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歙縣有多少年的歷史
2006年11月8日、10日拍攝的安徽歙縣許村古鎮,古名溪源、任公村。在第六批全國重點文回物保護答單位公布的名錄里,安徽黃山市歙縣許村古建築群(15處)列入其中。從此,古老的許村成為「國寶」村鎮。據記載,黃山市許村源於東漢,古稱富資里、溪源、任公村。到了唐朝末年,戶部尚書許儒為避戰亂,徙居於此。嗣後人丁興旺,並改名為「許村」。大學士許國、末代翰林許承堯均是許村的後裔。許村歷史上先後共出進士四十八人,時為徽州古村落之最。南宋以後,徽商崛起,許村依託著安慶府和徽州府之間的徽安古道迅速繁榮起來,至明清時達到鼎盛。 黃山市許村村落選址採用傳統的「風水」速理論,整個村落布局保留著「臨水而建,雙龍戲珠,倒水葫蘆,」的基本風水態勢。昔日歷史輝煌的許村,留下了一大批保存完好的古建築群,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等錯落有致,尤如一座浩瀚的民俗博物館。目前,許村正在申報全國歷史文化名鎮和世界文化遺產。
② 歙縣最老的橋有幾年的歷史
最老的橋是太平橋,明代弘治年間建造,可惜橋面在文·革中被改為鋼筋混凝土結構,距今有510年左右
歙縣的老橋:
太平橋位於歙縣縣城西門外練江上,又名河西橋。建於明弘治年間。縱列式發券,16孔,橋面與欄桿用青色泥灰質角礫岩,橋身與分水垛用紅色粉沙岩砌成,長268米,寬7.1米,系安徽省現存最長的古石橋。橋中心原有亭,亭內北面供奉佛像,兩旁立碑記,建國後為便於汽車行駛,將亭拆除。1969年「七五洪水」將欄桿、橋面沖毀。後來橋面改成鋼筋混凝土結構,同時用「懸挑」加築兩側人行道,架裝柵欄。
萬年橋位於歙縣縣城北門外揚之河上,建於明萬曆元年(1573),9孔,長153米、高10米、寬6.7米、清光緒二十年(1894)重修。橋東端原有一石碑坊,上有「北鑰雲龍」、「道岸津梁」等題額,毀於清乾隆年間。
紫陽橋位於徽城鎮漁梁壩下,橫跨練江,原名壽民橋,因西近紫陽山,故又名紫陽橋。建於明萬曆年間,9孔,長140米,寬10米,高14米,所用石料為紅沙岩,為縣內古橋之最高、最寬者,往來船隻可不落風帆桅桿從橋下通過。
許村高陽橋位於許村昉溪上。元代許友山建。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重立。雙孔,橋墩石質,上建磚木結構長廊。廊內七間,兩側置坐凳。中間南側置佛座,面對圓窗,窗左側有一「寶庫」(焚紙爐)窟,爐砌在牆外分水墩上。中部三間上有天花,彩繪雲龍飛鳳,其餘四間徹上明造。橋廊外觀為三大間,中間略高,使脊線、山牆參差錯落,與左岸的牌樓、亭閣相協調。
北岸廊橋位於北岸棉溪河上,建於清中葉,石質,3拱券,長33米,寬4.7米,高6米,橋上建廊,磚木結構,高約5米。南端門額「鄉賢星」,北端門額「謙庵舊址」。廊內11間,中間原有佛龕。沿牆置坐凳。東側牆上辟8個大方窗,磚砌龜紋、梅花紋等花格;西側辟8個風洞窗,樣式有滿月、花瓶、桂葉、葫蘆等。北端西側第二間置一敞窗,外裝「美人靠」。
此外,還有唐模高陽橋、紹村長生橋、賢源觀音橋等
③ 安徽黃山到現在有幾年歷史了
黃山市文明的源頭可以追溯到距今5000多年前。從歙縣、祁門等地出土的文物表明,今黃山市一帶早在舊石器時期就已有先民生活。而在新石器時代,那裡的先民們已創造原始土著文化。
春秋戰國時期,這片地域先屬吳,吳亡屬越,越亡屬楚。直至秦王嬴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滅楚。但這些都只是地域上的歸屬,並非實質性的管轄。當時仍屬於相對獨立的古越土著的勢力范圍。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國,秦始皇推行郡縣制,這一帶隸屬於會稽郡。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正月,始皇帝嬴政東巡至會稽(今浙江紹興一帶),為加強對東南地區的統治,將原越國的百姓遷徙至新安江上游一帶,設立黝(宋以後稱黟)、歙二縣,屬鄣郡。這是黃山市地域最早的行政區劃建置,距今已有2218年。「黝」、「歙」二縣的縣名,來自於古越語地名的發音。當時的黝、歙兩縣轄地很廣。歙縣地包括歙縣、休寧、屯溪區、徽州區、績溪,浙江的淳安及江西婺源的一部分。黝縣地包括黟縣、祁門、石台、廣德和黃山區的一部分。
