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耒陽有多久歷史了

耒陽有多久歷史了

發布時間:2021-02-04 20:30:38

㈠ 耒陽的歷史沿革

耒陽建置很早,在夏商屬荊州,戰國時屬楚。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置耒縣,因耒水而命名,隸長沙郡。
西漢高祖五年(前202),以其治位耒水之北,更名耒陽縣,隸屬桂陽郡。
王莽新朝開鳳元年(14),改耒陽縣為南平亭,隸南平郡(桂陽郡改)。
東漢建武年間(25~26),廢南平亭,復耒陽為縣,隸桂陽郡,屬荊州刺史部。
東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劉豫洲」據荊州,取桂陽,耒隸之。蜀漢(222)隸桂陽郡,屬荊州刺史。章武二年(222)八月荊襄屬吳,耒陽仍隸桂陽郡。吳孫亮(252~258)析縣地為新寧、新平、梨陽、耒陽四縣,耒陽屬桂陽郡。
西晉(256~316)耒陽仍隸桂陽郡,初屬湘州,復屬荊州。改梨陽縣為利陽縣,仍屬湘東郡。東晉孝武帝太元二十年(395),撤利陽並入耒陽,隸桂陽郡,屬江洲。
南北朝時,南朝宋、齊至梁天正元年(420~551),耒陽縣隸桂陽郡,屬湘州。梁元帝時(552~554),遷耒陽縣治於列敖山口,改隸湘東郡,上屬湘洲。陳朝未變。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平陳,耒陽縣更為淶陰縣,以其治位於耒陽水之陰也(水之東為陰),置衡洲,縣屬之。
唐武德四年(621),復名耒陽縣,治所遷回漢晉故治,隸衡州。
唐貞觀元年(627)起,上屬江南道。
昭宗乾寧三年(896)馬殷據潭州,稱楚王,衡州俱系統屬,耒屬焉,歷梁、唐、晉、漢,凡五十六年,皆馬殷地。
南唐保大九年(951)李璟時,劉仁瞻取岳州,命邊鎬自袁州取長沙而楚天,十年(952)武平節度使周行逢取潭州,子保叔嗣衡洲刺史,而耒陽屬南唐,名仍舊。
宋朝,改名為來陽縣,隸衡州衡陽郡,屬荊湖南路安撫司。
元世祖至元年十九年(1282),因耒陽民眾繁富,升為州,直隸湖廣行省湖南道宣尉司。
明洪武三年(1370)三月,耒陽因遭兵災,人口驟減,復降為縣,隸衡州府,屬湖廣政使司。
清朝仍為耒陽縣,隸衡州府,屬衡東郴桂道(初為衡永郴道)。
民國3年(1914),改衡永郴桂道為衡陽道,耒陽隸衡陽道,屬湖南省。
民國11年(1922),廢道存省,耒陽縣隸湖南省。
民國26年(1937)12月,湖南省分置9個行政督察區。耒陽縣隸湖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區。
民國29年4月,將全省改劃為十個行政督察區,耒陽縣隸湖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區。
民國33年7月3日,日軍侵佔耒陽城,縣政府遷上堡街(今屬黃市鎮),後遷嚴塘鋪(今屬大義鄉)。
民國34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15日境內日軍繳械,耒陽光復,縣政府遷回縣城。
1949年10月7日,耒陽解放,12月成立縣人民政府,隸衡陽專區。
1952年11月,衡陽、郴縣、零陵三專署合並成立湘南行署,耒陽隸湘南行政區。
1952年11月,衡陽、郴縣、零陵三專署合並成立湘南行署(行署駐衡陽),耒陽隸湘南行政區。1954年7月,撤銷湘南行署,改設衡陽、郴縣兩個專署,耒陽改隸郴縣專區。1983年7月1日,回歸衡陽市。
1954年7月,撤銷湘南行署,改設衡陽、郴縣兩專署,耒陽隸郴縣專區(1960年改名為郴州專區,1979年更名為郴州地區)。
1986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耒陽縣升格為縣級耒陽市,隸屬衡陽市。以原城關鎮為市區。
1989年3月,撤銷城關、灶市2鎮,設置蔡子池、水東江、灶市3個街道辦事處,將三架鄉的五里牌村、梅橋村劃歸蔡子池街道辦事處管轄,三架鄉的錫里村民委員會21個村民小組、余慶鄉的聯平村民委員會11個村民小組劃歸灶市街道辦事處管轄。
2006年3月經衡陽市人民政府批准,設置五里牌街道辦事處,4月21日正式掛牌成立。辦事處總面積29平方公里,人口5.3萬人,
2010年8月12日成立三順街道辦事處,轄1個居委會、6個建制村,總面積26.56平方公里,總人口1.5萬人,辦事處機關駐三順村。
2015年9月,《湖南省國土資源廳推進省直管縣經濟體制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出台。根據《方案》,耒陽市成為湖南國土資源省直管縣經濟體制改革試點縣(市)。

