權是在豪強地主支持下建立起來的,因此,豪強地主在東漢王朝享有政治上經濟上的特權。他們在政治上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權,經濟上兼並土地,經營庄園,漸成割據,逐漸成為名門大族。士族地主(又稱世族、門閥地主)在東漢開始形成,為後來魏晉南北朝時期士族制度的確立提供了階級、經濟基礎。

(2)形成(曹魏、西晉)
士族制度的形成,是指統治階級頒行各項法令,從制度上維護士族地主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各方面的特權。曹魏政權實行的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形成的重要標志。
(2)鞏固(西晉)
西晉建立後,司馬氏為取得世家大地生的支持,對他們繼續實行放縱和籠絡的政策,從而形成了典型的門閥政治。

(3)鼎盛(東晉)

東晉時士族制度得到充分發展,進入鼎盛階段。原因是東晉王朝依靠南北士族的支持才得以存在。東晉政權是司馬氏皇權和以王、庾、桓、謝諸大姓為代表的北方士族以及處於非主流地位的江南吳姓士族的聯合專政,這種政治格局一直延續到東晉末年,長達一個世紀之久。那時士族門閥的勢力足以與皇權並立,甚至超越皇權,皇帝都要依賴士族的支持,門閥政治達到鼎盛。這一時期,士族在政治上高官厚祿,壟斷政權,經濟上封錮山澤,佔有大片土地和勞動力,文化上崇尚清談。為維護這種制度,東晉南朝時,士族非常重視編撰家譜,講究士族世系源流,作為自己享有特權的憑證,於是譜學勃興,譜學專著成為吏部選官、維持士族特權地位的工具。
這一時期土族政治上擁有特權,清官要職被士族壟斷;經濟上擁有田莊,佔有大量土地人口,還經常與官府爭奪勞動力人口;文化上家學傳承,占據壟斷地位,還大興譜牒之學,崇尚清談玄學,擅長長書法、繪畫等藝術;社會上不與庶族通婚往來等。士族把持大權,卻不願涉身實務,在優容奢侈中腐朽衰落。
(4)漸衰(南朝)
東晉後期到南朝時期士族制度逐漸走向衰落。根本原因在於士族自身的腐朽,士族制度下的門閥士族特別是高級士族憑借門第就可做官,世代控制高級官職。特殊的社會環境使許多士族不思進取,沉溺於清閑放盪的生活,不屑於政務軍務。加之士族是近親聯姻,身體素質極差,因此東晉與前秦淝水之戰以後,一些庶族出身的將領脫穎而出,顯示出較高的政治、軍事才能,聲望與權力迅速上升,南朝宋、齊、梁、陳開國諸帝均為庶族將領。南朝帝王雖無法改變高級士族壟斷高官的局面,但卻引用庶族官吏委以品位不高卻握有實權的職務,在實際執政中分享了士族的特權。這一時期士族制度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二是受到農民起義的打擊;原因之三是士族在統治階級內部矛盾中受到打擊、削弱。上述三種原因相互作用,極大削弱了士族制度的階級、經濟基礎。
到了南朝時期,由於門閥世族自身的腐朽。喪失了在政治上和軍事上的統治能力;社會階級矛盾的沖突和激化,農民起義此伏彼起,寒族地主乘機以軍功崛起,在鎮壓農民起義的同時,進而典掌機要,控制地方,統帥軍隊,以武功 稱帝,如劉裕、蕭道成等,打破了門閥地主一統天下的局面。世族地主此時雖據高位,卻已無實權,走向必然的滅亡。後經候景之亂、隋滅陳等變化,門閥等級制已奄奄一息,庶族地主躍居政治舞台的主要地位。至隋唐兩代,廢止九品中正制,實行科舉制,"取士不問家世,婚姻不問閥閱",終於使產生於魏,盛行於晉的門閥士族制度在政治、法律制度上最終消亡。

