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重慶潼南有多少年歷史了

重慶潼南有多少年歷史了

發布時間:2021-02-04 20:04:53

A. 重慶市潼南縣古代是四川的嗎

不要說什麼古代,97年以前整個重慶市都是四川的!

重慶原為四川省轄市,
1997年3月14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批准設立重慶直轄市,轄原重慶市、萬縣市、涪陵市、黔江地區所轄行政區域。

B. 潼南區的風景名勝

潼南區有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1處,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1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其中一級景區有大佛寺,雙江古鎮,東升茶山3處;二級景區有人工運河,太安—瓊江,青雲湖3處;三級景區有馬龍山卧佛,馬鞍山,龍多山3處。 景區一覽表名稱簡介圖片大佛寺景區大佛寺景區位於重慶潼南區城西北1.5公里的定明山下,主要景觀有:玉皇殿、觀音殿、大佛殿、石磴琴聲、鑒亭、頂天佛字、關羽像、救苦天尊、翠屏秋月、海潮音等。1999年評為重慶市風景名勝區,2006年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8月創國家AAA級景區。 馬龍山馬龍山在潼南至大足公路段的卧佛鎮,有一處我國唯一的年代最晚,規模最大的摩岩造像群。存有雕刻186龕,631尊,圓雕石像92尊,共計造像723尊,其中規模最大的一龕長40餘米,最小的一龕僅0.57米。建於1926年。其建造年代之晚,規模之大在我國石窟寺建造史上是極為罕見的。 楊闇公故里景區楊闇公故里景區屬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重慶市六個紅色景區暨十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之一,轄楊闇公舊居、陵園,楊尚昆舊居、陵園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楊氏民宅五個景點。2011年創建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陳摶故里(菜花)景區陳摶故里位於潼南縣崇龕鎮,是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學者和道教至尊陳摶的故鄉,距潼南縣城30公里,崇龕鎮是一個已有1400多年悠久歷史的古鎮,2013年被評為重慶特色景觀旅遊名鎮。這里旅遊資源豐富,有太極古鎮、太極塔、高36.9米的陳摶塑像、佛教聖地玉佛寺、千佛岩、萬佛岩、明月山、遇仙橋等陳摶遺跡和人文景觀。陳摶故里景區油菜花核心區種植面積達3萬余畝,形成了每年3月「十里菜花、黃金鋪地」的美麗景觀,每年菜花節都要吸引近百萬遊客前來觀光。 楊尚昆陵園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四任國家主席楊尚昆陵園坐落在距潼南縣城3.5公里的梓潼鎮衛星村楊家嘴,位於205省道旁左側,距楊尚昆的出生地雙江鎮6.5公里。於1998年動工修建,2000年2月底竣工,佔地11.4畝。分陵道、標志建築、瞻仰廣場、墓區四部分組成。陵園坐南朝北,後面有寨子坡,左邊有鳳凰山,右邊有木魚坡,旁邊湖水清清,白鷺去集,墓前一條小河蜿蜒環繞,似一條玉帶飄向涪江。楊尚昆陵園是緬懷偉人業績,憑吊偉人忠魂,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激勵後人以振興中華為已任的紀念地。 雙江古鎮雙江古鎮位於重慶市西北方向的潼南縣雙江鎮,地處嘉陵江支流涪江的下游,是重慶市十大歷史名鎮之一。古鎮上的房屋歷史都比較久遠,部分是明清時期的建築,保存非常完好,有前國家主席楊尚昆的故居,是非常完好的明清建築。古鎮上還有「楊氏民居」、「禹王宮」、「興隆街大院」、「源泰和大院」、「郵政局大院」(即楊闇公舊居)、「惠民宮」等規模大、頗具清代民居建築風格的古民居20餘座,因此被專家們譽為「難得的清代民居建築群」