㈡ 湖南有多少年的歷史

湖南歷史悠久,舊石器時代有人類活動,古為苗人、越人和楚人的生活地區。西周時期為楚國南部。唐廣德二年(764年)首置湖南觀察使,至此中國行政區劃上開始出現湖南之名。

湖南省現行行政區域在周朝為荊州南境,春秋戰國時期納入楚國版圖。秦統一中國後, 實行郡縣制,湖南地區設置有黔中郡、長沙郡。
西漢實行州、郡、縣三級制,與封國並行。湖南境內設有武陵郡、桂陽郡、零陵郡和 長沙國。王莽新朝曾廢長沙國改立長沙郡,桂陽郡改南平郡,武陵郡改建平郡,零陵郡改 九嶷郡。東漢時恢復原郡名,但長沙不再立國而保留長沙郡。
三國時期,湖南地區為蜀漢和東吳角逐之所,零陵、武陵郡屬蜀,長沙、桂陽郡屬吳。 後零陵、武陵郡歸入東吳版圖,並增置南郡、臨賀郡、衡陽郡、湘東郡、天門郡、昭陵郡 6郡。
西晉時,湖南分屬荊州、廣州。東晉偏安江左,湖南分屬荊州、湘州和江州。 南朝宋、齊和梁前期,湖南分屬湘州、郢州和荊州。陳朝時湖南分屬荊州、沅州、湘 州。
隋朝裁並州、縣,改州、郡、縣三級制為郡縣二級制。湖南省境設8郡:長沙郡、武 陵郡、沅陵郡、澧陽郡、巴陵郡、衡山郡、桂陽郡、零陵郡。
唐初改郡為州,武德四年置潭州總管府,管轄潭州、衡州、永州、郴州、連州、南梁 州、南雲州、南營州8州。武德七年改總管府為都督府,統轄潭州、衡州、永州、郴州、 連州、邵州和道州。太宗朝始設道,道下設州(或郡),州下為縣。湖南分屬山東南道、江 南西道和黔中道、黔中道黔州都督府。廣德二年又置湖南觀察使,湖南之名自此始。
五代十國時期,馬殷據有湖南,立楚國,國都為長沙府。楚分其所轄地為28州1監, 在湖南境有13州1監:潭州、岳州、郴州、朗州、辰州、溪州、邵州、錦州、澧州、敘 州、衡州、永州、道州和桂陽監。
宋朝分全國為路,路下設州、府、軍、監,各轄若干縣。湖南分屬荊湖南路和荊湖北 路。
元代實行行省制度。湖南屬湖廣行省,分14路3州:岳州路、常德路、澧州路、辰 州路、沅州路、靖州路、天臨路、衡州路、道州路、永州路、郴州路、寶慶路、武岡路、 桂陽路、茶陵州、耒陽州、常寧州。元朝政府還在今湘西少數民族聚居地實行土司制度, 置有10多個長官司或蠻夷長官司,分別隸屬思州軍民安撫司、新添葛蠻安撫司和四川行 省永順等處軍民安撫司管轄。
明朝行省設布政使司,後改為承宣布政使司。省下為府(州),府下設縣,實行省、府 (州)、縣三級制。湖南屬湖廣布政使司,轄地在今湖南境的有7府、2州、2司:岳州府、 長沙府、常德府、衡州府、永州府、寶慶府、辰州府、郴州、靖州、永順軍民宣慰使司、 保靖州軍民宣慰使司。