(5)消亡(唐末)
隋唐時期士族制度走向消亡。其原因一是隋唐科舉制的實施使門第不高的庶族地主通過考試參加到政權中來,摧垮了士族制度的政治基礎「九品中正制」;而均田制和租庸調制的推行使一部分無地少地的農民得到了一些土地,也保證了農民的生產時間,其禁止無限占田和隨意買賣土地的規定,多少起到了抑制土地兼並和保護自耕農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士族制度的經濟基礎。二是唐朝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斗爭。三是農民戰爭進一步摧垮了腐朽的士族制度。從此,存續了六七百年的士族制度最終在歷史舞台上消失。

形成原因
(1)歷史根源:東漢以來的豪強地主勢力的發展。(2)政治原因:魏晉政權統治基礎是士族,皇帝依賴於士族的支持;
(3)政治保障: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成為世家大族培植私家勢力,維護政治特權的工具,)
5、衰落原因
(1)自身腐朽:腐朽奢華的生活、與身俱來的特權導致士族缺乏執掌政權的能力,甚至缺乏生存能力;
(2)東晉、南朝統治集團內部斗爭激烈,庶族乘機逐漸典掌機要;
(3)侯景之亂的沖擊。晉朝南渡士族「寢略殆盡」;
(4)隋唐科舉制的實行動搖了士族的政治基礎;
(5)唐末農民起義的打擊。(徹底掃盪結束士族制度)
6、影響
士族制度貫穿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最突出的政治特點,也是西晉政治腐敗黑暗的表現,決定了這一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官僚門閥特色,對後世影響深遠。
消極作用:
士族制度的政治、經濟特點,決定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階級矛盾、民族矛盾、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往往特別尖銳,導致南北長期分裂割據的政治局面。士族田莊經濟強化了封閉的自然經濟,阻礙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士族是地主階級中的腐朽集團,越到後期愈發腐朽,是一群社會寄生蟲。
客觀上的積極作用:1.經濟上,士族田莊經濟是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士族佔有大量勞動力,強化了封建依附關系,在魏晉動盪的政治局勢下,編戶農民依附於世家大族,有較為保障的生產條件,這對封建經濟的發展顯然有利;而東晉南朝時期,南方相對安定,作為北方移民核心的士族地主來南方立國創業,客觀形勢使得他們成為開發南方經濟的組織者,他們在南方建立的田莊、山墅,畢竟對江南荒丘山澤地區的開發起了推動作用。2.民族關繫上,士族士大夫在推動北方各少數民族封建化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3.思想、科技文化上,士族生活優裕,有條件從事文化事業,部分士族蔑視禮法,倡導個性自由,思想上富有想像和浪漫色彩,因而東晉南朝時期在哲學、文學、書法、繪畫、科學上有較多的成就,並且富有特色

與士族對立的是庶族:

