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湄潭縣有多少年的歷史
湄潭歷史悠久,據《康熙湄潭縣志》載:「明萬曆二十八年,播平建縣,以關外四牌地置湄潭縣,卜治於苦竹壩而城之」,「東有江水流轉至縣之主脈玉屏山北,環繞縣城,轉西至南,有湄水橋之水顛倒流合,匯為深淵,彎環如眉,故曰湄潭。」 隋大業十一年(615),招慰置義泉縣,以帶山泉為名,隸明陽郡。大業十二年(616)新置牢州,州治設於義泉縣,領二縣。 唐武德二年(619),廢牢州,置義州,治所仍設於義泉,領義泉等五縣。武德四年(621),義州改稱智州。至貞觀五年(631),智州領屬義泉等九縣,貞觀十一年(637),智州復稱牢州。貞觀十七年(643),廢牢州,義泉拔隸夷州。天寶元年(742)夷州改稱義泉郡,移治於義泉,稱夷州義泉郡。乾元元年(758),該郡復稱夷州,州治復遷綏陽(今鳳岡綏陽場)。此後,義泉不復為州郡治所,義泉縣隸屬夷州。 五代十國時期,黔州都督府所領五縣為楚蜀相爭,夷州及其所領之義泉等五縣,實行土官自治。 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夷州因土官任朗政入朝歸附,朝廷令其為「羈縻夷州」。大觀二年(1108),夷州廢,次年以地置承州,統領義泉等五縣。 元代,置錫樂平等處、容山蠻夷長官司,屬播州軍民安撫司。 明洪武初年,置容山長官司,屬播州宣慰司。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平定播州之亂,改土歸流,分播州為二,以茶山關、渡上關、大小板角關、苦竹關、青龍關為界,關外屬黔,設平越軍民府,領黃平及余慶、甕安、湄潭、安化四縣。湄潭縣正式成立,黃 家桂首任知縣。 清順治十六年(1659),湄潭縣歸入清廷,仍隸平越軍民府。康熙二十年(1681),湄潭隸屬貴州省分守貴東道平越軍民府。次年,道廢。二十六年(1687),改稱平越府。嘉慶三年(1798),改為平越直隸州,直至清末,湄潭縣皆為其屬縣之一。惟同治元年至七年(1862-1868),為鎮壓號軍之便,將湄潭暫隸遵義府。 民國二年(1913),廢府州建置後,湄潭縣屬貴州黔中道。九年(1920),廢道後直屬於省。二十四年(1935),屬貴州省第六行政督察區,次年改屬第五行政督察區。 1949年,屬遵義專區。1958年12月,鳳岡縣、余慶縣並入,1961年8月復將鳳岡縣、余慶縣分出至今。今屬遵義市。
B. 鳳岡中學的歷史沿革
1940年10月,貴州省教育廳「省教學第八三00號指令」核准成立「鳳岡縣初級中學」,從此,鳳岡有了規范的基礎教育機構。
1959年,第一屆高中畢業生全部考上大專院校,為新生的共和國冶煉了第一爐優質鋼。
1960年時任鳳岡中學校長孫炳承出席了全國文教系統群英大會,得到了毛主席、劉少奇、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學校榮獲了周恩來總理親筆題寫的「全國文教系統先進單位」獎狀和獎旗。
1989年,騰義以全省理科第一的優異成績考上了北京大學。