清朝地方政權實行省、道、府(直隸廳、直隸州)、縣(散廳、散州)四級制。康熙三年 置湖廣按察使司,湖廣右布政使、偏沅巡撫均移駐長沙。湖廣行省南北分治,湖南獨立建 省。長沙、衡州、永州、寶慶、辰州、常德、岳州7府,郴、靖2州由偏沅巡撫直接管轄。 雍正二年,偏沅巡撫易名湖南巡撫。至此,現行的湖南省行政區域作為獨立的地方一級政 權組織才基本確立下來。
清代湖南總計分4道、9府、4直隸州、5直隸廳(不轄縣)。直隸州、直隸廳直接隸 屬道與省,而不由府管轄。縣以外設有散廳、散州,受府節制,相當縣一級。湖南有散州 3個,散廳1個。作為基本行政單位的縣和散州、散廳,包括不轄縣的直隸廳和直隸州在 內,共有77個單位。
中華民國成立後,湖南的行政設置幾經變化。民國3年(1914),分全省為湘江、 衡陽、辰沅、武陵4道,其轄區與清代長寶道、衡永郴桂道、辰沅永靖道和岳常澧道基本 相同,共75縣。
民國5年(1916),裁常德道,所轄縣常德、岳陽、平江、臨湘、華容、漢壽、沅 江、澧縣、安鄉、臨澧、南縣劃歸湘江道,桃源、石門、慈利、大庸劃歸辰沅道。全省存 3道,仍有75縣。
民國11年(1922),撤銷道制,僅存省、縣二級。
民國24年(1935),在沅陵設立湘西綏靖區,將指定綏靖范圍的19縣劃為慈石 庸、沅瀘辰漵、永保龍桑、芷黔麻晃、乾鳳古綏5個行政督察區。民國25年(1936), 正式設立專員公署。將澧縣、臨澧、靖縣、會同、綏寧和通道6縣劃入,與原19縣組成 4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專員公署分別設在沅陵、慈利、乾城和黔陽。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是由省政府派出機構,代行省政府職權。
民國26年(1937)12月,全省普遍設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以專員兼任駐在地 縣長。全省劃為9區:第一區轄瀏陽、平江、臨湘、岳陽、醴陵、湘陰、長沙、湘潭、寧 鄉、益陽等10縣,專員駐瀏陽;第二區轄常德、華容、南縣、安鄉、沅江、漢壽、澧縣、 臨澧、石門、慈利、桃源等11縣,專員駐常德;第三區轄沅陵、大庸、桑植、漵浦、永 順、瀘溪、辰溪等7縣,專員駐沅陵;第四區轄乾城、龍山、保靖、古丈、永綏、鳳凰、 麻陽等7縣,專員駐乾城;第五區轄衡陽、常寧、衡山、耒陽、攸縣、茶陵、安仁、酃縣 等8縣,專員駐衡陽;第六區轄邵陽、湘鄉、安化、新化、武岡、新寧、城步等7縣,專 員駐邵陽;第七區轄黔陽、綏寧、會同、芷江、靖縣、通道、晃縣等7縣,專員駐黔陽; 第八區轄郴縣、桂東、汝城、永興、資興、宜章、桂陽、嘉禾、臨武、藍山等10縣,專 員駐郴縣;第九區轄零陵、祁陽、新田、寧遠、江華、道縣、東安、永明等8縣,專員駐 零陵。 