C. 潼南有幾百年的歷史了

江河,總是順流而下,城市,總是依水而建。涪江水流了千年,潼南城也築就了千年,可翻開歷史一瞧,潼南名不見經傳,一千年便這樣不顯山不露水地過來。就連潼南這個稱謂,都是近代才得名。潼南的不出名,有直觀的表現,外地客到潼南,往往開口就錯把「潼南」叫「銅梁」,自尊的潼南人聽了很憋氣,可又能怎樣?你潼南就沒有銅梁響亮,要想不被人看扁你,憑本事去打拚、去揚名。
上個世紀,潼南人談歷史,除了闇公烈士和尚昆主席,似乎沒別的;談地理,除了205國道和319省道,似乎沒別的;談經濟,除了種養業和化工廠,似乎沒別的;談建設,除了三塊石電站和涪江大橋,似乎沒別的;談特產,除了東升茶和太安魚,似乎也沒別的。談來談去,潼南人就是談不起硬話。別人都小康了,潼南人才脫貧,有幾個零錢,都是靠外地打工。怪誰?不怪天,不怪地,只怪命不如人,生在潼南這個邊緣地帶,說句硬話都底氣不足。
潼南不小,92萬人的故鄉。生於斯、長於斯的故鄉,誰會不熱愛?可看著潼南窮鄉僻壤的樣子,潼南人心裡特不是滋味。每當唱起《春天的故事》,潼南人就感嘆:小平同志當初為什麼不在潼南也畫一個圈,否則潼南不也像深圳珠海一樣發達了?聽說上海浦東大橋建成了,如何雄偉了得,潼南人便免不了想入非非,要是涪江上再架幾座橋,讓潼南人過天塹、奔通途該有多好?然而,千年的貧瘠史表明,要改變命運,奢望天時地利不行,只能靠潼南人奮進!
潼南人是幸運的。盼了千年的天時地利,竟然真的來了。首先是重慶直轄,隨後是兩高路建設,接著是重慶「一小時經濟圈」、城鄉統籌發展……一個又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接踵而來,讓潼南人心裡樂開了花,乾涸的眼窩盛滿熱淚,很有些久旱逢甘霖的喜悅。潼南宛如一個落魄才子,落魄了很久,突然有了用武之地,便迫不及待地使出渾身解數,揮動著一個接一個的大手筆。潼南人明白,再錯過了機遇,趕不上末班車,就真的會再等一千年。
潼南人是有思想的。重慶直轄以後,潼南的決策者們,開始重新審視發展藍圖,有了新的思路和出路。從當初「縣城東下北移」的浪漫設想到如今「現代宜居城市」的現實定格,從「全國無公害蔬菜生產縣」到「中國西部綠色菜都」,從傳統農業大縣的基本縣情到現代農業大縣、現代工業大縣、現代經濟強縣的終極目標,從自力更生、團結協作、敢創第一的「三塊石」精神到自強不息、創新創業、圖變圖變的潼南人文精神,潼南人經歷了一次次的思想大解放、理念的大升華和精神的大洗禮。
潼南人更是實乾的。他們有抱負,有雄心,決非平庸之輩。他們想通過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縣城一體化、農業產業化,實現潼南由窮到富、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鳳凰涅磐;他們想借「兩高路」的貫通,把潼南打造成為一座充滿活力的渝蓉橋頭堡、一座實質性的衛星城。於是乎,縣城東下北移戰略實施了,一小時工程實施了,「二四六八十」工程實施了……隨著一棒棒的接力,一個嶄新的潼南,完成了從孕育、分娩、第一聲啼哭和不斷成長的過程,隨之而來的,是一片驚嘆之聲、喝彩之聲。如今,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座已建成面積14平方公里,擁有城市人口17萬人的山水園林城市。十年間,潼南的城市「腰圍」猛增了三倍,再造了一個新城、一個新區,奠定了「三橋飛架南北、一江兩岸三組團」的城市格局。隨著城市的變遷,潼南人的腰包也一天天鼓起來,收入在成倍的增長。
十年的奮斗歷程表明:解放思想,擴大開放,是潼南騰飛的強大精神動力,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將來也如此。小富即安,小富即滿,絕不是潼南人的性格。不進則退,慢進亦是退,新世紀的潼南人,危機意識比誰都強,心中只有一信念:奮進,奮進!
一說到潼南奮進,潼南人總是躊躇滿志,希望滿懷。一說到搶抓機遇,潼南人總是意氣風發、叫得山響。可一說到錢,潼南人就會頭疼,免不了著急上火。常言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先天不足的財政,的確給奮進的潼南人出了一道跨世紀難題。想以羸弱之軀,追趕財大氣粗的兄弟區縣,並且後來居上,談何容易?潼南如何在新的發展階段開啟新的征程,書寫新的篇章?誠如縣委書記向和平、縣長羅建極所說,潼南新一輪發展定位是准確的,思路是清晰的,發展的最大難題是資金鏈接問題。潼南要發展壯大,突出重圍,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擴大開放,樹立適度舉債發展的思想,著力解決融資問題;必須實現政府性投入與社會投入的良性互動,以適量的政府性投入,拉動更大的社會投入,進而帶動財政增收;必須牢固樹立經營城市的理念,善於運作土地,將土地資源變為土地資本,將小雪球滾成大雪球,最終換來一個氣勢恢宏、氣宇軒昂的新潼南!
解放思想,擴大開放,不能掛在嘴邊,必須付諸行動。它是一個使命,需要打破常規、突破藩籬的勇氣,需要敢作敢為、敢闖敢乾的性格。熱愛潼南,建設潼南,也不是粉飾之詞,必須發自肺腑。它是一種責任,需要創新不息、創業不止的奮斗精神,需要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寬廣胸懷。潼南要騰飛,每一個潼南人都責無旁賃。要想打拚出一個響當當的新潼南,除了依靠縣委、縣政府高瞻遠矚的集體智慧,除了依靠潼南人92萬雙苦幹實乾的手,除了依靠92萬顆同榮辱共進退的心,還有什麼更雄厚的資本?奮進的潼南人果然看得明白,當仁不讓地擔當起了解放思想的弄潮兒、擴大開放的排頭兵,自願投資支援家鄉城市建設,很有些舍我其誰的氣概。過去不敢想的敢想了,過去不敢做的敢做了。當旁觀者、評論員的人少了,做實幹家、參與者的多了。奮進的潼南人拍著胸脯說:要從根本上解放思維、解放自我,解放行動,只要有利於潼南騰飛的事情,就要心無旁騖地抓,豪氣沖天地干,藝高膽大地試,推動潼南新一輪的大發展!
奮進的潼南人是大智大勇的,是開拓開放的,是與時俱進的,