南朝世家大族的社會地位,比起他們的政治和經濟地位來,更顯得優越。世族、寒門兩者身份高下不同,「服冕之家,流品之人,視寒素之子,輕若仆隸,易如草芥,曾不以之為伍」(《文苑英華》卷七百六十引《寒素論》)。因此,這兩個階層之間是不相往來的。寒人雖致位通顯,上升為貴戚近臣,倘不自量而往見世族,亦不為世族之所禮接,甚至會受到侮辱。如宋孝武帝母路太後兄路廢之孫路瓊之,和王僧達做鄰居,瓊之「嘗盛車服詣僧達,僧達將獵,已改服。瓊之就坐,僧達了不與語,謂曰: 身昔門下騶人路廢之者,是君何親 」(《南史·王弘傳子僧達附傳》)。於是叫左右把路瓊之坐著的床燒掉,搞得路瓊之下不了台。宋吳郡張敷為正員中書郎,中書舍人秋當、周赳以為與張敷是同僚,商量是否應該去拜訪他。周赳說:「他倘若不招待我們,我們會很難堪,我們還不如不去。」秋當說:「我們也已經有相當地位了,既是同事,隨便坐坐總可以。」這樣,他們兩人就決定去看張敷。張敷「先設二床,去壁三四尺。二客就席,敷呼左右曰: 移我遠客 」(《南史·張邵傳子敷附傳》),表示不願意和寒人共坐。秋當、周赳二人感到很窘,只得退出。齊中書舍人紀僧真,曲掌機要,曾請求齊武帝蕭賾:「臣出身本系武吏,榮任高官,又替兒子娶得舊門荀昭光家的女兒作媳婦,現在我沒有其他要求了,只請求陛下允許臣列入士族!」齊武帝說:「 由江斅、謝淪,我不得措此意,可自詣之。僧真承旨詣斅,登榻坐定,斅便命左右曰: 移吾休讓客。 僧真喪氣而退。告武帝曰: 士大夫故非天子所命 」(《南史·江夷傳曾孫斅附傳》)。世家大族社會地位的優越與對當時官位身份的嚴格區別及世家大族之排斥寒流,即此敝端,已可概見了。

世家大族為了要表示自己門第族望的特別優越,為了不使混淆所謂「士庶天隔」的界限,他們就必須不與寒門庶族通婚。所以世家大族對婚姻的選擇,特別重視門第,高門望族一定和高門望族結親,吳郡顧、陸、朱、張四姓也一定自擇素對,或者和會稽孔、魏、虞、謝四姓結親。一方面他們不以連姻素門出身的南朝帝室為殊榮;另一方面,他們也以「營事婚宦」,不得及其門流為恥。因為「婚宦失類」,就會受到本階層人士的排斥和非難,他們金字招牌的門第就會變得不光彩,他們以後的政治前途就會黯然失色的。

然而南朝寒門出身的將帥,也有很多位至三公,任總方面。他們在政治上的勢力既是那麼大,所以有少數世家大族與這一批暴發戶結起親來,如琅邪王錫(王尊七世孫)以女妻沈廢之子沈文季,陳郡謝超宗(謝玄玄孫)「為子娶張敬兒女為婦」(《南史·謝靈運傳孫超宗附傳》),謝脁妻王「敬則女婚,像「東海王源(王朗七世孫)嫁女與富陽滿氏」滿璋之子滿鸞,滿氏「下錢五萬,以為聘禮」;南齊御史中丞沈約上表彈劾,以為王源曾祖位至尚書右僕射,王源本人及其父祖也都位列清顯,而滿璋之雖任王國侍郎,璋之子滿鸞任吳郡主簿,可是滿氏的「姓族,士庶莫辨」,「王、滿連姻,實駭物聽」,玷辱世族,莫此為甚,故請政府革去王源官職,剔出士族,「禁錮終身」(《昭明文選》卷四十沈約《奏彈王源》)。可見寒門、世族的界限,還是極嚴格的。

社會上士庶的區分愈嚴,世家大族愈互相標榜門閥,「競以姓望所出,邑里相矜」(《史通·邑里篇》),郡望習慣上已經變成了他們的商標。自西晉末年中原世家大族開始播遷渡江,一個世家大族,在其原籍是人人知其為世家大族,用不著自行表祿,遷徙到其他地方以後,就不然了。琅邪王氏、太原王氏是世族,其他地方的王氏就不是;陳郡謝氏、濟陽江氏是世族,其他地方的謝氏或江氏就不是,一處地方,新遷來一家姓王或姓謝的,誰知道他是哪裡的王氏或哪裡的謝氏呢?如此,就不得不鄭重聲明,我是琅邪王氏或太原王氏而非別的王氏,是陳郡謝氏、濟陽江氏而非別的謝氏、江氏了。可見所以重視郡望,是講究門閥制度的必然結果。……