民國29年(1940)4月,又將全省劃為十個行政督察區。曾一度增置陽明縣( 後改為陽明特別區),但不久即撤銷。先後還增設2省轄市(長沙、衡陽)、2縣(懷化、 隆回)。至1949年8月5日湖南和平解放前,全省共有2個直轄市、10個行政督察 區,77個縣。具體情況如下:
省轄市:長沙市(民國22年設,省會),衡陽市(民國32年設)。 第一行政督察區,治岳陽,轄8縣:岳陽縣、長沙縣、湘陰縣、臨湘縣、瀏陽縣、平 江縣、湘潭縣、醴陵縣;第二行政督察區,治耒陽,轄8縣:耒陽縣、衡陽縣、衡山縣、 攸縣、茶陵縣、常寧縣、安仁縣、酃縣;第三行政督察區,治郴縣,轄10縣:郴縣、桂 陽縣、永興縣、宜章縣、資興縣、臨武縣、汝城縣、桂東縣、藍山縣、嘉禾縣;第四行政 督察區,治常德,轄9縣:常德縣、澧縣、桃源縣、石門縣、華容縣、南縣、慈利縣、安 鄉縣、臨澧縣;第五行政督察區,治益陽,轄6縣:益陽縣、湘鄉縣、安化縣、漢壽縣、 寧鄉縣、沅江縣;第六行政督察區,治邵陽,轄6縣:邵陽縣、新化縣、武岡縣、新寧縣、 城步縣、隆回縣;第七行政督察區,治零陵,轄8縣:零陵縣、祁陽縣、寧遠縣、道縣、 東安縣、永明縣、江華縣、新田縣;第八行政督察區,治永順,轄6縣:永順縣、龍山縣、 大庸縣、保靖縣、桑植縣、古丈縣;第九行政督察區,治沅陵,轄8縣:沅陵縣、漵浦縣、 辰溪縣、鳳凰縣、乾城縣、永綏縣、瀘溪縣、麻陽縣;第十行政督察區,治洪江,轄8縣: 會同縣、芷江縣、綏寧縣、黔陽縣、晃縣、靖縣、通道縣、懷化縣。
此外,國內革命戰爭時期,1927年8月~1937年7月間,在中國共產黨領導 下,湖南省境的平江、瀏陽、醴陵、岳陽、臨湘、湘陰、長沙、酃縣、茶陵、攸縣、郴縣、 宜章、永興、耒陽、資興、桂東、汝城、安仁、桑植、永順、龍山、大庸、石門、慈利、 華容等25縣建立了革命根據地,或者成為游擊區,並成立縣蘇維埃政府,建立區蘇維埃 政府170多個,鄉蘇維埃政府或革命委員會910多個,成為湖南最早的基層工農政權。 省一級蘇區政府,有1930年7月30日成立湖南省蘇維埃政府;1930年10月成 立湘鄂西省蘇維埃政府;1931年7月,成立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後改為湘鄂贛省工 農兵蘇維埃政府);1931年10月成立湘贛省蘇維埃政府;1934年11月成立湘 鄂川黔省革命委員會,以上均行使省級革命政權的職能,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人民 政權的先聲。