D. 擁有悠久歷史的重慶潼南縣,它的名字由來是怎樣的

重慶市潼南區位於重慶市西北部,隸屬於重慶市。是中國民俗文化藝術之鄉,成渝西工業基地,渝西生態文化旅遊目的地,西部綠色食品,重慶城市新區。

1.建至沿革:

潼南地區是周秦時期的巴蜀國。周代,重慶和四川分為巴蜀兩部分。潼南的涪江地區屬於蜀,瓊江地區屬於巴。秦朝統一中國後,實行縣制。潼南分為巴蜀兩縣。西漢高帝時,潼南涪江地區屬於廣漢縣、廣漢縣。武帝時期,潼南的瓊江地區屬於黔渭縣。


2018年末,登記總人口95.2萬人,比上年增加1.4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9.78萬人,占登記總人口(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的41.79%,比上年提高0.27個百分點。戶籍人口出生率11.58‰,死亡率7.30‰,自然增長率4.28‰。戶籍人口(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性別比為111.6,出生嬰兒性別比為107.5。

E. 重慶的歷史

重慶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名城。遠在兩萬多年前的舊石器時代,這片土地上就出現了人類的生息繁衍活動;到新石器時代,已有較稠密的原始村落,分別居住著夷、 濮、苴、奴、賓、共、(rang)、(dan)等八個民族。正是這些最早的重慶居民,創造了重慶最古老的歷史文明。約在三四千年前的夏商周時期,以重慶為中心地帶的大片地區,已形成強大的奴隸制部族聯盟,統稱「巴」。相傳夏禹王分華夏為九州,梁州所屬就有「巴」。在甲骨文中,也有關於「巴方」的記載。郭沫若先生對此有詩贊曰:「巴蜀由來古,殷周已見傳。」從「巴」到「重慶」,名稱屢經歷史的變遷。周慎靚王五年(前316年),秦滅巴國,置巴郡。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巴郡為其一。漢朝時候巴郡稱江州。魏晉南北朝時期,先後更名荊州、益州、巴州、楚州。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以渝水(嘉陵江古稱)繞城,改楚州為渝州。這就是重慶簡稱「渝」的來歷。北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因渝人趙諗叛誅事,朝廷慮「渝」有「變」之意,改渝州為恭州。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皇子趙接踵於正月封恭王,二月受內禪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遂將恭州升格命名為重慶府。重慶得名迄今已八百餘年。重慶自秦以來,歷代王朝都在此設置郡、州、路、道、府等行政機構。辛亥革命後,1921年設重慶商埠督辦;1929年設市;1935年5月5日,國民黨政府頒令,將重慶升格為直轄市。抗日戰爭爆發後,國民黨政府西遷重慶,於1937年11月定重慶為「戰時首都」,1940年再定重慶為「陪都」。連同遠古巴國的建都、元末明玉珍的大夏國建都,重慶在歷史上就有三次成為國都。