由於重視門閥,於是譜牒百氏之學,遂成為專門的學問。平陽賈淵,祖弼之,父匪之,祖孫三代以譜學名家。弼之,晉太元中撰十八州士族譜。宋劉湛、齊王儉、梁王僧孺均撰定《百家譜》,俾便吏部詮敘之用。「有司選舉,必稽譜籍,而考其真偽」(唐人柳芳語),故宋、齊以下,不熟悉譜學的,即認為不能居吏部之職

8. 有著上千年歷史的門閥士族,是怎樣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

雖有衰落之相,但憑借眾多田產庄園,以及文學上的成就,琅琊王氏依舊是高門大族,家族榮耀一直延續到南北朝。隋朝建立後,意識到了門閥士族的影響力過大,開始逐漸消弱門閥士族的影響。楊堅上位後,便殺光關隴集團領頭人宇文氏,兔死狗烹的做法,不得不為之顫抖。

楊廣對此用力過度,使得世家勢力反撲,當年門生故吏遍天下的弘農楊氏反了。武則天上位,與李治聯手幹掉長孫無忌,一下子解決關隴集團,到了唐代,皇權已得到空前集中。隋朝時期,科舉制已經出現,但是沒有完全的應用起來,武則天時期,科舉制正式啟用,為武則天收攬了眾多人才。

此時的科舉,為寒門子弟開放了仕途之路,但世家多年的積累,寒門出高官基本也很少有,崔盧王鄭等家族,依舊是高貴的門第。唐末時期,黃巢起義對門閥士族的殺傷力實在是太大,其後五代十國的亂世中,門閥士族一蹶不振,再也沒有輝煌。門閥士族從唐末以後,便不復存在,幾個亂世讓頂級大族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之中。