西漢初期,黝、歙二縣相繼屬楚國、荊國、吳國、江都國,後屬丹陽郡。鴻嘉二年(公元前19年)改黝縣為廣德王國,廣德王城在今黟縣城東五里。歙縣屬丹陽郡。第二年廢廣德王國,復設黝縣。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又設廣德王國。王莽篡權,建立新朝,於始建國二年(公元10年),貶廣德王為公,改黝縣為愬虜。東漢末年,三國鼎立。黝、歙二縣屬東吳領地。當時,這里的越人土著和一些避入山林的漢人,「依山阻險,不納王租」,被稱為「山越」,勢力日益強大,對東吳的統治構成嚴重威脅。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吳主孫權派遣「威武中郎將」賀齊征服歙縣金奇、毛甘,黟縣陳仆、祖山等山越部落後,分歙縣東鄉地置始新縣,南鄉地置新定縣,西鄉地置黎陽、休陽縣,加黟、歙共六縣建新都郡。治所始新(故城在今浙江淳安縣西)。這是黃山市地域州郡一級行政設置的開始,從此這里成為相對獨立的行政區劃。
三國吳永安元年(公元258年),避吳主孫休名諱,改休陽縣為海陽縣。
西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滅吳國,改新都郡為新安郡,所屬新定縣改為遂安縣,海陽縣為海寧縣。新安郡轄始新、黝、歙、遂安、黎陽、海寧縣,郡治在始新縣。郡名新安,一說以祁門縣新安山為名,一說取其安定之意。
南北朝時期,南朝宋大明八年(公元464年),並黎陽縣入海寧縣。梁普通三年(公元522年)劃吳郡壽昌縣入新安郡,大同元年(公元535年)析歙縣華陽鎮置良安縣。梁元帝承聖二年(公元553年)又析海寧、黝、歙各一部分重設黎陽縣。當時這里有兩個郡。一個是新設的新寧郡,轄海寧、黝、歙、黎陽縣,治所海寧;另一個為新安郡,轄始新、遂安、壽昌、良安縣,治所始新。陳文帝天嘉三年(公元562年)將新寧郡並入新安郡,黎陽縣並入海寧縣。新安郡轄歙、黝、海寧、始新、遂安、壽昌6縣。
④ 歙縣最老的橋有幾年的歷史
高陽復廊橋
高陽廊橋,它橫跨在制西溪上,初建於元代,由當時的處士許友山所建,處為雙孔石墩木橋,明代弘治年間改為石拱橋,嘉靖丁已年(1557)重修是增建了廊橋,清康熙已亥年(1719)再修,基本上構成了現在的橋型。
⑤ 關於歙州的北宋末年的歷史。
歙(she,四聲)州,即徽州,位於安徽省南部、新安江上游,所轄地域為今黃山市、績溪縣及江西婺源縣。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為徽州.
宋太宗太平興國元年(976年),江南(南唐於宋太祖開寶四年即971年起貶國號為江南)亡,歙州隸江南西路轉運使。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歙州屬江南東路轉運使。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鎮壓州人方臘領導的農民起義後,改歙州為徽州。徽州得名始此,仍領六縣,治所在歙縣。
是黃山市下屬的一個縣,位於黃山市東南部,與浙江省臨安市、淳安千島湖接壤,古稱新安,始置於秦,北宋徽宗賜名徽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徽州古城山環水繞,風景十分秀美。文物古跡十分豐富。
歙州與文房四寶文房四寶中的歙硯和徽墨產自歙縣,從而使歙縣享有「墨都」的雅稱。自唐朝開始,古徽州(歙縣)就成為全國文房四寶的重要產地之一,其代表作徽墨、歙硯、澄紙、汪筆均是文房四寶中的貢品和名品,備受各方墨客的青睞。 此外,有「牌坊之鄉」美稱的歙縣,明清時期建造的石坊遍及全縣各地,多達250多座,在這些牌坊中,比較成規模的有棠樾牌坊群、許國石坊等。歙縣的茶葉產量高居全國之首,其中「黃山毛峰」、「頂谷大方」、「黃山綠牡丹」、「錦上添花」、「海貝吐珠」等極品名茶列為國家珍貴禮品。歙縣還是我國四大枇杷產區之一,著名的有「天上王母蟠桃,人間三潭枇杷」之譽的三潭枇杷。
歙州與徽商文化歙縣是徽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和徽商的起源之處,曾孕育了朱熹、畢升、王茂蔭、吳承仕、黃賓虹、陶行知等一代宗師,開創了新安畫派、新安醫學、徽派建築、徽派盆景等諸多流派,徽劇、徽菜等蜚聲中外,素有「東南鄒魯」、「文化之邦」之美譽,不愧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⑥ 安徽有多久的歷史(詳細點哦)