行政區劃
1949年11月30日,重慶解放,成為西南軍政委員會駐地,中央直轄市。1954年7月,重慶市並入四川省,改為省轄市。1983年,重慶成為中國第一個享有省級經濟管理許可權的計劃單列市。1997年3月14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審議通過了設立重慶為中央直轄市的議案;同年6月18日,重慶直轄市正式掛牌。1998年2月,重慶市對所轄區縣市進行調整,設立渝中區、南岸區、巴南區、九龍坡區、大渡口區、沙坪壩區、江北區、渝北區、北碚區、雙橋區、萬盛區、萬州區、涪陵區、黔江開發區等區,綦江縣、榮昌縣、璧山縣、大足縣、銅梁縣、潼南縣、長壽縣、梁平縣、城口縣、豐都縣、墊江縣、武隆縣等12縣,江津市、永川市、合川市、南川市等4市。此外萬州移民開發區代管忠縣、開縣、雲陽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黔江開發區代管石柱縣、秀山縣、酉陽縣、黔江縣、彭水縣。重慶市現已成為中國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有人口3002萬人。人口以漢族為主體,同時聚居著土家族、苗族等40多個少數民族。

F. 重慶潼南縣有幾個鄉

潼南縣位於四川盆地中部,重慶市西北。東鄰合川、西靠安岳、南連銅梁、北接遂寧,是川渝兩地的結合部、重慶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幅員面積1594平方公里,轄9鄉22鎮283個行政村19個居委會,總人口92萬。境內以淺丘陵為主,海拔高度為300-450米。相對高度多數在50-100米之間,平壩較多。總面積1585平方千米。總人口90萬人(2004年)。縣人民政府駐地郵編:402660。代碼:500223。區號:023。拼音:Tongnan Xian。縣人民政府駐梓潼鎮。現轄梓潼、雙江、花岩、桂林、柏梓、崇龕(原叫"光輝")、古溪、寶龍、飛躍、新華、玉溪、群力、米心、上和、龍形、塘壩、太安、永勝、新勝、小渡、卧佛、玉桂22個鎮;田家、永安、文明、紅花、安興、龍項、檬子、別口、壽橋9個鄉;19個居委會,567個村委會。 縣委書記:於松柏
縣委副書記:羅建極,孟德華
縣委常委:譚新生.張彬.蔡聘.張輝.周會錫.鄒雲生.賈如興.沈蓉.陳代軍.萬軍潼南歷史悠久,建縣較早。公元373年,東晉孝武帝在潼南設晉興縣(今玉溪青石壩),乃潼南設縣之始。1912年,於縣屬梓潼鎮設置東安縣。1914年,改東安縣為潼南縣(因地處潼川府之南而得名)。1949年12月5日,潼南解放後,隸屬關系變更四次;1950年隸川北行署遂寧專區,1958年,遂寧專區取消,隸綿陽專區。1976年劃入江津地區(1981年改名永川地區),1982年隨永川地區劃入重慶市。1997年重慶直轄後,潼南隸屬關系未變。
1999年7月9日,潼南縣縣委、人大、政府、政協機關駐地由梓潼鎮正興街27號、23號、34號、59號遷至梓潼鎮蓮花村擬新建的行政中心內(渝府[1999]123號)。