9. 士族的形成古代的「士族」,是在哪個朝代

魏晉南北朝雖處於長期分裂對峙狀態,但在政治經濟制度上多有建樹,在中國歷史上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九品中正制,士族制度、均田制是這一時期初創的政治、經濟制度。
士族制度是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特有的歷史現象,它的特點是按門第等級區別士族同庶族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不同地位;從歷史上看,士族制度有一個萌芽、形成、充分發展(又稱鼎盛)、衰落和走向消亡的漫長過程;我們應本著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觀點,把士族制度放在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實事求是、一分為二的分析和評價。
運用發展的觀點認識士族制度的產生、發展、衰落消亡的過程和科舉制度產生的必然性。
概念:
士族——是以家族為基礎,以門第為標准,在社會上形成的地主階級中的特權階層(享有很高的政治、經濟特權的豪門大族)。世族又稱門閥土族,是地主階級中的一個特權階層
庶族——是指士族以外的一般中小地主,也稱寒門。
特點(特殊地位)
(1)政治上:
按門第高低分享特權,世代擔任很重要官職;(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
(2)經濟上:
士族佔有大量土地和勞動力,建立起自給自足、實力雄厚的庄園經濟;(品官占田蔭客制為士族制度提供經濟保障;)
(3)社會生活:
不與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4)文化上:
崇尚清談,占據高級文官職位。
演變
(1)萌芽(東漢)
政治:自漢武帝以來崇尚儒術,官僚多以經術起家,至東漢 時逐漸形成了累世公卿的狀況。曹魏實行九品中正制,使得世族地主能夠憑借家世出身參與政權。
經濟:西漢中後期,土地兼並十分嚴重,逐步形成官僚、商人、地主三位一體的豪強地主勢力。東漢政權是在豪強地主支持下建立起來的,因此,豪強地主在東漢王朝享有政治上經濟上的特權。他們在政治上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權,經濟上兼並土地,經營庄園,漸成割據,逐漸成為名門大族。士族地主(又稱世族、門閥地主)在東漢開始形成,為後來魏晉南北朝時期士族制度的確立提供了階級、經濟基礎。
(2)形成(曹魏、西晉)
士族制度的形成,是指統治階級頒行各項法令,從制度上維護士族地主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各方面的特權。曹魏政權實行的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形成的重要標志。
(2)鞏固(西晉)
西晉建立後,司馬氏為取得世家大地生的支持,對他們繼續實行放縱和籠絡的政策,從而形成了典型的門閥政治。
(3)鼎盛(東晉)
東晉時士族制度得到充分發展,進入鼎盛階段。原因是東晉王朝依靠南北士族的支持才得以存在。東晉政權是司馬氏皇權和以王、庾、桓、謝諸大姓為代表的北方士族以及處於非主流地位的江南吳姓士族的聯合專政,這種政治格局一直延續到東晉末年,長達一個世紀之久。那時士族門閥的勢力足以與皇權並立,甚至超越皇權,皇帝都要依賴士族的支持,門閥政治達到鼎盛。這一時期,士族在政治上高官厚祿,壟斷政權,經濟上封錮山澤,佔有大片土地和勞動力,文化上崇尚清談。為維護這種制度,東晉南朝時,士族非常重視編撰家譜,講究士族世系源流,作為自己享有特權的憑證,於是譜學勃興,譜學專著成為吏部選官、維持士族特權地位的工具。
這一時期土族政治上擁有特權,清官要職被士族壟斷;經濟上擁有田莊,佔有大量土地人口,還經常與官府爭奪勞動力人口;文化上家學傳承,占據壟斷地位,還大興譜牒之學,崇尚清談玄學,擅長長書法、繪畫等藝術;社會上不與庶族通婚往來等。士族把持大權,卻不願涉身實務,在優容奢侈中腐朽衰落。
(4)漸衰(南朝)