1990年,郭愛雯考上了清華大學。
2002年學校以各項指標全優的成績順利通過了遵義市高中辦學水平評估。△2003年獲得了省級綠色學校稱號。
2004年8月,經遵義市人民政府審核,鳳岡縣人民政府批准,鳳岡中學與鳳岡師范整合,組建新鳳岡中學。
2004年4月,獲全國基礎教育外語教育研究項目學校。
2005年7月,獲全國「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學生健全人格的養成教育研究》實驗學校稱號。
2005年7月,獲中央教科所學校教育研究部「體育實驗學校」稱號。
2005年9月,獲貴州省「模範職工之家」稱號。
2005、2006年獲中央教科所「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深化研究與推廣實驗先進學校」稱號。
2006年6月,獲貴州省「普及實驗教學示範學校」稱號。
2007年4月,獲共青團遵義市委「遵義市先進基層團組織」稱號。
2007年,順利通過省級示範高中評估,被評為「貴州省示範性普通高中」,2009年通過復評驗收。
2006、2007連續兩年獲遵義市高中教育教學質量獎。
2007年12月,校刊《離離草》獲「全國最佳校刊一等獎」,校報《鳳中之聲》獲「全國最佳校報二等獎」。
2007年,陸光易考入北京大學。
2008年6月,獲共青團貴州省委「全省先進團組織」稱號。
2010年3月,更名為「鳳岡縣第一中學」。
2012年,陳晨曦考入清華大學。
2013年,牟貞亮,謝招福考入清華大學
C. 鳳岡縣歷史上有一個史紹周嗎
有這個人的,我時常聽我公說起。
D. 鳳岡縣的歷史文化
獅燈
獅燈在鳳岡縣城鄉廣泛流行。每年春節或平時的重大節日,都有獅燈參與慶賀。
花燈
鳳岡境內都有玩花燈的習俗,多數以一個自然村寨為一個花燈團隊,也有以一個家族為一個花燈團隊的。花燈團隊的總負責人叫「燈頭」,燈頭物色丑角(唐二)、旦角(俗稱花姑娘)、茶頭、掃殿人和鑼鼓隊人選。然後組織大家「扎燈」。燈籠共12盞,6式,每式2盞。也有隻扎6盞的,3式,每式2盞。另扎「排燈」一座。如人員多,各角色可備兩套人選,以備不測。凡願參加「落底帳」的,都需墊資活動經費,待「化燈」後結算清帳。一般都是在春節或春節第二天「出燈」,出燈前要請先生「祭燈」,以示平安。正月十五或十六「化燈」。「化燈」時也要請先生到場,寫「文書」火化。
鳳岡民間禁忌
鳳岡縣內南北各處,鄉村集鎮張王李姓,都各有各的不同習俗,其生活禁忌異雜多端。這些禁忌包括除夕禁忌、新年禁忌、結婚禁忌、喪葬禁忌、婦女禁忌、飲食禁忌、房屋禁忌、出行禁忌、兆頭禁忌、其他禁忌等,在鳳岡民間,禁忌之紛繁復雜,難免常常會有犯忌。因此,就有人用紙寫上:「新春發筆,百無禁忌。一年四季,萬事如意」此類語句貼於家中,以此消除犯忌的惶恐,其實,這也是因了恪守禁忌的心理作用。 鳳岡養生油茶
鳳岡縣古有「夜郎古地」之稱,追根溯源,鳳岡養生油茶是傳承了唐宋時代的煮茶遺風,風格獨具,鳳岡土家人至今仍有「一日不喝油茶湯,干起事來心發慌」的傳統,油茶是鳳岡土家人世代傳承的飲食習俗。