㈢ 請教湖南省衡陽市耒陽市的歷史沿革

耒陽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發明人蔡倫的故鄉,具有2000多年的歷史古城,因地耒北而得名。 據考古發掘資料證明,早在新石器時代,耒陽境內已有人類生息繁衍。 戰國時代屬楚。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置耒縣,因耒水而命名,隸長沙郡。《嘉慶一統志》載:「耒陽故城,在今縣東北四十五里。」具體地點失考。 西漢高祖五年(前202),分長沙郡北境置長沙國,南境置桂陽郡,改耒縣為耒陽縣,隸桂陽郡。漢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封其庶子劉發為長沙定王。景帝後元二年(前142),諸王朝帝,舞拜,定王動作吊滯,帝問其故,劉發答:「臣國小地狹,不足以迴旋。」景帝喜其對答,即詔令增益武陵、桂陽。自此,耒陽縣隨桂陽郡歸屬長沙國。 王奔新朝天鳳元年(14),改耒陽縣為南平亭,隸南平郡(桂陽郡改)。 東漢建武年間(25-36),廢南平亭,復耒陽為縣,隸桂陽郡,屬荊州刺史部。東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戰後,劉備南征武陵、零陵、桂陽、長沙4郡,次年領荊州牧,建安十六年,任命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督桂陽等郡,耒陽隸屬劉備治下的桂陽郡。建安二十年(215),劉備、孫權爭荊州,後和解,以湘水為界,東部的江夏、長沙、桂陽3郡歸孫權,西部的南郡、零陵、武陵3郡歸劉備,耒陽改屬孫權治下的桂陽郡。 三國時,耒陽一直是吳國的屬地。吳孫亮太平二年(257),析耒陽縣為4縣:舂陵水以西之地置新平、新寧二縣(即今常寧縣),耒水以西、舂陵水以東之地置梨陽縣(不久改名利陽縣),耒水以東這地仍為耒陽縣。新平、新寧、犁陽三縣隸湘東部,耒陽且隸桂陽郡。西部均屬荊州。 西晉,今耒陽境內有耒陽、利陽二縣,前者隸桂陽郡,後者隸湘東部,兩郡均上屬荊州(治襄陽,今湖北襄攀市)。東晉孝武帝太元二十年(395),撤利陽並入耒陽,隸桂陽郡,屬江州。 南北朝時,南朝宋,齊至梁天正元年(420-551),耒陽縣隸桂陽郡,屬湘州。梁元帝時(552-554),遷耒陽縣治於 山口(一作鰲山口,即今大陂市),改隸湘東部,上屬湘州。陳朝未變。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平陳,耒陽縣更名為耒陰縣,縣治仍在 山口,隸衡山郡(湘東郡改),屬刑州。 唐武德四年(621),復名耒陽縣,治所遷回漢晉故治,即今砂耒陽城,隸衡州。屬貞貞觀元年(627)起,上屬江南西道。 五代十國時,後梁太祖開平元年(907),封武安軍節度使馬殷為楚王,史稱南楚,建都潭州(今長沙市),轄地囊括全湖南及廣西東北部分。歷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共45年(907-951),耒陽為馬氏楚國屬地,直隸衡州。後周廣順元年(951),南唐滅楚。次年,馬氏舊部趕走南唐軍,佔有南楚湖南部分土地,臣服後周,耒陽仍隸衡州。 宋朝,改名為來陽縣,隸衡州衡陽郡,屬荊湖南路安撫司。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因耒陽民眾繁富,升為州,直隸湖廣行省湖南道宣尉司。 明洪武三年(1370)三月,耒陽因遭兵災,人口驟減,復降為縣,隸衡州康,屬湖廣布政使司。 清朝仍為耒陽縣,隸衡州府,屬衡永郴桂道(初為衡永郴道)。 民國3年(1914),改衡永郴桂道為衡陽道,耒陽隸衡陽道,屬湖南省。民國11年(1922),廢道存省,耒陽縣直隸湖南省。民國26年(1937)12月,湖南省分置9個行政督察區,耒陽縣隸湖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區。民國29年4月,將全省改劃為十個行政督察區,耒陽縣隸湖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區。民國33年7月3日,日軍侵佔耒陽城,縣政府決定上堡街(今屬黃市鎮),後遷嚴塘鎮(含屬長沖鄉)。次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15日境內日軍繳械,耒陽光復,縣政府遷回縣城。 1949年10月7日耒陽解放,12日成立縣人民政府,隸衡陽專區。1952年11月,衡陽、郴縣、零陵三專署合並成立湘南行署,耒陽隸湘南行政區。1954年7月,撤銷湘南行署,改設衡陽、郴縣兩個專署,耒陽隸郴縣專區(1960年改名為郴州專區,1979年更名為郴州地區)。1983年7月1日,改隸衡陽市。 1986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耒陽縣改為耒陽市。仍以原城關鎮為市區范圍。1989年3月,撤銷城關、灶市2鎮,設置蔡子池、水東江、灶市街3個街道辦事處,並將三架鄉的一時在牌村民小組劃歸水東江街道辦事處管轄,三架鄉的錫里村民委員會21個村民小組、余慶鄉的聯平村民委員會11個村民小組劃歸灶市街道辦事處管轄。3個街道辦事處共轄8個居民委員會、16個村民委員會。