東晉後期到南朝時期士族制度逐漸走向衰落。根本原因在於士族自身的腐朽,士族制度下的門閥士族特別是高級士族憑借門第就可做官,世代控制高級官職。特殊的社會環境使許多士族不思進取,沉溺於清閑放盪的生活,不屑於政務軍務。加之士族是近親聯姻,身體素質極差,因此東晉與前秦淝水之戰以後,一些庶族出身的將領脫穎而出,顯示出較高的政治、軍事才能,聲望與權力迅速上升,南朝宋、齊、梁、陳開國諸帝均為庶族將領。南朝帝王雖無法改變高級士族壟斷高官的局面,但卻引用庶族官吏委以品位不高卻握有實權的職務,在實際執政中分享了士族的特權。這一時期士族制度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二是受到農民起義的打擊;原因之三是士族在統治階級內部矛盾中受到打擊、削弱。上述三種原因相互作用,極大削弱了士族制度的階級、經濟基礎。
到了南朝時期,由於門閥世族自身的腐朽。喪失了在政治上和軍事上的統治能力;社會階級矛盾的沖突和激化,農民起義此伏彼起,寒族地主乘機以軍功崛起,在鎮壓農民起義的同時,進而典掌機要,控制地方,統帥軍隊,以武功 稱帝,如劉裕、蕭道成等,打破了門閥地主一統天下的局面。世族地主此時雖據高位,卻已無實權,走向必然的滅亡。後經候景之亂、隋滅陳等變化,門閥等級制已奄奄一息,庶族地主躍居政治舞台的主要地位。至隋唐兩代,廢止九品中正制,實行科舉制,"取士不問家世,婚姻不問閥閱",終於使產生於魏,盛行於晉的門閥士族制度在政治、法律制度上最終消亡。
(5)消亡(唐末)
隋唐時期士族制度走向消亡。其原因一是隋唐科舉制的實施使門第不高的庶族地主通過考試參加到政權中來,摧垮了士族制度的政治基礎「九品中正制」;而均田制和租庸調制的推行使一部分無地少地的農民得到了一些土地,也保證了農民的生產時間,其禁止無限占田和隨意買賣土地的規定,多少起到了抑制土地兼並和保護自耕農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士族制度的經濟基礎。二是唐朝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斗爭。三是農民戰爭進一步摧垮了腐朽的士族制度。從此,存續了六七百年的士族制度最終在歷史舞台上消失。
形成原因
(1)歷史根源:東漢以來的豪強地主勢力的發展。(2)政治原因:魏晉政權統治基礎是士族,皇帝依賴於士族的支持;
(3)政治保障: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成為世家大族培植私家勢力,維護政治特權的工具,)
5、衰落原因
(1)自身腐朽:腐朽奢華的生活、與身俱來的特權導致士族缺乏執掌政權的能力,甚至缺乏生存能力;
(2)東晉、南朝統治集團內部斗爭激烈,庶族乘機逐漸典掌機要;
(3)侯景之亂的沖擊。晉朝南渡士族「寢略殆盡」;
(4)隋唐科舉制的實行動搖了士族的政治基礎;
(5)唐末農民起義的打擊。(徹底掃盪結束士族制度)
6、影響
士族制度貫穿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最突出的政治特點,也是西晉政治腐敗黑暗的表現,決定了這一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官僚門閥特色,對後世影響深遠。
消極作用:
士族制度的政治、經濟特點,決定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階級矛盾、民族矛盾、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往往特別尖銳,導致南北長期分裂割據的政治局面。士族田莊經濟強化了封閉的自然經濟,阻礙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士族是地主階級中的腐朽集團,越到後期愈發腐朽,是一群社會寄生蟲。
客觀上的積極作用:1.經濟上,士族田莊經濟是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士族佔有大量勞動力,強化了封建依附關系,在魏晉動盪的政治局勢下,編戶農民依附於世家大族,有較為保障的生產條件,這對封建經濟的發展顯然有利;而東晉南朝時期,南方相對安定,作為北方移民核心的士族地主來南方立國創業,客觀形勢使得他們成為開發南方經濟的組織者,他們在南方建立的田莊、山墅,畢竟對江南荒丘山澤地區的開發起了推動作用。2.民族關繫上,士族士大夫在推動北方各少數民族封建化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3.思想、科技文化上,士族生活優裕,有條件從事文化事業,部分士族蔑視禮法,倡導個性自由,思想上富有想像和浪漫色彩,因而東晉南朝時期在哲學、文學、書法、繪畫、科學上有較多的成就,並且富有特色