[文明源頭]安徽於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始建省,省名取安慶府與徽州府名第一字為安徽。安徽因歷史上有古皖國和境內的皖山、皖河而簡稱"皖"。安徽省是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在繁昌縣人字洞發現距今約250萬年前人類活動遺址。在和縣龍潭洞發掘的三、四十萬年前舊石器時代的"和縣猿人"遺址,表明遠古時期已有人類生息繁衍在安徽這塊土地上。毫州在商代曾為成湯之部,古壽春(今壽縣)在春秋戰國時曾為楚國首都。
[歷史風雲]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王朝的建立從禹開始,禹的父親鯀是雄居大河南岸位於嵩高山中的有崇氏部落首領,富有賓士水土的經驗,在與堯舜斗爭中失敗。後來,禹在伊洛河一帶,糾正過去以塞為主的錯誤做法,改為以疏導為主,開展新的治水工程。他依據地勢的高下,疏導高地的川流積水,陂障窪地的藪澤散流,使肥沃的平原廣野能減少洪水泛濫的災難,散漫的流水又能積到一定的地方。禹賓士水土,發展生產,得到群眾支持,博得許多部落首領的擁護,確立了禹王權。為鞏固政權,禹又沿穎南下,在淮水中游的塗山(今安徽省蚌埠市西郊懷遠縣境內),大會夏、夷諸部從多邦國或部落首領,這就是"塗山大會",標志著夏王朝正式建立。後來,禹的兒子啟在"釣台之享"大會正式廢除"禪讓制",開始了我國文明時代的歷史。今天,在塗山上還留有相傳建於漢代的禹王廟。
[藝苑奇葩]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採茶戲。流行於安慶、池州、徽州一帶,是安徽省主要地方戲之一,它以安慶地方語言為歌唱基礎,抒情見長,優美動聽,如行雲流水,富於韻味。黃梅戲劇目有大戲36本,小戲72出。唱腔100多種。伴奏樂器主要是高胡及民族樂器和鑼鼓。黃梅戲以安慶為中心迅速發展,合肥及安慶市均有黃梅戲劇團和學校,農村有業余劇團。著名演員有嚴鳳英、王少舫、馬蘭、韓再芬等。
一、安徽省歷史文化名鎮
1.休寧縣萬安古鎮
2.涇縣桃花潭鎮(原陳村古鎮)
3.濉溪縣臨渙古鎮
4.銅陵縣大通古鎮——和悅洲
(以上由歷史文化保護區更名為歷史文化名鎮)
5.肥西縣三河鎮
6.宣城市宣州區水東鎮
7.六安市金安區毛坦廠鎮
8.岳西縣響腸鎮
9.黃山市徽州區潛口鎮
10.桐城市孔城鎮
11.黃山市徽州區西溪南鎮
12.亳州市譙城區城父鎮
二、安徽省歷史文化名村
1.績溪縣龍川村(原大坑口)——湖村——磡頭
2.績溪縣上庄——馮村
3.黃山市徽州區呈坎村
4.歙縣許村
5.黃山市徽州區唐模村
(以上由歷史文化保護區更名為歷史文化名村)
6.歙縣棠樾村
7.涇縣黃田村
8.固鎮縣垓下村
9.黟縣屏山村
10.黟縣南屏村
11.黟縣關麓村
12.涇縣查濟村
13.肥東縣瑤崗村
14.蚌埠市蚌山區孫家圩子村
15.歙縣雄村
16.休寧縣右龍村
17.休寧縣黃村村
18.績溪縣石家村
19.肥西縣小井庄村
20.歙縣昌溪村
21.歙縣瞻淇村
22.蚌埠市龍子湖區長淮衛村
23.肥西縣啟明村——新光村——鴿子籠村
24.鳳陽縣小崗村
三、安徽省歷史文化街區
1、黃山市屯溪區屯溪老街
2、東至縣東流古街
(以上由歷史文化保護區更名為歷史文化街區)
3、五河縣城關鎮順河街
⑦ 歙縣的介紹
歙縣,古名歙州,隸屬於安徽省黃山市。位於安徽省最南端,北倚黃山,東鄰杭州,內南接千島容湖,面積2122平方公里,轄28個鄉鎮,人口49萬。徽州六縣之一,1歙縣是古徽州府治所在地,是徽州文化和國粹京劇的發源地,也是徽商、徽菜的主要發源地。文房四寶之徽墨、歙硯的主要產地為歙縣,被授予「中國徽墨之都」、「中國歙硯之鄉」、「徽劇(徽班)之鄉」、「中國徽文化之鄉」、「中國牌坊之鄉」榮譽稱號。歙縣於1986年被授予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稱號。歙縣古城與雲南麗江、山西平遙、四川閬中並稱為中國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素有「東南鄒魯「、徽商故里」、「文物之海」、「程朱故里」、」禮儀之邦「等美稱。2014年歙縣古徽州文化旅遊區入選國家5A級旅遊景區。2歙縣自秦建制以來,歷為郡、州、路、府所在地3,是古徽州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秀麗山水與古樸建築交融化合,使人步入歙縣,既彷彿踏入清麗的山水畫廊,又彷彿走進古典建築藝術的博物館3。