採納哦

㈣ 湖南以前的省會是耒陽歷史背景說一下吧

耒陽從來不是湖南的省會。看看耒陽的歷史沿革就知道了。

耒陽建置較早,在夏商屬荊州,戰國時屬楚。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置耒縣,因耒水而命名,隸長沙郡。
西漢高祖五年(前202),以其治位耒水之陽,更名耒陽縣,隸屬桂陽郡。
王莽新朝開鳳元年(14),改耒陽縣為南平亭,隸南平郡(桂陽郡改)。
東漢建武年間(25~26),廢南平亭,復耒陽為縣,隸桂陽郡,屬荊州刺史部。
東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劉豫洲」據荊州,取桂陽,耒隸之。蜀漢(222)隸桂陽郡,屬荊州刺史。章武二年(222)八月荊襄屬吳,耒陽仍隸桂陽郡。吳孫亮(252~258)析縣地為新寧、新平、梨陽、耒陽四縣,耒陽屬桂陽郡。
西晉(256~316)耒陽仍隸桂陽郡,初屬湘州,復屬荊州。改梨陽縣為利陽縣,仍屬湘東郡。東晉孝武帝太元二十年(395),撤利陽並入耒陽,隸桂陽郡,屬江洲。
南北朝時,南朝宋、齊至梁天正元年(420~551),耒陽縣隸桂陽郡,屬湘州。梁元帝時(552~554),遷耒陽縣治於列敖山口,改隸湘東郡,上屬湘洲。陳朝未變。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平陳,耒陽縣更為淶陰縣,以其治位於耒陽水之陰也(水之東為陰),置衡洲,縣屬之。
唐武德四年(621),復名耒陽縣,治所遷回漢晉故治,隸衡州。
唐貞觀元年(627)起,上屬江南道。
昭宗乾寧三年(896)馬殷據潭州,稱楚王,衡州俱系統屬,耒屬焉,歷梁、唐、晉、漢,凡五十六年,皆馬殷地。
南唐保大九年(951)李璟時,劉仁瞻取岳州,命邊鎬自袁州取長沙而楚天,
十年(952)武平節度使周行逢取潭州,子保叔嗣衡洲刺史,而耒陽屬南唐,名仍舊。
宋朝,改名為來陽縣,隸衡州衡陽郡,屬荊湖南路安撫司。
元世祖至元年十九年(1282),因耒陽民眾繁富,升為州,直隸湖廣行省湖南道宣尉司。
明洪武三年(1370)三月,耒陽因遭兵災,人口驟減,復降為縣,隸衡州府,屬湖廣政使司。
清朝仍為耒陽縣,隸衡州府,屬衡東郴桂道(初為衡永郴道)。
民國3年(1914),改衡永郴桂道為衡陽道,耒陽隸衡陽道,屬湖南省。
民國11年(1922),廢道存省,耒陽縣隸湖南省。
民國26年(1937)12月,湖南省分置9個行政督察區。耒陽縣隸湖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區。
民國29年4月,將全省改劃為十個行政督察區,耒陽縣隸湖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區。
民國33年7月3日,日軍侵佔耒陽城,縣政府遷上堡街(今屬黃市鎮),後遷嚴塘鋪(今屬大義鄉)。
民國34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15日境內日軍繳械,耒陽光復,縣政府遷回縣城。
1949年10月7日,耒陽解放,12月成立縣人民政府,隸衡陽專區。
1952年11月,衡陽、郴縣、零陵三專署合並成立湘南行署,耒陽隸湘南行政區。
1954年7月,撤銷湘南行署,改設衡陽、郴縣兩專署,耒陽隸郴縣專區(1960年改名為郴州專區,1979年更名為郴州地區)。
1983年7月1日,改隸衡陽市。
1952年11月,衡陽、郴縣、零陵三專署合並成立湘南行署(行署駐衡陽),耒陽隸湘南行政區。1954年7月,撤銷湘南行署,改設衡陽、郴縣兩個專署,耒陽改隸郴縣專區。1983年7月1日,回歸衡陽市。
1986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耒陽縣升格為縣級耒陽市,隸屬衡陽市。以原城關鎮為市區。
1989年3月,撤銷城關、灶市2鎮,設置蔡子池、水東江、灶市3個街道辦事處,將三架鄉的五里牌村、梅橋村劃歸蔡子池街道辦事處管轄,三架鄉的錫里村民委員會21個村民小組、余慶鄉的聯平村民委員會11個村民小組劃歸灶市街道辦事處管轄。
2006年3月經衡陽市人民政府批准,設置五里牌街道辦事處,4月21日正式掛牌成立。辦事處總面積29平方公里,人口5.3萬人,
2010年8月12日成立三順街道辦事處,轄1個居委會、6個建制村,總面積26.56平方公里,總人口1.5萬人,辦事處機關駐三順村。

㈤ 湖南的歷史有多少年

遠在舊石器時代湖南境地就已有古人類活動。

湖南境內在40萬年前有舊石器時期的人類活動,距今1.2萬多年前人類即在此種植稻穀,距今5000年前湖南先民開始在此過定居生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1949年設置長沙地級市、1956年設置株洲地級市,以及長沙、衡陽、郴縣、常德、益陽、邵陽、永州7個直屬專區,湘西行政區及所轄永順、沅陵、會同3個專區。

截止2017年9月12日,湖南省共計劃分為14個地區(13地級市和1自治州),122個縣級行政區包括35個市轄區、17個縣級市、63個縣和7個自治縣。

(5)耒陽有多久歷史了擴展閱讀:

湖南歷史沿襲:

湖南在夏、商和西周時為荊州南境。

春秋、戰國時代屬於楚國蒼梧,洞庭二郡。

秦始皇設黔中、長沙兩郡。

西漢初期屬於長沙國,漢武帝之後屬荊州刺史轄區,轄武陵郡、桂陽郡、零陵郡和長沙郡。

三國時屬吳國荊州,置昭陵郡,為荊南五郡。

西晉時分屬荊州和廣州;東晉時分屬荊州、湘州、江州。

南朝宋、齊、梁時分屬湘州、郢州和小部分荊州,南朝陳時分屬荊州、沅州。

隋高祖開皇九年(589年)平南陳,而統一中國後,在湖南設長沙、武陵、沅陵、澧陽、巴陵、衡山、桂陽、零陵等八郡。

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時分屬山南東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黔中道黔州都督府,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年)在衡州置湖南觀察使,從此在中國行政區劃史上開始「湖南」之名。

五代十國時期,馬殷據湖南,建立楚國,國都為長沙。

宋朝分全國為路,路下設州、府、軍、監,各轄若干縣。湖南主要在荊湖南路。

元代實行行省制度。湖南屬湖廣行省,分14路3州:岳州路、常德路、澧州路、辰州路、沅州路、靖州路、天臨路、衡州路、道州路、永州路、郴州路、寶慶路、武岡路、桂陽路、茶陵州、耒陽州、常寧州。

元朝政府還在今湘西少數民族聚居地實行土司制度,置有10多個長官司或蠻夷長官司,分別隸屬思州軍民安撫司、新添葛蠻安撫司和四川行省永順等處軍民安撫司管轄。

明朝行省設布政使司,後改為承宣布政使司。省下為府(州),府下設縣,實行省、府(州)、縣三級制。

湖南屬湖廣布政使司,轄地在今湖南境的有7府、2州、2司:岳州府、長沙府、常德府、衡州府、永州府、寶慶府、辰州府、郴州、靖州、永順軍民宣慰使司、保靖州軍民宣慰使司。

㈥ 耒陽有多少的歷史

耒陽最早建制在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因耒水而命名為耒縣,隸長沙郡,至今已經有2200多年歷史。

㈦ 瀏陽的歷史有多久了

看這來個資自料吧:http://bk..com/view/55456.htm
夠詳細了吧。

㈧ 耒陽歷史事跡

耒陽歷史悠久,文化深厚。秦設縣,元建州,明清以來皆為縣治,1986年撤縣建市,隸屬衡陽市。向來被譽為「荊楚名區」、三湘古邑。據專家考證,炎帝在此「揉木為耒,教民耕耨,民始食谷,谷始播種」,開農耕文化之先河。《後漢書.蔡倫傳》及大量史料考證,偉大的發明家蔡倫於公元63年生於耒陽,歷任小黃門、中常侍加位尚方令、長樂太僕等職,封龍亭侯,於公元105年發明造紙。蔡倫故里,現有蔡侯祠、蔡倫墓、蔡子池、紙臼、寶鼎、杜甫墓、九真太守谷朗碑等省級保護文物;環秀樓、凌雲塔、雕龍塔構建藝術湖湘獨秀;漢名臣張良隱居直釣岩,漢名儒蘇耽修煉成道鹿峰仙,三國諸葛亮屯兵侯憩仙,龐統治縣耒陽城,明狀元羅洪先疏浚八卦井,歷史演義令人神往;源遠流長的敖山廟會尊奉佛、道、儒和民間吉祥神(敖王、敖母)於一廟,融民間禮儀、工藝、舞蹈、音樂和表演等各種藝術於一體,被列為首批「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春節舞龍燈、端午賽龍舟、雕刻楹聯等民俗文化代代相傳、大放異彩。近年來,具有開拓創新意識的耒陽人,乘著改革開放的浩盪東風,充分挖掘深厚的人文資源,先後成功舉辦了「全國首屆國際舞龍精英賽」、「中國(耒陽)蔡倫科技發明節」、「中國(耒陽)農耕文化節」、「中央電視台同一首歌——走進耒陽」等大型文化活動,並相繼塑造了發明家廣場、神農廣場、杜甫公園、農耕博物館等城市文化精品。

閱讀全文

與耒陽有多久歷史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