綠豆粉
綠豆粉是黔北民間小吃之一。在鳳岡農村,每逢春節,村村寨寨家家戶戶推綠豆粉,大年初一和十五,則有家家吃綠豆粉的習俗。
青糖涼蝦
青糖涼蝦,是黔東北一帶盛夏解暑的一道特色風味小吃。
E. 付爾光曾在擔任遵義市鳳岡縣縣委書記曾寫過一本叫《黔北之光。鳳岡》誰看過
破零
F. 貴州省鳳岡縣的「綠寶石」茶的歷史和簡介!!!
【綠寶石】綠茶是2009年貴州十大名茶之一,其原料出自貴州海拔800——1200米、純天然、無污染,最適宜茶葉生長的地帶貴州鳳岡。採用一芽二、三葉成熟茶青。加上貴州貴茶有限公司獨一無二的茶園肥培管理技術和超出傳統的有機肥料培育而成。目前綠寶石綠茶已經申報了4項獨有的專利技術,「綠寶石生產關鍵技術研究「已經被貴州省科技廳列入為重點科技項目。
綠寶石茶是貴州省貴陽春秋實業有限公司於1999年開始研製,2003年研製成功並投入批量生產上市銷售,歷經5年時間。開創貴州省用一芽多葉茶青生產名茶的先河,由於色香味形俱佳,充分展現了貴州綠茶的高原茶韻,是貴州名優綠茶中的一顆璀燦的明珠,自上市以來,得到廣大茶葉愛好者的青睞和專家學者的贊譽,產品暢銷省內外,供不應求。
一、產地環境
鳳岡縣是我國悠久的茶葉產區,是古夷州的轄區。唐陸羽《茶經》載:「黔中生思州、播州、費州、夷州… 往往得之,其味極佳」是歷代生產高品質茶葉的區域,深厚的茶文化歷史為開發名茶提供了極其優越的條件。
綠寶石茶主產區位於黔北茶海核心地帶的鳳岡縣永安鄉,地處東徑107.43度,北緯27.59度。年均氣溫15.2℃,年均降雨量1200mm,海拔800-900m,森林覆蓋率達53.7%,榮獲全國生態百強縣之列。茶區丘陵地形,土壤深厚肥沃,富含鋅硒元素,榮獲「中國富鋅富硒有機茶之鄉」稱號。走進茶區,林茶相間,百鳥爭鳴,尤如人間仙境。8萬畝茶海的核心部分,其中經中國有機茶認證中心認證的有機茶園1萬多畝,為生產綠寶石名茶,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態條件。
縱觀我國現有名茶,絕大多數都採用細嫩的芽茶或一芽一葉鮮葉加工而成,其不足之處是幼嫩芽葉的內含有效成分較低,成品茶普遍存在滋味淡薄,不耐沖泡的弱點上,降低了茶葉對人體的營養保健價值,同時賣價高昂,多數茶葉愛好者可望不可及,加之採制時間短,採摘費時費工,不利於名茶的發展。我公司開發一芽多葉茶的名茶初衷,是希望通過從種茶到制茶的技術改革創新,研製出具有產量大又有名茶風格的產品,為廣大茶葉愛好者生產出價廉物美的名優茶。從而促進名茶產業的更大發展。
綠寶石綠茶「七泡歌」
一泡香撲鼻,二泡心舒暢。三泡人微醉,四泡微汗淌。五泡松肌骨,六泡精神爽。七泡忘煩憂,茶香濃依然。
G. 鳳岡鎮的歷史沿革
鳳岡鎮歷史悠久,始建於吳,定建於宋,宋開定三年開場為縣後,文化底蘊豐厚。現鳳岡鎮由原鳳岡鎮、城南鄉、潭坊鄉合並而成。
H. 在一千年前,貴州鳳岡是什麼朝代
抄在一千年前,貴州鳳岡是襲北宋。
北宋(960-1127)是中國歷史上繼五代十國之後的朝代,共九位皇帝,享國167年。北宋定都汴梁(今河南開封),並設陪都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陽)、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與東京開封府合稱四京。
鳳岡於隋置綏陽縣,後置永夷縣。元初置大保龍泉長官司,尋改為龍泉坪長官司。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置龍泉縣。清因之,1919年改為鳳泉縣。以龍泉出鳳凰山下而得名。1930年改為鳳岡縣,以鳳凰山岡為名,屬貴州省。
鳳岡縣隸屬於貴州省遵義市。鳳岡一名最早可追溯到元朝,元名龍泉,明代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建縣,民國二年廢府州建置後,更名為鳳泉縣,民國十九年(1930)始置鳳岡縣,迄今已有400餘年歷史。
鳳岡縣位於貴州東北部,地處大婁山南麓、烏江北岸,東臨德江、思南,南抵余慶、石阡,西與湄潭接壤,北連務川、正安,系革命老區遵義的東大門,幅員面積1885.09平方公里。鳳岡縣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平均海拔720米,年均氣溫15.2℃,森林覆蓋率65%,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生態優美,氣候宜人。