2000年,潼南縣轄22個鎮、9個鄉:梓潼、雙江、花岩、桂林、柏梓、崇龕、古溪、寶龍、飛躍、新華、玉溪、群力、米心、上和、龍形、塘壩、太安、永勝、新勝、小渡、卧佛、五桂22個鎮;田家、永安、文明、紅花、安興、龍項、檬子、別口、壽橋9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860016人,其中:梓潼鎮 118646人、上和鎮 30323人、龍形鎮 24883人、古溪鎮 35298人、寶龍鎮 27341人、飛躍鎮 15999人、新華鎮 12947人、玉溪鎮 23928人、米心鎮 15849人、群力鎮 20781人、雙江鎮 47814人、桂林鎮 31149人、花岩鎮 12782人、柏梓鎮 46867人、崇龕鎮 43348人、塘壩鎮 62765人、新勝鎮 27034人、太安鎮 35755人、永勝鎮 8086人、小渡鎮 47035人、卧佛鎮 39944人、五桂鎮 13688人、田家鄉 14323人、龍項鄉 11576人、檬子鄉 13071人、別口鄉 11959人、紅花鄉 15707人、安興鄉 11313人、文明鄉 13623人、永安鄉 15137人、壽橋鄉 11045人。
2002年,潼南縣轄22個鎮、9個鄉,21個居委會、283個村委會。年末戶籍總人口90.4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46萬人。
2006年6月16日,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潼南縣行政區劃調整方案的批復》(渝府[2006]126):同意潼南縣將現有的31個鄉鎮調整為22個鄉鎮和街道。具體調整如下:
(一)撤銷5個鎮、6個鄉:梓潼鎮、桂林鎮、新華鎮、飛躍鎮、永勝鎮、文明鄉、龍項鄉、檬子鄉、紅花鄉、安興鄉、永安鄉。
(二)設立2個街道辦事處
1.梓潼街道辦事處管轄原梓潼鎮的東升、哨樓、四方、大佛4個辦事處和李家祠、豆芽灣、紀念碑、碉樓坡、接龍橋、岩灣、大橋7個社區居委會,幅員面積127.873平方公里。街道辦事處駐涼風埡(原梓潼鎮政府駐地)。
2.桂林街道辦事處管轄原桂林鎮、原梓潼鎮的東風辦事處及井田、蓮花2個社區居委會,幅員面積80.387平方公里。街道辦事處駐原梓潼鎮東風片區。
(三)調整6個鎮、2個鄉行政區域范圍
1.雙江鎮管轄原雙江鎮、原安興鄉九道村和白雲村所屬行政區域,幅員面積119.306平方公里。鎮政府駐金龍街(原址)。
2.柏梓鎮管轄原柏梓鎮、原文明鄉、原永安鄉所屬行政區域,幅員面積134.75平方公里。鎮政府駐柏梓鎮正街(原址)。
3.龍形鎮管轄原龍形鎮、原檬子鄉所屬行政地域,幅員面積80.63平方公里。鎮政府駐茶店子(原址)。
4.古溪鎮管轄原古溪鎮、原飛躍鎮、原紅花鄉所屬行政區域,幅員面積116.06平方公里。鎮政府駐古溪鎮正街(原址)。
5.玉溪鎮管轄原玉溪鎮、原安興鄉大龍村和曹家村所屬行政區域,幅員面積54.414平方公里。鎮政府駐迎龍街(原址)。
6.米心鎮管轄原米心鎮、原新華鎮所屬行政地域,幅員面積51.9平方公里。鎮政府駐米心場(原址)。
7.田家鄉管轄原田家鄉、原永勝鎮、原龍項鄉小石村、桂圓村、老廟村所屬行政區域,幅員面積63.13平方公里。鄉政府駐羅漢村。
8.別口鄉管轄原別口鄉及原龍項鄉花院村、老君村所屬行政區域,幅員面積41.34平方公里。鄉政府駐別口沱(原址)。
(四)保留11個鎮、1個鄉行政區域政府和駐地不變:小渡鎮、塘壩鎮、崇龕鎮、卧佛鎮、太安鎮、上和鎮、寶龍鎮、新勝鎮、群力鎮、花岩鎮、五桂鎮、壽橋鄉。
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