⑧ 黃山歙縣呈坎羅氏祠堂有多少年歷史
歙縣沒有呈坎
⑨ 歙縣的歷史沿革
據歙縣下馮塘、新洲等地出土石器證實,舊石器時代,歙縣境內已有人類活動。公元前21世紀以後,西周以前,據《禹貢》天下分九州,屬揚州,為「蠻夷」所屬之地。
春秋時期屬吳國,戰國初屬越國,後屬楚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分全國為三十六郡。置歙縣,屬會稽郡(治山陰,即今浙江紹興)。楚漢之際屬鄣郡(治故鄣,今浙江長興),此時,歙縣含今歙、休寧(含今屯溪區)、婺源、績溪、淳安、遂安、黃山風景區等地。
漢建安十三年(208),吳取黟、歙,分歙東鄉地置始新縣(今淳安),分歙南鄉地置新定(今遂安)縣,分歙西鄉地置休陽縣(今休寧縣)縣、黎陽縣(今屯溪)。
梁大同元年(535),分歙北華陽鎮地置良安縣。
隋開皇九年(589),本縣並入海寧縣;十一年復置,以相湖嶺與海寧分界。
唐武德四年(621),罷良安縣,其地仍屬歙;永徽五年(654),邑人蔣寶起兵響應睦州清溪陳碩真農民起義,事平後,分歙東竦口地置址(音盪)野縣。
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江南道分置,歙縣屬江南東道。
乾元元年(758年),拆江南東道為浙江西道與浙江東道,歙縣屬浙江西道。
大歷元年(766), 分歙西、休東八鄉地置歸德縣,並分歙縣華陽鎮地置績溪縣。
大歷五年(770),廢址野縣,其地復屬歙縣,並廢歸德縣,其地歸屬休寧。
至道三年(997年)改道為路,歙縣劃屬江南東路。
宋亡元置江浙行省,歙縣屬江浙行省。
洪武初年建都應天府,歙縣劃屬直隸,永樂初年移都北京,直隸改稱南直隸,簡稱南直。
清順治二年(1645年)設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建江南省,歙縣屬之。
康熙六年(1667年)拆江南省為江蘇省與安徽省,歙縣屬安徽省。
此後直至清末,境域與隸屬關系基本穩定,據民國《歙縣志》所載為:東至昱嶺關浙江昌化縣界六十公里,西至長充鋪(今槐源)休寧縣界十八點五公里,南至街口浙江淳安縣界五十公里,北至箬嶺關太平縣界四十公里,西北至湯嶺(關)太平縣界六十公里,東北至界牌嶺績溪縣界十七點五公里,西南至危峰嶺(危峰關)浙江遂安縣界四十五公里,至相湖嶺休寧縣界十五公里。
民國元年(1912),廢府留縣,直屬安徽省;3年6月,屬蕪湖道;17年8月,廢道,直屬安徽省;21年10月,屬安徽第十行政督察區;29年3月,屬皖南行署;同年8月,屬皖南行署第七行政督察區;抗戰勝利後,皖南行署撤銷,屬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區。
建國後,1949年10月,本縣璜尖鄉劃屬休寧縣。
1952年8月,屯溪市草市村劃屬 本縣;本縣上源、茶源鄉劃屬績溪縣,黃口村劃屬屯溪市,旃田、呈田劃屬休寧縣。
1955 年12月,坦頭、大源兩鄉劃屬績溪縣。1956年元月,本縣溪頭鄉的溪東、洪塘、汪村,竦口鄉的江村環村劃屬績溪縣;同年4月,本縣金坑鄉劃屬績溪縣;11月,休寧縣白際鄉的結竹營劃屬本縣,本縣旃田鄉的湖駕劃屬休寧。
1961年4月,屬徽州專區。
1964年3月,休寧縣柿樹嶺生產隊劃屬本縣。
1973年3月,本縣草市大隊劃屬屯溪屯光公社。
1974年以來,屬徽州地區。
1984年元月,本縣黃山鄉(含黃山風景區)共154平方公里范圍,劃屬縣級黃山市(原太平縣)。
1987年,屬黃山市。
1988年1月歙縣篁墩鄉劃屬屯溪區;並劃出歙縣洽舍區所屬富溪、楊村、洽舍所,岩寺區所屬岩寺鎮、羅田、呈坎、潛口鄉和鄭村鄉瑤村,成立黃山市徽州區。
⑩ 歙縣名的來歷
歙縣歷史來歷:
據歙縣下馮塘、新洲等地出土石器證實,舊石器時代,歙縣境內已有人類活動。公元前21世紀以後,西周以前,據《禹貢》天下分九州,屬揚州,為「蠻夷」所屬之地。
春秋時期屬吳國,戰國初屬越國,後屬楚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分全國為三十六郡。置歙縣,屬會稽郡(治三陰,即今浙江紹興)。楚漢之際屬鄣郡(治故鄣,今浙江長興),此時,歙縣含今歙、休寧、婺源、績溪、淳安、遂安等地。