與士族對立的是庶族:
南朝世家大族的社會地位,比起他們的政治和經濟地位來,更顯得優越。世族、寒門兩者身份高下不同,「服冕之家,流品之人,視寒素之子,輕若仆隸,易如草芥,曾不以之為伍」(《文苑英華》卷七百六十引《寒素論》)。因此,這兩個階層之間是不相往來的。寒人雖致位通顯,上升為貴戚近臣,倘不自量而往見世族,亦不為世族之所禮接,甚至會受到侮辱。如宋孝武帝母路太後兄路廢之孫路瓊之,和王僧達做鄰居,瓊之「嘗盛車服詣僧達,僧達將獵,已改服。瓊之就坐,僧達了不與語,謂曰: 身昔門下騶人路廢之者,是君何親 」(《南史·王弘傳子僧達附傳》)。於是叫左右把路瓊之坐著的床燒掉,搞得路瓊之下不了台。宋吳郡張敷為正員中書郎,中書舍人秋當、周赳以為與張敷是同僚,商量是否應該去拜訪他。周赳說:「他倘若不招待我們,我們會很難堪,我們還不如不去。」秋當說:「我們也已經有相當地位了,既是同事,隨便坐坐總可以。」這樣,他們兩人就決定去看張敷。張敷「先設二床,去壁三四尺。二客就席,敷呼左右曰: 移我遠客 」(《南史·張邵傳子敷附傳》),表示不願意和寒人共坐。秋當、周赳二人感到很窘,只得退出。齊中書舍人紀僧真,曲掌機要,曾請求齊武帝蕭賾:「臣出身本系武吏,榮任高官,又替兒子娶得舊門荀昭光家的女兒作媳婦,現在我沒有其他要求了,只請求陛下允許臣列入士族!」齊武帝說:「 由江斅、謝淪,我不得措此意,可自詣之。僧真承旨詣斅,登榻坐定,斅便命左右曰: 移吾休讓客。 僧真喪氣而退。告武帝曰: 士大夫故非天子所命 」(《南史·江夷傳曾孫斅附傳》)。世家大族社會地位的優越與對當時官位身份的嚴格區別及世家大族之排斥寒流,即此敝端,已可概見了。
世家大族為了要表示自己門第族望的特別優越,為了不使混淆所謂「士庶天隔」的界限,他們就必須不與寒門庶族通婚。所以世家大族對婚姻的選擇,特別重視門第,高門望族一定和高門望族結親,吳郡顧、陸、朱、張四姓也一定自擇素對,或者和會稽孔、魏、虞、謝四姓結親。一方面他們不以連姻素門出身的南朝帝室為殊榮;另一方面,他們也以「營事婚宦」,不得及其門流為恥。因為「婚宦失類」,就會受到本階層人士的排斥和非難,他們金字招牌的門第就會變得不光彩,他們以後的政治前途就會黯然失色的。
然而南朝寒門出身的將帥,也有很多位至三公,任總方面。他們在政治上的勢力既是那麼大,所以有少數世家大族與這一批暴發戶結起親來,如琅邪王錫(王尊七世孫)以女妻沈廢之子沈文季,陳郡謝超宗(謝玄玄孫)「為子娶張敬兒女為婦」(《南史·謝靈運傳孫超宗附傳》),謝脁妻王「敬則女婚,像「東海王源(王朗七世孫)嫁女與富陽滿氏」滿璋之子滿鸞,滿氏「下錢五萬,以為聘禮」;南齊御史中丞沈約上表彈劾,以為王源曾祖位至尚書右僕射,王源本人及其父祖也都位列清顯,而滿璋之雖任王國侍郎,璋之子滿鸞任吳郡主簿,可是滿氏的「姓族,士庶莫辨」,「王、滿連姻,實駭物聽」,玷辱世族,莫此為甚,故請政府革去王源官職,剔出士族,「禁錮終身」(《昭明文選》卷四十沈約《奏彈王源》)。可見寒門、世族的界限,還是極嚴格的。
社會上士庶的區分愈嚴,世家大族愈互相標榜門閥,「競以姓望所出,邑里相矜」(《史通·邑里篇》),郡望習慣上已經變成了他們的商標。自西晉末年中原世家大族開始播遷渡江,一個世家大族,在其原籍是人人知其為世家大族,用不著自行表祿,遷徙到其他地方以後,就不然了。琅邪王氏、太原王氏是世族,其他地方的王氏就不是;陳郡謝氏、濟陽江氏是世族,其他地方的謝氏或江氏就不是,一處地方,新遷來一家姓王或姓謝的,誰知道他是哪裡的王氏或哪裡的謝氏呢?如此,就不得不鄭重聲明,我是琅邪王氏或太原王氏而非別的王氏,是陳郡謝氏、濟陽江氏而非別的謝氏、江氏了。可見所以重視郡望,是講究門閥制度的必然結果。……
由於重視門閥,於是譜牒百氏之學,遂成為專門的學問。平陽賈淵,祖弼之,父匪之,祖孫三代以譜學名家。弼之,晉太元中撰十八州士族譜。宋劉湛、齊王儉、梁王僧孺均撰定《百家譜》,俾便吏部詮敘之用。「有司選舉,必稽譜籍,而考其真偽」(唐人柳芳語),故宋、齊以下,不熟悉譜學的,即認為不能居吏部之職

閱讀全文

與在歷史上什麼是門閥士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