G. 重慶潼南縣多少個鄉鎮

重慶潼南有兩個街道,二十個鄉鎮。
1.潼南區隸屬重慶市,位於重慶西北部,地處渝蓉地區直線經濟走廊;是成渝新型工業基地、渝西生態文化旅遊目的地、中國西部綠色菜都[1]、重慶城市發展新區、重慶大都市區。東鄰合川區、銅梁區,南接大足區,西連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四川省遂寧市安居區、四川省遂寧市船山區,北與四川省遂寧市蓬溪縣、四川省廣安市武勝縣相鄰,與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相望。
2.潼南區幅員面積1583平方公里,2015年,轄2個街道、20個鎮;戶籍人口95.21萬。2015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65.2億元,比2014年增長12.5%。潼南屬盆地淺丘地貌,地勢平坦,海拔高度300—450米;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溫和,熱量豐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宜耕。
3.潼南區歷史悠久,公元373年(東晉寧康元年)建制設縣,1912年設東安縣,1914年,因地處潼川府之南更名為潼南。[2]先後誕生了楊闇公、楊尚昆、楊白冰等時代偉人,孕育了道教至尊陳摶、明代重臣呂大器、川劇大師廖靜秋等歷史文化名人;太安魚、獅舞、車車燈納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3]
4.潼南區有大佛寺景區、雙江古鎮、崇龕陳摶故里景區等人文景點。擁有4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61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是川渝地區重要交通樞紐,渝遂鐵路、渝遂高速公路橫貫東西,規劃建設的潼榮高速公路、北(碚)安(岳)高速公路暢通南北,246國道、319國道、351國道線穿境而過。[2]
5.2017年6月,潼南區被命名國家衛生城市。
參考資料
zn.網路[引用時間2017-12-21]

H. 重慶潼南縣多少個鄉鎮

重慶潼南有兩個街道,二十個鄉鎮。

I. 潼南縣有多大

地理位置 潼南位於重慶西北部,地處巴蜀腹心,是川渝兩地的結合部。距版重慶主城區150多公權里,319國道、205省道穿越縣境,瓊江、涪江終年通航,與合川、大足、銅梁和四川的遂寧、內江、安岳等市縣接壤。幅員面積1583平方公里,轄31個鎮鄉,92萬人口。 歷史沿革 潼南早在公元373年建制興縣,1912年更名為東安縣,1914年改為潼南縣至今。1935年廢道,省設行政督查區,隸屬四川省第12行政督查區。1949年12月5日解放,屬四川省北行政公署遂寧專區。1958年遂寧專區與綿陽專區合並,隸屬彌綿陽專區。1976年調整行政區域,隸屬江津地區(後改為永川地區)。1983年隨永川地區劃歸重慶市。縣人民政府駐梓潼鎮。