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屬楚國;六年(前201年),屬荊國(治今淮南);十二年(前195年),屬吳國(治今江蘇沛縣)。漢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屬江都國(治今江蘇揚州)。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鄣郡改為丹陽郡(治宛陵,今安徽宣城),本縣仍屬之。
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派部將賀齊出兵征服金奇、毛甘等山越部落後,從歙縣析分出始新(今浙江淳安)、新定(今浙江遂安)、犁陽(今屯溪)、休陽(今休寧)四縣,連同歙縣、黟縣共六縣設新都郡。
三國時,屬吳新都郡。
西晉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改新都郡為新安郡,屬揚州。梁武帝承聖二年(553年),劃出新安郡所轄歙、黟、海寧三縣,置新寧郡。南朝陳文帝天嘉三年(562年),撤新寧郡,復置新安郡。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新安郡並入東陽郡,歙縣並入海寧縣;十一年(591年),復置歙縣,置歙州,轄新安郡屬縣。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歙州改為新安郡,仍領休寧、歙、黟三縣,郡治在歙。義寧年間(617-618年),汪華起兵占郡地,遷郡治於歙烏聊山,築郡城。此後至清末,歙縣一直未郡、州、路、府治。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汪華附唐,受封越國公。改新安郡為歙州。貞觀元年(627年),歙州屬江南道。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歙州改屬江南東道。天寶元年(742年),歙州又改為新安郡;唐肅宗乾龍元年(758年),新安郡復改為歙州,隸屬浙江西道節度使,本縣隸屬不變。大歷五年(770年),歙州領六縣,奠定了此後一千餘年的「一府六縣」建制基礎。
五代十國時期(907年),唐亡,淮南節度使楊渥仍稱唐哀宗天佑年號,歙州附之。919年,歙州隸吳。937年,吳亡,隸南唐。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歙州改稱徽州,徽州得名始此,仍領六縣,治所在歙縣。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稱徽州路,轄縣不變。元順帝至正十七年(1357年),改稱興安府;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改興安府為徽州府,直至清末。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徽州府直屬中書省。洪武二年(1369年),降婺源州為縣,徽州府仍領六縣,即:歙、黟、休寧、績溪、婺源、祁門。
清太祖順治二年(1645年),徽州府改隸江南承宣布政使司,仍領六縣。康熙元年(1662年),徽州屬江南左承宣布政使司徽寧道。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左承宣布政使司改為安徽布政使司(取安慶、徽州二府之名)。
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留縣,直屬安徽省;3年6月,屬蕪湖道;17年8月,廢道, 直屬安徽省;21年10月,屬安徽第十行政督察區;29年3月,屬皖南行署;同年8月,屬皖南行署第七行政督察區;抗戰勝利後,皖南行署撤銷,屬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區。
1949年4月28日,歙縣解放,屬皖南區人民行政公署;同年5月13日,屬徽州專區;1956年3月,屬蕪湖專區;1961年4月,屬徽州專區;1974年,屬徽州地區。1987年11月27日,經國務院批准改徽州地區為地級黃山市,轄三區四縣,即:屯溪區、徽州區、黃山區、歙縣、黟縣、休寧縣和祁門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