求採納

J. 潼南有多少個鄉鎮

潼南縣位於四川盆地中部,重慶市西北。東鄰合川、西靠安岳、南連銅梁、北接遂寧,是川渝兩地的結合部、重慶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幅員面積1594平方公里,轄9鄉22鎮283個行政村19個居委會,總人口92萬。境內以淺丘陵為主,海拔高度為300-450米。相對高度多數在50-100米之間,平壩較多。總面積1585平方千米。總人口90萬人(2004年)。縣人民政府駐地郵編:402660。代碼:500223。區號:023。拼音:Tongnan Xian。縣人民政府駐梓潼鎮。現轄梓潼、雙江、花岩、桂林、柏梓、崇龕(原叫"光輝")、古溪、寶龍、飛躍、新華、玉溪、群力、米心、上和、龍形、塘壩、太安、永勝、新勝、小渡、卧佛、玉桂22個鎮;田家、永安、文明、紅花、安興、龍項、檬子、別口、壽橋9個鄉;19個居委會,567個村委會。 縣委書記:於松柏
縣委副書記:羅建極,孟德華
縣委常委:譚新生.張彬.蔡聘.張輝.周會錫.鄒雲生.賈如興.沈蓉.陳代軍.萬軍潼南歷史悠久,建縣較早。公元373年,東晉孝武帝在潼南設晉興縣(今玉溪青石壩),乃潼南設縣之始。1912年,於縣屬梓潼鎮設置東安縣。1914年,改東安縣為潼南縣(因地處潼川府之南而得名)。1949年12月5日,潼南解放後,隸屬關系變更四次;1950年隸川北行署遂寧專區,1958年,遂寧專區取消,隸綿陽專區。1976年劃入江津地區(1981年改名永川地區),1982年隨永川地區劃入重慶市。1997年重慶直轄後,潼南隸屬關系未變。
1999年7月9日,潼南縣縣委、人大、政府、政協機關駐地由梓潼鎮正興街27號、23號、34號、59號遷至梓潼鎮蓮花村擬新建的行政中心內(渝府[1999]123號)。
2000年,潼南縣轄22個鎮、9個鄉:梓潼、雙江、花岩、桂林、柏梓、崇龕、古溪、寶龍、飛躍、新華、玉溪、群力、米心、上和、龍形、塘壩、太安、永勝、新勝、小渡、卧佛、五桂22個鎮;田家、永安、文明、紅花、安興、龍項、檬子、別口、壽橋9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860016人,其中:梓潼鎮 118646人、上和鎮 30323人、龍形鎮 24883人、古溪鎮 35298人、寶龍鎮 27341人、飛躍鎮 15999人、新華鎮 12947人、玉溪鎮 23928人、米心鎮 15849人、群力鎮 20781人、雙江鎮 47814人、桂林鎮 31149人、花岩鎮 12782人、柏梓鎮 46867人、崇龕鎮 43348人、塘壩鎮 62765人、新勝鎮 27034人、太安鎮 35755人、永勝鎮 8086人、小渡鎮 47035人、卧佛鎮 39944人、五桂鎮 13688人、田家鄉 14323人、龍項鄉 11576人、檬子鄉 13071人、別口鄉 11959人、紅花鄉 15707人、安興鄉 11313人、文明鄉 13623人、永安鄉 15137人、壽橋鄉 11045人。
2002年,潼南縣轄22個鎮、9個鄉,21個居委會、283個村委會。年末戶籍總人口90.4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46萬人。
2006年6月16日,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潼南縣行政區劃調整方案的批復》(渝府[2006]126):同意潼南縣將現有的31個鄉鎮調整為22個鄉鎮和街道。具體調整如下:
(一)撤銷5個鎮、6個鄉:梓潼鎮、桂林鎮、新華鎮、飛躍鎮、永勝鎮、文明鄉、龍項鄉、檬子鄉、紅花鄉、安興鄉、永安鄉。
(二)設立2個街道辦事處
1.梓潼街道辦事處管轄原梓潼鎮的東升、哨樓、四方、大佛4個辦事處和李家祠、豆芽灣、紀念碑、碉樓坡、接龍橋、岩灣、大橋7個社區居委會,幅員面積127.873平方公里。街道辦事處駐涼風埡(原梓潼鎮政府駐地)。
2.桂林街道辦事處管轄原桂林鎮、原梓潼鎮的東風辦事處及井田、蓮花2個社區居委會,幅員面積80.387平方公里。街道辦事處駐原梓潼鎮東風片區。
(三)調整6個鎮、2個鄉行政區域范圍
1.雙江鎮管轄原雙江鎮、原安興鄉九道村和白雲村所屬行政區域,幅員面積119.306平方公里。鎮政府駐金龍街(原址)。
2.柏梓鎮管轄原柏梓鎮、原文明鄉、原永安鄉所屬行政區域,幅員面積134.75平方公里。鎮政府駐柏梓鎮正街(原址)。
3.龍形鎮管轄原龍形鎮、原檬子鄉所屬行政地域,幅員面積80.63平方公里。鎮政府駐茶店子(原址)。
4.古溪鎮管轄原古溪鎮、原飛躍鎮、原紅花鄉所屬行政區域,幅員面積116.06平方公里。鎮政府駐古溪鎮正街(原址)。
5.玉溪鎮管轄原玉溪鎮、原安興鄉大龍村和曹家村所屬行政區域,幅員面積54.414平方公里。鎮政府駐迎龍街(原址)。
6.米心鎮管轄原米心鎮、原新華鎮所屬行政地域,幅員面積51.9平方公里。鎮政府駐米心場(原址)。
7.田家鄉管轄原田家鄉、原永勝鎮、原龍項鄉小石村、桂圓村、老廟村所屬行政區域,幅員面積63.13平方公里。鄉政府駐羅漢村。
8.別口鄉管轄原別口鄉及原龍項鄉花院村、老君村所屬行政區域,幅員面積41.34平方公里。鄉政府駐別口沱(原址)。
(四)保留11個鎮、1個鄉行政區域政府和駐地不變:小渡鎮、塘壩鎮、崇龕鎮、卧佛鎮、太安鎮、上和鎮、寶龍鎮、新勝鎮、群力鎮、花岩鎮、五桂鎮、壽橋鄉。

閱讀全文

與重慶潼南有多少年歷史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